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四、教学建议
本组有两篇是老师们熟悉的传统课文。《草原》原来安排在九义六年制九册第四单元,同组课文有《威尼斯的小艇》《三峡之秋》。学习本组课文,目的在于“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白杨》原来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里,同组的课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高粱情》《幸福是什么》,学习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教育。
虽然两篇是传统的课文,教材组织单元的主题非常鲜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也可以富于时代感。《草原》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西部的向往之情。《白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老一辈建设者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新选的两篇课文:《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习《丝绸之路》,绝不仅仅是了解有这么一个历史故事,增长历史知识,重要的是了解西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建设西部的热情和愿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与《白杨》相搭配,表现了新一代建设者建设西部的伟大成就。
《丝绸之路》一课修改了很多次,还不太理想,教材修订时考虑更换。
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提出了一个语文学习的要求:“把握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阅读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的一个方面。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的发现”栏目中作为一个训练点安排,并提示了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一个训练点应该贯穿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即使单元导语中没有提出这一训练要求,在教学中也需要加以重视。除了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示的这一把握文章中要内容的方法(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他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抓住文章自然段里的中心句、阅读文章时提出问题等。
本单元主要从阅读的角度提出训练的重点: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句子表达上的作用。导语中提出的“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在这一单元的课后思考题中体现得很充分,在备课的时候,要重视利用课后的思考题来设计、组织教学。
高年级的“交流平台”是中年级“我的发现”的延续和发展。由于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交流对西部了解和认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草原》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白杨》中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也需要引导学生加以掌握。
“习作”信封的写法十分重要(通信方式的改变,没有多少人写信了),但有一较难处理的问题,就是信写好后怎么寄出去。教材编排不可能提示具体的邮寄地址(全国的小学生都往同一个地址邮寄,怎么处理收到的信)。
二、重点课文解读。
1、《草原》
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语言优美,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因此,教学本文要多读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品读感悟、精读品味、选读体味中读懂课文,读出草原的辽阔壮美,悟出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这是我查阅资料时找到的一篇案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初读,感知草原美 初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前通过上网查找或查阅书籍得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如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服饰特点、生活特点等);诵读古今文人骚客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展示图片或请去过草原的学生作介绍„„然后,让学生带着交流中获取的对草原的感性认识初读课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学生自读、齐读、小组推荐读、教师范读等。有了前面信息资料的充分交流,再加上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会初步领略到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为更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品读,感受景色美
品读优美语句,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首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描写草原“景美”的句子,边读边悟,尝试着在句子旁边注上自己的体会,并说明是怎么体会到的。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词句谈体会,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仔细揣摩,反复品味,体会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如抓住“一碧千里”的“碧”字,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碧”的语句,仔细品味:“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在“无边的绿毯”上羊群还为它“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此时,可在配乐声中让学生闭目遐思,在脑海中勾画一幅草原美景图:辽阔的草原上,蓝天、白云、碧草遥相呼应,羊群、马群、牛群点缀其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这样,变语言文字为优美图画,易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情感共鸣,亦被这美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从而产生“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感觉。
其次,学贵有疑,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能力反映了探究进取、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能简单地把质疑理解为否定教材、否定作者。进入五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应该更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感情和思想,能与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产生共鸣则更好。
“高歌一曲”和“低吟小诗”是否可以调换位置?“翠色欲流”与“轻轻流入云际”是否自相矛盾?这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课前预设还是课堂上的自然生成,都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读文本,解决疑难。让学生感悟到作者是因激动而高歌,因陶醉而低吟的心境和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匠心独运。
最后,让学生自选感受最深的句段,或“静静地默读”,边读边想,让学生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或让学生“放声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朗朗的读书声,读出个性感悟,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美。
三、精读,品味人情美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课文的点题之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更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学习二至五自然段课文应精读深悟此处。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直奔主题:“蒙汉情深”“深”在哪里? “天涯碧草话斜阳”又是怎样的景象?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天际下,在碧草无边的草原上,主客双方手牵手、肩并肩,依恋不舍地娓娓交谈。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他们竟浑然不觉,这是多么温馨而感人的画面啊!他们“话”什么呢?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进一步深化了文意,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这就是作者写作意图所在。
四、选读,体味语言美
