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03

时间:2019-05-12 19:2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0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03》。

第一篇:论文03

浅谈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大秦岭文化艺术元素

摘 要: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的艺术语言,它使受众能够简明的知道关于秦岭的信息,通过对秦岭文化艺术语言的提炼,形成具有地区文化特点的视觉传达语言。本文通过图像符号在大秦岭艺术文化中的表达、色彩提炼,把秦岭艺术创新性的发展、秦岭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等方面探讨秦岭文化在现代平面广告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发掘秦岭文化中的面设计中的潜在视觉语言,使人们更多的了解秦岭,关注秦岭,保护秦岭的生态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奋斗。

关键词:平面设计;符号;色彩

一、图像符号在大秦岭艺术文化中的表达

1.用符号来表现秦岭

我们知道视觉传达主要是运用形状、色彩、纹理等,形成特有传达的信息造型。如何把把大秦岭的这些特点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是要经过系统的概括,找出差异,设计出在形式和所要表达的内容相统一的符号。符号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人们总是从形式入手掌握内容。因此,从秦岭的大环境入手,设计出符合秦岭特点的图形符号,不仅提高了图形的艺术价值,而且实现了它传递信息的功能,更赋予了图形哲理性。

2.秦岭中蕴含的符号

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探索出大秦岭文化中的元素。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至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至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是褶皱(主要)断块山。这些地理特征,是其它山脉少有的特点,建设性的将秦岭的地理环境特征运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形成具有地域文化代表的视觉语言,这是值得人们去研究的课题。生活中的美是来源于大自然,艺术创新也是一样,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自然是人类获取智慧的源泉。“艺术家要模仿自然,并不是真去刻划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现万相的过程,然后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贯注到物质里面制作万形,使物质而精神化。

“自然”本是个大艺术家,艺术也是个“小自然”。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物质的精神化;自然创造的过程,是精神的物质化;首尾不同,而其结局同为一极真、极美、极善的灵魂和肉体的协调,心物一致的艺术品。”[1] 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直接出现秦岭的风貌,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属黄河流域的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因长期的农业开发,现多为次生林。秦岭

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把这些独有的动物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形成简约的代表特征。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选得的吉祥物就由中国秦岭的大熊猫,给大熊猫起名叫晶晶,它是一只憨厚乐观,充满力量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级的动物,它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生活在广袤的山林,象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秦岭文化中蕴含的平面设计元素它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的传播,使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增多,所以现代平面设计与秦岭文化中的艺术元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大秦岭文化中的艺术元素的运用,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接,其“一图顶万 言”的传播效能,是沟通世界的“世界语”。它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幽默性和国际性,这也 许就是图形的魅力所在,也是无法被文字取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

二、色彩提炼,使秦岭艺术创新性的发展

1.大秦岭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思维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远古时期农业的发展,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开始进行记录事物的活动,平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大秦岭文化的理解、在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这一个思维的过程中,大秦岭文化是思维的主线。

2.大秦岭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具有较强的表现作用

图像符号有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构成于设计中的作用,受众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大秦岭文化在平面设计中起着象征地区特点的作用,它与所指涉及的对象之间具有间接或直接的联系,它是地区文化的体现,它所指涉的对象可以为人们所认同,是平面设计师对秦岭地区的象征性的表现。更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成为大众认同和地区特点传播的纽带。“一切艺术都源出人类的心灵,出自我们对世界的反映,而非出自可见世界本身;而且恰恰是由于一切艺术都是“概念性”的,所以一切再现作品都能够由它们的风格来辨认。与其说语言是给已有的事物或概念命名,不如说它是把我们的经验世界分节。我们猜想艺术物像起同样的作用。但是,在种种风格或种种语言中存在的上述这种差异不一定会妨碍正确的答案或描述,视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而获得信息仍然可以相信。”[3]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中的标志“微笑相联”而今天公布的日本馆馆标为“微笑相联”,日文“笑顔のつながり”,英文“Smile to Smile”。这一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日本馆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联接,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珍视“心灵的联接”这一主旨。设计者用

