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第一篇: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4.2 线段、射线、直线

第1课时 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难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为了保障它们的安全运行,科研人员时刻都在监视着它的一举一动,可是飞船上天后,肉眼、望远镜无法看清它时怎么办呢?即使在先进的科研装备中,飞船也只是显示为一个点,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个点运动成的线路来研究飞船的运行状况的,利用点动成线来研究问题,竟是这般神奇.问题展示: 师:1.六棱柱由什么围成?面与面相交是什么?线与线相交是什么? 2.点动成什么?线动成什么?面动成什么? 学生回答: 师:竖琴中绷紧的琴弦、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线,还有六棱柱的棱,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如:手电筒打开后,有一束光线,它可以射向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束光线可近似地看作射线,探照灯也是一样.射线有一个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直线,如笔直的铁轨向两方无限延长,它可以近似地看作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师: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

看一看下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

1.线形段:有两个端点,能度量大小.2.射线:有一个端点,并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大小.3.直线:没有端点,并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不能度量大小.师:在几何中,我们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呢? 学生看课本,举手回答.师:在几何中,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1)中的两点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这两点分别记作点A和点B.如图(1)中,以A、B为端点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有时一条线段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2),记作线段a,由此可知,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条线段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也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师:表示线段的两个字母没有顺序性,如线段BA与线段AB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表示线段时,在字母的前面一定要写上“线段”两字.一条射线可以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表示,如图(3)中的射线记作射线OM,其中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而且在两个字母的前面要写上“射线”两字.师:1.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中第一个一定是端点.2.同一条射线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如图中的射线,可以表示为射线AB,也可表示为射线AC.3.端点相同的射线不一定是同一条射线,端点不同的射线一定不是同一条射线.4.两条射线为同一条射线必须具备的条件:A.端点相同;B.延伸的方向相同.一条直线可以用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如图(4)中的直线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一条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5),可以记作直线l.所以直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师:1.字母前也要注明直线两字.2.表示直线的两个字母也可交换位置,但射线不行,它具有方向性,端点在前,射线上任意一点在后.三、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

射线AB、射线AC、射线BC是不是同一条射线? 2.如图所示:

(1)图中有几条直线?有几条线段?如何表示它们?(2)图中有几条射线?能表示的射线有几条?如何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能否与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师评:(1)三种图形:线段、射线、直线;(2)它们的两种表示方法: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第2课时 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的性质.2.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活动,获得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实践操作活动的经验.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个体差异的能力及能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应用空间与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的两条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并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难点】直线的两条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出示墨盒:请一个同学演示使用墨盒弹出一条直线的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拉出的线是直的,其关键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问题.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回答.活动(一)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请同学按要求画出直线,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吗? 1.过一点A画直线.2.过两点A、B画直线.学生画图探究,得出结论.教师找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图.师:利用动画展示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果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几个钉子? 学生回答.师: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建筑工人砌墙,如何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板时,怎样弹线? 活动(二)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在平面上点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合作交流.师: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两种位置关系.点O在直线a上,也可以说直线a经过点O;点P在直线a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点P.变式训练:小明和小迪要将4棵树苗栽在校园里,每相邻两棵树相距5米,目前,他们手中只有一个10米长的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4棵树在一条直线上,并回答设计的根据是什么? 师:可先用10米长的皮尺画一条10米长的线段,确定3棵树的位置,再以中间的树为起点用10米的皮尺测量,使另一棵树也经过皮尺,则皮尺的另一端点就是第四棵树的位置.活动(三)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师: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学生回答.师:两条直线相交,会有两个交点吗? 学生交流探讨,举手回答.师:(反证法)若两直线相交,有两个交点,由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过这两交点的直线为同一条直线,这与假设相矛盾.所以,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二、变式训练

1.平面内三点可确定几条直线? 2.请你探究:(1)平面上有两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2)平面上有三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3)平面上有n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 学生画图回答.师:问题1中的三个点要分类讨论在不在同一直线上.问题2中要看增加一条直线,与其他直线最多产生几个交点.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1.直线的两条性质.2.直线性质的应用.3.描述图形及其表示图形.

