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19:1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第一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几天来的培训,我认识到我们这些老师都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热烈讨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化发展,可老师的愿望是美好的,实际操作起来,学生却不领情。课堂上常出现尴尬现象:

一种是学生只是回答“是”“不是”;一种是学生无所依傍的乱答一气,整个课堂进入一种无序状态;一种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毫无波澜的问答式;还有就是任凭老师怎样启发,学生茫然不知怎样作答……出现这些现象我们能只怪学生吗?哪个学生不想表现自己?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认为多数情况是老师设计的课堂问题不够科学,过难或过易,或者问题的衔接不科学……致使老师美好的愿望得不到实现。下面我以教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教学设想:如若根据传统教法教授,让学生先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再分析各类人的表现,然后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等。虽然环环相扣,但这种课堂设计导致老师必须站在主角的位置上,去设计一个个的问题,领着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探讨的机会,课堂效果也不会太好。于是,我决定用通过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为契机,牵动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以下就是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那国土沦丧,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执政府软弱无能,国将不国,风雨如晦的年代。你将何去何从?我想你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 的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谭嗣同为变法而大声疾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历史上那些

用心

爱心

专心

为了祖国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中华民族的脊梁,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蕴含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讨论结果1: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国家、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的人牺牲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生者,写一篇文章作为微薄的祭品,以此来纪念死者,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提示:从3、4、5部分找出描写刘和珍的语句。

分组讨论明确: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反抗广有羽翼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讨论结2:我觉得 “这么一个热血青年,鲁迅称她是真的猛士,并且是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女子,却被反动者“虐杀”了。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等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对刘和珍等人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反动派的暴行感到无比的愤慨。

讨论结果3:我组认为,面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的情况,写一篇文章来唤醒他们,唤醒麻木的国民。也很有必要。而反动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段政府的虐杀及其诽谤,面对这些,写一篇文章来澄清事实、戳穿反动者的无耻谰言,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再读第四部分认真体会。

用心

爱心

专心

讨论结果4:刚才我们讨论了课文第六部分、第七部分,我们认为付出血的惨重代价,收效却甚微,也很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式

至此,老师可顺势领着学生研讨第六部分。赏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出示投影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生研讨后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可让学生继续展示研讨的结果

讨论结果

5、我们认为用刘和珍等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不也很有必要。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结:通过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的探讨分析,我们了解到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勇毅,当时黑暗中国的国民状况,体味到作者“悲愤”的情感,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中心。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

四、整理反思

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反思本课的收获与疑惑。学生整理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组内反思,组长整理在课前发的整理反思纸上,组内解决不了,交给老师。通过整理,学生养成质疑问难、有创造性阅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

教后反思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我们往往被成绩牵着走,凡是试题中可能出现的知识老师都要讲,而且反反复复地讲。讲得多,问题就多,“碎问碎答”成了课堂的主流,这种课不利于课堂教学中阅读与互动活动地开展,尤其不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入、积极讨论、深层探究。要想真正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必须关注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尤其是这种“一问抵多问”的问题,它关注了课文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因而课才有可能上得精彩纷呈。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根据传统教法教授,让学生先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再分析各类人的表现,然后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等。虽然环环相扣,但这种课堂设计导致老师必须站在主角的位置上,去设计一个个的问题,领着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探讨的机会,课堂效果也不会太好。于是,我决定用通过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为契机,牵动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那国土沦丧,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执政府软弱无能,国将不国,风雨如晦的年代。你将何去何从?我想你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 的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谭嗣同为变法而大声疾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历史上那些为了祖国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中华民族的脊梁,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蕴含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讨论结果1: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国家、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的人牺牲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生者,写一篇文章作为微薄的祭品,以此来纪念死者,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提示:从3、4、5部分找出描写刘和珍的语句。

分组讨论明确: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反抗广有羽翼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用心

爱心

专心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讨论结2:我觉得 “这么一个热血青年,鲁迅称她是真的猛士,并且是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女子,却被反动者“虐杀”了。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等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对刘和珍等人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反动派的暴行感到无比的愤慨。

讨论结果3:我组认为,面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的情况,写一篇文章来唤醒他们,唤醒麻木的国民。也很有必要。而反动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段政府的虐杀及其诽谤,面对这些,写一篇文章来澄清事实、戳穿反动者的无耻谰言,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再读第四部分认真体会。

