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主题一:夸夸我自己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
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
(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一起来猜。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张张生动的“自画像”(板书课题),正是凭着它,大家才能一下子把你猜中的。所以,了不起的不是我们,了不起的是你自己!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
西土山乡云驾岭小学 郭雨杰
课 题: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1、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 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体会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的喜悦。重 点:认识平面图的方向。难 点:能看懂平面图的图例。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学生搜集看到过的平面图。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
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同学们愿意猜吗?一幅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谜底为地图)
2.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地图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它也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同学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平面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1、学看平面图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交流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商店、公园、展览馆、居民小区、医院等等。)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各种平面图。
三、初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这些平面图有什么用途哪?
平面图用途: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它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某一地方概况,还可以通过平面图找我们要求的地方。
你能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展示课件。
指向标:指平面图上的方向。图例:表示平面图上各种事物的符号。
看懂平面图的方法:首先看懂平面图中图例所表示的意思,其次会认指向标及图上的方向。一般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四、再识平面图
1、每组抽一名代表做“找位置”游戏。北面是幼儿园、南面是商店、东面是医院、西面是电影院、西南面是厕所、东南面是体育场、西北面是学校、东北面是游泳池。
2.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3.学生看着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互相“考一考”。
4、课后延伸(请学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五、小结与质疑。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面图的用途、看懂平面图的方法,体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的喜悦。
六、课堂检测:(出示课件)
1、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我们怎样看懂平面图?
3、我是小法官。
七、作业:仔细观察我们的学校。
八、板书设计:
1、学看平面图
平面图用途: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它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某一地方概况,还可以通过平面图找我们要求的地方。
看懂平面图的方法:首先看懂平面图中图例所表示的意思,其次会认指向标及图上的方向。一般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24时记时法》说课材料
时 间:2003-12-1 15:39:00 作者:青岛金水路小学 曲海燕 点击量:13468 上传者
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3至56页的内容。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预报的场景,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提供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用普通记时法表特点,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具体做法,后面我会做简单介绍。学生情况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生活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普通记时法的记时方法,绝大多数会用喜欢比较直观、生动、有 趣,操作性强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学中注重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
2、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大屏幕、实物投影、节目预报表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利用学生熟悉的钟表进行导能在干什么?引出一天中有两个同一时刻(如7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普通记时法的记时特点,自然的进入学习的状态,然后,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 的工具,由直观的操作、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想象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在自由点击、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建立0时的概念。让初探出24时记时法的记时方法。通过把导课中的两个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把新知具体化。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的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把数学还原回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在练习环节中,我首先设计了“你说我讲”小练习,让学生根据三个钟面上的时刻和图画的提示进行交流,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个是8时、一个是20时呢?”,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学生在这样的交流情境中,满足了交往的需求,培练习,对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进行互换,明确了这两种记时方法的异同;以及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这些练习内容的设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评、奖励小笑脸等形式,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入手,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时空里翱翔。
网络正在以它丰富的内容,强大的互动性冲击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本节课留出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上网学优势,学生可以在开放的时空里自由点击,通过浏览故宫博物院的网页,了解到许多古代记时方法,如:沙漏、日晷、铜壶滴漏地方还可以点击放大,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在互联网中,学生可以在世界地图的页面中随意点击世界各地的时刻,发现同一时刻的时空中,让学生获取大容量的信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秋天的雨》说课案
时 间:2004-12-8 8:38:00 作者:青岛永宁路小学 于艳 点击量:10950 上传者单位:自由投稿者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小语界专家、同行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结合课前的教学设天的执教情况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从课前的教学设计到课中的教学过程,我始终努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以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沉浸言文字所建构的教材意境中,做语言的积累,能力的运用,真情的感悟和精神的审美。
教学实践中,我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一、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以调动学生朗读兴的,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借助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
2、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出其中的韵味。
3、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悦之情。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以演激趣,读中品味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本段文字可谓妙趣横生,这恰恰是小学生喜的。在此,我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怎样让学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我采取了以下策略:表演前,学生充分地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表演中,学生兴趣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表演后,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演”是为了读,一个“演”字,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了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超越了文本。
总之,纵观本课教学,我灵活把握教材,做到详略处理得当。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体现一种流畅唯美的教学风格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天性,又力争在品读文本中营造一种优美、神往的课堂氛围;既抓语言文字训练又使学生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总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希望小学 徐先强
教材: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一、教学目标
1、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从中知道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懂得假如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学难点:明白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引入
1、出示教材插图
2、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们知道什么意思?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时,你想到什么方法?板书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二)学文明理
1.出示教材插图,想:同学们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了什么规则?
