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1讲解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充分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
2、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祖国美丽大草原与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蒙古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学跳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难点: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随蒙古族音乐做“骑马”动作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1、多媒体出示内蒙古美丽大草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蒙古族
2、给美丽的图片配上儿歌。
二、出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1、请你给这首儿歌加上题目。
2、揭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新授歌曲
(一听范唱
思考: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么样?(二歌曲的旋律学习
1、用母音“LA”集体轻声哼唱。
2、跟你的小伙伴“说悄悄话”的方式哼唱。
3、你还能用别的母音来哼唱吗?
4、师生对唱。(三歌词学习
1、师范唱。生用“对口型”的方式跟琴唱。
2、填上歌词轻声跟唱。
3、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唱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4、集体完整演唱。
四、歌曲创编
1、你能给歌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吗?(小组讨论
2、分组展示。
3、师完整表演。
4、全体齐表演。
五、拓展与总结
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吗?生随音乐“骑马”出教室。
第二篇: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
1草原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要借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时组织学生练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起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的奇峰怪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而又神奇的画卷。(教师配乐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草原)
2.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歌声中的草原。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板书:天空明朗
空气清新)
4.播放歌曲《天堂》。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师: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师: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也就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板书:大地:一碧千里)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书:小丘
翠色欲流)
②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板书:羊群
白色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师:“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生1: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生:2: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生3: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4.师: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牢记这份美丽,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但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对草原的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着老舍先生到蒙古族同胞家里做客,去感受他们的热情与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六、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1.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
各色的 帽子 白色的带子
静寂的 微笑 奇丽的大花
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
会心的草原 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草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美”
师:没错。草原不仅风光美,还有人情美。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配乐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在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师: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令人向往;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体验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师: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师: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师生交流小结。(板书: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
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师: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全班齐读)。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
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
(1)师: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师: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师: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师: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同桌互说)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得知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热情迎接 空气清鲜
激情相见 大地:一碧千里
盛情款待
羊群:白色大花
尽情联欢 小丘:翆色欲流
深情话别
六、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
(2)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快了,快到了。忽然,像()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2.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反思讲解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反思
刘婷
在教授二年级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我首先采取了提问的形式,问:你们有没有去过蒙古啊,有没有见过大草原呢?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一起去大草原看看,然后出示描绘出草原上美丽的景色幻灯:蓝天、白云、草地、蒙古包、牛羊成群……,逐步导入《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于是我请大家用模声词“呜”轻哼歌曲旋律,同学们都非常投入地唱了起来,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在情绪高涨的同时,我又引出了蒙古舞蹈,同学们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很有兴趣的了解了蒙古舞蹈,跟老师学习几个典型的舞蹈动作,并同时把舞蹈动作应用到歌曲当中,一个个紧凑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没有丝毫松懈和搞小动作的时间,紧紧的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就算有个别同学作出来的动作不够标准,我都用了很巧妙的语言跟他纠正,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升华,学习效果自然就很好啦。
下来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效果,我得出的结论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要只注重教唱歌曲,要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老师和他们是亲密的好朋友。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上你的课。当然老师一定要必备各方面的技能,多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
2009-12-30
第四篇:草原就是我的家1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解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人民娴于骑射,能歌善舞,在着装上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在饮食上,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普遍嗜饮砖茶。牧区多住容易拆卸,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蒙古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等3类。民间歌曲是流传最普遍,数量最多,音乐最丰富,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除民间歌曲以外,还有说唱音乐。蒙古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民间器乐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克以及古老的乐器火不思。
通过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使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歌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歌曲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通过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使学生感受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聆听、表演《挤奶舞》曲,使学生感受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设计者应该设计出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又能很好地学习音乐的课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跳起舞”就非常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唱游综合课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孩子们在唱唱玩玩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终给孩子们的心中留下音乐的美、音乐的流动、音乐的熏陶,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学习,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即兴的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和对不同音乐意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有关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及对音响的探索能力。
3、在编创与活动中,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动作表演。
2、通过对草原赛马情景的表现,对的马蹄声,及加油声的模仿,掌握多声部的节奏。
3、“赛马会”音乐游戏的挖掘,及游戏中孩子们的合作,配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
电子琴、蒙古族服装、CAI课件、蒙古族风情小图片、一幅大草原图及60幅小粘贴画、红色绸带、磁铁、等。
六、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时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智力发展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从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唱歌,游戏、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身体、动作、表演、等形式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发展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为学生自我体验提供一开放的平台与空间,营造一个自主参与、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超越自我的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的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
七、媒体组合运用
媒
体
内
容
作
用
电子琴
弹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学习、认识、哼唱
马的雕塑
展示马的雄姿
导入课题
彩色图示
摔交、骑马、射箭
帮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蒙古风光片、蒙古族风情小图片
展示蒙古自然风情
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蒙古风土人情
八、板书设计
x x x x xx
xx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x-?
X
0
X
0
?
?
?