讨论结果4:刚才我们讨论了课文第六部分、第七部分,我们认为付出血的惨重代价,收效却甚微,也很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式

至此,老师可顺势领着学生研讨第六部分。赏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出示投影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生研讨后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

用心

爱心

专心 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可让学生继续展示研讨的结果

讨论结果

5、我们认为用刘和珍等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不也很有必要。

小结:通过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的探讨分析,我们了解到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勇毅,当时黑暗中国的国民状况,体味到作者“悲愤”的情感,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中心。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

四、整理反思

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反思本课的收获与疑惑。学生整理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组内反思,组长整理在课前发的整理反思纸上,组内解决不了,交给老师。通过整理,学生养成质疑问难、有创造性阅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

教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我们往往被成绩牵着走,凡是试题中可能出现的知识老师都要讲,而且反反复复地讲。讲得多,问题就多,“碎问碎答”成了课堂的主流,这种课不利于课堂教学中阅读与互动活动地开展,尤其不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入、积极讨论、深层探究。要想真正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必须关注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尤其是这种“一问抵多问”的问题,它关注了课文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因而课才有可能上得精彩纷呈。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讲课教师平遥三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4)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文章总体思路(读·研)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读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研习(研·点)

1、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她善良温柔,渴求真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嫉恶如仇,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斗争,勇赴国难,不怕牺牲。B、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五、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六、拓展练习(练)

请为刘和珍写一篇颁奖词100字 例文:屠呦呦 莫言

革其成就带来重大变

§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疾寄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这也能解释它在对抗严重疟疾上的强力功效。青蒿素对遭受严重寄生虫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研究成果对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七、感悟提升(悟)§ 抗战胜利70周年 § 国庆节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

八、作业

第四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人教版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段晓峰

一、本课的地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上述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以及对刘和珍精神的感悟。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导入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先生曾经写下过这样一幅对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大家知道这是写给谁的挽联吗?那么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鲁迅呢?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者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教师明确:第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A、教师范读第五节。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教师归纳明确: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

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

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

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悲——哀伤

唤醒

愤——憎恨

鼓舞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实录 (文字)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实录(文字)

(一)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师:第二段话中的“生活艰难”是指刘和珍,还是作者自己?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生1:当然是刘和珍了。

师:为什么?

生1:刘和珍是学生,学生靠家里供给学费、生活费,自然“艰难”。

师:大家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吗?

(全体学生思考后一致说“找不到”。)

生2: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关于刘和珍“生活艰难”的具体内容,如果“生活艰难”是指刘和珍,那么它前面的定语“这样” 指代什么就落不到实处。

生3:如果“生活艰难”的陈述对象是刘和珍,那么“然而”后的分句就变成:“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这个句子不通。

生4:只有说成“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才通顺,但是作者没有这样说,可见“生活艰难”不是指刘和珍而言。

(全体学生认同生

2、生

3、生4的看法。)

师:那么“生活艰难”就指作者自己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5:“这样的生活艰难” 指上句中的“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作者的意思是说,“我”编辑的期刊因为往往中途被查封,所以一向销路不好,订数很少;这对以办刊物来维持生计的“我”来说,确实是“生活艰难”。所以,“生活艰难”指作者自己。

师:本段第一句话“这是我知道的”中的“这”指代什么?它和下文是什么关系?

生6:指代上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就是程君说的“刘和珍生前就爱看先生的文章”。

生7:下文“凡我所编辑的期刊„„”是对本段第一句话的解释,意思是说,在“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这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从订单里发现,在“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人中就有刘和珍,因此我知道她爱看我的文章。

(全体学生认同生

5、生

6、生7的看法。)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好,现在我来总结归纳一下。“生活艰难”是指刘和珍的说法,与文意相抵牾,简直可以说是扞格不入。理由有二:其一,如果是刘和珍“生活艰难”,那么“生活艰难”的定语“这样”指代什么就落不到实处——因为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关于刘和珍“生活艰难”的具体内容。其二,如果“生活艰难”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刘和珍,那么“然而”后的分句就变成:“(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指刘和珍)。”显而易见,这个句子是不通的。只有说成“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才通顺,才符合语法。但是作者没有这样说,可见“生活艰难”并非指刘和珍而言。

