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教案 1.1—4.1

时间:2019-05-12 19:5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匠精神 教案 1.1—4.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匠精神 教案 1.1—4.1》。

第一篇:工匠精神 教案 1.1—4.1

第一讲:第一节

工匠渊源

引入新课:

何为工匠?

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

40分钟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鲁班、蔡伦、李春、黄道婆......这些 著名的工匠,没有炫目的头衔、显赫的家财,但都以杰出的智慧、精

湛的技艺菲方的创造为后世留下了财富。

讲授新课:

中国本来不缺工匠精神,而且是世界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之一。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有很多实例,如:木匠鲁班、铸剑大师

欧冶子、干将、莫邪、李春等等数不胜数都是著名的工匠。他们没有 炫目的头衔、显赫的家财,但都以杰出的智慧、精湛的技艺和非凡的

创造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上千年的洗礼,至今仍广为流传,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彰显他们的崇高地位,接受后人的敬仰。这说明中国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流淌着“工匠精神”。在去年4月30日,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八集系列纪录片。我不知有没有学生看过?从那天起我们知道了高凤林、周东红、孟剑锋、顾秋亮等等,他们默默无闻,平凡有如空气,却个个身怀绝技,用心智和双手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中国制造”。他们是对“高精尖”领域“国宝级”技工们践行工匠精神的解读。

讲解法

一、工匠渊源

在我国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洞穴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距今大约2万年。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陶器,也是制作陶器最早陶工工匠。工匠的出现源自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既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也留下了以“探索”和“至善至美”为特征的精神财富。

例如:

1,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丝绸长衫距今2200年,其薄如蝉翼,用料2.6平方米,仅重49克。

2,大家都知道在西安有秦朝陶制兵马俑,距今2千多年。有学生去看过,它不但数量惊人,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造型各异有个性,栩栩如生,每个表情姿态各不相同,犹如秦人穿越时空来到现在,其设计和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埃及金字塔 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胡夫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

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到目前为止,埃及金字塔的设计建造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确凿无疑的是建造这些奇迹的工匠们,将每一块巨石、每一个细节,用虔诚、用专注、用技艺造就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4,干将、莫邪宝剑的故事在古城苏州已传说了2500年,苏州古城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相传干将和莫邪善于铸剑,是铸造名匠也是一对夫妻,相传为吴王铸造了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两把宝剑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干将和莫邪,据传此剑被藏于虎丘王墓,此传说赞颂了剑工的高超技艺。为了纪念他们,我们苏州有两条马路就以干将和莫邪而命名,一条干将路和一条莫邪路,古今中外的例子举不胜数。

课堂小结:

1.工匠的来源

2.工匠在历史中的故事

教后记:

第二节

工匠价值

复习提问:

1.古代的杰出的工匠有哪些?

40分钟 2.你所知的古代名器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位工匠铸造的?

引入新课:

古今中外,工匠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辛勤劳动,为 国家、社会和人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须的产品;他们钻研技艺、不断革新,有效促进着社会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他们创新 价值、积淀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之旅不断前行。

讲授新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工匠不但生产出当时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还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甚至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科技变革,将人类的各种奇思妙想转化为造福时代、泽被后世的科技成果。下面我讲一下我的成长经历: 我从我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认真、勤奋、,有责任心,在过程中学会总结,总能有成绩、出成果,会出彩。

可能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对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都精雕

提问法

讲解法

细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从浅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深究其里,重点却不仅在于“工匠”,更在于“精神”。同样,精益求精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不止于工匠,而当深植于各行各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认为做一名好工匠,需要巨大付出,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说说而已,更需要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出于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从细处着眼,从实处下手,不仅要技术精湛,丰富的经验,还要有做人态度更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要注重工艺和技术的传承,与团队合作、团队共享,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课堂小结:

1.工匠的价值

教后记:

归纳法

第三节

大国工匠

复习提问:

1.工匠的价值体现?

