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谈及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时,我不由得谈及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师范的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对现代教学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在当代生活中运用甚广,并且一改以往的教育风格。对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对学生学习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大学生学习师范技能是为了当人民教师,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也被要求要对师范技能有更熟练的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种。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信等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不断发展,而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对的对教师的要求逐步增高。相同的也就意味着现在这个时代下的师范的大学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会减轻教师的任务,教师教学也更轻松,想应的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就降低了。同样,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就降低了,学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学习,并且灵活运用。但是,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因为对教学要求提高了。在以往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的三笔必须过关,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依靠黑板板书教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边讲边写板书;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做笔记。另一方面,教师在讲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时,单凭口头解说,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势在必然的。而在现在,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各种视听器材辅助教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运用,教师也可以较轻松的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展示出来,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使用这些辅助教具的时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程进行精密的设计,并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搜索更多的相关知识,然后把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处理。最后再制作成相应的教案,和在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教学内容。对这些资料的要求不仅是要清晰,还应该简明有序,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必要的时候还要对一些声音、视频、和动态图像进行处理或自行制作。在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时代,制作一些简单的教案也许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但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东西必须是精准、生动形象的东西。这些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再者,在此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里素质、承受能力以及生理素质等。另一方面,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后,并不是摒弃了以往的板书教学方法。同样,现代教师还要求精通三笔一话即毛笔、钢笔、粉笔和普通话,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仅仅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具就可以,教师也需要在黑板上写板书,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突出重点,双向结合,更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在这些复杂的要求基础上,老师的任务更重了,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多种才能,同时,我们在大学期间就要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技巧,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学习影响是很大的。对现代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意味着我们在大学要更刻苦学习,掌握基本技能。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基本的知识,补充自己的认知度,打好以后教学的基础。其次,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多学习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器材的设计原理,使用原理及评价等,并且在实际中投入使用。再者,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多次练习,做到能看懂学生的心理活动,方便教学。最后,三笔一话是我们师范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大学中就应该熟练掌握。当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时,我们也应该多做准备多努力,以便更好的适应以后的教学生涯。
最后我们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众所周知,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主要是在课堂上依靠老师的讲授,也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关系。由于我们也是从那种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我们很清楚其中的优劣:在那种方式下学习的学生更多的是接收的是灌输式教学,更无从谈及兴趣和创新。而在科技的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也逐步进入了教育领域,同时也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器材的帮助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再占据以前那样重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对新知识的探索,这比以前可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同时,在借助网路的帮助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清晰和完整,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办到的。
资2014级3班姚铭 1412020331
二O一五年九月十二日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一固始县分水亭镇一中
杨阳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阿希比认为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教育历史革命,现在正经历第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青年人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第二次革命是采用了书写,作为口语同要重要的教育工具。第三次是发明印刷术和普遍使用教科书。第四次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数字音像技术、卫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逐步应用于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了几种新的教育手段,而是将对整个教育系统发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深远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无疑会为教师提供许多便利。几
十、几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教育都是最大的产业。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劳动生产率。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最佳的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的工作不再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可以使教学工作被动性、单调性减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可以使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不再忙于大量的无休止的事务性的工作,运用计算机来管理教学,其效率之高和误差之小,是传
