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本学期我将“克和千克”定为公开课的内容,在磨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做”数学
在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收集带有质量标签的包装袋。了解一下生活中常用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什么?希望通过课前活动,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3)班是第一个上课的班级,相比其它两个班,学生的基础稍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个性比较活泼。对于我课前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大家都非常感兴趣。除了收集有质量标签的包装袋,还每人准备了一个水果(苹果或梨子或橙子等等。)此外,还布置了一些人带鸡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有趣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提高了不少,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感受1克和1千克的质量,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理解1克的感觉很轻很轻,1千克的感觉比较重,而且比1克要重得多。同时,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各种秤,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了很多大小一样的塑料小方块。每一个都重约1克。每一个学生拿一个,让他们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象。但我发现,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思维也容易被别人所影响,有一个同学说铅笔上的橡皮头大约一克,其他的同学就也会说自己的橡皮擦(,比较大,实际并不止1克左右)。而对于生活中的黄豆,图钉等物品,基本上没人能想到。但老师举例黄豆时,就有人说绿豆,红豆。
1千克的质量比较大,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一些。我用一袋1千克的面,轮流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又与1克相比较,使学生感受到1千克比较重。为了让学生将1千克更加具体化,我组织学生一起用盘秤称量了带来的水果,本来是想称出1千克的苹果(或梨子,鸡蛋等)有几个,结果因为学生带的各种水果都不够1千克,最后只是称出了带的水果的质量。这是我布置课前准备的时候没有考虑完全所致。
回想整个课堂,基本上都以动手操作,感受为主。有的是学生自己操作,有的是老师代替演示。学生能保持比较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有部分学生表现过于活跃,对课堂纪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我花了一些时间来组织课堂纪律。另外,学生操作,感受过后,自己说一说的愿望也比较强烈。最后,在一个课时里,并没有按时完成一课时的学习任务。在回家的作业以及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克和千克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感受阶段,并不能灵活的运用。
在“做”中“学”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鉴于前一个班的教学效果,我将这节课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我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景,小乌龟要参加负重赛跑,请同学们帮它出出主意,背小鸡还是小羊?由此引出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生活中,我们要表示物体的轻重,也要用到克和千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感知后,我设计了5个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克和千克。分别是掂,比,猜,称,说。
掂:让学生分别掂一掂1克和1千克,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学生能明显的感觉到1克很轻很轻,而1千克比较重。
比:选几个学生代表分别用左右手同时掂1克和1千克,然后说一说两只手的感觉,比较1克和1千克,使学生明确1千克比1克要重很多。
猜:在初步感知和认识了克和千克之后,我设计了猜质量的游戏环节,我拿出一些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上面标有质量标签。开始猜时,请学生掂一掂后,我提示数字,请他们来猜单位。学生获得一些经验之后,就不再提示数字,让学生猜物体的质量。学生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质量的差别,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称:猜质量的游戏过后,我问他们,如果老师不提示你数字,你还可以怎样快速准确的知道物体的质量呢?由此引出“秤”。课件出示秤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见过那些?在哪些地方见到的?学生认识这些工具,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常见的秤之后,用盘秤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梨子,鸡蛋有几个,加深学生对1千克的感受和理解。
说: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1克,1千克以及用到克和千克的地方,让他们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掂,比,猜,称,说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然后是建立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即让学生知道1000克=1千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突破这一个重点,我设计了哥哥和妹妹一起购物的问题情境,买了两袋砂糖,每袋500克,一袋面,1千克。是砂糖重还是面重呢?在这里,我借助天平,用课件出示,将1千克的面和1000克的砂糖分别放到天平的两边,天平保持了平衡,说明1 千克=1000 克。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前充分的搜集资料,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一克的塑料小方块和1千克的面,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1千克的鸡蛋等等。
3、采用估测方法。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用游戏“猜一猜”来训练估测的能力,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质量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一手掂1千克的面,一手掂1克的塑料小方块,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才能体现数学知识存在的价值。由“学数学”到“做数学”,再到“在做中学”。数学学习的方式在改变,数学的价值也在体现。
第二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
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反思之二——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反思之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
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第三篇:《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2
《克和千克》是学生接触的两个新的单位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质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3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4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单位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 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 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动手实践、亲身感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展开,力求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及关系、差异。以下是我执教后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贴近生活,活动引入。
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时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并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层次。设计了猜、掂、称、说等活动方式,让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等特点的二年级孩子们,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发现新知,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欲望。
反思二:组织活动,亲身感知。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这些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
首先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反复掂一掂、拎一拎,说一说,使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以及产生1克和1千克质量差异的体会。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为了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理性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填一填”、“看图写体重”的练习环节。从练习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够实际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反思三:不足仍然存在
在实施的过程中,本人犯了一贯性的错误,急于将本课的知识让学生一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时间给予的短而仓促,没能让每个孩子充分的、积极的、全面的感知整个活动所应体会到质量概念,从而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正好让我明白了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改善。课堂氛围虽活跃,但在实际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显得不够明晰,有些凌乱,学生思想也有所影响,因而在达成教学目标时感觉有些吃力,没能在“点子”上攻破难点,导致某些教学环节出现了重复、循环的现象,所用的时间过多。练习中,“一辆货车的载重”使很多学生都犯难了,设计本题时本人欠考虑,没能从细微处考虑学生对大数的理解程度,致使一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个问题在本堂课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了本课的一大遗憾。
总之,为了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出现的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今后教学中得以解决、改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6
