第一篇:孟子人和 优秀教案
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4.主要讲授第2、3则。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掌握文章大意。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
一、课前导入: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
二、以复习形式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
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⑤“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二、正文学习
(一)第一则: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1)何为“得道”,何为“失道”?
明确:孔子曰:
“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
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二)解读2、3、4、则
“人和”相当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
1、第2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明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2)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 明确:自反——反省自己
(3)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4)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5)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4则针对统治者。
2、第3则:反求诸己 思考:“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3、第4则:推己及人
(1)思考: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 明确:1)推恩 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 3)治礼义,“驱而之善”(2)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
三、课文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
今天,我们从学习中了解了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了立身处世的借鉴——“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使用这两种处世之道,营造一个和睦团结的班,创造一个和乐美满的未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民齐者强。——荀况
5、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第二篇:《人和》教案
《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互相联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梳理文意、提问串讲、合作研讨问题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梳理文意,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一、熟读文段
二、点出要掌握的知识点
城、郭、环而攻之的“而”、兵革、委、域、固、威 天时、地利、人和、亲戚
难句句式掌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状后和定后)
三、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串讲提问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二、课前十分钟默写 研读课文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三、深入研讨问题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
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最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五、布置作业 翻译以下句子:
1、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教学反思:
第三篇:《孟子》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四、当堂背诵1---3节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教学新课
1.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三、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第三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最熟读成诵。
2.,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 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欧(quan3)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3)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四、当堂背诵1~2节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教学新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2.请学生翻译第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3、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 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4.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5.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三、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用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拂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于
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课后记:
1、识记重点字词,必须全部记住。
2、采用当堂背诵,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篇:《孟子》教案
《孟子》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五篇:《孟子二章》教案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pàn,通假“叛”)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 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 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 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记下来。
第2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留的背诵作业。
二、朗读本篇。注意字音:畎(quǎn)傅说(yuè)鬲(gé)奚(xī)拂(bì)士 再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本篇。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词语“发”:兴起。“于”:从。“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的水沟;“亩”,田埂。“举”:选用,这里意为被选用。“版”:通假“板”,筑墙的夹板。“筑”:筑墙用以捣土的杵。“士”:狱官。“海”:指海滨。“市”集市。2.内容
提问一 第一段举出的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是什么? 讲解 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获。提问二 这段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讲解 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议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其议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词语 “故”:因此。“将”:想要,打算。“降”(jiàng):降下。“于”:到,给。“是”:这。“也”:表停顿。“必”:一定。“苦”:使动用法,意为使……困苦(苦恼)。“劳”:使动用法,意为使……劳累。“饿”:使动用法,意为使……饥饿。“空乏”:指资财缺乏。“身”:自身。“拂”:违背,逆。“乱”:扰乱。“所为”:做的事;“为”:做。“所以”:用来……的。“动”:触动,影响。“忍”:使动用法,意为使……能忍耐,使……坚韧。“曾”:通假“增”,增加。“益”:增加,补助。2.内容 提问一 从论说文的角度看,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的内容是说明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意即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番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动诸方面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提问二 本段与上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讲解 本段所说的这个观点是以上段的事实为依据归纳而出的。
第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1)于心,衡(2)于虑,而后作;征(3)于色,发(4)于声,而后喻。入(1)则无法家拂士,出(2)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词语、句子 “恒”:经常。“过”:过失,错误。“然后”:这样以后。“困”:困苦。(1)(3)“于”:在。“衡”:通假“横”:横亘。(2)“于”:被。“虑”:思虑。“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作”:兴起,愤发而起。“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征”,证验;“色”,气色,脸色。“发”:显现。(4)“于”:从。“喻”:明白,这里意为被人了解。“入”:指在朝内,国内。(1)(2)“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假“弼”,辅正,辅佐。“出”:指外部,国外。“者”:指国家。“亡”:灭亡。
2.内容 提问 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阐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经验教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丧失掉警觉之患。第四段 “然后知生(1)于忧患,而死(2)于安乐也。”1.词语“知”:知道,懂得。“生”:生长,生存发展。(1)(2)“于”:在。“忧”:忧虑。“患”:患难。“而”:连词,前后是并列关系。“死”:死亡,灭亡。“安乐”:安逸享乐。“也”:表肯定。2.内容 提问 最后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讲解 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全文内容提问 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讲解 孟子文中所言在两个问题上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另开生百;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戒,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论证特点 提问 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解 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设例证明中心论点的前后两个部分,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本文的论证方式则是先以大部分篇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再以一简炼的排比句,概括说明“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1.的。“三里之城”。2.代词。“环而攻之而不胜。”3.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助词。“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以1.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以天下之所顺。”
于1.从。“舜发于畎亩之中。”2.达到,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被。“衡于虑”。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 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战中)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们的齐心协力。(比如)一个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的时令相助,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因为有利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啊。(又比如一座城)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锐利不牢固,粮草并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却弃城逃遁,这就是因为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齐同。因此说,让百姓住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边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国君能得到众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就很少得到相助。相助的人少到极点,那就要众叛亲离。相助的人多到极点,那么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用天下归附的力量去攻打那众叛亲离的人,(那还能不胜吗?)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是从田间地头兴起的,傅说是从筑墙捣土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僻地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市上被举用。因此(可见)上天打算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遭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番劳累,使他的肚肠挨受饥饿,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扰,用这各种痛苦来触动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毅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弥补他的不足。人经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扰,思绪被阻塞,然后,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在脸色上显现出来,从谈吐中表露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诤谏辅佐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就会衰亡。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虑患难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贪安图乐则会导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