40分钟 引入新课: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的片首语这样写道:“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

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这既是对片中人物的评价和褒扬,也是对进入新千年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当代工匠 品质所做的一个极为精准的表述。

讲授新课:

首先,大国工匠身处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的关键生产岗位,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直接关乎产品品质。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中国没有像宁允展这样的工匠,那高铁列车就很难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国际名片。宁允展的岗位,不但关键,更重要的是,宁允展和他精湛的技艺是一个标杆,可以带领整个团队站在精密制造得制高点,解决最高端的工艺难题,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可以说,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人才基石。

其次,大国工匠的自身素质,特别是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事业的忠诚度等精神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品牌的成功打造。

最后,要将“中国制造”打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不但需要一大

提问法

讲解法

批优秀的大国工匠,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工匠队伍,在传承和发扬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民族工业的灵魂。在这一点上,宁允展发扬了父亲铁匠工夫的“真传”,姚智慧则得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真传”,两代人在高铁列车上的共同奋斗,实现了中国高铁作为“国际名片”走向世界的梦想。这样的梦想,随着一代年轻工匠的崛起,将会在各行各业逐步实现。正如央视《大国工匠》中所言:“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得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狗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课堂小结:

1.大国工匠在现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教后记:

第二讲:第一节

锲而不舍

复习提问:

1.大国工匠有哪些?

2.大国工匠你所知的有哪些?他们分别在哪些领域? 40分钟

引入新课:

执着专注是每个优秀工匠的必备品质。执着就是长久地,甚 至用一生来从事自己所认定的事业,无怨无悔,永不言败;专注就是

把精力全部凝聚到自己认定的目标上,一心一意走好自己的路,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工匠对于手艺所能达到的境界都有着锲而不舍的追

求。他们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特别是当代工匠,已不再将手艺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视工作为事,视责任为使命,视技艺为财富,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讲授新课:

梅花历尽严寒狂风,冷霜冰雪,始得傲然绽放于万绿皆衰之时;

河蚌忍得沙砾摩擦皮肉的钻心剧痛,数月乃至数年终得宝珠璀璨;通 向成功的秘笈没有捷径,唯有“锲而不舍”四字。

曾经看过一部叫做《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贫穷 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决心成为一个职业证券经纪师。可是这个梦想的实现对于学历只有初中文凭的主人公来说是何其的艰难,但由于他有一项优点让他最终达到了幸福的彼岸,那就是坚持不懈的性格。当时能提供给他的唯一机会只有一份没有报酬的

提问法

讲解法

实习工作,而且最终录取的名额只有一个。在这半年时间里,主人公一边忘我地实习争取唯一的工作岗位,一边还在销售医疗器械以维持生计,这样的生活令他疲惫不堪,而他却始终保持着生活的热情,最终等到了幸福的敲门声,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成为证券经纪师的目标,并在十年后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咨询公司。

在当前讲求速度的网络时代,或许获得一时的成功存在许多捷径,有的时候你只需要靠光鲜的外表就可以创造惊人的“眼球经济”,有的时候你还大可以利用精明的头脑发现全新商机而获取丰厚财富,还有一小部分含着金钥匙的幸运儿天生即可顺利地在已铺好的道路上奔跑。然而,有一种品质,并不显山露水,似乎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它低调而坚韧,却像科幻影片中神秘的X武器。当困难来到时,其他表面优势的作用变得不那么灵验,当暂时的热情退去,生活变得那么的机械乏味,而目标又似有似无,这时能支持你的只有坚持下去。将坚持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将锲而不舍当做座右铭,就如同凤凰的涅槃必经火中九九八十一天的灼烧,越王勾践的成功前所受的三年侮辱,朝着目标努力,永不言弃,那么成就大事不是一个梦想。

课堂小结:

1.大国工匠的锲而不舍

教后记:

归纳法

第二节

专心致志

复习提问:

1.工匠对一个社会的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40分钟

引入新课:

地位仅此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教导 他的弟子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字

面意思是说,尽管下棋是一个小的技艺,但如果不是一心一意,心无 旁骛地去学,就不可能得到它的精髓。今天,我们用来表述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其要义就如晚清著名学者郑观应在《盛世危言· 技艺》 中所言:“泰西人士,往往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

毕生之材力心思,已制造一物。”泰西的这位工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三心二意,不见异思迁。

讲授新课:

工匠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着专心致志的投入。他们潜心钻研技

艺,对工作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往往能达到忘我的境地。优秀的工 匠甚至“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三 心二意,不见异思迁。

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复杂繁重的任务,要想干好完成好,我们就必须坚持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的投入,一丝不苟干工作,就是要增强精准思维,将

提问法

讲解法

其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之中。把形势研究得更透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坚持精心谋划,既讲科学性又讲可行性,既讲重要性又讲操作性,既讲紧迫性又讲规范性。坚持精确制导,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不断推出一批能见实效、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坚持精细执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好角度、尺度、力度和速度,把工作任务量化、把评价标准细化,防止大而化之,绝不乱放“空炮”。

