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与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发布者: 王小霞
发布时间: 8/8/2011 PM 7:39:25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重点实虚词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全优设计》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三、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四、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课文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除虐政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第二课时
一、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理解内容。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第1、2、3小句
第二层第4句
第三层第5句全段中心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二、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时胜数罟洿斧斤以憾树衣畜无谨庠序教申孝悌义颁负戴王
3.诵读第七段。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⑴申之以孝悌之义
⑵树之以桑
⑶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②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五、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六、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要想简单地教授内容倒不难,但是要有深度,要新颖就很难了。这节课是要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后展开的。开篇导入能够做到以情入理,让人眼前一亮,让别人顿时领悟枯燥的文言文也是有人情味的;整节课主旨鲜明,脉络清晰,对孟子的思想把握得好,授课过程有条不紊,能由表入里分析,进行得很流畅,可见课堂驾驭能力有了一定的加强。字词句的理解是高考的重点,因此我把重点立足于此,是希望学生能踏踏实实学好文言文。
但是,整堂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课文,那么这两节课将无法进行;
3、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讲得太少,也读得很少。
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1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正因为本文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理解几千年前智者的思想无疑是不容易的。因上让课时有必要给学生讲解本文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孟子是在什么背景下和梁惠王进行谈话的,孟子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还有,在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今天现实国情下,我们如何理解孟子的人口论。上课过程中,宜引导学生理解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典型的古代论辩类散文。篇幅虽然不长,但其文言知识丰富,人文意蕴深厚,论证说理透彻,行文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课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的文言知识得以充实,论辩思路技巧得以提高,但对其人文意蕴的挖掘及现实意义的引导还很欠缺,即没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文”的价值。
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觉得有以下的问题有待解决:一、课堂上诵读声太少了。曾经有人批评过,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课堂上居然没有读书声。我也知道这样做是有悖于语文特点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舍弃了朗读的环节。例如,在课堂上教学预设没有充分做好,学生的反应没有达到预期,那就需要延长时间,而卧惯用的就是把朗读舍弃。当然,如何让诵读更合理、更精到,更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二、“文”与“言”的关系该如何来处理。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们安排了两个课时。当然,要完成这两节课的内容,前提是学生对这篇课文充分预习,所以,当学生预习不到位的时候,我就把重点放在了字词的解释上。因为我个人就认为字词必须讲解,而文意及文章采用的手法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在一节课的结尾,我对与挖掘它的现实意义几乎为舍弃。对于此,我还要继续学习及调整,把握好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3
最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寡人之于国也》。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课后许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PPT的制作问题,比如生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再比如课堂后半程略显仓促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我想除了准备不够充分之外,不能“根治”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功力”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聪明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不是聪明人,但也不能老是在这里“盘桓”。以上问题不再赘述,我下面想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我担心时间不足,人为地推动了教学进程,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本来说好的小组合作,也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一一回答,省略了“讨论、切磋”的过程。这样一节课看其来算是完整了。可实际上呢?学生在课堂前半段形成的思考、探究、合作的气氛恰恰被教师强行打破了。如果课下进行一次调查,我相信,后半段的学习内容虽多,但是学习效果一定不如前半段。
其实,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节课哪怕不能完整地上完,我也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平时没有人听课,课堂再沉默也不怕别人说冷清。我相信一节“好课”,学生的思维像是河流,看似平静的表面,一定“暗流”涌动。老师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当孩子们的思想闸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让思维的潮水向着预设的目标奔流。好课不一定就是“好看”的课,热闹的课。而我在这方面,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时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听课的老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让自己“表现”的更优秀,颠倒了教与学的主次,也往往适得其反。
最后,这种仓促也和自己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应对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不强有关系。借班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往往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推测、臆断。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够的教学智慧,是很难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内完成学生的需求评估的。无法评估学生需求,就无法对教材进行评估、取舍和整合,进而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可以说一节课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师生的“你来我往”,更是一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从这些问题上,能够折射我的种.种不足。
