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及其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区别;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和这个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义;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社会主义的本质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区别
3、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在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是以1956 年党的八大前后为起始的。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有过成功,也发生了严重失误。这一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56年 4月《论十大关系》到1957年 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等人探索的正确发展阶段;从1957年下半年到 “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的曲折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错误趋向和正确趋向并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背景
1、国际背景:苏联模式存在弊端和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
(1)苏联在处理农、轻、重关系上的失误。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评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2)苏联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失误。
毛泽东批评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3)苏联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失误。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大权。
(4)苏联政治体制的根本特征是最高决策权往往集中于斯大林个人,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5)苏联思想文化体制的根本特征是对思想文化的严格控制和严重的个人崇拜,片面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对抗性,忽视文化的人类性和继承性。
(6)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引发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原则问题。
1956年 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反对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毛泽东在 1956 年 4 月 4 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说,学习苏联经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方法,全盘接受,不加分析、思考。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时要加以分析,要联系本国的实际。所以,他建议大家要动脑筋,多想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问题,不要受苏联已有的做法束缚,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
2、国内背景:“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
(1)“一五”计划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和比例失调的问题。
“一五”期间, 全国重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达25.4%,轻工业只有12.9%,农业只有4.5%。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使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2)缺乏创造性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毛泽东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214 页)
正是在这个国际、国内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
(二)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
1、两部著作和一次重要会议(1)《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篇文章被公认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2)党的八大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我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发表。文章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了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之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及如何加以区分、以及要不要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2、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成果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马列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
(2)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3)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4)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一些基本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如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道路,可以和苏联有些不同”,同时坚持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举,农、轻、重并举,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两步走的设想等等。
(5)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一是针对斯大林在一个长时间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
二是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体制,地方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情况,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多给企业点自主权。
三是提出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问题,提出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四是提出了可以搞国营经济,也可以搞私营经济,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五是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陈云总结出了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作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其它一些独创性的探索。
如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对外开放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等。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这个阶段是从1957年下半年到 “文化大革命”结束。所谓“曲折发展”,是探索既遭到了挫折,却又在向前发展。其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两个趋向并存的局面,一个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一个是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错误趋向
1、经济上急于求成:出现三年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0、1961年)
2、在观察和处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矛盾和问题的阶级斗争化。
3、把党内不同意见看成是“两条路线”、“两个阶级的”斗争。
(二)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准确趋向
1、毛泽东的探索
提出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观点。
2、刘少奇的探索
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3、周恩来的探索
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
4、陈云的探索
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
5、邓小平的探索
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
6、朱德的探索
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
7、邓子恢的探索
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的背景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的历史背景:我国关于社会主义认识传统观点的缺陷(1)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的来源
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认识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种观念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2)我国关于社会主义认识传统观点的特征。
社会主义认识传统观点的特征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撇开小生产统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不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供的认识来源,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
(3)我国关于社会主义认识传统观点的优点和缺陷
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界定,优点是可以清楚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分开来。从社会主义制度特征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缺点是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如果没有同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不能认为已经完全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因为对社会主义这样的认识,其逻辑结论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缩小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地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地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1955年,我国GNP占世界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国GNP与日本相当,而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理论和实际的这种严重反差告诉我们,仅仅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足以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了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提出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既取得了成果,也曾经发生过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这些事实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也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的现实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
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由此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发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明确指出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此基础上,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年月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本质”。1985年4月,邓小说 “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邓小平更加鲜明、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时,得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结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3、社会主义本质的明确提出
在上述长期不断深入探索的基础上,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对社会主义来说,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摆脱贫穷,建不成社会主义;而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1)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之所以不完全清醒,最重要的就是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
题。另一方面,离开了生产力的标准,变革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判断的根据,容易走上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道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2)这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我国还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3)这是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这里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则是在中国具体条件下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是短期能够达到的。共同富裕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争取实现的,它是实现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比,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中,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应当说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曲解。邓小平在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通常所说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并不意味着在他看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社会主义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不具有本质的意义,也不等于否定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以后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定性的丰富和拓展,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基本理论的创新和深化。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特征上升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上,解决了过去手段和目标背离的穷过渡现象,把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在一起。把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使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区别开来,又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本质论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2页)