“生活艰难”应该指作者自己。理由是:本段开头的“这是我所知道的”中的“这”,无疑是指代上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即程君说的“刘和珍生前就爱看先生的文章”。以下“凡我所编辑的期刊„„”一句就是对本段首句的解释,意思是说:我编辑的期刊因为往往中途被查封,所以一向销路不好,订数很少;这对以办刊物来维持生计的我来说,确实是“生活艰难”。然而,就是在这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从订单里发现,在“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人中就有刘和珍,因此我知道她爱看我的文章。这样理解,顺理成章,文意贯通;同时,指代词“这样”具体有所指,即指“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

(二)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师:作者先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生1:当然不矛盾了,鲁迅写文章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

师:对。但如何解释呢?请大家注意鲁迅说话的不同角度。

(学生思考。)

生2: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是从形式上的师生关系角度说的。当时鲁迅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刘和珍是该校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确是师生关系。

生3: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从刘和珍牺牲的意义角度说的。刘和珍为爱国而献身,而自己却“苟活到现在”,就此而言,她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应当尊敬的先生。

师: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吗?

(全体学生一致赞同,教师肯定。)

师:这段话中的“云者”如何解释?

生1:课本下面有注释:“助词,表示提顿,以引起下文。”

师:“提顿”意思就是提示、停顿。如果这样解释“云者”,那么“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如何理解?

生2:“云者” 如果表示提示和停顿,那么“学生,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不成话,根本无法理解。

生3:句中的两个“这样”也落不到实处,无可指代了。

师:大家想一想,这两位同学对“'云者’表示提顿”的质疑有没有道理?

(全体学生思考后认为有道理。)

师:“云”“者”是文言语气助词。常常用于句末,表示提示和停顿。但是,一个语气词,除了其基本用法之外,还往往在不同的语句中表达不同的语气(如《师说》:“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释某个语气词时,不只考虑它的基本用法,还必须结合具体的句子乃至整段文字去揣摩。否则,就可能解释不通或解释不准确。现在请大家思考,“云者”到底应该如何解释?

(学生思考。)

生4:从“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来看,“学生云者”应该是对学生做出的某种判断。

生5:“学生云者”,作者“向来”有这样的看法,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说”,现在却对它发生怀疑了;怀疑之后,便彻底改变态度,认为不应该那样看待学生,对刘和珍等进步青年是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的,不可一概抹杀青年学生,学生中间也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可见,“学生云者”表达了一种与“悲哀与尊敬”相反的看法,即轻视,瞧不起。

生6:我同意上面两位同学的分析。“学生云者”是对学生有所判断,表达出作者对学生的轻视、瞧不起这种看法。那么,“云者”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语气词“而已”“罢了”,有把对象往小夸张的意味。

生7:“学生而已”,言下之意非常明显:他们幼稚、单纯,阅历浅,人生体验不深,参不透现实人生,觉悟不高等等。

生8:我认为这可以作为鲁迅一贯严于解剖自己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他把自己低估学生的想法和盘托出,毫不掩饰,并且进行深刻地反省批判,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师:吕叔湘《文言虚字》解释“云尔”,其中有“而已”这一义项。

生9:我以为鲁迅在这句中所用“云者”意思相当于“云尔”,或者是作者笔误,把“尔”写成“者”了。

(全体学生认同生4等同学的分析。教师肯定。)

师:第三句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生1:引号有一个作用是强调引用部分。

师:对。那么在这里就是强调“我现在的苟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它?

生2:强调“我现在的苟活”,能更加突出作者对刘和珍的“悲哀与尊敬”之情,这是作者与烈士比较后的自我反思。

师:好,很对,理解得很准确。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3:还有消除歧义的作用。它明确表示引号内的文字共同作“学生”的定语,而不是“苟活到现在”和“我”分别作“学生”的定语,亦即“苟活到现在”是修饰“我”而不是修饰“学生”。

师:大家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学生思考后表示认可。教师肯定。)

(三)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这句话如何理解?首先我说明一下,“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段政府屠戮刘和珍她们,“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而指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他们在背后指使段政府屠戮刘和珍她们,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下面大家思考:“伟绩”“武功”如何理解?试从修辞角度加以解释。

生1:是反语,实指“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因为鲁迅不会认为“屠戮妇婴”和“惩创学生”是“伟绩”“武功”。

生2:这两个词语在表达上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师:两位同学的理解很对。请大家再思考,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指称什么呢?

(学生思考。)

师:首先看“这几缕血痕”指代什么?

