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

时间:2019-05-12 19:5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

第一篇: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

第9课

图文并茂更精彩

教案背景:

本教案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让文档图文并茂,这样学生在学会第一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给文档插入标题、插入图片等让文档更精彩,学生有了较深的前置知识,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会了插入文本框、移动调整文本框的基础上,学习插入图片的方法和设置图片格式的。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分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图片的插入和格式设置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评互评能力和热爱学校、热爱潍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掌握插入图片方法和设置图片格式技巧;其中设置图片格式技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咱们潍坊现在是建设的越来越美丽了。现在潍坊电视台正在招收“小编辑”来宣传咱们潍坊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大家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想不想成为电视台的合格“小编辑”?好,那么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的眼力劲,看看大家对咱们潍坊了解多少?如果你看出是什么地方或者什么特产你就抓紧时间说出来。大家欣赏(播放课件)生:„„。还有一篇描写咱们潍坊的小文章,文字非常优美,但是感觉好像缺少点什么?大家一块说缺少点什么?嗯。那么今天咱们就一块来插入一些图片使咱们的文章图文并茂更精彩。

二、尝试发现------学习插入剪贴画方法 1.初步感知

师:其实在word软件当中就有一些现成的剪贴画供咱们使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请大家认真看。

下面请大家仿照老师的操作,抓紧完成探索任务一(要求参照导学案)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小组长汇报完成情况。

2.尝试发现:

师:有时候单单剪贴画里面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咱们必须到网上搜索一些资源或者自己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图片,那么怎样插入一些外部的图片呢?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本47页,然后完成任务二(可以找一位或者两位同学演示方法)。

师:通过这一关的同学,咱们马上进入任务三(参考导学案任务三)。

三、探索应用------探究学习设置图片格式,水印(冲蚀)效果。1.点评质疑: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同学的作品,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师:引出设置图片格式。出示课件,有哪位同学知道这种淡淡的背景效果是怎样设置上去的?在刚刚的探索任务中有同学发现方法了没有?

请大家完成探索任务四(参照导学案)

四、拓展创新

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但头脑灵活,动手能力也特别强,现在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进来,做出一幅或几幅有意义作品。大家参照任务五(参照导学案任务五)。

五、成果展示

首先展示小组选出的优秀作品,大家一起欣赏评价,找出优点和缺点。由于时间有限,其它的作品也很有特色,鼓励学生下位到各组游览一下,看看他们的佳作,体会他们的创意。

六、畅谈收获

通过刚才的游览和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好吗?

第二篇: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

设计人:侯明广

9、图文并茂更精彩 ——插入图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文件图片的方法。2.学会设置图片格式及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的方法。3.了解图片的简单修饰。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习时采用“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任务——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2.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图片的插入及基本编辑。【教学难点】

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及设置效果。【教学准备】 1.课件、素材文件。2.电脑网络教室。【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呢?(生:海宝)海宝从世博会上为我们带来了中国国家馆和日本馆的介绍,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篇文档更漂亮些!导入课题:图文并茂更精彩——插入图片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交流:问题一:插入图片

师:你想不想为一篇文章插入图片,让它变得更精彩呢?怎么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呢?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学一下课本46页和47页内容,找出插入图片的方法。

生:①插入剪贴画②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请大家试着完成海宝带来的第一个任务。

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尝试练习。师:巡回指导。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完成任务了,那谁来当小老师,把插入图片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演示。(我来演示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师总结板书: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查找并选中——点击插入 ▲设置图片大小、位置(联系上节课“艺术字”的调整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插入的图片,你们对效果满意吗?你们有没有问题? 生1:插入的图片太小了。生2:插入的图片位置不合适……

师: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前面我们学习了《制作艺术字》,在制作艺术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样改变它的大小的?(对比艺术字,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生:做(师巡视)

师:同学们真聪明,做得都不错。可是老师发现同学们插入图片之后文字之间的距离变大了,你们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想)师:下面,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操作。师(演示):图片工具栏——文字环绕方式 ▲对图片进行设置之前要:先设置它的“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工具栏的显示、隐藏

2、探索发现:任务二:设置水印效果

海宝对我们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同时他向你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示:任务二。

大家敢迎接挑战吗?请你们试一试吧!讲解水印效果。

生操作——讲解——师补充总结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颜色”按钮没有“水印”而是“冲蚀”,那怎么完成“水印”效果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冲蚀”然后加上“对比度”和“亮度”的调整。

生练习——展示——评价

三、小小设计师,大显身手

1、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海宝的两个任务,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一名小小设计师。下面请小设计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方法为《泰山奇观》插入合适的图片,让文章变得图文并茂。优胜者将会获得“今日小明星”的称号。现在让我们开始创作吧!