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重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虽然对克与千克还不熟悉,对1克与1千克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去感受体验质量,分辨物体的轻重,所以学习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认识质量单位,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如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同时引导学生“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反思集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
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三、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盐、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操作培养学生自己去解答问题、去验证答案。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7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8
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心,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和期待!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关系的期待和开始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了《认识克和千克》的学习。
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容易了些,可面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准备任务:每人准备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了信息窗,聆听了学生认真读的四条信息后,思考很积极,提出了许多的问题: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150吨有多重;3、还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比较强得!
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历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认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可以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起,轮流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通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第二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居然多还没有反应,应该立刻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接着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己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么,1千克=( )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
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再次交流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知识。感觉尚不理想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紧张了,未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努力!
同时令人值得高兴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游戏的使用让学生们得上课情绪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待更显强烈,表现专注而轻松。课中对于学生进行了较及时、恰当的评价让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交流更大胆而热烈了,体现在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互相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很多的记忆小能手如:王义轩、王伟杰、张栋梁、赵传瑞、李新阳等,
欣喜地发现赵传瑞同学在发现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现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现老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老师体重1吨;4个小朋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朋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腼腆得他也特别的踊跃,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现了词语,我说ⅩⅩⅩ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纠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确切,很有才啊!
在本节课中对于专心励志语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因此检测评价,智慧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使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继续探索的。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9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同组的张老师,给了我几个2分的硬币,别看东西不值钱,用处大着呢,1枚2分硬币大约就是重1克,对于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要找这硬币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0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1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思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通过“建立质量概念——感受质量——应用知识”的模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先让学生掂一掂一个粉笔头的重量,在验证称一称,让生感受老师为其准备的粉笔头并不是凭空而得到的约1克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凭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选用粉笔头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币或其它物品。是因为2分的硬币现在很难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币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约2克多,旧版的虽然也约是1克,难于统一。而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在生活中比较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我就为学生准备了约1克的粉笔头。接着让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约1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这时我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1克的认识发现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加深认识克这个质量单位。由于学生没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数相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基础,只有这些知识的一些生活经验。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是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2袋500克的盐是1000克来认识“千克”及它与“克”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感受活动:“找一找”、“掂一掂”,先让生比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对“克”的理解,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接着很自然利用10个100克是多少克来帮助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同时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000这个数。再用秤验证10个100是1000。来引发学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接着通过掂一掂,说一说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比较掂量1克和1千克让生感受两个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还是有区别的,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之前学生在掂一掂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时,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抽象出数据让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质量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
有遗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学校的天平、盘秤教学仪器损坏了不能使用,故而没能小组有这两个秤来进行学习。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给学生,他们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观察。这是这节课我遗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让学生用教师指定的进行语言表达;没有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物体质量的环节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能力待提高和加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3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4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有的还有不同意见,如一个学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净重500克,小组中的另一个学生说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却是250克,两人僵持不下,讨论得激烈。后来还是小组长出面解决说:可能是包装有分大小包的缘故,因此你们两人都没错。两位学生听到小组长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这一场纷争才算平息。而我在一旁却暗自高兴,因为学生们有了问题懂得自己解决了,小组长也充分发挥了作用,看来我们班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来了几枚2分的硬币,因为一个2分的硬币就是1克。接着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象。很快学生就联想到了如药片、图钉、扣子等物品,看来学生是真正掌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1包食用碘盐重1千克、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条福寿鱼约重1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千克……学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