统的管理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期末考试的出题、打印、校对、印刷等历来是学校头疼的事,有了计算机的题库管理,便可迎刃而解。
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为自身学习和提高带来很多方便。教师不脱产就可以学完许多新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料库,使教师不再受学校或地方图书馆的限制。一些过去无法开设的课程,也因为教学软件的普及而变得易如反掌,例如,火山爆发、山洪、地震、生物进化、种子发芽、化学实验等。
当然,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也必然是教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中心人物,学生将开始成为中心。这个作用的转变,要求教师发挥与传统作用不相同的新作用。教师必须学会选择和开发新课件,否则,在多种媒体的综合利用中,他们只能是被动的追随者。教师必须学会当一个群体的组织者,学生自学的咨询者和学生智力交流的协调者,否则,他们将无法面对学生新的需要而在学生面前茫然失措。
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的智能结构必须增加新的东西。他们必须学习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同时,再学习和教育技术有关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学会自编简单的程序。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像这样一些有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有关地位的论述,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学生能否真正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并不取决于教育者的良好愿望。事实上,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很少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性。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一旦成为学生的“智能老师”,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模式。面对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新来的“老师”,他们不再局促不安,不再担心“老师”会累,会有事,会瞧不起自己。
学生可以任意调节“老师”的教学进度,随时可以要求“老师”重来一遍。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可以从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电子计算机等“老师”面前,学生可以从容不迫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的安排学习。
在新来的“智能老师”面前,学生必须改变消极的接受信息,等待“填食物”、“灌输”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必须在众多的利用计算机学习的系统中,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成为与教师同等地位的计算机网络成员、数据库用户、课件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当然,在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其生动、形象而吸引众多学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些新的问题。许多长期与电子计算机打交道的儿童中,会出现视力下降、急躁,与教师和家长感情疏远、自私、孤僻、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不管是何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必然的存在教师如何去科学引导学生的问题。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可能完全的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感化和陶冶作用,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
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因为教育目的必须依靠一定的内容安排来实现和体现,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的;教学的质量、水平和评价标准,主要看教学内容以及实现的怎样。迄今为止,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占优势的还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使相同或相近的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有利于完成那个人类文化的传递任务,所授知识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科课程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离,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中的能动作用。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中的各种情况,用生动、逼真的形式再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造出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各种课件,各种新的知识也会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学内容滞后与时代发展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课程设计也不再仅关心将一些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个方向上来。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过去一些无法开设的课程或无法普遍开设的课程有了开设的可能和普及的条件。各种模拟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影响教学内容,而且也会深刻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由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到学生个别差异,强调统一齐步走,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等弊端,而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要真正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直缺乏真正的物质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将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个彻底的改观。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班级授课制为模式的格局将逐渐打破,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新的教学形式将逐渐增多。现在,不少国家出现了无年级学校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自我设计,如自订学习
内容、自定学习时间、自订评估手段、自选学习媒体,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设施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那种方格盒子式的教室,正在被一种新的叫做“开放空间”的教学建筑取代。在这种四周没有墙壁,只有“可移动”教学设备的教室中,不是教师和学生去适应一层不变的空间格局,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更为迅速的教学组合,既可以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也可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即可容纳传统的教学单位,也可容纳更大或更小的教学单位,如小队教学、小组学习或其他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场所中,教学双方将赢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获得创造性思维的更佳组合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都必将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冲击下产生动摇,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对我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我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接受教育的这15年里,我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了不同模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教学。小学是在广州读的,记得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模式就是最原始最简单最传统的老师上课,我们做笔记。教师基本上没有利用什么多媒体给我们上课,最多就只是打印一些彩图,利用彩图来讲解。我们对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主要都是停留在书本和抽象的想象层面。课后利用课余的时间做练习,及时自己进行总结复习,不懂的问老师。那时候的我对学习还是很有热情的,所以学起来倒还是不觉得无聊或者枯燥。大学之后接触了多媒体教学,我才意识到,如果在我小学的时候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进行传授和讲解,或许我就能更容易理解,学习的热情也更高涨,学得也许能更多。
