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9: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

课型 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2.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我国不同民族的特征。3.学习用各种方法去表现。二.重点难点:

对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现。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

2.学生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用于表现的材料(涂色工具、黏土、色纸等)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A.师生一起用收集来的少数民族图片装饰教室。

B.教师引导语:通过我们的美化,我们的教室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园。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装扮都很特别,服饰都特别美丽,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啊?

C.欣赏与探索 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让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民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1.赏析与讨论

引导语: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观看不同的表现各种族人物的美术作品。2.创作与表现

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方法,讨论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3.展示与评价: A.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对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

B.模仿少数民族的歌舞体验其中乐趣。C.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4.学习评价建议 A.能否通过查阅资料,自我探索学习。

B.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形体动作、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课程资料:

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 一.回族

回族在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在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人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信徒很多,回族各方面习俗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从结婚、婴儿出生、死亡均由阿訇主持。阿訇是波斯文的音译,是对伊斯兰教的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统称。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两大节日之一.时间是回历(即希古拉历)的9月29日或10月1日,在我国新疆地区又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9月为斋月,穆斯林要斋戒一个月,到斋月结束时要寻看新月,见到后次日开斋,如未见到,则开斋顺延,但一般不会超过三日。开斋节前,穆斯林要按本人家中人口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钱物均可,并做开斋节的拜功等。节日上午,穆斯林要淋浴、刷牙.穿最好的衣服。去清真寺举行“合礼”仪式等庆祝活动,尔后互祝节日幸福快乐。一般的家庭都备有各种佳肴.宴请宾朋,互相赠送礼物。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

回族人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与汉族差别较大。回族日常饮食因聚居各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而略有变化,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和牛羊肉罐头.也不吃非清真店制作的食品。

回族人热情好客,总以好茶好饭款待客人,还以给客人加菜加饭为敬。回族一般不嗜烟和酒,喜欢喝茶。回族给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双手相接,否则视为无礼。二.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也有散居。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等诸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具有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所共有的饮食禁忌,禁食猪肉、驴肉、骡肉、狗肉、动物血及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尤其注意饮水清洁。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也不能随便到灶台前面。盛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吐痰,吃剩的残骨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布上.不可乱扔。

维吾尔族饮食很有特色,一种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被称为“馕”的食品是维吾尔族家常主食之一。在维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

维吾尔族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特别重视三大宗教节日.尤其视“古尔邦节”为大年,庆祝活动极为隆重,沐浴礼拜,宰牛杀羊馈赠亲友.接待客人。节日的筵席上,主要有手抓饭、馓子、手抓羊肉、各式糕点、瓜果等。维族人喜食水果,这与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杏、苹果等果品有关,可以说瓜果是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三.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大部分地区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四.蒙古族

蒙古族,半数以上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各地蒙古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吃全羊

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就可食用。二是烧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板盐食用。炒米也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可干嚼可泡奶,是牧民外出放牧的极好食物。

乳食是蒙古族居民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奶食、奶茶、奶油、奶糕等均为蒙古族根据季节变化经常食用和饮用的食品。此外,夏季里人们还喜食酸奶,或拌饭或清饮,以清暑解热。蒙古族牧区夏天还喜欢饮马奶酒。

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农区的蒙古族主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杂以大米、白面、黄米、荞面、高梁米。随着温室、塑料大棚的普及,农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农区以炖、炒为主.也加以烧烤,吃些牧区食品如手抓肉、奶制品等。蒙古族农民多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不同于“满杯酒、多半杯茶”的汉族习俗。

蒙古族豪放、粗犷、开朗热情.待人诚恳、实在,处处显现出塞外草原博大的胸怀。五.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朝鲜族聚居区盛产大米,主食以米饭为主,其次是冷面和米糕。米糕的品种多,有打糕、切糕、发糕等。朝鲜族口味以咸辣为主,咸菜品种丰富,式样美观,非常可口。辣椒是每个朝鲜族家庭必备的调味品,朝鲜族嗜辣,决不比四川、湖南人逊色。

朝鲜族的饮食特点之一是每餐必喝汤,最讲究的是汤浓味重的浓白汤。常用于吊汤的原料有牛肉、鸡肉、狗肉、兔肉等。

朝鲜族的烹调方法以煎、煮、炒、氽、烤等为主,菜肴多清淡、软烂、爽脆。朝鲜族对猪肉的消费量相对较少。朝鲜族不喜欢吃羊肉、河鱼,也不喜欢吃馒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牛肉、鸡、蛋品、海味、大酱和泡菜等。常以狗肉招待客人,狗肉的食法极有特色,将煮好的狗肉撕成丝,配以葱丝、姜末、蒜末、香菜、精盐、熟芝麻,食之不腥,香辣爽口。六.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

傣族人口味喜欢酸、辛辣和香味。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傣族人以酸竹煮鸡、煮鱼等视为待客的最佳菜肴。

傣族的“南米”(即酱)风味独特,在用番茄酱及花生、青菜、鱼、竹笋等为主料制成的各种酱中螃蟹酱最为名贵。“南米’’的吃法多种,有的用糯米饭蘸着吃,有的则同时做几种酱,然后备各种青菜或煮熟的南瓜等,不同的菜蘸食不同的酱吃。傣族人爱饮酒和茶,会自己酿酒。吃饭时不喝酒,而是在饭后或空闲时饮用。七.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羌族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羌族人平日吃两餐饭,多为“玉米蒸蒸”(玉米粗渣粒,先煮后焖而成),晚饭多为稀饭加馍馍,晚上还喜欢吃“砣砣肉”.喝白酒。“砣砣肉”用猪膘(腊肉)切成拳头大.与豆菜同煮,吃时每人一砣。

羌族的主食还有金裹银、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品常见的有酸菜、砣砣肉、白豆腐、油炸洋芋片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肉和野兽肉。北川产的“羌活鱼”.形似四脚蛇,羌民也吃。还喜欢吃猪肚子骨头。猪肚子骨头的制作方法是:宰猪时,将猪骨头剔下剁短,装进猪肚里,放火坑上蕉制,再挂户外晾起来,吃时从中取出些骨头熬汤。

羌族著名的土特产有茂汶和北川的花椒及茶叶。羌族人饮料主要是酒和茶。用青稞、玉米等酿制的醉糟酒,饮用时用长竹管咂吸。城镇羌民清晨也有喝早茶的习惯。八.白族

白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于昆明、元江、丽江等地。大理自治州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和茶叶。河湖盛产鱼类,山区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白族人以稻米、小麦、玉米、荞麦和马铃薯为主食,蔬菜品种多。还善于腌制肉类和咸菜,还能自制蜜饯、苍山、雪炖甜梅等果品。节庆时,白族喜欢用糯米或小麦、大麦酿造白酒、水酒,平时嗜好酸、凉、辣味饮食。

大理州洱海以产鱼著称,尤以弓鱼最有名。人们喜食沙锅菜。沙锅鱼的做法是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腊肝片、玉兰片、豆腐等十几种原料按比例与鱼放人沙锅内.加上胡椒、八角、盐等调味品,置于火上用微火炖熟,此菜味道极鲜。

“乳扇”是大理州的名特产品。乳扇一般由羊乳制成,制作并不复杂,但要求精细。先将羊乳放在锅中,再点酸水(可用明矾等),当羊乳呈半固态时,用竹筷往上挑成扇状,放在簸箕内晒干,乳扇可以生食或煮食,以煎食最为普遍。九.苗族

苗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有用牛角盛酒迎贵宾的习俗 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

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 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的差异,中国各民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饮食方面,汉族以米、面为主,喜食蔬菜、豆类、肉、鱼及蛋类,非常注重烹调技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喜欢吃烤羊肉串、抓饭和馕;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喜饮奶茶;朝鲜族爱吃打糕、冷面和泡菜;藏族爱吃糌粑和喝酥油茶;黎族、京族、傣族、布朗族和哈尼族爱嚼槟榔。在服饰方面,满族妇女爱穿“旗袍”,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藏族爱穿藏袍、系腰带,穿长靴;彝族、苗族、瑶族妇女爱穿百褶裙,佩戴金银制的饰品;维吾尔族爱戴四楞绣花小帽;朝鲜族爱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板书设计:

各民族朋友

相貌 衣着

第二篇: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校徽的构思和设计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学校历史和特色的资料、各种小学校徽图片、彩色绘图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队徽是你们的标志。今天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校徽。

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校徽。

二、讲授新课

1、简介学校的历史和特色

2、展示各种学校校徽,讲解其设计意图

3、说明校徽的设计要求: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既要简洁,又要把学校的特色表示出来

4、学生构思

三、学生练习(教师边巡视边辅导)

1、定草图,注意设计意图

2、修改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

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3、定稿

4、制作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以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品

2、欣赏评价

3、教师总结

美术教学设计2

一、活动名称:奇妙的魔术画

二、重点领域:艺术

三、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变化,探索、了解魔术框的变化原理

2、大胆尝试,展开想象利用间隔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

3、积极参与,在创意画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

四、活动准备

黑色画框、画纸、画笔、彩笔、透明胶带

五、活动过程:

1、魔术画框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魔术,想看吗?

——月亮不见了,太阳出来了,鸡蛋宝宝变成了小鸡,鱼被吃掉了。

2、认识画框,探索画框的.奥秘。

——原来这些画都藏在黑色的画框下面,拉动画框下的纸,奇迹就出现了。

——让我们再来变一次吧!

3、讲解示范,带领幼儿观察画框的特点,解开画框奥秘。

——我们用黑色卡纸做成画框,画框的每格间距相同,在画框下面放一张白纸,进行作画。

——今天我们来画毛毛虫,在画框中白色的地方开始绘画,画好毛毛虫,拉动画框下的白纸,将毛毛虫藏起来,接着在白色的地方花蝴蝶。

——毛毛虫和蝴蝶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在变一次魔术,左右拉动画纸,毛毛虫和蝴蝶分别出现。

——给画好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彩色的画就完成了。

——魔术画框不仅可以变,还会动。瞧,蝴蝶飞起来啦!是不是很神奇,你们想不想来制作呢?

