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的“克和千克”。教材简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接触得较少,是对斤的感性认识较多,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而且“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缺乏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特定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观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盘秤、课件、2分硬币、10克/袋的米、100克/袋的黄豆、500克/袋的食盐、1千克/袋的沙子等其它实物。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感受新知。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就是从生活中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吧。课件显示洗衣粉袋上写着“2千克超值家庭装”,白沙糖的袋子上写着“净含量:400克”,牙膏盒上写着“净含量:140克”,米袋上写着“净含量:10千克”。
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
3、细心观察的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上克和千克呢?请你介绍一下。
4、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
1、怎么可以知道这袋黄豆有多重?(用秤称一称)
4、说说见过哪些秤?
5、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秤。
6、这节课主要用盘秤来称量。提醒学生称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把手压在秤上。让学生看看盘秤上面写着什么?明确从零刻度开始,指针指着几就读几克,这个秤的指针如果刚好转一圈就是1千克。
7、教师操作示范一次,称一称刚才那袋黄豆有多重。【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准确来说要用秤称一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秤,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秤。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这里主要学习用盘秤,为下面的“找”—“验证”,“估”—“验证”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三、体验活动,感知克和千克。
(一)认识克
1、刚才这袋黄豆的质量是400克,同学们用了克做它的单位。1克有多重呢?你猜猜哪些物体是接近1克重的。(让学生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
2、老师举例: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用天平秤一秤验证一下。(把2分硬币放到天平上秤。)
3、结论:1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
4、感受1克:我们用手掂一掂这个2分硬币,1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很轻)
5、掂一掂,找一找,我们的桌面上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跟这个2分硬币是大约相同的?(一颗花生米、两个回形针都是大约1克重的东西。)
6、除了这些,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约重1克。
7、如果10个这样的2分硬币合起来是多少克?会有多重?
8、拿出10克1袋的米,用手掂一掂,看跟你刚才想的是不是一样。
9、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10袋这样的米合起来是多少克?(100克)会有多重?
10、想好的同学,请你从学具里找出大约100克重的物品。(有的学生找出100克的黄豆,还有可能找了其它。)用盘秤称一称验证。
11、估一估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几克。
12、验证:用秤称一称,一个苹果大约200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1克有多重,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础,又让学生经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了解1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观念。再让学生感知10克、100克的重量,为下面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参照,也为下面逐渐过渡到1千克作准备。】
(二)认识千克
1、你知道1袋食盐有多重吗?看!包装袋上写着多少?(500克)2、2袋食盐合起来有多重?(1000克)你是怎样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1000克还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板书“1千克”)。
3、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东西有多重。
4、让学生找一找桌面上大约重1千克的东西。找到的举起来看看。四人小组里每人传着掂一掂。
5、如果两袋这样的沙合起来是多重?(2千克)
6、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设计意图:从500克过渡到1000克,从而引出1千克,为下面理解千克和克的进率作铺垫。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的数学活动,对1千克不同物品的充分感知,让学生深刻理解1千克的重量。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为下面正确地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克和千克的关系
1、刚才你掂过了1克和1千克的物品,1克和1千克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
2、你知道多少个1克合起来是1千克吗?(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书)(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就从刚才“500克+500克=1000克”那里提示学生。)
3、巩固练习: 2千克=()克 6千克=()克 3000克=()千克 8000克=()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再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学习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也是量与计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我联系刚才两袋食盐的质量合起来是1千克的实际体验深刻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并通过基础练习及时巩固。】
四、,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我们刚才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行吗?
1、顾客们在进行大购物,请你帮忙看秤说说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课件显示)
2、他们在称体重,你想告诉谁?