生3:我觉得它指称三个女子的流血牺牲很恰当。这句话承上文,仍以三个女子为陈述对象,旨在用“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在屠杀过程中暴露出的虚弱、渺小,来反衬中国女性在“三·一八”惨案中表现出的勇毅、伟大。

生4:我同意。“几缕血痕”,何其少,又何其小,然而,正是从“这几缕血痕”中,可以看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中国女性的伟大。而中外杀人者却自以为屠杀就能吓倒人民、征服人民,殊不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屠杀愈凶,愈暴露出他们的卑怯、虚弱和渺小。

生5:中外杀人者屠杀人民的所谓“伟绩”“武功”,在三个女子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面前,简直渺小到了极点,以至于“被抹杀”了。然而他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生6:通过上面几位同学的分析,我认为把“这几缕血痕”理解为三个女子的流血牺牲,不仅指称适当,而且文意贯通。

(全体学生肯定以上同学的分析。教师小结。)

(四)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师:“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生1:可能是总结上面两句。

生2:我认为是由上述事实做出的结论。

师:总结了什么?作出了什么结论?“意义”在哪里?

(生

1、生2回答不出来,大家思考。)

师:请大家注意“意义”的定语“对于将来”和“此”。

生3:我认为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出下文。其中“此”应该指第三段:“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正是“对于将来”的“意义”。

生4:简单地说,“对于将来”的“意义”就是唤醒“苟活者”,激励“猛士”。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生5:我也同意这样理解,可是有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句话后怎么用句号而不用冒号或破折号?用冒号或破折号,意义不是更明显吗?难道鲁迅会用错标点?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继续认真思考。

生6:“人无完人”,鲁迅也会有错的。

生7:你说鲁迅在其他方面有错我可能还相信,但你说他会把标点用错我不敢苟同,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生8:老师,请您说说您的看法。

师:好吧,我来说几句。我认为这个问题应当历史地看待分析。按照现在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来衡量,用句号的确不合适,应该用冒号或破折号才意义明显,不致使读者发生误解,到上文去找“意义”。但是,如果历史地看,在鲁迅写此文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使用标点的时间还不算长,偶尔不规范也应视为正常现象。事实上,在早期现代白话文著作中这种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早期现代白话文时,应该主要从文章的内容入手去分析理解。

(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谁能在本节文字中另外找一个例子,以资佐证?

(学生找例子。)

生9:第一段就正好有这种情况。依现在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句之后该用冒号,作者却用了句号。可是谁也不会到上文去找那“几点”,因为下句的三个“一是”的提示非常醒目。

师:很好!因为你注意到下句的三个“一是”的提示,所以不会受这句话后的句号的干扰,到上文去找那“几点”。那么同样,我们如果能留意一下“意义”的定语“对于将来”,也就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了。

师:你们语文老师实在厉害,都是踢球的高手,从语文组长刘进老师开始。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学期,我给语文组提了个要求——教材上的每篇课文最好用一两课时上完。后来我对语文组老师说“这一周我给大家上课”。他们就帮我挑了这么一篇课文,估计他们想,你要让我们一课时上完,今天就看你一课时怎么上《记念刘和珍君》。说实话,我也是踢球的高手。为什么?书下面有注释,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答案教参、网络上都有,这些就不讲了。我今天上午在家里梳理了一下,注意了这么8句话(黑板上板书),那么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呢?等会我们上课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阅读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要在看似矛盾的文字当中寻找合理性,同时又要在合理性当中寻找矛盾。(板书)师:上课!

生:起立、立正、敬礼。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记念刘和珍君”,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君”? 生—:对刘和珍的敬称。

师:我们习惯上用“君”表示对人的尊敬。除此之外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思考、互相交流)

师:(引导)刘和珍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女的。(异口同声)

师:我们一般用什么尊称女子?比如我们讲话“女生们,先生们”,尊称“女士”。同时刘和珍君又是一个在抗议当中被枪杀的,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她应该是什么? 生:烈士!(异口同声)

师:那为什么不说“记念刘和珍烈士”,而是“记念刘和珍君”?我讲她是“烈士”或“女士”是不是也很合理呀? 生二:表示女学生在鲁迅心中的地位。师:什么样的地位? 生二:非同一般。

师:如何理解这个“非同一般”?例如我称张文质,不称“张文质老师”,也不称“教授”,我就称“文质君”,或者称“先生”。这是对他的尊重,同时我也有别的用意。君最常用的意思是“君子”。有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请大家现在查查字典。生:(拿出字典查)

