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的.七一更精彩
今年的“七一”更精彩
为了庆祝建党85周年,社区党总支于2006年6月28日组织党员骨干、社区干部等24人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盖州市二台乡牌坊店村鑫源山庄参观学习,听取了十六大党代表、牌坊店村党总支书记张作玺的精彩报告。报告紧紧围绕“三人代表”重要思想讲述了张书记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怎样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建设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辽宁省水果示范园区。参观学习的党员深受触动,无论年老的还是年少的都蹬上海拔209米的大山,观看了漫山遍野的果树,五座荒山经过牌坊村党总支和广大村民的艰苦奋斗如今变得生机盎然,成为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希望。
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感受到观光不止看风景,更要学习是一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更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此次活动,巩固了通达社区的先进性教育成果,使社区的党员干部都重新认识自我,不约而同的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标牌,成为群众中一杆高高飘扬的旗帜。大家都表示:今年的“七一”比往年过的更有意义,学习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回去后我们学习张作玺书记,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来,在群众中做好表率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二篇:今年的最新文章“演”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演”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短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
[摘要]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同伴间的互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良好的情意品质。而短剧表演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口语活动,是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平台。短剧表演可以是利用教学內容加以扩展的短剧,也可以是利用主要句型,学生自己创作的小短剧。学生通过创作小短剧和在表演中角色的扮演,获得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口语水平。短剧表演还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提高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短剧表演 意义 方法 有效性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英语教学走反复机械操练的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从课后的作业、测验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教学的实效性并不高。尤其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同伴间的互动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良好的情意品质。而短剧表演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口语活动,是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平台。短剧表演可以是利用教学內容加以扩展的短剧,也可以是利用主要句型,学生自己创作的小短剧。学生通过创作小短剧和在表演中角色的扮演,获得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口语水平。短剧表演还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提高的一种好方法。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非常注重,如五至六年级每单元中的Let`s talk和Read and write都选择了一些交际性较强的句型,这为我们进行短剧表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短剧表演能给学生帶来什么积极的 因素?又如何让短剧表演真正溶入我们的课堂,促进我们教学的实效性呢?我们可以从短剧表演的意义、方法和提高短剧表演操作有效性这三大方面进行探究。
一、进行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进行短剧表演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的欲望。短剧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将枯燥的口语操练提高层次,变成了短剧表演,放在英语课上来进行,就可以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引导为学习英语的动力。短剧表演是一种小组活动,孩子们要在一起为之准备、操练,而在短剧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选择和自己一起表演的伙伴,表演的是自己编导的内容,并且能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这样的学习方式符合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所喜爱的。自然而然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2、进行短剧表演有助于所学语言的巩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长期机械的、反复的操练相同的句式,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短剧表演可以使句式的表达更富情趣和多样化。学生在准备阶段、排练阶段和表演阶段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句型,不通过反复枯燥地操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最大限度的操练,并乐在其中。所学句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3、进行短剧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位伟人曾说过:“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总是 反复地、机械地去操练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课堂短剧表演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编排的,可以充份发挥他们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学习PEP Book6 Unit Two“ What`s Your Favourit Season” 一课后,我给出主要句型“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I can......” 让学生去编排短剧,学生的创意就非常多,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创意让我印象深刻。他们通过扮演的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人物进行短剧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和灰太狼。剧中喜羊羊问懒羊羊:“Why do you like spring ?”懒羊羊回答说:“Because I can eat some green glass.”然后懒羊羊美滋滋地在吃着草,灰太狼假扮的美羊羊走过来了,几句简单的对话后,懒羊羊问美羊羊“Why do you like spring,Pretty goat?” 美羊羊目露凶光(露出了灰太狼的真面目)说:“Because I can eat a fat goat!” 同学们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这个充满创意的小短剧。
4、进行短剧表演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短剧表演的这一项活动中,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并可以提前准备。对于英语口语能力表达比较弱的同学,我会在他们的准备过程中,指派一些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他们。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能力较弱也可以丢掉差生的包袱,以积极 的态度参与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短剧表演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短剧表演。
1、善于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
由于现阶段小学一节英语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时间比较紧.课堂上的短剧表演虽然较短,但需要有准备的时间.学生如果要在老师讲完主要的內容后,就立刻去表演,这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需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去编排和操练。我通常的做法是:在讲完重要句型后,利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些相关的情景,然后课后由他们自由发挥编小剧本,编排和操练。然后利用每节课上课的前5到10分钟,让学生进行短剧的表演。这样就能充份利用到课后时间和上课前的复习时间,不但对平时教学计划不会造成影响,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帮助学生创设短剧表演所需情境。(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我们利用易于准备和便于携带的实物,如一些常用的人物、动物头饰。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配合教材,为学生进行短剧表演巧设情景。
(2)结合日常生活内容和环境呈现情境。
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应该结合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在英语教学中还可利用教室、学校小卖部、操场、图书馆等典型的学校生活场景,利用这种特定的环境去开展短剧表演。如同学们可以把大家的一些文具等学习用品收集起来,在教室模拟开一个小卖部,以这个场景为依托来开展短剧表演,使表演更具有真实性,学生参加表演的兴趣也就更浓厚。(3)画面呈现情景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将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中的插图、挂图、自制的教学图片和真实的照片等。根据教学内容或故事情节,设计一幅或几幅连贯的简笔画,让学生根据图画编小剧本,进行短剧表演。如在教学PEP Book6 Unit1 “This Is My Day” 一课后,我将“ZhangPeng`s day” 按时间先后顺序画成连环的简笔画,学生可以根据连环画开展短剧创作。学生有了画面这样一个支点,创作的难度降低了,更有利于他们保持学习的自信。
