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制图教案(第十章教案)——轴测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十章教案)
——轴测图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一)(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熟知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根据平面立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以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为基点,多看多画,努力开拓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通过轴测图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难点分析] 对轴测投影基本投影特性的理解与应用。[分析学生] 轴测图富立体感,直观、美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段的积累,具备知识基础和作图能力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大的障碍。在作图步骤和作图的规范程度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异,关键在于对平行投影特性的理解和学习习惯上加以引导和强化。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球的投影分析和表面求点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是轴测图?轴测图是采用什么投影法获得的?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能将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因这种图样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能直接显现机件或部件立体效果。为了弥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轴测图的概念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讲授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常用的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交叉演示轴测投影的形成(斜轴测图、正轴测图)。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演示坐标法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演示网络课程中长方体、凹形槽、垫块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轴测投影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骤和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7-4-
1、4-2题。
2、思考题:教材P.89 1、2。
3、预习:教材P.80-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课题名称] 轴测图(二)(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绘制三向圆柱(轴线与各投影面垂直)和圆角的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在熟知圆的正等测投影为椭圆,掌握四心圆近似作椭圆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提高作图质量和作图技巧。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圆柱、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分析]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分析学生] 有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基础,本内容的学习比较顺利,作图技巧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画圆柱上、下底面时,椭圆的平移作图法需要加强练习,以保证作图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在正等轴测图中,同一圆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椭圆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立体上的圆形结构在正等轴测图中的投影均为椭圆,本节主要以圆柱为例讨论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2、正等轴测图中圆角的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进一步讲解演示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徒手进行圆角画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和圆角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步骤;对本节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9-4-3题。
2、预习:教材P.82-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三)(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斜二测图轴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和画法。
2、根据立体的视图能画出其斜二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触类旁通,通过斜二测图的学习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作图技能。[教学重点]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画图方法。[难点分析] 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分析学生] 有画正等轴测图的作图基础,本内容无大的难度,关键依然在于作图方法和技巧。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以熟练掌握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画轴测草图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制图课程的全过程学习,不断培养空间概念和开发创新思维,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斜二轴测图中∠XOY=?Y向变形系数q=?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斜二轴测图能反映物体正面的实形,较之正等轴测图作图更为方便,尤其对于单面有圆形结构的立体,作图简捷直观,因而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节学习讨论立体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正等测图对比讲授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平面立体、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端盖的斜二轴测图的画法等。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掌握作图步骤。
3、轴测图的选择
对比讲解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各自表达特点和适应场合。
4、轴测草图的画法
讲解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学生按教材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不断提高徒手作图的熟练程度。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斜二轴测图的基本参数和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0-4-
4、4-5题。
2、结合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理顺,巩固所学。
3、预习:教材P.90-组合体视图。[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第二篇:机械制图轴测图教案
第十九讲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
题: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 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类似形。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二)正等测图
1、正等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1)形成方法