JAPAN的首字母“J”柔和的曲线勾勒出了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笑脸,呈现给人们充满幸福笑容的美好未来社会。笑脸的色调选择了朱鹮色,象征日中友好。“微笑相联”这一设计将作为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统一馆标,将运用到今后日本馆的各项宣传活动中。同时,日本馆建筑物外壁也会悬挂该馆标。在日本馆的展厅中,主题将通过拯救“东方宝石”朱鹮的故事完美演绎出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环境保护和共同努力,使朱鹮又重归日本的蓝天。在这个案例中把几个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然后将其简化,运用秦岭中朱鹮的颜色,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和传达效果。这不仅是对秦岭艺术文化符号的运用。更使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三、秦岭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秦岭地区的动植物需要人们的保护

在秦岭中,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宝级珍惜动物,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象朱鹮和黑鹳。在秦岭的高山密林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许多的哺乳动物,以及被称为世界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朱鹭。唐代诗人张籍曾有诗云: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这首诗是张籍游历秦岭时,看见朱鹮身姿华彩后有感而写的咏物诗。朱鹮是古老的鸟类之一,它比人类历史要久远得多。据考古发现,油页岩中的鹮类化石表明,它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的始新世时期。因此,朱鹮是难得的“活化石”。

为了保护这些动物,“2003年4月22日,国际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秦岭是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这也是中国境内继湿地之外的第二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秦岭无言,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胸怀里的万千生灵„„ ”[4] 2.现代平面设计在保护秦岭中具体措施

在对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中,现代平面设计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可以用这些动植物设计一些警示牌,把这些警示牌放到把这些动物运用到标识牌或是居住地的导视牌中时,它是作为地区文化的深层意义出现的,传达给人们的信信为“这里是国家保护动物的生活领域”,在这里的珍惜动物的地区性存在的形象,正是以秦岭文化和地区特点的潜在象征意义展示在人们面前。视觉传达视觉就是利用视觉感知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视觉感知形式,向受众传达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使受众理解和接受。“眼睛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仪器,它是为大脑服务的,而大脑必须具有选择性,否则眼睛就会对大量的难以把握的信息应接不暇。“看见”的过程是包括寻找、比较、理解于忽略一些东西等得活动。”[5] 3.秦岭文化平面设计上的使用

这要求设计者对秦岭的认识要相当的成熟,把握秦岭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寓意,把设计过程做到是一个去伪存真,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创意的过程,通过多种设计因素的筛选,创造出适合秦岭的的平面设计作品。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还可以提升艺术设计创作的内涵,创作出更具有传统文化底蕴,能体现民族气息的高质量的设计作品。我国古代的老子,他在秦岭著成了《道德经》,从秦岭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并且以《道德经》为核心思想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上的两座并峙高峰。“老子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滋养了中华人民,给现代平面设计注入强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现代平面设计把这些思想的运用,能更好的服务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事物如果只有“实”而没有“虚”,只有“有”而没有“无”,这个事物就失去它的作用,也具失去它的本质(车之所以为车,器之所以为器,室之所以为室)。老子说“有无相生”,也是这个意思。”[6]老子美学思想的运用,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有文化底蕴,设计的产品更具说服力和竞争力。

发掘和保护秦岭中的资源。秦岭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中国东部超过3000米的少数山峰之一。山顶气候寒冷,经常白雪皑皑,天气晴朗时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见银色山峰。山顶有古冰川遗迹。秦岭北邻渭河平原,其间有大断裂,为北仰南倾的断块构造。主脊偏居北侧,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水系也不对称。山间多横谷,为南北交通孔道。是设计的思维主体,本段自然区、北坡自然区、秦岭南坡山地自然区都有不同的动植物,秦岭的这些特点,可以作为旅游开放的大环境,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利用,造福本地人群,使人们经济持续增长。在平面设计中对秦岭社会化。那设计者应通过“绿色设计”这一时代主题,根据符号的层次,去选择相关符号代表它,作为这个时代的还有诸多方面,如流行风格、民族特征、传统特色等文化因素也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潮流。广告运用联想、夸张、错视、置换等创作手法进行广告设计,寻求最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触发点,从而促使消 费者在欢笑之后接受广告。

秦岭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秦岭与平面设计的关系,这是使秦岭合理运用于平面设计的关键。秦岭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挖掘秦岭文化的能动性,使秦岭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全面实现符号是连接平面设计与文化的中介物,真正把平面设计溶入社会主题。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上海: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出版,第466-467页 [2]何章强编著.平面设计与广告创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第64页 [3]贡布里希编著.艺术与错觉[E].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出版,第62-63页 [4]惠西平编著.大秦岭[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出版,130页