“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体会语言美,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二是精笔描写,如“草原像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教师引导学生选读这样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让学生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一个美景片段,绘一幅美妙图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之所以跟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本文最本质的特点和训练重点,经过这样几次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读,让我们看到了老舍先生笔下动人的自然景色,体会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感受到了那一种温暖感人的人间情怀。同时也领略到了老舍先生自如洒脱、自然放松的语言魅力,他那平易朴实、自然活泼、平和而有力的表达方法也深入学生的内心,在润物无声中陶冶了学生的内心,交给了学生写作方法。
2、《白杨》
袁鹰的《白杨》一文,记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我觉得在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时可以依据下面几个方面:
(1)前后知识的贯通。本课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如“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是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等等都是,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表现手法上呢,在查阅材料中我发现,初中第三册编排了《白杨礼赞》,训练重点为“初步理解托物言志,体会白杨的象征意义”。可见,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具备合理的认知基础,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内在含义。
(2)从课文内容和结构上看,学生难于理解作者对爸爸神情的多处描写和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当年建设大军开发荒原的情形。
(3)从语言特点上看,本文的语言明快简洁、洗炼流畅、含而不露,给读者丰富的想像空间。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确立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特点。教学难点:对边疆建设者无怨无悔奉献一切的精神的认同和理解。
为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步,略读课文,让学生先从文章中抓取基本材料——爸爸的三句话,然后对它们作粗略分析,形成初步印象,获得有关主旨的初步认识——介绍白杨,教会学生抓取重要材料的方法。
第二步,精读三句话,作精细分析,然后以点带面,联系前文,抓重点词、关联词,分析、讨论、修正关于中心的认识——赞美白杨,教会学生抓重点词品味,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第三步,抓住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反溯前文,深入挖掘作者欲说还休又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潜在主题——赞美建设者,从而第二次修正主题,真正把握中心。教会学生抓重点句理解、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四步,对重点段(第16自然段)展开讨论。先自己提出问题,继而根据画面、背景材料展示出的生动内容回答。在语言训练中深化对中心的认识。教会学生多方面摄取信息,尤其利用背景材料解析文章的方法。
通过以上环节,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中心,准确把握文章特点。这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两个关键。
3、拓展阅读。《白杨》赞颂的是西部的建设者。可以在拓展阅读时让学生读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同是托物言志,《白杨》象征着在新疆扎根、生长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白杨礼赞》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理解在不同的课文里事物象征的意义并不相同。
4、课后练习想到的。
结合本课后的三个练习题和小练笔,我还想谈谈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1)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介绍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第三题: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这就是结合课标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教材涉及到的积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在具体的课文中,背诵和抄写的要求不尽相同,很多课文的说法比较灵活,要求学生积累的内容是“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这种说法的提出,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密切相关。原因在于,语言的积累范围极为广泛,而教材所选的课文却是相当有限的,只通过课文的学习来积累语言,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如果学生能够养成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则能突破教材的限制,使语言的积累同其阅读行为同步。而“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这一要求,用意正在于此。
积累词句同认字写字、读书一样都属于基本要求,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提示。教材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不等于只是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来积累词句,教师要以此为示范和凭借,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继续积累词语。
(2)、第二题:默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课标要求我们在高年级段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教材中对课文表达领会的引导,涉及到不同的层次和角度。
一是领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领会词句的具体形象。三是领会词句的感情丰富,四是领会词句的含义深刻。五是领会作者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六是领会作者选材与表达风格上的不拘一格。
(3)、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爸爸那样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这一题就是明确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使课文学习进行有效延伸、拓展“。也就是对阅读进行适当迁移,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当然这个小练笔是比较简短一个。其实这篇课文我们也可以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如让学生读读《白杨礼赞》等。如《丝绸之路》后面的资料袋就是这种形式。像这样的延展性训练在每个单元每篇文章之后都会有所体现,在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就是为了让各位老师明白,我们课后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练习都有他独特的用意和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明晰每个练习的意图及作用,准确恰当地运用,以发挥教材的真正意义。
3、《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两篇文章都是略读课文,但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不讲不问,(略读课文教学建议
1、要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2、要重视让学生质疑。
3、要更重视默读在阅读感悟中的运用。)
一篇优秀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句、过渡段、文题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避免琐碎理解,就可以适度地引导好这类课文的学习。如《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全文可围绕两个问题组织教学:1.你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不仅要学习历史故事,西部除了优美的景物,更要关注的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是重点)。
5、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一: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
口语交际和习作都是围绕单元专题来安排的,它们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在这里,我想结合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给大家交流关于口语交际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引发的几个方面的思考,因为,现代课程而言,口语交际已经不单单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小小的版块,而是一个专门的课程,但我们从中还是存在中许许多多的困惑。
(一)、关于口语交际的思考 1.要把握好“听”的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首先要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如本次口语交际,教材明确要求要“先商量一下”可以用哪些方式联系,举行哪些活动,既然是商量,那就一定会有交流,在这个交流中,如果不会倾听,就无法融入集体,后面给远方小学生的信也就无内容可写。