4、幼儿尝试动手操作,体验乐趣。

——你变的是什么?(月亮变太阳、小树苗变大树、鸡蛋变小鸡)

——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微反思:在这节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魔术般的绘画方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体现了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美术教学设计3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二、展示阶段:

(一)、导入

1、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2、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二)、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三、反馈阶段:

1、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1、小结

2、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3、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五、课后拓展:

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第二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寻找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形的,观察各种方形的物品。

二、展示阶段:

(一)、生拿出上节课半成品作业,师点评

(二)、分组进行比赛:

1、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三、反馈阶段:

1、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1、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2、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五、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一年级的儿童所画的其实就是他们看到、记得的最感性的东西,儿童往往对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会看得清楚而且详细。因而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能让儿童乐意画画的氛围,使他们更乐于细致观察,更善于表现。

美术教学设计4

一、活动目标:了解什么是花纹,及其花纹的基本样式。

二、尝试运用各种花纹装饰“花瓶”和“手绢”。

二、活动准备:铅笔 蜡笔(各种颜色蜡笔)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通过一个空白花瓶引发幼儿的兴趣,希望幼儿能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花瓶,并说说这个花瓶可以如何进行装饰。

2、基本部分: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引导幼儿去观察各种类型的花纹,如何去设计花纹能让花瓶更加漂亮,告诉幼儿几种基本的花纹排列方式(“对称”“圆形排列”“层次排列”“不规则排列”),并示范这些花纹排列的画法。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花瓶”和“手绢”用花纹进行装饰。

教师巡回指导,并在一些较有特色的花纹样式上,给出相应的点评。

3、结束部分:选一些有特色的设计进行点评。(最好各种排列类型的.花纹都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本学期的第一次美术活动是花纹装饰,对于孩子们来说,花纹这个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花纹装饰随处可见,陌生的是,该如何进行装饰才能物体更美观。考虑到多方面,我让孩子使用铅笔进行这次的美术创作,使用铅笔第一是考虑到幼儿更便于修改,同时,铅笔和白纸两种颜色上的反差,一样能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整个活动的开始老师用花瓶引出活动,是希望幼儿看到花瓶后能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并,通过这样的一个准备,是为后面的花纹的排列方式及幼儿创作打下基础。本次活动中我把花纹排列作为一个难点,花纹的绘画会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花纹如何排列则会让幼儿比较困惑,因此我在活动中花了一些时间讲了花纹的一些基本排列方法。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花纹理解较为透彻,孩子们除了利用了老师提到的一些花纹,自己也设计出很多别的花纹样式比如“鱼”“蝴蝶”,并利用多种花纹排列方式进行组合,幼儿都能绘画出富有个性的花纹。

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七年级上美术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学习构成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二)教学的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三)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解决重点的要点:

1、要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鼓励每一个小组争先、争胜、争取班级第一。比那组最快,那组最好,那组最有新意。

2、好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3、时注意人员搭配,使各组能力基本均衡,保证公平竞争和顺利完成作业。

解决难点的要点:

1、励创新,要求学生把课本的方法当成参考,尽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2、些简单明确的构成的例子,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

三、课前准备

(一)学习材料

1、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

3、自制材料:课前或课上用比较硬的纸作成纸筒,把它作为做龙的材料。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讲授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方法,分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展示、体验、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龙文化的了解。

学生从教学中展示的各种龙的资料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制作的龙。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接、装饰龙体的任务,锻炼协作能力。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并发挥想象讲述小故事或民间传闻,强化对龙的感受。在共同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

教师活动: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同时用音乐来导出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绪,引人《大家动手做条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便于课程进展得更顺利、更流畅,也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以及制作的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龙的传人》的乐曲,以增强效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完成龙的制作。

2.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亲自动手制作一条龙的欲望。

3.学生的活动,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一条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教案《七年级上美术教案》。

本课程在学习构成知识、设计和制作龙的过程中,同时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

通过各组介绍和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师生共同考察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点:

(1)对龙这一艺术形象是否喜爱? 是否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

(2)是否积极参与龙的制作活动?在造型上有无独创性?

(3)能不能与同学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品?

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美术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征;

3、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

重难点:

理论的概括和对其本质内涵的分析。

教学工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美术作品《格尔尼卡》,学生回答体会?这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抗议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的一个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巨作。他在这一作品当中,运用了立体主义的变形、任意组合和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手法,极力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暴行。据说,当时有位法西斯军官看到这幅作品,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毕加索当即回答说:“NO,这是你们造出来的杰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欣赏美术作品不能只看其像不像,美术作品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人们精神创造的产物。画家以鲜明的个性来表现生活本质和典型,这种典型不禁表现在人物画里,也表现在其他题材中。山水画、花鸟画、风景和静物等作品中也有。例如中国画《溪山行旅图》所表现的就是高度概括的秦陇以至中国北方山峰峻挺浑厚、雄伟壮观的共性而创造出的成功的山水画中的典型形象。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二、讲授新课

各种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并且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的,马克思说“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确如此。不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学形象、音乐形象等又有不同的特点,它是一种鲜明、具体、生动的视觉艺术形象,美术形象在空间上有着确定的(平面的、立体的、组合的)静态存在形式,是完全直观、明晰的,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

1、从美术创作方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有再现和表现

(1)有的美术家强调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其创造的美术形象偏重于写实,可以叫作再现性的形象;美术形象的创造,还要求通过个别的具体感性形式来体现出生活的本质和普遍真理,达到个性和共性相统一。例如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不仅容貌和神态酷似教皇本人,而且表现出教会最高统治者威严、高傲的外表和冷酷、贪婪的内心,因而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

(2)而有一些美术家则更强调主观世界的真实性,所创造的美术形象偏重内心感情、情绪的发泄和主观意念的表现而不拘泥视觉特征的如实描绘,可以叫作表现性的形象。蒙克的《呐喊》。

小结:许多美术形象都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相统一的形象。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然而,主观和客观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所以,在美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例如同是反映与战争题材有关的作品,具有再现特色的《流民图》,也表现出作者主观上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控诉与批判态度。而属于表现性作品的《格尔尼卡》,固然表现了画家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罪行的强烈忿慨,然而他的创作构思仍然是由德军对这座文化名城所进行的毁灭性轰炸这一客观事件所引起的。因此,许多美术形象都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相统一的形象。

2、从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来了解美术形象,还可区分为具象、意象和抽象

(1)具象性形象注重于对象视觉特征的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霍达的《静物》、中国画《玉兰黄鹂》,作者运用玉兰、黄鹂和蓝天的完美配合,并赋予它们特有的典雅、华贵的形式美感,从而创造出一种生机蓬勃、春光明媚的`动人的艺术形象。

(2)意象性形象是作者依靠直觉、想象乃至幻觉等所构成的表象而创作的;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着重表现的是形象的某种寓意,其形象往往具有虚幻和不合生活实际与思维逻辑的特点。

(3)抽象是指视觉形态的抽象,它只是对自然形象的外观进行程度不等的省略与舍弃,在抽象形象中,有的并没有完全脱离自然形象,只是从中抽取出某种适合的表现模式。在抽象形象中,有的并没有完全脱离自然对象,只是从其中抽取出某种适合的表现模式,如克利的《奔流》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则是完全舍弃物象,去进行纯粹的形式构成,如完全受作者主观情绪支配任意挥洒而成的波洛克的《魔鬼》就是这一类的作品。抽象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大部分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行动绘画等。

小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是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格的概念。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3、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美术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的源泉来自于现实生活,他们大多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然而,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经过美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乃至改造等艺术加工,融入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审美评价,注入美术家的思想感情,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像中国古代美术刻画人物,就是运用以形写神的手法而使形象形神兼备、生动感人,如《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就体现出作者的这种精诣匠心。进而,中国画家又深入追求表现气韵,它既是对审美对象本质美的把握,又是美术家思想感情与创作心态的显示和升华,情缘景而发,景以情而活,并借助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结构出形与神、情与理、物与我高度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像石涛的《翠壁长松图》不仅生动表现出庐山地区云雾迷漫的自然景观,而且在笔墨、意境中流露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就是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因此,美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不同于生活原型的“第二自然”。总起来说,美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而创造出的成果,各种美术形象,不仅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绘画和雕塑形象,还包括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形象,都是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都是人类意识和精神创造的产物。

美术教学设计8

一、指导思想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将教科书的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经验,学会学习,提升感情、态度、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对美术有一定认识,知道美术不只是画画,还包括赏析、制作等。学生对美术比较感兴趣,但部分学生耐心不足,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学习进展不明显。

三、教材内容

1.以“手绘线图”解决“形”,以“色彩搭配”解决“色”。

2.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

3.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评述。

四、教学要求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环境中认识美术,认识美术与各种因素的关系,认识美术的价值,培养学生整合地学习美术以及思维的全面性、科学性。

五、教学重点

以线条系列、色彩系列为主,加强对其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六、教学难点

能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七、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 1.添画 2

第二周 2.吃虫草2

第三周 3.认识身边的树 2

第四周 4.绘画游戏2

第五周 8.洗澡2

第六周 9.假如我是巨人 2

第七周 16.画夜景2

第八周 17.画影子 2

第九周 18.童年2

第十周 19.我喜欢的鸟2

第十一周 5.纸盒变家具2

第十二周 6.节节虫 2

第十三周 7.吊饰2

第十四周 10.头饰设计2

第十五周 11.艺术作品中的动物2

第十六周 12.和妈妈在一起2

第十七周 13.怪兽2

第十八周 14.我的收藏卡2

第十九周 15.做笔筒2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2

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象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在想象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和珍惜时间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象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运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具。

二、情境导入:

视频导入,我们用什么来看时间?(钟,闹钟,表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三、新课教学:

1、欣赏钟,寻找共同点

有数字,指针,外形

2、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是不是,那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觉得哪些钟好看漂亮。

对比下下面的.图,你觉得哪个好看?为什么?

对比1:哪个钟的数字好看?为什么?

(数字对齐,艺术数字造型好看)

对比2:哪个的指针搭配好看?为什么?

