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师如何写教案(共)
幼儿园教师如何写教案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写好活动设计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这就如最平常的吃饭,总要在吃前先把饭菜准备好才能开始吃,饭菜可口就吃得香,饭菜味道不好也就难已下咽。那么,怎么样才能准备好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即一个好的教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教材的选择
做菜首先要买菜。买什么菜,要买多少菜都要慎重考虑,要考虑吃饭人的口
味喜好、胃口大小,如果买的菜是人家不喜欢吃的,或者菜烧多了吃不了烧少了又不够吃,那这顿饭都是做得不成功的。也就是说,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一节课的内容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先发制人,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小班儿歌教学《过桥》,正是考虑到小班是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阶段,简短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正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好载体。选择这个内容就是觉得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很强,符合小班幼儿爱动的特点,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学习。而且,我觉得这个内容还有很强的情境性,可以籍此把幼儿带到儿歌所特定的情境中,从而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觉儿歌,学习儿歌。
儿歌《太阳和月亮》也是同样的道理,儿歌的语言浅白、逻辑性强、情境明显,而且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选择在小班阶段进行教学。
二、目标的确定
确定一个活动的目标就如在现有的材料中确定做什么菜、做几个菜,让人吃
了这些菜后吸收怎样的营养,在哪些方面有多少的提高。比如补充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等等。
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
1、知识
2、能力
3、情感
如儿歌《过桥》的目标是:
1、学习口齿清楚、声音自然地朗读诗歌。
2、尝试简单地仿编。
3、体验活动的乐趣。
目标1学习朗读、学习儿歌是知识层面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目标2尝试简单地仿编是能力层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锻炼;目标3体验活动的乐趣是情感层面的,是情绪的体验和表达。
当然,在确定目标时虽然基本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虑,但也不是说每个活动设计都是这样三条目标,有时候也可以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根据每个活动的侧重点来安排目标的前后。如儿歌《太阳和月亮》的目标就是这样的:
1、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诗歌带来的乐趣。
2、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目标1中参与和体验就包含了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内容,参与活动就是在活
动中学习儿歌,完成知识上的学习和积累;体验乐趣就是情感方面的感受。目标2中的创编和激发就是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创造精神也有了开拓。而且在两个目标中显然体验是更为重要的,因些放在第一目标中。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时候是知识目标最为重要的,有时候是情感目标最为重要的,而有时候是能力目标最为重要的,可以在目标的排序中体现出来。如果是三者并重的,那就可以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来排列。
三、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顺序,是先放主料还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时是先放姜
蒜还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讲究的,放得好放得适时则色美味鲜,入口回味无穷;若放料放得不好则食欲全无,再好的营养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东流,失去应有的价值。
一盘菜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食者的食欲,我觉得菜的色很重要;一堂课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场的第一环节很重要。引题能不能先声夺人,对一堂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确,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过来。
如在《过桥》的第一环节中,开始我就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进场,加上场景的布置(草地、小桥),很快就把孩子带入了儿歌的情境,为儿歌的学习制造了气氛。并在导入课题时渗透安全教育,让他们过桥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其实也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过桥本身上,避免出现诸如玩水等与本课关系不大的情况。
而在《太阳和月亮》的第一环节中也是创设好夜晚的情境(关灯,拉上窗帘),自然带幼儿进入:天黑了,回家睡觉了。并初步感受诗歌情境中的安静。
一、二分钟后开灯、拉开窗帘,表示天亮了,很自然地进入第二情境也是第二环节的学习。
一般在引题后就是重点内容的学习了,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就如上菜的顺序,先来点开胃的,然后才是主菜,最后还来点水果。在吃主菜时,既要考虑到味道,又要考虑到营养,也就是说要教之有法,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学有所得。而怎么教、怎么学就看你活动过程怎么去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老师的许多隐性因素渗透在设计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这个环节要安排在哪里,要如何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只有做到设计时的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运用自如。现在以《过桥》为例重点讲一下设计的流程和其中设计者一些隐性的理念。
环节二
