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肥皂泡儿
《肥皂泡儿》说课
克山县第二小学 裴雪枫
教材分析:
《肥皂泡儿》是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选文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调,内容来源于现实,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课文生动具体的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吹肥皂泡时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生活的乐趣。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亲自吹泡泡的经历或是亲眼见过,但是对如何调制泡泡水却很陌生。学生能够准确拼读拼音,有一定的预习习惯,课前能自学部分生字,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本课共两课时,今天我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字、词,掌握多音字,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的;
3、体会游戏过程写的有序及细致;
4、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
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的;并体会游戏过程写的有序及细致。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吹过泡泡儿吗?当时是什么感觉?
你做过泡泡水吗?能吹出泡泡儿吗?怎么弄得啊?
预设:
1、做过,能吹出泡泡儿来。(及时表扬)
2、做过,不能吹出泡泡儿来。(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3、没做过,都是买的。(有些事只有我们亲自去实践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把学生能更快的拉进文本当中来。
同学们,在冰心奶奶的童年生活中也有这样一段美好的记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想要和别的同学交流的吗?(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培养学生从题目入手,学习质疑的方法。
二、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作者简介: 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让学生了解作者,进一步奠定学生学习此文的心理基础。
2、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冰心奶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儿。她的肥皂泡儿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儿,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儿的吗?让我们翻开课本来读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的读音。
从整体入手学习课文,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
3、抓生字所在的句子,学习生字 :利用小黑板把这节课中难以掌握的字、词的句子先列出来。让学生反复来读。告诉学生这些句子非常重要,因为这课的生字都在这些句子当中,读懂了它们,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让学生知道生字是从课文的语句中来的。这篇课文多音字很多,扇:若是用扇子在下面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散: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和希望。教师要指导朗读,因为据词定音是多音字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读通句子后,把词语画出来,让同学以各种形式来读,来认。重点教师给予讲解。这样学生能有目的的进行学习。
三、再读课文,感受肥皂泡儿的神奇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对肥皂泡儿特点描写的词语。指名说一说。(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脆薄、光丽的薄球、颤巍巍、光影凌乱)
2、本课共三个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读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描写肥皂泡儿时用词的恰当、准确。
四、品读感悟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你这样做也不一定就能吹出许多的泡泡儿,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她把做肥皂泡儿的窍门在文中已经告诉大家了,谁能找到?(不仅理解了“黏稠”一词的意思,学到了做泡泡儿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找关键词语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的细致。)(板书--做)
2、冰心奶奶又是怎样吹肥皂泡儿的?(板书—吹)(指名读)用“先……然后……再”说一说吹肥皂泡儿的过程。(体会写作的有序性,锻炼语言词表达能力。)
3、冰心奶奶不仅做了,吹了,还认真欣赏了自己吹的每一个美丽的泡泡儿。(板书---赏)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儿美在哪儿? 抓住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引导理解: 课文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描写肥皂泡儿的美。学生能在读中体会出来说出来最好。如果不能,就用“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肥皂泡的美丽?”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同时抓住“玲珑娇软”和“颤巍巍”两个词。“玲珑娇软”的小球是什么样的?引导感受肥皂泡儿的小巧柔韧,体会美丽可爱。“颤巍巍”:什么情况下遇到过这个词?怎样理解?引导体会肥皂泡儿给人梦幻的感觉。
4、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情趣,还吹出了遥远的想象。小小的肥皂泡儿让冰奶奶想到了什么呢? 指名读冰心奶奶想象的语句。请一名读的好的同学范读或老师范读,引导想象: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会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引导:你能带着你的想象读读吗?
5、这是美丽的肥皂泡儿,神奇的肥皂泡儿。那么在吹肥皂泡儿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为什么是充满快乐、骄傲、希望?(达到与冰心奶奶情感上的共鸣。)
五、回顾整体
在玩肥皂泡儿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吹了,还认真的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儿,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篇文
章。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再回整体结束。
六、作业
课下玩一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或者其他游戏。这次要有意识的去玩,留意玩的过程,按顺序记叙下来。玩儿时还要认真观察,积极想象,像冰心奶奶那样把想象的内容记录下来。下一课时我让大家说一说。但要注意!肥皂水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东西,千万别洒到眼睛里去。做其他游戏时也要注意安全啊!