(2)本质论纠正了过去只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目的和目标的现象。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基本特征区分开来,针对的正是过去我们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比基本特征更为根本的社会主义目的和目标,因而走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3)本质论反对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的社会现象。
总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命题的提出
1992年1月29日,南巡途中的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小厂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他高兴地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命题提出的原因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294页。)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 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 动生产率”(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文革”让中国吃了苦头,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就“左”,“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的政策超越阶段。截至1978年,工人平均工资四、五十元,农村大多数地区处于贫困状态。
邓小平说,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造成苏东剧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的还是经济原因。前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安德罗波夫,长达半个多世纪,一直固守着斯大林模式。生产力始终维持粗放经营,20世纪60年代已相当于美国的50%,到80年代仅相当于其30%,使得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扩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了解体和垮台。
邓小平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如果经济发展老是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假如我们五年不发展或低速发展,会发生什么影响?就决不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生产力低下。、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不仅关乎自己的进步,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广阔的市场,各项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总之,有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而且给世界提供巨大商机和市场。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提出
江泽民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讲话时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党章中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性
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执政规律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所决定。(1)执政党的任务和历史责任是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党的执政规律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去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发展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是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
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 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述的论述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发展问题与党的先进性、党的使命和任务、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
2、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党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衡量一个政党最根本的标准,是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否为广大人民带来实惠和好处。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曲折和挫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差距。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毅然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把国家的发展问题摆在党执政工作的首位,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回眸历史,正是因为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动摇。才能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剧变的风浪面前安然无事,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稳步发展;也正是因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发展,才实现了从短缺经济走到社会商品富足时代,从贫困落后走向温饱再走向总体小康阶段,并向建设全面小康阶段迈进。
今天,全党全国人民都在全力落实可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资源、人口、环境的关系,以良好的态势进入全面小康阶段。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含义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实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途径
1、改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但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三性”、提高全体人民“两个素质”
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3、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先进生产力就是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科技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我们要把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
1、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都和科学技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要素。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在推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者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2、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论述。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技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
3、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1975 年他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抓整顿时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又做了深刻阐述。1988 年,邓小平第一次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命题。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相联系,邓
小平提出了“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江泽民、胡锦涛的论述。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年1月9日胡锦涛在21世纪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的重要论断,这两个重要论断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要论断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现途径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年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第二篇: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的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从时代特征来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一、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求。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入,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和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缺前面的东西】
5-1
第三篇: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有科学水平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特征
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解放、发展生产力D.消灭贫富差距
7.邓小平首次提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 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D.1997年党的十五大
8.发展之所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党的性质、地位和前途,归根到底要看
A.党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C.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表现 D.党在政治稳定中的作用
9.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著名的观点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C.关键是发展经济 D.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0.中共十六大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科学发展观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
14.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我们的发展
15.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A. 突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
B. 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优越性
C. 突破、改变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点
D. 包含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E.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把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C.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 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E. 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客观依据在于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B.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使命的关键
C.是应对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E.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5.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揭示了发展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A.以发展为己任 B.以兴国为目标 C.以富民为取向 D.以发展为目标 E.以执政为目的三、辨析题
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四、材料分析题
1.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说,我们要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据上述材料,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
第五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D 6.C 7.C 8.C9.A 10.B 11.B 12.D 13.B 14.D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DE 4.ABCDE 5.ABC
三、辨析题
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部分个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不但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政权极力维护旧制度,做垂死挣扎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革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否定,相反,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的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所以题目“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
四、论述材料题 1.答案要点:
(1)所谓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一方面是
指在党面临的各项要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中心的任务、根本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其他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另一方面,把发展与执政兴国联系起来,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表明我们党始终以发展为己任,兴国为目标,富民为取向。
