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部编本 9日月明 课文解说以及教案设计举例
日月明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 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 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
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 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学生在朗读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激发识字热情。后 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 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主题 提供了凭借。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会写 “木、林”等 5 个生字和卧钩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
教学建议
第五单元 181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字音方面,“心、林”两个生字的韵母都是 in,可强化认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读音。“明、从、双、众”4 个生字是后鼻音,也可放在一起强化认读。“明”和“心、林”还可 以通过对比读,进一步区分、巩固前后鼻音。
本课大多数字都是由独体字组成的会意字,可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识记语境,“日 月——明、小土——尘、双木——林、三木——森、三人——众”,让学生先圈出生字,再借助图片理解“日月——明、小土——尘”的造字原理,体会两个独体字结合表示新字 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推测“双木——林、三 木——森、三人——众”的意思,引导学生体验古人造字 的智慧。也可引导学生说说看见会意字,眼前仿佛出现了怎 样的画面。如,看见“从”,眼前出现了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的画面,结合理解字义,“从”即跟从。
“力、木、条、心”不是会意字,可随文强化识记。“力、会意字
会 意 是 说 字 的 整体意义由部分的 意义合成。如“ 信 ” 字。“ 人 言 为 信 ”,木”在“田力男、双木林”中已反复认读;“条、心”可随课文最后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加 以强化,引导学生圈出后通过扩词辅助记忆。如,“手 心”“一条鱼”。
本课的生字结合课后第二题,还可补充一些与熟字组 成的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列举:
“ 信 ” 字由“ 人 ” 字 和“言”字合成,表 示人说的话有信用。用会意的方法造出的 字 就是会意字。如 “休、苗、析、伐”。
明:明天、明白、明星 从:从上到下、从小 众:大众、众人、群众
双:双人、成双成对、双手 木:木头、木桥、木马
心:人心、手心、开心
2.写字。本课要写的5个字,独体字“木”与合体字“林”形成对应。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
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占位,再观察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然后教师示范,指导 学生练写。
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 画,独体字。
横要写得平直,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 撇与捺要写舒展。木
土
画,独体字。
第一笔是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 第三笔长横要写平直。4 画,独体字。
心
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要指导学生了解三个点的名称、位 置。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
182
续表
林 8 画,合体字。
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做偏旁,略窄小,捺改点。右边的“木”略宽大,撇要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面。2 画,独体字。
横折钩的折和撇的斜度基本保持一致。
力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手心、人心、木头、木马、林子、土 里”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课文节奏明快,可以用打节拍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同时借助语境识字。在学生发现会意字构字特点后,教师可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 后两句的内容,进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理解运用。“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这句话可先结合上文“三人众、双木林”,启发学生说
说“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的意思。然后结合插图理解后一句。可让学生先说说图中 孩子们在做什么(你扶树苗,他培土,我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小树安家)。进而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经过众多小朋友的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可以先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 财富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可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
在理解句意上,教师不要急着讲述,可让学生先说一说读懂了哪句话,是怎么理解 的,再通过看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二题,编排的是 8 个由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扩 大学生的词汇量。可与生字的复习巩固相结合,随机安排。
课后第三题,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按照会意 字的构字特点,通过两个部件的组合来猜测字的意思,先说说这是什么字,再说说是怎么 猜出来的。
第五单元 183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9 个生
字,感受识字的乐趣;会写生字“木、林”。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树。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 日月明 ”,让学生谈谈发现。(“ 日 ” 和 “月”组成“明”)
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 月的明亮。
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 通过课件的演 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 示,学生可以将会
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三)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1.“日月明,田力男”。(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
意字构字特点和字 义联系在一起,促 进字义的理解、字 形的识记。
察到了什么。(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2.“小大尖,小土尘”。(1)让学生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揭示末
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
在哪儿见到过“尘”?