如图4-3(a)所示,如果使三条坐标轴OX、OY、OZ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倾角都相等的位置,把物体向轴测投影面投影,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图。
(a)(b)
图4-3
正轴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参数
图4-3(b)表示了正等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等测图的轴间角均为120°,且三个轴向伸缩系数相等。经推证并计算可知p1=q1=r1=0.82。为作图简便,实际画正等测图时采用p1=q1=r1=1的简化伸缩系数画图,即沿各轴向的所有尺寸都按物体的实际长度画图。但按简化伸缩系数画出的图形比实际物体放大了1/0.82≈1.22倍。
2、平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
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1)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角顶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并以过该角顶点的三条棱线为坐标轴。先画出轴测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图4-4
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4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棱柱的轴线作为OZ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OX、OY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5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5
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3)三棱锥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三棱锥由各种位置的平面组成,作图时可以先锥顶和底面的轴测投影,然后连接各棱线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7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4)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总结:
从上述三例的作图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具体画图时,应分析平面立体的形体特征,一般总是先画出物体上一个主要表面的轴测图。通常是先画顶面,再画底面;有时需要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或者先画左面,再画右面。
2)为使图形清晰,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可见的轮廓线,避免用虚线表达。
四、小结
1、复习轴测图的种类,轴测图的基本性质,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总结例题,归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4-1(1)、(2)、(3)、(4)
第二十讲 §4—2 正等测图
课
题:
1、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讲解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掌握常见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3、掌握长立体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中三个不同方向椭圆中心的定位和长短轴方向的确定 教
具:模型:圆柱体、圆锥体
教学方法: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在于掌握圆的画法。立体上平行坐标面的圆(投影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为椭圆,要注意平行不同坐标面的圆(各投影面上的圆),其长短轴方向是不同的。讲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复习近平面立体的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绘制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是要掌握圆的的正等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中为椭圆。在曲面立体中,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所以先来讨论圆的的正等测图。
三、教学内容
(一)圆的正轴测图的画法
1、平行于不同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都是椭圆,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画法都是一样的。图4-7所示为三种不同位置的圆的正等测图。
作圆的正等测图时,必须弄清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分析图4-7所示的图形(图中的菱形为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即可看出,椭圆长轴的方向与菱形的长对角线重合,椭圆短轴的方向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即与菱形的短对角线重合。
图4-7 平行坐标面上圆的正等测图
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椭圆的长短轴和轴测轴有关,即:
(1)圆所在平面平行XOY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Z1轴,即成水平位置,短轴平行O1Z1轴;
(2)圆所在平面平行X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Y1轴,即向右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Y1轴;
(3)圆所在平面平行Y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X1轴,即向左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X1轴。
概括起来就是:平行坐标面的圆(视图上的圆)的正等测投影是椭圆,椭圆长轴垂直于不包括圆所在坐标面的那根轴测轴,椭圆短轴平行于该轴测轴。
2、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
“四心法”画椭圆就是用四段圆弧代替椭圆。下面以平行于H面(即XOY坐标面)的圆(图4-8)为例,说明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9所示。
(1)出轴测轴,按圆的外切的正方形画出菱形。(图4-9(a))(2)以A、B为圆心,AC为半径画两大弧。(图4-9(b))(3)连AC和AD分别交长轴于M、N两点。(图4-9(c))
(4)以M、N为圆心,MD为半径画两小弧;在C、D、E、F处与大弧连接。(图4-9(d))
(a)
(b)
(c)
(d)
图4-9
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
平行于V面(即XOZ坐标面)的圆、平行于W面(即YOZ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都与上面类似(请学生分析)。
(二)曲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
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
如图4-10所示,作图时,先分别作出其顶面和底面的椭圆,再作其公切线即可。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圆柱
(b)圆台
图4-10
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
2、圆角的正等测图
圆角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圆周,因此,圆角的正等测图,正好是近似椭圆的四段圆弧中的一段。作图时,可简化成如图4-11所示的画法,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1 圆角的正等测图
强调:在画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时,一定要明确圆所在平面与那一个坐标面平行,才能确保画出的椭圆正确。画同轴并且相等的椭圆时,要善于应用移心法以简化作图和保持图面的清晰。
四、小结
总结例题,说明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4-1(5)、(6)、(7)、(8)
第二十一讲 §4—3 斜二测图
§4—4 简单体轴测图
课
题:
1、斜二轴测图
2、简单体的测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
2、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掌握斜二测图的画法
3、掌握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斜二测图的画法