让幼儿过桥并提问你是怎么过桥的,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及其是否能用语言表达,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有意识地按幼儿说的把语言完整化,儿歌化。再用一个小故事引起幼儿观看课件的兴趣,同时完整地欣赏儿歌,在幼儿心里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在逐一欣赏小动物过桥时分句欣赏儿歌,让每一句儿歌与相应的动物相匹配,加深印象并适时地把一动物过桥的动态用儿歌的语言表述出来,为之后的完整学念儿歌打好基础。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其实都在为幼儿学习儿歌服务,都是围绕过桥的主题在展开活动,把幼儿的原有经验逐步提升为儿歌语言。
环节三
让幼儿学小动物过桥,体验小动物过桥时的心情、动作。因为这时候,孩子们看了动物过桥,学了儿歌,已经跃跃欲试地很想自己动一动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满足了幼儿想动的欲望,其实也是发展了孩子的身体动作,给整个活动增添了趣味性。跳舞庆祝过桥成功,给幼儿一个渲泄快乐的平台,让幼儿体验快乐,感觉快乐,分享快乐。
环节四
在这时设计一个仿编的环节,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儿歌的语言也已经比较熟悉。我自己用一些动物的小图片来启发幼儿思考、模仿,是给幼儿一个学习的延续,让他就儿歌以外的小动物是如何过桥这一问题去思考,去模仿该动物的动态、动作。并把这一事件编成儿歌,用儿歌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环节五
最后一个环节我以小青蛙的话提醒“小动物”回家来结束本次活动,这与开始的带“小动物”们出来玩想呼应,使整个活动给人以一种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感觉。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很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即认为反正课已经完了,赶紧收场了事,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牛头蛇尾的感觉,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也一定要从容不迫、有始有终,最好能与开场相呼应,使整个活动有圆满的感觉。而且在整个活动设计中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使整节课条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满堂彩,一会儿用筷子一会儿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在每一个活动中都有一个学习、巩固、提升、迁移的过程。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在结束时也是留有悬念的,正如一盘好菜吃完了还口有余香,一节好课上完了也不应该是嘎然而止,而应该是余味无穷,意犹未尽。
四、教具的准备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
刃上。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即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考虑课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在《过桥》中如果考虑到美观,可以在草地上再放些花朵,可这样一来就容易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不重要的地方去,大则引起混乱、离题而去、不可收拾,小则多花心思转移幼儿的目光,把孩子的思绪拉回到活动中来,样多此一举的教具准备就大可不必。
教具的制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现成的实物,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但绝不可粗制滥造,以免给人造成不负责任的感觉。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甚至有时候会中看不中用。
在写教案时只要把本课有关的教具写清楚就好了,当然,教案里写到的准备并不单单只是教具的准备,还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还要有天气准备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即上面说到的四个大点:
1、设计意图,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如有必要,还可以加上第五点:活动延伸。
总之,要写好教案,首先要选择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学习的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确定活动的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流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切实为目标服务,以达到教得轻松、学得开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真正让幼儿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第二篇:幼儿园教师如何写教案
幼儿园教师如何写教案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写好活动设计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这就如最平常的吃饭,总要在吃前先把饭菜准备好才能开始吃,饭菜可口就吃得香,饭菜味道不好也就难已下咽。那么,怎么样才能准备好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即一个好的教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教材的选择
做菜首先要买菜。买什么菜,要买多少菜都要慎重考虑,要考虑吃饭人的口
味喜好、胃口大小,如果买的菜是人家不喜欢吃的,或者菜烧多了吃不了烧少了又不够吃,那这顿饭都是做得不成功的。也就是说,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一节课的内容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先发制人,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小班儿歌教学《过桥》,正是考虑到小班是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阶段,简短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正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好载体。选择这个内容就是觉得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很强,符合小班幼儿爱动的特点,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学习。而且,我觉得这个内容还有很强的情境性,可以籍此把幼儿带到儿歌所特定的情境中,从而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觉儿歌,学习儿歌。
儿歌《太阳和月亮》也是同样的道理,儿歌的语言浅白、逻辑性强、情境明显,而且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选择在小班阶段进行教学。
二、目标的确定
