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

时间:2019-05-12 19:5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

第一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学难点

音乐材料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

试唱法、表演法、听赏法、讨论法。学法指导

通过聆听,表演感受歌曲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你去过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想感受古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告诉我

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中有乐器伴奏吗?那你们能听出哪几个声部呀?(听后回答)

1、同学描绘一下这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说得非常好)这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

2、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女高、女低、男

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3.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蒙古的民歌?(请一两名同学谈谈)歌唱草原的歌曲就一定是蒙古民歌吗?还可能是哪儿的民歌?(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了解一下草原上的生活和歌曲。

二、教学新课

1.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现了什么意境?(在学生对蒙古草原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清新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

4.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 唱)

在学唱歌曲时,尽管淡化识谱学习,以降低学习对乐谱的畏惧感,这样学生就摆脱了牵的绳索,教师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间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评述本歌的情绪、线条,并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5、教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意境。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伴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篇: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

1草原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要借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时组织学生练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起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的奇峰怪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而又神奇的画卷。(教师配乐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草原)

2.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歌声中的草原。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板书:天空明朗

空气清新)

4.播放歌曲《天堂》。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师: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师: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也就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板书:大地:一碧千里)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书:小丘

翠色欲流)

②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板书:羊群

白色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师:“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生1: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生:2: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生3: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4.师: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牢记这份美丽,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但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对草原的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着老舍先生到蒙古族同胞家里做客,去感受他们的热情与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六、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1.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

各色的 帽子 白色的带子

静寂的 微笑 奇丽的大花

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

会心的草原 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草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美”

师:没错。草原不仅风光美,还有人情美。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配乐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在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师: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令人向往;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体验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师: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师: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师生交流小结。(板书: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

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师: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全班齐读)。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

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

(1)师: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师: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师: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师: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同桌互说)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得知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热情迎接 空气清鲜

激情相见 大地:一碧千里

盛情款待

羊群:白色大花

尽情联欢 小丘:翆色欲流

深情话别

六、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

(2)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快了,快到了。忽然,像()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2.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美丽的草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学习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

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

2、拼读会认字,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

4、教师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忘记、因为、这里、最鲜艳、壮、不管”。

(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

(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

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喜欢草原?

2、指名回答,老师贴图。(枣红马、百灵鸟、小作者)

3、学习“百”。

(1)这个字怎样记?(白加一横)

(2)教师板书,学生注意观察占格。

(3)学生们练习书写,注意把第一笔横写长点儿。

4、学习课文内容。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草原?读文找答案。

5、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诉大家,自愿选择汇报。(学生说哪部分内容,教师就和学生共同学习哪一小节)

6、学习第一小节。

(1)师生配合读文。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欢草原?”

(3)出示练习:草儿()牛儿()羊儿()

(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美丽和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7、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欢大草原?

(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

(2)指导朗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喜爱之情?请

你试一试,读一读。

8、学习第三小节

作者为什么喜欢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你喜欢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口语交际练习。(根据学生情况任选其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开课导入

(二)背诵课文

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三)学习生字词

1、复习“什、抓、把、地”的读音。

2、观察“朋、什、抓、挂、打、把、地”这几个会字的结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

3、记忆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先自己记一记,然后小组交流记字方法,最后集体反馈(以旧带新)。

4、练习巩固字形

(1)看偏旁组字组词。

(2)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月—()十—()巴—()也—()

5、指导书写,注意把字写匀称。

(1)指导“朋”字的占格,左右相同。

(2)观察其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都是左窄右宽)

请学生注意:在书写时右边部分占了左半格一点。

(3)练习写字

先描一描,再自己写,注意把字写端正,写漂亮。

第四篇:《美丽的草原》教案

《美丽的草原》教案

执教人:李蕾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天堂》《草原上》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及蒙古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美丽草原的辽阔、宽广。

2、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3、能参与音乐的表现、创造活动。

4、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草原。

教学重难点:体会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了解音乐旋律的走向,感受所欣赏歌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电脑、屏幕、投影仪、课件光盘、蒙古族服装、学生带彩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1、播放音乐《那达慕之歌》,学生随着音乐拍手入教室坐好。

2、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歌吗?(那达慕之歌)

是的,这是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的一首歌,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呢?(蒙古族)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那达慕?(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一般在七八月份,草原人民摔跤、射箭、起码,好不热闹)

3、导入新课。

师:今天呢,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大草原大草原去看看,感受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播放音乐风光短片

师:谈谈你的感受(非常美!)