但是,这节课的整体效果我还是满意的。其一,我始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准确、中肯、重点突出,注重了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二,多多少少放弃了上公开课、比赛课时的“功利心”,教学更加“本色”,展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当然也略微有些随意和放松,教学语言不如比赛课那么精练。其三,我鼓足勇气到兄弟学校,上了一节交流课,做好了“挑刺”,“挨批”的心理准备。当然大家的点评还都是以鼓励为主,批评较为委婉,让我非常感动。其四,这节课让我有机会把最近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看清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认清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可谓是受益匪浅。
最后,在此感谢一中的张老师,给我这次上课的机会。其实,人生何处没有良师益友呢?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一个教书人也是如此。参加过那么多的比赛,我算是见过自己,懂得了一个人不能像是枝头的树叶,只懂得迎风飞舞、轻狂,终究吹落于北风之中,要知道天高地厚,众生浩渺。这是我参加各种比赛后最大的感触。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讨论,去搜集信息。因此,不管我们手中拿的是哪种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近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5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讨论,去搜集信息。因此,不管我们手中拿的是哪种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近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6
最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寡人之于国也》。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课后许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PPT的制作问题,比如生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再比如课堂后半程略显仓促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我想除了准备不够充分之外,不能“根治”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功力”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聪明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不是聪明人,但也不能老是在这里“盘桓”。以上问题不再赘述,我下面想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我担心时间不足,人为地推动了教学进程,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本来说好的小组合作,也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一一回答,省略了“讨论、切磋”的过程。这样一节课看其来算是完整了。可实际上呢?学生在课堂前半段形成的思考、探究、合作的气氛恰恰被教师强行打破了。如果课下进行一次调查,我相信,后半段的学习内容虽多,但是学习效果一定不如前半段。
其实,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节课哪怕不能完整地上完,我也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平时没有人听课,课堂再沉默也不怕别人说冷清。我相信一节“好课”,学生的思维像是河流,看似平静的表面,一定“暗流”涌动。老师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当孩子们的思想闸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让思维的潮水向着预设的目标奔流。好课不一定就是“好看”的课,热闹的课。而我在这方面,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时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听课的老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让自己“表现”的更优秀,颠倒了教与学的主次,也往往适得其反。
最后,这种仓促也和自己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应对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不强有关系。借班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往往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推测、臆断。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够的教学智慧,是很难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内完成学生的需求评估的。无法评估学生需求,就无法对教材进行评估、取舍和整合,进而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可以说一节课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师生的“你来我往”,更是一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从这些问题上,能够折射我的'种种不足。
但是,这节课的整体效果我还是满意的。其一,我始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准确、中肯、重点突出,注重了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二,多多少少放弃了上公开课、比赛课时的“功利心”,教学更加“本色”,展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当然也略微有些随意和放松,教学语言不如比赛课那么精练。其三,我鼓足勇气到兄弟学校,上了一节交流课,做好了“挑刺”,“挨批”的心理准备。当然大家的点评还都是以鼓励为主,批评较为委婉,让我非常感动。其四,这节课让我有机会把最近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看清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认清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可谓是受益匪浅。
最后,在此感谢一中的张老师,给我这次上课的机会。其实,人生何处没有良师益友呢?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一个教书人也是如此。参加过那么多的比赛,我算是见过自己,懂得了一个人不能像是枝头的树叶,只懂得迎风飞舞、轻狂,终究吹落于北风之中,要知道天高地厚,众生浩渺。这是我参加各种比赛后最大的感触。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7
《新课标》倡导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活泼,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最终让课堂更高效。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篇文言文呢?下面我通过对《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的教学反思谈谈我对文言文阅读课堂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何文言文都有一个固定的主要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也不例外,先要掌握文中所涉及的重要的文言知识,这也是疏通文意的基础。其次还得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篇文言文都有它的思想,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另一大目标。就《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来说,其主要思想就是孟子所谓的王道,也就是仁政,怎么理解孟子的仁政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目标。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纲,提纲挈领,才能让学习更高效。