确定一个活动的目标就如在现有的材料中确定做什么菜、做几个菜,让人吃
了这些菜后吸收怎样的营养,在哪些方面有多少的提高。比如补充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等等。
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
1、知识
2、能力
3、情感
如儿歌《过桥》的目标是:
1、学习口齿清楚、声音自然地朗读诗歌。
2、尝试简单地仿编。
3、体验活动的乐趣。
目标1学习朗读、学习儿歌是知识层面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目标2尝试简单地仿编是能力层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锻炼;目标3体验活动的乐趣是情感层面的,是情绪的体验和表达。
当然,在确定目标时虽然基本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虑,但也不是说每个活动设计都是这样三条目标,有时候也可以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根据每个活动的侧重点来安排目标的前后。如儿歌《太阳和月亮》的目标就是这样的:
1、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诗歌带来的乐趣。
2、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目标1中参与和体验就包含了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内容,参与活动就是在活
动中学习儿歌,完成知识上的学习和积累;体验乐趣就是情感方面的感受。目标2中的创编和激发就是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创造精神也有了开拓。而且在两个目标中显然体验是更为重要的,因些放在第一目标中。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时候是知识目标最为重要的,有时候是情感目标最为重要的,而有时候是能力目标最为重要的,可以在目标的排序中体现出来。如果是三者并重的,那就可以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来排列。
三、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顺序,是先放主料还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时是先放姜
蒜还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讲究的,放得好放得适时则色美味鲜,入口回味无穷;若放料放得不好则食欲全无,再好的营养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东流,失去应有的价值。
一盘菜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食者的食欲,我觉得菜的色很重要;一堂课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场的第一环节很重要。引题能不能先声夺人,对一堂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确,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过来。
如在《过桥》的第一环节中,开始我就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进场,加上场景的布置(草地、小桥),很快就把孩子带入了儿歌的情境,为儿歌的学习制造了气氛。并在导入课题时渗透安全教育,让他们过桥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其实也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过桥本身上,避免出现诸如玩水等与本课关系不大的情况。
而在《太阳和月亮》的第一环节中也是创设好夜晚的情境(关灯,拉上窗帘),自然带幼儿进入:天黑了,回家睡觉了。并初步感受诗歌情境中的安静。
一、二分钟后开灯、拉开窗帘,表示天亮了,很自然地进入第二情境也是第二环节的学习。
一般在引题后就是重点内容的学习了,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就如上菜的顺序,先来点开胃的,然后才是主菜,最后还来点水果。在吃主菜时,既要考虑到味道,又要考虑到营养,也就是说要教之有法,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学有所得。而怎么教、怎么学就看你活动过程怎么去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老师的许多隐性因素渗透在设计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这个环节要安排在哪里,要如何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只有做到设计时的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运用自如。现在以《过桥》为例重点讲一下设计的流程和其中设计者一些隐性的理念。
环节二
让幼儿过桥并提问你是怎么过桥的,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及其是否能用语言表达,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有意识地按幼儿说的把语言完整化,儿歌化。再用一个小故事引起幼儿观看课件的兴趣,同时完整地欣赏儿歌,在幼儿心里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在逐一欣赏小动物过桥时分句欣赏儿歌,让每一句儿歌与相应的动物相匹配,加深印象并适时地把一动物过桥的动态用儿歌的语言表述出来,为之后的完整学念儿歌打好基础。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其实都在为幼儿学习儿歌服务,都是围绕过桥的主题在展开活动,把幼儿的原有经验逐步提升为儿歌语言。
环节三
让幼儿学小动物过桥,体验小动物过桥时的心情、动作。因为这时候,孩子们看了动物过桥,学了儿歌,已经跃跃欲试地很想自己动一动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满足了幼儿想动的欲望,其实也是发展了孩子的身体动作,给整个活动增添了趣味性。跳舞庆祝过桥成功,给幼儿一个渲泄快乐的平台,让幼儿体验快乐,感觉快乐,分享快乐。
环节四
在这时设计一个仿编的环节,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儿歌的语言也已经比较熟悉。我自己用一些动物的小图片来启发幼儿思考、模仿,是给幼儿一个学习的延续,让他就儿歌以外的小动物是如何过桥这一问题去思考,去模仿该动物的动态、动作。并把这一事件编成儿歌,用儿歌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环节五
最后一个环节我以小青蛙的话提醒“小动物”回家来结束本次活动,这与开始的带“小动物”们出来玩想呼应,使整个活动给人以一种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感觉。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很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即认为反正课已经完了,赶紧收场了事,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牛头蛇尾的感觉,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也一定要从容不迫、有始有终,最好能与开场相呼应,使整个活动有圆满的感觉。而且在整个活动设计中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使整节课条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满堂彩,一会儿用筷子一会儿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在每一个活动中都有一个学习、巩固、提升、迁移的过程。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在结束时也是留有悬念的,正如一盘好菜吃完了还口有余香,一节好课上完了也不应该是嘎然而止,而应该是余味无穷,意犹未尽。
