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5篇

时间:2019-05-12 19: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课前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交流平台

◆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日积月累

◆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在作业本上抄写。成语故事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教案)

《回顾

拓展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3、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4、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5、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学习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小结

五、质疑解答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气。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和这句谚语相似的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附: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

jiǎo lāo jiâ sāi

()洁 捕()告()鱼()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空地(kōnɡ kònɡ)挑水(tiǎo tiāo)便宜(pián biàn)

空中(kōnɡ kònɡ)挑拨(tiǎo tiāo)方便(pián biàn)

三、组词。

溅()翼()尝()榨()

钩()纵()吩()诱()

四、把下列词语填完整。

小()翼翼 依依不()心灵手()不动声()

不容()辩 大喜过()络绎不()星罗棋()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告: A把事情向别人陈述、解说; B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 C为了某事而请求; D表明; E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

1、我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2、小红自告奋勇,揽下整理厨房的活儿。()

3、复习告一段落后,转入了期末考试。()

4、邻居把这件事告到了法院。()

六、选词填空。

严格 严密 严肃 严峻

1、我们要经得起()的考验。

2、这篇文章的结构很()。

3、老师一向对我们的要求非常()。

4、父亲的表情是那么的()。

七、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

1、李明经常锻炼身体。∥ 李明身体很健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难有多大。∥ 我们要出色完成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关心我的学习。∥ 老师关心我的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

1、胆子大起来,敢落在我的肩膀上。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虚荣、浮夸、对别人没有作用。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个文段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立刻()爱慕()

3、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题目: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

要求:把事情写详细,并点明这件事对你的启示、收益或受到的教育。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一》教案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六》教案

回顾·拓展六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课前准备

1.准备自己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谈话导人。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练习。在自己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日积月累

◆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课外书屋

◆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漫画。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七教案

回顾·拓展七

【教材分析】

回顾拓展七是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勿忘国耻”安排的,“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二是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而“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个成语,这些成语都是褒义词,与本组教材“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密切相关,充满激励性。“展示台”展示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特别是要充分结合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进行。如,请老红军、抗日老战士讲故事,参观烈士陵园等;还可以结合清明节、纪念抗战胜利周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纪念活动等进行交流展示活动。

【设计理念】

初步具有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的。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方法,也有许多感受与体会,本次“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稍微系统的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和新做法,以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搜集与处理信息。把交流有关“屈辱的历史”的资料整合于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收获的过程中,在交流中,获得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的学习、应用需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到了高年级,“展示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且更加关注学生获得收获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4、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教学重点】

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

要在学生交流搜集、整理资料方法过程中随机训练和规范语言,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教学准备】

1、查阅学生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建议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便展示。

3、制作随堂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一次次被强烈地撞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至今隐隐作痛;“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饱含深情的语句将我们的双眸润湿。

祖国曾经的屈辱,中国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同学们搜集了并条理清晰地整理在了资料积累本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从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切入话题,肯定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加激发学生交流资料的兴趣。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⑴搜集资料的途径。

⑵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⑶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⑷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交流资料前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了参考,使学生的交流目的明确,指向清晰,不至于“一盘散沙”。

三、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预设:

1、我经常到图书馆或者像“《窃读记》”中的小女孩似的到书店去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时候,我先判断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属于哪个范畴的图书,比如搜集本组课文的有关资料。我一般是查阅“中国近代史”类的,或者“记实文学”类的书籍。找到书,我会先粗略的浏览,找到最有价值的资料再仔细阅读并记录下来。

2、我一般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资料,我觉得更方便、快捷。只需输入关键字,点击搜索,就能获得许多资料。但要注意搜索出来的材料有得很有价值,值得借鉴,也有些是垃圾,我们不要理睬。

教师相机引导:

要注意分辨网络资料的真伪和优劣,因为网络资料往往宝藏与垃圾共存,权威网站的资料可信度较高;还要注意健康上网不能借机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之中。

3、我在电脑上建立了自己的资料文件夹和各级子目录,把我搜集的资料按主题分类。比如第七单元的文件夹为“勿忘国耻”,在这个文件夹里又可分为“列强欺辱类”“中华儿女抗争类”“爱国名人名言类”等。下面我为大家读一读“中华儿女抗争类”中的一篇文章。

爱国──永不言弃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伍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勇敢善战。1930年,也就是吉鸿昌35岁那年,被提拔为国民军第22路军的总指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可是国民党借口“攘外必先安内”,拼命剿杀共产党。吉鸿昌亲眼见到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准备率部起义。不料蒋介石得到密报,很快解除了吉鸿昌的兵权,以“考察”的名义将他驱逐到国外。

就在吉鸿昌出国前夕,9·18事变发生,他听到这一消息“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坚决要求留在国内,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但蒋介石无动于衷,依然逼令他出国。满怀悲愤的吉鸿昌无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旅馆墙上,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表明自己的心志。