3.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184(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3)全 班交流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 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4.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 义由部分 的意义合成而成。
5.齐读课文。
(1)可击打节拍,再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 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是什么意思?(存疑,下节课解决。)
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游戏:摘苹果 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只苹果。
2.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
3.请学生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 说 “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4.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 3 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写字练习1.指导写“木”。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 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2)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2.指导写“林”。(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 好朋友
之间谦让的小故事。
(2)学生尝试写“ 林 ”。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 “木” 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再次书写“林”。
在揭示会意字 的造字规律后,引 导 学 生 自 主 识 字,理解字义。通过图 片或想象画面,形 象 化 地 感 知 字 义,感受会意字的特点,领略汉字的趣味性,同时也点燃了主动 参
与学习的热情。
引导学生在观 察、对比中自主发 现“ 木 ” 作为偏旁 时笔画的变化,书 写合体字时重点强 调笔画之间的穿插。
第五单元 185
第二篇:一年级部编本 10升国旗 课文解说以及教案举例
升国旗
教材解析
本课由少先队员升旗的画面引出 3 个词语和一首儿歌。3 个词语具有意义联系,可以连 成一句话:“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儿歌分 5 行,共 5 句,描述了少先队员升旗的场景,也简洁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儿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升旗的庄重,充分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 11 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 2 个偏旁; 会写“中、五”等 4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 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生字的学习,可以在看图揭示课题、学习词语和儿歌的过程中,采用先分散后集
中的方式来识字。可以把象征祖国的几个词“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以图片加词 语的形式集中呈现,看看图片,读读词语,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把相关字词和具体 事物一一对应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字音方面,“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需要重点正音。“旗、起”声母和韵母完 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可通过对比读来区别正音。“么”读轻声,可通过读词语或短句,186 来帮助读准字音。本课生字分散在词语和儿歌中,在分散认读正音的基础上,可以集中识记字形,理解
字义,方法可多样,如:(1)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 2 个偏旁,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国、红、起”等生字。(2)猜字谜、编顺口溜。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
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3)动作演示。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这些表示动作的生字。(4)熟字对比。如“升”和“开”,“么”和“公”,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5)本课生字与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 升:上升、升旗 国:国旗、国歌、国家 旗:旗子、红旗 红:火红、红日、红叶 歌:歌声、歌曲、山歌 起:起立、起来、升起 美:美丽、美好、美人 立:立正、成立、坐立 2.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都是独体字,且横画较多。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 等距,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画,独体字。
“口”要写得宽扁,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画,独体字。中
五 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第二笔竖要微微左斜,横折的斜度与竖基 本相同。所有横向笔画之间等距。画,独体字。
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最后一笔横要拉长。画,独体字。
三个横画之间等距。前面两个是短横,最后一笔是长横。立
正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口中、耳中、手中、五十、十五、立 正、正中”等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第五单元 187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的稍稍停顿。可采用自由
读、同桌接着读、拍手伴奏、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读 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儿歌前三句写了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的美丽。朗读时,要突出关键词语,如“徐徐”语速可以慢一点,“多么”读重音,让学生感受加 上“多么”使“美丽”程度加深。后两句儿歌是提示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朗读时,可 把重音落在“向着、望着、立正、敬礼”4 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 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时,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雄 壮、国旗的美丽。通过看多媒体课件中升国旗时小朋友们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 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 敬国旗,爱护国旗。在学生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可配上动作朗读儿歌。
2.理解运用。对一些书面词汇的理解,可通过换词、语境运用等方
法来理解。如“徐徐”一词,就可借助升旗仪式录像,观 看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和“徐 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达成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 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用一用“徐徐”一词,实现由 品悟到运用。
与国旗相关的儿歌:
国旗国旗红又红,五颗金星在一起,一颗大,四颗小,闪闪发光亮晶晶,国旗国旗我爱你,我们向你敬个礼。3 个词语组成的词串具有意义联系,在认读词语的基 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摆一摆词卡,将 3 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说一说:“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 的国旗。”
词语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读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认识 4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了解国旗,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过程: 1.出示地图,激发兴趣。
188 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知道这是中国地图。(观察发现,形状 像只大公鸡,是中国地图;地图上有“中国”两字。)
2.了解“中国”,趣味识“国”。(1)出示词卡“中国”,正音。(2)了解“中国”的全称,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3)了解中国国土面积,课件出示词语“国土”。(4)课件出示汉字“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
说自己的发现。(边界线就像是“国”的外框,边界线内的 国土似乎就是 “国”里面的“玉”)。认识偏旁国字框。
(5)在认识事物名称中不断复现强化“国”:中国的标 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国歌;五星红旗——国旗。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再次认读词语。
3.聚焦“国旗”,渗透识字方法。(1)放大画面“国旗”,引导 用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认
识中国的国旗。(2)出示词卡“五 星红旗”。
认识“红”: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个 偏 旁就是绞丝旁。引导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
认识“旗”:出示图片“旗”,出示“旗”的汉字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最早的旗就是一块方形的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记住 “旗”。
(3)出示词卡“国旗”。告诉学生:五星红旗就是中国的 国旗。(4)同桌摆一摆词卡:中国、国旗、五星红旗。(5)将 3 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4.画面小结,巩固生字。总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国,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从学生熟悉的 事物导入新课,激 发识字兴趣。
进一步感受汉 字的特点,从字形 感受字义,激发学 生对识字的兴趣。
运用具体直观 的方法进行识字教 学,在了解字理的 同时也渗透了传统 文化,培养学生对 汉字的兴趣。多处
“国”字的复现,加 强学生的直观记忆,同时了解伟大祖国的 相关知识,增强民族 的自豪感与尊严感。
第三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教学设计
9、日月明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是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5.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有关识字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设计意图: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为进一步学好生字服务。
二、形象揭题,趣味识“明”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来,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老朋友(课件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课件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开火车正音。
2.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做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不能用“明”组词? “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
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使小学生联想到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情趣,把“日”和“月”称之为两个老朋友,充满了人文色彩。
三、变化形式、朗读课文
1.赶紧打开书,翻到“日月明”这一课,拿好书,看着书,听我读。(配乐师范读)
2.你们想读吗?把书摆好,用右手指着字,跟我读。
3.读得可真仔细!还想读吗?请拿好书,看着课文,再跟我读。4.读得很有精神!自己轻声也来试试看,遇到不会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5.会读了吗?咱们分大组对读。
6.男女生也来比比看!男生先开始。老师给你们读课题。7.大家一起读。
8.读得可真棒!开火车会读吗?开双轨火车。正音:鲜、尖(拼一拼,注意读准变调)休、灭(拼一拼)森、从(开火车读准平舌音)众(读准翘舌音)
9.还有哪一大组再来试试?
10.听着你们读得这么起劲,我也想读,咱们合作读,好吗?拿好书,师读日月──,真聪明,就这么读。
11.好玩吗?同桌小朋友也这样来玩一玩。12.去掉拼音会读吗?真的会读?那咱们就来试试看!合上书,放桌角,看大屏幕!哪一桌小朋友来读?还有人自告奋勇吗?
13.这么多人都想读啊!那怎么办呢?一起来读好不好?
14.小朋友就是能干!不用看拼音都会读了!再加大难度还会吗?(大屏幕隐去前面两个字,生字变红)现在还会读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15.不按顺序会读吗?我指到哪,你就读,会吗?指名读。会读的小朋友都来试试。
设计意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强调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本环节以情感激励为主,变化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既使课堂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为下一环节的理解作好了铺垫。
四、理解字义
1.我们的汉字很有趣,你要想办法记住它。课件出示鱼的图及汉字,羊的图及汉字。让学生观察,说说如何记住“鲜”字。
2.鼓励学生用编口溜的方法记住“鲜”。师示范,如:
①有鱼又有羊,这事真新鲜。②桌上有鱼,有羊,味儿真鲜美等等。3.生齐读并给“鲜”字组词。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鱼的图及汉字,羊的图及汉字,展示了汉字的有趣。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猜一猜的游戏。看看图,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课件演示:
灭:这一横就像灭火的树枝; 尘:尘土飞扬;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休:人要变成“亻”人靠在树下休息。林:捺要变成丶
5.会看图猜字了,那看字你能来想想画面吗? 出示:鲜、尖、从,自由选择来说。师点拨:鲜──我想起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有意思吗?如果你们也想起一些儿歌也可以来告诉大家哦!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从──皇帝出行时,都有很多随从。
6.看图猜字会了,看字想画面也会了,再出个难题考考大家好吗? 猜字谜: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拿出卡片,师引说。
7.你能给“众”也编个字谜吗?
8.用这三个字扩词,小组进行竞赛、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展示课件,游戏识字,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识字的情趣,使字义的理解变得形象有趣,具有极大的亲和力,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春雨。
五、扩展练习
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汉字。我想考一考大家,比一比谁聪明,好吗?请用下面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森 众 鲜 从 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力”、“手”、“水”、三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把字写好,有信心吗?
