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加连减教案
10以内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正确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的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含义 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8+9= 8-7= 2+5= 0+9= 4+3= 7+1= 2.怎样列算式
列出算式,观察所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二、创设情景,初步体会
1.学生说一说图意,明明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像题一样吗?那么在家里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好吗?
a、出示喂小鸡的情景
5只鸡在吃食,又跑了2只,看到了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列算式?
5+2=7(只)
b、又来了一只,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下刚才的画面呢?
明明喂了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引导学生提问:一共有多少只,该怎么列算式呢?
5+2+1=8(只)
这道算式和我们之前所学的算式一样吗 ?
师归纳:像5+2+1这样连续相加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加,这道算式该怎么计算呢?
5+2+1 7 8
先算5+2=7再算7+1=8 c、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这个的画面呢?
有4只小熊在抓蝴蝶,跑来了2只,又跑来的1只,问一共有多少只?
4+2+1=7(只)
先算4+2=6再算6+1=7 2教学例2 a、小鸡吃完饭后回去干嘛呢?走了
先看看走了2只鸡这个该怎么列出算式呢? 8-2=6(只)又走了2只 8-2-2=4(只)师归纳:像8-2-2这样连续相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作连减 讨论连减的计算过程
先算8-2=6再算6-2=4 c、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这个的画面呢? 天上有9只白鸽飞走了4只,又飞走了2只,问还剩下多少只
9-4-2=3(只)
学习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和连减。连加和连减的顺序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次进行
三、巩固练习
看图,说说该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并列式计算
第二篇: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过程与方法:能有条理的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难点:掌握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熟练地计算。教学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口算号列车正向你们开来呢,想不想坐呢?想的话就要完成下面的算式,会做的小朋友是谁呢!4+1=
5+2=
5-2=
8-2= 5+3=
7+1=
3-1=
6-2= 思考:计算完这些算式,有没有小朋友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呢?(引出:上面一题的得数是下面一题的第一个加数)
揭示课题: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很快就发现了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发现的规律坐上口算号列车去开心农场玩一玩吧。
二、情境探究
(一)连加
1、谈话:看,口算号列车带我们到了哪里?开心农场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来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南瓜园)
2、谈话:秋天到了,小红正帮着收南瓜呢,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集体交流。(第一个筐里有4个,第二个筐里有2个,小红有运来了1个,一共有7个南瓜 问:你能看图提一个问题吗?(一共有几个南瓜?)
3、思考:这个问题把小红难住了,你能帮帮小红吗?将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学生交流想法,集体交流,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4+2=6,6+1=7 4+2+1= 针对第二个算式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算式的?(本来有4个加2个,后来又运来1个就再加1个)
4、问:“4+2+1=”可以怎么算?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讨论好就坐正。交流算法并板书:4+2+1=7 ↓ 6 问:谁能将计算过程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说明:像这样连续加起来的算式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6、指名完整的读一读算式:4加2加1等于7
7、完成想想做做左边的图
先说图意,再写算式,交流算式和计算过程,说说每个数代表的意思
(二)连减
1、谈话:南瓜运完了,勤劳的小红又去别的地方帮忙了,他在忙着干什么呢?
2、谈话:数一数,一共有几根丝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次摘了3根,又摘了1根,还剩4根)
3、提问:怎么用算式表示? 板书:8-3-1=
4、思考:怎么计算呢?将你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指名说:先算8-3=5,再算5-1=4 板书:8-3-1=4 ↓ 5
5、问:刚才连续加的算式叫连加,那这个算式叫什么呢? 说明:像这样连续减的算式叫连减(板书:连减)指名读算式:8减3减1等于4
6、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右边图
先交流图意(一共8个正方形,先去掉了4个在去掉2个,还剩4个),说明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问:你能写一个连减算式吗?指名写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数小鸟
谈话:小红在开心农场里忙的不亦乐乎,连小鸟也不禁飞来凑热闹了。你能看图说说什么意思吗?
说明:树上有4只,有飞来了3只,接着飞来了3只,一共有10只。问:那怎么用算式表示呢? 4+3+3=10 交流每个数的含义并读一读。
2、数小鸭
谈话:农场旁边的池塘里,一群小鸭正在开心的嬉戏呢。你看懂了什么意思吗? 问:怎么用算式表示? 9-2-4=3 交流每个数的含义并读算式
3、数小车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接下来老师就要出点难题考考大家了 仔细看图,将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伴听 指名交流:“一共有多少辆车?“怎么计算?
