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本质浅论
社会主义本质浅论
——兼谈深圳改革开放经验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理论、深圳、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生产资料由一个国家中的全体公民共同占有的一种社会制度。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尚未完善等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很不发达,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段表述语出惊人,言简意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个方面是“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简化为“消灭剥削、共同富裕”。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
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存有极大的误解,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
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2、“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如果社会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被聚敛到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依然贫穷,这就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
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深圳改革开放经验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敏锐观察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设立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给新的贡献。
自1980年被国家设置为经济特区以来,经过近30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深圳以它特有的“深圳速度”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从边陲小渔村跃身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现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具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有利条件,具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区位优势、包容文化和创新开放精神。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深圳努力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由二、三产业共同推进,以高新技术产农业为主到的工业发挥了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现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深圳努力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同时大力发展外商投资经济,支持和规范发展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支持和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已占据深圳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而公有制企业产权主体也不断趋于多元化。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旅游城市。以建设“和谐深圳”与“效益深圳”为发展目标,以经济贸易国际化、服务功能国际化、运行机制国际化为重点,不断加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努力发展成为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深圳的发展与繁荣切实起到了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和“实验
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不但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特区理论的正确性与预见性,同时也从实践的角度验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可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越是科学,就越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
参考资料:
[1] 奚广庆等,《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第一版
[2] 余其铨,董本建等《历史性的跨越:邓小平特区理论与深圳改革开放实
践》改革出版社1995
第二篇:社会主义本质1.ppt.Convertor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
和根本任务 主讲:仲逸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
1、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本质与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之间的区别;
3、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及实践背景;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背景: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体制安排和政策选择上,基本效仿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毛泽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于是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理论问题。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背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从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次大会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在苏联国内和战后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匈牙利、波兰都发生了政变。
反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苏联模式的弊端__在经济体制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常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和生产的低效率,且无法形成差异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追求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政治上,权力高度垄断,官僚主义盛行,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生活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篡改为官僚阶层维护权力和利益的政治工具,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中思想的僵化。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1956年
--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昼争取化消极因互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毛泽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来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1956年秋冬,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部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现象。国际上,苏联赫鲁晓夫政府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与挫折,引发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思考与评价: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政策,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认识偏差的表现及其原因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看作阶级斗争 把探索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 表现 原因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多的有待于继续探索 党过去长期处于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变质的思想;“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等等。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
周恩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朱德——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等。
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邓子恢——提出来在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思考与评价: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不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只要科学地加以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我们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而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在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3、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何在?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 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由此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认识根源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一些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 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 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 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 公有制 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经济方面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搞“一大二公” 破坏生产力发展 发生问题而受抵制 逻辑结论
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的反抗,而强调阶级斗争 背景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背景
小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社会主义特征或基本特征的层次上,归纳出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具备或必须具备的一些最一般的属性,优点是可以清楚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分开来,不足的地方是这种认识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实践的发展和它所提出的问题,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而我们没有加以注意?针对过去我们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比形成这种特征更为根本的目的和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解放思想 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0年 第二阶段: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形成过程 第三阶段: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986年
第四阶段:科学、精炼、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要求——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根本目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3、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与特征不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什么是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和道路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二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 怎么做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从理论上看,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要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邓小平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从实践上看,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水平的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从国际背景来看,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社会政治稳定。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将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资料:中国经济的崛起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之一。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3倍;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的20.7%,排名第二。2000-2004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1%,仅次于美国的29%,仍排名第二。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到2.4%,美国仅增长0.8%,欧元区增长1.7%,日本增长0.2%。在此情形下,中国经济却保持了7.5%的快速增长,从而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动力和信心。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资料: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1990-2004年,中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对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8.4%,美国的贡献为18.4%。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品贸易国和第九大服务贸易国。
中国巨大的市场为世界资本找到了投资机会,而且使各国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到2004年,中国已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首位。截至2005年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了6000亿美元;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中国累计投资的企业超过5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遍及制造业、服务贸易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几乎所有行业。与此同时,多数来华投资的外商都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日本投资促进会调查显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中,有80%的企业盈利;根据OECD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对中国的产业转移中,美国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从中国获得平均33美分的利润,大大高于在美国投入1美元仅平均获得11.5美分的利润。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资料:2007-02-27,中国股市暴跌超过百分之八引发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二,全球证券市场27日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继亚太、欧洲股市下挫之后,纽约股市当天出现“9·11”以来最大跌幅,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超过400点,纳斯达克也经历了其2002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光大证券滕印向新浪财经指出,这是第一次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引起世界市场震荡。但并不是最后一次。