你对大草原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

同学们的知识非常丰富!是的,蒙古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那儿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有悠扬婉转的马头琴,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有喷香的奶茶,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更有那优美悠长的蒙古民歌,宛如一颗明亮的珍珠镶嵌在碧绿的草原上,散发着奇异的光芒,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蒙古歌曲《天堂》

一、欣赏歌曲《天堂》

1、放音乐视频《天堂》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演唱的吗?(腾格尔)

3、介绍腾格尔:是的,创作并演唱这首歌的就是地道的蒙古族艺术家腾格尔,他出生于内蒙古,从小深受蒙古音调的浸润,又受过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他那粗犷的声音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原汁原味的蒙古族音乐风格。

4、复听音乐

师:现在呢,就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聆听一遍音乐,听的过程中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能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放音乐(无画面),同时播放PPT课件展示问题 依次提问两个问题:“歌曲分为几部分?”第二个问题: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能表达出作

者怎样的情绪?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假如现在给你一盒彩笔一张纸,你打算怎样表现呢?引导学生说出用语言,用图形或线条,用色彩等。

好的,那我们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彩笔和纸,来画一下吧!同桌可以小声讨论一下。找2—3个同学展示并讲解教师总结讲解

5、欣赏不同版本的《天堂》

师:同学们的表现实在是太让我吃惊了!我想给大家一个奖励!让同学们再来看一看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的《天堂》 首先看一下舞蹈版

大家知道蒙古人喜欢并常用的乐器是什么吗?(马头琴)对,马头琴因琴杆上刻有马头而得名,我们来听一下

6、师生同唱歌曲

师:现在老师迫不及待的想唱一唱这首歌了,大家想不想跟我一起唱?

7、通过演唱,大家发现,这首歌曲的每一句结尾的音有什么特点?(拖的很长)是的,这首歌曲的曲调悠长,它的节奏呢?是比较稀疏还是非常紧密?(稀疏)乐句的结构呢?是对称的呢还是富有变化?(对称),是的,这首歌呀,具有典型的蒙古长调歌曲特点。

8、屏幕显示:长调民歌特点

9、师:大家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首歌曲的曲谱中,出现最多的是哪几个音呢?(613)是的,蒙古民歌一般就是由612356五个音组成,其中最多的是613,现在我们一起唱一下,你能用手势表现一下吗?现在啊,我要考考大家。(往黑板上贴乐谱),大家请看,这儿有一首很短小的蒙古民歌,其中呢每行后边两个小节空着,请同学们从613三个音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上,来,我们唱一唱,教师弹琴,到空白处,师:大家说这儿填什么?分别听一遍,大家边唱边用手势告诉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把正确的音填上。

10、我们来演唱一遍。

11、师:大家能否填上歌词唱一唱?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草原美丽的风光和优美抒情的蒙古长调歌曲,还体会到了蒙古人民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以后一定要到大草原去看看,不过呢,我要提醒大家,现在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呢,草原“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草原渐渐变成沙漠了,因此呢我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热爱草原让草原成为我们永远的“天堂”。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第五篇:《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讲解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口前镇中心校

刘丽娜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感受蒙古人 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感受蒙古人民以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为荣,及对草原、牧人、故乡的深情厚意。

2、通过欣赏蒙古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欣赏、感受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 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 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聆听马头琴音乐——多媒体展示马头琴——蒙古族的乐器—— 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聆听感悟:

1、初听:完整感受歌曲(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了解演唱者德德玛。

2、复听:多媒体播放伴奏,教师完整、深情的演唱。问:歌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自由回答。

三、蒙古知多少:

学生展示课前自己收集的蒙古族相关的人文资料。

四、蒙古风情:

多媒体展示风光片:

1、生活方式

2、服装服饰

3、饮食住所

4、风俗习惯

4、风土人情。

学生欣赏、分析,教师总结。

五、新知探究:

1、聆听《牧歌》:

(1)教师边弹边唱,学生欣赏感悟。

(2)教师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

2、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舒缓、起伏度大、结构较长大,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旋律欢快、结构较短小。

3、民歌欣赏:《蒙古人》 《小黄鹂鸟》进一步区分长调和短调。

六、露一手:

你还喜欢那些蒙古民歌?并给同学们唱一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赞歌》《银杯》

七、感受与体验:

1、教师做几组蒙古族舞蹈动作。

2、学生模仿练习。

3、歌伴舞《兰色的故乡》师生共同激情表演唱。体验蒙古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感受蒙古人民热爱草原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八、课堂小结:

蒙古民歌词曲优美、底蕴深厚、浩如烟海,千百年来,经过世代相传和积淀,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艺术,而是灵魂和精神、智慧和聪明。因此,我们应多听民歌,多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永远放射出不灭的光辉。人们常说内蒙古是人间的天堂,最后就让我们以一首优美的歌曲《天堂》结束本节课。

下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1讲解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充分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 2、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祖国美丽大草原与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 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句子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草原神奇......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大全)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 、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白莲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课型:欣赏 教材分析: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 、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白......

    教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大班音乐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培养幼儿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感受A段的优美舒缓和B段......

    《草原》教案

    16、草原(第二课时)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 谢敏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人民的民族风情。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草原》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有感......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课题草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