(车一辆一辆开走)问:“还剩多少辆?“怎么计算?指名交流
2、活动时间
谈话:小朋友们在开心农场里玩的开心吗?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你们自己动手玩一玩。
要求:小组合作,用你带来的物品摆出可以用连加或连减计算的情境,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让他写算式,看哪个小组想的最有创意,写的算式最多。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展示
五、总结全课
小朋友真聪明,没有问题能难得了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
第三篇: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张丹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的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难点: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是在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这对掌握10以内加减法无疑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进行两步计算,能锻炼短时记忆,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而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丙:7+2=9;丁:9+1=10。或甲:10-2=8;乙:8-3=5;丙:5-1=4;丁: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进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这个数,第三题开头的数正好是延缓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进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进述:4+2+1=7。)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4+2+1=7。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进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下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回答板书算式,并式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课题)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背后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河里有9只鸭,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还有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第四篇:连加连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笼统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同学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公开课教案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2+4(再加 3)
9-2(再减 5)
6+1(再加 2)
10-4(再减4)
3+4(再加1)8-2(再减3)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1)师:听,什么声音?(图 1)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鸟。(图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2 + 3 = 5 师:(出示图 3)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同学跟读)师:谁再来试一试。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2+3+1=6 5(2)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 3 + 4 = 7,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3)模仿练习师:谁来算一算(卡片)5+2+1= 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1)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同学自由编题,并列式。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 6-2-1=1 4(2)模仿练习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身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各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自由交流,补充小结)按从左往右的次序算。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练习师:这 8 个算式,只要算出结果就显示了学校的电话号码,比一比,看谁第一个得到号码。2+1+2=-2-2=
5+1+3= 9-1-3=
8-2-5=
1+4+2= 10 -3-2=
2+2+2= 2.看图列式 3.加深练习2+()+3=10
7-()-3=1
()-3-2=4
师:你是怎样想的? 4.独立练习()+1+4=7
9-4-()=0
()-2-3=2 5.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学得怎么样? 6.拓展练习填数:把 1、2、3、4、5 这几个数填在方格中,使每行3个数的和等于10。板书: 连加,连减 2+3+1=66-2-1=3 5 4 从左到右计算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同学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认知——开拓思维”四个环节,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同学有兴趣的情节为依托,拉近同学与数学的距离,让同学在具体的活动中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沛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
通过这节课的两次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有效,更要向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本课的复习引入阶段,我第一次教学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开小火车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看看这列火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然后 25 个小朋友每人算了一道加法或减法题。这样的设计,外表看来练习题较多,而所花时间较少,但是同学每人也只是算了一道题,并没有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于是,在第二次教学中进行了修改,“小朋友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看卡片用手势表示结果,然后继续听题,响亮地报出得数。”我一共抽了 5 张卡片,报了 5 道题,合起来也只不过是 10 道题,但对同学来说,他们每人都算了 10 道题。比第一次的练习量增加了很多,达到了教师预设的复习引入的目的。又如,在从连加过渡到连减的过程中,原先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已经认识了连加,那猜一猜,还会有什么题呢?”“你能将这道连加题改编成连减题吗? 6+2+ 1 ” 这样的过渡有些僵硬,同学在老师设计的框架下思维并没用得到真正的发展,没有创新。因此,我将原设计修改为,“小朋友们猜得真准,那么,你能运用这 6 只鸟来编连减题吗?”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同学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发挥各自的想象,不但编出了连续减两次的连减题,甚至编出了鸟儿全部飞走的连减题。“树林里原来有 6 只小鸟,飞走了 2 只,又飞走了 3 只,又飞走了 1 只,现在还剩几只小鸟? 6-2-3-1= 0 ” 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很快就掌握了连减题的特征,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同学创设好情景,为同学设计好实践的过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学会数学,学好数学。我们教师在设计的同时要多位同学考虑,要考虑到他们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实效。
第五篇:连加连减教案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7页—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掌握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和运算。
教学难点
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图。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南瓜地)你们想不想去南瓜地里帮助农民伯伯摘南瓜呢?(想)如果想要去帮助就得先通过农民伯伯的小小测验。
一、旧知铺垫、竖式计算: 78+14=
72-28=
指名板书
2、口算: 4+8+5=
17-8-4 = 学生口算
二、情境引入 学习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真是不错,都通过了农民伯伯的测验,下面我们就到西瓜地里去看看吧!(出示摘南瓜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第一组摘了 28 个南瓜,第二组摘了 34 个南瓜,第三组摘了 22个南瓜。
师:那你们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第三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
师:要想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应该怎么样列式?、列式计算
学生口述后教师板书: 28+34+22=
【设计意图:通过帮农民伯伯摘南瓜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引出连加算式。】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组织学生讨论:
师:怎样计算这道题?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答。
教师巡视看学生有多少种解题方法。
2、谁来把你的解题方法汇报一下。
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基本上会有三种)、师:为了写法简便,我们采用竖式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出错,又简单。以后我们就用种方法进行计算。
4、师:为了检查你们刚才学习新知识的情况怎样,老师给你们出了一道练习题。出示练习题: 46+25+17=
【设计意图:重点放在引导小组讨论怎样合理计算。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强调基础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5、出示运西瓜情境图 学习例2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们一共摘了 84 个南瓜,第一车运走了 40 个,第二车运走了 26 个。
师:我们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列出算式: 84-40-26=
师:你们能用刚才计算连加的这种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尝试计算。
师: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我们可以先求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南瓜,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也可以求出还剩多少个南瓜。
生: 84-40 这一步我们可以口算,剩下那一步再列式,这样可以简便些。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你们真棒!
师:下面我们再来检验一个你刚才学的怎么样?请看这道题。出示练习题: 90-58-24=
【设计意图:学习连减时先让学生看图,因为学生已经有连加的基础,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很困难。】
四、巩固练习
口算
37+28+19=
54+20+16=
72-6-40=
40-23-12=
五、全课小结
师:计算连加和连减时应注意什么?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学反思
《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例 1 让学生全班讨论、交流。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的不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知识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此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最优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例 2,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根据连加的坚式计算方法,自主探索连减的笔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又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能口算的可以口算,要根据实际需要示活地选择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