初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广州读的书,当时初步接触了投影仪这种教学媒体,觉得很新奇,所以当老师用投影仪给我们上课时,我总是热情百倍,学的也倒还不错。初三和高中,由于各种原因我回到家乡接受教育,又恢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一直讲,和学生的互动也少,学生基本上就是在记笔记,记笔记。我对学习的热情由此没有那么强烈了。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觉得学习枯燥。每天没完没了的笔记让我觉得课堂很死板。学习兴趣不大,还经常会走神。
上了大学之后,才大开了眼界,原来条件好的学校都已经用上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内容更直接更直观更详尽,课件不仅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方便了我们的复习和回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的制作给学生拓展许多课外知识,学生下课后还可以拷贝留档,以备不时之需。再者,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师和学生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不再因为需要用粉笔板书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也不用再像中小学那样,整节课都处于拼命抄笔记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相对较小了。其次,多媒体的利用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和生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录像等来为学生讲解某个比较难的或者比较重点的知识点,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当然,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没有什么事物具有绝对的优点而没有缺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优点,也存在以下的缺点:
首先,多媒体的应用会减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集中力。学生由于能在课后拷贝教师的课件进行学习和复习,所以在课堂上就没有中小学那么认真,容易走神。因为学生会认为,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听好课,没关系,下课有课件可以参考学习,自己看一下课件就好啦。从此看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多媒体减少了教师的板书,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相对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削弱了教师板书教学的能力。学生和教师容易对多媒体产生依赖,忽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利用。第三,教学媒体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师授课节奏过快,由于不用板书,所以有的教师会不自觉的讲完一张ppt后就接着继续讲下一张,容易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下课后即使有课件也依然没法弄清楚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多媒体的应用是又必要的,但是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优良的传统教学,并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篇: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杨宁孙宁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一类信息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都曾对教育产生过世大的影响,以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更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在文字出现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口授为主,加之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以雄辩术、演说术为表征的语言技术一直是当时最主要的教育技术。但是当人们需要把教育内容中的知识、经验、思想信息长期保存、随时再现或大范围同步传播时,语言技术的局限性凸现出来。文字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并逐步上升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技术。它的出现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文字传播技术产生了革命性飞跃,并引发了以文字信息为传播对象的教育群体,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这两大信息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堪称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两大里程碑。
然而,在教育技术经历了传统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等)、视听媒体技术(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言实验室等)以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人类文明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二、当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技术体系各分支带来的影响
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从新的和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式,既包括技术的资源,又包括人的资源以及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
从功能结构上看,教育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特殊分支,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五大分支,妈教育模式、教育传播技术、教育资源利用技术、教育研究技术和教育评估监控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以后,主要使这五大分支中的前三项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笔者将分别对此进行阐述。
(一)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
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知识翻新速度快、问题出现类型复杂的时代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善,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一致认为:发展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目前,在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应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
1.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②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③通过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策划教学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2.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②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③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④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⑤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
3.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提高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②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③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
4.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是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新型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学习环境,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对教育传播技术的影响
教育传播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它既包括远距离大范围的声像图文信息传播技术,也包括面对面的课堂形体、语言传播技术;既包括以教学演示、实验、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工具技术,也包括教学方法、工艺、过程、技巧等智能技术。