干成一件大事,干好一件实事,无不是由很多个精雕细琢的细节所铸就。在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中,一处貌似可有可无的细节,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往往可以决定工作的进度,甚至决定工作的成败。

专心致志的投入,一丝不苟干工作,就是要摈弃“不拘小节”的思维陋习,做有心人、细心人、耐心人,在每一个细小之处从严把关,去虚、去空、去粗,抓小、抓细、抓到位。

一些人在工作中,之所以劲没少下,效果却不佳,往往就是因为没有用心,缺乏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工作缺乏精准的节奏把握和有力的流程控制。

课堂小结:

1.工匠的专心致志

教后记:

归纳法

第三节

淡泊宁静

复习提问:

1.工匠的专心致志体现在哪些方面? 40分钟

引入新课:

工匠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淡泊宁静,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往往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快乐,不

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只专注于 自己的目标。

讲授新课:

宋子深,男,1967年9月生,共产党员,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107厂首席技师。

航天零件在他手下误差仅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近日,央视一期热播栏目《大国工匠》引起观众普遍关注,在 宝鸡的九院7107厂,也有这么一位大师级能工巧匠,由他制作出的零件误差仅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大小,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原本的生 产周期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给身边人有别样的震撼。每天忙碌于生产一线,他指导技术、传授绝活、条件保障、解决问题,亲自操刀干急活。安装刀具、调整机床、零件装夹,然后校准位置、启动机器,轻微的火星和细微铁屑四下溅开,几乎听不到一点杂音,他用一

提问法

讲解法

连串娴熟的操作,向大家展示了“车工大师”的风采。

他受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埋头苦干却自得其乐,做人简单朴实,却总能赢得尊重。他就是7107厂宋子深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车工大师——宋子深。

执着:雕琢自磨刀七年开始

1987年,技校毕业不久的宋子深进了7107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初来时,宋子深被安排到工模具车间,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勤学苦练。即使耳朵被轰鸣的砂轮机震得发痛,手上磨出了血泡,鼻孔全是黑色的粉末,苦练车刀刃磨技术。进厂不到一年,宋子深就成了出名的“刀郎”,由他磨制的刀具加工出的零件比普通刀具加工出的精度高出四五倍。分管技术的副厂长刘利芳对记者说道,1988年在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车间接到了膜片加工任务,设计人员多次更改零件尺寸,仍不能冲制出合格零件。宋子深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他亲自制作、加工、组装模具,最终一次试模成功!全厂沸腾!

钻研:从技术能手到技能人才

在工模具车间一干就是7年,打好了基本功,他开始转攻技术和实践创新。7107厂为国家某重点型号配套的球形零件精度要求0.0005毫米,粗糙度0.04微米,几个回合下来,精度在0.001左右不能提升,这时候,车间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宋大师”,之后的半年宋子深和工友们一起“泡”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做试验。记录数据、测算效果……徒弟余晨由衷佩服地说:“‘大师’搞起研究来完全就是‘拼命三郎’,不吃饭也不睡觉!”经过不懈攻关,宋子深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将该零件达到精度小于0.0002毫米,粗糙度小于0.01微米。这样 的指标,让设计师、工艺师、装配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也让高精度陀螺仪电机的装调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车间主任曹铁铸说起宋大师是满脸的自豪。宋子深先后参与的攻关精密加工课题百余项,全厂上下都知道“有难题找大师”。

奉献,不贪功带出先进团队

2006年,宋子深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2年,宋子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成立了。名气大了,宋子深自然成了“香饽饽”。几年来,多家企业都向宋子深抛出“橄榄枝”,并承诺高薪酬、高职务、高待遇,但宋子深都婉言拒绝了,继 续着他平淡的生活,干着他热爱的工作,“我对7107厂很有感情,航天事业的大平台成就了我,也让我有更多发挥自己技能的空间,每当看到神舟飞船上天,某型号系列火箭发射等,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宋子深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航天需要工匠,更需要接班人。多年来“宋大师”先后带徒十余人,特别是工作室成立后,组织各类培训、讲座百余次,无私的他将多年揣摩总结的绝技绝活传授给大家,如今的工作室早已春色满园。十余人先后获全国国防科技系统劳模、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模、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他,宋子深仍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生产现场,神情严峻地忙活着他的任务。课堂小结:

1.工匠的淡泊宁静

教后记:

归纳法

第三节

淡泊宁静

复习提问:

5分钟

1.工匠的专心致志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入新课:

工匠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淡泊宁静,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往往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快乐,不

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只专注于 自己的目标。

讲授新课: 30分钟

宋子深,男,1967年9月生,共产党员,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107厂首席技师。

航天零件在他手下误差仅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近日,央视一期热播栏目《大国工匠》引起观众普遍关注,在 宝鸡的九院7107厂,也有这么一位大师级能工巧匠,由他制作出的零件误差仅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大小,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原本的生 产周期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给身边人有别样的震撼。每天忙碌于生产一线,他指导技术、传授绝活、条件保障、解决问题,亲自操刀干急活。安装刀具、调整机床、零件装夹,然后校准位置、启动机器,轻微的火星和细微铁屑四下溅开,几乎听不到一点杂音,他用一

提问法

讲解法

连串娴熟的操作,向大家展示了“车工大师”的风采。

他受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埋头苦干却自得其乐,做人简单朴实,却总能赢得尊重。他就是7107厂宋子深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车工大师——宋子深。

执着:雕琢自磨刀七年开始

1987年,技校毕业不久的宋子深进了7107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初来时,宋子深被安排到工模具车间,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勤学苦练。即使耳朵被轰鸣的砂轮机震得发痛,手上磨出了血泡,鼻孔全是黑色的粉末,苦练车刀刃磨技术。进厂不到一年,宋子深就成了出名的“刀郎”,由他磨制的刀具加工出的零件比普通刀具加工出的精度高出四五倍。分管技术的副厂长刘利芳对记者说道,1988年在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车间接到了膜片加工任务,设计人员多次更改零件尺寸,仍不能冲制出合格零件。宋子深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他亲自制作、加工、组装模具,最终一次试模成功!全厂沸腾!

钻研:从技术能手到技能人才

在工模具车间一干就是7年,打好了基本功,他开始转攻技术和实践创新。7107厂为国家某重点型号配套的球形零件精度要求0.0005毫米,粗糙度0.04微米,几个回合下来,精度在0.001左右不能提升,这时候,车间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宋大师”,之后的半年宋子深和工友们一起“泡”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做试验。记录数据、测算效果……徒弟余晨由衷佩服地说:“‘大师’搞起研究来完全就是‘拼命三郎’,不吃饭也不睡觉!”经过不懈攻关,宋子深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将该零件达到精度小于0.0002毫米,粗糙度小于0.01微米。这样 的指标,让设计师、工艺师、装配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也让高精度陀螺仪电机的装调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车间主任曹铁铸说起宋大师是满脸的自豪。宋子深先后参与的攻关精密加工课题百余项,全厂上下都知道“有难题找大师”。

奉献,不贪功带出先进团队

2006年,宋子深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2年,宋子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成立了。名气大了,宋子深自然成了“香饽饽”。几年来,多家企业都向宋子深抛出“橄榄枝”,并承诺高薪酬、高职务、高待遇,但宋子深都婉言拒绝了,继 续着他平淡的生活,干着他热爱的工作,“我对7107厂很有感情,航天事业的大平台成就了我,也让我有更多发挥自己技能的空间,每当看到神舟飞船上天,某型号系列火箭发射等,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宋子深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航天需要工匠,更需要接班人。多年来“宋大师”先后带徒十余人,特别是工作室成立后,组织各类培训、讲座百余次,无私的他将多年揣摩总结的绝技绝活传授给大家,如今的工作室早已春色满园。十余人先后获全国国防科技系统劳模、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模、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他,宋子深仍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生产现场,神情严峻地忙活着他的任务。

5分钟 课堂小结:

1.工匠的淡泊宁静

教后记:

归纳法

第三讲:第一节

严谨求实

引入新课: 5分钟

精益求精

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意思是已经把事情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30分钟

要追求更加完美。作为一种精神,精益求精是优秀的工匠们共同具有 的思想特征和从业准则,那就是“要做就要做最好”。他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纯粹的专业眼光严苛地审视自己的工作,酝酿最完整最完 善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不允许有任何疏漏;他们一板一眼、一丝

不苟地做事,杜绝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甚至将“捷径”看做是最大 的“弯路”,把“敷衍”看作是对自己的“犯罪”。

讲授新课: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几种体现。在这个处于

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然已经越来越少,却不可代替,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挡一面的手工工匠。胡双钱就是一位这样的工匠。