第二篇:4.2 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建议:本小节新授课可分为三学时,其中第一学时主要解决直线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课时着重解决线段比较大小;第三课时着重解决线段的性质和两点的距离的性质.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4.2 直线、射线、线段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以及线段的中点概念.

数学思考: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问题解决:利用直线、线段的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相关概念,探索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

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观察,操作得出结论.比如说,从身边的例子固定木条与画直线问题的联系得出直线的性质.让学生形成“实践——观察——归纳”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得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情境中,学生感悟了生活中的各种线以及直线和线段的性质;了解了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合作交流,充分进行鼓励与引导,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在情境的创设,还是在开放性习题的设置,每个学生看到的和想到的都不一样,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教学难点:探索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

学生通过探究,观察和思考在墙上用钉子固定木条的问题与画直线问题的联系,容易得到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这实际是一条公理).对于这个基本事实的表述方法,学生不太熟悉,要使学生清楚,这个基本事实说的是两方面:一是经过两点肯定有一条直线,二是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不会多,不会有两条,三条„

关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是通过观察,思考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再亮点之间连上不同形状的线,把它们展直后作比较,学生容易得到线段最短的结论.这种经过试验比较得到结论的过程是科学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感受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

活动1:让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直线的实例.

学生活动:(可请5~6位学生发言).学生可能回答:铅笔、尺子、桌子边沿等.

教师总结:铅笔、尺子、桌子边沿等都有长度,是可以度量的,它们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此时给出直线的概念“直线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着的.”

活动2:提问“无限延伸”怎样解释.教师活动:可形象的归纳出“直线是无头无尾、要多长有多长.”让学生闭起眼睛想象一下.

活动3: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有没有真正是直线的例子?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学生所举的例子,给出线段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活动4:请学生画出直线、线段,你能自己给射线的下一个定义吗?

归纳: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思维活动,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直线l;直线AB.

线段AB;线段a 射线AB

归纳:直线的表示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两个大写字母.但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l;直线m,直线AB;直线CD.

射线的表示同样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一个大写字母,前面必须加“射线”两字.如:射线a;射线OA.

线段的表示也有两种表示方法: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B;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

巩固练习: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过点C;

(2)点A在直线l外;

(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4)线段AB、CD相交于点B.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探究1: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显示多媒体动画)【叠合法比较线段】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比较方法,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比较长度即可(度量法),二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进行比较(叠合法).

巩固练习:

估计下列图形中线段AB和AC的长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刻度尺或圆规来检验你的估计.

答案:(1)ACAB(3)AC>AB.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线段大小的估计和观察能力.

探究2:(1)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显示多媒体视频)【钉木条】

(2)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呢?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至少需要2个钉子,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经过两点画直线只能画一条直线,于是得到: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探究3:从A到B有三条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到B的最短道路呢?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显示多媒体动画)【最短道路】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画图,自主探究,发现连接A、B两点的线段就是符合条件的道路,于是得到:

两点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归纳:我们把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的距离.

探究4:动手操作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AB,折叠纸片,使端点A、B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我们叫作线段的中点,你能给线段下定义吗?由线段的中点,你能得到哪些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寻找数量关系,发现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于是可以概括出线段中点定义.

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两部分的点叫线段的中点.

再进一步考虑若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有.

(1)AC=BC;

(2)AC=BC=;

(3)AB=2AC=2BC.

探究5:你能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已知线段a,作线段AB,使线段AB=a.

学生活动设计:由于直尺没有刻度,因此直尺的作用是画线,不能进行度量,而圆规当半径不变时,可以把一条线段任意移动,因此圆规的作用是度量,于是有下列画法:

(1)画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线段AB就是符合条件的线段.

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总结画法时,注意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说法和表述.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利用资源库中的“典型例题”进行教学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PPT显示)

这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何体会?(学生小结)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表示;

2.线段的比较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3.线段的中点;

4.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5.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习题4.2.

五、教学评价

(一)选择题

1.下面几种表示直线的写法中,错误的是().