互联网络的宽鬲化、智能化、个人化,多媒体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使得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其它任何地方的用户通过任何方式进行通讯,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信息通讯服务。同时也使得人类信息的传播呈现网络化。网络传输的宽带宽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不断提高,各种网络传输协议的成熟也带来了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和信息检索等多种网络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较之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输的速度慢、信息量小、顾储不便来说,当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输上体现了以下几点优势:
1.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它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媒体办公通讯系统,如电子邮件、图文传真机、可视电话等,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学习者可与外地学习者进行交流、协商、探讨,实现了自主学习。同时它能提供十分方便的联想式非线性即时在线式的超媒体信息检索和查询,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线性阅读的方式。
2.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应用其它媒体的教学系统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和交互性强的特点。
3.信息贮存的光盘化。与传统的文字教材相比呈现了信息量大、存贮速度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交互性强和非线性的优越性。
(三)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教育资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教育信息整合与资源利用两个方面。信息整合技术所解决的是科学知识的存储、分拣。资源利用技术所谋求的则人力、智力、信息资源、工龄、设施、资金、环境充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信息化社会的信息量剧增,计算机等新的信息手段的飞跃,扩充了个人想要利用信息时信息选择的余地。同时,个人不仅接受、利用信息,而且也参与包括了信息的惧、生产和发布在内的活动。这就便利双向信息传输有了可能,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
计算机等信息手段不是针对大众而是针对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可在他愿意获取信息时随时获取、再生并发出信息。新的信息手段大幅度地扩充了教者与学者的双向信息交流,为学习者创设了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环境。新的信息手段作为真正的个体信息媒体有可能符合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与特性。
远程通讯也可以用于获取大量信息。学生和教师向许多公开信息服务机构中的一个机构进行订购,便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和其它基础材料,比在任何学校中以具体形式得到的多得多。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开放的,信息的价值良莠不齐,学习者在对信息长期的接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形成了“信息能力”。
三、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E拉兹洛在其1992年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讯占优势为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传真机等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纪元。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不久以后,人机对话的技术将使人们不仅能发送和接收信息,而且能不受距离和运作时间限制地进行对话、讨论、传递信息和知识。”
在全面信息化社会,知识是关键性要素,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根本。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教育主要以传递知识和累积文化为目的,教育是指向过去的;进入工业社会后,教育指向现实,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有急功近利的局限性;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教育则必须面向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至生产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直接决定着学习者信息素质的高低,这乃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读、写、算、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服务。
这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
四、信息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教育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教学的本质来说,学习是根本的,学习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学习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处理能力。所以说培养学习者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未来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最根本的应该是发展人的教育,包括人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指导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的思想和策略就应从人的发展教育的目标而来、从学习中来,向全世界学习;从历史经验中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科学研究中来,总结信息教育的步骤。
在信息教育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必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内容上要考虑到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但又不能偏离信息技术对人能力培养的要求单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在观念上认清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区别;教材的编写要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除以上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材编写方面的要求外,各地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12期;
2.刘先义《论现代教育的技术革命》《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4期;
3.贝蒂·科利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教育情境》《教育质量》(中文版)26期;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年2期。
文章选自《中小学电教》2001.7
第五篇:互联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上大学时代
计算机通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思维能力得以飞跃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对现代教育技术观念产生了根本的变革。特别是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面,要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综合素质的新一代的顶尖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正发生着一些重大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出现、知识产业的兴起、网络化社会的形成等因素使得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与增长,在时空界限上无限渗透,在选择方面的具有多样性,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总之,在上述的环境下,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大学教学过程的诸多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出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变得的更为主动,教师逐渐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其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传统教学过程以外各种因素的介入——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课堂教学突破了固定的模式和框架,进入三维时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灵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范围;教学过程呈现出非连续化的趋势,课程表、讲义、阅读材料和课堂笔记等这些原本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开始被计算机在线服务所取代。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上大学成为必然,而且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70年代末已出现了网上大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网上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网上教室等,开拓广泛的教学范围。网上大学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接受教育”,二是为各种形式的学习提供一种能力方面的证明,打破个高校和部门之间的障碍,促进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充分流通。