[5]贡布里希编著.理想与偶像[E].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出版,第337页 [6]叶朗编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出版,第29页

Abstract: Flat surface advertising design is that one kind uses visual language and person exchanges the thought art language , it is made concise being able to by the masses knowing the information about Qinling Mountains, the characteristic optesthesia communicates language by the fact that art language refining , formation have area culture to Qinling Mountains culture.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y the fact that the pictorial symbol being in expressing hitting the target big Qinling Mountains art culture , the color refining, relation holding Qinling Mountains development of art innovation , humanity spirit and modern graphic designing that Qinling Mountains contains in culture.Wait for aspect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that Qinling Mountains culture middle applies to modern flat surface advertisement with necessity.Enearth latent optesthesia language in designing that face to face in Qinling Mountains culture , make people more knowing Qinling Mountains , show solicitude for Qinling Mountains, protect the Qinling Mountains organism's habits development ,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dream strives for realization continuously.Key words:Big Qinling Mountains;Graphic designing;Sign Color

第二篇: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调研期末

考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政治,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调查及其应用已成为必需。市场调查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好邮寄调查的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录、名册等来选择邮寄对象。电脑的应用使信息拥有量大增,一般企业可以在积累的大量的客户资料中,抽选并打印地址和信封寄出。邮寄调查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影响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邮寄调查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方式与措施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文献综述............................................................................................3 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4 2.1邮寄调查的优点.....................................................................................4 2.2 邮寄调查的局限性................................................................................4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5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5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5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6 结论..................................................................................................................7 参考文献:.......................................................................................................7

邮寄调查在营销调研中的应用

前言

邮寄调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它不需要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和培训,整个调查可以由一家机构完成,难以接近被访者的调查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看起来邮寄调查是一种高效、方便和廉价的调查方法。但是,邮寄调查具有突出的弱点,因为调查现场无访问员指导,辅助被访问者回答问题,因此限制了所获信息的类型及该技术的普遍推广。此外,邮寄调查还存在拒访率高和系统误差大的缺陷,因此在现在调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同时,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2005年9期-魏红刚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称邮寄问卷调查.调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市场研究》-2005年3期-王文利,Wenli Wang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一个典型的邮寄调查包裹,由如下几部分组成:邮出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以及可能附上的小礼品或其他谢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之后用回邮信封寄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2008年1期-翟本瑞,ZHAI Ben-rui 3

电子邮寄问卷成本低、方便、迅速,成为调查研究的有力工具.虽然其回复率与拒答题项与传统问卷差异不大,但在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测量误差、非回应误差等项上仍应进一步检视,才不致造成推论时的偏误.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以检视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问卷长短、亲密用语、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受访者的亲疏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1邮寄调查的优点(1)扩大调查范围。

邮寄访问可以不受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要是通邮地区都可以被选为调查对象。特别是在需要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抽取样本进行相关民意测验的项目中,那些地区无线通信方式相对落后,电话访问难度很大,入户访问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时邮寄访问能较好的达到调查的要求。(2)增加样本量。

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邮寄访问除了正常的问卷邮寄费用以外,调查实施过程一般不需要支付访问员的劳务费,受访者礼品费也不需要太高,有的调查中甚至不需要准备受访者的礼品费,而且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实地调查人员,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邮寄访问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收集数据信息。

(4)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可以避免面访调查中可能受到的访问员的倾向性意见的影响,方便调查对象从容地考虑,从而提供更为周全的答案。这与电话访问明显不同,电话访问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受访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做出回答,因此收集信息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而邮寄访问恰好弥补了电话访问这一缺陷。

(5)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6)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2.2邮寄调查的局限性

(1)问卷回收率较低。

受访者收到调查邮包后,完全基于受访者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回答问卷,因此他们可能并不在意问卷上研究人员对他配合调查的致谢;也可能不在乎调查后可能得到的礼品;还有些人由于距离邮局较远不方便将已经完成的问卷填好寄出;另外,当抽样出现问题又无法改变时,比如抽中的收件人不在,邮件可能被退回。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放弃被调查的概率就会较高。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2)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3)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5)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6)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