四、教具的准备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
刃上。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即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考虑课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在《过桥》中如果考虑到美观,可以在草地上再放些花朵,可这样一来就容易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不重要的地方去,大则引起混乱、离题而去、不可收拾,小则多花心思转移幼儿的目光,把孩子的思绪拉回到活动中来,样多此一举的教具准备就大可不必。
教具的制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现成的实物,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但绝不可粗制滥造,以免给人造成不负责任的感觉。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甚至有时候会中看不中用。
在写教案时只要把本课有关的教具写清楚就好了,当然,教案里写到的准备并不单单只是教具的准备,还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还要有天气准备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即上面说到的四个大点:
1、设计意图,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如有必要,还可以加上第五点:活动延伸。
总之,要写好教案,首先要选择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学习的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确定活动的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流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切实为目标服务,以达到教得轻松、学得开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真正让幼儿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作为幼儿教师的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游戏时,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这是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这是因为一个尚未实现社会化的幼儿,在使自己适合一个按成人的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组成的社会的过程中,不可能象成人那般有效地得到情感和智慧上的满足,而只能在自己的世界——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没有任何强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所以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幼儿游戏教学方法浅谈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黄进先生提出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这些话其实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儿童爱好游戏;二是儿童需要游戏。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游戏教学方法,幼儿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游戏教育的重要性1.增加幼儿交往次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遐想能力,从而激发其参与游戏的愿望。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教学相关玩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幼儿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游戏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等。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尝试寻找一条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养成调节自我行为的好习惯,有助于提升群体意识。2.培养幼儿交往语言游戏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语言,也有助于巩固幼儿的知识技能。以角色游戏为例,幼儿在扮演某个角色身份时,他会模仿那个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这时他既是自己又是角色。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和角色的语言......(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命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申博官网 申博sunbet
http://www.xiexiebang.com 9oe19oISk541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优质教案
种植黄豆发芽了
【活动目标】
1、明白黄豆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2、明白手工种植黄豆的步骤及原因。
【活动准备】
泥土、黄豆、纸铲、果冻壳、演示图。
【活动进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上什么内容呢?我先不告诉你们。但是我要先来给大家看一张画,请你们来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
师:“这个图上有……,是一颗发芽的黄豆。”我现在手上就有一颗黄豆,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种黄豆,好不好?”
二、讲解。
师:“我们是不是先要给黄豆找一个小花盆呢?我现在先在纸上画一个小花盆,等一下我们就用这个当花盆(出示果冻壳)。”
师:“我们花盆有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是放土还是放黄豆呢?”(黄豆宝宝直接睡在硬硬的果冻壳里,舒服吗?我们要放一点土,给他铺一层床垫,这样子它睡得才舒服。)
师:“床垫铺好了,我们现在就把黄豆放进去,然后再给它铺上泥土棉被。这个泥土是铺的越厚越好吗(不舒服,易倒翻)?”