(4)利用语言描述情景
对于某些难以用画面和道具等创设的情景,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进行描述。描述时尽量使用学生学过的、常见的词语,力求简洁易懂,再辅以表情、手势,做到绘声绘色,为学生的小剧本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各自发挥。如在教学完PEP BOOk6 Unit Five“ Look at the Monkeys”后,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我在动物园拍的非常有趣的动物照片,并绘声绘色对学生说 “Now you to the zoo with your friends.What a big zoo!Wow ,so many interesting animals.Look ,the little monkey is funny.What is he doing? He`s......最后你会发现,不同的小组将给你一个不同的故事。
3、强调重点,减少表演难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词语、句子,进行热身,扫除障碍。可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进行分部教学与操练,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继续添加内容,而能力弱的同学也能在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摸 索出课文的内容。这样为学生减少了表演的难度,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表演。
三、怎样提高短剧表演操作的有效性
1、短剧表演外在因素的考虑。
短剧表演是在课堂里实施的,所以还必须考虑到环境、人员的因素。如果表演的内容对场景布置要求高,角色复杂,那么很难在课堂内收到良 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课堂的短剧表演场地的要求要低,剧本的语言重复性要 强一些,使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参与。剧中的角色以不超过4至6人为宜。
2、短剧表演应避免以“背”为主。
以背诵原文为主的表演,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种表演。因为在以“背”为主的表演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与对方进行口语交流,而是想着如何尽快将课文背完。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将属于自己一部分的台词背的滚瓜烂熟,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对话的含义,这样的表演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对课文或句型的理解。学生只是机械地对课文进行背诵,无法体现出短剧表演的意义。
3、注重语言和表演的铺垫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为了让短剧表演收到好的效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铺垫:首先是语言的铺垫。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扎实掌握教学单词及功能句型,并帮助其在适时的语境中自如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表演,精彩的表演;其次是表演的铺垫。教师应该尽量多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走到台前去表演,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表演经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锻炼。在学生表演剧 本之前,可以先安排由教师与程度较好的学生一起参与的示范表演,以降低学生的表演难度,使表演的过程更流畅。
4、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力求表演精彩生动。
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对短剧表演是否精彩起了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主要包括手势、神态、身体动作等。平时应对学生在此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在运用肢体语言方面能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如果能把剧中的角色演活了,个性鲜明了,短剧就有了生命力。学生就能燃起更高的参与欲望和表演激情。剧中的语言知识也就能更加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英语短剧表演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上较呆板的教学环境,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了发展和完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合作精神、创造能力、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塑造和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黄远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河北教育出版社 易行 张迟 《中小学外语教学》 人民教育出出版社 2008年第7--8期 《英语学习策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程晓堂,郑敏
注: 该论文为本人所写,绝无抄袭。获2010年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
第三篇:语文课堂更精彩
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的“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辽宁省营口实验学校
张婷 刘伦昌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互联互动 摘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整个知识构建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回首走过的教学历程,从多媒体教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远程教育到实现“班班通”;从网络整合课到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我们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实施,它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构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 让学习随时随地得以实现 什么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的平台,进行有效的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实践始于2002年,这种学习方式作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逐渐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每个学生都拥有数字化学习终端的基础上开展的个性化学习。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学习”融为一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对一”数字学习,从学生课前的提出的问题入手,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给学生更多体验的机会。通过实践我发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主动、自主的学习;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随时利用学习终端中提供的学习的平台进行生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交流、生本间的互动,真正意义上让学习随时随地得以实现
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三千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信息技术是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作为“数字土著”一代的他们拥有大量的数字化设备,并能将这些数字化设备运用都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的学习方式与前辈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是新形势下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课题。为此,几年来我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着、摸索着。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输式教学转变成为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形式,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器”转变成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老师则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前预习整理资料: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前预习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学生也很难搜集到与课堂学习切实有用的相关资料,往往只能借助教师课堂上的课件演示,了解和想像课文内容。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课前的预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班级平台,教师通过浏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带入课堂,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课前 我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自主搜集资料并上传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平台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我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梳理出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桂林的山和水有哪些特点?”2.“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这些特点的?”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前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更广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可以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掌握新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课堂中老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仅凭文本阅读寻找答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逐渐形成了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所查信息的有效性。
