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 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能够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具体事例,归纳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重点);
3、学习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懂得感恩(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具体事例,归纳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学习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懂得感恩;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2胡适《我的母亲》学案
一、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能够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具体事例,归纳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重点);
3、学习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懂得感恩(难点);
二、了解作家作品
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诗人,思想家、史学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等,在学术上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影响巨大;
领导过新文化运动,1938-1942出发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去美国,1958返台就职。
三、积累字音字词 野蛮(mán)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嬉戏(xī)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
摹画(mó)抽屉(tì)
锁匙(shi)
轻薄(bó)眼翳(yì)
宽恕(shù)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
面红耳热: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的表情,也作“面红耳赤”。学习内容-学习积累-关于母亲 问题:你会怎么形容“母亲”?
答:宽容慈爱,亲切和蔼,勤劳能干,朴实乐观; 严厉善良,勇敢坚强,关怀备至; 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循循善诱„„
四、问题讨论
1、描写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课文问题展示
(1)、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
(2)、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有人认为属于离题,请谈谈你的看法?(写法、难点)(3)、课文为什么除了写母亲对“我”的训导之外,还要用很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人物、难点)
解析:
1、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 l答:她是慈母兼严父亲。背景知识
l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
2、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有人认为属于离题,请谈谈你的看法?(写法、难点)
答: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作者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课文为什么除了写母亲对“我”的训导之外,还要用很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人物、难点)
l答: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严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学习研讨
1、本文善于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品质。请完成下面的表格。有关母亲的事例——母亲的性格品质
对我进行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对我既严格又慈祥,是我的严师,兼慈母。
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有立场讲原则、待人仁慈、温和、宽容、善良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事事格外容忍,与家人和谐相处 受了五叔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让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自尊、刚气
2、细节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本文注重运用细节描写,请反复品读下面的句子,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答:“我跪着哭”的细节写出了“我”对自己言行的懊悔,对母亲的敬畏;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的细节传达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慈。(2)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答:母亲一直到忍无可忍时,才选择自己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化解家庭矛盾。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将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跃然纸上,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
3、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①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②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六、学习拓展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问题: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谈了胡适的母亲,也谈了我们自己的母亲。尽管我们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已经相隔将近一个世纪。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中**亲对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爱总有着相似的地方。
当我们谈了这么多“中国妈妈”后,你对“中国妈妈”的理解与华裔家庭的高中生、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还一样吗?你心目中的“中国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下,请同学们把你对“中国妈妈”这一词语的思考写在练习簿上吧!
课后习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野蛮()文绉绉()绰号()嬉戏()庶祖母()