2、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较复杂的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四棱台、圆台、支座、端盖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斜二轴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正放,而在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方向,采用斜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对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及各自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正等轴测图,本次课我们来学习轴测图的另一种形式斜二测图。
三、教学内容
(一)斜二测图的形成和参数
1、斜二测图的形成
如图4-12(a)所示,如果使物体的XOZ坐标面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平行的位置,采用平行斜投影法也能得到具有立体感的轴测图,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斜二等测轴测图,简称斜二测图。
(a)
(b)
图4-12 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斜二测图的参数
图4-12(b)表示斜二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斜二测图中,O1X1⊥O1Z1轴,O1Y1与O1X1、O1Z1的夹角均为135°,三个轴向伸缩系数分别为p1=r1=1,q1=0.5。
3、斜二测图的画法 斜二测图的画法与正等测图的画法基本相似,区别在于轴间角不同以及斜二测图沿O1Y1轴的尺寸只取实长的一半。在斜二测图中,物体上平行于XOZ坐标面的直线和平面图形均反映实长和实形,所以,当物体上有较多的圆或曲线平行于XOZ坐标面时,采用斜二测图比较方便。
举例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1)四棱台的斜二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13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2 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圆台的斜二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14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3
正四棱台的斜二测图
讲解完例题后,必须强调:只有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投影才反映实形,仍然是圆。而平行于XOY坐标面和平行于YOZ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投影都是椭圆,其画法比较复杂,本书不作讨论。
3、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
(1)在斜二测图中,由于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平面的轴测投影反映实形,因此,当立体的正面形状复杂,具有较多的圆或圆弧,而在其他平面上图形较简单时,采用斜二测图比较方便。
(2)正等轴测图最为常用。优点: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缺点:椭圆作图复杂。
(二)简单体的轴测图
画简单体的轴测图时,首先要进行形体分析,弄清形体的组合方式及结构特点,然后考虑表达的清晰性,从而确定画图的顺序,综合运用坐标法、切割法、叠加法等画出简单体的轴测图。
举例题讲解不同形状特点的简单体轴测图的具体画法。
1、例一(例5-1)
求作切割体(图4-15(a))的正等测图
分析:该切割体由一长方体切割而成。画图时应先画出长方体的正等测图,再用切割法逐个画出各切割部分的正等测图,即可完成。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5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f)
图4-15 切割体的正等测图
2、例二(例5-2)
求作支座(图4-16(a))的正等测图 分析:支座由带圆角的底板、带圆弧的竖板和圆柱凸台组成。画图时应按照叠加的方法,逐个画出各部分形体的正等测图,即可完成。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6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f)
图4-16
支座的正等测图
3、例三(例5-3)
求作相交两圆柱(图4-17(a))的正等测图
分析:画两相交圆柱体的正等测图,除了应注意各圆柱的圆所处的坐标面,掌握正等测图中椭圆的长短轴方向外,还要注意轴测图中相贯线的画法。作图时可以运用辅助平面法,即用若干辅助截平面来切这两个圆柱,使每个平面与两圆柱相交于素线或圆周,则这些素线或圆周彼此相应的交点,就是所求相贯线上各点的轴测投影。如图4-17(d)中,是以平行于X1O1Z1面的正平面R截切两圆柱,分别获得截交线A1B1、C1D1、E1F1,其交点Ⅳ、Ⅴ即为相贯线上的点。再作适当数量的截平面,即可求得一系列交点。
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7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图4-17
相交圆柱的正等测图
4、例四(例5-4)
求作端盖(图4-18(a))的轴测图
分析:端盖的形状特点是在一个方向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上有圆。如果画成正等测图,则由于椭圆数量过多而显得烦琐,可以考虑画成斜二测图,作图时选择各圆的平面平行于坐标面XOZ,即端盖的轴线与Y轴重合,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8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a)
(b)
(c)
(d)
图4-18
(e)
f)
(圆盘的斜二测图
第三篇: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
第七课:机械制图基础1平面图形 图层设置 尺寸标注
例题7.1: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
作图步骤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新建3个图层“尺寸标注,对称轴,轮廓”并作相应设置,把对称轴图层设为“当前”,点确定,完成图层设置。
步骤2:先用点划线画两条相交对称轴确定直径23的大圆圆心,在用偏移方式确定另外5个圆心,如图1图2所示。
步骤3:设定“轮廓”图层为当前图层,画圆,如图3所示
步骤4:画长方形外轮廓及圆弧,圆弧用画圆修剪方式。用“打断”方式修剪小圆对称轴,用夹点方式修改对称轴长度。
步骤5:设定“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用直径,半径,线性方式标注尺寸,注意:先里后外,里小外大,尽量标注在轮廓外。标注时把捕捉端点和线宽设置关闭,比较精确。
例题7.2: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 作图步骤
练习7.1 画出如下图形: 作图步骤:设置极轴追踪角为30度.作图方法小结:
3、虚线(hid)
4、标注(dim)
二、先用点划线画出对称轴设定布局。画出对应的圆及圆弧,再画其余轮廓线。适用于圆弧较多的图形。
三、先画出主要轮廓线,其余部分画在容易定位的地方再移到合适的地方,最后再补画对称轴。
第八课:机械制图基础2 三视图 例题8.1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步骤1.设定图层如图
2、设定obj图层为当前图层,画出三个视图轮廓线,先画主视图,再画左视图和俯视图。
3、设定hid图层为当前图层,画被遮住的轮廓线。
5、设定dim图层为当前图层,标注尺寸。
主视图画法参考:使用方法“镜像”
例题8.2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三视图
练习8.1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答案: 练习8.2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三视图 第九课:机械制图基础3 轴测图(正等测)例题9.1画出下面轴测图
设置:在状态栏“极轴”处按右键,调出“草图设置窗口如图。捕捉类型和样式选“等轴测捕捉”
极轴追踪选“增量角30,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画轴测圆时可按f5键切换。
第四篇:《建筑制图与识图》经典教案--第四章 轴测图
第四章 轴测图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正轴测图和斜轴测的形成及作用,掌握正等轴测图和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点:绘制轴测图时,作图线较多,且纵横交错着。为此,应要求底稿线要细、浅,保留圆或圆弧定心的位置,以便于加深图线。重点:轴测投影的形成原理和分类
难点:形体的正投影图绘制正等测和正面斜轴测 关键:轴间角、轴向变形系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或内容: 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二. 正等轴测图
三. 斜轴测图
本章是解决形体立体图的画法,学生通过学习轴测图学习会画简单的立体图,从而建立空间立体概念。
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
一、轴测投影的分类
1、正轴测投影:当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与投影面倾斜,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