看健康秤,读数。(课本88页练习第2题,先填在书上,再说出来。)
【设计意图:以看常见的盘秤和健康秤为代表,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让学生掌握借助秤知道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同时感知一个物体集合的质量。】
3、估一估,称一称。
物体名称估计的轻重称出的轻重 水果布丁 大 米(自选)
(说明:第1、2个物品老师给定,第三个由学生自选来估一估,称一称。)(1)四人小组活动,做好记录。
(2)反馈,请
一、两个小组展示说说。(3)再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设计意图:在上面已经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和学会看盘秤的基础上,给孩子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再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只老虎重70(),一个气球重5(),一罐洗洁精重1(),一个汉堡包重100()。
【设计意图:本题检测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单位。】
5、修改数学日记。
(1)这是大雄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认识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还学会了用秤。我知道一个鸡蛋大约是60克,一个馒头大约是80千克。现在我的体重已经有30克了。今天,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一个5克的大西瓜回来。我真高兴。
(2)先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修改意见,再提问个别。(3)布置学生回家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写一篇数学日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要正确使用单位,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总结内化本课知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克和千克以外,有时候还要用到更大的质量单位,这个我们以后再学。【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反思和回顾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自主把握知识的要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倾听中反思教学行为,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获取更多的信息。】 板书设计: 克 和 千克 g kg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判断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第二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克和千克》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动手实践、亲身感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展开,力求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及关系、差异。以下是我执教后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贴近生活,活动引入。
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时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并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层次。设计了猜、掂、称、说等活动方式,让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等特点的二年级孩子们,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发现新知,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欲望。
反思二:组织活动,亲身感知。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这些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
首先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反复掂一掂、拎一拎,说一说,使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以及产生1克和1千克质量差异的体会。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为了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理性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填一填”、“看图写体重”的练习环节。从练习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够实际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反思三:不足仍然存在在实施的过程中,本人犯了一贯性的错误,急于将本课的知识让学生一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时间给予的短而仓促,没能让每个孩子充分的、积极的、全面的感知整个活动所应体会到质量概念,从而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正好让我明白了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改善。课堂氛围虽活跃,但在实际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显得不够明晰,有些凌乱,学生思想也有所影响,因而在达成教学目标时感觉有些吃力,没能在“点子”上攻破难点,导致某些教学环节出现了重复、循环的现象,所用的时间过多。练习中,“一辆货车的载重”使很多学生都犯难了,设计本题时本人欠考虑,没能从细微处考虑学生对大数的理解程度,致使一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个问题在本堂课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了本课的一大遗憾。
总之,为了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出现的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今后教学中得以解决、改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2《认识千克和克》这一单元知识点简单,大多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中。二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课上有实践操作的经历,自然是十分开心的。纵观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反思:
一、整合课时,让学生因动而学
为了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带物品:苹果、桔子、鸡蛋……于是我将新课和最后的《称一称》整合起来,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带来家中各种各样的称和不同的物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掂物品、称物品、数个数,并由组员记录38页的表格,而我则巡视学生实践的过程,10分钟下来,孩子们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并尝试掂了掂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这些重量的大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啊!”“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没有用只言片语,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下课了,因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我奖励他们共同分享带来的水果。一个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
其实,在整合课程上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让学生在科学课时自己来操作一下托盘天平。虽然教参上并没有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我想只有孩子亲身经历感受过的知识,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正确、真实的表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4人合作,称一称10克黄豆。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和生活是密布可分的,尤其是这一单元,每个课时的作业都安排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数学、用数学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和千克、克有更亲密的接触,我组织学生去菜场、超市进行调查,比如: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去菜场,看看妈妈买的菜各是几千克,再把你和妈妈买菜的过程写成一篇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既是学生乐意的,也给工作繁忙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子机会,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当然,批改“调查作业”老师很累的,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需要一一阅览,有的还需要年级组的老师交流,但我们乐此不彼。因为,我和孩子们一样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知道了洗衣粉有100克、250、500克等不同包装,也知道105颗桂圆重1千克……此时,我犹如走进了超市,正在享受购物的快乐一般。
三、回归原始的教学方式
自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装备,我们的教学手段也随之丰富起来。精美的PPT,深情并茂的动画,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可看着孩子们鼻梁上悄悄架起的眼镜,我总有些心疼他们。
《练习四》的教学,我一改往日的练习课教学模式——做一题讲一题,用原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于是,孩子们把窗帘打开,教室里顿时亮堂堂的。我先让孩子们交流学习单:
1、哪些物品重1千克?、哪些物品重1克?