2、评价展示

四、活动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设计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发送到老师的邮箱wcfshmg@163.com,让老师看看同学们掌握的如何,看谁是这节课最棒的同学!

第三篇: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

图文并茂更精彩

──《给文章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生的知识形成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构建新知。因此,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造的发展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教学目标分析】

1.进一步熟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

3.学会设置图片的大小及环绕方式。4.学会水印效果。【教学重、难点】

插入图片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遵循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用任务去驱动学生们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用任务帮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任务来体现学生们的创意,展示他们的个性。采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操作]通过课件,同时展示两篇文章,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之处,说出自己的感受。导入课题:第9课图文并茂更精彩──插入图片。

二、任务驱动,新课教学

1.教师引导,任务驱动(出示任务一:插入剪贴画)[教师操作]教师演示插入图片步骤:

提出任务:你能不能把剪贴画插入到文章中。2.学生自学,探索发现

[学生操作]学生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学边做。提示:①看书; ②请教老师;

③与同学交流、探讨; 3.交流整理,构建新知

教师选择典型的学生作品二、三例,通过网络演示学生作品或学生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

师: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那个地方设计的还不够好?你能帮助修改吗?

学生提出意见,修改作品。4.反馈小结,形成知识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得真好,下面请你当老师,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边演示边回答。

(1)你是怎样在你的文章中插入剪贴画,能演示吗? 学生操作:分别使用剪贴画。操作步骤:

①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菜单命令。

②在打开的“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剪贴画的类别。③单击所选剪贴画的“插入”按钮,即可插入所需要的图片。

④关闭“插入剪贴画”窗口。(2)图片的格式是怎样设置的? 操作步骤是: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图片”命令,出现“图片设置”对话框。

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根据需要选择。

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插入和设置图片的过程,突出本课的重点。

5.迁移,学习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出示任务二)利用来自文件命令还可以将计算机、光盘或是网络上的一些图形文件插入到文件中去。

操作步骤是:

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菜单命令;

在打开的“插入图片”窗口中,确定查找范围:五年级文件夹图片文件夹;

在图片文件夹中选择所需要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所需要的图片。

6.设置水印效果(任务三)

把图片作为背景: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三、操作实践,个性创造

师:你认为怎样的作品是有个性的?生:……

教师小结:有个性的作品就是要在文章中插入你喜欢的。又要符合文章内容的图片,下面就让我们就创作一幅作品。

[学生操作]上机操作完成。综合评价。

提示: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合作完成。综合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

提示: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画面? 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四、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不错,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来美化文章,而且还可以利用图片来制作电子小报,那么,怎样制作电子小报呢?我们下节课再按着学习。

【自我评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行探究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方法,最后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信息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的课程,它的综合性很强。在教学中,我时刻记着全部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知识的自行探究和主动参与放在了重要位置,让学生快乐参与,全体参与。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让学生欣赏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操作。第二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在任务设计上,将教学目标经过加工,融入到具体的三个任务中,一是插入剪贴画;二是插入来自图片文件。三是设置水印效果。在完成任务①和任务②时,学生自己探索,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③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第三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环节:评价反馈,形成知识;在评价反馈上,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的形式也多样化,同时注意过程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整节课我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和交流,为这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四篇:语文课堂更精彩

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的“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辽宁省营口实验学校

张婷 刘伦昌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互联互动 摘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整个知识构建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回首走过的教学历程,从多媒体教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远程教育到实现“班班通”;从网络整合课到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我们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实施,它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构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 让学习随时随地得以实现 什么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的平台,进行有效的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实践始于2002年,这种学习方式作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逐渐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每个学生都拥有数字化学习终端的基础上开展的个性化学习。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学习”融为一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对一”数字学习,从学生课前的提出的问题入手,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给学生更多体验的机会。通过实践我发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主动、自主的学习;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随时利用学习终端中提供的学习的平台进行生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交流、生本间的互动,真正意义上让学习随时随地得以实现