2.要重视“情境”的创设。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因而,创设具体的、生动、逼真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也试着去创设情景,如可以播放一些祖国各地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与他们建立联系、交朋友的欲望。也就激发起来他们说的欲望和写信的欲望。
3.要实现“双向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二)、本组口语交际我们可以这样来上:
1、利用课件、图片等形式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适当进行补充介绍,激发起学生与他们建立联系的兴趣。
2、出谋划策,讨论一下要怎么样跟远方的小朋友取得联系。
3、集体交流,和远方小朋友取得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4、集思广益,策划手拉手活动。(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要搞哪些活动内容,彼此要做哪些事来增进友谊„„
(2)、全班交流,互相学习。
5、落实行动,课外延伸: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的想法。(过度到习作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共有两次组内交流,两次集体交流,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这几两交流上,学生在组内的交流是集思广益的时候,在班级内的交流是发表意见的时候,可以说,两个层面交流一个是侧重于听、一个是侧重于说,教师要目的性明确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习作:写信(写信封)
本次习作属于应用文练习,与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是口语交际的延续,很好地体现了由说到写的顺序,说的过程为我们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了必要的准备。
习作的要求是: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在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写完后要读一读,改一改,学会正确书写信封,把信寄出去。
本次习作的目的是:通过书信练习,和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并通过书信来交流“手拉手”的想法,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即增进彼此的了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四年级上册中已经要求写信,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在写书信时,要真诚地介绍自己的情况,让对方了解你,接受你,所写的活动想法、建议,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这封信要寄出去哦,一定要写清楚收信人的地址、姓名、邮政编码,注意格式正确。
[习作写法指导]
1、回顾书信的基本格式: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和写信日期。
2、在写信之前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认真回忆在口语交际时所讲的内容,特别是大家商量的意见;(2)、写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即写什么,怎样写;(3)、在信中先介绍自己的情况,要想好介绍什么内容对方很感兴趣,很想知道,不要写对方不感兴趣的内容。写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想法,要写出活动的意义,同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让对方乐于、愿意参加到活动中去,所写的建议还要切实可行,既考虑到自己,又要考虑到对方能否开展起来。
6、回顾拓展一(1)、交流平台
此次“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内容: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其他方面的收获。
关于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穿插在课文讲授的过程中进行,比如在学习课文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都可以,这些资料在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进行了搜集和了解,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着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有一个系统化、细致化的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这些材料做成手抄报等。
对于文章表达方法的交流,也是对整个单元的一个系统整理,《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每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基础上,发现上述表达方法。在此次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质疑、背诵、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
(2)、日积月累(3)、趣味语文
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表现了写字人才思敏捷,在写《凉州词》漏掉一字的情况下,妙用标点,化诗为词,使慈禧转怒为喜,连声称妙,从而保住了身家性命。
可能有的老师不知道在趣味语文中到底要交给孩子什么,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故事读读就算了,以我的理解,我觉得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可以交给孩子以下方面的知识:
A、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这也是课标中第三学段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B、简单了解王之涣和他的《凉州词》,只是简单了解,作为一项课外资料的补充。C、诗与词的比较。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进行补充讲解,让学生有过简单的理解即可。
D、补充相类似的诗减字添字改成词的故事。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往今来,它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因此其减字诗和诗改词也很多,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是一种课外知识的补充与积累。
四、练习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是“通过入境入情,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文中语句、学习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因此针对本单元及课文的训练重点,我觉得各位老师在教学中以及在每单元的检测中,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1、课文中词语的积累(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意义相反的词
迂回—笔直 静寂—热闹 清晰—模糊 拘束—随便„„(2)、词语的归类与运用,如:
描写景物的词语:一碧千里 崇山峻岭 翠色欲流„„
描写人物精神面貌的词语:夜以继日严阵以待 废寝忘食 斗志高昂 精神饱满„„
2、课文中句子的积累,对文中佳句品味其含义及特点,如(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5).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可以让学生找出句子中作者联想的部分,并仿照着写一写,如:望着五星红旗,我仿佛——
(6).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7).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考查对各种修辞手法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如:
(1).将“群马疾驰,主人们穿着各色的衣裳,襟飘带舞,向我们飞过来。”改为比喻句。
(2).将“静寂的草原顿时热闹起来,各种声音响成一片。”改为排比句。(3).将“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改为反问句。
(4).将“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白杨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加上关联词,合二为一。
4、表达考查。一是小练笔,除了《白杨》课后的小练笔,在其他课后也可以布置一些,如学过《草原》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本文直抒胸臆,精细描写的手法,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并用上本文学习到的修辞手法。二是口语表达,除了口语交际,我们还可以梳理本组课文中的知识点,如在《草原》、《丝绸之路》让学生做小导游或介绍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到的草原、丝绸之路、白杨等,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面对青藏铁路的筑路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自然这一部分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关于习作,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在这里要说的是,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中安排的主题去写,我们也可以安排学生给西部的建设者们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西部的向往、对他们的敬仰等,孩子写作的过程,也就是对本单元所积累情感、所学知识及方法的一个综合的抒发及运用。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教材导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四、教学建议