2、斜轴测投影:当形体两个方向的坐标轴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
二、轴测投影的几个名词
1、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图所在的平面。
2、轴测投影轴:空间坐标轴ox、oy、oz 在轴测投影面上投影ox1、oy1、oz1
3、轴间角:轴测轴之间所夹的交。
4、轴向变形系数:p= q= r=
三、几种常用的轴测投影
1、正等测
2、二等正轴测
3、水平斜轴测
4、正面斜轴测
【例题1】四楞台的轴测图
【例题2】六楞锥的轴测投影
【例题3】垫块的斜二轴测图
$1.2 曲面体的轴测投影
画曲面体的轴测图关键是解决圆的投影变成椭圆的画法。
一、椭圆的画法
1、四心圆法
2、八点法
3、坐标法
二、曲面体的画法示例 【例题1】画圆柱的轴测图。
【例题2】画圆台的轴测图。
【例题3】画平板圆角的轴测图。
【例题4】做出圆台的正面斜二测。
第五篇:机械制图教案
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础
[课题名称] 课题一 投影法的概念及三视图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二、能力目标
1、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能运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
四、教学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分析学生]
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
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5分钟);第三章§1(30分钟);§2(4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5分钟)
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平面图形的画法。
二、导入新课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30分钟)
教师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自然现象,如:人或者物体在阳光下会留有影子……然后请学生思考影子和物体之间有何联系。据此提出投影和投影法的概念。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讲授过程中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投影法的特点,总结得出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
2、三视图的形成(40分钟)
(1)教师通过课件给出下图说明采用三视图的必要性
(2)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投影面的展开。
(3)通过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①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三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
③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
4)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1练习。
四、小结(5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五、作业
1、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2。
2、预习点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二 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点的投影的方法;
3、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画点的投影的方法,并具相应的能力。
2、熟悉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三、素质目标
1、能够利用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等已知条件求作点的投影;
2、能利用点的投影、点的坐标判断空间点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和点的三面投影画法。
2、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教学重点] 点的投影规律及点的投影的画法 [难点分析] 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分析学生]
1、在上次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
2、对点的三面投影画法,本次课只要求初步的能力,随着本章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会有较大的提高。
3、机械制图课开讲已近一个月了,尚未出现过深过难的内容,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一旦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要及时辅导,使他(她)跟上班集体,以适应学习后继较难的内容。[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点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投影法的概念、分类以及正投影法的特点。
2、试述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师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总结及补充,借此对上次课 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从集合的角度物体的组成可以看做:点--线--面--体。也就是说点是组成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熟悉点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是以后学习线、面包括物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点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点。
得出结论: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2、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点的投影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②把点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三面投影; ③把投影面展开,得到点的三面投影图。
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点的投影标记,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
3、点的投影规律
结合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点的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即点的投影规律:
①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长对正)②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高平齐)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宽相等)利用课件给出例题 师生共同解决
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
利用课件从点的投影的直观图分析得出:(1)点的坐标的含义:点的x坐标,点到W面的距离;点的y坐标,点到V面的距离;点的z坐标,即点到H面的距离。
(2)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两根坐标轴围成一个投影面,点的任意一面投影可以用两个坐标值来确定。课件给出例二
5、两点的相对位置
(1)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它们的坐标来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由x坐标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由y坐标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由z坐标来确定。
(2)重影点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坐标特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四、小结(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投影标记和三面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五、作业
1、习题集P.18题3—2,小题2;P.19题3—3,小题2;P.21题3—4,小题2(2)(3)(4)。
2、思考:教材P.75思考题3、4。[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三 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二、能力目标