生三:古代是指地位高的人,现在是指人格高尚的人。师: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女士”有没有这个意思?“烈士”有没有这个意思? 生:没有。(异口同声)

师: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君”,参考资料上就认为是敬称。其实不仅仅是敬称,它除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的敬意,更说明了了刘和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看上去“君”很合理,是个敬称,但是你回过头来一想,为什么不是女士,为什么不是烈士,而是君呢?这是一个矛盾。于是回过头来再研究这个词义。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学大师、文学巨匠,他会乱用词语吗?不会。我们就要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当中找矛盾。

另外文章开头,“程君问'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为什么没有?下面反复讲,“我无话可说”,而且标点符号还变化了呢,这里是句号。“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问号。到最后是“呜呼,我实在说不出话来!”,感叹号。但是你看看全文中他又反复地写“早觉得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但是我还有什么要说的话”,“我已经说过了”。我在这两组文字之间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矛盾不矛盾,可以讨论。生:(热烈讨论中)

师:我感觉你们的状态很好。(对学生讨论的氛围给予肯定)生三:我觉得不矛盾。师:为什么?

生三:这样能显示出他内心前后的矛盾。生:哈哈!(哄堂大笑)

师:前面是不矛盾,回过头来又觉得矛盾了。那么你说说看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呢?在文章当中找答案。我要讲的第二个观点——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案就在文本中,要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板书)

生三:这么说能够显示出人世浓黑的悲凉。师:为什么能显示出人世浓黑的悲凉呢?

生四:鲁迅认为他写点什么只是一个菲薄的祭奠,不能体现出这些逝者的珍贵。师:那不写呢?

生四:不写的话,就无法让人们记住这些事情。

师:这位学生讲的还是“要写”,他得这个答案对不对呢? 生:对,赞成。(异口同声)

师:鲁迅反反复复地在说“我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文章当中有没有这个答案呢?现在请花五分钟时间读课文,注意答案就在文本中。生:读书(五分钟)

师:要进入刚才的状态中,读完了以后进行交流。(教师教室内巡视指导。)你说一下。生五:“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了愤怒。”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六:有!“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师:还有吗?

生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现在有三种不同意见。你更支持哪一个?或者说你还有答案的?

生八:“四十多个青年的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师:这个能不能说明他不写的原因? 生齐:能!

师:刚才四个句子都是他不写的原因。最能表达鲁迅“我实在无话可说”,“呜呼,我实在说不出话。”一个词语是什么? 生九:怒。

师:他就是一个字,怒。还是用原话。生十: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师:赞成吗? 生齐:赞成!

师:为什么“出离愤怒”?其他的那几句话都是出离的答案。刚才讲到他为什么写,是希望我们能够记住。这是有原话的。请在文中找出来。他仅仅是希望我们记住这些人,这个事件吗?

生十一:我们活着,会在淡红的血迹中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勇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师:说得很好。

教师板书:在微茫的希望中奋然前行

师:为什么说是微茫的希望?此次惨案牺牲了那么多人,怎么是微茫的希望呢?可以讨论一下。答案就在文本中。我们就是要在鸡蛋中挑骨头,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对文本理解得透彻,才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生八:这是徒手的请愿,与段祺瑞政府相比,力量很渺茫。在这次惨案中看到的希望是渺茫的,真的勇士虽然存在,但与黑暗的势力相比,是比较微弱的。师:鲁迅是否赞成这样的请愿? 生八:不赞成。

师:你怎么知道不赞成的?

生八:人类的血战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师:对不对? 生齐:对。

师:我给大家补充一个鲁迅先生在另外一篇文章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他在《空谈》中这样写:“改革自然不免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是大大地失算。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是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什么样的修辞? 生:比喻

师:比喻。大量的木材才形成一块小小的煤。划得来吗? 生:划不来。

师:是他在《空谈》中讲得很明确了,“改革自然不免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睁开眼睛看看历史,是不是这样?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哪一次没有流血?你看看谭嗣同。哪一次流血成功了?是不是这样?思想家就是思想家。我们青年人容易冲动,特别是到大学,尤其是到京城的大学,一看到这样那样的活动就上街游行。游行有个鸟用!是不是这样?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讲?看看课文。生思索。

师:鲁迅作为一个改革的启蒙者,他希望的是什么?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有《孔乙己》、《药》、《社戏》、《故乡》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鲁迅的希望是什么? 生思索。