(1)空间范围大。在一个地区可以邮寄到许多地方甚至是全国、国际市场进行调查。不受调查所在地区的限制,只要通邮的地方,都可选为调查样本;(2)样本数目可以很多,而费用开支少。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被调查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回答问卷,并可避免面谈中受调查者倾向性意见,从而得到较为真实可靠情况。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抽样问题。邮寄抽样可以是比较好的名单,也可以是不好的名单。邮寄调查的满意度取决于邮寄名单的质量。

(2)应答问题。如果调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在邮寄调查中获得满意答案,应答率会很低,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设计的通俗化显得非常重要。如,在邮寄访问中经常出现填写问卷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信息遗漏等情况;如受访者可能并非收信人本人,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对于问卷中个别问题,由于没有访问员的现场指导和沟通,受访者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原意,从而导致问题回答出现偏差。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

在市场调查技术中,邮寄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留置问卷调查和固定样本邮寄调查。该调查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样本框较齐全、调查内容较多、调查问题较敏感的项目。

(1)留置问卷调查。由调查员按面访方式找到被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后,将问卷留置于被访者处,约定日期登门取回填好的问卷,或附上回邮信封要求被访者直接寄回。

(2)固定样本邮寄调查。事先抽取一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样本,征得样本中家庭或个人同意后,由调查机构向该固定样本中成员定期邮寄调查问卷,样本中成员将问卷按要求填好后,及时寄送回调查机构,为防止样本老化,应定期调整更新样本。

为了提高邮寄调查的回答率,克服邮寄调查的缺陷,通常采用如下措施:(1)电话提前提醒和相应的解释工作;

(2)庞大的被调查目标人群数据库,准确抽取样本框;(3)适当的奖励措施;

(4)多方位的合作伙伴(电信、银行等)。

结论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中极少采用邮寄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在欧洲,邮寄调查所占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电话调查和面方调查。原因主要是由于邮寄调查的上述局限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其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是有关日常的消费、日常的购物习惯、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等比较具体的方面;也可以是有关消费观念、生活形态、意识、看法、满意度或态度等比较抽象的方面。此外,邮寄调查能够应付困难的问卷,邮寄问卷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柯惠新等主编 《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柯惠新,刘红鹰编,《民意调查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月

3、阿尔文·C·伯恩斯,罗纳德·F·布什著,《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98年8月第二版)

4、樊志育著,《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5、王静主编,《现代市场调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这里录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作者信息>5

<作者单位>

摘要:综述文章:以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用途的结构书写,篇幅以150~3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一般研究性文章: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字数在200~4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6个,分号隔开)要能反映文章的基本观点,避免广义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10 Points, Times New Roman)Key words: key word 1;key word 2;key word 3 0 引言

简要回顾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5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 名称……(小五号宋体)

Tab.1 英文名称

x/cm 10 12 注:

I/mA 30 34

v/(ms-1)2.5 3.0

h/m 4 5

p/MPa 110 111 30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第四篇: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学领域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现状。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确立首先应当归功于三位美国报刊研究学者:韦伯·施拉姆、佛雷德·塞伯特和西奥多·皮特森。其标志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该书从对社会所有制的观察出发,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新闻体制分成四种形态: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方式。这使人们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及其归属第一次有了全球的观点,由此来看,《报业的四种理论》是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而本文所说的比较新闻学也主要是针对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两种以上不同新闻现象之比较或类比的研究。

尽管比较新闻学早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已蔚为壮观,然而它在中土的落地开花,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从国内第一篇具有真正比较新闻学意味的论文《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

1989年刊发,到第一本研究专著《比较新闻学》在1994年出版,至今,比较新闻的学术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整整20个年头。

对我国内地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比较新闻学萌动与初曙期,其作用在于为当代比较新闻学的兴起积蓄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成熟期,此阶段创立起了比较新闻学的基本内涵与学术研究体系;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学术界与新闻实务界一道,对比较新闻学所涉各类问题展开深入、持久、卓尔不凡的梳理与探讨,最终确保了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比较新闻学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萌芽。

中国新闻业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早年留洋的新闻学者戈公振、徐宝璜等人的著作都能看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子,尽管那些著作中并没有多少比较新闻学的成分。1931年,杜超彬的《最近百年中日两国新闻事业之比较观》为中国早期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1949年以后,在东西方阶级、国家、政治、思想的碰撞中,中国大陆新闻学走了自己的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纲领的新闻路线,对西方是批判和拒绝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新闻学当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突破了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个盲区、禁区。比较新闻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的。1982年第5期《新闻大学》第34页的补白文章对“比较新闻学”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比较新闻学是对各国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结论的学科。如同“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一样,它是新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有不少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设有”比较新闻学“这门必修课。