2.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矛盾,需要定规则。)(2)在规则中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
(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同意。)3.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4.举出本班看图书情况汇报混乱的现象的例子。
(1)让学生讨论,制定看图书的规则。
5.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检查都要遵守。
(三)活动天地
1.提出:什么是“我理想的班集体”?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2.根据刚才的讨论,找找班里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自己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
(1)学生自由提出班级公约。
(2)共同讨论提出的公约符合不符合班里的实际。
(3)选取符合班里实际,大多数人拥护的,作为班中的公约。
(4)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说一说自己是否能做到。4.教师小结:
(四)深化导行
1.出示一些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是什么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图中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3.想一想生活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因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 5.教师小结
(五)教学延伸
1.看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2.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有考虑到做事的后果,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有关。
(七)限时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希 望 小 学
徐 先 强
2011.11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
禄 丰 县 腰 站 小 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学校:
教师:
2013年3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话说社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相关图片,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村落。自己的居住地,我们叫村落、城市叫社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2、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二、探究交流
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村委会的名称、村委会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
2、观察教材插图,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
三、明理导行
1、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小组交流。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其余同学可提问。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2、我们再到城市去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建设发展。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2、可爱的社区人
教学目标:
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2、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
二、探究交流
1、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
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
2、一起来读读《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3、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4、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五总结。
三、明理导行
1、组织辩论赛。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放学后管理,对学生来说有许多不必多言的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举例说说身边的社区活动。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说说你所看到过的活动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如: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2、看看书中第16到17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二、探究交流
1、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同学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同桌互相讨论)
2、反馈: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3、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三、明理导行
1、简要介绍什么是志愿者。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三、明理导行
1、了解身边的人:“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
2、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3、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4、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回归生活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4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3、小结:“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社区的明天要靠你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探究交流
1、看地图,找家乡。
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在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2、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2)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3、用手中的笔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三、明理导行 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1、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二十年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二十年后,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3、思乡:多种形式的联系方式。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2、我来做个小导游
教学目标: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探究交流
1、第一站:风景线。
(生扮演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你们知道这儿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2、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
3、第三站:调查角。
三、明理导行 小导游采访“游客”。
(1)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2)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3)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3家乡特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什么是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1)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采购特产)
2)你知道他们在采购那些特产吗?这是哪些地方的特产? 3)如果图上画的是咱们家乡,又会有哪些特产值得人们采购呢? 丝绸、龙井茶、张小泉剪刀等
二、探究交流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学生汇报。
2、知道新疆的吐鲁番葡萄,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人参,浙江金华火腿,宁夏的五宝、海南的橡胶等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3、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三、明理导行
看看书想一想并做练习: 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海南水稻 福建武夷山花蟹 台湾大鹏湾铁观音茶
314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家乡而奋斗,我们的家乡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富裕,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将来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四、回归生活
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同学们,对于家乡,我们了解了许多,包括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等等。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让我们的家乡诚招八方游客,笑迎四海佳宾,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富裕。
1、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2、小组派代表利用自己设计的路线图,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
3、同学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为: 1)路线图 2)介绍情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 1.我国的行政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2.知道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能通过活动说出一些行政区的名称,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了解我国的行政区设置包括台湾在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和名称。掌握首都、家乡所在省份的名称和所处的位置。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前准备时播放《龙的传人》,营造气氛。
2、学生结合图片自学单元提示语,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何疑问。
3、教师展示地图并指图讲解单元提示语:
4、出示课题《我国的行政区》。
二、探究交流
1.图上标出了祖国共34个一级行政区的形状位置,你能找到首都北京市的 位置吗?自己读图,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完成任务一。交流建议: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合作或比赛氛围中学习。
2.在《我的祖国》的优美背景旋律中,老师组织以指图为形式的学习活动。建议:以“考考你”为形式穿插复习活动,比如“你能指出最大的省、市或自治区吗?最北的省、市或自治区呢?最南的省、市或自治区呢?最小的省、市或自治区呢?其他的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出题。
3.说说家乡省份的名称和位置,家乡省份周围省份的名称和方位。4.小结:我们伟大祖国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柑当于整
718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早发白帝城》你读过吗?(诵读理解《早发白帝城》: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为三峡一带,位于长江中游。)解读三幅有关长江图片:源头、三峡、人海处。
B.不到长城非好汉,请看图:长城风光。交流关于长城的言论,你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歌谣、诗词、传说或其他文化知识?(歌曲《长城长》、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等。)C.“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被尊为“母亲河”,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黄河岸边的活动比长江两岸等其他地区更早,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鲤鱼是著名的特产。图中反映的景象你看明白了吗?读读“山川颂”中写黄河的句子,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D.“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徐霞客写的诗句,在后面的课文“山川颂”部分可以找到。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岳:山。五岳: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说说“黄山四绝”指什么。
三、明理导行
1.你打算如何完成“风景线”、“山川颂”的搜集要求?阅读搜集要求。2.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资料?提示:我与名山大川合影可以收入“风景线”,诗词可以收入“山川颂”,搜集范围可以不局限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
四、回归生活
1.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2.你现在能回答刚开始上课时老师提的问题吗?《我的中国心》为什么能打动亿万人民的心?歌词中为什么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作为祖国的象征?