2、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
3、1千克=()克。
然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6和思考题,做得快的小朋友自学“你知道吗”。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最后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有的放失的对习题进行讲解,高效率的完成了书本练习的教学。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3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有的还有不同意见,如一个学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净重500克,小组中的另一个学生说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却是250克,两人僵持不下,讨论得激烈。后来还是小组长出面解决说:可能是包装有分大小包的缘故,因此你们两人都没错。两位学生听到小组长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这一场纷争才算平息。而我在一旁却暗自高兴,因为学生们有了问题懂得自己解决了,小组长也充分发挥了作用,看来我们班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来了几枚2分的硬币,因为一个2分的硬币就是1克。接着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象。很快学生就联想到了如药片、图钉、扣子等物品,看来学生是真正掌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1包食用碘盐重1千克、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条福寿鱼约重1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千克……学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
当我让学生比较两个重量接近的物体(橡皮擦和铅笔)时,学生有的用两手掂一掂,有的说要用秤称。其中一个学生突发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后把橡皮擦和铅笔放在左右两边。我看到这,就请这位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他马上向全班同学演示并介绍了他这么做的原理:因为我的尺子是20厘米,我把中间的10厘米对准文具盒,这样就相当于一个简易的天平了。原来是上课时我拿来的天平触发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解决了问题。看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4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5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
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6《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思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通过“建立质量概念——感受质量——应用知识”的模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先让学生掂一掂一个粉笔头的重量,在验证称一称,让生感受老师为其准备的粉笔头并不是凭空而得到的约1克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凭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选用粉笔头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币或其它物品。是因为2分的硬币现在很难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币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约2克多,旧版的虽然也约是1克,难于统一。而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在生活中比较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我就为学生准备了约1克的粉笔头。接着让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约1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这时我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1克的认识发现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加深认识克这个质量单位。由于学生没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数相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基础,只有这些知识的一些生活经验。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是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2袋500克的盐是1000克来认识“千克”及它与“克”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感受活动:“找一找”、“掂一掂”,先让生比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对“克”的理解,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接着很自然利用10个100克是多少克来帮助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同时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000这个数。再用秤验证10个100是1000。来引发学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接着通过掂一掂,说一说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比较掂量1克和1千克让生感受两个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还是有区别的,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之前学生在掂一掂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时,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抽象出数据让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质量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
有遗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学校的天平、盘秤教学仪器损坏了不能使用,故而没能小组有这两个秤来进行学习。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给学生,他们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观察。这是这节课我遗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让学生用教师指定的进行语言表达;没有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物体质量的环节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能力待提高和加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7《千克和克》是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教材是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但由于学生对几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会比几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来得强烈,因此,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这样会更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最终得以领悟。
一、创设情景——确立标准,引发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要判断物品的轻重,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课一开始,我先拿出两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礼物”,通过“猜一猜,哪一袋礼物更重一些?”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从而确立衡量的标准。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则必须使用质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二、注重过程体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关注过程强调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通过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现、发展和形成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我先让学生学用弹簧秤并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弹簧秤,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形成表象,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并数一数有多少个,“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找一找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还让学生合作,拎一拎1千克、2千克和4千克的物品,不同的感受让学生对1千克、几千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对几千克有了较深的理解后,让学生估书包的重量,验证书包的重量,最后还让学生估体重,称体重,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学生开展这些学习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学生们通过大量的操作与体验,化抽象为具象,对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对克与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建立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三、巧设问题情境——认识“克”,感受1克。
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我在同学们还对体验几千克津津乐道时,巧设一个问题情境:树上的小鸟看到同学们在称体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于是,小鸟飞到健康秤上,此时,指针动了动,最后停在0刻度的旁边,提问:小鸟重几千克?此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学生质疑无法看出小鸟重几千克,学生质疑的同时油然产生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的需要,激发了学习更小的质量单位的热情,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克”。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告诉学生一个小砝码重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我设计利用克与千克在感觉上明显的反差,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最后通过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质量,强化了学生对“克”的认识。
最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 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像插秧与收割,老师的角色也就是播种与收割的农夫,按部就班,学生就像庄稼,整整齐齐,过程看似有条不紊却千人一面,缺乏激情,学生在平淡中接纳与收获,而新课堂和新理念更应该像一场足球赛,老师的角色是教练,学生就是运动员,球场外,教练制定战术,确定目标,球场上,运动员各尽所能,攻城拔寨,只为共同完成的目标:胜利。过程无法预料,但却精彩纷呈。新课堂教学就应该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预设,更有激情四射的生成。只有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在充满乐趣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8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发现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 盘秤 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 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1.通过亲切的谈话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教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单元主题图,它是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的概括。之前,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把图中物品包装上的质量标示作为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引子,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之后我们反思再挖掘,发现这幅图蕴含着两层意思:它不仅只是为了呈现出生活中所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更是想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质量单位的产生,从而体现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解读了教材后,我们重新设计: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对比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