本组有两篇是老师们熟悉的传统课文。《草原》原来安排在九义六年制九册第四单元,同组课文有《威尼斯的小艇》《三峡之秋》。学习本组课文,目的在于“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白杨》原来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里,同组的课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高粱情》《幸福是什么》,学习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教育。
虽然两篇是传统的课文,教材组织单元的主题非常鲜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也可以富于时代感。《草原》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西部的向往之情。《白杨》可以引导 学生了解老一辈建设者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新选的两篇课文:《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习《丝绸之路》,绝不仅仅是了解有这么一个历史故事,增长历史知识,重要的是了解西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建设西部的热情和愿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与《白杨》相搭配,表现了新一代建设者建设西部的伟大成就。
《丝绸之路》一课修改了很多次,还不太理想,教材修订时考虑更换。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提出了一个语文学习的要求:“把握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阅读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的一个方面。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的发现”栏目中作为一个训练点安排,并提示了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一个训练点应该贯穿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即使单元导语中没有提出这一训练要求,在教学中也需要加以重视。除了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示的这一把握文章中要内容的方法(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他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抓住文章自然段里的中心句、阅读文章时提出问题等。
本单元主要从阅读的角度提出训练的重点: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句子表达上的作用。
导语中提出的“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在这一单元的课后思考题中体现得很充分,在备课的时候,要重视利用课后的思考题来设计、组织教学。
高年级的“交流平台”是中年级“我的发现”的延续和发展。由于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交流对西部了解和认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草原》 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白杨》中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也需要引导学生加以掌握。
“习作”信封的写法十分重要(通信方式的改变,没有多少人写信了),但有一较难处理的问题,就是信写好后怎么寄出去。教材编排不可能提示具体的邮寄地址(全国的小学生都往同一个地址邮寄,怎么处理收到的信)。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析(教材导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5.认识19个生字。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l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必要时可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上。
四、教学建议
一、明确两组“阅读材料”的不同作用
首先,这两组阅读材料是基于不同的学习任务的:第一组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当然不可能仅仅依赖阅读材料去完成,但阅读材料中确实包含了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有效信息,并且和学习任务之间有对应的关系。第二组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里其实就暗含了“怎样做研究”的方法指导,而这正是这一组阅读材料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从这两组阅读材料的组成来看:第一组阅读材料文体多样,有故事、说明文、演讲稿/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演讲稿”的练习等,写作特点繁杂,显然不会因为文本的形式方面的因素而进行整合;而这组阅读材料的内容却比较集中,反映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二组阅读材料是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本,学生比较容易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第一组阅读材料,其实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篇文章里的东西,探究信息传播的发展历史和当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或者是借该选文学习文章里所讲的东西,或者是由文章里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文章相关性大小不等的学习活动。第二组的两篇不同类型的研究性报告,其目的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研究性报告的样本,使学生了解研究性报告的基本写法,并尝试着自己写研究性报告。
二、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一)关于第一板块
一方面,可以通过组间互动交流让全班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了解阅读材料上的内容。
时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 古代 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
用 火车、轮船、飞机传递
现代 电报、电话、报纸 当代
广播、电视、互联网、短 信
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关于第二个板块
训练目标:利用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上册:活动计划和调查报告;六年级上册:活动总结;六年级下册:读写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听、说(口语交际)、读(阅读)、写(作文)融进活动中,教材不单独安排这几方面的内容。
“研究报告”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前学生对它是没有多少了解的。这种在文本中蕴含的文体知识,如果直白地陈述那是违背编者的意图也违反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两个研究报告,让学生对研究报告产生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求同的综合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这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共同之处。大致可以发现:(1)研究报告都有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篇是“爸爸咳嗽的病因”,一篇是“李姓的历史和现状”;(2)研究报告都需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奇怪的东南风》搜集整理了爸爸咳嗽和天气方面的资料,《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搜集整理了李姓的来源、人口数量、名人等方面的资料;(3)研究报告都有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奇怪的东南风》发现爸爸的咳嗽是因为二氧化硫的刺激,《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对李姓的来源、名人和人口数量给出明确的结论。(4)研究报告是基于事实的,结论都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
综合的阅读两个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获得关于研究报告的一般特点,而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比较性阅读,可以获得关于研究报告这种文体更具个性,更鲜明的认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大致可以发现:(1)研究报告有一定的写作格式,但是并不太严格,可以像《奇怪的东南风》那样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按照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那样写得比较规矩。(2)研究报告的语言都很平实,但是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奇怪的东南风》语言比较自由童趣一些,《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就显得严肃一点。(3)研究报告的研究的问题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当学生对研究报告“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想探究的某个问题入手,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这时,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怎样进行探究活动缺乏一个整体的思路,他有探究的欲望和热情,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环节完成后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两个简单的研究报告中获得启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这两个研究报告,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一次深度解剖,从问题开始,不断追问“下一步做什么”,细致的分析作者研究的思路。