吹笙()摹画()抽屉()
锁匙()轻薄()眼翳()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3.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4.胡适在文中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5.相关名著知识问答:
①“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请分别写出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荣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试说出与他们有关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mán zhōu chuò xī shù shēnɡ mó ti shi bó yì
2.A(B.份;C.侮;D.恕)3.(1)“野蛮”无贬义,是相对文静而言,是说孩子们淘气、顽皮、好动,在游戏中好冒险。(2)“混”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我“混”应有人管束,引起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人管束,能“混”,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大。
4.五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5.①《三国演义》 示例:草船借箭、桃园结义
②《水浒传》
答案举例:花荣大闹清风寨
小李广梁山射雁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二篇:2、_我的母亲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读、字词品味,理解母亲的形象;
2、体会胡适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3、提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2.教学重点/难点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看这样一位文化大师: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1917年发表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第一部话剧《终身大事》;
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第一个发现《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作;
第一个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不可估量; 拥有35个博士头衔;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胡适不仅有这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成就,而且还有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婚姻。胡适一生倡导民主与自由,极力反对旧式婚姻,但自己却选择了服从母亲的包办,迎娶了从未谋面的新娘。这桩婚姻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至于胡适取得这些成就和选择这种婚姻的原因,希望大家在学完本课后有所领悟。
二、品味母亲形象
(2)补充母亲人生背景,引发学生共鸣。
为了父亲建造一幢新屋的愿望,16岁嫁给了48岁的胡传作填房;
23岁成为寡妇守寡23年;胡传前妻留下来的三男三女,一半比她还大,只好“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 苦心孤诣,以瘦弱之躯支撑日益没落的大家庭;
遵夫嘱拼尽全力抚养三岁独子成才;守寡23年间,7个亲人相继去世,包括父亲、弟妹、长孙等。
师:无怪胡适说:“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3)小结:母亲的痛苦和尴尬在于她要以一个幼子的亲娘,当家而年轻的后母、后婆,孤苦的寡妇,这多重身份来维系这个没落的大家庭。那么她又是以怎样的智慧和品性来面对这种苦难的呢?下面我们就分三个大组分别品味作为这三重角色角色的母亲形象。
2、细读母亲
每个大组中四人为一小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批注法再读文章,找出本组母亲角色中最打动你的语句,从两个角度进行品悟:一从整句出发,一是从一个字词出发,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出你的体会。
(1)方法示范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这句话突出了母亲的大度与容忍。
事事:说明在每一件事上,母亲都很留心、很容忍,没有例外。格外:程度副词,表示这种容忍已经超出了一般程度。提示:可以用下面的形式组织语言:
我们品读的句子是(),我(我们)将这样朗读()(2)(2)自主品读
看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小组找出的语句最多,品悟的最精彩,读的最到位。(3)小组依次展示
(4)小结:这就是胡适的母亲。齐读: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她不骂一个人;
她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她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七个“不”,说得如此肯定,母亲坚韧的品性、默默承受苦难的精神不能不让人动容,常人难以想象,常人更难以做到。这正是终生烦劳于家庭琐事中的母亲的伟大之所在。
三、体会胡适之情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胡适已经40岁,辛苦一世的母亲已然作古,文章语言读来质朴、平和,但文字背后这伟大的母亲却让我们震撼不已!同时,透过这质朴的文字,你们是否也能感受到四十岁的胡适对母亲那炙热的情感呢?
1、请从文中画出表现胡适对母亲情感的词句,从两个角度进行品析:一从整句出发,一是从一个字词出发。
例:第四段:引导学生通过“究竟”一词,发现前三段作用(对母亲充满感激):胡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跑跳都不行,但在这生活贫乏的背景下,母亲的训练更显弥足珍贵!
最后一段:如何理解本段中的“混”“如果”“一丝一毫”“一点点”? 补充材料:
胡适能与人为善,容忍别人,且能扬人之善。
----徐志摩
胡适温而厉,待人温厚、宽容,但做人做事也有原则,柔中有刚----梁实秋 齐读尾段
其他语句:究竟 从不 真 最仁慈 最温和
可见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胡适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美。
2、照应导入:解读胡适婚姻及成就
至此,大家对胡适婚姻奇闻的原因和他的成就取得是否有所领悟了呢?
胡适在自述中说:我少小离家求学,一直未能陪伴母亲身边。母亲给了我深恩,我不能不依从母亲的意愿,令她伤心。
胡适为了不让母亲伤心难过,情愿舍弃一生的幸福,这样的默默容忍的做法,多么像及了他的母亲啊!可见母亲真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了他!而这这无条件服从的婚姻也蕴含了胡适对母亲多么炙热的爱啊!
3、背景介绍(配乐)
1918年,历尽寡居的艰辛,胡适的母亲永远离他而去,年仅46岁,母子临死未能见上一面,这成了胡适一生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胡适12岁多就离开母亲,直到她去世的“十五年中,侍膝下仅四、五月耳”。奔丧途中的胡适在《先母行述》中写道“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留给胡适的是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尽哀痛。
4、再次齐读尾段(配乐)
四、真情告白
1、仿照文章最后一句的句式,写下母亲对你的影响,表达出你对母亲诚挚的敬意!