3.在学生把质量单位与生活表象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并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看到物品的质量后,学生能用“相当于两枚2分的硬币”、“相当于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已经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说明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活动是有效的,说明我们前面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这种质量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在本环节之前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已经能用这些方法来选择物品合适的单位了。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而我们正是在精心为学生搭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关注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1.学习材料的选择提高活动的有效性。①本节起始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台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②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的材料比1千克重,有的比1千克轻,有的和1千克一样重,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示,有的没有质量标示,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体验的方法指导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 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们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我们都知道生活与数学有联系,在它们之间我们要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
另外关于教材的活用说明:
我们在深入研读了教材后,在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作了部分补充和调整。(1)关于练习十八第1题的调整:因为生活中用千克作质量单位的盘秤比较多,因此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千克作单位的盘秤,一方面更贴进生活,另一方面与前面用克作单位的秤对比,从而强调在读秤时不但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2)关于1千克和1克教学顺序的调整:因为1克太轻,学生对1克的感受比较难,因此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感受1千克放在了1克的前面,对感知1千克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体会感知1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9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0目前“大班额”教学是我校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教学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有以下收获: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克和千克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两个基本的重量单位,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打交道的单位,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的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本节课,在教 1千克=1000克时,我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让学生掂一掂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重量。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究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并掌握质量单位。在大班额课堂中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大班额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静静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无聊的、无趣的也是浪费时间的。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生活材料,如:盐、方便面、洗洁精、果冻等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组内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
四、教师及时评价,掌控学习活动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探究活动的。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哪个组的问题讨论最好,哪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教师要及时的鼓励评价。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1一、课前调查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我选择了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即课前调查法,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新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注重学生探究体验的同时,我也兼顾适宜的知识传授,正确地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学生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参与并发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有效的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怎样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创建一种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促进学生达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不能称出时,师设疑: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太轻了)怎么办?接着:请小组合作再想办法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师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办法②小组交流办法③小组分工合作称一称,说说是怎么称出来的?这一环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步骤,用的时机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堂课是否有必要,这个知识点学生独立解决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合作解决,把握好它的运用时机,千万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即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学生生活习。从中我受到这样的启示: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在学生认识了500克、1千克以后,为了使数学知识密切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又传授给学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这样的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认识,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高深莫测,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会到数学离自己其实很近。
需要改正之处:在让学生认识各种秤时,我运用的教法是知识传授法。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还是以学生体会为主,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再给予拨引导。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兴趣,培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觉得在以后教学应做到以下二点。
(1)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物体的轻重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早已建立,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背一背、掂一掂先唤起学生的这种意识。作为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将它们和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单位上,激活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主观需求。在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这一环节上,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形状,介绍各种秤的用途,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秤,了解它们的用处。
(2).教学应该在实践体验中升华知识。
让教学内容与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爸抽象的重量单位更形象基体化。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组合作先估计带来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德是否正确,最后还布置他们帮助父母估计所购买物品的重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重量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的估测和实际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到熟悉的生活中,观察、收集信息,从中了解数学知识。
课前有意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标识,再到课堂上一起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
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1个2分硬币的重量、500克盐、1千克的洗衣粉的重量等,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一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铁块等体积不同,但质量都是1千克的物品来估计它们有多重。通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500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教师先拿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提出“两袋盐一共有多重?”的数学问题。学生有的用算的方法算出500+500=1000克;有的用称的方法知道重1千克,从而得出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这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克与千克这一进率关系的建立,又通过让学生来评1000个1克的2分硬币和1个1千克的铁块谁轻谁重,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而又形象地形成了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质量观念。
4、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除必要的精确的称量物品质量外,更多的情况下要用到估测。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3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二次讲授这节课,通过上次大家的指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又有了一下变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在教学《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
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4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单位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 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同组的张老师,给了我几个2分的硬币,别看东西不值钱,用处大着呢,1枚2分硬币大约就是重1克,对于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要找这硬币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谢!