二、熟读课文
1.指学生读课文,评议。2.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
3.教师示范读,强调韵尾,学生仿读,看谁读得好。4.齐读,边拍手边读。5.自己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强调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
三、完成课后“我会读” 1.自读,汇报,交流。
2.认读新词,并在生字下面打上点。3.扩展,你能用带点的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吗?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力 手 水”三个字,学生观察一下,怎么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学写“力”字。
①学生描红(了解“力”的笔画、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指学生说说“力”的第一笔与“目”的横折的不同之处。③教师示范写。学生模仿写。3.学写“水”字。
①学生说说压线笔及左边的横撇的位置。②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学生观察,写好水字。
5.小组选好的作业,进行展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五、小游戏、记汉字 1.拼一拼
把手中的独体字卡片进行组合,看看能拼成什么,并读一读,口头组词。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识记生字,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居于活动的中心,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读读想想
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很多汉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个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个字,学生认读。
1.指学生说说意思,组词。
2.读读“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这几个词语。3.把这四个字仿照课文编一篇韵文,小组进行合作。4.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日光日光,明明晃晃。三个口字,品尝品尝。三个日字,晶晶亮亮。
七、扩展练习
找一找前面学过的汉字,如:妈、笔、坐、如、朋,学一学课文的样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一篇韵文或字谜。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从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
板书设计:
日 月 明 二 木 林 鱼 羊 鲜 三 木 森 小 土 尘 一 火 灭 田 力 男 二 人 从 人 木 休 三 人 众 手 目 看
教学反思:
“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能听到稚嫩的童音,那么动听,那么美妙。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会意构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在教学设计中,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课的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说会意字的特点、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第四篇:部编语文一年级上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逸夫小学 杨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2个生字。
2.根据图文了解会意字,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图文了解会意字,学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故事情境串编多个环节,让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去认识汉字,积累语言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些汉字,还知晓了一些识字方法,为他们以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白龙马》。
2、西游小故事
二、识记新字
1、第一关猜字谜:
(1)一个火球挂在天空,白天出现,晚上不见。——日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个玉盘,有时像条小船。
——月
(2)日和月组合成“明”。提出第一个识字方法——猜谜语。“日”和“月”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今天老师就要教你们学习《9日月明》,跟老师读题。
(3)像‘明’字,就是由日和月组成的,那我们一下就记住了它。这就是我们识字方法当中的“加一加”。提出第二个识字方法——加一加。
(4)教学明字:左右结构,日字旁。谁能来给明字找找朋友。
2、第二关看图识字
(1)在生活中除了上面两种识字方法外,还有第三种识字方法——看图识字。
(2)出示幻灯片,看看图上都藏着哪些字。
(3)学习男、从、众、木、林、森等字,提出出第四种识字方法——组词。
预设:
在田地里用力干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教认男并组词。
两个人一前一后跟着走就是“从”,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众”。两棵树是“林”,树再多一些就是“森”,它们都指树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树更多。
(4)像这种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 字的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就叫会意字。
3、第三关火眼金睛
学习“尘”和“尖”。告知第五种识字方法——拼音 【预设】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东西上面摸起来或者看起来都会感觉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们生活中这样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尘土,所以是“小土尘”。
4、第四关牢记生字
先出示之前学过的带拼音的生字,师带读,小组轮流读。再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
出示歌谣,请生带读,拍手读,男女生PK读。
5、游戏巩固生字:过河,摘苹果。
三、指导写字
出示“木”“林”,观察书上田字格内的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并展示交流。
四、拓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汉字,也了解了这几种识字方法。在生活中像今天这样的会意字还有很多。
出示: 一火灭,禾火秋;
鱼羊鲜,不正歪;
二日昌,三日晶; 双口吕,三口品。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9日月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9日月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明》是一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能听到稚嫩的童音,那么动听,那么美妙。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会意构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并且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等多种形式,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
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写笔画“卧钩”。
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日、月,看教师板书,这是“日”,这个“日”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太阳发光照亮大地。)继续,“月”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黑夜里,一轮明月送来光明。再看第三个字,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挨着个“月”,读“mínɡ”,强调后鼻音。
2.观察“明”字的构成部分,你们发现了什么?猜猜“明”是什么意思。(“明”字有日又有月,意思是光明、明亮。)
3.聪明的古人把日、月合在一起,又把日、月的意思合起来,用像这样的方法造出的字,就叫会意字。
4.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很多像“明”一样有趣的汉字宝宝,它们都藏在儿歌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生字“明”的教学,引起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认真听朗读,圈出圈出和“明”一样的会意字。说一说它们是由哪些汉字组成的?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不会读的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朋友帮忙。(分类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1)力
木
条
(2)尘
林
森
心
(3)从
双
众
(1)力
木
条(指名读、小教师带读)
(2)尘
林
森
心(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分别读)(读音上有什么发现?)
(3)从
双
众(指名读、同桌互相读、小组读)(读音上有什么发现?)
(4)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识字开花”、“小青蛙过河”游戏、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词。齐读词语。
4.把生字、词送回儿歌。下面大家来读一读儿歌,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师读“日月——”,你们读“明”。先试一下。(师生合作读)真聪明,一学就会。换个方式读儿歌:男生读前面半句,女生读后面半句。交换再读。
5.跟着教师打拍子,边读边打拍子,齐读。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会意字的组成,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三、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着读着,教师发现儿歌里像“明”这样的汉字都藏着有趣的小故事呢!
