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1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识字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18 称赞》

教材分析: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故事。小獾学做板凳,有点泄气的时候,刺猬称赞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因此获得了自信,后来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称赞刺猬采摘的苹果香极了,使得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学情分析: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有的则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因此,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还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19 蓝色的树叶》

教材分析: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两个小学生之间的事,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蓝铅笔不见了,她向同桌林园园借,但没有借到。李丽只好用蓝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之后很难为情。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情分析:

李丽和林园园之间的三次对话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通过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李丽、林园园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当时对话的的情景,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体会感情。在学习每次对话之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20 纸船和风筝》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一座友谊的长桥;第二部分是当他们的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纸船和风筝又带着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化解了矛盾,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了友谊。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采用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随文识字,识用结合。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伸展,如纸船里带来了什么,风筝里带来了什么。把生字词语的学习不露丝毫痕迹,与内容的学习融为一体。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21从现在开始》

教材分析:

《从现在开始》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文章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一事,告诉人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和谐社会当以人为本,《从现在开始》一文把现代人社会生活以人为本的准则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童话体裁的故事更是吸引他们。课文想要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被大家接受,实现和谐相处。本课尝试通过现场模拟、表演及联系、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悟文本内涵。文中有很多好词,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我试着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展开想象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词语意思并学会在恰当的语境中迁移运用。我认为后一种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语文园地五》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语文园地五》是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组成,而本组我的发现的编排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需要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而在日积月累中,本组安排了数量词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在“我会读”的安排中,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运用,从而积累词语;“读读背背”则延续了本单元“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主题,安排的小儿歌《走山路》,短小并有着深刻含义。口语交际则围绕“合作”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台的设计也方便老师延续口语交际的话题展开。

学情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年段教学重点。二年级识字教学应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班学生虽然接受能力一般,但是因为本班是课外阅读实验班,所以在长期坚持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认识并积累了大量生字。为他们的课内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本课的重点我设置为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但是因为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于生字的运用仍未牢固,学习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因此数量词的积累将可能会成为本课的难点。

《识字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的课文。强烈的对比,强烈的感情色彩,给人非常鲜明的印象。本课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那么和谐,那么富有韵律感。学生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和憎、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是理解词语,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通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学生认识了一千左右的汉字,初步掌握了简单的识字方法,能阅读浅显易懂的课文。学习本课时,学生对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索取与奉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易理解,教师运用图片和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

1、生字的书写,要在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重点指导难字和易错字。如“暖”

后面不要写成“爱”。“贫”的下面不要写成“见”。

2、有些词语学生不易理解,如“虚假、冷漠、热忱、索取、饥寒、雪中送

炭”,我们可以用近义词“虚伪、冷淡、热情”或从词的字面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学完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人?你想做什么样子的

人?从而在学生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理解。

4、搜集对子,学生交流。

《22 窗前的气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情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医院。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很孤独,感到很没意思。小伙伴们用线拴上红气球,并在气球上画个笑脸,放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高兴地笑了。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课时,利用课件的“生字学习”模块识记、学写了生字,初读了课文,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理解了“传染病”的可怕,入情入境地感受到了处出病中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初步感受了科利亚在病中的孤独、寂寞、无奈、痛苦、真没意思的感情基调,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尤其对问题式的学习很感兴趣。

《23 假如》

教材分析: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

教学时,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24 日记两则》

教材分析:

将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书面的语言记录下来,便渐渐形成了日记。《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引导学生开始写日记。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分两部分:时间、天气和正文。启发学生日记的内容:可以是你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可以是自己特别想说的话,也可以记录自己的心情。(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25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汉字是文化之母,古诗词则是优秀中华文化的结晶。教材中选入的《回乡偶书》、《赠汪伦》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

《回乡偶书》里那个老人家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了一个普通回乡人的真情实感。

《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学情分析:

孩子对贺知章的认识是从他的《咏柳》开始的,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了他们的已有感知,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写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和蔼又普通的归乡老人家。诗中写的是谁送谁?