比较新闻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按年代排列,也不是简单地对比某一种新闻或评论的文体的差异。比较新闻学是综合性的比较考察,首先要比较各国的新闻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类似点与不同点,然后是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上述类似性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国家报纸产生前的新闻现象,研究报纸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当代新闻事业的概况,从而分析各国的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国际范围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理论观念认知与研究行动付诸之间,在中国学界又延迟了数年。到了1987年初夏,在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僻静的乡村里,中英两国的一批新闻界代表,就新闻媒介的作用问题,召开了主题为”新闻媒介与公民“研讨会,这在中国比较新闻领域可谓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虽然该研讨会影响有限,并未引起学界的太多瞩目。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毕竟引起了图强思变的中国新闻业界的较大关注,并继而也引来了具备业界经验又身兼新闻学者身份人士的重视。从现在可供查找的资料看,原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鸿书教授1989年4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一文,可谓初具比较新闻学研究意蕴的学术论文。本篇文章尽管读起来不够紧凑、严谨,像是作者的出访随笔,但其所着力表陈的中美法新闻教育的现状、特点、短长及对今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可谓零星展现出了比较新闻研究的志趣、底色、视野与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新闻研究似乎只能称得上是萌芽阶段,因为此阶段既没有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出现,更看不到献身于此的专门学术人才的登堂入室。历史的重担留给了下一个十年———20世纪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初步成熟。

与80年代萌芽状态相比,伴随着新闻宣传领域思想解放运动的日益深化,90年代的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呈现出持续化、规模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术成果的有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一次质的跃进。

1.期刊学术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范畴不断扩大。

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据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从学术期刊论文数量看,80年代研究成果为零,到90年代年均3篇,比较新闻研究日渐升温的情势非常明显从比较研究范畴看,国别从中西到中韩、中澳,再到美日;内容从抽象观念研究到结合具体案例;选材从新闻标题到新闻写作,再到新闻法规,复到灾难报道……几乎涵盖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2.研究专著呈井喷现象,学科体系建构走向初步成熟。

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最初几年的力量储备与积蓄,至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闻学研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批有分量的专著次第问世,宣告了中国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已走向初步成熟: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作了较系统的简介,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在若干个国家间做了横向对比,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大影响。1994年,武汉大学樊凡与单波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出版,该著作从多学科多侧面交叉研究法出发,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不同的新闻现象,摆脱了那种”河对汉,绿对红“的简单类比,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把握不同社会的新闻现象。1997年,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以”中外新闻的概念“、”中外新闻的价值观“、”中外新闻的自由观“、”中外新闻的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为篇章,加以平行异同评析,行文简白朴实,观点鲜明,有很多作者自身体认隐在其中。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出版,该书详细、周全地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架构、传媒的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作了比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本论著以其资料翔实、体例全面、谋篇布局科学有致,堪称比较新闻学走向初步成熟的典范之作。

3.研究队伍从无到有,各方贡献精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此。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童兵、单波、张威、秦志希、顾潜等。

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养的童兵教授穷其多年辛劳撰写出体例完备、条分缕析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为中国比较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可谓比较新闻学的主要开拓著作之一。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单波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功底,深耕细耙,从政治、文化、哲学观念等诸方面考辨中西新闻思维不同面相及其成因,为比较新闻学的由”器“至”道“的转变与登上大雅堂奥,奉献出了殷实的智力支撑。留澳学者张威,以其对西方新闻业界、学界发展状况的熟稔,不断尝试拓展比较研究的新领地,其在中澳新闻比较、中西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另外,武汉大学的秦志希,复旦大学顾潜等学者从文化视角,辨析中西新闻的不同表征,也实属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新闻传播学者陈韬文的比较新闻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大陆得到关注与刊发,1997年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一文,以其新锐、深刻的政治传播学研究取向,为中国比较新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助推了大陆比较研究走向”深水区“。

以上专著以及一些论文都对我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问题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学术研究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说就是在资料来源的注释方面不够规范化;引用的西方资料相当陈旧,并且多为间接引用;没有文献述评;漠视甚至略去对方法论的介绍;缺乏原创性……一句话,比较新闻学在中国仍然处于有限成熟阶段。