师:“最后再给它浇浇水。”
三、小朋友操作。幼儿园托班亲子活动教案:《认识黄色》
活动目标
对色彩感兴趣
认识黄色,并能分辨出黄色
材料准备
若干雪花片积木、若干只黄色的蝴蝶、一幅花园的画
活动流程
一、律动
轱辘轱辘锤,轱辘叉。骨碌轱辘叉,轱辘轱辘一个变成仨,仨变五,五变八,看谁学习顶呱呱。
二、出示玩具,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些黄色的雪花片,告诉幼儿这些漂亮玩具的颜色是黄色。
2、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黄色的雪花片,并说黄色。
三、寻找教师里黄色的物品,加深印象。
让幼儿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黄色的,指一指,说一说。
四、游戏(蝴蝶找家)
今天啊,我们小A班还来了客人,看这是谁?它是什么颜色的?(出示黄色的小蝴蝶),请小朋友都摸一摸黄色的蝴蝶,并说黄色。这只小蝴蝶自己太孤单了,我们帮它找个朋友吧,(出示红色的蝴蝶)。这里有红颜色和黄颜色的蝴蝶,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说一说你的蝴蝶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带着小蝴蝶去玩吧,飞啊飞,看前面有一个花园,(请幼儿观察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花),教师示范:老师告诉你啊,黄色的花是黄蝴蝶的家,红色的花是红蝴蝶的家,我们帮它找家吧,(引导幼儿先观察自己的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真棒,帮助小蝴蝶找到了家,我们也回家吧!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年龄的孩子来说,更多的喜欢身体的接触和情感上的交流。在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同伴间展开互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同时,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幼儿自身的身体资源的利用不可忽视,如可以找一找自己和同伴身上有没有黄颜色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较高,都愿意投入到活动中来;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颜色,但不能很快地找到并说出颜色在哪里。小班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较弱,缺乏相应的语言技能,我们可在日常活动、教育活动等活动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
托班美术教案:手指点画毛毛虫
活动目标
培养对手指点画的兴趣。
学用不同的绘画方式画毛毛虫。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卡通图片。
水盆、手巾、调色盘、水粉颜料和纸。
活动过程
1、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啊?是不是可爱的毛毛虫啊?穿着绿衣裳的毛毛虫好看不啊?
2、宝宝们喜欢毛毛虫么?漂亮的蝴蝶就是毛毛虫变得,你们知道么?
3、我们美术课总是用笔画画,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绘画方法,用我们的手指来点画好不好?宝宝是不是没有用过手指点画啊?
4、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手指点画非常好学,就用我们的手指沾上颜料,往画纸上点出自己想要绘画的图案就行,现在就和老师点出一条绿绿的毛毛虫吧!
5、我们先认识点画要用的美术材料,再进行手指点画。
6、我们可以先数数毛毛虫身上有几节,按节数点出来,再给毛毛虫添上眼睛。
7、看看图片上毛毛虫的身体形状有好多种,我们也点出来不同的毛毛虫身体形状。
8、点完的宝宝们要把手洗干净,以免弄脏衣服,共同欣赏宝宝们的毛毛虫。
活动延伸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点出自己想点的东西。
托班数学教案:哪个大哪个小
哪个大哪个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辨别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按大、小分类。
3、学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活动准备:
1、分别贴有大、小字卡的大房子、小房子。大、小红花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玩具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辨别大小。
1、讲述故事:秋天来了,天气很凉爽!玩具王国里的玩具宝宝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玩具宝宝呢?
2、分别出示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小。
二、帮玩具宝宝找家,尝试将大、小分类。
1、继续讲述故事:这么多玩具宝宝啊~!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该回家了!玩具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它们伤心的哭了!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
2、请幼儿帮玩具宝宝找家,教师引导幼儿将大玩具放在写有大的大房子里,小玩具放在写有小的小房子里。
三、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师:小朋友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谢谢你们,给每个小朋友送一朵红花。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第四篇: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绘本中的画面及人物情态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游戏化阅读,借助表演,感受绘本的风趣。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知道小猪吗?小猪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
教师:小猪和狐狸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分享绘本《我的幸运一天》。
2.看封面,了解“幸运”的意思。
讨论:你们知道什么叫“幸运”吗?
教师:幸运就是运气非常非常好,很难发生的好事情竟然发生了。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我们来看看吧。
二、师生共同阅读1.扉页:事情发生在这座房子里,看看这是谁的家?
