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吴九超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一门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从思维发展来看,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实施,效果较好。

第二篇: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1500字]

〃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的海陆面积的比例,描述

海陆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说明地球上的海陆面貌

3〃情态价值:学习本节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学生对它了解的并不多,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或看图,才能逐渐对地球

上的海陆分布有所认识。

三〃重点: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特点。四〃媒体(教具):

地图册 课本插图

五〃方法:

读图分析 讨论探究 归纳总结

六〃教学流程:

<一

设4`

:

情师:你会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吗?有哪几种方法? 生:思考后回答,有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 二

: 同学们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这非常好.不过,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图.看一看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

布情况,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 地20` 球?

师:在地球上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它们各占多大比例?

生:结合插图2.1和2.2看书,总结说明。1〃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占71% 陆地:占29%}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

生:结合书中插图,看课文,分析总结。

2〃海陆分布特点: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师: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来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

<10` 四

: 1〃生读:人类探究地球全貌的历程

2〃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你认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呢?还是应该叫水球? 生谈自己的观点,师给予鼓励。<2` 五

: 师:学习了本节课,你认为重点应该记住什么? 生:总结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师补充

<六

习8` 1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的______,陆地占______.概括地说,就是______海洋,______陆地.2看图说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若干名同学看图回答)板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 地球 水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占71% 七分海洋

陆地:占29% 三分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指图说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

3〃情态价值: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在图上找到标有名称的七大洲、四大洋,但如果不标名称,学生就不容易确认七大洲和四

大洋,需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逐步认识

三〃重点:

记住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四〃难点:

在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五〃媒体:

地图册、课本插图

六〃方法:

读图指导法、阅读分析法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

4` 师:你知道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各占多大比例吗? 生:思考并回答海洋占71%,陆地占29% <1` 二

同学们观察地图,可以看到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又分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它们叫什么名字?辽阔的

海洋也被分割成几部分,它们叫什么?分布在哪儿?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三

讲授新课 20` 师:看28页图2.5.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在图上找到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然后明确大洲的含义

1.大洲: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

师:世界上有几个大洲?大洋又分成几个部分?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生:读图2.6,说出大洲、大洋的名称,并判断位置

2.七大洲:

东半球:亚洲(最大)、非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

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

师:学习本节课之后,你能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吗? 10` <四>课堂活动1.生读:大洲的命名

2.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的相对位置

3.看世界地图:哪些大洲是相连的?看看它们的分界线在那儿?还有哪些大洲之间仅以海

峡相隔?

生利用地图完成活动内容,师点拨引导

<五>总结 由学生总结七大洲名称、位置特点、四大洋的特点 2` <六>反馈 1.读图说出七大洲名称和位置特点

2.读图说出四大洋的特点和相对位置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欧、非、南北美洲的轮廓,并标出名称

生读图回答,动手画图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板书设计 : 大)欧洲

非洲 南极洲

西半球:南北美洲

格陵岛——最大岛屿

四大洋: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七大洲:东半球:亚洲(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能举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说明.结合演示、读图分析了解地壳的运动及海陆变迁

3.情态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在地图上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但并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海陆变迁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所以学生很难想象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加深理解。

三〃重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四〃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五〃媒体

地图册16页、课本插图

六〃方法

讲述、举例说明、读图分析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4`

创设景

情 你能看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吗?它们是一直就在这儿?就是现在的模样还是有其它情况?

生:看地图册14-15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二

1` 我们今天来研究了解一下海陆的变迁

<三

12` 一〃沧海桑田

师: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含义吗?能举出例子吗?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生:可以看书,结合“沧海桑田”,举例说明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迁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师:图2.10-2.12师海陆变迁的实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

生:图课文分析,通过活动说明原因 师:猜猜看: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二〃从世

到的启

15` 1.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活动论 固定论

师:德国科学家根据大西洋两岸大洲轮廓的凹凸特点,提出了海陆轮廓形成的新观点

生:阅读课文34页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大陆漂移假说:

①地球上:一块大陆 一片海洋

②分裂漂移

生:读课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师:你想了解德国的科学家吗? 生:完成课堂活动内容

<四>课堂活动

1.请同学们读一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谈一谈你的感想

2.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工作者在科学考察中发现了南美洲和非洲古地层和古生物的相似性,你知道为什么吗?

3.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生结合2.16和2.17图综合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师:本节课通过大量例证说明了地球是运动的,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证来说明这一点。<5` 六

1.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2.关于海陆轮廓的形成有哪两种观点? 生完成填空题

生回答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变迁

一.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固定论 活动论

2.大陆漂移假说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二课时 板块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运用地图说明板块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说明,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

3.情态价值

学习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板块运动很难理解,只能通过一些实例来了解,使学生了解即可

三〃重点

六大板块、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四〃难点

理解板块运动

五〃媒体

地图册、课本插图

六〃方法

阅读、讨论分析、读图说明

七〃教学流程

<一

4` 你能简单描述大陆漂移说吗?