?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放“马跑”的律动的音乐。
学生:随“骑马”律动进入教室。
老师:孩子们,看!我们骑着马儿来到哪里了?
学生:大草原!
老师介绍大草原
老师:对,我们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绿毯铺在地上。美极了!
二、新课引入
1、老师舞蹈引入(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老师:有没有谁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蒙古族
老师:(出课件)介绍蒙古族族的穿着服饰、蒙古包。
2、学习几个蒙古舞蹈动作,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蒙古人的生活
老师做蒙古舞的马跑步,挤奶,雄鹰展翅的动作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学生学习蒙古舞基本动作
3、让学生说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蒙古族的一切
4、老师简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老师:(出课件)非常正确,看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长年草原上生活,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他们最常的打扮是在头上栓一条美丽的头带,非常的神气。
老师:(出蒙古包图)看这是什么?这是他们的房屋,由于他们长年在草原上生活,他们的房子不是用砖瓦盖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圆形的墙壁上面加一个伞型的顶组合成的帐顶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毡子覆盖着用毛绳固定。房屋可以移动。这就是蒙古包。
①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②蒙古的特色小吃
③蒙古的那达慕大会(课件播放)
5、引出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的三个主要项目:射箭、骑马、摔跤
6、学生分组模仿射箭、骑马、摔跤并要求小组为其模仿的动作配音响
7、每小组派代表来表演射箭、骑马、摔跤,全组为其选手配音
射箭
sou~ sou~
骑马
dada dada
摔跤
heihei
8、全班模仿并表演“三艺“
9、课件出示三幅图及节奏象声词,要求学生来连线
射箭 2/4
xx xx | xx xx|
摔跤 2/4
x o | x o |
骑马 2/4
x — | x —|
10、老师继续介绍蒙古族人民的歌舞特点
①老师播放《挤奶舞》同时表演一段舞蹈
②学生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③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蒙古族舞蹈
三、学习歌曲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生念一次歌词
a、为歌词加上动作。
b、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感受
a、老师范唱
b、学生听磁带
c、学生跟琴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
d、用动作表演歌曲
四、扩展歌曲
1、表现欢乐的草原。
a、老师提供彩纸和孩子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蒙古人
老师:(出赛马图)
老师拿出两样乐器,问哪一个发出的声音更象马蹄声。(演示双响筒,和手串铃)
学生:双响筒
b、老师将乐器发给一些同学,拿到手串铃的孩子想想怎样用它为赛马的选手加油,拿到双响筒的孩子用他来模仿马蹄声。没拿到乐器的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用身边的音响来模仿马蹄声。或用怎样的动作表情来加油!
c、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加油,一组模仿马蹄声。(各队选一个拉拉队长。)
2、一起跟着音乐制造热烈的赛马场面。(请几个孩子表演赛马的场面。)
3、粘贴图画
a、老师放变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
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b、老师拿出为孩子们准备好的粘贴画,让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创作图画表现美丽的大草原。
十、教学评价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对蒙古的一些认识,然后再以导游的身份出现,把学生“带到了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向学生介绍蒙古的地理位置、服装、节日活动等,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进行歌曲教学。笔者觉得这样开课比较新颖,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这个“导游介绍”的环节也能让学生自己完成,效果也许会更好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分组来学习这首歌曲:先是一、二组的同学跟琴声哼旋律,三、四组的同学唱歌词,然后再交换。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让他把这首歌唱给自己身边的小伙伴或者是自己的好朋友听,让别人来评一评自己唱得怎么样。这样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的唱好歌曲中的每一个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去动脑,才能想学生之所想,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通过演唱歌曲《小松树》这首歌曲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歌曲《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采用拍,徵调式,复乐段结构。这首歌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绿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样”,“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并结合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智力发展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从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唱歌,游戏、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身体、动作、表演、等形式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发展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
三、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尝试、探究,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音的高低变化
五、教学媒体
CAI课件、音响、录音带、细铁棒、粗铁棒、木头、筷子、玻璃杯、水、钢琴、泡泡水、吹管
六、教学方法设计
“音的高低”是本课“跳起舞”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通过“学一学”、“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四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
七、媒体组合运用
媒
体
内
容
作
用
钢琴
弹奏《小松树》
学习、认识、哼唱
筷子、玻璃杯、水
敲击不同水量的水杯
感受音的高低
泡泡水、吹管
吹泡泡
为学习音有高低打下伏笔
打击乐器
为乐器《我是人民小骑兵》伴奏
编创节奏、参与表现乐曲
CAI课件
听辨音的高低
感受生活中的音响的高低
八、板书设计
小鸟叫的声音高
鸭子叫的声音低
公鸡叫的声音高
老牛叫的声音低
小女孩说话的声音高
爷爷说话的声音低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着音乐《动物说话》边进教室,边做简单的律动。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①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吹吹肥皂泡?”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吹肥皂泡。
师:“让大家仔细观察大大小小的泡泡在空中怎样飘浮?”