一、严谨求实

严谨是一种严肃认真、细致周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求实则是通过客观冷静的观察、思考和探求,悟透事物的内在机理,再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做事原则。可以想见,胡双钱和他的工友们,以及所有参与飞机研发、设计和制造得员工,如果没有这种对自己所在岗位、所做工作意义的深刻理解和细致缜密的规范流程,那升

讲解法

提问法

举例法

空的飞机将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中国上海商用制造公司总装制造中心的现代化厂房里,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那就是钳工班所在的地方。56岁的胡双钱是在这里年龄最大的钳工高级技师,也是这个钳工班的班长。他的工作是对飞机重要的零件进行最后的细微调整:打磨、钻孔、抛光,将精度做到精密机床也无法达到的设计标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是古代人所说的严谨求实。而胡双钱用规范、标注和精确来对待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艺、每一次检测,将“容易”的事当“艰难”的事做,将“细小”的事当“天大”的事做,这是一个当代工匠对严谨求实的哲学实践,在当今世界所有大飞机制造工程中,这是任何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机床都无法取代的。

刘向前的故事和胡双钱几十年无次品的事迹,诠释了一个优秀工匠都“习以为常”的道理:不管你技艺多高超,经验多丰富,面对每一项任务都要“三思而后行”,都要明确你讲做的是怎样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功能,适用怎样的工艺,达到怎样的品质。只有明确了这些目标要求,才能够胸有成竹,才能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才能杜绝一切可能的失误和差错,也才能最终打造出可以堪称完美的作品。

(刘向前:2016年2月的一天,建设中的山东海阳核电站,在安装价值3.4亿元的蒸汽发生器过程中,起固定作用的螺栓断在了设备里。情急之下,施工方慕名找到了洛阳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请求取出设备里11颗直径44毫米、长120毫米的特大断螺栓,并提出了

苛刻到极致的工艺要求:作业时,任何工具都不允许和螺孔内的螺纹有任何接触,更不允许划伤核电设备的任何零部件。)

5分钟 课堂小结:

1.严谨求实:

教后记:

胡双钱事迹刘向前事迹20

小结法

第二节

一丝不苟

5分钟

复习提问:

1.怎么样去理解一个工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30分钟

引入新课:

一丝不苟:

作为成语,一丝不苟的意思是指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 敢马虎。作为通向精益求精的必要路径,一丝不苟主要体现在始终严

格遵守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兢兢业业做事,一板一眼工作,把每个 操作要求和工作步骤都落实到位,不投机取巧,不寻求“捷径”,不

敷衍了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细微之处,确保操作结果符合标准 甚至高于标准,没有瑕疵,不留缺憾。

讲授新课:

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茫茫大海中修建一条长5.6公里的海底隧道,长度、规模、施工工艺都是我国首次尝试,因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师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钳工管延安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条隧道使用33节水泥管在海底一一对接而成。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近8万吨,这么重的东西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可以说是海底绣

提问法

讲解法

花。海底隧道完全封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对接时只能依靠事先安装好的各种操作设备。

延安管干活的时候,很少戴手套。他说,戴手套隔着一层布,对螺栓的感觉就会差一些,精度就会受影响,而整个海底隧道的对接质量就是靠着这样的精度来保证的。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丝不苟,但对于一个优秀的工匠来说,一丝不苟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职业操守。这其中有两个要素:一是高超的技术技艺,没有这个要素,无论你如何认真,也不可能将事情做好;二是工艺规程,没有这个要素,认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方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钢铁十七局女神探”、中铁十七局集团辅架分公司唯一的女性钢轨探伤工-----关改玉。

关改玉的工作,其实也是一份“良心”工作,现在技术成熟,往往几百公里的线路没有一个伤损。即使她在探测过程中,少出一点力、少费一道工,工作马虎一点、走点捷径,也不一定会影响工作结果。但关改玉没有这样做,她有着每一个焊接口都可能有伤损的忧虑,她要用自己的一丝不苟来排除这个忧虑,给出一个首先令自己信服的可靠结果,否则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担心真的会给通车后高速行驶的列车留下致命的隐患。

关改玉的“较真”,给她带来了“钢轨女神探”的美名,在公司里,从领导到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有她为钢轨把关,心里踏实。

归纳法 课堂小结:

1.一丝不苟:

关改玉事迹

教后记:

小结法 5分钟

第三节

追求极致

5分钟 复习提问:

1.一丝不苟对工匠精神的意义?