对古诗的理解,教师不用逐字逐句的进行串讲,只要向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及古诗的大意就可。重点在学生的朗读、背诵。

《语文园地六》

教材分析:

本课(语文园地六)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记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有了游览名胜古迹的生活积累,再加上影视频媒体的宣传、课外阅读的积累,降低了学习难度。再者,二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是在语言的表达上,还有待加强。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识字5》、《18称赞》、《19蓝色的树叶》、《20纸船和风筝》、《21从现在开始》、《语文园地五》

第五单元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识字课是学习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有体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称赞》;有体现互相帮助的《蓝色的树叶》;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体现尊重他人的《从现在开始》。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中的《蓝色的树叶》学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其它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园地五》中的儿歌(《走山路》)、“口语交际”的话题(合作)、“展示台”的内容(说团结协作的谚语),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3、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本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读词语、句子识字,利用图画辅助识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字。通过组词、朗读课文、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每一课的识字、写字都是重点。识记生字时,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熟字,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得方法来识记,而且我们发现要学的好多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

一、《识字5》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二、《称赞》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故事。小獾学做板凳,有点泄气的时候,刺猬称赞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因此获得了自信,后来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称赞刺猬采摘的苹果香极了,使得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突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采用先集中呈现读准字音再随文强化体会字义的识字方法,将识字渗透在整节课的多个环节之中,通过反复再现达到认识和巩固的目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觉得写字教学可以分散难点,让学生每节课都动笔写一写。重点指导“但”和“傍”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放在下节课集中指导。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根据低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尽量采用形象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如,用换词法理解“称赞”,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粗糙”,用演一演、体会心理活动的方法理解“泄气”“自信”等,使学生在理解和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称赞给小刺猬、小獾带来的快乐。

3、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能力。本课的四幅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故事情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森林,使学生置身于形象可感的童话情境中。并且用课文的四幅插图连接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图解文,借助图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如“粗糙”“一个比一个好”等,从而在图文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三、《蓝色的树叶》 本文讲的是一节美术课上发生的一件事。林园园找出种种借口,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使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着蓝色的树叶。李丽和林园园之间的三次对话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通过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李丽、林园园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当时对话的的情景,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体会感情。在学习每次对话之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出示第一组对话)让学生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了解李丽,林园园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当时的情景,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小声”“吞吞吐吐”;指导学生学习问句,读出问句语气,用问句说话。(相机出示灯片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吗?)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2、3次对话,运用第一次对话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自主练习对话,随文学习词句,分角色朗读课文。出示书后的“读读说说”,请学生照样子写句子,实现由读话到说话的迁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一座友谊的长桥;第二部分是当他们的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纸船和风筝又带着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化解了矛盾,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了友谊。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采用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随文识字,识用结合。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伸展,如纸船里带来了什么,风筝里带来了什么。把生字词语的学习不露丝毫痕迹,与内容的学习融为一体。

1、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利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实际是在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

2、松鼠住在(),小熊住在(),他们通过()和()成了好朋友。可是因为一点小事吵他们了一架,谁也不理谁了。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又通过()和()和好了。自制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图片,看,这就是小松鼠的家,应该安在哪里?小熊的家呢?(请学生上台张贴)

3、阅读体会,随文识字。(1)、精读2、3自然段,认识“漂”和“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齐读。这段话中的漂是多音字,还读四声,组词。(漂的两个读音)当小熊看到这只装着礼物、装着祝福的友谊小船时,他---(乐坏了)乐坏了换词。(高兴极了---)遇到高兴事我们会乐坏了,遇到害怕事,我们会(幻灯片:吓坏了)上学要迟到了,你会(急坏了),遇到难题不会做了,我们会(愁坏了)(2)、精读4、5自然段,认识“扎”“莓”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读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在黑板上贴风筝)扎是平舌音,再读。扎风筝,扎领带,扎腰带,扎小辫 小熊的风筝也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呢?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草莓的图片梅花 大海 后悔(3)、区分“漂” 和“ 飘”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板书漂流和飘荡,区分漂和飘)选字填空 拓展:(幻灯片17)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他每放一只纸船就说默默地说一句话,猜一猜,小松鼠说了什么?

五、《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狮子大王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轮流当一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新首领。第一个上任的是神气的猫头鹰,他让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小动物们叫苦连天。第二个上任的是激动的袋鼠,他要大家跳着走路,小动物们听着直摇头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第三个星期,轮到可爱的小猴子了,他让大家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拥戴,成为森林里的新“万兽之王”!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倡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确实,童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故事,就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心灵那么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好课文,读出角色的个性特点,并从中积累语言,二年级的孩子所接触的课文越来越复杂,篇幅也越来越长,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只能事倍功半。

1、注意人物语言的提示语。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感叹句和问句是不同的,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而对于对话中的一些提示语却常常忽略,而提示语却恰恰能让我们更了解人物。

2、在文章中圈圈划划。前人早就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在书上做一些有助于理解的记号是有益的。通过圈划,能使一些语句更突出,神气、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激动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不能割裂开理解。猴子上任,大家为什么担心呢?因为上文中大家已经吃了猫头鹰和袋鼠的苦了。上下文联系起来,使得阅读更有意味,理解更透彻。