二、注重诵读,留给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经常阅读的人对这话会有深刻的体会。当然读是有要求的,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三、疏通文意时,要解放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是学生的`一大弱项,学生普遍有畏难心理。正因如此,许多时候,很多老师干脆就采取串讲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简单粗暴。结果是老师认为自己讲得很全面很准确,心理很踏实。但学生却昏昏欲睡,收效甚微。我以为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发现问题后,再通过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老师要相信学生,要放开手脚,要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切记: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四、教育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客观认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知人论世是我们在阅读中经常强调的一种方法,要知道梁惠王为何担忧“民不加多”,要清楚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就得对战国时期及孟子的情况有所了解。教学中必须注意这一习惯的培养。
五、课后,要让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琐碎而庞杂,要夯实基础,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并及时做好整理归纳,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比如课文中所涉及的河、凶、加、兵、直、是、数、胜、发、庠序、孝悌、以等词,都是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的,不积累,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就谈不上提高。有现在文言知识这个量的积累,才会有未来文言阅读能力这个质的飞跃。
不足之处:学生的预习不扎实,学习主要靠课内,导致课堂时间紧张,影响课堂效率。以后要充分利用早读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有有效的检测手段来保证预习的质量。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自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在校领导帮助和督促下,进行“学会学习,习惯学习,乐于学习”教与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的构想是以系统而长期的量化评价带动学生自主积累,自我检测,自我探究;以小组合作,探讨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把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做到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运用不同的方法深入理解,把握,逐步养成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乐于主动地学习。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等于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对教师相关教学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教师具体深入地研读文本,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自主、探究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过程。所以教师备课的密度或曰含金量其实是加大了。现在有一个词很热,叫“煮课”,很形象地概括了教师课前活动的特点。把文本琢磨透,选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满堂皆活。我选择文中三个关键短语作为切入点,以此步步推进,是个很好的设想。当然,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往往是不尽相同的,这里面没有固定一律的标准,只要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并把握其精华,只要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就是最佳的选择。既是探究,总要有所收获(亦即生成)。课堂生成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的设问、引导、点拨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很让人为之眼睛一亮。比如,该章最后孟子列举当时的虐政并批评惠王的罪岁,我的启发使学生能想象出孟子说话时的语气及表情,进而对孟子的刚正与浩然之气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如对孟子仁政思想作评价,我的启发使学生能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今天的视角做较为合理的评析。这样的生成多了,课堂也就有了张力与活力。
对于这节课,我认为我还是非常重视诵读的。曾经有人批评过,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课堂上居然没有读书声。我一直主张,让语文课回荡着琅琅书声,是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基本途径。尤其是诗歌、散文的教学,就更离不开这“琅琅书声”。个读、齐读、分角色读、背诵,诵读方式多样,这是很值得大家借鉴的。当然,如何让诵读更合理、更精到,还里面还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肯定如上几点并不是说这节课就已经完美无缺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着打造精品课堂的愿望,我想提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教师的阅读视野与文本素质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教师独立解读文本的素质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要突破两点:一是深度,一是宽度。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而教师自身若不具备高于学生若干倍的自主、探究能力,恐怕是不敢也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因为,一旦学生思维的闸门洞开,课堂将呈现很大的开放性,此时教师如果在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没有充足的准备,那么往往就会捉襟见肘,就只能用左一个很好右一个不错等鼓励性的词语来润滑课堂。鼓励性原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但绝不是逢人伸拇指,你好我好大家好,毕竟是吹牛式的广告。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探究”并不不能都是正确的,所以需要教师明确的时候,教师还须“终极裁度”。教师的阅读视野宽阔,会为教师独立解读文本提供一个自如的平台。道理很简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江面浩瀚,才能任舰船逍遥飞渡。由于种种原因,为数不少的教师阅读视野是不够开阔的,有的甚至远远下于优秀的学生。单就“新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学生课外应读书目(30本)而言,别说学生,究竟有多少教师全部读过?能读过内容简介或压缩本的可能就算很不错了。有的语文教师缺乏汲水充电的意识与动力,课外阅读量小得可怜,基本是守着上大学或进修时的那点老本儿在“勉强支撑”。不知王小波,没读过周国平,与米兰·昆德拉更是无缘,与其谈尼采、谈康德、谈荣格、谈海德格尔、谈罗伯·格里耶、谈陈寅恪、谈弘一法师,统统没兴趣,因为“从没听说过这些人”。如果不是教材选了卡夫卡、贝奈特、清冈卓行、海子等人的作品,恐怕他们连这些名字也会陌生得很。
当然,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是不现实的,也有些苛刻。不同的人,读书的指向是不同的。干国祥对西方后现代那些“枯燥”的理论很感冒,不能要求别的弟兄一下子都“后现代”;吴礼明钟情于比较文学研究,不能要求众夫子也都去“比较比较”;姜广平“抓住了文学与教学两个世界”,不能期望天下的语文教师都兼职做作家,或者做“经过与穿越”式的文学对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语文教师可以放弃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需求”,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然后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语文教师不能跌破的底线。
