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5篇)

时间:2019-05-15 03:4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a)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b)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a)学习巧用比喻释疑、诱敌深入的论辩方法,提高论辩能力。b)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a)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b)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教学重点

a)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b)熟悉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汉语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具情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请大家简述一下,并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探讨其中蕴含的道理。

师明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学习有巨大影响。这个故事如此有名不仅在于它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更在于孟子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那么孟子究竟何许人也?(先让学生自己对孟子概括介绍,教师适时补充。)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被后人评价为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且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还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是孟子的弟子记录孟子言行的书,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向各国极力推荐的“仁政”思想。

投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薄赋敛,轻刑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设计意图”:通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积极性。介绍作者,掌握相关背景和文学常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文讲解

师:这些还是有些抽象,下面我们就一同来看看孟子认

为为实现“仁政”应采取哪些措施。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 1.注意纠正读音、断句。容易出错的音:胜(shēng)数(cù)丧(sāng)2.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A 这段对话由谁而起,他们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 B 孟子是如何解答梁惠王提出的疑问的?是直接回答的吗? 师:据学生的回答归结文章总体脉络

(第1 自然段)先是梁惠王将自己尽心于国的艰苦情形与国家目前境况相比,进而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2~4 自然段)孟子用比喻来说理。用对方熟悉的战事说理,启发对方。A 让学生讲解“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B 问:这一故事的喻意是什么?

点拨:可举例说明一下,如学生不及格的性质相同,却以五十分嘲笑四十五分。

生:它常用来比喻有些人明明跟别人有同样性质的问题,却自以为优越而嘲笑或反对别人。这里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C 这段文字体现了孟子在论辩上的什么特点?

点拨:可举《孟子》中《王顾左右而言他章》为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生:孟子没有自己说出申明五十笑一百的可与不可,而是让梁惠王回答,体现出孟子在论辩上善于诱导对方,从而使对方陷入无法回头的境地。

(第5~7 自然段)这里是作者实现作者主张的“仁政”的具体步骤。可分为三个层次

A(第5 自然段)王道之始

问:本段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如何?

生:排比,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第6 自然段)王道之成

问:本段列举的种种措施,与上段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不仅主张要解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问题,还主张要教化民众。相对于前文而言,已上升到了精神层面。C(第7 自然段)除虐政

问:如果放任统治者继续实行其暴政,他的措施会不会得到顺利实施? 生:不会,最后一段就主张要消除虐政,实行仁政。通过举例对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抨击。

讨论:你们对“仁政”是如何看待的? 点拨归纳:(多媒体显示)

优点:(1)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 A 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B 加强文德教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C 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2)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乱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不足:其“仁政”思想不切实际,如本文对话发生时,魏国与齐秦交战新败,所以急于重整旗鼓,报仇雪恨,于是下令招揽贤士,这时孟子来访。魏王目的在于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而孟子总以“仁政”来回答,对梁惠王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孟子唱着“仁者无敌”的高调,娓娓动听,美妙无比。但与魏国实际情况相差太远,不可能将其付诸实施。

总结孟子(多媒体显示)孟子其他方面,如:

优点:人格:“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缺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过于苛守礼法。(教师补充“孟子受教免休妻”的故事。)

设计意图:讨论探究活动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路。

课外作业

1.试着归结一下本文出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汉语语法知识。

2.将你们对“仁政”看法整理成100 字以上小短文。设计意图:归纳古汉语语法知识,夯实基础。养成积累的 学习习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诱敌深入

解疑:1.王道之始排比 2.王道之成 3.除虐政

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杨书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â)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刘晓棠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â)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林。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斧斤以时入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学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与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略)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结果如何呢?(民不加多)注意“加”是“更”的意思。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呢?(明确:不会。因为: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2,“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全;3,“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意味着社会不经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心。)注意“检”通假“敛”,是“制止,约束”的意思,“发”是“打开”的意思。“非我也,岁也”是判断句。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的?为什么?(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自然看中的是青壮年,需要保存战斗实力也只能靠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闹饥荒地方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思考二:孟子心中“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范围要广,概念要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初步分为“老人”和“青、少年”,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的。)四、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期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能够保证百姓活下去。这也就是首先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活得好。能够让百姓也要享受到富贵人所能享受到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在物质基础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活得有品位。这保证了百姓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足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的应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注意文言实词“胜”是“尽”的意思,“树之以桑”中“树”是“种植”的意思,“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状语后置句。“审”是“宣扬”的意思,“颁”通“斑”。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了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增大。孟子曾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朱熹说:“此言尽法制品节之详,极财成辅相之道,以左右民,是王道之成也。”)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有怎样的关系?

(孟子虽然提出推行“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借助“王道”到达“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利于天下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注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是“称王”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可以跟梁惠王直接讲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为什么还要用“战喻”?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立刻明白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无外乎就是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都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诸侯战乱频仍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或者说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他能激发梁惠王听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捣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临国也”中“此”指代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的话,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的方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的话,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也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这道路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这主要就是在“民”上下功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见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引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六、四读课文,谈“现实”(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话题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话题二: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的论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七、课堂小结:

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的“经世济民”社会立场。我们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梭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周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板书设计: 养民 活下去 生存权

(梁惠王)民 民(孟子)活得好 身份平等权 教民 活得有品位 受教育权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首先应该考虑文言文教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教“文”与“言”。教“言”是为了读懂“文”,读“文”是为了了解或感受传统文化。“文”与“言”两者不可偏废。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体悟“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点。怎样在课堂上呈现这个教学内容?选好课堂教学切入点很重要。本堂课主要从“民”入手,抓住梁惠王与孟子对“民”的不同理解,进而抓住二者思想观念的分歧,在对比中明确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解读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朗读课文

1、齐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粗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⑴ 弃甲曳()兵

⑵ 涂()有饿 piǎo()

⑶ 鸡豚()狗彘()之畜()

⑷ 数()罟()不入wū()池

⑸ 无()失其时

⑹ 谨庠()序之教

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⑻ 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

⑴ yè

⑵ tú,涂通假字,同“途”;莩

⑶ tún,zhì,xù

⑷ cù,gǔ,洿

⑸ wú 无通假字,同“毋”

⑹ xiáng

⑺ bān 颁通假字,同“斑”

⑻ 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解读内容

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

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⑴ 树之以桑

⑵ 可以衣帛

⑶ 然而不王者

⑷ 王无罪岁

⑸ 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⑴ 或……或……

⑵ 直……耳,是……也

⑶ 是何异于……

⑷ 未之有也

答案:

⑴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⑶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⑷ 未之有也。译: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3、一词多义:

⑴ 数:

①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②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④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屡次

⑤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

⑥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 计算

⑵ 直:

①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③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④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⑶ 发:

①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②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③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④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⑤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⑷ 兵:

①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②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③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④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⑸ 胜:

①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②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③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④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⑤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本文结构内容:

问政 :民不加多的疑问(1)梁惠王 于国尽心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与邻国

民不加多的原因(2-4)国君一样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议政: 民加多的措施(5-7)施仁政 保民——王道之始

教民——王道之成除虐政 : 涂有饿殍、罪岁不罪己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下载《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1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自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在校领导帮助和督促下,进行“学会学习,习惯学习,乐于学习”教与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的构想是以系统而长期的量化......

    寡人之于国也_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一、说教材、学情《寡人之于国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

    寡人之于国也____教案

    引入:有人说,不学《孟子》是一种遗憾。因为孟子的一些精神思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哪个家庭不知“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几人不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甚至无数落魄失......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平昌二中 秦必琼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a、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B、 背诵课文。 2、能......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

    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版职业高中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方法和手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