引入新课:

历代杰出的工匠都有“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信念。他们对技艺和 品质有着达到“极致”的严苛要求;他们不以生产合格而以生产精品

为目标,不刻意追求当下而放眼长远;他们不断改进工艺,提高品质 效能,力求能在业内长久地领先同行,造福于世。

讲授新课: 30分钟

1931年,顾文霞出生在刺绣之乡苏州木渎镇。由于父亲早逝。十四岁时顾文霞辍学在家跟母亲学刺绣。1954年,顾文霞考入新成 立的苏州刺绣研究院。1956年,年仅二十五岁的顾文霞脱颖而出,被派到英国表演刺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刺绣艺人第一次出国到西方进行文化交流。从此,顾文霞在苏绣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最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将这门古老的东方技艺推向了又一个历史巅峰。他的作品成为刺绣这个行业的标志之一,苏绣领域的一面旗帜。

欧洲有一句谚语,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思是说古罗马城建筑先进、设计繁复、技术高超、建造精湛,这不是靠简单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经由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够完成。用这句谚语来总结顾文霞一生的职业追求,是恰如其分的。

提问法

讲解法

2015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式上。惊艳亮相的新一代预警机令人印象深刻,预警机是空中指挥所,被预为整个飞行队伍的神经中枢。而这神经中枢里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全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女技师潘玉华手工焊接而成。凭着一双巧手,工作二十一年来,潘玉华焊接了很多我国军工、航天领域先进飞机、卫星的零部件。

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也是潘玉华工作的信条,从初入工厂的年轻学徒到手工焊接领域的顶尖高手,二十一年里,潘玉华从未换过工作岗位。

极致是什么?它不是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固定的终点,它是更好的质量、更优的品质、更高的境界、更完美的事物,是人们心中更高的目标、更理想的状态。追求极致的过程是从99%到99.9%再到99.99%的过程,就是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这就是“精益求精”的最高境界。

对于顾文霞而言,追求极致就是如何发展苏绣的制造技艺。把苏绣猫的形象打造的更加出神入化,对于潘玉华而言,追求极致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精密电子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生产要求。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对于所有人而言追求极致都是,可以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以实践的。只要你不满足现在的状态、现有的成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好的目标去行动、去努力、去奋斗,就是走在了追求极致的路上。

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追求极致,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精益求精的不同层次和具体内涵。虽然工匠所处的行业、所在的企业、所作的工件千差万别,但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是一

致的。虽然工匠的年龄、性别、学历、技能各不相同。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必须的。

5分钟 课堂小结:

1.追求极致:

潘玉华事迹

2.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追求至极三者的关系。

教后记:

小结法

第四讲:第一节

艺无止境

5分钟 复习提问:

1.一丝不苟的寓意?

2.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和追求极致三者的关系?

引入新课:

杰出的工匠永远不会停步不前,他们总是不断的创新进取,创新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相应的物质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原来的技术和事物进行改进和创造新的,从而获得比过去更好的技术和事物。可以这样说,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而这种创新的源泉是人类特有的进取之心。

30分钟

讲授新课:

进取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力图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有所作为,进取心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追求新目标地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人类如果没有进取心,社会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杰出的工匠不会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记忆,他们善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她们敢于质疑现状、尝试新知、突破自己。在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更大、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断的为自己设定更高的工作目标,要求自己有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她们敢于面对挑战,不怕失败,勇于担当,象登山家一样,永远向着更高更险的山峰攀登。在奋斗的过程中,为自己也为人类社会书写辉煌的篇章。

提问法

讲解法

一、艺无止境

1983年出生的吕义聪,是吉利集团旗下的浙江金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技术质量员,年纪轻轻,就被称为汽车王国的金牌“打工仔”。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工匠们大多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学校教育。但在工匠们的心理,生产实践就是最好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时时都在上课,处处皆为课堂,只要留心,手下的工作就是科技前沿的实验课题。手里的产品就是评价学业水平的考试。这里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只要努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位”证书。

5分钟 课堂小结:

1.艺无止境:

吕义聪事迹

教后记:

归纳法

小结法

第二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一词随即红遍大江南北。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中国制造”与外国制造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上,举例说中国至今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比如圆珠笔的“圆珠”目前仍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自行生产!中国作为制笔大国,核心技术和材料却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要想从制笔大国向制笔强国转变,工匠精神就是关键所在!