以这个最起码的标准来衡定教师的阅读视野,我想其定义可形象地表述为:以课本为中心点、以相关内容为半径的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永远不会过时。教读每篇课文前,教师除了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将阅读区间扩大到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著作、背景资料等,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教师既丰富了自己,还有可能获得课文中一些疑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课文解读的层次。比如,讲《师说》,就应该读一读韩愈的生平传记,触摸退之先生的脉动,体悟其“不顾流俗”的勇气与执着于理想的精神,才能真正萃取《师说》的精髓;讲杜甫的《登高》《蜀相》等诗歌,要读一读杜甫的传记,了解杜甫的生平、理想、处世哲学及时代背景等等,无疑有助于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具体深入地领会诗作的魂;讲《闺塾》,要读一读《牡丹亭》全书及汤显祖的传记,这样才会真正理解汤显祖“以情抗理”写作动机背后的人文主义内涵,才会明白其“中国莎士比亚”评价的实至名归。有的老师不愿或不敢上《闺塾》这一课,其根源我想恐怕与其对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的陌生甚至隔膜有很大关系;或者怕学生简单地将自己比附于陈最良吧。
回到我的这节课,我是查阅了很多资料的,像梁启超评《论语》和《孟子》的话,我早就给忘了;再有对孝悌问题的分析,能联想到论语中有子的话来分析,就使课堂的辐射面加大了。有一个问题是有待商榷的:就是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为什么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有学生回答说是委婉含蓄,因为毕竟是在和“老板”说话,所以说话要讲方式方法。我予以肯定和鼓励。这里面需要有两点我提前弄清,一是孟子与梁惠王不是君臣关系,孟子只是个“访问学者”;到齐国后也只是“客卿”(即顾问);二是孟子做比喻的目的主要还在于摧毁梁惠王的自得心理,以为下面的谈话打基础。我想可能是公开课的原因,教师也紧张;如果是平时的常态课,这个问题教师是能发现并予以强调的。
2、课堂教学操作的两个具体问题
①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的进行不能没有提问。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观察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还可以调节课堂上的信息反馈,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
当然,此“提问”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问”,是从教师本位的角度所作的阐述。如果从学生主体论的角度、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的角度反观“提问”,我想,课堂提问应该分解为两个层次,即“‘提’问”与“提‘问’”。
“‘提’问”即上面所言之“提问”,其主体是教师;“提‘问’”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对所学课程有所疑惑与思考,把这些问题摆出来,以对知识有更加清楚透彻的理解,或者对相关问题做延伸性的探求。善于“‘提’问”是教师为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而必备的职业素质,而能否“提‘问’”,“提‘问’”的质量如何则是检测一个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尺。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就应该看这堂课是否体现了从教师的“‘提’问”到学生的“提‘问’”这样一条清晰的轨迹。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节课只有“‘提’问”而没有“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们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的经验,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是教育教学这一系统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学生是能够提出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的,那样的话,课堂就有了个很大的亮点。
②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我重点谈谈穿插式讨论,这种讨论是教学操作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所谓穿插式讨论,指在课堂教学中,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法穿插运用,作为其他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里面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讨论什么,什么时候讨论。
我这节课有一个讨论的环节:一是请同学分析这篇课文的主旨时并没有让学生看书后回答,而是先讨论了两分钟。课后我觉得这个讨论属穿插式讨论,却“穿插”得很不是时候。我还没让学生回答,学生怎么知道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或是有难度?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课上穿插讨论的时机应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存在理解上的片面、偏差或疑惑时,教师才相机行事,通过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中获得真知。这篇课文对学生而言,语言及主旨的理解都不是什么难事儿,此处我安排的讨论有一种做作的感觉,有点像“讨论秀”。
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更是游刃有余。先说“王道之始”,那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人的一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两极,也就是“生”和“死”了,能使生的人无憾,活出生命的滋味;能使死的人也无憾,死得其所。这无疑是站在了对人终极关怀的高度,最为充分地显示了孟子思想内核的人文精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葬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如果说,第一个要点“不违农时”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的话,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欲念,就不管是否播种的清明、谷雨,是否收割的立秋、处暑,一律肆意地滥用民力。那么第二、三个要点“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是对人生态环境的关注了,任性的乱捕乱猎,随意的滥砍滥伐,都将直接地影响人的“生”和“死”的质量。
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更是游刃有余。先说“王道之始”,那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人的一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两极,也就是“生”和“死”了,能使生的人无憾,活出生命的滋味;能使死的人也无憾,死得其所。这无疑是站在了对人终极关怀的高度,最为充分地显示了孟子思想内核的人文精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葬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如果说,第一个要点“不违农时”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的话,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欲念,就不管是否播种的清明、谷雨,是否收割的立秋、处暑,一律肆意地滥用民力。那么第二、三个要点“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是对人生态环境的关注了,任性的乱捕乱猎,随意的滥砍滥伐,都将直接地影响人的“生”和“死”的质量。
再说王道之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这种梦幻变为现实的可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得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借此“申之以孝悌之道”,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一个溢满人文关怀的境界。
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粱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正是因为孟子怀有这样一种独特的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的胸襟,孟子才不囿于儒家学派谦谦君子风范的约束,而兼采纵横家雄辩滔滔的语势,将自己仁政的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兜售得外圆内方绵里藏针。虽说这样的思想无法满足当时统治者急功求利的紧迫需求,甚而被人以为“迂远而阔于事”,但将其置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思想却充满着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不灭的,是最为持久的。
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两个不当之处。