二、网上大学的实现和特色
网上大学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实现。远程教育系统一般包含基于视频会议的实时远程教育、基于Web 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基于Web的远程测试、交流和教学管理系统。实时网上大学是针对如何共享有限的教育资源而提出的,它通过提供一个虚拟教室,使得教师在一地上课,学生可以在异地教室通过网络听课,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语音和图像进行实时交流,就如同在一个教室中一样;基于WWW的远程教育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网上虚拟集成学习环境的模型。远程教学模型一般可分为:Answer Web系统、Web远程考试系统、Web远程交流环境、多媒体作业发布系统以及基于Web的网络大学管理系统。
Answer Web 系统,每门课程都可以在网上学校由配有的Answer Web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答疑服务。在一般学习过程中,提问与回答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而通常在一个领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另外,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加以汇总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作为反馈可以使教师能够及时高效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大大缩短了经验教师的培养周期。Answer Web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 Web的网络自动答疑系统。支持文本以及语音问题,并且可记录问题场景。通过关键字匹配、搜索算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得到问题的解答。系统提供问题分析功能,以使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远程考试系统,基于Web的考试系统支持自动组卷、自动批卷。学生只要接入Internet,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实时考试,考试完毕后立即可以得到成绩,同时教师可以立即统计、分析该次网上考试的学生成绩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试卷的难易程度。考试系统实时纪录考生的考试状态,若考生因网络失败而导致考试的异常中断,其可以在下次登录到系统中时,自动恢复到上次考试的中断点。远程交流环境,远程交流环境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实时的,异地师生交流的场所,可以浏览Web课件,实时多点同步语音交流。
多媒体作业发布系统,多媒体作业发布系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 一个基于Internet的作业发布、作业完成和提交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预先编辑好的基于各种媒体的作业——文本、图片和语音等,在 Web中发布。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 Internet 浏览教师的作业,并可以利用本系统完成并提交作业。
网上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综合管理虚拟大学的教师、学生以及各类课程的信息。提供学员注册、课程安排,并集成了课件浏览、网上考试、交流和作业发布等各个子系统。从上述介绍我们知道,一个完善的网上大学具备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传统大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三、网上大学对大学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从网上大学的出现到不断的发展完善,都受到了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视。网上大学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和重视学生个体独立性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网上大学的出现,使得教学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自学为主,不仅仅体现在方法上的转变,而是体现在两种教学方法结构模式的转换。在量的方面,通过远程教学,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讲授的学时将大幅下降。在质的方面,通过远程教学,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远程教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远程教学的出现,使得网上学校蓬勃兴起。“虚拟网上高等教育”(Virtual Higher Education)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带来显著的变化,也给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一种分散学习的新型大学正在逐渐取代教室、教师和校园。教学信息的传递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师生能进 行实时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网上教育可以降低投资和成本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可打破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割,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网上大学的出现也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美国,各种私立和经营性的虚拟大学越来越多。例如1978年就建立的 费尼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是美国最早的网上大学,现已授予37万个学位和毕业证,并以MBA著称,在成人教育市场占有着一席之地。
四、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二十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网络的触角向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1.大学教育走向普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类型的分化,特别是社区大学的普及,高等教育将走向世俗化,网络所具备的开放性将使大学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上大学不仅仅是只为学习一门技艺或专门知识;它不仅是每个人生活的权利,学习的过程将成为一种乐趣。网络化将这种潜在的权利和乐趣变为现实时,对广大的社会成员而言,大学学习以原有的学习高深知识学问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取向将减弱。
2.大学的地域性消失。如果网上大学极大地普及,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将改变大学的地域性。过去的大学往往以所在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应成辉,构成独特的大学城文化现象。知名的大学学府,成为人们心目中圣殿。而虚拟网上高等教育中,某学科组成的虚拟课程可以成为全球再学人员的课程,该课程的制作将由来自全球不同大学的优秀教授、设计专家来制作。这种网上教学论坛将成为教育的“中心校园”,如果某一论坛拥有众多的优秀课程,无疑会成为全球学科和科研交流的中枢。未来的大学,将是网络学科和科研交流的中枢,根本不存在地域的划分。
3.大学的综合性受到影响。二十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分支领域的不断涌现,综合性成为大学发展的趋势。网络大学的出现,将大学的综合性特征降弱,由于地域局限带来的问题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将不复存在。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和学术机构联系起来,解决了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人们将不再需要在同一所大学里设置所有的学科,取而代之的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当学生不受围墙的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网络大学时,大学作为传递知识的宝殿的作用不再唯一。未来大学将更趋于普及化,更加贴近社会,服务社会。未来大学将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同体”,人们在瞬间将可了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件,领略到另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未来大学的责任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种文化体时,如何清醒地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维护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无论未来大学的真正发展道路如何,大学作为人类所构建的知识大厦,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