师:鲁迅最初是学医的,后来从文。他为什么弃医从文? 生齐:为了解救人们的思想。师:同样,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我经常和那些愤青们讲的话,“所谓的民主自由首先必须建立在人身的自由和生命存活的基础上的。”你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民主自由?鲁迅要表达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教参上把段祺瑞和杨荫榆说的一文不值。你们百度一下会发现。段祺瑞在军阀混战阶段是个很了不起的领导者。杨荫榆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学校长。这样的领导人何校长,还这样对待请愿的学生啊!所以我在布置预习时就要求大家百度一下段祺瑞,看看和书上的注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有兴趣的还可以翻一翻历史书,看看有什么不同。

其实我对《记念刘和珍君》的解读,更多的是建立在他告诫年轻人要用智慧去对抗黑暗,而不要冲动上的。关于这一点他讲得很清楚。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讲到,“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对青年人来说这是镇压,但作为统治者来说,他不认为是镇压。他是维护政权的需要。所以当我们回看文字,联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统治者所站的立场,所把握的舆论工具跟我们,跟真相,往往是不一致的。鲁迅作为一个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作为思想家,他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往往付出了无谓的牺牲,结果所取得的成效一点点。所以他在最后讲“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此”指什么? 生十二: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

师:现在回过来看下预习题。记念谁,为什么记念,怎么纪念,有没有弄清楚? 生齐:明白!

师:我们今天调个个儿,先学第五部分。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生:写的是刘和珍、张静淑等人是如何遇难的,作者对她们的勇气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师:对。这部分是写受伤遇难经过,作者用了“伟大”一词来评价这几位女子的勇气与从容。请大家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向大家描述这几个人的死伤具体情况呢? 生1: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对事实了解得更清楚。生2:是为了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师(追问):为了真实地再现场景,可以有多种方法,在这儿,作者没有写混乱的场面,没有特写几个女子遇难时的勇敢,也没有直接写反动派的疯狂屠杀。字里行间,我们感受不到喧嚣、鼎沸,作者为什么不写那些?那些不是会使场面更盛大、更逼真吗? 生3:本文的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三·一八”惨案,整个场景并不是本文的写作重点。

师:那么,在第四部分第②自然段,作者究竟想侧重表现什么?想告诉读者什么?

生4:鲁迅先生侧重写了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的死亡、受伤情况。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刘和珍被枪击的句子。

生读:“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师:请大家注意“背部”这个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开枪人在刘和珍的后面,刘和珍没有察觉到。生2:她们是去执政府请愿的,段祺瑞政府已做好了部署,作者在本段说“罗网”,背部中弹,说明不是正面冲突。请愿队伍去之前已埋伏了杀手,有人从背后偷偷开枪,“暗箭难防”。

师:“暗箭难防”不一定很准确,因为在咱们前面的介绍中,段政府诬蔑这一次惨案的发生缘由是游行队伍“丛击军警”,政府军被迫做出反击。这反击显然是公开的,这次反击导致死伤两百多人。证明不是暗杀,而是一次疯狂的滥杀。师:“斜穿心肺”当然是致命伤,说明了开枪人的狠毒,而这一“斜”字,隐含了什么信息? 生1:是从侧面开枪的。生2:不知道。

师(提示):有一句话叫“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它的意思是力量强大的弓射出的箭,运行到了最后,它的力量已经微小到不能穿透薄薄的绢。我想这儿是同理吧。请一个同学将老师未讲完的话补充说出来。

生:这颗子弹竟然斜穿心肺,说明子弹有很强大的力量,也说明开枪者就在附近,是一种近距离的射杀。

师:说得有道理。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分析张静淑和杨德群两个女子的中弹情况。

生1:张静淑中了四弹,说明政府军的镇压很疯狂。生2:当时游行请愿的人非常多,而一个人在一瞬间就中了四弹,说明军警很多,的确是像鲁迅先生所说“攒射”。师:你能解释一下“攒射”吗? 生2:子弹密集的扫射。

师(提醒):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句“其一是手枪”。生1:“手枪”一般是军官拿的,士兵持的是长枪、步枪,说明军官也在参与这一次屠杀。

生2:说明军官不仅指挥屠杀,还亲自动手杀人。师:对,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

生3:我认为“立仆”说明了这四弹也都是致命的,所以张静淑还没能扶起刘和珍,自己就先死了。

师:大家分析得越来越深刻了,真不错。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张德群的情况吧。请大家先朗读有关文字。

生读:“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兩辊,于是死掉了。” 师:请大家比划一下子弹的路径。(师生比划)师:谁来试一试?