在对两个研究报告的分析梳理中归纳出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比如仔细分析《奇怪的东南风》一文,就能了解一次完整的问题研究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小作者从生活中一个细微的发现入手,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通过收听广播和观察记录,获得了相关的一些信息,在对这些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小作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对着一个研究报告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感知探究问题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在《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文中,学生们会发现相似的问题探究过程,只是在具体方法上有所不同。通过归纳两篇研究报告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上获得启迪。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教材导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 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三、课时安排:
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采用“课文带名著”的编排方式,从课文的学习,引出相关名著的介绍。包括名著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作者及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如,学了《将相和》,了解《史记》;学了《草船借箭》,了解《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了解《水浒传》。学生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了解到的却是一本本名著,这样的编排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给学生打开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窗口。
这一组课文的编排,与六年级下册的外国名著导读的编排意图是一致的: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阅读整本书,感受文名著中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习作方面提出缩写的要求/教材第一次提出这方面的训练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单篇短章的阅读而不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很高,也不全面,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因为篇章固然便于精细研读,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这样精细研读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阅读相关书籍,讲究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何况在通常情况下,整本的书同篇章相比,知识的容量总要大些,思路的拓展总要复杂些。
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与名著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当课文内容相对独立的时候,“课文带名著”重在引出对名著的介绍。如,课文《将相和》改写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几个独立而完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与《史记》中的其他章节没有多大的联系。又如,课文《猴王出世》和《景阳冈》虽然都节选自两部长篇小说,但故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带出对古典名著的介绍,使学生知道所学的课文分别出自哪部名著,这些名著大致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谁,有哪些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出自这些名著,这些名著的地位和价值如何,等等。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名著。如,《将相和》最后写道:廉颇和蔺相如“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由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如果课文内容与名著紧密相连,“课文带名著”不仅要介绍名著,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名著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拿《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要他负责造箭十万,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如果知道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孙权和刘备看清了曹操的阴谋。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去看看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连环画、电视剧、戏曲录像、白话小说,或者老师做相关的介绍,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将相和》根据《史记》改编,课文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一个“将相和”这一完整的故事。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伸敌国”的气势,不仅维护了赵国的国格,也维护了他自己作为一个使者的人格。不要说他经过巧妙斗争胜利地回来了,即使他在这个时候死在秦国的宫廷也是重于泰山。这是赞美蔺相如的生死观,文章也赞赏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深深打动我们的还有:超越个人的名和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荣辱观„„尽管故事发生的时间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精神风貌仍然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草船借箭》以“借”为主线,把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学习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抓住叙述的几要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思考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有条理地表达。此外,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
《景阳冈》《猴王出世》都是属于古典小说,与现代白话文相比,语言风格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句的用法、意思与现在都不一样。如,“筛酒”是斟酒,“榜文”是指旧时官府的告示。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相比白话文,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两篇都是略读课文,因此,不必在词句的理解方面有过多的要求。学生有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做解释,但不必主动讲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两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还是在于把握重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景阳冈》提示语设计:“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课文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老师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阅读相关的名著。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教材导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4课时,回顾与拓展2课时。
四、教学建议 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4课时,回顾与拓展2课时。
四、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编排主题、课文新意都不够,但革命传统题材类的课文还得要编排。/人教版教材从2001年第1版至今没有改过版,有的版本现在已经是第6、7版了,改版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课改之初编写的教材没有重视把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编进教材中。
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从两个方面提出:一是阅读方面,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写作方面,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这一组课文,四篇课文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教学本组课文,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形象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但要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老师感动学生无动于衷;二是老师感动感染了学生,学生也感动。感动只是达到了学习目标的一个方面,语文学习光感动不行,重要的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得到了什么。