(指针要有粗细,越长的越细,与外形统一造型)

对比3:哪个钟的外形好看?为什么?

(外形线条要流畅,画面工整)

对比4:哪个钟更加吸引你?为什么?

(造型有趣,夸张,巧妙)

对比5:哪个钟的颜色颜色好看?为什么?

(颜色丰富鲜艳)

四、学生作业:

教师示范: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卡纸,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卡纸当成钟面,来设计一个造型漂亮的小闹钟。 观看微课视频。

步骤:1、先画刻度、指针

2、再画给钟面漂亮的装扮

3、上色调整

要求:1、画面工整,线条流畅

2、色彩鲜艳丰富

3、装饰漂亮

教师指导

五、作业展评: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指点评价。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表现得很不错,基本上掌握了设计钟的方法,有一些小朋友设计的钟不仅造型很特别,而且色彩也搭配得很漂亮,装饰得也很美。

七、教学拓展: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美术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分类和表现方法,能对不同的美术作品和色彩现象进行色彩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和对于色彩调和的体验,色彩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调和含蓄的美,关注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

【难点】

对美术作品进行色彩分析,辨识出其中的色彩调和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四幅图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请学生将图案与其代表的季节一一对应。提示大家感受四季风景的色彩和谐关系,顺势引出课题《色彩的调和》。

环节二:感知作品,提出问题

出示莫奈的作品《池塘》,提问:画面中有哪些色相?这些色相在色相环中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并回答:蓝、绿,它们属于相邻的关系。

进而继续追问: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人什么感觉?学生举手回答:莫奈运用蓝色和绿色描绘出静谧的夏日池塘景色。几块浓重的绿荫和点点睡莲以及桥栏的亮部使画面富有节奏,各种不同的绿色使画面达到了和谐的效果。顺势总结出色彩和谐的概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统一协调的色彩现象。

(一)了解同色相调和的方法

教师展示蓝色调、绿色调和紫色调三个画面,请学生分析色调调和的色彩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以蓝色色调作品为例,底色偏湖蓝、稍亮,书桌和电脑偏钴蓝,稍暗,形成明度变化。明度不同、冷暖不同打破了容易产生的单调问题,从而使画面在统一中达到活泼、对比的效果。进而总结出:同色相调和的方法,可采用明度变化、纯度和冷暖的变化。

(二)了解不同色相调和的方法

展示现代摄影作品《秋林》并提问:秋天的树林中都包含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们在一起为什么显得那么和谐?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秋天的树林呈现一派绚烂的橘红色,深深浅浅的大红、中黄、赭石、土黄等交替出现,虽有不多的绿色隐藏其中,但其零星的分布和较暗的色调也不足以和大面积的红黄色调抗衡,画面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进而总结出:不同色相调和的方法,可采用带有某些明确色彩倾向的色调,弱化各色相的.个性或直接采用灰色调进行统一。

环节三:分析辨认,掌握方法

展示教材中的四个花瓶,请学生辨认哪些是同色相调和,哪些是不同色相调和?

结合刚才所学的两种色彩调和规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后,教师运用同色相调和进行示范,学生观察学习。

环节四:作品展览,交流评议

1.布置活动练习:以教材中的花瓶图案为参考,为妈妈设计一块色彩调和的围巾。根据时间提示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注意运用本课所学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设计围巾的色彩搭配。

2.展示学生作品:从能否积极参与对色彩调和知识的认知、探讨色彩调和的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形象、想象力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环节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关于色彩的美术现象。

2.课下搜集色相调和在生活中其他领域的运用,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1

年 级:小学一年级

课 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难点:如何用各种方法来装饰纸拖鞋。

教学准备:

教具:各色彩纸、卡纸、瓦楞纸、双面胶、剪刀

学具:各色彩纸、卡纸、瓦楞纸、双面胶、剪刀、水彩笔、颜料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 老师讲王子和纸拖鞋的故事。

A.小脚丫王国里,脾气古怪的王子小脚丫。他只爱穿拖鞋, 其它鞋一律不穿。而且,他特别爱美,每天都要换新款。

B.有一天小 脚丫突发奇想,要穿纸做的拖鞋。

C.纸拖鞋?厂家根本就不生产呀!哪里有货?完蛋了,这下怎么办?

出示课件。(王子和纸拖鞋的故事)

2.根据课件回答提问。

鞋店老板遇到了什么麻烦?为什么?出示课件(拨打电话请小朋友帮忙)

这堂课就请大家来当一位小设计师,帮助鞋店老板设计制作一双拖鞋,好吗?

(板书: 拖鞋 )

二. 讲授新课

1. 现在就要请同学们动动脑筋了,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拖鞋?怎么做?

学生们分组讨论拖鞋的制作的方法、步骤,并把你们设计的拖鞋画下来。

2.请几位学生来讲制作拖鞋的步骤。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解决。

a; 材质选择

在课件中选择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做拖鞋?为什么?

教师总结纸拖鞋的好处,并渗透废物利用的知识。

b; 外形分析

拖鞋的底和面都可以有什么形状?你还可以想出什么其他的形状吗?

请学生上台展示你设计的拖鞋。

c; 装饰方法

我们怎么样才能让纸拖鞋变的漂亮呢?你有什么办法?

教师总结装饰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可以参考生活中的物品装饰或绘画装饰。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如何装饰的。

启发学生可以用在鞋面上的装饰。可以将鞋面当做画面来绘制。

方法:绘画、粘贴

d; 制作

请学生根据课件内容总结制作步骤。

① 画脚印。

② 做鞋底、鞋面。

③ 装饰纸拖鞋。

④ 粘贴鞋面和鞋底。

3.教师演示完整的制作步骤。

重点:鞋面和鞋底的粘贴。

鞋面的.长短、位置。

三. 学生作业。

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强调商品与作品相联系,强调

拖鞋的质量与美观要兼备。

作业要求:

① 款式新颖,样式独特。

② 装饰的色彩、图案美观。

③ 手工精细,制作完整。

四. 小结

1.以小小纸拖鞋拍卖会的形式进行作业讲评。

出示学生做好的纸拖鞋,让学生选择买与不买。并请学生说出买与不买的理由。

2.肯定学生作业时的认真态度。

3.发动学生讨论鞋店老板把我们做的纸拖鞋上交给王子,他会有什么样的放映。

五. 拓展

1.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做一双纸拖鞋。

2.我们还可以用纸来做一些什么生活用品。

美术教学设计12

教学背景分析:

吉祥物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不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设计与知识,其中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同时涉及到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同学们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像力的空间,吉祥物设计课程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课程。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些大型的活动(体育运动会,节日,纪念活动等)都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出现。例如教科书中出现的1980年莫斯科吉祥物“米沙”、1988年汉城奥运会吉祥物“贺多利”、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以及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艺奇”和长野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小雪”,它们都是为组织运动会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愿望,为使其健康活泼,充满灵气,它们以卡通化的拟人的艺术形象出现。

要想设计出活泼可爱又与众不同的新颖别致的吉祥物,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读书会、劳动周、音乐会、和平日、运动会、爱鸟周等。再选定一个合适的原形:动物或某样东西(笤帚、大布袋子、各种造型的瓶子等)。其次是根据原形进行大胆的拟人化的夸张概括变形,包括:形体、动作、表情、服饰、手持的有代表性的道具等。另外是色彩的设计:色彩对比要鲜明、亮丽、边缘要整齐,要有视觉冲击力。

整合思路:

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优秀作品,以学生直观感性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充当“导演”。

2、在教学中,教师要富于激情,注意眼神交流,寻探语气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3、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并展示作品,谈思路,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个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应知: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和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应会:能自选媒体,自定手段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个人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用多种方法查阅有关吉祥物的资料,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吉祥物的图片。

教师:查阅吉祥物的有关资料,并收集一些吉祥物图片,制作相应的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欣赏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导入本课

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片断)

师: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

生:这是7月13日,北京申奥终于取得成功。

师:不错,这一时刻是令亿万中国人兴奋和激动的一刻,因为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谈到奥运会,同学们会想到一个非常可爱的东西(吉祥物)。提问:谁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生:福娃。

(屏幕上出示图片)

师: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了,谁能介绍这五个福娃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小结: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对世界的热情。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

像这样可爱、美丽的吉祥物到底是怎样设计的呢?引出课题:设计吉祥物。

二、提出问题(什么是吉祥物)

师:说到吉祥物,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经常会在书本上,电视上,生活中见到,那谁知道什么是吉祥物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见过一些什么样的吉祥物,是属于哪个活动?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三、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吉祥物,那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几幅比较有名的吉祥物作品。不过在看之间还是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

师:这段音乐是属于哪一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这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生:1988年汉城奥运会。吉祥物是“贺多利”。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

屏幕出示图片。大家来共同分析这个吉祥物有什么特点,接着逐一对1990年北京亚运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19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找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吉祥物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最后学生来总结研讨成果)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一些有名的范作,那同学们对吉祥物的知识到底了解多少了,这时候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课外通过各种手段准备的吉祥物资料拿出来,四人一小组相互学习,不过学习的时候要带着屏幕上的问题:

1、吉祥物一般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

2、吉祥物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呢?

3、设计一个完整的吉祥物主要分为哪几步?

(生讨论)

师:每组选出代表,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大家踊跃发言!

师总结:(课件显示)形象:可爱、夸张、活泼、幽默、憨厚

色彩:对比鲜明、色彩亮丽

四、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吉祥物的造型特点,那们我们怎样去设计一个吉祥物的造型呢?谁能说说设计一个完整的吉祥物主要分为哪几步?