生1:杨德群中的弹是“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子弹从肩一直穿透了胸还出来了,说明子弹的威力相当强大,一定是射击者相隔非常近。

生2:杨德群挣扎着坐起来,结果被一个兵猛击兩棍,按理说,杨德群受的也是重伤,她应该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而这一个兵还要击她,说明杀人者凶残到了极点。

生3(补充):这个兵猛击的是她的头部与胸部,这两处都是人的要害部位,说明杀人者是要置人于死地,非常卑劣。师:老师再补充一条,子弹是从“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是从上向下斜穿,“从上向下”这种情况的发生,老师猜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敌人居高临下,二是直接用枪抵着她的肩膀射击。不可能是平射。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痛心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兩百多人的惨剧。(2)难句剖析(作者的盛赞及批判)师:充满青春活力、善良、温和、始终微笑的和珍们瞬间化为了冰冷的尸骸,怎不让人“出离愤怒”,怎不让人心碎欲裂。当鲁迅先生听说她们遇难的经过师,同时又被一种东西所震慑。请大家齐读第③自然段。(生读)

师:对于三个女子,作者用了哪些词来盛赞? 生1:“惊心动魄的伟大”

生2:还有“从容”,反映了她们的英勇无畏。

师:大家过去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例如:《藤野先生》,其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先生的语言辛辣、犀利,从刚才老师提到的例子,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作者是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其实是滑稽、难看。师:“标致”用了反讽。在这段中,反讽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生1:“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这句中的“文明人”。他们的举止不文明。师:“文明”的反义词是„„ 生1:野蛮

师:对,他们是杀人的刽子手,杀无辜的群众,杀手无寸铁的学生,这种举动实在太野蛮,太卑劣。“火药”“枪支”的发明,本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而现在却指向了无辜的人类自身,作者用反语,加强了批判力量。

请大家接着发言。

生2:“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中“伟绩”一词。“伟绩”本来是指伟大的功绩,这儿不仅不是功绩,反而是暴行。生3:“妇婴”代表弱者,军人拿着武器屠杀她们,是人神共愤的。

生4:我想还应有“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它和上一句是一类。

师:大家觉得应该怎样解释“武功”? 生1:反对派屠杀的本领高强。

生2:“武功”和“伟绩”是差不多的,因为合起来是“功绩”,“武功”就是用武力建立的功绩。

师:生2是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的。的确没错,当我们遇到难词难句,语意把握不准的时候,要把它放在语境中考察。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为文章、段落、句子是不同级别大小的单位,同一篇中,词、句总是与它的邻居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扩大语境,考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后得到正确的理解。

生(质疑):为什么是“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当初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杀害的不止是学生。师:这儿得给大家补充一下。课文此处的“八国联军”并非历史上常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法、美、意、荷、比、西各国军队,合起来是八国,请大家参看课文第31页注释①。“妇婴”在此专指刘和珍们。“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就是指段政府的军队对刘和珍们的屠杀。“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也就是指这次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因为段政府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帝国主义。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简而言之就是“互相”,运用“互文”的语句,它们的语意是互相补充完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话:“主人下马客在船。”并不是说主人刚下马客人已到了船上,而是指主人、客人都下了马,大家上了船。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次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相互勾结、谋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生(质疑):既然是讽刺的反语,为什么又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你可以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生 :屠戮妇婴的„„伟绩和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一方被另一方“抹杀”,即存在一种比较关系。一方是杀人者,一方是受害者。请你试比一下作者对双方的情感态度。

生:鲁迅先生对受害者和杀人者分别是用“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来评价的。不过,前者是真正意义的“伟大”,后者“伟大的功绩”实则表现了作者内心一种透彻心骨的愤怒、憎恨。

作者这段话的重心是高度赞扬三女子的大无畏勇气,尽管反动派凶残,可是,却有毫不畏惧的女子视死如归,让反动派嚣张的杀气也黯然失色。作者用“不幸”一词,饱含嘲讽蔑视之意。

第四部分学习

语言品析及行文层次

师:(承接):第五部分,鲁迅先生用简明的短句,貌似冷静的笔调介绍了刘、张、杨三人的中弹情形,实则情如暗流,汹涌澎湃。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无法遏制内心的愤怒之火喷发。接下来,我们学习第四部分。首先,请大家齐读这部分,注意传达你内心的愤激。(生齐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整齐、声音洪亮,有些词还可以加重,突出一下,咱们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划一划,大家认为哪些词该重读。