(1)“男”:考考你们,为什么“田”和“力”合在一起,就是“男”?先猜猜!看图,可能会帮到你们。【课件】出示
图片
师总结:
古时候,在田里面用力气干活的人是男子。女子呢,专门在家里纺纱、织布。所以古人把田和力的意思合起来,造出了上边田、下面力的“男”字。
(2)说到“尖”字,尖的东西有哪些?(笔尖、山尖……都是上小下大,所以是“尖”。)
(3)“尘”是什么意思?猜一猜。飘在空中的都是很小很小的土,叫“尘土”“灰尘”。
2.细看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字都是由一个相同的字组合成的,汉字多变,真有趣!)
【课件】出示
从
众
林
森
(1)“二人”为什么叫“从”
?
师:(生表演)这两个人在干什么?
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
师: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就是“从”,意为“跟从”。
(2)那三个人一起呢?看着“众”字,你想到了什么?
在中国文化里,“三”有时候表示许多的意思,那这里三个人在一起就代表许多人,人多即为“众”。
(3)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森)“森”表示什么意思?(很多很多的树。)
两个木的“林”和“森”相比,谁表示的树木更多?
师小结:一棵树连着一棵树,就是一片树林;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林。
3.这些有趣的汉字都是由几个字合起来,又把意思合起来,表示新字的意思,这就是“会意字”。通过今天的学习,想必你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新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带动下,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识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
【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看看这几个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都是由两个熟悉的部分组成的。)
1.猜字的意思。
氵+目=泪(眼睛里面流出的水就是眼泪)
人+木=休(人靠在树边歇息)
不+正=歪(“不正”的意思就是偏斜)
2.列举生活中碰到的类似的字。
你们太棒了!这些都是会意字,课后可以猜猜它们的意思,也可以再找找还有哪些会意字,看谁找得多。小朋友们,认识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汉字哦!
3.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读生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会意字)我们祖国的文字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只要你勤动脑,多看书,就会发现它的无穷乐趣!
五、写字指导。
1.指导书写“木”。
(1)出示生字“木”:它是一个独体字。第一笔是短横,在田字格什么位置?(横中线上面一点点)
(2)师示范。(木:横微斜,竖要直;撇有尖,捺有角,撇、捺要舒展,但不超过竖。)
(3)学生临写。(先指导握笔姿势、坐姿;教师读一个,学生写一个。)
(4)拓展:“林”的“木”字旁捺变点,左小右大,有穿插。调整再写。
2.指导书写“力”。
师:学习了“木”,让教师考考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写好“力”这个字呢?
(1)生小组交流讨论。
(2)师做示范,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书写“土”。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进行评价。
4.指导书写“林”。
(1)出示“林”:学生观察“林”字里的“木”与“木”字旁有什么区别。
①左右结构。
②捺变点。两个木字交朋友,相互谦让。(看教师写,横微斜,木字旁捺变点,给右边“木”字的撇画留位置。)
③再看右边的“木”,两个“木”大小一样吗?(右边的“木”大一点,高一点,双“木”挨着,两横几乎齐平,右横起笔略高于左横,左小右大,有穿插。)
(2)引导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进行评价。
5.指导书写“心”。
(1)注意“心”包含的新笔画“卧钩”的写法。
(2)师示范卧钩的写法,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
(3)生描红书写,教师反馈。
【设计意图】(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书写汉字的规律和技巧。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汇报的形式,以学生主动为前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生字的笔画及位置主动观察,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更好,同时更能检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认证书写“木、林、土、力、心”5个汉字
3、和家长找一找,还有哪些有趣的会意字,把它们写下来教给班里的同学们。
【板书设计】
识字9日月明
木
林
土
力
心
【教学反思】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朗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促悟的方式,在学生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理解字义,同时通过形象化的图片感知会意字,领略汉字的趣味性。本节课反思如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先出示“日”“月”的图画,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给他们以直观的感受,然后顺势说出会意字的解释。
1.运用了多样的识字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课堂上,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合作探讨学习方式,并通过一些“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识字开花、小青蛙过河、借助生字词语卡片认字”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形成人人都想要参加的局面。
2.结合识字和课文。本课的主要重点就是识字,但生字和文章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把生字和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把儿歌引导出来,最后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学生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读得顺、记得牢。
不足之处:
1.卡片的利用不够充分,孩子初步认识时拼的不太好,可是在学完这课后,还有一些时间,可是让孩子们再重复拼一拼,效果会更好,整个课堂也会更完整一些。
2.在课堂的结尾有拓展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把这些内容再加到课文中,或让孩子自己发现字形的变化,孩子的兴趣会更高。
3.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时间来指导学生写字,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