图1:一天,一只非常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他在干什么?(修爪子)他把爪子修得这么锋利想干什么?请你们来猜一猜?图2: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小兔子,你在家吗?”
图3:狐狸打开门一看,看到了谁?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吓到了、害怕、惊呆„„)你从哪里看出来?(汗、眼睛、嘴巴、手„„)。请个别幼儿模仿。我们站起来学学看。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看来这只小猪一点也不熟悉自己和朋友家的路线,竟然去了狐狸的家。
图4:饥饿的狐狸看见走错路,敲错门的小猪,高兴极了。他使劲地把小猪拖了进来。
可怜的小猪怎么了?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他嘴巴会怎么说呢?(救、救命!)为什么这里有两个救呢?全体幼儿模仿。我们来学学看吧。
你感觉这只狐狸这时候什么心情?他在说什么呢?(„„)他是什么表情?全体幼儿模仿。我们来学学看。
太危险了,你认为小猪会被吃掉吗?为什么?
2.图5、6:小猪会不会被吃掉呢?现在,老师连翻二页,看看究竟会怎么样?
图
5、当狐狸要把小猪放到烤锅的时候,小猪对狐狸说了一番话.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瞧,狐狸在干什么?还有呢?
小猪到底说了什么,狐狸居然这么辛苦给小猪洗澡?
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 狐狸先生,我是一只猪,而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狐狸自言自语道,“恩,他确实脏了点。”
原来小猪说了这些话,狐狸才给小猪洗澡的。
3.图7、8:小猪还会被吃掉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
小猪被洗得干干净净,狐狸又开始干什么了?小猪愿意被吃掉吗?他又对狐狸说了一番话.狐狸在干什么?还有呢?
小猪到底说了什么,狐狸居然这么辛苦给小猪做午餐?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
狐狸先生,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狐狸自言自语道,“恩,他确实小了点。”
原来小猪说了这些话,狐狸才给小猪做午餐的。
图9、10、11:小猪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小猪还会不会被吃掉呢?我们来看看吧。
“狐狸先生,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狐狸自言自语道,“嗯,”
“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请幼儿按摩,再请小朋友互相按摩。
别人给你按摩,你感觉怎么样 ?我们看大屏幕,那绘本里的小猪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知道?
你给别人按摩,你感觉怎么样?因为我们刚才只按了一会儿,所以不觉得累。那绘本里的狐狸给小猪按摩之后,他感觉怎么样呢?(汗、眼睛、背、尾巴„„)。
4.封底:绘本里的那只小猪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呢?这个答案就藏在绘本里的封底里。
小猪有没有被吃掉?小猪回到自己家里,他在干什么?你觉得他这时候的心情是怎么样?(吃东西、脚、生着炉火、看书、表情)你们说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
经过这次走错路,敲错门的教训,小猪回家以后还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做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你瞧,桌子上放着什么?)他为什么要画这张地图?地图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结你觉得这个绘本哪里最好玩、最有趣呢?
你从这些地方看出小猪是一只怎样的小猪?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以后,我们遇到困难和危险也应该象这只小猪一样,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
冯晓琴
2013.10.159:10——9:3
5中班绘本阅读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活动目标:
1、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2、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活动准备:
《我的幸运一天》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介绍书名,猜测书的内容。
T:“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封面上有什么?对了,有狐狸和猪,那么他们在干什么?除了他们还有没有别的?对啊,还有字,这就是这本书的名字,我的幸运一天,那是谁的幸运一天?是狐狸还是小猪的幸运一天?”
T: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幼儿听故事,教师讲到第5页
(二)教师边翻图书,边讲故事。
T:狐狸看到小猪说了什么?(重点回答“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师:“如果你是这只小猪,当你被狐狸抓住时,你会怎么办?”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三)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看图,感受小猪化危险为幸运的机智。
1、T:书里的小猪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猪想到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狐狸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看图来说一说。
2、继续讲故事,讲到“可是„„”
提问:“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小猪又想到了什么办法?”
4、提问:“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狐狸有没有吃小猪?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出了第三个办法,是什么办法?”
这回,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呢?