什么是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有着非常翔实的介绍。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为何呼唤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174亿日元,即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台湾、韩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1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

但去年,中国的实体消费市场却很低迷。有报道指出,国人到日本爆买的产品其实是中国产的,如马桶,却丝毫未浇灭国人到日本扫货的热情。这映衬出某种尴尬: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大家都图个廉价实用,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后的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只可惜,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 培育工匠精神

显然,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只是,转型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道理大家都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付诸实践?我们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为何今日的中国制造只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显然,工匠精神的有无,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你技术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产品都耗费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只用“合格与否”而不是“完美与否”来评判产品质量。因此,你的绩效是厂里最差的、你不被领导待见、你拿着最低的薪水,厂里的效益一差,你还可能第一个被下岗。此时,你还会恪守工匠精神吗? 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要求员工每一件产品都要精益求精。可是,研发新技术要耗费大量资金,但你贷不到款;如果幸运一些,你研发的新技术成功了,新产品刚上架,市场上立即推出大量的仿冒产品;或者你的产品即便比其他同类品牌质量更好,但囿于中国制造业集体的低端形象,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再者,你一年下来辛苦奔波、费尽心力,但收益却还不如邻家的阿婆卖一套房子的收益更多„„这时,你还能守住初心吗?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我们对于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

二 不断锤炼技术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一是要改革教育,让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大的分量,让实践教育贯穿我们的中小幼教育,固牢提高技术基础。二是强化对技术工匠的奖励机制,调动工匠人员参与创造的积极性,使其能更充分更安心的专研技术。三是要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对勇于钻研者撑腰,探索建立创新失败补偿机制,破除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老观念。

第三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设备制造 张文哲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研究过他们大都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秉承着这种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同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2017年6月22日,总书记在太原考察了两家制造企业。总书记同职工亲切交流,勉励他们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工匠精神,是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这恰恰也是我们路桥集团精品意识的精髓所在:苦在当代,功在千秋。

在我们路桥集团,他们喜欢阳光下架桥机美丽的金属光泽,默默的在骄阳酷暑中坚持,在烈烈长风中挺立;他们喜欢简单却美味的工作餐,在发动机的轰鸣中谈笑风生;他们喜欢每天熬夜工作后倒在床上美美睡上一觉的惬意,暂时忘却夜班的漫长和工程进度的压力。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纯净液压油淡淡的紫色,却忘了被它浸泡过的双手会脱皮发痒;他们喜欢钻研那一份份的图纸和计算书,却忘了桌上的工作餐早已变凉;他们喜欢黎明前天边的那一抹曙光,打着哈欠把工具和苦累放入皮箱,憧憬着栉风沐雨的光荣与梦想!

公司在制造业的第一线,率先响应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不断的树立精品意识。那么,怎样培育“工匠精神”呢?既是“精神”,就要在培育上下工夫。在2017年3月,设备制造公司开展了员工“大讲堂”的活动,围绕公司安全生产、技术质量、研发创新、施工管理、经营管理、党群政工、财务管理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开展大讲堂,在广大职工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员工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为公司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管理队伍。

针对一线员工,我公司开展了“焊接工艺及专业技能培训”系列讲座。培训特邀专家为工人做指导,让工匠精神在全公司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公司制造过程的内在支撑。

公司还建立了对“工匠”的奖励机制——“制造工匠”的选拔活动。加大“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营造“精品工程”的工作意识。公司设立“制造工匠”交流选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担任。并严格制定了选拔条件、选拔流程、以及对“制造工匠”的考核及待遇提升的方案。

在设备制造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在公司各个岗位上涌现出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每一次移动模架的打开与关闭,都有桥梁事业部的技术员穿梭在现场,紧握对讲机,确保各工况安全就位;每一次浇筑完成成功过孔,我们研发设计团队都深深的松一口气,但马上又提起勇气,接受新的考验;每一个良辰美景,机加工事业部的安全员都坚守在岗位上,双眸时刻流动着警惕,呵护安全。每一个花好月圆,我们设备制造公司都肩负着责任与期望,把思念压在枕下,藏在心间。