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三千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信息技术是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作为“数字土著”一代的他们拥有大量的数字化设备,并能将这些数字化设备运用都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的学习方式与前辈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是新形势下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课题。为此,几年来我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着、摸索着。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输式教学转变成为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形式,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器”转变成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老师则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前预习整理资料: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前预习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学生也很难搜集到与课堂学习切实有用的相关资料,往往只能借助教师课堂上的课件演示,了解和想像课文内容。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课前的预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班级平台,教师通过浏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带入课堂,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课前 我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自主搜集资料并上传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平台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我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梳理出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桂林的山和水有哪些特点?”2.“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这些特点的?”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前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更广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可以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掌握新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课堂中老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仅凭文本阅读寻找答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逐渐形成了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所查信息的有效性。

合作交流解决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要进行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解决“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选择这些资料的理由,讨论中学生有分歧、有争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而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忽略的因素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指导,学生很快了解了“威尼斯小艇在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布置课后作业,是对学生掌握新知的检测。而让学生完成课后拓展练习,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成拓展练习的能力不高,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就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课的教学中,课后我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走进网络搜集关于“亚洲”的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大洲的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收获上传到班级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些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QQ群和班级博客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讨论来达成共识。形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改变了教师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互动活起来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的围墙,拓展了学习手段和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真正实现了知识构建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来完成的。

1.带着问题,自主性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打破了“问答式”的学习方式,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上传平台交流感受,从而解决疑问。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回答,而“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人机交互、协作交流中学习。

《彩色的非洲》是一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了解非洲多姿多彩的景观和艺术。在学生主动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这种自主、快乐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2.互动交流,探究性学习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仅凭文本阅读和有限的课件演示是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也很难有深刻的理解,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同课文中的描述相结合,在头脑中很容易形成立体的表象,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颐和园》一课教学中,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所以不了解颐和园的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在学习汇报中,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

通过观看媒体,学生亲眼目睹了颐和园的布局特点,对颐和园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此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朗读相关的语句,文本的描述与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浑然一体。

3.读写联动,合作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读写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忽略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中,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到小组讨论平台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大家对上传感受进行交流、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例如《长城》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让学生体会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教学的难点。基于学生在对长城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教学中,我播放短片,让学生再一次看到长城上巨大的条石、方砖,引导学生联想: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是怎样把这巨大的条石搬上这陡峭的山岭? 此时,我顺势而导让学生把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长城的赞叹发表在自己的小组讨论区。当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时,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到朗读中,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而且,课后在家里还可以和老师、同学之间,通过每天“相约七点半”的QQ在线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带来的无限便捷和快乐。

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心灵亮起来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是以文本教材、挂图、教具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的,而“一对一”数字化的教学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相结合的立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1.前置作业布置,未学文,先有感 一篇再美的文章,如果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我在课前有目的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互动交流,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课前我引导学生自主到网络中搜集关于长征的相关资料,并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进行交流、讨论。当一张张经典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一句句赞叹的诗句通过学习的平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长征的印象初步定格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

2.课堂互动交流,课正行,情愈浓

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入情入境的充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又无法亲眼见到昔日圆明园的景象,文中所描写的“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句,学生是难以通过读书所能领悟的。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 “校本教材” 学习资源,学生边读书边勾画,遇到不懂的问题打开学习资源查看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课后作业拓展,课已尽,意犹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课堂的讲解部分,而忽略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拓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每节课后我将分层作业发布到班级平台的作业区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完成作业,并将作业上传平台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评。例如: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我以“感恩父母”作为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文章上传到平台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同学们踊跃地投票评选出了“最佳作品”,我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校园电视台播放,这也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情感还在延续,正可谓“课已尽,意犹存”。

在“一对一”数字化的语文课堂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思维动起来了,学生的互动活起来了,学生的心灵亮起来了,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中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基础课程改革纲要》http://2001—9—26.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图文并茂更精彩》

第9课 图文并茂更精彩

——插入图片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利用WORD编排出一篇较规范的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美化,在文章中插入图画,使文章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突出。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插入图片与基本编辑。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过范例,让学生了解插入图片后的文章效果。在文章中插入WORD自带的剪贴画。对插入的剪贴画格式进行设置,并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在文章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并设置图片的冲蚀效果。【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利用WORD编排出一篇较规范的文章,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插入艺术字,所以应充分运用知识迁移,通过教师点拨、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自主探索等方法,学习对图片的文字环绕设置、冲蚀等知识,对图文混排有更多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的方法;(3)学会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4)运用知识迁移,自己尝试调整图片大小、位置;(5)学会设置图片的冲蚀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调整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图片的大小位置、冲蚀等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审美能力。