合作交流解决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要进行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解决“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选择这些资料的理由,讨论中学生有分歧、有争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而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忽略的因素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指导,学生很快了解了“威尼斯小艇在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布置课后作业,是对学生掌握新知的检测。而让学生完成课后拓展练习,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成拓展练习的能力不高,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就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课的教学中,课后我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走进网络搜集关于“亚洲”的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大洲的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收获上传到班级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些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QQ群和班级博客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讨论来达成共识。形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改变了教师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互动活起来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的围墙,拓展了学习手段和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真正实现了知识构建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来完成的。
1.带着问题,自主性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打破了“问答式”的学习方式,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上传平台交流感受,从而解决疑问。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回答,而“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人机交互、协作交流中学习。
《彩色的非洲》是一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了解非洲多姿多彩的景观和艺术。在学生主动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这种自主、快乐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2.互动交流,探究性学习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仅凭文本阅读和有限的课件演示是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也很难有深刻的理解,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同课文中的描述相结合,在头脑中很容易形成立体的表象,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颐和园》一课教学中,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所以不了解颐和园的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在学习汇报中,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
通过观看媒体,学生亲眼目睹了颐和园的布局特点,对颐和园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此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朗读相关的语句,文本的描述与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浑然一体。
3.读写联动,合作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读写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忽略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中,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到小组讨论平台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大家对上传感受进行交流、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例如《长城》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让学生体会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教学的难点。基于学生在对长城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教学中,我播放短片,让学生再一次看到长城上巨大的条石、方砖,引导学生联想: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是怎样把这巨大的条石搬上这陡峭的山岭? 此时,我顺势而导让学生把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长城的赞叹发表在自己的小组讨论区。当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时,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到朗读中,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而且,课后在家里还可以和老师、同学之间,通过每天“相约七点半”的QQ在线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带来的无限便捷和快乐。
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的心灵亮起来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是以文本教材、挂图、教具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的,而“一对一”数字化的教学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相结合的立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1.前置作业布置,未学文,先有感 一篇再美的文章,如果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我在课前有目的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互动交流,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课前我引导学生自主到网络中搜集关于长征的相关资料,并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进行交流、讨论。当一张张经典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一句句赞叹的诗句通过学习的平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长征的印象初步定格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
2.课堂互动交流,课正行,情愈浓
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入情入境的充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又无法亲眼见到昔日圆明园的景象,文中所描写的“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句,学生是难以通过读书所能领悟的。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 “校本教材” 学习资源,学生边读书边勾画,遇到不懂的问题打开学习资源查看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课后作业拓展,课已尽,意犹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课堂的讲解部分,而忽略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拓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每节课后我将分层作业发布到班级平台的作业区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完成作业,并将作业上传平台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评。例如: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我以“感恩父母”作为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文章上传到平台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同学们踊跃地投票评选出了“最佳作品”,我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校园电视台播放,这也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情感还在延续,正可谓“课已尽,意犹存”。
在“一对一”数字化的语文课堂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思维动起来了,学生的互动活起来了,学生的心灵亮起来了,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中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基础课程改革纲要》http://2001—9—26.