三、21世纪比较新闻研究的繁荣与深化。

进入200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承接新世纪东风,展示出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00-2009年,比较新闻学研究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从论文、论著数量看,不但数量剧增,而且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此选题也时有关注。

2000-2009年,有关比较新闻学的期刊论文展示出稳定、匀速的提升局面,280篇总稿量,使年均篇目接近30,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0近倍。

研究专著也大量出版。《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郝明工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顾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张咏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孔正毅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薛中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徐琴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高金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康化夷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等10余部专著的陆续出版为比较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打下良好根基。

从2002年郑州大学研究生张鸿勋发表第一篇有关比较新闻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AHCHOR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美国到中国》至今,不过短短八年时间,硕士学位论文总数已达50余篇,且比较研究选题之科学、深度之精微都是一般期刊论文难以企及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已有部分博士论文,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朱清河的《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比较研究》,也已开始把比较新闻学作为主修方向。以上数据只是笔者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单检索所得,实际的硕博论文以比较新闻学为选题的应该比此更多。

2.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宽。

首先是研究实力的不断扩大。从队伍的构成看,新世纪1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人员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高校化特点。除了童兵、单波、张威、顾潜等老资格比较新闻学领军人物仍然在此领地深耕外,郭可、高金萍、张咏华、陈昌凤、李希光、朱颖、朱清河、庹继光、钟瑛等一批学界新秀逐渐步入比较新闻学研究梯队,为新世界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持续繁荣夯实了人力基础。随着比较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完备、研究队伍及研究水准的提升与优化,比较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也在很多高校新闻院系陆续开设起来,像武汉大学设置了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新世纪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热潮迭起,一个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经过数年的积淀,2002年童兵教授出版了新世纪大陆第一本比较新闻学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该书不但用巨量文字就中西(德、美、英、法、日、俄)新闻传播史、中西新闻传播观念(新闻功能观、性质观、真实观、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权利观、受众观等)、中西新闻传播体制、中西新闻传播控制、中西新闻传播法制、中西新闻传播实务与中西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存在的异同给予了粗细有致、点面结合的科学梳理与逻辑归纳,而且更对比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进行了充分、理性的研讨与辨析。因此,本书不失为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系统比较新闻学专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郝明工2002年出版的《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外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以及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宽领域梳理。同年,华中科技大学姚里军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将中美新闻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宏用精地直揭本质,令人豁然开朗。

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潜的《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以全球化传播为大背景,透过理论思想视角,从历史和现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作了全面深刻的省察与评比,发人深思。2003年2月,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张威出版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通过对中西新闻学相对平衡的介绍,尝试对传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就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以良好外语教育背景与所在院所资源为平台,把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最具新媒体代表意义的中外网络新闻业的关照上。2004年8月,她出版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一书,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外网络新闻业在与多种社会因素互动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意义、影响;尤其注重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新闻业同物质经济运作的最新发展,指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动力,来自经济运作发展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为比较新闻学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资鉴。

以关注美国新闻传媒业为研究志趣的一批学者,21世纪以来开始陆续发力并结出硕果。清华大学新闻史学者陈昌凤2006年2月出版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而世界主流新闻教育从人文传统起步、逐渐融会多学科背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如何在中外比较中既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又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就此方面而言,这本书是一项重要的开拓性成果。青年学者高金萍2001年曾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3],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思考视角推出自己比较新闻学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这本专著运用文化结构理论,从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入手,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新闻传媒的发展变迁、态势、前路。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孙玮就媒体如何报道暴力事件[5]、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就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客观性“[6]、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朱清河就新闻报道整体取向及其根源[7]、复旦硕士生李舒就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8]等所作的中美新闻比较研究都从某个方面拓展与丰富了中美(西)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术积淀。

3.研究取向逐渐由宏观走向中观、微观。

随着传媒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的突飞猛进,比较新闻学近年来由过去所探讨与关注的范畴、深度越来越走向细微通幽的境地,其热点与重点追随着时代大势而起伏、呈现出大异既往的新面向。尤其是2007年以来,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最大变化就是开始把研究热点与重点从”宏大叙事“的整体关照逐步转向”精细入微“的具象解构。