仿句:如果_____,如果_____,如果_____--------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配乐)学生展示
课后习题
《我的母亲》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眼yì()
广mò()
宽yù()
xī()戏
péi()罪
羞kuì()
抽tì()
chóu()备
mó()画
宽shù()
绰()号
佃()户
侮()辱
文绉绉()
2、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粗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①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⑪“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一句说出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体验?包含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句话中的三个“如果”连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收集几句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句,写在下面,并注明出处。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语段阅读
①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 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_____________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__的泪。
5、下面两题任选做一题:
① 第⑾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⑿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试揣摩母亲灯下看照片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可怜天下父母心”,读了以上两位母亲的故事,相信你定有不少感触。请联系我们的生活,来关注我们的母亲,谈谈我们的母亲吧!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① “野蛮”在这儿并无贬义,是相对文静而言,是说孩子们淘气、顽皮、好动,在游戏中好冒险。
②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③ 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⑪这句话实际上是含蓄地写出了母亲的艰难处境,在家中,作为当家的后母,常看到嫂嫂们的脸色。语句中含有一股辛酸,读来令人潸然泪下。⑫从作者的影响与经历来看,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品格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示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说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好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色。从这样的好语言可以看出这是母亲的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
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二、课内语段阅读
1、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2、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每天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3、在做人方面,母亲对我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每天天刚亮,把我叫醒”,反思头天的错误,认错。“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但行罚时,不许“哭出声音来”。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
4、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5、这些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6、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亲的教之严,简述理由;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课外语段阅读
1、文章主要记叙了母亲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
2、刚强 希望儿子也要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挫折
3、指“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4、离别 感恩 思念
5、① 答案从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恩”或发誓报答母亲深恩上组织即可。
② 写出表现娘的喜悦和以儿子为骄傲的内容即可。
四、作文
提示:本次习作主要联系阅读有感而发,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母亲。不限写作形式,有感而发即可。
第三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文意,分析母亲形象,体悟文章主题。〈一〉 音乐声中激情导入
刘欢《人生第一次》同学们,你们知道歌中所唱到的“你”是谁吗?(稍停)对,是母亲。莫伯桑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这是因为母亲是人生的一位老师。这是因为“世界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这是因为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我们言行举止中流露的那份独特而超凡的东西都来自母亲辛勤哺育和言传身教。让我们一同走近胡适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折射的人间至情。
〈二〉 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位作家,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对于作者简介,因学生课前已去查找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课堂上可让学生在班上交流,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总结并借助多媒体展示。)
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慈母、严父、恩师
文中句子:第(4)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三〉整体感知:走近母亲
1、交流预习感受 :读课文后,你知道了胡适的母亲的哪些情况?
如:身份〔寡妇、后母〕——身份较特殊;什么事?
2、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A、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B、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C、试用“读(事),我看到了一个的母亲”的形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
〈四〉、研读赏析:认识母亲
1、学生反馈整体感知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由
所写事件认识母亲形象。(这一问题是学生认识胡适母亲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应该比较容易。如果学生没有交流对话的欲望,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激发引导。)
(附板书)
对“我”的管教:严厉、慈爱的母亲
作为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仁慈、温和、宽容的母亲
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刚强的母亲
小结:总之,读这篇文章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位严厉、慈爱、仁慈、温和和宽容、刚强的母亲。通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阅读时如要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学会抓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由所写事件认识人物形象〔提高阅读速度,降低阅读难度〕
2、这篇文章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全文一共
13段,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作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第1-3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第4段过渡段(点明主题,引领全文)
第5-12段写母亲
第13 段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3、学生质疑
(本环节让学生就课文中的疑难处发问,可以面向组内,也可以面向全班。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如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强,则可由老师根据情况抛出题目学生探究。)理清文章
A、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
主题无关,为什么?