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用中华民族的自尊向美国的种族歧视挑战。

吉鸿昌在国外到处宣传抗日,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他:“日本有飞机大炮,中国凭什么抗日?”他拍着胸脯愤然回答道:“我们有热血,有四万万人的热血。中国人的愤激已经达到了极点,莫不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真理而战!”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吉鸿昌闻讯提前回国。船到上海,他见到日本军舰正在攻打吴淞炮台,而国民党的军舰却不还一枪。吉鸿昌在甲板上顿足高呼:“放炮啊!放炮啊!”然后对周围的人说:“看!我们的数百万同胞就在那炮火里!”言迄失声痛哭。

为实现抗日救国的誓愿,1933年5月吉鸿昌变卖家资,购置武器,联合了爱国军人冯玉祥等,在张家口组织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张家口以北的大片土地。其间他即兴作诗说:“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我杀贼,即贼杀我。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后来,由于蒋介石想方设法破坏抗日同盟军的爱国行动,致使吉鸿昌因弹尽粮绝而失败。

吉鸿昌潜回天津后并不灰心,又在天津组织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在法租界花园路5号家中的三楼,购置印刷设备,印刷出版宣传抗日的刊物《民族战旗》,后来又改名《华北烽火》、《长城》,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4、我建立了资料积累本,建好了目录(包括标题与页码),查找时便可信手拈来,也是十分方便的。我搜集了爱国名人名言,有些是图书馆查找的,有些是通过网络搜索的。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我觉得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资料。比如学习了24课《最后一分钟》,通过预习我知道故事发生在台湾,于是我查找了有关台湾的资料。得知目前还有少数台独分子在恶意阻止台湾回归,而大多数台胞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迫切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还找到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把资料读给大家听,使同学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浓浓的民族情感。

交流平台是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宽松而愉悦的氛围使其畅所欲言,不仅让学生习得了搜集、运用资料的方法而且提升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鼓励搜集资料

同学们,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同学们在课堂交流、习作、口语交际、其它学科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应恰当运用所搜集的资料。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展示台 日积月累:

一、激情导入

1、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日积月累的中16个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边读边巡视、纠正:

“同仇敌忾”中“忾”的音为“kài”意思是“愤恨”;“大义凛然”“凛”的音为“lǐn”不是“lǐng”;“披荆斩棘”中“荆”的音为“jīng”不是“jīn”。

3、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成语的大致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提倡学生利用工具书。

4、根据自己的感悟,再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自己的感觉。从自由诵读,读对成语,到尝试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再读成语都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感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作用。

二、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英雄的风度与气魄。

3、开火车读。

4、激励背诵:

⑴按文中的编排顺序背诵。⑵分类背诵: 教师提示:

有表示发愤图强的,如: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任重道远、再接再厉。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披荆斩棘。有表示英雄气概的,如:

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5、小组赛背,评出优秀小组。

三、交流课外成语,拓展积累

1、鼓励学生读出搜集的成语: 预设:

一马当先一身正气万夫不当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龙骧虎步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大智大勇仰不愧天视死如归

2、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提供的成语,提倡其他同学积累。

3、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的成语。

描写英雄人物成语的搜集与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他们对英雄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四、尝试运用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我们不仅要会背、会写,也要会用,请同学们用上书上或者你课外积累中的几个成语写一段话。

积累是运用的基础,为运用服务,利用已积累并感悟的成语进行写话训练。实现了课程总目标中的建议──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展示台:

一、参观烈士陵园

1、带领学生走入陵园,通过扫墓、敬献鲜花、默哀、读碑文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活动。再次让他们感觉到革命先烈的事迹并不遥远,就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得了今天平安而幸福的生活。

2、写一写参观烈士陵园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散文、诗歌等。)

二、请抗日老英雄讲战争时期的故事 老英雄讲完话可组织学生与之交流。

战争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请抗日老战士讲故事,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不满,向往和平的感情。

三、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举办展览

1、整理、提炼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真实。

2、展示作品,同学评议出“最佳设计奖”。

展览的举办,手抄报的制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且更加关注学生获得收获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建议】

1、回顾拓展七是本单元的专题学习的延伸,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与课外资料的有机整合让同学们对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有感而发,通过写“读后感”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活动直抒胸臆。努力提升学生阅读和作文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交流平台”让学生自主感知归纳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方法,并在平等的氛围内合作、探究,相互共享。搜集、运用信息能力的提升不应是教师的僵硬的讲解,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与他人的交流,反思,自我习得。

3、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通过朗读体会表达,并尝试运用。学习积累语言,就应该创设情境鼓励其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展示台”的设计,体现语文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展示作品不仅是为了展示成果,更要关注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学生在实践、展示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和熏陶。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四》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七》教案

    回顾·拓展七 词语盘点 ◆学生自读。 ◆出示投影,看拼音写词语。◆同桌互查。 ◆自选三个成语造句,写在练习本上。日积月累 ◆小组内互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请同......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回顾拓展教案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个内容,一是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知识;二是用单元小结列表格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A 回顾拓展一教案A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

    《回顾拓展四》教案

    教学目的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

    回顾拓展四教案

    《回顾·拓展四》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

    语文园地四回顾拓展

    语文园地四 回顾•拓展四 第一课时 主备人:大岭中心小学 李燕娜: 审核人:张伟元刘惠芬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交流对于学习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了解读外国名......

    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 · 拓展八》教案(共5则)

    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 2.朗诵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