(生讨论回答)

师:设计吉祥物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你是为哪种活动而设计的,比如我们的主题班会、爱鸟日、校运动会、艺术节等。

师出示课件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课件显示](1)确定一个主题。

(2)选定一个原形。

(3)对原形进行大胆的拟人化的夸张变形。

(4)色彩的设计:要求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

师:主题确定后,就是原形的选择,比如爱鸟日,同学会选择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自由回答,各种鸟的.形象都有)

师:不管同学们选择什么鸟的形象,都有你们的理由,那么,为了使这个形象更加突出,更有趣味,我们可以对它时行大胆的拟人的夸张变形,如形体、动

作、表情、服饰、手持的有代表性的道具等,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些著名的吉祥物的设计。

(师举例,课件显示)

师:关于吉祥物色彩的设计,老师要求你们做到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以上就是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吉祥物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了怎样来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我看同学们的手都痒痒了,也想自己动手来尝试一下了,那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尽情展示你们的才艺吧。

师:为了更好的体现你们的合作意识,更好地表现团队力量,我们采用分组制作,最后我们大家评选一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

作业:

1、为你身边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科技月”、“节水周”、“植树节”等,设计制作一个吉祥物。

2、结合你设计的吉祥物,谈谈自己的创意,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活动的主题或你对它的祝愿。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1、用绘画的手段将设计表现出来,注意线条的清晰、色彩的鲜明。

2、干后用剪刀剪下所画形象,注意留白边,衬托效果,亦可将作品裱在黑板上。

3、在背后加支撑,使其能够在桌面上稳定摆放。

五、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分组制作,教师巡视。

六、成果展示,作业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我们就请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并对设计的吉祥物谈创意,谈思路。然后贴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每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

师:同学们之间相互评价,你喜欢其中那一幅作品,说说为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吉祥物,了解了吉祥物造型特点,学习了如何来设计一个吉祥物。老师相信大家已经初步具备了设计师的技能了。学校马上要组织运动会了,同学们能否给我们的校运动会设计一个漂亮可爱的吉祥物,为我们的校运动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心,献上自己的独特的创意呢!请同学们下课好好准备吧,下课!

总结反思:

教后体会与反思:

初中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已的主张,教师要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

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原来一些学生有这么多的潜力可挖,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有点自叹不如。的确,每个人的创意是无穷的,也许,新一代的学生对于卡通形象的理解是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的。当然创意无穷,并非作品就是十全十美,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吉祥物的设计方法。也许以后,他们不是专门的设计师,但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创意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在整个活动中他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同学们的乐园,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美术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页画面的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

2.大胆构图,清晰地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通过创作,感受传统连环画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连环画图书一本、画纸若干、水彩笔、订书机、背景音乐、课件ppt等。

2.经验准备:幼儿在阅读区已阅读过《西游记》的连环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连环画,引导幼儿观察连环画的特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引导幼儿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幅画面内在联系。

小结:连环画的每一幅图画之间的故事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

二、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引导幼儿大胆构图,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1.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本《西游记》连环画?

你想制作《西游记》中的哪一回?想要把这个故事分成几幅画面?每一幅画面上你想画什么内容?请跟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2.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提醒幼儿合理分解

画面、大胆构图,同时注意画面形象的前后一致性,完整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朋友讲的太精彩了,老师都迫不及待想要看你们制作的连环画了,在创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1.合理分解画面,大胆的构图,标上页码。

2.画面要清晰,人物形象前后要一致。

3.制作完成后展示到书架上,可以跟大家来分享你的连环画内容。

三、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幼儿在集体面前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教师重点围绕着幼儿作品构图及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我们班的图书发布会即将要开始了,引导幼儿在绘画区继续创作不同故事情节的连环画。除了西游记的连环画,我们还可以制作很多其他故事的连环画,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个故事。到时候我们可以展示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加入到我们班的图书发布会中来!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择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的表现方式新颖,为大班幼儿所喜欢。我在活动中大多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在观察、发现、思考、表现中学习。通过观察连环画图书, ,让幼儿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页的内在联系。讨论连环画的制作步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要创作的故事内容。也为接下来的创作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幼儿的创作活动营造很好的创作氛围。能力强的孩子在选择表现自己的作品时,大胆的选择了多幅图画。能力弱的幼儿在选择表现自己的作品时,图画较少,表现的不够丰富。但是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主动的进行创作活动。在巡回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一边创作自己的一边观察别人的,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美术教学设计14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很多老师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制作成一个完整的、适应教学需求的微课呢?

以前总觉得微课的制作应该与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差不多,虽有过相关的培训,但是对微课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所制作的微课感觉比较粗糙,虽能阐明所要讲的知识点,但是还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更新的认识。

微课的设计是制作微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制作微课时,首先要制作课件,怎样才能设计好课件呢?微课中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常用的课件制作,它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述所讲的知识,而不是像上课时需要详细的写出所有的语言,只有简洁、清晰的语言才更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我们在语音上要形象。在设计课件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形象,充分发挥形象的多媒体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中要锤炼语言,以达到简洁、清晰、形象。

色彩搭配是微课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塔配的功能是衬托、突出主体信息,增强课件的艺术性。在设计微课时,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让文字的色彩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不显得杂乱,让人觉得整个画面色彩过多。

好的微课在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应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制作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

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想像创造”领域的一个内容,关于梦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想像空间,利用这个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梦想进行丰富的联想,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梦的追忆、对梦的描绘,从而达到对梦的科学理解,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联想和幻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思想,由对梦的描绘引发对美好梦境的追忆,并对梦有较为科学的理解。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的过程中,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制作方法,表现出自己的美好梦想。

(3)情意目标:从欣赏的角度去面对学生的每一幅作品,多方面地评价学生。通过学生对梦的追忆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永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畅谈自己的梦想,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同时真切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配乐故事《南柯一梦》、范作一张、往届学生表现的有关梦的画面、大师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综合材料、手工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人:教师配乐讲述《南柯一梦》的故事,由故事引入课题:梦中的我。

(2)启发思考:你做过哪些奇怪的梦?梦中的你又是怎样一个形象?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3)分组讨论:畅谈梦想,把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发他们的联想与回忆勾画出离奇的梦、幼稚的梦,充满雄心壮志的梦……

(4)观察方法:教师说说自己的梦想,并边说边画,意在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掌握构图形式和表现方法,并能大胆地作画。(教师播放音乐。)

(5)应用创作:边放音乐边画出自己在梦里的样子,再配上奇异的梦幻背景,教师及时将好的构思、构图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6)作业展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通过评奖 (佳作奖、进步奖、创新奖)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感悟。

(7)拓展延伸:收集名人故事,了解名人小时候的梦想,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六、教后记:

第22课玩沙去

一、教材分析

这是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的一个教学活动设汁。玩沙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开心至极。但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准备工作是大量的,且不说教学挂图、材料、工具等的准备,单单场地的准备、各方面的协调、外出组织工作的到位和安全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此课的授课时间适宜在夏季,一是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便于课后的收拾整理与学生的清洗工作。在有秩序、有组织的情况下开展玩沙的游戏,使学生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感受自己制作的沙雕给沙滩及学校的操场带来的情趣及美感。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沙雕艺术,并对其形成的特殊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能自己或跟别人合作完成一件沙雕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感受沙雕活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做一个沙雕 (或沙画)。

教学难点:掌握沙的特性,创作形状各异的沙雕 (或沙画)。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沙雕作品图;铲子、水桶、喷水壶等;收集大自然中的树枝、落叶,适量的废旧材料等;教师对沙滩或操场环境事先作深入了解,并选定较为合适的区域。

五、教学过程:

以围坐的形式于操场一隅。(尽量与体育课或活动课协调好活动场地。)

把沙雕作品的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手中或他人手中所拿的作品谈谈看法:

1·你喜欢这种造型吗?为什么?沙雕作品还有其他的内容可以表现吗?

2·你喜欢有颜色的沙雕作品吗?

3·试比较有颜色的沙雕作品与本色的沙雕作品的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除了沙雕作品,你还收集到哪些与沙有关的艺术作品,请介绍给大家。你还能设计出其他与沙有关的作品吗?请把设想告诉大家。

·教师利用沙堆示范,讲明铁锨、铁铲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操场或沙坑里做玩沙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全班可以一起在沙堆中做游戏,条件不是太好时可以留一部分在沙坑中进行堆沙或做沙雕活动,另一部分学生运一些沙在操场土做沙画游戏。)

·巡回指导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

1·根据场地大小,控制沙雕的大小及占地位置。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不常用的铲沙工具及合理利用所带的废旧材料。

3·发给部分学生相应的沙雕作品图片,让其参考。

·操场上的大组与沙坑中的大组互相欣赏作品,并各提建议,小组与小组间加强交流,教师与学生退远后欣赏并相互评价。

·收拾与整理:把散落在学校操场的沙归回原处。在海边活动的学生要把插人或装饰沙雕的废旧材料收拾归类。

六、教后记:

第三篇: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设计作品。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作品欣赏认识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和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趋于成熟,有较为巩固的道德倾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慢慢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知兴趣。

四、教材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它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该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五、教学建议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需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美术知识,欣赏并评价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分析,多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及近几年内的学生能够感兴趣的优秀设计作品。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六、教学重点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范围和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难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及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行修改或设计。

八、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几块小展示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围坐。

学生准备:纸、笔。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两张图片

请学生比较这两张图片的区别以及自己对它们的理解。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三、讲授新课

活动(一):了解新知 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活动(二):观察讨论 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

先出示几张不同类型的图片:麦当劳的标志,饮料包装,SONY广告招贴画。

请学生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设计种类。并分组讨论: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其它的设计种类? 教师总结: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等二维空间(平面)的设计,以及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三维和四维空间的设计。

活动(三):欣赏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作品实物和课件出示的方式请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其中有与常州地域文化有关的木梳包装)。请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以2003年首届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VI设计为例重点介绍学生不是太了解的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

活动(四):分析探究 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和特点

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综合出不同类别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特点。再通过一个连线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课前准备的几块小展示版,学生连好后,摆在黑板前。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快又准。

标志设计

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业性。

包装设计 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的认识。

字体设计

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简明、直观、易识别。

图像设计

指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书籍设计

为达到有效传达企业特定信息的目的,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人易认易记。

广告设计

运用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构思巧妙,表现独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并于下节课带来。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旧知

请学生回顾并简要概括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三、活动(一):看一看、评一评

介绍并评价作品

先请学生分组讨论本组同学所带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然后推荐代表介绍自己带来的作品类型及其特点,并说出作品的优缺点。请其他同学对介绍进行评价。