当我让学生比较两个重量接近的物体(橡皮擦和铅笔)时,学生有的用两手掂一掂,有的说要用秤称。其中一个学生突发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后把橡皮擦和铅笔放在左右两边。我看到这,就请这位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他马上向全班同学演示并介绍了他这么做的原理:因为我的尺子是20厘米,我把中间的10厘米对准文具盒,这样就相当于一个简易的天平了。原来是上课时我拿来的天平触发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解决了问题。看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会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后面的学习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为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在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后,我又引导他们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由于大量的活动,课堂秩序不够井然。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很高,常常在老师还没有说完活动规则时就急不可待地行动起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该更扎实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好。
第四篇: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2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3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4
《认识千克和克》这一单元知识点简单,大多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中。二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课上有实践操作的经历,自然是十分开心的。纵观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反思:
一、整合课时,让学生因动而学
为了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带物品:苹果、桔子、鸡蛋……于是我将新课和最后的《称一称》整合起来,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带来家中各种各样的称和不同的物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掂物品、称物品、数个数,并由组员记录38页的表格,而我则巡视学生实践的过程,10分钟下来,孩子们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并尝试掂了掂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这些重量的大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啊!”“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没有用只言片语,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下课了,因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我奖励他们共同分享带来的水果。一个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
其实,在整合课程上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让学生在科学课时自己来操作一下托盘天平。虽然教参上并没有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我想只有孩子亲身经历感受过的知识,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正确、真实的表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4人合作,称一称10克黄豆。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和生活是密布可分的,尤其是这一单元,每个课时的作业都安排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数学、用数学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和千克、克有更亲密的接触,我组织学生去菜场、超市进行调查,比如: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去菜场,看看妈妈买的菜各是几千克,再把你和妈妈买菜的过程写成一篇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既是学生乐意的,也给工作繁忙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子机会,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当然,批改“调查作业”老师很累的,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需要一一阅览,有的还需要年级组的老师交流,但我们乐此不彼。因为,我和孩子们一样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知道了洗衣粉有100克、250、500克等不同包装,也知道105颗桂圆重1千克……此时,我犹如走进了超市,正在享受购物的快乐一般。
三、回归原始的教学方式
自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装备,我们的教学手段也随之丰富起来。精美的PPT,深情并茂的动画,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可看着孩子们鼻梁上悄悄架起的眼镜,我总有些心疼他们。
《练习四》的教学,我一改往日的练习课教学模式——做一题讲一题,用原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于是,孩子们把窗帘打开,教室里顿时亮堂堂的。我先让孩子们交流学习单:
1、哪些物品重1千克?、哪些物品重1克?
2、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
3、1千克=( )克。
然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6和思考题,做得快的小朋友自学“你知道吗”。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最后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有的放失的对习题进行讲解,高效率的完成了书本练习的教学。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5
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二次讲授这节课,通过上次大家的指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又有了一下变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在教学《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
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6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7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8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会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后面的学习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为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在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后,我又引导他们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由于大量的活动,课堂秩序不够井然。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很高,常常在老师还没有说完活动规则时就急不可待地行动起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该更扎实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好。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1、强化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课前请学生调查市场上物品的质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让学
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课后请学生在家里用手掂一掂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看看上面写的质量是多少。
2、突出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本课为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课前拿来2分钱的硬币和1千克的物品,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钱和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苹果等自己带的物品的重量,然后再称一称。又让学生自己从书包里拿1千克的书本。然后,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多重,发现学生基本有了质量的概念。
3、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学生已经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对重量单位克、千克的感知,则较为抽象,在生活上接触也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4、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想仅靠课堂上学得一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1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这节课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整堂课我以“感受生活化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多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我使用了教具“天平”和“台秤”,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如:片段一:认识“克”,感受1克。
师: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
师出示:
1克有重呢?瞧!这是什么?生齐声说:一角的硬币。
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请你们先用手掂一掂1角硬币,感觉怎样?生: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师:让天平告诉我们1枚1角硬币的重量吧!
(简单介绍天平的各部分。)我们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盘,移动游标,使天平左右两端保持平衡,结果怎么样?1枚2分硬币大约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轻很轻。师:想一想,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也大约重1克?在你们带来的物品中能找到吗?(生找:回形针、两粒豆、乒乓球)师:10枚1角硬币有多重?几克?(10克)100枚有多重?、1000枚呢?
