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美丽的鸟》
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56)
第三课
画感觉(一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做画的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
重点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觉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箱子和各种杂物、课件、绘画工具、一些食物,欣赏课件、范画、图案参考。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2、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尝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品尝(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味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品尝食物 5、闻一闻 6、找一找 7、再次引申
•创作与表现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画感觉
1、味觉、嗅觉的种类
2、点线与色块的表现
3、随意表现的味觉、嗅觉 教学后记: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24)
8、什物拼贴
一、课程概述
本课是苏教版课程标准美术教材第三册中的内容,涉及【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与应用性。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发现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获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尝试使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看、画画、拼拼、贴贴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的事物。
情感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强环保意识,享受创造的乐趣。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难点:如何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想象,生动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作品的展示方式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内容、选材上介绍自己的作品。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为作品内容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请学生用作品装饰教室。让学生在教室里摆一摆,挂一挂,看看放在哪儿最合适。在环境布置的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的延伸:
1、通过链接网站欣赏废物利用美化生活的范例,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宽,更好的认识废物利用的价值,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2、将学生的课堂创新实践成果拍摄下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发表在学校网站上,利用网络向更多的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更多的人交流。
作品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纵向联系中互相学习,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运用使课堂的空间更为广阔,学生既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又可以在网上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从平面到立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什物拼贴并不陌生,学生时期就经常参加这类活动,并且,通过对前面“难忘的夏天”、“小挂件”等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对撕、剪、拼、贴等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了用各种色纸贴画制作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它们侧重于感受、体验和游戏性,适于将看、画、做、与玩融为一体。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的学习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的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任务驱动法。由教室布置,引起学生的共鸣,揭示学习任务:学习什物拼贴,美化我们的教室,揭示课题。
2、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法。
4、交流法。
(四)学习情景设计
情境1: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Flash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百宝箱”,并神奇地从里面变幻出多幅什物拼贴作品,帮助学生认识:什物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零碎废料,他们也可以焕发出神奇的魅力。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情境2:以多媒体课件 “堆雪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一同探讨 “雪人”的堆制过程,熟悉制作步骤,为下面的选料制作做好铺垫。用学生喜爱的动画效果,游戏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游戏心理,易于让学生接受。
情境3:多媒体课件播放轻快悠扬的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灵感,发挥想象与创造力。
(五)教学媒体选择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中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将网络引入课堂。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情景再现,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好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网络的引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课堂的空间。
二、教学流程图 情境2:动画游戏
认识“什物” 明确制作途径 播放视频 任务导入 情境1:魔术欣赏
操作演练
熟悉制作步骤 情境3:音乐渲染
创设氛围
发挥想象与创造
作品展示,评价中学习
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明线 暗线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10)
第13课 做做虾和蟹
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创作的虾和蟹的形象,以小组合作的的形式,设计、编排简单的童话故事,采用各类材料制作头饰、面具等道具,自配音乐,模仿虾和蟹的动作,表演童话剧。(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虾和蟹狂欢节的场景)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虾和蟹的造型,集体合作设计、编排、表演。
2、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手边的材料,通过组合来表现虾和蟹。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好的虾和蟹的道具。
2、学生准备:可用来制作、装扮虾和蟹的各类媒材和工具。(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的特点)
教学过程: 表演与启发:
¨ 教师用制作好的虾和蟹的道具进行装扮并邀请学生同台表演虾和蟹的童话剧。
¨ 以小组为单位给表演打分。
¨ 比较表演与讲故事哪个更有意思,更吸引你呢?为什么?
¨ 学生总结:因为有了装扮,表演很生动,所以吸引人。
¨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要内容—装扮与表演。分析与演示:
¨ 分析教师制作的道具,特别注意对道具选材的分析。
¨ 提问:“我们怎样不需花费太大的力气,便可制作出所需的道具呢?”
¨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虾和蟹的道具。
¨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1。选材(分析各类材料可制作哪一类道具)2。制作面具 3。制作手部道具或身体道具 设计与制作:
¨ 以小组合作的的形式,设计、编排简单的童话故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好角色。
¨ 师:同学们在课后收集了大量虾和蟹奇特的故事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来欣赏欣赏,看谁的故事最精彩?谁的图片最有趣?学生展示欣贯,教师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分析现有的材料,先选材,几个人的意见达成一致,然后分工制作。装扮与表演:
¨ 用制作好的道具,分角色装扮。
¨ 模仿虾和蟹的动态,合作表演童话剧。展示交流:
¨ 针对其他组同学的创意和演出,提出本组的修改意见,为其他组提出建设性意见。学习评价建议:
¨ 了解简单的造型工具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感受其特性。
¨ 能进行简单的制作。
¨ 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合作,体验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养成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后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
¨ 对虾和蟹的动态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集体表演。总结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一
就一年级《美丽的印纹》一课,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与一般教学环节。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
二
阅读《巧巧手》教材,针对三年级学生,就教学目标与导入进行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②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导入: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真聪明,团结合作本领大。(老师讲述的时候结合手部的动作)学生应该能猜出谜底是手。板书:手
2.大家真棒。我这儿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校园环保社和校园巧手社团联合举办一台擂台赛。听说他们要在我们当中招聘一部分人才呢。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还真热闹。“大家伙想参加吗?”“想”那首先我们要先来看看擂台赛的要求和规则。出示擂台赛的要求:利用环保社提供“百保箱”内的各类材料来进行工艺制作,(注:百保箱里的材料应事先让学生收集好了放在里面)通过我们同学的巧手来制作,谁能将它们赋予更新更美的生命,谁就将获胜,即获得“巧巧手的荣誉称号,和精美礼品一份。板书:擂台赛的项目:比赛过程中共有“三关”,必须闯过前两关后才能进入第三关。“
一、二两关均为智力知识类:包括1.比眼力2.比口才3.比智力,这两关比赛中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抢答。这样你就将顺利进入“第三关”:能力测试设计关。
三
认真阅读《黑与白》(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材内容,针对四年级学生,就课堂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导入与新知探究进行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