六、《语文园地五》 这一次“我的表现”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学习伙伴的提示,点名了编写意图,对学生的自主发现是一个指引。第一行字都有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病字旁,与病痛有关。在认识这八个字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加以扩展,为每组再找几个同偏旁的字,也可再举几个看到偏旁就知道字义的字。“我会读”的词语里包含了许多本组新学的生字。读这些词语,一方面要巩固生字,另一方面要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会读的词语,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把词语读正确,读好。还可以让学生再补充几个词语写在书上。这次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可创设情境,安排下面的环节。1、案例启发: 老师讲个合作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2、讲自己与人合作的故事: 先想想自己和别人合作完成某件事的经过,再在小组里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听的人可随时插话。选几个代表在全班交流,评一评谁做得最好,谁讲得最好,其余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地方。3、在合作中交流: 和展示台结合,在合作做事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台 这交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三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吴忠市东塔中心学校第三小学

【专题】:赤子情怀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古诗三首》《左公柳》《隐姓埋名三十年》是精读课文,《郑成功收复台湾》《海上英魂》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表现中国历史上几位卓越的诗人、英雄、名家的爱国情怀的课文,有的是他们留下的不朽的作品,有的是他们留下的动人事迹。这些课文向人们述说着那难忘的昨天的故事。

《古诗三首》中,一首是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另两首是南宋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和陆游写的《示儿》,都表达了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

《左公柳》讲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的故事,表现出他满腔的爱国热忱。

《郑成功复台湾》讲述了坚持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我国宝岛台湾的事迹,讴歌了他的爱国精神。

《隐姓埋名三十年》记叙了我国著名女科学家王承书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的事迹,赞美了她崇高的思想境界。

《海上英魂》讲述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我军爱国将领邓世昌和士兵们把生死置之度外、顽强迎战的悲壮事迹,表现了英雄们舍身报国的伟大情怀。【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字,会写31个字,掌握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 的奥妙。【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

【教学设计思路】

1要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束缚,不受篇章限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要引导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语文大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进行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到语文很有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感受。文章本身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组成的。描写场景,作者胸有境,叙述事情,作者思有情,文章是不可以肢解的。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精读课文),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首先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老师们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后就会发现,大部分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第四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物质的切入点,意图是站在生命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水对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真正体会到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

编者以“水”为中心,通过不同题材的文章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借助水的一个缩影——一个苹果,使学生感受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危难之时所体现出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此教材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生命与水》、《古诗二首》和《一个苹果》,此外在“语文天地”还安排了一篇拓展阅读《雨港基隆》和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一、《生命与水》

《生命与水》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讲究饮水卫生,使学生不仅懂得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还能提高认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培养其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策略:

1、从交流对水的认识入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读领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或结合课外知识理解“水就是生命”。

3、在教写详细提纲笔记时,教师应做示范,并讲解自己所写的提纲。提纲需涉及到第二层的内容,即把课文分几个大的部分,每一部分再分几个要点去整理。学生练习过程中则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将要求放低。最后要组织学生照着笔记陈述课文主要内容,以便培养起借助写提纲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详细提纲笔记的方法的掌握需要长期的训练来实现。

4、结合“语文天地”中“综合活动”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做与水有关的试验,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对水的认识。

二、《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选择了两首与“水”有关的古诗,第一首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过分水岭》,诗人通过描述分水岭的溪水有情,寄托了诗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第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仑美奂的西湖景致,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不羁的性格。所谓读诗要先读人,如果把人的顺境比作

晴天,把逆境比作雨天,那么,在苏东坡的笔下便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而这正体现了苏东坡“成亦欣然,败亦可喜”的豁达和超然。

教学方法策略

1、通过多种形式吟咏古诗,领略古诗的语言美,理解诗文的内容,重点理解诗歌所揭示的道理。

2、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中去。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悟古诗的意境,尽可能地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4、通过阅读比较,鉴赏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古诗。

5、背诵古诗,交流并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一个苹果》

《一个苹果》写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防炮洞中,八位志愿军战士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自己都不舍得吃,将一个苹果让给别人。从苹果一次次地传递中,体现出志愿军战士间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深厚友情,以及崇高的革命情操。

教学方法策略

1、重视相关资料的补充。可以在课前准备电影《上甘岭》让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汇报查找到的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熟悉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值得我们品味。课文中“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表现出的干渴难耐;“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表现出的渴望之至。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战士们崇高的精神,感人至深。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体会在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阶级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3、抓住文章中对人物当时的情况与外貌、语言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当这个苹果转到战士们手中的时候每个人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这个传递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