片段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认识1千克:师:你们真棒!那么谁来估量一下这包盐的重量?师:谁估计得最准?一起看标注!(500克)师:一袋盐500克,两袋呢?(1000克)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师:我们用秤来称称看。这是什么秤?(盘秤)知道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这一大格就是1千克)老师示范: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师: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你们发现了1000克和1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整个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了的亲手实践。从1克到1000克的逐一认识,都是有学生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自我感受,掂一掂、拎一拎、称一称,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们为学生提供得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2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3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4
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化学习新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一、促使学生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数学。
课前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课做好准备。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往往远离了生活实际,没有用心的去感受这一新的数学感念,没有学生的感性积累,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某项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的,因此,我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有目的的去深入实际,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实际感受其质量究竟是多重,到水果店实际挑选常见的或自己喜欢的水果,称一称、数一数,让一千克变成具体化、数字化、空间化。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前面的实际体验中都接触了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课堂z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实际用天平称一称1个2分硬币,四颗黄豆、两个图钉和两枚回形针大约是1克,用台秤称一称2袋食盐,6个苹果,7个梨子,1个黄金瓜大约重1千克,再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自己的书包有几千克,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关注过程体验,激活课堂活力。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面条、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但本节课后人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如有学生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不可能等,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第五篇: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轻重)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在听课老师和教学行家的指点下,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2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3
目前“大班额”教学是我校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在教学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有以下收获: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克和千克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两个基本的重量单位,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打交道的单位,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的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本节课,在教 1千克=1000克时,我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让学生掂一掂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重量。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究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并掌握质量单位。在大班额课堂中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大班额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静静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无聊的、无趣的也是浪费时间的。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生活材料,如:盐、方便面、洗洁精、果冻等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组内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
四、教师及时评价,掌控学习活动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探究活动的。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哪个组的问题讨论最好,哪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 教师要及时的鼓励评价。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4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5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1、强化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课前请学生调查市场上物品的质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让学
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课后请学生在家里用手掂一掂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看看上面写的质量是多少。
2、突出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本课为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课前拿来2分钱的硬币和1千克的物品,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钱和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苹果等自己带的物品的重量,然后再称一称。又让学生自己从书包里拿1千克的书本。然后,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多重,发现学生基本有了质量的概念。
3、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学生已经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对重量单位克、千克的感知,则较为抽象,在生活上接触也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4、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想仅靠课堂上学得一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7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8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这两个单位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地感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选择学习材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2分的硬币和其它1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1克的质量;有200克、500克和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有的没有质量标识,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本节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天平和一个盘秤请进了教室,分别是用于1克和1千克的物品的演示和验证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还原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
2.体验方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3、亲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认识1千克时我让学生先估一包面条(500克)的质量,再计算出两包面条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再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来称一称,得出结果是1千克,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1千克=1000克。整个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亲手实践、亲自感受,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为学生提供的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孩子们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9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0
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1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反思之二——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反思之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河南洛阳举行了全国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全国小学数学教师的盛大集会,聆听了来自全国各省市选手的观摩课,每节课都表现出参赛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之后我上了一节《克和千克》的汇报课,也算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汇报给大家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因此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在教学中,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
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中获得新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1千克和1克的轻重对于学生来讲必竟是生疏的,就连成年人对质量轻重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因此,建立1克、1千克概念时,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化学习新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一、促使学生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数学。
课前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课做好准备。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往往远离了生活实际,没有用心的去感受这一新的数学感念,没有学生的感性积累,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某项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的,因此,我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有目的的去深入实际,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实际感受其质量究竟是多重,到水果店实际挑选常见的或自己喜欢的水果,称一称、数一数,让一千克变成具体化、数字化、空间化。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前面的实际体验中都接触了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课堂z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实际用天平称一称1个2分硬币,四颗黄豆、两个图钉和两枚回形针大约是1克,用台秤称一称2袋食盐,6个苹果,7个梨子,1个黄金瓜大约重1千克,再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自己的书包有几千克,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关注过程体验,激活课堂活力。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面条、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但本节课后人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如有学生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不可能等,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3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
因此,最终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如让学生掂一掂硬币,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通过称一称5本数学书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学生情绪高涨,掌握得也不错。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4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一些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并认识“秤”。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0克、100克、500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亲身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得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的。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能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再通过有奖竟猜活动让学生估得准确玩得高兴。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提高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5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