通过对近十年280篇有关中外比较新闻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45篇)、2008年(55篇)、2009年(55),三年发稿量占去十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更耐人寻味的是,2000到2006年7年所发表的论文做宏观比较研究的超过三分之一,经典论文一半以上都是”宏大叙事“,而2007年以来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外新闻传播领域中某个具体现象(事物、案例、理念)而展开,鲜见既往通而化之整体比较选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总体取向越来越趋向局部、具体、细节、精细的微观选题。

与学术研究论文成果不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至2009年没见到一本比较新闻学类书籍正式出版,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比较新闻学”宏观学术问题“研究的式微,换句话说,也许是由于比较新闻学学术体系已经完备,学者的兴趣已经从”宏大叙事“建构转向”细枝末节“的修补与完善。

四、比较新闻学研究现存的偏向与问题。

比较新闻学研究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表面上看,在繁荣的同时,有头绪较乱的现象,譬如简单比附问题,结论草率问题,”视野“窄化问题,方法老套问题,推论模式化问题、资料陈旧问题等。概而言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队伍知识储备不够多元,选题涵盖范围渐趋单向度。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重在跨文化、跨制度、跨民族的不同新闻体制、各种新闻现象之间的互订与比对,以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优劣,扬长补短,这就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人才投身其中,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此类学术成果之所以一路高奏凯歌,也正是得益于很多具有外语教育背景、西方留学访问背景的人的不断加入。

像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新闻业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近年来的研究选题,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充实、改善的佐证。但只要我们稍微对科研队伍与研究成果的构成做一分析,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专业人才与研究选项太过于英语化及美国化、欧洲化。很多冠以”中西新闻某某方面比较“的论文、专著,实际上讨论的还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中西新闻比较,因为美国在西方的独特代表性地位,以美国现象为主也不为过,但”为主“不可”唯独“。尤其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抱着多看、多听、多了解的态度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度关照,这是从事比较新闻学研究应有的态度与襟怀。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倾向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

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互促共进。因此针对它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与鲜活的。经过长期学术研究实践磨练,除了传统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其中外,比较新闻学应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是影响研究;二是平行研究;三是科际研究;四是阐发研究;五是”模子—寻根“法。对照这些方法度量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平行研究方法。在少有的用创新方法研究成果中,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孔正毅教授2004年出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是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闻传播的几次接触高潮,以中、西两种视角,从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著作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中西新闻传播间的相互影响,有一种试图建构比较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体系的努力。

3.学术争鸣不足,学术流派没有形成。

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局面,才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高度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界求新思变的热情,使中国大陆比较新闻学研究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十几年来,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所遭遇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研究选题的简单重复、研究方式方法的老套、研究结论的不证自明与模式化等。面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浪潮,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推动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就需要拿出更大理论创新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威,在整个比较新闻界(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展开经久不衰的学术互动活动,形成良好的观念争鸣与商榷氛围,培养一批学有专攻、关注前沿的比较新闻学研究专门人才,定期开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让不同观点、理念、意见、建议在阳光下相互碰撞、激荡,让真知灼见在观念交锋中被各方接受,并迅速转化为业界行动与学术实践”增长极“。惟其如此,比较新闻学研究才能在未来发展征途上,枝繁叶茂、前程似锦。

参 考 文 献。

[1]周鸿书。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J].中国记者,1989,(4)。

[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3]高金萍。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4]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孙玮。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J].新闻大学,2000,(3)。

[6]孙有中。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7]朱清河。报道重点的差异及根源解读[J].新闻界,2006,(1)。

[8]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2006,(11)。

第五篇:论文

浅谈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

——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含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

下载论文03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0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

    目录 1前言............................................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

    3.当前网约车与城市公共交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介绍 2016年10月10日五地出台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如何看待约租车,如何更好地应用和管理网......

    论文

    论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

    年终论文

    我的教学方法反思 王国成 高二地理 进入临川二中一年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在逐渐成长,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学无定法,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他的方法。同时也没......

    论文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是农村。近来,时有发生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社会经济发......

    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我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姓名:胡子慧。 专业:国教产品设计084班03。学号:200812040403。- 1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

    论文

    《奥林匹克史话》结课论文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挑战。升学压力、职业竞争、感情纠葛、人际关系、健康问题,种种心理冲突常常引发机体的异常疲劳。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的保健......

    论文

    剖析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已发现矿床的大多数是在其形成后经过变化而保存下来的,因此矿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