第三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看一看、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利用超市购物引出课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体味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与量。然后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克,说明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本节课重点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建立1克的观念时,让学生两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质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然后让学生猜一猜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最后师生共同演示称1克重黄豆的过程,并让学生亲自观察称重结果,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千克)的盐,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1千克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先估一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三、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让学生一手掂2袋盐,一手掂1枚2分硬币,来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轻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四、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进一步巩固和升华了质量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理解、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
教学千克时只让学生掂了掂2袋盐的重量,学生的体验时间短而少。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2《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3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判断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4一、课前调查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我选择了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即课前调查法,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新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注重学生探究体验的同时,我也兼顾适宜的知识传授,正确地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学生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参与并发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有效的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怎样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创建一种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促进学生达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不能称出时,师设疑: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太轻了)怎么办?接着:请小组合作再想办法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师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办法②小组交流办法③小组分工合作称一称,说说是怎么称出来的?这一环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步骤,用的时机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堂课是否有必要,这个知识点学生独立解决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合作解决,把握好它的运用时机,千万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即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学生生活习。从中我受到这样的启示: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在学生认识了500克、1千克以后,为了使数学知识密切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又传授给学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这样的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认识,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高深莫测,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会到数学离自己其实很近。
需要改正之处:在让学生认识各种秤时,我运用的教法是知识传授法。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还是以学生体会为主,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再给予拨引导。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兴趣,培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觉得在以后教学应做到以下二点。
(1)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物体的轻重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早已建立,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背一背、掂一掂先唤起学生的这种意识。作为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将它们和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单位上,激活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主观需求。在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这一环节上,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形状,介绍各种秤的用途,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秤,了解它们的用处。
(2).教学应该在实践体验中升华知识。
让教学内容与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爸抽象的重量单位更形象基体化。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组合作先估计带来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德是否正确,最后还布置他们帮助父母估计所购买物品的重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重量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5克和千克这一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同学们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一步:质量单位的感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知道1克、1千克的重量与区别。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判断他估计的对不对。说一说关于1克、1千克的区别。
第.二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克或千克做单位。再由老师出题,同学们口头说单位。
第三步:通过猜一猜、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对物体的重量非常感兴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较轻的物体做单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较重的物体做单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体的重量。充分意识到,把生活的常见事物与数学结合起来很有味道,学得一点都不累!由此可见:多让同学们操作、动口说一说,满足他们好动好说的特点,他们会学得开心,老师也教得轻松。
另外:书本的第89页第7题,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起来有困难。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个500克,方法有以下几种:500+500+500+500=20xx克;20xx/500=4;()x500=20xx克……这些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挺困难的。再者,通过统计表找出对应的价格,需要的是细心审题和做题。能够把这道题目完全做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困难。这道题目的解决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进一步思考。
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6克和千克对学生来说是两个比较抽象的单位,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因此这节课要准备的东西不少。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两分硬币,一个小小的玩具,自己也准备了不少,比如米粒、黄豆,以及以100克、500克、1000克为一叠的本子等。心想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这堂课应该不错了吧,但这节课的效果没有我预想得那么好。
反思一:在整堂课中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课的前一部分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就问:“要知道物体的重量可以怎么办?”学生答:“用秤称。”再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图,虽然很顺,但没有什么波折,激不起兴趣。
反思二: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
反思三:要多给学生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
反思四:课堂上怎样做到收放自如,教师怎样调控课堂,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7《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
因此,最终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如让学生掂一掂硬币,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通过称一称5本数学书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学生情绪高涨,掌握得也不错。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8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9《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思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通过“建立质量概念——感受质量——应用知识”的模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先让学生掂一掂一个粉笔头的重量,在验证称一称,让生感受老师为其准备的粉笔头并不是凭空而得到的约1克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凭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选用粉笔头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币或其它物品。是因为2分的硬币现在很难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币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约2克多,旧版的虽然也约是1克,难于统一。而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在生活中比较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我就为学生准备了约1克的粉笔头。接着让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约1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这时我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1克的认识发现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加深认识克这个质量单位。由于学生没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数相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基础,只有这些知识的一些生活经验。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是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2袋500克的盐是1000克来认识“千克”及它与“克”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感受活动:“找一找”、“掂一掂”,先让生比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对“克”的理解,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接着很自然利用10个100克是多少克来帮助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同时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000这个数。再用秤验证10个100是1000。来引发学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接着通过掂一掂,说一说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比较掂量1克和1千克让生感受两个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还是有区别的,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之前学生在掂一掂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时,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抽象出数据让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质量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