第四篇:今年的关注互动,让幼儿园网络教学更精彩
关注互动,让幼儿园网络教学更精彩
作者姓名:何青
职务:教师
学校名称: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4号
电话号码:8330393
4关注“互动”,让幼儿园网络教学活动更精彩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何青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教育逐步普及,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功能逐渐被大家所认知。而科技以人为本,生存信息化确实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向,它所带动起来的人类日益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过程中,互动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互动性反映的是联系双方的交互作用,体现的是主客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可能的角色转换,通过一定的反馈系统,互通信息、传递数据、共同发展。由此,互动式教学正逐渐发展而成为未来的主流,并在网络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抓住该过程中富有具体性、外在形态性和可操作性的有关因素,借鉴并运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结合我园实际进行了开展互动式网络教学活动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如何运用当前日趋成熟的网络技术,构建新型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即在良好的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幼儿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进行主动的对话和合作,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师--机--生立体交叉式的多维的学习活动。
一、设计“互动”的教学内容,为开展网络教学打好基础
我们在设计网络教学内容时,以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本,从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实际和幼儿个性发展特点出发,设计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满足于一味的观看电脑动画、无目的操作和重复的电脑游戏等,变以往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为关注学习的过程。
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各园所使用的教材不统一,课程种类也较多,这为网络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园是陈鹤琴老先生创办的具有80年历史的老园,应用的课程是单元教育课程,因此我园围绕单元教育课程开展网络教学。近年来我们从单元教育课程中发掘设计了《小岛寻宝》、《小动物找家》、《十六格找规律》等一批交互性和拓展性较强的网络教学活动,使传统与现代化充分结合。在具体设计中,我们将课程的内容结构分为两部分:(1)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2)以电脑网络为学习手段的各科教学。这两方面的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根据幼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电脑的熟悉程度进行有所侧重和针对性的内容设计。如针对电脑操作有一定基础的大班幼儿,我们设计了在活动中练习电脑操作“拖拉”这一技能的目标,即练习按住鼠标左键将所需图标拖动到另一位置的操作,同时我们结合大班社会活动“热爱祖国、了解祖国”中的内容,开展了《祖国拼图》的网络教学活动,让幼儿将零散的各省份图形拖动到中国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拼合成一副完整的中国地图。完成后点击各省图标,可出现该地区相应的风情图片,供幼儿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在练习游戏中,还有将各种地域图片拖动到相应地区的内容,供幼儿巩固知识和技能。这一活动的内容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目的性和系统性很强,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由浅到深的开展认识活动,学习技能和知识技能
都在活动得到了提高。
二、制作“互动”的教学软件,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保证
1、扩充丰富课件本身的互动性
我园教师自制网络课件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如今,我们除了保持以往电脑动画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的特点之外,更进一步的扩充丰富课件的互动性。
(1)尽量将图形、图像、数据、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交互传递,力求将动态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多感官剌激。
(2)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
(3)突出操作课件的灵活性,让使用者便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学习)方法及需要,轻松灵活的选用该课件中的不同部分。
(4)扩充课件的知识含量,力求给予幼儿更大空间,为其探索学习知识提供便利。而大信息量的来源不是单纯的各种媒体信息的叠加,而是经过我们的筛选,为孩子提供的他们所想了解的各种信息,让幼儿的学习打破常规的限制,了解和获取更广泛的多领域的知识。
如在制作课件《鼹鼠的空调屋》时,我们选用了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以及充满童趣的动画效果,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以“路标”的形式设计了多个按钮,层次清晰。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进入所需的界面,同时有语音清楚的介绍这个画面中使用和操作的方法,进入下一级界面后也都有相应的返回按钮。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也使操作轻松简便。
2、尝试让幼儿互动性的参与课件制作
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课件的制作过程,将孩子们的声音、照片、绘画作品作为课件的信息来源之一,在老师的制作合成下,与其他的信息源交互传递,合成为完整的网络课件,这是我们在进行互动式网络教学中的有益尝试,在孩子的眼中这更是一种奇妙的魔法过程,使他们充满了惊喜。可以说在进行网络课堂教学之前,师--机--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就开始了。
如在制作课件《小兔打喷嚏》时,我们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其中小动物的角色进行讲述配音,孩子天真稚嫩的童音成为了课件的声音信息来源。又如在用新的动画软件重新整合课件《信的旅行》时,我们将孩子画的大海作为背景,扫描进计算机保存,将他们的轮船作品作为移动对象,粘贴合成。幼儿在动画中看到了自己的作品,积极性更高了。在《快乐小邻居》、《不说话的朋友》等课件的制作中,也多次运用了孩子们带来的照片、手工制品、绘画标记等,这种方法一方面让课件更富有童趣,进而增色不少,另一方面更发挥了幼儿的参与性,提高了他们自信心,也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操作课件时更有兴趣。
三、制定“互动”的教学策略,是成功开展网络教学的关键