一、课文倒数第二段中有这样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段话列举了四种措施,即栽种桑树、饲养禽畜、鼓励农耕和推行教育。这四部分之间有的地方用句号,有的地方用分号,不统一.应当统一用句号或分号。
二、课下对“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和“序”的解释为:“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是这样解释的:“《汉书-儒林传》:‘殷曰庠,周曰序。’殷代称地方学校为庠,周代称地方学校为序。”可见教材把“庠”和“序”的顺序弄颠倒了。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杨书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â)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刘晓棠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â)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林。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斧斤以时入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学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与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略)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结果如何呢?(民不加多)注意“加”是“更”的意思。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呢?(明确:不会。因为: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2,“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全;3,“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意味着社会不经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心。)注意“检”通假“敛”,是“制止,约束”的意思,“发”是“打开”的意思。“非我也,岁也”是判断句。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的?为什么?(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自然看中的是青壮年,需要保存战斗实力也只能靠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闹饥荒地方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思考二:孟子心中“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范围要广,概念要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初步分为“老人”和“青、少年”,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的。)四、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期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能够保证百姓活下去。这也就是首先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活得好。能够让百姓也要享受到富贵人所能享受到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在物质基础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活得有品位。这保证了百姓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足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的应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注意文言实词“胜”是“尽”的意思,“树之以桑”中“树”是“种植”的意思,“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状语后置句。“审”是“宣扬”的意思,“颁”通“斑”。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了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增大。孟子曾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朱熹说:“此言尽法制品节之详,极财成辅相之道,以左右民,是王道之成也。”)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有怎样的关系?
(孟子虽然提出推行“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借助“王道”到达“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利于天下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注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是“称王”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可以跟梁惠王直接讲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为什么还要用“战喻”?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立刻明白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无外乎就是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都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诸侯战乱频仍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或者说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他能激发梁惠王听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捣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临国也”中“此”指代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的话,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的方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的话,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也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这道路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这主要就是在“民”上下功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见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引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六、四读课文,谈“现实”(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话题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话题二: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的论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七、课堂小结:
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的“经世济民”社会立场。我们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梭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周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板书设计: 养民 活下去 生存权
(梁惠王)民 民(孟子)活得好 身份平等权 教民 活得有品位 受教育权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首先应该考虑文言文教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教“文”与“言”。教“言”是为了读懂“文”,读“文”是为了了解或感受传统文化。“文”与“言”两者不可偏废。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体悟“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点。怎样在课堂上呈现这个教学内容?选好课堂教学切入点很重要。本堂课主要从“民”入手,抓住梁惠王与孟子对“民”的不同理解,进而抓住二者思想观念的分歧,在对比中明确孟子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