A.直线a.B.直线Ma.C.直线MN.D.直线MO.(二)填空题

2.在墙上钉一根木条需_______个钉子,其根据是________.

3.如下图(1)所示,点A在直线L______,点B在直线L________.

4.如下图(2)所示,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相交于点P;直线AB和直线EF•相交于点______;点R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的交点.

5.如下图(3)所示,图中共有_____条线段,它们是________;共有______条射线,它们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6.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

(2)两条直线m与n相交于点P;

(3)线段a、b相交于点O,与线段c分别交于点P、Q.

7.探索规律:

(1)若直线L上有2个点,则射线有_____条,线段有______条;

(2)若直线L上有3个点,则射线有_____条,线段有______条;

(3)若直线L上有4个点,则射线有_____条,线段有______条;

(4)若直线L上有n个点,则射线有_____条,线段有______条.

答案:

(一)选择题

1.B;

(二)填空题

2.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上 外 4.AB CD O CD EF 5.3 AB、AC、BC 线AF,射线AD,射线BF,射线BD,射线CF,射线CD

(三)解答题

6.略 7.(1)4 1(2)6 3(3)8 6(4)2n n(n-1)

6.射

第三篇:4.2 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点和线的表示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点和线的表示方法,线段和直线的两个结论。教学难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出问题:

如图: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如何拉参照线?木工师傅据木板时,怎样用墨盒弹墨线?(书本的例题)同时提问学生有没有想到一些别的实际例子(比如早操排队)

2.(1)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2)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出几条?经过两点A、B呢?

经过探究可以体验我们学过的直线的一个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教师结论: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我们经常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

3.展示一些常见品:20厘米的线。

(在上面的引导及以前知识的铺垫下,学生很容易就得到了线段的形象。)

为了便于指出它们,常用上面的方式来表示线段。(板书:线段的表示方法。)

4.观察下面一张投影片并提问:小明每天上学选择哪一条路最近?

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间一条,从而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板书这一知识点。)

注意纠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错误说法。再提出: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结两点的线段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这是一个数量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含义。5.一个关闭的手电筒可以让学生想像成一条线段,打开后,就可把光线抽象成为一条射线。得出射线的概念,并让学生模仿线段表示方法得出射线表示方法。

(强调射线表示必须从端点开始。)

6.从上面由射线的一方无限延伸进行思维扩展到向线段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直线的概念和直线的表示方法。(板书:射线与直线的表示方法。)

(考虑到“线段”的概念更为直观,因此教材中把“线段”作为原始概念,由“线段”引出“射线”和“直线”,可以让学生经历射线和直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关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可在以后的学习中让学生逐步掌握。)

通过以上特征的讲述,先让学生自己稍做小结,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以下 图表:(教师必须强调“表示方法”。)

7.在上面直线的基础上,请学生用一颗钉子将木条钉在木板上,让其他学生上来试一下这根木条能否固定。

(学生能够发现:木条可以随意转动。)

提示:一颗钉子不能将木条固定,再试着钉几颗钉子将木条固定下来,最少用几个钉子能将木条固定。

发现只要两颗钉子就能将钉子固定,然后将钉子和木条抽象成点和直线。提问:经过一个点可作几条直线?那么经过两个点可作几条直线? 板书: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二、展开。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2)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直线。…………………()(3)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直线。…………………()(4)直线的一半是射线。……………………………………()(5)一条直线上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6)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2.学生思考题

(1)从上海到北京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最快?为什么?(2)农民兴修水利,开挖水渠,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线开挖,为什么? 先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补充。3.例题。

例1 如图,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按要求画图。

(1)画线段AB;(2)画射线BC;(3)画直线CA;(4)经过点A画直线段BC交于点D。

与线

例2 线段MN上有两点P、Q,那么M、P、Q、N这四点可确定哪几条线段?