今年3月,商合杭公铁大桥完成预压浇筑,移动模架面临着首次过纵移过孔。3000m平曲线半径和2.8%的纵坡,对于任何工程师都是一个头疼的难题。这台MSS40型移动模架是我公司新研发的自行上行式造桥机。虽然进行反复的模型计算,虽然仔细的分解了移动步骤,但理论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临近退休年纪的王殿学总工主动请缨带队,赴一线工地,现场指导。双鬓斑白的他,细心的观察着移动模架的每一个动作,“一听声音、二看油漆”他耐心的教导着,“轻敲钢板发出清脆的声音是代表此处在受力,如果油漆出现崩裂就证明此处有大变形,是很危险的征兆。”在30m的高空,他临危不惧,坚持爬到模架最前端,细心交代,不放过任何关键节点。到了中午就在坐在设备的钢筋上和工人们一起吃饭。大家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众志成城,认真扎实的进行纵移准备工作,调试液压、开合模板实验、解除锚固……当移动模架行走到位时,已是第二日傍晚。历时2天,移动模架首次纵移顺利完成!当听到项目经理给上级领导满意的汇报时,所有人好像都感觉累了。满意背后的困难、研发背后的艰辛,也许只有我们才知道。也正是这专注、坚韧、精益求精的精神,鼓舞着设备制造公司克服万难,敢于攻坚。

我明白了一件事:敬业会让人出类拔萃。超越平庸,选择完善,精益求精。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卓尔不群,这也是敬业精神的直接表现。不论回报,但求问心无愧;不论公道,但求初心不忘。

“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人生原则。如果你希望成为被需要、被尊重,成为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活在当下,强在内心。

第四篇:工匠精神

论“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至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 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

最后,必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工匠精神”得以延传和发扬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一,要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传统工匠“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现象,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工匠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二,要建立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要建立专项基金,抢救性保护那些濒临失传断代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或为他们撰写人物志和传记,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其三,要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工艺美术界“金奖”“银奖”形式,对技艺界的精品、优品实行专项奖励制度,以此树立标杆鼓励赶超。同时,对于那些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要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其四,要建立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为增加工匠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借鉴古代社会“物勒其名”的办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工匠、技师的每一件作品、产品实行甄别认证,既保障他们的著作权、让他们“扬名立万”,又对他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工匠精神”的建设。

第五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无数的日夜,有那么一群人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们的成功不是靠最前沿的知识科技,也不是改变了多少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只是靠几十年不忘初心的坚守,努力将自己的职业技能做到完美和极致,靠着师徒传承和刻苦钻研,专注本职,追求卓越。将一名大国工匠的精神,深深融入到自身血脉中,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与“核”共舞,守护蓝“芯”的大国工匠乔素凯。作为“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他参与并见证了我们国家核能源领域从无到有,再到世界一流的全过程。在和核燃料交道的26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交出了更换、维修核燃料工程中零事故的成绩。他的团队也是国内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技术力量。超高的技术,由人折服。能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专注本职,尽心尽责,更让人敬佩。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的大国工匠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

拥有非凡金属雕花技术的匠人胡双钱,他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泱泱大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大飞机,是多少年来的痛。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最好证明。但对胡双钱这样技术人才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受命,经受巨大的风险。在一次实验中,急需一种零部件,零部件材料是精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但要求更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误差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但那时的中国还不具有该种机型的车床,临危受命的胡双钱靠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

这样的“工匠”,也许还有很多。他们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敬佩,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巨大推动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各位大国“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成长着、奋斗着,练就了属于自己岗位上的独特技能。从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事业的热情、对人生的追求、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弥足珍贵。而新进入职场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这种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促使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的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进步充实自己,蹋蹋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争做公司的“工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载工匠精神 教案 1.1—4.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匠精神 教案 1.1—4.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 作文优秀首段展示:《弘扬“工匠精神”》 例一: 一个个精密的零件,一件件完美的工艺品,一个个死起回生的钟表,正是因为这些“工匠”们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

    工匠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集体个人发展”。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

    工匠精神(推荐)

    工匠精神 有人说:“匠人是不断重复地做某件事,而大师则是超越物质本身去思考研究。”可如果没有匠人的历练,何出大师。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节目一时火遍网络,人们纷......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

    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心中的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工匠精神

    2016北京市朝阳区一模 ①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

    工匠精神

    打磨匠心,坚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读后感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付守永先生著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这本书也许是契合了某种......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谈到“工匠精神”,进入我脑海中的第一个词汇是“巧夺天工”。在人类进步史上,无数个建筑史上的奇迹切合了这一词语。居庸关前哨宛如卧龙的八达岭长城,成都平原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