生描述大陆漂移说

<1` 二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新的观点------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它.<21` 三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三、板块的运动: 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你能在图上找到六大板块吗? 生:读图找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1.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你能不能总结出板块学说的观点?

生:阅读课文分析总结出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2.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①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②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例如:2005.1印度洋海啸2008.5.12四川汶川大地震(8级)都是在板块交界的活跃地带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生:完成活动内容

<10` 四

1.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①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②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生:结合2.20和2.21图讨论说明 生读图分析总结

<2` 五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生:总结六大板块并说出板块学说的观点 <7` 六

1.谁能看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2.你能说出板块学说的观点吗? 生读图回答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板块运动:六大板块

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的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交往的准则,能运用课本插图比较国家的差别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进行分析,讨论说明

3.情态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志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一些国家的名称,但是,国家之间的差别学生不太清楚,需要利用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才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

三〃重点

五项原则

四〃媒体

地图册、课本插图

五〃方法

阅读分析、讨论说明

六〃教学流程设计、<5` 一

看地图册32-33页,分析江南水乡、蒙古包这两种不同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看图比较两种民居的不同点

<1` 二

由于人们居住的环境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尽相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你了解多少呢?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举例

<三

.>

20` 师: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吗?它们在面积、人口、社会制度等方面有哪些不

同?

生:阅读86页四段课文,分析总结

一 国家和地区:

1.数目: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差别很大:

①面积:最大:俄罗斯1707万km2 较小:摩纳哥不到2km2 ②人口:最多:中国13亿

较少:瑙鲁1万多

③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中国等

资本主义:美、日等

师:虽然国家之间有大小的不同,人口多少之别,但国家间的交往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

则呢?

生:阅读87页课文,总结回答 五项原则

3.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师: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能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吗?

生:完成课堂活动内容

<10` 四

1.在地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

2.看图5.3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

生:讨论完成活动问题

<1` 五

师:学习本节课,你对国家之间的差别了解了多少?有什么感想? 生:总结说明,并谈自己的感受

<8` 六

1.国家间的交往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生背诵并回答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数目:200多

2、差别:面 积:最大:俄罗斯

较小:摩纳哥

人 口: 最多:中国

较少:瑙鲁

政治制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3、应遵循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二课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能运用地图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读图分析,讨论说明等方法,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

3.情态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志为振兴祖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能举出例子,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往往不能准确的说出来,需加强练习。

三〃重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四〃媒体

地图册、课本插图

五〃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说明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

5` 师:各国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五项原则

<1` 二

世界上的国家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历史不同,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0` 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阅读课文分析总结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划分依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师:你能举例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吗?对照地图看一看它是那个大洲的? 生:举例,并在图上找到所在的大洲

2.发达国家:20多个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3.发展中国家:150多个

亚、非、拉

师: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差如此悬殊呢?

生:阅读课文,分析总结原因

4.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

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赶上发达国家呢?

生:读课文,讨论分析总结。

5.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抓住机遇,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有些领域已超过发达国,如

印度的软件、中国的航天、核工业等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

生:完成课堂活动内容

<四

10` 师:你能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完成填表内容

<五

1` 师:本节课你重点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总结.结合我国的国情谈感想.<9` 六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根据______划分的.2.发达国家有______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有______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生:完成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

2.发达国家:20多个

欧、北美、大洋洲等

3.发展中国家:150多个

亚、非、拉

4.原因:

5.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三 国际合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能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说明等方法,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情态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也能举出例子,但对国际间的合作却不能很确切的说明,需要教师指点。

三〃重点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媒体

地图册、课本插图

五〃方法

阅读、分析、讨论说明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

创4` 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吗?

生:思考后回答“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1` 二

在当今世界这个大家庭里,人与人和国与国之间都有个相互交往、互助合作的问题。这是本

节课我们要学习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要发展国际合作?它有什么重要性?

生:阅读课文,结合5.9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1` 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三 国际合作: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这是非常必要的.师:你知道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吗?对它了解多少? 生:阅读课文后总结说明主要的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 ①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六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

②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师: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内容了解更多的国际组织的相关内容 生:完成课堂活动内容

<10` 四

1.完成阅读: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2.阅读书中材料,完成相关链接。

生:读材料,完成链接,说出自己的答案。

<五

1` 师:学习本节课,你认为重点应该记住那些内容呢? 生:总结重点

<六>反馈练习

1.联合国是世界______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______.2.联合国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3.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答题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国际合作:重要性:

国际组织:联合国:最大的国际组织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主要机构:

安理会:

其它组织: 讷河四中 江健琨

荐荐高初一中地地理理教教案案

[1000[1000字字]

] 荐初一

案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教学设计

[1000

(精选字]

文])

范 [1000

第三篇: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1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

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树立校本教研意识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1、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2、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三、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七年级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八年级中国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中国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科学地理观,了解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承担的任务,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地理知识基础。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畔执蒲Ъ际醯姆⒄梗闶欠裰廊嗣浅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技能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教学难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

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

1.展示: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展示:图9.3“马六甲海峡”,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承接,我们知道了东南亚的位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它的自然地理特点,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 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示: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东南亚有什么吸引人的旅游资源?请举例说明。

分小组进行展示:

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风土人情: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图片,学生做小导游,展示自己搜集的东南亚资料,解说各景点。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东南亚,感受到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将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

在东南亚降水丰富着呢,大家觉得这里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呢?