(2)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完成图文并茂的文章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在表达信息方面的优势,感受创造的乐趣。(2)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探索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图片与基本编辑。

2、难点:运用审美的观点选择合适的图片,灵活选用工具对图片进行编辑,实现图文混排,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应的文章及图片。

【教法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科整合法 竞赛激励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由广电小记者团招收小记者引入,以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主题,介绍家乡风景区,为向学生展示两种不同形式的电子文稿,学生比较,认识到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能使文章图文并茂。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展示不同的文章,让学生观察对比,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插入剪贴画

1、插入。简单回顾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引入插入剪贴画的方法,提醒学生在插入之前,先选择一个插入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试着来插入一幅剪贴画,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参考课本第47内容,也可请教老师。并对小组进行评价。

2、调整。引导学生观察插入的图片存在的问题,教师小结几个问题展示给学生,重点讲解文字环绕的设置,点出它的大小与位置的调整与艺术字基本相同。然后学生练习调整环绕、大小与位置。

3、学生自主探究文字环绕的效果,进行大显身手。

4、及时小结插入图片应注意的问题,学习删除剪贴画。[设计意图]:

1、旧知引入新知,唤起学生的记忆,用任务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性认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问题去学习,运用插入艺术字的知识迁移到本环节。

3、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为下面学习做准备。

4、渗透审美的观点。

三、学习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引导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指出图片文件存放的位置。

2、学生自主尝试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并自行调整文字环绕方式、大小及位置。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清楚图片文件存放的位置,能迅速找到需要的图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

四、冲蚀效果

1、通过两篇电子文稿的对比,引入冲蚀效果的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本第48页的内容,指一个学生演示,强调冲蚀效果的作用。

2、给老师帮忙,设置图片的冲蚀效果,边讲解边演示,其余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再次渗透审美观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巩固练习

把小记者的其它文章装扮好。在文章的合适位置,插入与主题相符的图片,再设置适当的环绕方式,并调整大小、位置。

要求:

1、根据评价指标,完成作品,保存。

2、小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设计意图]: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从学习需求出发设计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图文并茂的效果;并不复杂的任务保证了目标的达成度,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和分组学习提供依据。

六、交流评价 共同提高

展示作品,学生互评。并继续修改完善。[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确定目标和方向。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收获是什么?

老师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再加上今后的努力,大家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把我们家乡的美丽展示出去。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与学科学科整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以任务为先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给他们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课中力求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学生探究、质疑、发现、研究等活动凸显出来,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同时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从而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同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学生作品,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个人信息

教师姓名:彭飞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80年1月 职

称:小学一级教师 任教学科:信息技术 工作时间:2002年8月

工作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南屯小学

下载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图文并茂更精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成长更精彩

    让成长更精彩 ——幼儿园毕业典礼园长致辞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一届大班小朋友毕业。我......

    如何让演讲更精彩

    如何运用类比让演讲更精彩类比,形象生动,说理有力,选择和运用好类比,无疑对拓展演讲艺术的空间有重要意义。观察许多演讲实例,可以看到类比物的选择与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因为你,更精彩(5篇范文)

    因为你,我更快乐 友情是浩瀚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滋润你干涸的土地; 友情是炎炎夏日里的一阵凉风,轻轻带走你烦人的燥热; 友谊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你前进不在迷惘。 友情更是......

    节约用电,生活更精彩

    节约用电,生活更精彩 三水白坭二小 六年级2班 林海铃 电话 87561306 辅导老师 梁丽霜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勤俭节约是我们中......

    让语文课更精彩

    让语文课更精彩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先生建议语文老师上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要积极走进新课改。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新课改中的老师是导......

    阅读让作文更精彩

    阅读让作文更精彩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单位:沭阳县庙头中学 姓名:胡 维(***) 【内容提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如何让时评演讲更精彩

    如何让时评演讲更精彩 课前演讲是语文课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前演讲的形式内容多样,其中时事评论(简称时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近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趋势看,时......

    最新年会游戏大全,让年会更精彩

    最新年会游戏大全,让年会更精彩 给大家推荐一组不错的年会游戏。 年会游戏·反着说 主持人需要准备大量的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的词语或短语,然后让所有参加年会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