四、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对生活的影响

请学生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说一说对生活的影响。

五、活动(三):改一改、写一写

修改或自己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欣赏与寻找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

方式:通过文字的形式讲述自己的修改或设计。

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并请修改或设计较好的同学讲述自己的观点。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评价。

六、课堂小结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传达方式从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式信息传达发展。在未来更高级的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将有更大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课后拓展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为自己喜欢的产品、单位进行视觉传达设计。

第四篇:美术教学设计

《相同图样排排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3册的第4课,课题《相同图样排排队》其实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另一种形象有趣的说法,十分贴近学生的思维。教材以观察、发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二方连续图案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这种图案的特征和规律,掌握其设计创造的方法,在画、印、剪等活动中,体验秩序中的整体美,规律中的形式美,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感知具体形象为主,其概括、抽象的逻辑性思考能力尚未形成,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自身存在的主动参与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独立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习惯也初步养成。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可以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虽然二方连续图案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这个概念过于抽象化。如何使学生易于接受,了解其规律特点,用以区别其它的图案,进而设计创造出更新颖的花边图样,成了本课的重点。生活中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恰好符合了儿童形象思维的特征,用小鱼、小猫串编起来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感染并激励他们学习。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进行积极的发现,在帮助小动物们“排排队”的竞争与合作中,主动探索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美。并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材、教室中的资源,进一步感悟到规律中的多样化。教师用激活的方法启发引导,让学生从直观感知逐步深入到“理性”的分析,将技能与认知化为己有后,创造设计出富于个性的图案作品,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创作规律,能设计出美观而独特的花边图样。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在实践创造中分享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的习惯以及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能设计出美观新颖的花边图样。2.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关注并创造生活中的美。

六、课前准备

教具:“小猫”、“小鱼”的卡片,二方连续图案的图片和实物资料、教材、吸铁石、剪刀、彩色纸等。学具:绘图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有一条小河里住着一群特别漂亮的鱼,它们游啊游啊,游到了教室里,想跟大家交个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看看这些小鱼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小鱼”二方连续图案)(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2、学生:“我们发现每一条小鱼的花纹、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小鱼们一条挨着一条,整齐的排着队。

教师小结:像这样在一个长条里能排队的图案,我们称之为相同图样排排队,也就是排排队的花边。”

3、板书课题:相同图样排排队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引起儿童兴趣的先导,浅显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进一个贴近生活而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由此主动地思考、发现、表达观点,教师在肯定学生所见的基础上适时归纳,自然揭示课题,让知识点自然融入其中。

(二)初步尝试,探索规律

1、情境激趣:“哪一种小动物最喜欢鱼呢?”“老师这里还请了许多小猫来作客,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让小猫也来排排队。”

(教师将“小猫”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在黑板上摆,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竞赛体验,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由鱼联想到了猫,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故事中去,成为“表演者”,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特征,趁热打铁,学以致用,并认识“整齐美”。

2、情境激趣:“再来看这些小鱼。小鱼们头靠着尾,头靠着尾地排着队,一直这样游真没意思。我们能不能变换小鱼的位置和方向,让它们的队伍变得既好看又整齐。谁能帮助一下小鱼?”

(教师将“小鱼”卡片发给3-4位学生,请他们尝试变换小鱼的队伍。)

教师边启发边及时奖励有创意摆法的学生,归纳总结:有对着游、竖着游、上下游、波浪游等多种摆法。“太棒了,原来相同的图案有这么多不同的摆法,排排队的花边真神奇啊。”

【设计意图】创新需要讲究方法,这一环节通过分组竞争或合作,让学生在略有压力的状态下,激发创新潜能,既可以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秩序中的多样变化,规律中的形式美感,又可以培养他们交流合作、互助互学的意识,让学生发现“变化美”。

3、情境激趣:“这边的小猫急坏了,来了这么多的小鱼,馋得它们都流口水了。我们快点把小猫加到小鱼的队伍里去。谁来摆一摆,让每一只小猫都能得到一条小鱼。”

(教师将“小猫”卡片发给2位学生,请他们尝试。)

归纳启发:“我们发现有小鱼在排队的,有小猫在排队的,还有小鱼小猫小鱼小猫在排队。排排队的花边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图样在一起,可不可以有三种呢?”

(教师示范有三种不同图样的排排队画法,启发学生了解排排队里面的图样可以是多种不同的组合。)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演示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举一反三,关键在于这个“点化”的瞬间,启发学生“创造美”。

(三)优化构思,发展创造

1、师生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回忆一下,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排排队的花边呢?”

(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观察、寻找、发现并感受相同图样排排队在生活中的运用。)师生相互提示补充:裙子、手帕上的花边,盘子上的花纹,地面砖,斑马线,毛衣上的编织花纹,教室里的课桌椅、窗玻璃、灯等等。教师展示几件生活用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普遍性,体会有序排列的美感。

2、引导思考:“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漂亮花边?怎么设计?” 教师用范画启发学生,排排队的图样可以是动物、水果、植物、人物等等,再通过欣赏课本里的典型作品,让学生感受图案中内容的多样性及色彩搭配的美感。

【设计意图】突破本课难点,以儿童熟悉的生活来引发其回忆与联想,并结合教材和图片等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灵感,为后面的创新设计做好铺垫。

(四)体验创作,分享成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准备用什么样的东西排排队呢?”学生畅所欲言。

“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设计1-2条漂亮的花边,比一比谁的花边画的最好看。”(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作画工具设计花边图案,要求花边里面每一个图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要一模一样,鼓励创新。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及时展示给其他学生,激励其创新热情。)【设计意图】再次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把握,在教师的激励中,调动创新因素,积极发挥想象,在选择素材、组合排列中设计出自己的个性化作品。

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明自己的设计心得。学生相互评价,教师适时肯定、表扬或提出建议,满足学生创作成功的欲望,并完善设计,从而达成本课的有效教学。

【设计意图】作业是学生展示才智的舞台,也是教学得失的一种反馈,这一环节,教师给那些勇于表现的学生以充分展现的空间,及时发现和鼓励作业中的闪光点,努力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活动的喜悦,增强继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同时,也是对学生表现技能最有效的巩固。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相同图样排排队,它们是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图样有秩序地向两个方向排列(可以横着排列,也可以竖着排列)。排排队的花边可以通过摆、画等形式表现之外,也可以印、可以剪„„”

(请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演示剪纸形式的花边制作过程,让学生体会相同图样排排队表现方法的多样化)

用儿歌结束本课,由此引出“相同图样排排队”的真正名称——二方连续图案。图案和图案,多么有秩序。向两个方向 一字儿排下去。重复又重复,就成了二方连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设计制作图案,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最后一起生动地朗读教材上的儿歌,以此点明本课主旨,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知晓“二方连续图案”这个专业名称。

九、教学反思

生活是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泉,兴趣是其动力。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低年级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样抽象的认知构架,这成了本课的一个难题。儿童都有热爱小动物的天性,喜闻乐见的动物故事情境让学生有了亲近感。他们在一系列“帮助小鱼小猫排队”的游戏体验中探索发现,掌握新知。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状态,或竞争,或合作,其心情一直是愉悦兴奋的。

本课没有采用花哨的教学手法,而是充分利用简单的卡片,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室中、教材中的多方面资源,通过教师有效地策略指导,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完成由“相同图样排排队”(具象)到“二方连续图案”(抽象)的认知升华。启发学生创造想象,使学生在想象中形成“新形象”,表现出“流畅、变通、独特”三特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树立为学生的“主动学”、“乐学”服务,提供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有效、多向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观整个教学,各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要改进之处,例如,二方连续图案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没有重点强调和探讨,某些学生的作业呈现出单一或不太和谐的颜色;学生的创作形式以绘画为主,其余媒材与方法的尝试可以另用课时作拓展延伸。这些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揣摩与完善。

第五篇: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教具准备

水粉画颜料(红黄蓝)、排笔、调色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与三原色调配出来的三间色。

教学难点: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

(红、黄、蓝、绿、紫、橙等颜色)

大自然的颜色千变万化,这些色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美术学习中更离不开这些丰富的色彩,这节课让我们从这些漂亮的色彩中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三原色

(1)师:那么什么是三原色呢?

很多颜色都可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而任何其他颜色却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我们把它叫做“原色”。

(2)请 同 学 们 举 例 生 活 中 带 红、黄、蓝 的 实 物。(如:红旗、黄香蕉、蓝色海水等)

(3)小游戏

小火车,开起来,三原色,红黄蓝。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快速的读出,加深对三原色的认识。

2、认识三间色

(1)猜猜看:用两种不同原色调和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调色示范,学生验证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

三原色两两相配,调和出来的绿色、橙色和紫色,我们称之为三间色。

3、总结三原色三间色

出示彩虹图片,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色彩,是世界上最鲜艳的色彩。

4、课堂互动考考你

教师出示色卡,让学生填色,加强学生对三间色的认识。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

板书设计

三原色三间色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三原色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四、绘画练习

1、作业要求:

用圆、方、三角形等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

2、课堂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师生评价。

美术教学设计2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生上的第一节美术课,主要了解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和使用美术工具,了解材料的性能,培养正确的美术常规:如坐姿、握笔、按纸等。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内容,感受使用美术工具创作的愉悦,积极准备相关的美术工具、学习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常规,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画纸(卡纸、宣纸、彩纸等),工具材料(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了解教材中作品所用的工具、材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练习正确的绘画坐姿、握笔等方法,欣赏美术作品并体验工具材料的使用,大胆尝试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画,或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师生共同欣赏美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学会整理学具,为以后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要准备的工具材料,选择一种喜欢的工具来画画或做手工,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生成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大胆表达美术作品与工具材料的关联,讲述自己的学习体验,以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和绘画的习惯。

解决措施:

带领学生翻阅教科书,了解本学期美术学习内容,准备并认识美术课常用的工具和材料。用准备好的学具进行画画、做手工或自由创作,培养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艺术学习的爱好与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2、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教材中的主要工具创作一幅教师自创或临摹的画或手工作品(用于示范)。

3、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六、课时:

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3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小朋友们,这张纸能干什么呀?

