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高庙王第一小学2012---2013下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信息窗3 第一课时
同 分 母 分 数 连 加 连 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8-P40.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1、5/6的分数单位是()3/8是()个1/8 6/7是6个()/()6个1/11是()
2、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二:情境引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预计生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高庙王第一小学2012---2013下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上面问题中,一步的随机解决,重点解决”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三.探究新知
1.师:我们先来解决三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师: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三个分数直接连加,计算更加简便)教师板书:1/15+2/15+8/15 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计算出算式:1/15+2/15+8/15= 的结果,分组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甲:1个十五分之一加2个十五分之一在加8个十五分之一,是11个十五分之一,结果是11/15 乙: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 预计生能说出: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及时评价)„„ 高庙王第一小学2012---2013下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2.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
教师友情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可以用假分数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九分之一减去5个九分之一再减去1个九分之一,结果是三个九分之一是3/9 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3/9 生:我的结果是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
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5/9=6/9,然后用1-6/9=3/9=1/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3.归纳与总结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
(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四.拓广应用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随意找出其中两道题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学困生),集体订正。高庙王第一小学2012---2013下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自主练习2、3自主完成;
自主练习4,同桌交流做题思路在独立完成。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1-1/9-5/9=3/9=1/3
第二篇: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3计算13/15+4/15+7/1
5观察这题的特点:同分母分数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进行校对。指出注意点:最后结果的处理。
出示例4计算8/11-3/11-5/1
1观察题目的特点
尝试练习,强调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1、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方法怎样?
2、最后的结果怎样处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三篇: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练习课
课 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练习课 教案序号:27 授课时间:2013、4、2 课 型: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
3、正确分析和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只能分子相加减,分母还是原来的分母。②运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③整数1可以化成同分母假分数,进行计算。
④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⑤有括号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就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但括号内计算的结果可以约分时,不必急于约分,等到和括号外的分数计算后,可约简的再约简。教学过程:
1、填空(1)+表示()个加()个,一共是()个,就是()。
(2)-表示()个减()个,还有()个,就是()。
2、计算1/6+5/6+1/6= 5/9+2/9+8/9= 7/12+2/12-3/12= 1-1/3-1/3=
3、指名说出同分数分母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4、独立完成自主练习5、6、8、10认真审题,注意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5、自主练习7,开火车口答的形式完成,关注学生的熟练程度。
6、自主练习9,小组交流讨论后完成
指名说出如何正确的填出括号里的数,集体订正。
7、补充练习
(1)+++……+++=(2)1-5/9-4/9=(引导学生探索,当分子相减为零时,所得的结果应怎样书写,为什么?)
8、归纳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回答提炼重点,概括归纳。(锻炼培养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确立了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要学习,以老师开放性设问贯穿始终为主要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力求做到三点:
一、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自学数学。
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课本,引导学生看什么,怎样看,有哪些收获,存在什么问题,让他们在自读中体验计算方法,感悟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自读自悟,自求自得。
二、把握知识的关键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让学生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弄清算理,有根据地提出多种创见,得出两种不同的算法。
三、把握能力的发展点,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既有与例题程度相当的“保底”题,又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式题,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有用,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第五篇:连加连减下册教案
同课异构
教案
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李珍霞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二、教重点
正确掌握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四、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贴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贴画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15+6=
25-8=
30+7=
6+24=
27-9=
14+6=
20-7=
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二、新授课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1.出示情景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同课异构
教案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4—8=46(个)]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
(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54—30=24(个)] 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
列式:54-(8+22)
=54-30
=24(个)
答:还剩24个面包。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练习。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同课异构
教案
(4)列式计算:94—34=60(个)60—29=31(个)
或34+29=63(个)94-63=31(个)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94-34-29或94-(34+29)
2.教科书第3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58-6-7或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