生:“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快有的慢。”〔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兴趣〕
② 多媒体播放一段小朋友放风筝的动画,请学生仔细观察风筝飞舞的情景。观赏后学生说一说。
③ 让学生归纳观察的结果:泡泡和风筝,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
④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高低的?”学生:“楼房有高低”……
2、学习新知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吹了肥皂泡,看到了泡泡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你们想知道音乐有高低吗?
师:上课前我们模仿了小鸡,小鸭,小喜鹊,小青蛙的声音,它们的声音相同吗?(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其中的一种:音的高低 课件出示题目“音的高低”
4、掌握音的高低。
用多媒体出示三组图片:小鸟和老牛、公鸡和鸭子、爷爷和孙女。请学生模仿这三组声音,进一步体会声音有高低的不同。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低音区与高音区,让学生听辩音的高低。(学生很容易就能听辩出来)课件出示老爷爷图象和声音:“小朋友们好!”。出示小朋友的图象和声音:“小朋友们好!”再让学生听辩它们的高低。(有些小朋友有点困难,我让他们模仿一下再去的感觉。这次他们也很快感觉出来了)课件出示小猫和老青蛙的图象和叫声,让学生听辩它们音的高低。请小朋友同桌间讨论(得出小猫的声音高)
8、巩固新知
① 老师在钢琴上弹高低不同的音,学生听到高音举起手,听到低音垂下手。
② 多媒体播放长笛和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学生观看后回答应该由谁来扮演小鸟和大象?
③ 学唱用前面三组图片的内容编写的歌谣,并请学生用两根高低不同的音条伴奏。
三、小结 我们听了这么多的声音,谁能说说怎样的声音高?怎样的声音低? 小组讨论(前后四个人为一组)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又尖又细的声音比较高,又粗又重的声音比较低。
四、拓展
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给大家听。高音——————低音
例: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从自然界的声音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使学生对音有了一个基本的高低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活动 提出要求:小朋友,老师这边有很多的东西,有小动物,有乐器等,总之它们都会发出各种声音,请你选出两样,模仿它们的样子和声音,并要告诉小朋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几样,排列好它们发出音的高低。出示课件:小猫
狗
鸭子
狗熊
小老鼠
狮子
细铁棒
粗铁棒
木头等 同桌为一组讨论,开始活动。学生表演 老师发现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引出普遍问题:音的强弱和高低音的混淆。提问:小朋友你们认为响的音就是高,轻的音就低,对吗?(先让学生回答)老师举例,在钢琴上把低音弹的比较强,把高音弹的比较弱。再让孩子分辨。(得出:音的高低和音的强弱无关。)
六、敲一敲
教师在桌子上放上三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别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击时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音),准备一根筷子,告诉学生音乐可以在这七个杯子里找,今天我们来找音乐。请个别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听一听音高不同的七个音。小组讨论:给这些音起名字告诉学生七个音的唱名,在琴上弹一遍音阶,从低到高唱一唱。
鼓励学生自己来创造音乐,用筷子按不同的顺序敲击杯子,变换不同的旋律。
评奖激励:比一比谁的创作最优美,评出小小作曲家。教师作记录,全体学生来唱一唱。
七、唱一唱
1、听录音范唱,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
3、听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4、学生合着琴声演唱
5、教师在琴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儿歌《小松树》,要求学生用不同位置的体态动作模仿树叶飘动,表示自己听到的是哪个音区的音乐。
6、集体听辨模仿
7、个别学生听辨模仿
8、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八、演一演
1、情境导入:鼓励学生向蒙古小朋友学习
2、初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木琴独奏曲,名字叫《我是人民小骑兵》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都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3、再听一次。
边听边随着音乐的情绪讲乐曲表现的内容:
听到第一乐段时,老师提示:威武的小骑兵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扬鞭催马,他们在进行骑马比赛呢,你们感觉到他们的高兴劲了吗?......
听到第二乐段时,老师提示:赛马场上比赛异常激烈,战马奔驰,小选手们飞跃各种障碍,个个都不示弱。。。听到第三乐段时,老师提示:小骑兵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胜利的终点,小选们欢呼着,跳跃着。。。
4、启发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
5、复听。提问:你感觉到了吗?小骑兵由远及近的感觉
6、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提示: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怎么配合乐曲的表现
7、请表现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表演
九、总结
师生告别,听音乐走教室。(课件播放《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
十、教学评价
本节课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根据刚入学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步步层层深入的学习,体现了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是实践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运用多媒体、录音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律动、舞蹈、游戏等有趣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新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所达到的教学效果:①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兴趣。②对新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牢固。③教学的各个环节动静结合,课堂气氛活跃。
第五篇:草原教案1
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附:板书设计
草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
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
热情相见————气氛热烈
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
愉快联欢————载歌载舞,不忍离别 【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句子: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
三、把“一碧千里”一类的词语找出来,摘抄积累;再把课外读到的写下来。
课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读到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