B、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
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最后一段、齐读)
C、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同学交流)(此环节要视机引导:良好的影响,我们应感谢母亲;不良影响,我们一是努力改掉不良习惯,地是对母亲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毕竟人无完人,况且她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五>、小结:学生谈学后感:这一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亲情作业: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做做家务,为他们夹菜,为他们打洗脚水……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都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无怨无悔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现在该轮到我们为父母做点事了,这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至爱亲情。)
2、找出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一、谈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事的感受
二、导入新课
三、品读饱含作者母亲对深情的语句。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
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
舌头舔我的眼病。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在学生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小结这些语言没有华丽的文字,很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如实道来,真切叙述〕,显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类似句子文中有很多,如第八段最后一句,第十段倒数第二句,„„,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本文之所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任何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好作品要说真话,诉真情。通过这部份学习,我们明白了作文要打动读者,就要说真话,诉真情。
四、拓展延伸:诉说母亲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感人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书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1、欣赏“诗中歌中的母爱”(为诉说母亲创设情境)
A、《游子吟》(孟郊)。
B、欣赏歌曲《母亲》(阎维文)
(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理解片面,更何况是面对母爱这一博大精深的话题。因此,利用诗词歌曲欣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母爱的深层内涵。升华学生对母爱的认识,达到思维的共振。)
2、忆母亲点滴故事,诉母亲缕缕深情
A、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或谈一谈你所承受的母爱中,最让你动情的那一瞬间。学生思考体会交流
B、现在如要你对妈妈说些最想说的话,你会说什么?
C、如果要你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一下“母爱”,你会怎么说?
(虽然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伟大的母爱,但是有些学生却未必懂得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与疼爱,未必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因此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所享受到的至爱亲情,懂得去珍惜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设置了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情感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体验反思:善待母亲
是啊,母爱尤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尤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正因如此,人民公仆孔繁森虽远在西藏阿里,却每月定时回山东老家为80多岁的老母洗澡;正因如此,为母亲洗脚成为了当今学子必修的课程。同学们,今天当我们面对母亲日益憔悴的身影,面对母亲日益疲惫的心灵,你可曾想过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结束语:最后让学生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全文的教学。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感谢母亲的事,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朋友,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
六、作业:
1、推荐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2、作文(选一题)
A、以《妈妈,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B、以《对我的影响》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通过几件事情来塑造人物,写出真情实感。
第四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⑵ 了解自转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⑶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⑷ 能够品味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点拨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⑵ 提问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
【教学模式或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绉绉(zhōu)庶祖母(shù)吹笙(shěng)绰号(chùo)眼翳(yì)舔去(tiǎn)摹画(mó)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 ?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五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梳理作者记事抒情的语句。
情感目标
1.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
2.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梳理作者记事抒情的语句;
2.避免由于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学生在体会情感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消极因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情境导入法、开放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等
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写作一篇关于母亲的看图作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自我介绍
沟通为先 彼此熟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互动交流 介绍自己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介绍课程框架构成及大纲要求 认真领会 初步把握职高语文学习的重点
熟读课文
预习为先
布置预习任务
了解作者生平
完成生字词
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形成预习任务报告 培养自主学习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导入
新课 诗歌导入:
1、孟郊《游子吟》
2、犹太谚语: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诗经•小雅•蓼莪》:“蓼蓼lu者莪e,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
5、展示成功母亲与平凡母亲的图片
6、引出:本文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一生的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给自己的孩子做的一个最好的回答。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成长。
一个平凡的母亲养育了一个真情的儿子。“母亲”苦难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让我们与作者一同感受:母爱的伟大,做人的率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讨论:对比几类母亲形象,思考“生命的教育”,谁能担当?引出母亲。再请学生思考你认为成功的母亲是应该怎样?
自主思考 口语表达
互动交流
作家
剪影 课件展示
语录:“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解决生字词
了解作家 感受创作者
多元
教学
把握
课文
一、请同学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
(1)提问: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
明确: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自然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6自然自然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自然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自然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自然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