有遗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学校的天平、盘秤教学仪器损坏了不能使用,故而没能小组有这两个秤来进行学习。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给学生,他们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观察。这是这节课我遗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让学生用教师指定的进行语言表达;没有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物体质量的环节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能力待提高和加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0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
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1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二次讲授这节课,通过上次大家的指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又有了一下变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在教学《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
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同组的张老师,给了我几个2分的硬币,别看东西不值钱,用处大着呢,1枚2分硬币大约就是重1克,对于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要找这硬币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3《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4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到家庭、商场等处找以“克”和“千克”计量的物品,统计结果汇总,然后交流。这样既能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瑞士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针对《克和千克》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领悟到了知识的情趣。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高兴地认识了“克和千克”。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通过“找实物”“称实物”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发现质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既把传授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有机地渗透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掂质量”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实际质量。学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动手“估”“秤”苹果、梨、香蕉、鸡蛋等,不仅检验了操作活动成果,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
第四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篇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
因此,最终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如让学生掂一掂硬币,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通过称一称5本数学书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学生情绪高涨,掌握得也不错。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2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判断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3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4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个蜗牛(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2分硬币、弹簧秤、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小天平、2分硬币、大米、石子、弹簧秤、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
师:今天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
师:今天的比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
(学生活动)
师采访冠军:你为什么要选“XX”,不选“XXX”呢?
师:“XX”多重?“XXX”呢?
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2.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认识“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蜗牛”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蜗牛的体重?
(学生兴趣高涨)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秤来称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这只蜗牛的体重。
(示范操作)
师:我们来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师:以蜗牛为标准,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小组活动)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师: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称一称,好不好?
听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2)称好的物品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
师:刚才有的学生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用标尺上的刻度不够,我们还有个办法用法码来称。
说明:游标拨回刻度0,在右盘放入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将砝码和标尺上的质量加起来就是数学书的质量。
师(拿出一袋盐):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板书1000克)
5.认识“千克“
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家里常用的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称的用法?
我们分小组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师:我们称出了分别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虽然体积不一样,但质量是相同的。
师:同组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凳子、书包有多重吗?
称一称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并汇报。
6.认识1000克=1千克
师:1千克大米和刚才称的1000克的盐比较,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谁重?
(学生猜)
师: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下这两袋盐的质量。
师:也就是说
1000克=1千克(补充“=”注意读法)
也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三、应用拓展
1.认识常用的台秤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弹簧秤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台秤,你能读出台秤上的数据吗?
2.认识健康秤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体重?
3.连线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课后小结: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6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7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反思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反思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反思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8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9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0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同组的张老师,给了我几个2分的硬币,别看东西不值钱,用处大着呢,1枚2分硬币大约就是重1克,对于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要找这硬币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1
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重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虽然对克与千克还不熟悉,对1克与1千克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去感受体验质量,分辨物体的轻重,所以学习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认识质量单位,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如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同时引导学生“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反思集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http://
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三、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盐、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操作培养学生自己去解答问题、去验证答案。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会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后面的学习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为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在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后,我又引导他们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由于大量的活动,课堂秩序不够井然。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很高,常常在老师还没有说完活动规则时就急不可待地行动起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该更扎实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好。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3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这两个单位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地感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选择学习材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2分的硬币和其它1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1克的质量;有200克、500克和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有的没有质量标识,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本节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天平和一个盘秤请进了教室,分别是用于1克和1千克的物品的演示和验证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还原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