七、总结 冰心奶奶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让我们把童年美好的回忆记录在笔下,珍藏在心中。板书设计
肥皂泡儿
做:黏稠 吹:蘸——吹——提 赏:颜色形状
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更容易接近文本。
2、重视学生的得双基能力训练,在课堂之上练会本课的生字,减少学生课余时间的占用。
3、重视学生在识字能力上的培养和训练,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我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这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4、教给学生方法,如多音字读音的判定,要把多音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据词定音。
第二篇:《笋芽儿》说课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笋芽儿》说课材料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课《笋芽儿》。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
《笋芽儿》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的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两课的训练,加上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觉阅读习惯、积累词句的习惯、多种形式朗读的习惯等。所以,在教授本课时我力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认读并理解生字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在集体的交流中理解课文主旨,收获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开始,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然后,启发学生: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此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随后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三、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1、指名读文,启发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精读理解,体会情感:
启发学生: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最后,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教师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4、配乐齐读,感悟语言:
学生经过尝试、指导、表演后,朗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实现情感与内容的统一,进而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四、疑难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时,我采取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 1、一看:
学生发现在本课九个会写的生字中,有三个带口字旁的字,那么,带口字旁的字该怎样书写呢?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重点指导了“唤”字。让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二写:
学生认真观察后,让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这个字。3、三对照: 写完后,把自己写的字和书上的字进行对照,找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再写一个。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说板书设计】
3、笋芽儿
竹子:“我长大啦!” 春雨姑娘
呼唤 雷公公
叫醒 竹妈妈
爱护 太阳公公
温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它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是语文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力图通过板书让学生明确思路,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设计了简洁明了又便于掌握的板书内容。力争让我设计的板书成为一篇“微型教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笋芽儿》说课材料
新开小学 张
月 2 0 1 1.5
第三篇:笋芽儿说课
以读为主,体验情感,品味美感-----
(六)教学反思
在讲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的春景,同时也观察笋芽儿从黑糊糊的地下破土而出,脱掉层层笋壳,最后长成修长挺直、苍翠的青竹的过程。同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沉浸于欢乐的春天的景象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我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生读、表演读、师范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读、齐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也注意对朗读的评价(如“你真不愧为我班的朗读能手!”、“你的进步真不小!”、“你的声音真响亮!”、“如果你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
可能是因为在读、在表演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得放松,在扩展“笋芽儿还能看到哪些美景呢?”的时候,他们的思路稍加提醒就已经变宽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出现了:看见了一群小朋友在春游;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向我们点头;看到了小河的冰融化了,一排排着向前跑去;看到了小兔和小松鼠在做游戏;听到了黄莺在清唱歌,那歌声把笋芽都迷住了„„说实话我听得都入了迷,可是孩子们还在继续。我想这可能就是轻松的课堂带来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产生了新知识的效果吧。回顾教学,也有不少失误:如学生朗读非常优美的情况下,教师就不用范读;提问:“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看到了什么?”,我却问了:“你看到了什么?”,好像有点不连贯„„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我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献课活动中,我上了《笋芽儿》的第二课时。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与春天有关,单元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因为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从备课到上课,我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主体地位,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自主的说,以说促读,以读代讲,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本
课前,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备了课,并将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熟记下来。因此在上课时我比较轻松、自然。课堂上我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主导的作用,充分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学生配合也比较默契。1
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上课一开始,我采用“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在讲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的春景,同时也观察笋芽儿从黑糊糊的地下破土而出,脱掉层层笋壳,最后长成修长挺直、苍翠的青竹的过程。同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沉浸于欢乐的春天的景象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我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生读、表演读、师范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读、齐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也注意对朗读的评价(如“你真不愧为我班的朗读能手!”、“你的进步真不小!”、“你的声音真响亮!”、“如果你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
可能是因为在读、在表演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得放松,在扩展“笋芽儿还能看到哪些美景呢?”的时候,他们的思路稍加提醒就已经变宽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出现了:看见了一群小朋友在春游;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向我们点头;看到了小河的冰融化了,一排排着向前跑去;看到了小兔和小松鼠在做游戏;听到了黄莺在清唱歌,那歌声把笋芽都迷住了„„说实话我听得都入了迷,可是孩子们还在继续。我想这可能就是轻松的课堂带来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产生了新知识的效果吧。
回顾教学,也有不少失误:如学生朗读非常优美的情况下,教师就不用范读;提问:“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看到了什么?”,我却问了:“你看到了什么?”,好像有点不连贯„„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我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我不喜欢用好和坏这样的字眼来总结或评价一堂课,而是更喜欢用价值与否来思考一堂课,或许也应该像文中的竹子那样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还要看得深一些。如果这堂课能让学生情感体验的余波久久地回荡到今后的阅读之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一次加升,那么我想这就是我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并努力做到评价准确到位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直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仍然采用配乐朗读、自由读、齐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为了让学生领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课前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出现的各种人
物(春雨姑姑、笋芽儿、竹妈妈、雷公公、)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学
生朗读过程中,我及时激励,且努力做到评价语言到位,具有针对性。如:“读的很有感情,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雷公公的气势„„”这些话语有利的激
发了学生积极朗读的愿望。
二、有效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迪学生的情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投影片,并运用
所学的观察方法,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万物复苏的春景,观察笋芽儿破土而出,最后长
成苍翠青竹的生动景象。使学生在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训练了观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学文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笋芽儿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配以优美的课件音乐,学生在笋芽儿前后的语言变化过程中,体会笋芽