能进行直线的投影作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会画直线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会画直线的投影。[教学重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直线投影的方法。[难点分析] 如何利用直线的投影特性求做直线的投影。[分析学生]
2、画直线的投影,基础在点的投影,在熟练掌握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学生有这个能力。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本次课难点,教师应先通过课件或者是实物演示明确各种位置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先掌握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点,再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间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得出各种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0分钟);直线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2、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空间的物体是由面来围成的,而一个平面则是由直线段来围成,所以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习近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在掌握了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再来研究一下直线段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首先取教鞭或者是直线模型进行演示叫学生观察并请学生自行思考说出直线的投影。分析得出作直线投影的方法:作直线投影实质就是求作直线段端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直线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讲授直线倾斜于、平行于、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直线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2)积聚性(3)类似性
3、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30分钟)根据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直线分为三类:
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直线的定义及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
(1)投影面垂直线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铅笔作为线段分别演示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点;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2)、投影面平行线
带领学生用铅笔作为线段先直观演示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教师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它的位置特点、投影特性。另外两种学生自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长并倾斜于投影轴;其余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小于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师生共同演示一般位置直线,并分析得出起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均为缩短的斜线段。
4、例题讲解与练习(20分钟)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直线的投影规律;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6题3—6中3、4小题; P.27题3—6中小题6(2)、(3)。
2、课后预习近平面形的投影。[板书设计] 结合相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四平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读平面形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
1、能在理解平面形投影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投影特性作图;
2、能正确分析物体表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点。
四、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教学重点]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教学难点] 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完成平面的投影作图。[分析学生]
1、有了点和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只要点线投影掌握好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不会很困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后进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安排:复习旧课(10分钟);平面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为学习习近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平面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平面的三面投影,首先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如:书本、练习本或者是三角板当做一个平面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叫学生观察它们的投影。分析得出作平面投影的方法。平面由直线段围成,而直线段则由点组成,得出作平面形的投影实质是求作平面形各个定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平面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空间平面对一个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讨论平面平行于、垂直于、倾斜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平面的投影特性。
(a)真实性(b)积聚性(c)类似性
3、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平面分为三类:
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平面的定义及对它们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1)、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引导学生利用书本或者是三角板摆出不同情况的投影面平行面即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分析平面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而得出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得出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在平面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形;其余两个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面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书本或者三角板作为平面分别演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平面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倾斜直线;其余两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
(3)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请学生用手中的三角板摆出一般位置平面,观察其投影,归纳总结出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都是比原形小的类似形。
4、例题讲解与练习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9题3-6中小题8(2);p30题3-6中小题8(3)、9(1)、(2);p31题3-7中小题2、4。
2、预习:平面立体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