(2)在理论上,这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炼出来的,“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主题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突出的也是发展,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3)客观依据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发展;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使命关键靠发展,发展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结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4)在实践中,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键是发展经济,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促进“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依靠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实现发展,又使人民成为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第四篇: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本章课时:4课时
第一部分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地位;了解先驱者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早日成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才智。
教学环节:讲课,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问题。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关系到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大问题。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关系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
二、对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历程
社会主义一词是由古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是‘同伴’、‘善于社交’等。
最早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尼迪克特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
19世纪20-30年代,欧文主义者和圣西门主义者才在报刊上使用‘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称谓。
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已成为西欧盛行的新思潮。
19世纪70年代,西风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以前就有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或空想的社会主义或者由这种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社会主义。”
1.中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我国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
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始祖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7 ——1535)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代表作及重要观点。
客观评价。
2.十九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以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欧文(1771—1858)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刻抨击,同时,根据人类理性原则构建了他们的理想社会。
3.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预测的基本观点。
4.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斯大林:《关于苏联宪法草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主要特征。
5.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
《论十大关系》、八大决议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对社会主义探索的积极成果及其失误。
三、邓小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在实践上,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问题。
(三)对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三大疑点的解说
1.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如是, 为什么邓小平没有将它纳入本质论之中? 如不是, 公有制对社会主义来说是否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始终存在着两个层面,即制度层面和功能层面。
在经济制度上,邓小平特别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他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是维护社会公平、确保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条件下不使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他一再声明“那是不能动摇的”。
邓小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总是和发挥“社会主义的功能”——在大多数场合他表述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联系在一起的。
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共同富裕,不产生剥削阶级。他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具有这样的功能。正是从这一层面,邓小平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直接表述为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四次表述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的两个层面中,越来越侧重于功能层面。
侧重功能取向,有利于突破长期以来以结构判断社会性质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功能取向的具体化。
认为社会主义可以不要公有制的观点,既不符合邓小平的本意,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不是社会主义本质? 据此能否将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特别是和资本主义区别开来?
这一疑问不仅在提出问题的方法上存在错误,而且在认识问题的方法上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提出问题的方法上,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从其认识方法来说,起码存在两个缺陷:
第一,只见片段不见过程。
第二,只见现象不见本质。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被压迫阶级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和发展则意味着对现行奴役关系的打破,对现行统治秩序的冲击,对现行社会的改造。其结果是对剥夺者的剥夺,对压迫者的革命。而这是现行制度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所不能容忍的。
事物的质是一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它贯穿于该事物存在的全过程,与该事物同存共亡。而在阶级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时不仅不表现为这种存亡关系,反而表现为对该制度的强烈否定——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否定力量导致了该制度的消亡——所以,把否定一事物的因素说成是该事物的内在本质体现,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据,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的基础。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同一主体,这种一元主体彻底消融了阶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立或对抗,从而既为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生产关系的自觉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应该允许贫富悬殊、甚至剥削现象的存在;而既然现在允许贫富悬殊、甚至剥削现象的存在,那就说明我国现在还不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确切指向。
邓小平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还是从功能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界定。
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或社会主义从其功能来说能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当下的中心课题,当下社会主义的中心课题就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不同等,不同步,则意味着贫富悬殊的不可避免。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但是社会主义“要防止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这里包含有对贫富悬殊的适度容忍和对两极分化的强烈排斥。
实现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要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剥削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又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消灭。
通过剥削而消灭剥削是共产党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了悟和自觉遵循,也是社会主义发挥其本质功能的题中应有之意。
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政权属于人民、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剥削无论在程度上、后果上与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剥削不可同日而语。
当前,我们党提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方面内容的要求。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从国际局势来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从国际统一来看,坚持“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从国内形势来看,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我们的外部世界还很不安宁,惟有以发展增强国力,不断缩小乃至消除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确保国家的和平安宁。
2.要解决现阶段所有的社会矛盾,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
3.视发展为执政党第一要务,必然为求得自身最大限度发展,解放思想,利用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竞争中谋求国家的最高利益。
4.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国家发展、促进执政党自身的更新、发展,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及实践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结合我国当前现实,试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第五篇: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有科学水平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特征
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解放、发展生产力D.消灭贫富差距
7.邓小平首次提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D.1997年党的十五大
8.发展之所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党的性质、地位和前途,归根到底要看
A.党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C.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表现D.党在政治稳定中的作用
9.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著名的观点是
A.发展是硬道理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C.关键是发展经济D.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0.中共十六大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A.发展是硬道理B.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科学发展观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D.保持社会稳定
14.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D.我们的发展
15.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思想基础D.精髓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
A. 突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
B. 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优越性
C. 突破、改变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点
D. 包含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E.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把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C.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 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E. 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客观依据在于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B.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使命的关键
C.是应对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E.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5.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揭示了发展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
A.以发展为己任B.以兴国为目标
C.以富民为取向D.以发展为目标
E.以执政为目的三、辨析题
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四、材料分析题
1.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说,我们要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根据上述材料,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