1、利用互动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在互动式网络教学活动中,我们尽力发展其兼有学科教学、游戏娱乐等特征,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保持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求知的愿望,通过游戏的情景性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小岛寻宝》的活动中,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藏宝图
去寻宝,告诉同伴宝物的具体位置,送宝物回家等,由于网络教学所特有的情景性,使教学形式游戏化,充满了趣味性,为幼儿的学习营造了轻松的气氛,也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促使幼儿更好的完成学习内容。
2、利用互动的操作,关注幼儿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关注个别幼儿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互动式网络教学中,幼儿的一人一机的操作使学习不再是集体性的,而是由个体独立去完成,同时,我们面向不同层次的幼儿,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统一讲解、统一要求的“一刀切”现象,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给不同层次的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与条件,体现各类幼儿的不同特点与水平,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这种个别化的学习也可以使教师更详尽的观察每个幼儿,让幼儿的个性在学习中得以发展。
3、利用互动中的创新,培养幼儿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互动式网络活动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促使思维保持积极主动状态,同时也能使幼儿在独立操作的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并且不受固定模式约束,变思维的单一性为多向性,克服操作定势的阻碍作用,从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最终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在我们进行了《小动物找家》的网络教学活动之后,幼儿都对其中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感到意犹未尽,有的幼儿向我们建议“这些小动物一直住在一个地方,肯定觉得没意思了,我们给他们搬搬家吧”,根据幼儿的提议我们又设计了“小动物搬家”的游戏,设计了具有更高层次要求的游戏内容,这也是幼儿在网络活动中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4、利用互动的成功,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心理学表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让幼儿体验到成功,让成功再带来更大的兴趣,让成功——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十六格找规律》等一系列的网络活动中,幼儿正确的操作都可以让电脑显示出活泼有趣的画面提示和鼓励赞赏的语音效果,使幼儿能充满信心的去挑战下一个难关。同时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把自己的操作心得,小技巧介绍给同伴,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他们得到了训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激发了学习热情,对于相对弱一些的幼儿,网络教学为他们提供了单独学习和练习的空间,使他们不用担心在同伴面前会没有面子,不会打击这些幼儿自信心,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奋起直追的勇气,对于他们来说在练习中的失败既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也是一种促进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给予了他们改正的机会,便会产生去超过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心态造就了一种良性的学习环境,大幅度的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四、实施“互动”的教学过程,是成功开展网络教学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多维的互动,包括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1、人机互动
计算机是一个双向媒体,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还能接收幼儿输入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诱导幼儿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寻找发现错误所在,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对幼儿而言,可以从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中知道结果,并能获得鼓励和帮助。因此,计算机应当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输出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作为计算机,它在人机交互式的语文课中不是点缀,也不是单纯的演示工具,它的作用综合体现在:演示工具(课程内容)、交流工具(相关提示)、提供资源情景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相关图片、电视片段),信息加工工具(网站式的超级链接)、协作工具(讨论室的设置)、辅导工具(习题的精心设计和计算机的反馈功能)。这样,人机交互式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脱离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型,又能真正节省时间、增大效益,真正体现人机交互式教学的优势。
在我园的互动式网络教学中,通过课件、学件以超文本的结构形式提供信息,具有联想性和非线性,符合认识规律,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超文本结构的动态性也使幼儿可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信息,以不同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互动式的网络教学课件为幼儿设置了很多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问题,也就是一种游戏形式的“障碍”,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主动的探究,借助媒体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与每位幼儿之间形成的“反馈循环交互”,即幼儿给出一个答案,计算机做出判断并给予反馈,如果答案不正确则要求幼儿重新给予一个答案,计算机再给予反馈,这是网络教学所特有的有效的互动形式,也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小岛藏宝》活动中,幼儿通过课件中设置的情境进行点击或是拖动图标的操作,如点击汉堡包的图标,出现语音提示“我想藏在藏宝图中的第三横排、第五竖行,你能把我藏在那儿吗?”