(提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教师)对!由于这里水热充足,人们在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也能培育生长于热带的经济作物。请同学们看书,找出东南亚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学生阅读图9.12“东南亚的物产分布”,找出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

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

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学生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作为中学地理的开篇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什么是地理,主要是通过同学们所联想到的具体事物奠定学生对地理的初步认识;二是为什么要学地理,主要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出发推导出生活离不开地理;三是学了地理有什么用,主要是从现实社会面临的矛盾出发得出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材分为2个板块,用了6幅图、2段阅读材料、一个思考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组成,内容较多,需要详略有当的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主要设计在“生活离不开地理”这个板块,“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主要是讲导为主。

二、学情分析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有的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地理,但地理思维能力十分薄弱。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学生不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有些同学对学好英地理缺乏自信;缺乏小组合作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在入门教学阶段,努力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慢教学进度,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想一些办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理学科;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课程类型

综合课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好,我叫~~~,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的地理老师。从今天起,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地理。地理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只有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与能力,我们才能得到更好地生活品质。

2、什么是地理

师:请看PPT,你认识它吗?

生:地球

师:咱们地理就是的“地”就可以理解为“地球”,那“理”是怎么理解呢?

生:道理、真理----

师:很好,那么连起来应该怎样理解地理呢?

生:研究地球的一些“道理”。(需指导学生形成这个概念)

师:一说到地球上的事物,那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山、水、火山、地震等等---

师:很好,山、水灯这么多的地球上得事物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遇到过吗?

生:是

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出现和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不妨看看P2的四幅图。

(师生互动简要的讲解四幅图,简要强调出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师:人总是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特点的地理环境中人们也会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先看PPT,这是一张重庆地形图,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重庆四周的地形高中间相对较低时,与成都平原等地形相连共同构成了四川盆地。注意,这里所谓的中间低是相对于四周而言,就重庆主城而言在理论上应该是属于“中间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依旧会遇到很多山,所以重庆也有“山城”之称。

除此,重庆主城还是处在长江与嘉陵江相汇的地方,再加上重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大气降水量丰富,充足的水汽导致重庆大雾天气多。所以重庆除了有“山城”的美誉还有“雾都”之说,雾都说明重庆有很多的雾,具体来说,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都导致重庆的空气很湿润。

那我们重庆的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又孕育出怎样的重庆人呢?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很多的重庆特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挑选其中的3个进行详细讲解。首先,为何重庆美女多?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其次,为何重庆人爱吃火锅?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最后,为何重庆夏季高温?

生------(引导学生回答)

(过渡)

师:这只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还有很多的其他问题。要是,我们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既然地理如此重要,那学习地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请看P2页---

生: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3、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师:地理教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好朋友”,这样,我们才可以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这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大约公元前5000年,在今天伊拉克地区有一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巴比伦,然而,由于人们长期滥伐森林、过渡放牧等等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再加上战乱等原因,最终使巴比伦被掩埋在了泥沙之下。所以,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就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生:------

师:地理教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比如新疆种植棉花质量很好要是让重庆种植棉花的话估计很难获利,重庆适合种植水稻要是将水稻种植到新疆去的话估计颗粒无收都可能,要是不具备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话,我们就很难过上好日子。

还需要学会“综合的分析问题”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关系才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4结语

最后,跟大家分享2个观点。一是,地理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教师适当的给予解释:春雨主要是暖空气,秋雨主要是冷空气)二是,地理是一门爱情学科,“海枯石烂(大海干涸,岩石成土。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山盟海誓(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像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天涯海角。”

(若有时间多放些图片)

愿:同学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生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第四篇: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坐地日行八万里。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农历二〇一〇年二月初六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2.写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扬沙_____、强沙尘暴_____、冰雹_____、霜冻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转多云_________、小雨转大雨_________、雷阵雨_____、暖锋_____。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1945.10.24,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第五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较强的好奇心,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第一部分较抽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化验难为易,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有良好的心态。

二、教材分析

本学年使用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三、教学总体目标

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3. 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

§与同学们谈地理(2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1.2地球的运动(3课时)

§1.3地图(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校运会、国庆节停课

第一单元小测(1课时)

§2.1大洲和大洋(2课时)

§2.1大洲和大洋(1课时)

§2.2海陆的变迁(2课时)

§2.2海陆的变迁(1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课时)

§3.4世界的气候(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小测(1课时)

§4.1人口与人种(2课时)

§4.1人口与人种(1课时)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课时)

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5发展与合作(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总复习

下载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县底中学罗 思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地理笔记 年级:七年级 姓名:mystery 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学习地理的意义: 1、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 2、学习地理......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孙军红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精选合集)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

    初一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定稿]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 2016年10月10日来源:网络综合 【相关推荐】【加入收藏】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方便广大网友查阅!更多初中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