美术学习中还有哪些工具和材料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板书)认识美术工具

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回答问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2分钟)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分析

1、出示图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彩纸、橡皮泥等。

提问:你认识“百宝箱”里的学具吗

这些丰富的美术材料能变成什么美丽的东西

(我们可以画一画,做一做。)

2、播放动画: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

图片:美术工具与材料

动画视频: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二)欣赏、评述

1绘画馆

(1)出示图片: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中国画

提问: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2)出示图片: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提问: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

教师小结: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是同学们常用的工具。

(3)名作欣赏:林风眠的中国画《小鸟》

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两只小鸟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

想一想,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画的

小结:树枝的中间,两只小鸟,好像在说悄悄话。画家是用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的。

2、巧手坊

出示图片:纸艺、彩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提问:看一看,你能找出以下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3、“找一找”

动画游戏:

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学生感受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作品的特点。

学生在欣赏与讨论,说说自己欣赏《小鸟》的感受和对国画工具与材料的认识。

学生欣赏多种手工造型作品。

学生在视频游戏中进一步明确工具材料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图片:油画棒画、中国画、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图片:林风眠《小鸟》

图片:学生工艺作品

动画: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三)实践探索

1、正确的学习姿势和握笔方法

出示图片:看看小朋友画画时的握笔姿势,握笔试一试!

2、油画棒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油画棒画画不同角度线条和块面,你也来动动手吧!

3、水彩笔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水彩笔来画一画!

学生学会正确的画画姿势和握笔方法。

学生了解油画棒、水彩笔的不同用笔方法。

图片:正确的画画姿势图,正确的握笔姿势图。

图片:油画棒用笔方法图,水彩笔用笔方法图。

4、教师示范,创作引导

教师尝试用水彩笔画点、连线、涂色、添画。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画的内容像什么

欣赏绘本《黄雨伞》插图,学生想象点和线的自由组合。

提问:用你喜欢的笔画画点和线,还能画成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画画点、连连线、涂涂色、添些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欣赏绘本插画,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图片:步骤图1、2、3、4

图片:绘本《黄雨伞》插图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绘画

(20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彩色笔画画点、连连线,添些画……并涂色,表现自己喜爱的内容。

作业步骤:

1、画画点

2、连连线

3、凃涂色

4、添些画。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愉悦性。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和互评。

1、说一说:“我”用了什么笔画了什么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受

2、评一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看出来他用了什么工具画了什么

本课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了解了美术课的学习内容,认识了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并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和方法,以后请大家带上喜欢的彩色笔来,我们期待更有趣的学习。

学生自评、互评,互相学习。

拓展阶段

(1分钟)

五、拓展

你喜欢下面哪幅作品它用了什么材料和工具

试一试:选择新的工具和材料画画或做手工吧!

继续感受美术作品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表达美的能力。

美术教学设计3

1、课型:

造型表现

2、教材分析:

《粉印纸版画》向学生介绍粉印纸版画这种运用水粉颜料涂在刻好的吹塑纸底版上,再转印到印纸上的纸版画品种,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其相关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及审美情趣。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版画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对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新鲜有趣的。特别是版画印出来,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兴奋。因此,粉印纸版画的学习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3、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对纸版画的了解学习,在造型表现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不同线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线,加深对线的认识,激发创造精神。在音乐声中大胆的尝试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习了解粉印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

学会粉印纸版画制作方法,并能完成一副粉印纸版画作品。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5、知识要点

粉印纸版画:就是用(吹塑)纸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现的形象的轮廓,然后涂上水粉颜料拓印出来的画,叫做“粉印纸版画”。粉印纸版画是用吹塑纸制作的。吹塑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材料,常用于制作广告或橱窗的装潢美化。吹塑纸质地松软,可任意剪裁,在上面刻画非常轻松。不需用力,用铅笔、圆珠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写画、压刻,版面上便能产生阴刻的白线与白点。也可用梳子、叉子、瓶盖、笔杆等物,在吹塑纸上压刻各种平行线、曲线、圆点等,也可用手卷、折、搓、撕等方法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6、教学重点:

在了解粉印纸版画的基础上,掌握粉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7、教学难点:

制版和上色的技巧。

8、教学方式:

欣赏、演示、小组讨论、交流

9、教学场所:

美术专用教室(3)多媒体教室

10、教具选择:

教师范图、课件、水粉颜料,彩色卡纸,吹塑纸,毛笔,小夹子,粗头铅笔,以及圆珠笔。

11、学具准备:

毛笔、颜料、报纸、水杯、调色盘、卡纸

一、欣赏导入

1、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看,这些纸版画作品和我们以前做的纸版画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

师:这些作品表现力丰富、色彩鲜艳厚重、对比强烈、效果独特,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粉印纸版画。(出示粉印纸版画课题)

二、探究发现

1、教师提问

师:你知道粉印纸版画是用什么方法怎么做出来的呢?(请1、2位学生回答)

2、尝试体验

①做游戏

师:刚才同学提到粉印纸版画是印出来的,和我们以前画的画不一样。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动手尝试印一印。请同学们和王老师一样,拿出小的吹塑纸,用圆珠笔在吹塑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形,出示(画一画)画好后我们用圆珠笔刻一刻,出示(刻一刻)刻的时候注意不能将纸刻破,刻好后我们用一个夹子把底版和印纸夹住,最后我们涂上颜料,来印一印。出示(印一印)涂颜料的时候尽量少加水,保证颜色饱满厚重。

②组织学生讨论

师:你在印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怎样才能印出比较好的效果?

3、教师总结

师:粉印纸版画就是利用吹塑纸刻出有凹痕的底稿,制作成底版,然后用水粉颜料转印到另一张印纸上的版画品种。

三、练习创作

1、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把上节课刻好的卡通底版印一印,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请各个小组发表意见)

师:印的时候注意颜料不能涂到凹痕里,夹子始终要夹好,颜料少加水。

2、欣赏粉印纸版画制作全过程,了解制作过程。(课件播放)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整个制作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提炼、再次欣赏等环节的教学活动,完成对粉印纸版画创作要领的认识也把握)

5、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尝试制作一幅完整地粉印纸版画作品呢?请看要求(课件出示)

(1)构思:在画好的卡通人物上做适当修改,并添加上合适的背景。

(2)构图:饱满,注意卡通人物和背景的关系: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技法:刻板时线条流畅,一气呵成。(用粗头铅笔以免把纸刮透)、将拓印纸与板子对齐夹好,以免错位。

(4)上色:用色大胆,注意色彩的避免选择与卡纸同色、颜料可调厚些,注意水分的干湿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6、学生创作

7、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互评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从粉印纸版画的特点上来进行评价)

3、自评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谈谈心得体会。

4、教师提出进一步要求

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评,结合学习的达标要求,自己再来进行适当修改。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1、课后可以尝试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来表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2、课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各种纸或布)来进行粉印纸版画的创作。

3、作品进行装裱后,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可以装点我们的房间、教室、学校……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行动去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

粉印纸版画

想一想

刻一刻

印一印

七、教学反思

版画这一画种不仅同其他美术样式一样,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更由于兼具绘画和工艺的特性,版画有更突出的动手的实践性特征和动脑的创造性思维特征。版画进行过程的多次转换、多次创造的功能是其他绘画种类所不具备,更无法替代的。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适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对于发展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对本课我一共花了三个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我安排了对版画特点、工具的介绍,让他们知道一件版画作品同其他画种的艺术作品形成一样,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思──画稿——作品。对书上一副副版画作品,学生赞叹不已,当学生得知这些就是采用刻刀在版上“行走”的杰作时,我从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材料的兴趣程度甚是超过对画面的兴趣。所以我在布置工具材料的准备时,学生都很认真的在书上记着,生怕自己忘了。第二课时,当我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的时候,每位同学都准备好了材料,我讲了并示范了刻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项,很多学生早已将在家里构思好的作品在板上画了,当我让他们可以构思、画稿时,有些同学已经转画到版上开始刻了,这让我有些兴奋不已,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很用心,同学之间还在讨论着各自的作品,互相交流着,气氛很不错。第三课时,印。印的过程中,在示范了如何印以后,我让学生自己拓印,学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况且对这种材料还是头一次用,兴趣甚是大。学生也是越做越有经验,我在学生的脸上看到了灿烂的笑容,有些刻的比较好的作品,学生还纷纷争着要印。

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灵璧奇石的欣赏,感受自然美。

2、利用石头、颜料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石头造型的新颖和富有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形状的石头、铅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毛笔、笔洗筒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等。

教师石头造型作品、AB胶或502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灵璧奇石图片,感受奇石自然美。

2、揭示课题:《灵璧奇石》

二、新授:

1、今天,同学们带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老师也带来了用石头制作的作品。(出示教师范作)大家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把石头做成这么好看的小动物的呢?

2、分析制作步骤:

(1) 老师分解石头小动物:身体——石头形状有很生动的动态。

耳朵——两块小小的石头。

尾巴——独特的石头。

(2)把其他卵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学生讨论研究、学习。

(3)师归纳卵石动物的造型特点。(夸张、概括又极具变化)。

三、学生创作:

请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石头,进行卵石艺术品的创造。

师分步骤进行指导,学生边做。

(1) 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

(2) 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502胶固定。

(3) 装饰——根据表现需要,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制,也可以用实物,如铜丝、毛线等加以装饰。

教师及时为学生提示、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

四、作业展示,欣赏交流

1、请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想法。

2、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美术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

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

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

二、欣赏作品

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

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四、明确目的

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看书观察:

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

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

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

五、探讨技法

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

六、思考创作: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

七、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

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泥巴真听话”是对泥土性能、气味、特性的体验,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以及泥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欣赏泥塑艺术作品。

2、能力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泥塑的创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协作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2、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到户外,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比赛活动:

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出问题: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

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观察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

观赏作品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学生略答。

成组讨论问题。

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教学点评:

通过本课的学习,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及自己动手实践的亲身体验,感知泥性并自我解决如何使泥巴听话,如何玩出新的方法这一问题。同时,在教师的鼓励下,使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进行造型活动并大胆发表自我感受。

美术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撕、贴的方式表现小刺猬身上的刺。

2、乐意动手制作,体验撕贴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咖啡色蜡光纸若干、固体胶一支,以上材料人手一份。

纸面教具:打印身体上有一根刺的底图,人手一份。

课件准备:小刺猬实拍图,故事音频《一根刺的小刺猬》,一根刺的刺猬底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刺猬图片,了解刺猬的外形的不同之处。

——你们看看,刺猬的样子是怎样的?