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
合素养。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之处,有待改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话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整堂课上,我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
正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整堂课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能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表现出来。过程和方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了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强的态度变化,懂得了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一、说教材
在上这一课时,我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用多媒体VCD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然后,启发学生: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二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二)复习巩固,字词再现
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此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最后,播放多媒体VCD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画面)。
(三)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1、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VCD中的课文朗读部分,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画面)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尝试朗读,体会情感。
首先我启发学生: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最后,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我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听朗读示范,掌握技巧。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毕竟有限,在让他们大胆尝试之后,教师还须作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能读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所以,当学生尝试之后,我就播放多媒体朗读示范部分(画面)。朗读示范语言标准,富有感情,而且还有明显的语音升降符号,学生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真切和形象的美感体验,也很快地了解了自己的朗读与其还存在的差异。此时,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四)读写结合,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下期的学生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当学生学习了这篇优美的童话散文后,我就出示多媒体VCD中的写话练习进行写诗的训练(画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在此,教师先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实践,然后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他们敢于实践,我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作过高的要求。
(五)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第四篇:笋芽儿 说课
《笋芽儿》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两课的训练,加上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为第二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上这一课时,我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用多媒体VCD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然后,启发学生: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二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此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最后,播放多媒体VCD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画面)。
(三)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1、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VCD中的课文朗读部分,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画面)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尝试朗读,体会情感。
首先我启发学生: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最后,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我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听朗读示范,掌握技巧。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毕竟有限,在让他们大胆尝试之后,教师还须作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能读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所以,当学生尝试之后,我就播放多媒体VCD中的朗读示范部分(画面)。朗读示范语言标准,富有感情,而且还有明显的语音升降符号,学生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真切和形象的美感体验,也很快地了解了自己的朗读与其还存在的差异。此时,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4、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5、配乐齐读,感悟语言。
学生经过尝试、指导、表演后,朗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实现情感与内容的统一,进而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四)读写结合,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下期的学生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当学生学习了这篇优美的童话散文后,我就出示多媒体VCD中的写话练习进行写诗的训练(画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在此,教师先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实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他们敢于实践,我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作过高的要求。
(五)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
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第五篇:新教科版《肥皂泡儿》教学设计
《肥皂泡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着重指导学生学写带有部首“车” 的生字。
2、帮助学生能初步将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能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的详细过程。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口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师: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童年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下如诗如画的肥皂泡。体会冰心奶奶描写肥皂泡时用词的恰当、准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文 过渡:通过自主学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学习指导:课文围绕肥皂泡讲了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着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活动再次吹肥皂泡激发学习乐趣。
师:我们已经了解怎么吹肥皂泡了。现在就来吹一吹,吹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看看谁吹的泡泡最美?飞得最高?注意不要让泡泡水溅到眼睛里。(生吹: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下座)(老师要参与其中,如:看,那个泡泡多大呀!啊,一串串泡泡飞起来了!瞧,这个泡泡的颜色多美丽呀!一个大泡泡分成两个小泡泡了,多可爱呀!……)
师:同学们,刚才玩得开心吗?肥皂泡美丽吗?(生答)冰心笔下的肥皂泡更美丽,那诗意的语言把肥皂泡描写的活灵活现。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朗读冰心奶奶笔下美丽的肥皂泡吧!
3、理解赏肥皂泡的美丽。
A、点拨要点:紧紧围绕‚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抓住“美丽”一词让学生从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变化、吹的动作等体会吹起来的肥皂泡的美丽。
(出示课文内容)在肥皂泡飞舞的课堂学生大声的朗读第4自然段,读后指导你认为作者哪写出了肥皂泡的美丽?(学生自由发 言)
B、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出示: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四、总结回顾
作者为什么喜欢吹肥皂泡?
五、布置课下作业
尽管肥皂泡的美丽是瞬间的、短暂的,但它却让我们难以忘怀,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永远留在我们成长岁月的梦里。冰心奶奶笔下描写的肥皂泡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忧无虑、幸福畅想的儿童世界。请你课下再吹肥皂泡,再次感受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
肥皂泡 做泡泡 和弄和弄 吹泡泡 吹、提、扇 看泡泡 美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背诵课文。2、复习生字:(1)请学生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过渡:同学们都能够准确的读出生字的字音、及词语,现在学习识记书写生字。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板书生字,学生自由组词,教师同时板书。
2、板书演示“转”、“低”的笔顺。
3、重点强调多音字 “转”并组词。
“低”的第5笔是横,用红色强调关键笔,“低”的第5笔,要稍倾斜;“洒”与“酒”的区别。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此设计注意利用汉字造字原理进行教学,注意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过渡:为了检测出同学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如何,我们做以下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用下面的字组合成新的字、组词、注音。弄 轻 圆 飘 透 乱 转 仰 洒 低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透明: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五、总结
板书设计:
肥皂泡儿
弄 轻 圆 飘 透 乱 转 仰 洒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