有专家指出,昨日中国股市大跌引起世界市场波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目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在国际上深具影响力。同时,一些代表中国经济成长的大盘蓝筹股的上市也加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及影响力。该专家还认为,本次的波动只是开始,但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随着优质大盘蓝筹股的不断上市,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证券市场对世界的影响正刚刚开始。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2、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3、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必要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1)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2)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节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1)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3)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篇: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指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里,邓小平从解 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重要性联系在一起可以分析题形式考核。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揭示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到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生产力彻底解放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当前,尤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二,要立足本国实际,继承以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果,循序渐进、锲
而不舍地推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集中精力把
经济实力搞上去。财大才能气粗。
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的,理解共同富裕,首先要了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其次,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社会主义财富 属于人民,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再者,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患穷,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只能平均贫穷,不能致富;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总之,共同富裕应该是共享社会成果,而不是瓜分社会财产。
现在还是存在着剥削问题,但这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关系和剥削现象的存在具有永恒性,不管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过程有多长,都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关系和剥削现象存在的历史暂时性,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将最终消灭一切剥削,人类社会必定要进入到无剥削社会。
第四篇:社会主义本质教案
1、首页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年级、专业、层次),课型,学时,授课题目,基本教材或参考书,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研室审阅意见等。
2、续页
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3、末页
主要包括小结,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下次课复习要点,实施情况及分析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举例和提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科学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并通过课后的思考题,训练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以及首要任务 三.教学难点: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前准备: PPT课件制作;视频资料搜集;小品准备 七.课时:15分钟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但是,事物的本质并不容易使人直接感知,它必须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靠抽象思维去把握。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
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由此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发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认识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种观念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供的认识来源,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即它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所在。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
对社会主义这样的认识,其逻辑结论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减少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但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遭到破坏。因此,在实践中发生问题、遭到抵制时,又很容易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的反抗,而强调阶级斗争。
实践的发展和它所提出的问题,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而我们没有加以注意?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2.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990年12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要突破。在这个基础上,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在谈到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正式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价值的统一。对社会主义来说,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摆脱贫穷,建不成社会主义;而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必需的。他之所以如此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结论。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
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我国还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三是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这里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则是在中国具体条件下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是短期能够达到的。共同富裕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争取实现的,它是实现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同时,共同富裕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容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中,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应当说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曲解。邓小平在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通常所说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并不意味着在他看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社会主义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不具有本质的意义,也不等于否定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对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个更高层次的本质来说,它们是实现本质的手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实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怎样看待现阶段,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 剥削现象,仍然存在贫富分化现象?有些同学可能感到疑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有剥削吗?在社会上,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分析】
我们说,首先,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在这种物质基础创造出来以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
最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总之,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第五篇:社会主义本质观
解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杨真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追问,最终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博大精深,意义非凡,不但对前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拨乱反正,而且解除了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如今我国的改革进程进入攻坚阶段,重新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进行解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
一、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思想起点
第一,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相对于解放前并没有获得改善。以城市居民为例,从1957年到1976年,城市职工的工资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有所下降,市场上消费品稀缺,需要凭票购买。搞了20年的社会主义,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水平都没有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们不免会对社会主义提出很多疑问,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了多年的社会主义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邓小平更是如此。第三次复出后,他就对“文革”时期所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些口号打上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他尖锐地指出:“什么叫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际上是为他将来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许许多多面向市场的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促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受国际形势的影响,198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把这次政治动荡归罪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指责这些所谓市场化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又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的这些新政策是社会主义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应该戛然而止?这些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完整的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人们大胆的改革,给所有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新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二、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涵义
(一)把生产力的标准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
文革中“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意思就是社会主义就应该是穷的。而邓小平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解决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
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本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选邓小平还指出,如果中国的改革导致了两极分化,那改革就算失败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过程在,但只能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突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邓小平并没有给社会主义本质下死板的定义,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邓小平在阐述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步骤时,则把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更加具体地描述出来,其中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翻两番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具体地把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突破。这一概括,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心中的不合乎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认识,摆脱了一直以来拘泥于具体形式而忽视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把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当前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因此,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永无止境,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终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利益的调整会使一些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继续推进改革的难道会更大,工作会更复杂,但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浅尝辄止,改革的推进需要我们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对于我们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2]徐志宏,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