2,播放故事《一根刺的小刺猬》。

——小刺猬用身上的刺帮了鸟儿们过冬,最后身上只剩下了一根刺,就连自己的妈妈都认不出它了,这可怎么办好?你们能帮一帮它吗?

3,给小刺猬的底图,幼儿自由进行创作。

1、介绍材料。

2、介绍制作方法。

——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紧捏纸,一撕一移,一根小刺就完成了。

3、请幼儿用纸,制作一根根的刺,贴到刺猬身上。

4、提醒幼儿多撕一些刺,并将一根根的刺撕长、贴均匀。

5、引导幼儿自主创作,教师用游戏的语言在一旁进行指导。

4: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并送小刺猬回家。

美术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偏重于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图片少而广,包括具有雕塑美感的欧洲园艺,又有带有石灯、石板步丁的日本庭院,还有淘制花盆编结成的各种景观等、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学生又没有设计基础和生活经历,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学生分析:

现代初中生非常功利,在教学中碰到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对他没有什么用,欣赏课都是很表面的、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学习,对于美术课学习在态度上很不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感兴趣或经历过的事情出发、美术课在学生看来,应该有动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设计练习,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都比较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通过本课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设计、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了解形式美感与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

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整合学科:

历史,音乐

设计思路: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设计,符合《标准》以及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贴切,学生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能较好的开展讨论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形式、校园环境设计重在学生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是实践——设计,设计也需学生间的协作、采用分组教学非常适合本课的教学需要、按8人一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一张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1、调查了解,导入新课、展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缺憾的图片(课前拍摄校园实景)

提问:

A、学校喷泉好看吗,符合学校的环境吗?

B、你喜欢校园主雕塑吗,适合校园的气氛吗?

C、你喜欢校园建筑吗,下雨天你在走廊摔过跤吗,你喜欢教学楼的楼梯吗?

D、你喜欢学校的绿化吗?E、校园整体环境符合你的需求吗?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2、知识解析: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种多学科的、全方位的、多元素的空间表现的艺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环境艺术设计,小到公共建筑的一个大厅、公园的一个角落、居室设计和路牌标志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和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指建筑、雕塑、路牌标志、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后者是指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

3、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旅馆中庭共享空间的设计——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

新加坡泛太平洋大酒店的大厅设计等图片展示

学生思考:波特曼设计有什么特色?(环境艺术以人为主的指导思想)

北京香山饭店——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谈谈这些作品在环境艺术创造上有什么特点?(讲究气氛、意境、特色和时代感,发挥环境艺术以“境“感人,贵在整体的语言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优秀作品欣赏

4、师生讨论:校园环境的气氛和特点、(宽敞明亮、活跃、清净、优美等)

5、分组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A、校园环境特点,确定设计思路、

B、以人为主,创造校园环境,注重功能与形式、环境与建筑的结合、

C、雕塑、喷泉、绿化等标注,文字说明、

6、成果评价:(师生共评)平面图展示,同学文字说明、

7、课堂小结、课后修改设计意见,形成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

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

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

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

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平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

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

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1、更新教学理念,学习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美术教学设计10

教材简析:

《乡土画家》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交流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其间引导学生学习白石老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

2.理解“自诩”“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质疑课题导入: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乡土画家,这篇课文中的乡土画家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乡土画家)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乡土画家。

2.自诩激趣导入:我国有一位画家在《自传》中曾经这样自诩: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乡土画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齐白石的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有条件的学生查找相关资源进行汇报)

2.师简介齐白石其人其画。

齐白石,一位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杰出的艺术家、现代国画大师。他是我国20 世纪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齐白石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名的。其作品往往充溢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尤以画虾最为见长。对于其书画作品的神韵文中也借其小自传中的两句话加以评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并自已读一读

三、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同学们,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称白石老人为“乡土画家”,这缘自何顾呢?而在其自传中为什么说他能“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相关词句,完成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美术教学设计11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

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

(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

活动一:

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活动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

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

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动三:

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1日——10月24日

活动一:

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

活动二:

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

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

活动三:

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

札记:

上这一课时正赶上我们学校“班班创特色”艺术类二课小组成果展示。学校要求各班将成果展示在自己班的展板上。而二年级这三个班当中一个班是“折纸特色”一个班是“我爱大自然”另一个班是“诗情画意”。我充分利用了本节学的蜻蜓来布置展板:一班的折纸作品展中有各种不同质感、颜色的纸折的蜻蜓;二班直接将课堂作业展“荷塘秋色”利用了起来;三班的“诗情画意”中就有两幅画有蜻蜓的诗意图。学生高兴得说:“老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东西可真有用!”是呀,“学以致用”不正是我门这些美术教育者一直在追求的吗?

美术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欣赏和评述这一领域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基于此,本课将通过学习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三则间的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实物虾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国画,黑白画)

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过程方法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试验,愿意探索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色彩

教师:教师播放色彩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感受光的神奇。提问:同学们,你最喜欢那些颜色?

教师小结: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色彩的魔术师》。

板书课题:《色彩的魔术师》

二、体验探究:

1、学生分组活动,课前为学生准备颜料,让他们利用颜料自由调配,发现色彩的秘密。

2、教师:你在调色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三原色:红、黄、蓝

4、间色:橙、紫、绿

5、欣赏多彩的生活图片。

6、提问:你想怎样装饰生活?

三、实践操作:

学生表现,教师指导。

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酒瓶、塑料桶、用纸作的裙子、纸箱等,让学生大胆表现。

四、作品展示:

学生之间小组评价,教师小结。面对五颜六色的灯光,学生很兴奋。生:红色、绿色、蓝色、紫色------。

学生接触色彩的时间较少,让他们调色兴趣很高。生:红+绿=黑红+蓝=紫红+黄=橙学生谈感受。

如果学生情趣不活跃,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抓住自己喜欢的颜色,有的学生会离开座位,这样会更好一些。

学生调色时颜色的多少、水分的干湿变化肯定掌握不好,教师要随机指导。学生口述探索的结果,教师板书。教师补充。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给予及时评价。展示学生作品

第二课:有趣的点彩画

课时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过程方法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

情感态度愿意用点彩的方法探索奇妙的色彩世界,丰富表现手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学生讲课前准备的工具摆放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开始就让他们拿工具,用自己的方式点个够。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对比发现问题:

欣赏几幅点彩画(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等作品,提问:这些画漂亮吗?在展示几幅学生动手尝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感觉怎么样?

提问:这些作品为什么不好看?你再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大家讨论一下。

2、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方法来解决。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点彩画的原理和方法。

3、学生再次创作

学生再次进行点彩练习,创作一些简单的图形,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魅力。教师:同学们都掌握了点彩的原理和方法,如果我们再次创作,我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是全新的,同学们,你们想再次动手创作呢?

三、动手实践,大胆创作

可以单独合作也可以集体合作表现作品。

四、举办点彩画展、体验快乐

搞一个小型的“点彩派”画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利用色彩去表现生活。

五、能力拓展

除了用面签能够进行点彩,还有那些东西适合制作点彩画呢?大家想一下?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大家都能用色彩装点出美丽的画面。

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尝试点彩画,在点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漂亮!

学生都说不太好。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失败的原因。学生看示范。

通过再次点彩,积累经验。学生:想!学生创作

学生:花生壳、瓶子盖、硬币――――――。教师让学生尝试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教师走进学生,了解他们在点彩时遇到的困难。教师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再次创作。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能够制作点彩画的东西,拓展学生知识面。

第三课:美丽的染纸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过程方法

掌握不同的折纸方法及染纸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请所有的同学都面朝黑板坐。

二、趣味导入1.小魔术: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个魔术!

(魔术过程:教师展示宣纸,折叠——浸染——展示染纸作品。)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神奇的画笔第三课美丽的染纸2.板书课题:3美丽的染纸

三、学习新知

1、了解纸性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这是普通白纸,滴上水,怎么样?师:再来看看在宣纸上有什么不同效果。

师:看来宣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所以我们要使用它来进行染纸师:还有哪些纸也可以用来染纸?生:(餐巾纸、毛边纸等吸水较强的纸。) 2.展示范作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作品,想不想看看!(出示作品)

师:看来,想染出美丽的作品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3、研讨制作过程

师:先请回忆一下,刚才染纸时老师先做的什么?再做什么的?生:??

师:先折后染,教师板书——折、染

4、研讨折法:(1).介绍“米字折”

师:老师刚才是先对折,再斜折,展开就像“米”字,我们称之为“米字折”。 (2).折纸竞赛:还有哪些不同的折法?

师:嘘!别说,下面我们要求来一个折纸比赛。

师:好,请坐好,听比赛规则:请用纸将你想到的折纸方法折出来。比一比,看谁折得又快!又好!(注意边要对齐)师:不要打开。(为后面的染纸作准备。)

教师简单讲解,并同时出示板书: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等。师:折法很重要,折法不同,决定了染纸的效果。

5、研讨染法

浸染法:刚才老师是将纸直接浸入颜料染色,这种方法称之为浸染法,滴染法:将彩色墨水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点染法:用毛笔点的方法。师:一点、一滴就行了吗?如何染透? 小结: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可以将纸进行挤和捏,正反染,中间张开加染等。其实几种染法可以结合使用,瞧,刚才这张作品(太空)颜色太淡,我们还可以加染,这样就丰富,更美丽。

6、研讨色彩

师:我们再来看看色彩,这一张作品有什么特点?。生:都是由一种颜色染成的!

师:我们称为单色染纸。单色染纸美吗?谈谈自己的感受。单色染纸:质朴明快,单色染纸朴素简洁,清新明快。

师:再看看这一部分的作品,色彩怎样?谁来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一下!彩色染纸: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是为什么呀?