幼儿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出图中第三横排、第五竖行的位置,并将汉堡包的图标拖到相应位置,电脑又以声音和图像来响应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如果错误便会提示幼儿再操作一次,这种有声有色、轻松活泼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取代了以往我们对幼儿答题的判断形式,使幼儿充满了新奇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错误,再进行自我修正;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练习;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游戏内容。幼儿在欢快有趣的情景中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自我学习的能力也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2、师生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互动式网络教学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仅限于依赖课件带幼儿做游戏的现象,而是通过巡视、个别指导以及教师机与幼儿机的切换,来反馈幼儿的学习结果,了解预期教育效果的实现情况,采取相应的组织策略。如认识图形的数学活动,要让幼儿达到学习以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在计算机上组合进行绘画的教学目的。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给幼儿的帮助并不是直接的,如幼儿进行有关圆形的构图,教师不必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例如“请你点击圆脸娃娃,看看它会告诉你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学习。在幼儿进行了认识图形的练习后,教师再集中进行巩固与小结:“你们认识了这些图形了吗?让老师来
考考你们。”同时将其屏幕切换为教师机,教师在自己机器上进行操作,让幼儿通过集体游戏进行巩固。因此整个活动有放有收,有幼儿的自主探究,有教师的集中讲解,也有针对性个别指导。不过在此之前,教师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将收集到的素材资料分成教学区、资源区、展示区三个部分,网络的教学资源简明合理,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相应的区域来查看教学的难点和各项步骤、查阅和欣赏相关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则在活动中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也可与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工作。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幼儿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幼儿自主操作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与过程,对于练习的过程中幼儿遇到各种问题,也可以放手让幼儿自由的讨论和解决,这能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生生互动
同伴是反馈的最佳来源。近十年来,一些非常成功的和有影响的范例表明,计算机网络能够支持学习者小组主动地投入学习和反思。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
通过网络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可以观察了解同伴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共同进行游戏,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操作练习,也可以通过屏幕切换了解同伴游戏中遇到问题的以及他们自我学习的方法,起到示范和共同学习的作用。幼儿通过与同伴间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别人的学习情况,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互相学习的方式,这些都有助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形式小组化的同时,我们还提倡协作学习的模式。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个幼儿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通过网络来解答同一问题。如在学习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恐龙的知识时,我们就提供了多个有关网页,让幼儿自己收集图片、资料,并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总结,从而得出更广泛的知识经验,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学习,交流彼此的观点、共享集体的智慧。
网络教育有着它特有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园网络教学活动的效果,我们幼儿教师需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树立互动观,为幼儿园的网络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
第五篇:让成长更精彩
让成长更精彩
——幼儿园毕业典礼园长致辞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一届大班小朋友毕业。我代表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全体老师,向在座的全体小朋友表达最热烈的祝贺!
祝贺你们长大了!祝贺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祝福你们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祝福你们即将迈进小学学校的大门,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今后要继续好好学习,希望小朋友们到小学之后,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争当一名多才多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
虽然你们在二幼只待了短短半年时间,可你们在幼儿园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将永远留在老师的记忆里,你们那些童年趣事将是老师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亲爱的宝贝们,等到你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时,别忘了回到曾经是你们爱的成长的摇篮——幼儿园来,看看教育过你们的老师,给你们做出可口饭菜的厨师,我们期盼你们回来向我们回报你的优异成绩!
借此机会,我代表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员工对在座的各位家长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家长对实验二幼的信任与合作,感谢各位家长对二幼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您们半年来的协助与配合给予我们最大鼓励,感谢各位家长半年来关心幼儿园的进步与发展,您们给我们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是我们改进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您的孩子虽然毕业了,我们希望您仍然是我们二幼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我们愿意继续与您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成长。
最后,祝各位家长、来宾朋友们工作顺利、全家幸福、笑口常开!愿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