答:线段有MP、MQ、MN、PQ、PN、QN。

(图中线段可以“从左往右”这样来确定:从第一点M出发的线段有3条,从第二点户出发的线段有2条,从第三点Q出发的线段有1条,共有6条,这样既不会遗漏,又不会重复。)

4.延伸和拓展。

(1)在直线上有A1、A2、A3、……、A10共10个点,问图中有几条线段?(2)假如直线上有n个点,试着得到线段的总条数。

课堂小结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概念和图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能够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相应的图形和写出图形中所包含的线段。3.能够运用线段和直线的两个特征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本堂课运用了各种数学学习方法。

第四篇:七年级上数学教案:4.2直线、射线、线段

4.2直线、射线、线段(2)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难点: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学准备

棉线、中国地图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人人都有几何直觉.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事实.

“做一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活动

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学生讨论、实践、交流方法,师生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体会线段比较的意义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在发现诸多结论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三、想一想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

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 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 教师给出表示方法.

四、试一试 教科书练习

五、折一折

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说说你的感受.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

引导学生看书,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画一画.教师给出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在实际背景中感受中点的含义。勇攀高峰

尝试完成教科书习题4.2第9题。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

教科书习题4.2第5、7、8题. 2.备选题:

(1)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 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2)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

第五篇:4.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共分3个课时,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第一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的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直线、射线、线段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从本节课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有了初步感性认识,认识很粗浅,有必要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学习,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直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难点: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意突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变“教学”为“导学”。利用课件演示,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六个活动。

活动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课件演示并提出问题:(1)要把准备好的木条固定在墙上,需要几个钉子?(2)通过上述操作,如果把木条抽象成直线,把钉子抽象为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分组活动,用图钉和纸条模拟钉子和木条动手操作,发现要固定住纸条至少需要两个图钉的事实。对第(2)个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得出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直线的表示方法。

活动

2、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问题:(1)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作为直线、射线、线段的原型,试举例说明?

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交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教师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通过观察抽象出直线、射线、线段的几何形象,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2)你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教师出示的直线、射线、线段的图片或动手画出直线、射线、线段的几何图形进行比较。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用列表法直观的给出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在明确直线、射线、线段区别的基础上,讲授它们的表示方法,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问题:(1)已知线段AB,你能由线段AB得到直线AB和射线AB吗?(2)能否用几何语言简单表述一下直线、射线、线段?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教师用课件演示变化过程。通过以上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用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图表等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

活动

4、练习。

提出问题:(1)按语句画图①直线EF经过点C;②点A在直线m外;③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④线段AB、CD相交于点B。(2)建筑工人砌墙时,这样拉出的参照线就是直的(课件演示);木工师傅用墨盒弹出的墨线也是直的,你能用学过的几何知识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动手画图。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说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1)对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情况;(2)画图的准确性、规范性;(3)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4)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个变式训练,教师的引导及课件直观演示来突破难点。

活动

5、小结。

提出问题:你对本节课有哪些认识?

教师课前准备三类卡片,每类卡片上分别写着直线、射线、线段有关内容(卡片上可以直接写上直线、射线、线段,也可以是表述它们性质和特征的语言,还可以是它们的图形或是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由一名学生抽出一张卡片,表述卡片上的内容,并判断它所描述的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其他同学来评判是否正确。说对了的同学所在小组的同伴就可以再补充它有哪些特征、性质、应用等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组答的最多,说的最准。)

小结活动既注重引导学生讲数学知识体系化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感受。

活动

6、布置作业

作业:教科书习题4.2第2、3、4题。

通过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学会反思,发现问题;并试着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或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

最后,我谈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 本节课由学生牵拉细绳的活动出发,抽象出数学模型,引申出线段的概念,进而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和直线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画直线、射线、线段,发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得出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操作交流中,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示,获得成功的快乐。

下载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七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3.2 直线、射线、线段(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画一条......

    七年级数学线段直线射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望溪中学 张敏 教学目标: ⒈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⒉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线段、直线和射线》导学设计 清水镇中心小学张胜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1页—42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

    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39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

    《线段 直线 射线》教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唐勤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会规范画直线、射......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线段直线 射线》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板块的内容。) 大安市舍力镇六合学校 侯永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并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会用字母表......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相关内容,练习七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感受从一点出发可以......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线段、射线和直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