0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8.师读《七子之歌》,学生质疑。
澳门终于盼到回归的一日了,那一天是(引导学生说)1999年12月 20日。你从书上看到了什么?(引导观察体会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心情、语言、动作,感受那份激动和自豪)。
三、明理导行
1.师朗诵《乡愁》,学生质疑。重点理解“乡愁”的意思,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
2.出示台湾地形图,了解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师逐一讲解图意,介绍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3.台湾这么美,所以又叫“美丽岛”。你对台湾还有哪些了解?
4.学生交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台湾的资料,启发学生说出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搜集到资料后的感受。
四、回归生活
1.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热爱美丽的香港、澳门、台湾。请你在“收藏夹”中粘贴图片或照片。
2.分组交流。
板书: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香港——1997.7.1回归 澳门——1999.12.20回归 台湾——期盼早日回归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1.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2.行为、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问:你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2.出示地球仪,介绍地球。
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东西略宽,南北略扁。你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球体吗?
3.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显出弧形的轮廓;帆船从海平线出现时总是先露出桅杆和船帆。聪明的人们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你敬佩他们吗?
4.齐读本课提示语。
5.看图,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说出图片上出现的是什么吗?介绍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
二、探究交流
1.学习麦哲伦的故事,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2.出示地球仪,交流麦哲伦航海路线,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3.再读故事,激发敬佩之情。
4.图书推荐:《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
三、明理导行
1.在我们这个椭圆形的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呢?
324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三、明理导行
导语:世界之大,风采各异。想不想搭乘虚拟的“地球号”游船畅游世界各国? 旅行合同:本次旅行无需旅费纯属自助旅行。要求每组游客四人成队,行前了解该国信息资料互作交流,注意团队合作。为确保旅行的质量和丰富性,每组游客在欣赏别国美景之余要派1-2位导游对自己最向往最了解的国家作解说。
1.四人小组做好出发前的准备(1)小组选择好自己最向往去的国家。(2)小组交流该国家的信息。
(3)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指出这个国家。说出它所在的洲及最有代表的活动或文明成就。
(4)展示你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2、旅行开始
3、各国风光欣赏。各国导游适时介绍。
4、全程陪同导游-老师适时补充提问交流。
5、说说,写写,画画旅行感受。
四、回归生活
你还知道那些国家的标志性动植物、自然地貌和文明成就?
了解各国,搜集关于各国的一些趣味性知识,比如国家别称,各国世界之最。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3.我们这样生活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人类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懂得科技和文艺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文艺,珍视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懂得科技和文艺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文艺,珍视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你知道古代猿人是怎样生活的吗? 课件或图片展示
二、探究交流
1、解说图片: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敌害越来越多,人类的祖先有目的地将自然物体改变成一定形状,从而制造出第一批工具。在200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能制造工具。木头、树枝、石头、动物骨骼是他们最容易得到的,最容易改造的,所以原始的工具多以此位材料。
2、图片对比:出示现代生活的图片或实物,说说他们的用途及功能。比较看看有哪些巨大区别。
3、畅想:假如时光倒流,我们的生活将面临什么?展望未来,我们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三、明理导行
1、读读“开眼界”四人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2、你还知道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交流一下。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吗?
3、介绍你的家庭喜爱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或社区生活中令人记忆犹新的活动。
4、我们与古时候的人相比,我们特别幸福,因为我们享受着人类文明的成果。那么你能根据生活实践举例说说人类的文明成果吗?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