4、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事情的高潮,要重点理解。通过理解“强烈的感

情”是一种什么感情,为什么说迸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是“骄傲的”泪花的基础上想象“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想了些什么?”体会到这种“强烈感情”是防炮洞里每个战士都有的,这里的“沉静”是表面的,战士们内心十分激动,此时无声胜有声。使学生懂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但是战士们的心里却极不平静,他们流着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危难之时首先想到他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5、对于这个苹果是怎样传递的,学生能懂得了第一次苹果转了个圈,谁都没有吃,第二次分吃苹果,转了一圈苹果还剩大半个即可。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抓重点词句自读感悟。

6、课外推荐书目是课内有力的补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会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肃然起敬,教师可以推荐如《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再见了,亲人》等文章让学生自读。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雨港基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基隆港雨景的瞬息变化、绚丽壮观,抒发了作者对雨港基隆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策略

1、首先通过相关资料的汇报交流,对基隆有大致的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品味、感悟,培养语感。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优美,感受雨景的绚丽壮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3、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明确过渡段在文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鼓励学生将文中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自己的摘录本中,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活动” 以实践活动带动语文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从巩固课内到课外延伸,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通过“了解水”、“亲近水”、“赞美水”和“珍惜水”几个环节引发学生“珍惜水”的呼唤,挖掘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力合作获得第一手资料感受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水有深入的了解,提高认识。

教学方法策略

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在操作时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愿选择活动主题,即从“了解水”、“亲近水”和“赞美水”几个环节中选择,并建议

学生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起名字。教师分组指导,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教师发挥校内外资源,由家长带领孩子玩水上游戏;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学校微机上网搜集;由科学老师指导学生做观察水、水的折射、沸腾、溶解试验;还可以让学生到周围的河流去了解水体污染现状,并调查河面上的漂浮物是什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通过交流汇报后,引发学生“珍惜水”的感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习作。因为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学生便有话可说。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第五单元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简短的 “ 导语 ” 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 “ 综合性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 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 “ 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 “ 综合性学习提示 ”,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

。最后,在 “ 语文园地 ” 的 “ 口语交际 ” 中,让学生交流在 “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 “习作 ”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日积月累 ” 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 “ 展示台 ”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 “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如,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单元整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单元学习之前,先进行单元导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同时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任务。然后,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学习活动中,每一单课的学习都有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将综合性学习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和交流。我学到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本领。并随机向课外拓展,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67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2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些关联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 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孔子拜师》2课时 《盘古开天地》2课时 《赵州桥》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语文园地五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指导1课时习作修改1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1课时 语文基础知识1课时

17、孔子拜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八、总结课文: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诲、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九、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

师(老子)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8、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②读通课文。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己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②、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八、教师总结:

中华神话故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值得去读一读。

九、板书设计:

盘古 开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9、赵州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品读课文

1、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说说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

2、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②交流汇报,结合课件,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④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⑤熟读成诵,内化课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拓展活动

①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提示综合性学习

①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②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八、总结课文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给我们留下了如此雄伟的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骄傲。同学们,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你们同样可以为后人留下你们创造的奇迹。

教学反思

一、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取得显著效果

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第二、三节。因此,在第二节教学设计中两次运用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了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在理解第三节时,又运用投影片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些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一幅幅单片的放映,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

二、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使阅读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操作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了教学要求。如我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并贯穿在教学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化,有朗读、默读等,每次读都有明确要求。如通过读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学生从语言的实践中理解“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并以同样的方法,通过文字投影片朗读第三节中有关精美图案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分号的用处。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在本课结束前,我播放《赵州桥》的录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学生注意录像片中的解说词,进一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生通过教学,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了教育与感染。总之,本课教学,我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对发展语言,发展认识,发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学重点:

朗读全文,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八、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怒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

九、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多

街市热闹

桥头趣景

……

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

下载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学情分析大全

    识字4 教材分析: 《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成语理解建议......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精选5篇)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⒈ 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 《猴王出世》 ⒉ 《新语文主题阅读》第五组的八篇文......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5篇范文)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由四篇课文组成:《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以及习作五、练习五。 《说......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五单元考试试卷分析河口小学 汪国春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但难度不大。对知识的覆盖面较广主要考察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简短的 “ 导语 ” 点明专题之后,《孔子拜师》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简说:本单元教材是以课文为主,主要是以诗歌、童话的形式呈现,五篇课文充满着童趣,赋予较强的时代性。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识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六上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景物聚焦”,安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和《麋鹿》三篇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