5、提问:“最后,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
到底是谁幸运的一天?为什么?
(五)结束部分。
T:你们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点也不惊慌,还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狸的方法,真是一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猪!
邱梦丽
2013.10.159:40——10:05
第五篇:幼儿园教案
活动名称:复习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
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
用目测法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的数量。活动准备:
●
教具:数量不等的动物卡(7以内),3—7的数卡。●
学具: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
游戏活动:选个数字做朋友。
1.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卡,引导幼儿目测数群,说出每张卡上的动物数量。请个别幼儿为动物卡选个数卡做朋友。2.教师教给幼儿具体的目测方法,再反复的练习,最后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样目测的,这样幼儿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
幼儿操作练习。
(1)
请幼儿目测数群,把图中表示实物数量的数字圈画出来。(2)
按小动物下面的数字,涂上相同数量的小方块。●
评议活动。
请幼儿说说操作中的发现。活动拓展:
●
在活动区时间让幼儿看数字贴纸球、画星星。
活动名称:认识数字8 活动目标:
●
感知8的数量,能从许多物体中找出8个物体。●
认识数字8,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活动准备:
●
教具:8支铅笔,8的数卡,1-8的实物卡(分别置于活动室的不同地方)。
●
学具:1-8的数卡,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练习目测数群。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不用一个一个数一眼先看出那几个,然后是怎样接着往下数的? ●
探究活动:笔有几支。
(1)
初步感知数量8。老师拿出7支笔逐一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数,说出一共是几支笔,再放1支,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说出7添上1是8。
(2)
认识数字8。请幼儿说说8支笔可以用几表示?出示数字8,说出8像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幼儿把8条鱼圈画在一起送给小猫。●
游戏活动:数字找家。
玩法: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卡听音乐活动,音乐听,幼儿快速跑到与数卡数量相同的实物卡跟前。幼儿互换卡片重新开始游戏。活动拓展:
●
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两人一组玩猜拳游戏。
玩法:两人同时念“叮叮当当×”,“×”用1-8的任意一个数字代替,每人念的数字不得重复,说出数字大的幼儿拍一下另一个幼儿的手。
活动名称:小动物有几只――复习认识7、8 活动目标:
●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8以内物体的数量。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活动准备:
●
地上画上圆圈,里面写上数字。
●
教具:图片(数量为8以内的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不同)。●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数卡。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目测数群,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并给每种物体匹配相应的数字。●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表示物体数量的数字涂上颜色,看看是不是一样多。●
游戏活动:站圆圈。
玩法:幼儿人手一张数卡,音乐响,幼儿随意走动,音乐停,幼儿迅速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圆圈站好。活动拓展:
●
教具里的图片可画:6棵树(散开摆放)、7朵花、8只蜜蜂(密集摆放)。
●
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看数字拍手、跺脚、跳等,复习8以内的数。
活动名称:采花――把一样多的放在一起 活动目标:
●
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准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活动准备:
●
教具:卡片5张,7、8的数卡。●
学具;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图形。启发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并送上相应数量的数卡。●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相同数量的物体画线连起来。●
游戏活动:采花。
玩法:将场地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鲜花的卡片(正面花形,反面8以内的圆点),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跑到草地上采花,每人采一朵,数数卡片背面圆点的数量,然后看老师手中的数卡,老师举起数卡7,拿有7个圆点的幼儿立即将卡片举起来,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换数卡游戏重新开始。活动拓展:
●
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幼儿玩游戏:配对。
玩法:为幼儿提供1――7的点卡3套;1――7的实物卡3套。幼儿每两人一组玩游戏。将点卡背面朝上,无规则散放在桌子上,将实物卡片打乱反扣在桌子另一边,两人轮流拿牌(点卡),将牌拿完后,第一个幼儿先翻一张实物卡,如果实物卡的数量与自己手中的某一张点卡数量相同,则出掉这一对牌,如果不同,就将实物卡放回原处。然后由第二个幼儿拿牌,玩法同第一个幼儿。
活动名称:认识数字9 活动目标:
●
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活动准备:
●
教具:主题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学具: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
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评议活动
●
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