本组有些课文,如《金色的鱼钓》《梦想的力量》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课程标准在高年段提出了默读的速度要求,即“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中,还提出了学习浏览的要求,这也是课程标准在高年段提出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要达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靠什么?靠训练。默读、浏览的训练,教材在四年级下册已经有意识地渗透了,如《小英雄雨来》的学习。什么是打好小学的基础?训练默读和浏览 ▲编排这一单元的背景:
a.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4-06-01):“
四、加快课程、教材、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材建设,严格教材审查。„„特别是正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等学科的教材要增加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有关内容,以保证那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革命传统文章、故事进入课堂。要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教材建设中,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广泛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三、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梦想的力量》:编排这篇反映儿童生活的文章,试图改变这个单元课文题材过于革命化、过于沉重,增强课文的可读性和教育的可接受性。关于革命传统课文教学注意的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
a.语文教科书编排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并不影响教科书的整体面貌。/人教版一直没有改动,有的版本教材已经是第5版或第6版了,原因是以前对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重视不够。
b.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不能与守旧落后、过时、缺少时代感画等号。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所描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抒发的感人肺腑的情,无不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使之发扬光大!可以说,这样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如,伟大的长征精神,留给我们的是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是一种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乃至现在提倡的航天精神都是一致的。当今时代的人,仍然需要从这些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和发展。c.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不同于学生的课外读本,选文不能一味以学生的喜好为标准,应体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之精神。事实上,大多数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不但语言典范,思想健康,有启迪价值,而且便教利学。
d.不能一提到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内心就产生反感、产生抵触的情绪,更不能有过激的言行。这与人民教师的职业要求不相符的。●几点建议
a.命传统题材课文,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教学这一类课文,容易把握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往往将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要注意与思想品德课中的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别开来,不能向学生灌输革命的大道理。要做到“文道统一”,把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与感受人物形象和美好品德融为一体。
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一方面,不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得太高,脱离学生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使思想情感的浸润、熏陶变成生硬、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不要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重点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明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有哪些,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如何落实。
b.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的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c.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有点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习课文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材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一些铺垫工作。另外,要做到“难课文巧教”,在“巧”字上下功夫。“巧”体现在要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
例如,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体裁是小小说。这篇课文塑造的是一位普通的老汉——村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小说一般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情节的安排、环境的烘托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表现社会生活。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抓关键点。如,提到董存瑞,我们自然会想到手托炸药包炸敌人碉堡的形象;说到黄继光,就会浮现出他奋不顾身堵敌人枪眼的形象。一些老师在教学《桥》时,常常注意到课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简练、准确、生动,如“像泼”、“像倒”,而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两个最关键的词“揪”、“推”往往被忽略。“揪”、“推”就是《桥》这篇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应该在这两个词语上做足文章,让学生感受老汉——村党支部书记在灾难面前,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不徇私情、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体会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父爱的伟大,体会共产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提示: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否定从整体入手,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整体——部分——整体。
d.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教材编排意图,随意解读革命传统课文。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是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不要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受的屈辱,不要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牺牲的英雄,以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是,近年来却有人任意地解读这篇课文,认为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五壮士奋勇杀敌的段落,“是展示暴力的血淋淋的场面。”于是“有意回避了杀敌的血腥场面,引入‘日寇行礼’的历史细节,教学重点从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和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体验他们爱人民爱民族甚于爱自己的生命的崇高情怀和英雄气概上。”并认为“这是一个可贵的转向。”我没有听过这位老师的现场教学,但非常惊讶于这位老师处理这篇课文的态度和做法,更惊叹于居然有人要“为他们身上所闪现的现代思想、现代精神而激动、呐喊”。这种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思想、现代精神,而不尊重作者表达的情感、教材编排的意图,任意解读、歪曲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是不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