2.体验方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3、亲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认识1千克时我让学生先估一包面条(500克)的质量,再计算出两包面条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再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来称一称,得出结果是1千克,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1千克=1000克。整个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亲手实践、亲自感受,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为学生提供的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孩子们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4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一些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并认识“秤”。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0克、100克、500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亲身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得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的。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能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再通过有奖竟猜活动让学生估得准确玩得高兴。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提高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2
一、课前调查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我选择了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即课前调查法,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新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注重学生探究体验的同时,我也兼顾适宜的知识传授,正确地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学生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参与并发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有效的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怎样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创建一种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促进学生达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不能称出时,师设疑: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太轻了)怎么办?接着:请小组合作再想办法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师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办法②小组交流办法③小组分工合作称一称,说说是怎么称出来的?这一环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步骤,用的时机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堂课是否有必要,这个知识点学生独立解决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合作解决,把握好它的运用时机,千万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即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学生生活习。从中我受到这样的启示: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在学生认识了500克、1千克以后,为了使数学知识密切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又传授给学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这样的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认识,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高深莫测,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会到数学离自己其实很近。
需要改正之处:在让学生认识各种秤时,我运用的教法是知识传授法。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还是以学生体会为主,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再给予拨引导。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兴趣,培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觉得在以后教学应做到以下二点。
(1)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物体的轻重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早已建立,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背一背、掂一掂先唤起学生的这种意识。作为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将它们和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单位上,激活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主观需求。在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这一环节上,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形状,介绍各种秤的用途,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秤,了解它们的用处。
(2).教学应该在实践体验中升华知识。
让教学内容与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爸抽象的重量单位更形象基体化。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组合作先估计带来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德是否正确,最后还布置他们帮助父母估计所购买物品的重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重量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3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单位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 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 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4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5
本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把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但是,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6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7
《克和千克》是学生接触的两个新的单位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质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动手实践、亲身感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展开,力求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及关系、差异。以下是我执教后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贴近生活,活动引入。
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时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并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层次。设计了猜、掂、称、说等活动方式,让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等特点的二年级孩子们,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发现新知,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欲望。
反思二:组织活动,亲身感知。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这些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
首先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反复掂一掂、拎一拎,说一说,使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以及产生1克和1千克质量差异的体会。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为了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理性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填一填”、“看图写体重”的练习环节。从练习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够实际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反思三:不足仍然存在
在实施的过程中,本人犯了一贯性的错误,急于将本课的知识让学生一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时间给予的短而仓促,没能让每个孩子充分的、积极的、全面的感知整个活动所应体会到质量概念,从而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正好让我明白了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改善。课堂氛围虽活跃,但在实际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显得不够明晰,有些凌乱,学生思想也有所影响,因而在达成教学目标时感觉有些吃力,没能在“点子”上攻破难点,导致某些教学环节出现了重复、循环的现象,所用的时间过多。练习中,“一辆货车的载重”使很多学生都犯难了,设计本题时本人欠考虑,没能从细微处考虑学生对大数的理解程度,致使一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个问题在本堂课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了本课的一大遗憾。
总之,为了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出现的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今后教学中得以解决、改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9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有的还有不同意见,如一个学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净重500克,小组中的另一个学生说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却是250克,两人僵持不下,讨论得激烈。后来还是小组长出面解决说:可能是包装有分大小包的缘故,因此你们两人都没错。两位学生听到小组长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这一场纷争才算平息。而我在一旁却暗自高兴,因为学生们有了问题懂得自己解决了,小组长也充分发挥了作用,看来我们班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来了几枚2分的硬币,因为一个2分的硬币就是1克。接着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象。很快学生就联想到了如药片、图钉、扣子等物品,看来学生是真正掌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1包食用碘盐重1千克、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条福寿鱼约重1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千克……学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
当我让学生比较两个重量接近的物体(橡皮擦和铅笔)时,学生有的用两手掂一掂,有的说要用秤称。其中一个学生突发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后把橡皮擦和铅笔放在左右两边。我看到这,就请这位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他马上向全班同学演示并介绍了他这么做的原理:因为我的尺子是20厘米,我把中间的10厘米对准文具盒,这样就相当于一个简易的天平了。原来是上课时我拿来的天平触发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解决了问题。看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0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1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 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 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判断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3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4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反思之二——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反思之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河南洛阳举行了全国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全国小学数学教师的盛大集会,聆听了来自全国各省市选手的观摩课,每节课都表现出参赛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之后我上了一节《克和千克》的汇报课,也算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汇报给大家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因此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在教学中,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
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中获得新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1千克和1克的轻重对于学生来讲必竟是生疏的,就连成年人对质量轻重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因此,建立1克、1千克概念时,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