这么多的作品,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呀!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染色位置、色块大小、色彩搭配,色彩深浅

四、染纸作品展1.染纸作品真是太美了!那么今天我们自己也来举办一个染纸作品展,好不好?请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折法、染法多染几张,最后每个同学选一张自己最漂亮的作品来参加我们的展览。 2.作品展示3.作品评价。 (1).你最喜欢哪幅作品?美在哪里? (2).你认为哪些作品还需改进?怎么改进?

五、课堂延伸

1.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那么,这些美丽的染纸有什么用途呢?瞧!(这衣服,)这些书签、窗花也是用染纸做成的。

这些作品漂亮不漂亮呢?同学们的染纸太漂亮了,课后也用染纸设计几幅窗花吧!

六、小结:好了,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心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美化生活!请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将世界打扮得更美好!

第四课:巧穿编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

过程方法

学生能够认识传统编织之美,并能激发对编织的兴趣。

情感态度

喜欢编织,并愿意用编织的手段创造和美化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件穿编的物品(例如竹篮),提问:这件竹篮是用什么方法作的?

教师:对了,这个篮子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除了这个篮子,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呢?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提问:谁来说一说?

二、动手探究: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用穿编的方法制成的,那么到底怎么编呢?大家一边商量一边动手编一边,开始啦!

1、分析学生作品,渗透穿编方法。

2、教师动手示范。

3、学生继续穿编,掌握基本的穿编方法。

4、欣赏穿编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再次激发学生进行创作。

三、动手实践

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作品。穿编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不同色调的彩条。

1、对于有创意的作品随机评价。

2、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与辅导。

四、编织展销会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一起,轮流欣赏,评选出最佳作品。学生:用竹条编的。

学生回忆身边的穿编物品。

学生:藤椅、衣服、手链、腰带、挎包------学生动手尝试(课前将纸条备好)

有的学生能够编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多数同学都以失败告终。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穿编作品。

通过动手尝试,发现为题,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教师辅导。

教师课前搜集大量的又针对性的穿编作品,供学生欣赏。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掌握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五课:乌龙戏珠

课时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利用废弃物,采用剪、贴、卷、画等方法制作出一件抛接玩具。

过程方法能够对作品进行适当的装饰,使之富有特色。

情感态度学生对制作和玩耍抛接玩具有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

“龙”的成语、故事、图片、民间习俗等。

2、学生小组交流,从“龙”是怎样产生的?龙的精神是什么?关于龙有哪些神话和传说?找找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关于龙的习俗?

二、体验探究:

1、讲解有关龙的抛接玩具——乌龙戏珠玩具,采取小组探究的形势,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纸筒、一根毛线和一个小纸团或小型物品,引导学生用这些物品发明一种玩具,要求有趣味性,容易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有安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展开讨论。

提问: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2、欣赏更多的抛接玩具图片,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3、教师提问:你想用抛接的方法表现什么?

三、学生创作

学生展开想象,设计“乌龙戏珠”玩具的内容,可以布局现在“食物链”的范围内,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例如: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

四、作品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品,玩一玩自己或同学的作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遇到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鼓励学生用抛接的方制作出更多的玩具。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想法,教师可问问学生:平时你最喜欢什么玩具?那你能用抛接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表现出来吗?

第六课:画文具

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使用简练、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

过程方法能够用线条表现出一件文具的特征及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喜欢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能从中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认识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根波浪线,问:这是什么?除了波浪线,生活中还有血多起它的线,我们来认识一下。

2、感受线

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的线描作品,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

二、体验探究

(1)展示各种文具,发现它的美感。

(2)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用什么线条表现文具最合适。

(3)教师随手拿起学生的任意一件文具,分析示范,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初步知道怎样用线条来画文具。

(4)摆放文具,需要教师有意参与,帮助摆放好文具。(三年级的学生对构图还比理解,所以这里教师不能全部放手,任学生自由摆放) (5)要求学生用线流畅、肯定的线条画出本组的文具。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5个人一组,练习写生,建议学生直接用彩笔表现文具,时间长了可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四、作品展示

小组互相评价作品,选出优秀作业和存在问题较大的作业,学生分析作品,教师补充。

学生:线。

学生画线条,感受线条。

学生:直线感觉较硬,曲线比较柔软――――――学生练习写生。

教师迅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引导学生现观察文具,现化外轮廓,再画细节,这样画面才会显得真实。

学生第一次接触写生,或许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放在单独文具的结构上,用线的表现上。

第七课:我们的百草园

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以线描写生的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

过程方法能够为自己画的植物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情感态度喜欢用线描的形势表现各种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向学生介绍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之后请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百草园”,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形态及特点。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结合进行。

二、体验探究

1、欣赏画家笔下的花草

课件出示名家的现描写生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分析画家们是如何表现的。

2、教师示范画法,从最基本的开始。(先画外轮廓再画细节)

三、写生练习,教师辅导

1、有条件的带学生到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近那些草儿,近距离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在教室内临末范画。

2、配上文字

画出自己喜欢的花草,在向鲁迅先生那样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百草原,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注解在旁边。

四、作品展示

对优秀作业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之后,用心培育一株植物,用爱心去照料它,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植物图片拿出来,互相欣赏。学生欣赏范画。

学生动手实践,用现表现花草

学生练习写生,用语言表现自己对花草的感受。学生对种植物很感兴趣。

利用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第一次接触写生,或许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放在单独文具的结构上,用线的表现上。

第八课:透过纸筒看

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认真地观察选取的景物,并用线描的形式认真地表现出来。

过程方法能够通过练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用线造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愿意用各种有趣的方法进行线描写生练习。

教学过程

一、谈体会: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线描写生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会发现很多问题,并进行“纠错”使学生体会到写生更多地是关注对物体客观的描画,而且,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物体是不同的,写生不是依靠想象和记忆做概念化的创作。

二、取景游戏,探究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把书卷起来,透过圆圈大家互望,非常有趣,开始吧!

2、最后定格到老师事先在教室中摆放的各种玩具,花草文具等写生物品上,告诉学生这些便是今天你要画的内容。请大家再次取景观察这些物品,确定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3、教师取景做示范。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学生写生,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四、作品展示

小组互相评价作品,选出优秀作业和存在问题较大的作业,学生分析作品,教师补充。

五、知识拓展

介绍几种取景的方法,纸框、手指搭框照相机等。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写生练习。

学生谈写生的体会

学生卷纸筒互相观望,非常开心。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选景。

学生观看老师画画。

学生练习写生。

利用卷纸筒互相观望调动大家兴趣。

我们所作地一切,都是在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有时候学生看到了却画不出来,所以很着急、很苦恼,而恰恰正是这些就说明他们进步了,但还有继续努力。

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软陶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软陶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软陶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

课件 软陶泥 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 (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软陶泥)你观察得真仔细!

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软陶泥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 (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软陶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软陶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陶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陶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颜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陶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软陶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

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颜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陶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五、学生作业, (10分钟)

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软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

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

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

七、环保教育(2分钟)

(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

美术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页画面的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

2.大胆构图,清晰地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通过创作,感受传统连环画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连环画图书一本、画纸若干、水彩笔、订书机、背景音乐、课件ppt等。

2.经验准备:幼儿在阅读区已阅读过《西游记》的连环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连环画,引导幼儿观察连环画的特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引导幼儿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幅画面内在联系。

小结:连环画的每一幅图画之间的故事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

二、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引导幼儿大胆构图,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1.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本《西游记》连环画?

你想制作《西游记》中的哪一回?想要把这个故事分成几幅画面?每一幅画面上你想画什么内容?请跟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2.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提醒幼儿合理分解

画面、大胆构图,同时注意画面形象的前后一致性,完整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朋友讲的太精彩了,老师都迫不及待想要看你们制作的连环画了,在创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1.合理分解画面,大胆的构图,标上页码。

2.画面要清晰,人物形象前后要一致。

3.制作完成后展示到书架上,可以跟大家来分享你的连环画内容。

三、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幼儿在集体面前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教师重点围绕着幼儿作品构图及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我们班的图书发布会即将要开始了,引导幼儿在绘画区继续创作不同故事情节的连环画。除了西游记的连环画,我们还可以制作很多其他故事的连环画,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个故事。到时候我们可以展示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加入到我们班的图书发布会中来!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择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的表现方式新颖,为大班幼儿所喜欢。我在活动中大多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在观察、发现、思考、表现中学习。通过观察连环画图书, ,让幼儿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每一页的内在联系。讨论连环画的制作步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要创作的故事内容。也为接下来的创作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幼儿的创作活动营造很好的创作氛围。能力强的孩子在选择表现自己的作品时,大胆的选择了多幅图画。能力弱的幼儿在选择表现自己的作品时,图画较少,表现的不够丰富。但是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主动的进行创作活动。在巡回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一边创作自己的一边观察别人的,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下载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7课时美术教学设计(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知道玫瑰的样子和特征。2、学会用皱纹纸制作出红玫瑰。活动准备 皱纹纸,胶水,颜料,毛笔活动过程1、谈谈玫瑰花。- 你见过玫瑰花吗?- 你在哪......

    教学设计.美术

    明 暗 光 影 的 表 现 ————怎样画素描石膏几何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充满美好的幻想,兴趣和爱好也特别广泛,爱美是他们的天性,美术课中那些美丽的......

    美术教学设计

    《故乡的小路》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律动《故乡的小路》,让学生感受由4/4、3/4变拍子产生的独特旋律感。 2、通过合唱、创作表演《故乡的小路》培养学生对故乡一草一木深......

    美术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在美术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色彩构成教学是一门色彩绘画的基础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2. 色彩同类色的知识讲解 教学重点: 1. 色彩的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十二生肖》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

    美术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四三班赵少华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进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

    美术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题 目《敦煌莫高窟》总课时一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曹淑玲年 级八年级学 科美术设计来源自我设计教学时间 2012年3月4日 教 材 分 析 本节的选择意在让学生了解......

    美术教学设计

    剪 纸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剪纸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优秀民间艺术品种,不同地域形成不同风格流派。2、技能目标 了解并掌握剪纸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