生1:卫队“居然开枪”“竟至于颇为怀疑”“最坏的恶意”“然而我还不料”“竟会下劣凶残”。生2(补充):“但我对于这些传说”“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这地步”“况且”“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 师:通过刚才找的这部分词,我们来概括一下:有一部分词,它们能鲜明地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如惊愕、震惊等,这部分词需要重读,它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如:“居然”“更何至于”等;另一类词是作者表达的语意重点或展开事实,如:“最坏的恶意”“无端在府门前喋血”等。

请大家再试读揣摩揣摩。(生自由读)

师:第①自然段中,作者侧重要反映的是自己对刘和珍的死难以置信。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的怀疑态度的? 生1:“居然”“竟”等表出乎意料。

生2:作者说“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作者直接表明他的不相信,他认为那些都只是一种“传说”。生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先生是拿现在的事实和他过去的推测进行了比较,发现事实和推测不符,竟然还超出了他预料的坏的程度。

师:你能将“向来”一句用自己的话表达得更通俗些吗? 生3:我从来都不怕以最坏的结果来推测中国人。师:这一次是比“最坏”还要坏,坏到何种程度? 生:学生们只是去请愿,而政府军却杀死射伤达数百人。师:“卫队居然开枪”,“卫队”的职责何在?

生:“卫队”是护卫政府国家及它的子民的,而现在竟变成了屠杀人民的刽子手,说明它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何况刘和珍等人都是爱国青年。

师:作者说“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死伤数百,令人惊骇;上午去请愿,下午就传来噩耗,短短几小时,血流成河。这一段作者以不信来衬托事实,借不信来抒发无以言表的愤怒。

令人愤怒的还不止于此,因为证明事实的尸骸上还有“棍棒”的痕迹;

令作者愤怒的也不止“虐杀”,还有更甚的„„更甚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生:“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暴徒”为什么划上引号?

生:这儿是引用段政府令的原话,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师:第二个“但”字句的内容,是哪些人说的? 生:反动文人。

师: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不仅用刀、枪、棍打伤杀死无辜群众,而且还诬蔑,他们为什么要来这一套?

生:他们为自己的恶行找借口,推卸责任,说明他们制造了这一起大惨案,内心也惶恐,害怕正义的力量,这说明他们十分虚伪。

师(小结):对,反动派本质上是虚伪、色厉内荏的,所以想嫁祸于人,不惜用谣言中伤、陷害;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方法,先说死伤被证实,再诉诸读者是“虐杀”,最后揭示反动派竟还厚颜无耻地诬蔑,这一层层剥离,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反动势力的凶险毒辣。

面临这样一个阴霾笼罩的社会,鲁迅先生向世人发出了沉重而语重心长的呼告。

请大家看第⑤自然段。(全体男生读第⑤自然段)

师:作者认为我们这个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生:反动政府制造的惨象和反动文人散布的流言。师:枪杀镇压和流言诬蔑双管齐下,实行高压统治,这使得万民齐喑。如果再继续这样维持,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请大家齐声回答。

生齐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不在„„就在”表什么关系? 生:选择

师:不相容性选择,非此即彼。虽是选择关系,作者真正的意图却已明示在其中,是哪一种? 生(齐):爆发!

师:“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饱含了鲁迅先生无限的痛心和殷切的期望,它既是警示,更是号召,号召民众起来摧毁这黑暗、腐朽、与民为敌的社会。请全同学班再次齐声诵读这一段。(全班齐读)

师(小结):第⑤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对偶、呼告等修辞,整句、散句相错杂,渲染出一种慷慨悲愤的气氛。斯人已逝,无可挽回,唯有生者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烈士的遗志,继续战斗,取得最后的胜利,方能使死者含笑于九泉。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如何战斗,欲知鲁迅先生做计如何,且听下节分解!

下载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实录 ——再现场景,以景激qing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 一 课前导入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心惊胆寒,这一点不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

    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有人说高中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而我今天选择了迎难而上,说课的课题是周树人即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我......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1.说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

    记念刘和珍君_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概述】《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文中有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无比沉痛的悼念,有对反动派虐杀......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 1.通过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专家、同行们: 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5日诞生。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