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50---51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2.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条理地巩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长、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教具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回忆:学生回答时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还学过了那些知识? 生汇报,师出示相关知识点: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3、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
4、出示情境图
(1)石膏线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60元。这里石膏线说的是什么?木地板说的又是什么?
明确:前者说的是长度,后者说的是面积。
(2)我的房间长5米宽3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我的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5╳3=15(平方米)
引入:今天我们就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来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小组讨论:上面的知识你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吗?
2、汇报:
生: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分 生:按周长和面积分 教师根据生回答形成板块: 周长面积 长方形 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填表
含义
周 长 面积
计算方长方形 法
单位
正方形
(3)讲评:幻灯片显示学生填的情况。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大家表现得都很棒!那么有信心接受下面的挑战吗?
1、第一关:思维快车
你能给下面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②一棵大树高15()。
③小明的身高146(),体重32()。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2、同学们思维敏捷,顺利闯完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明察秋毫。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口答:说说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提问:这里周长和面积都是用4╳4,那我们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个算式里4的含义是不一样的。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恭喜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数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关:智能比拼。
①、果园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②、学校操场长100米,宽50米,明明围着操场跑了3圈,他跑了多少米? ③、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④、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一个农民伯伯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地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有一天,哥哥给它的地围上了篱笆,弟弟用同样长的篱笆去围,结果发现弟弟的篱笆不够围一圈。这时,两兄弟就发生了争执,都认为对方的地比自己的地大,认为父亲不公平。同学们讨论一下,你的意见呢?
师:用篱笆去围这两块地,篱笆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1、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边长1厘米)围出几种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师:比较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2、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画出几种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从上表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小结: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最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差距最大时,周长最大。„„
四、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堂上我先从问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让学生全面地回忆关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一定的标准给知识分类整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通过对学生概括的适当评价,通过板书勾画所概括的知识结果和学生填表,以此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2)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而这节课是一节复习整理课,基于这一数学理念,渗透数学方法就要从学生初步学习疏理知识方法开始。学生在讨论学习后,以填表格的形式系统性地梳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板块化,最后再是知识的巩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 索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掌握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最终目地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地,真正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化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用建议。本教案时按照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为实现开放生成性课堂而努力。
3、需破解的问题。能否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1节课内完成,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滕州张汪中心小学
殷奎奎
第二篇:面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篇一: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类别: 小学数学编号: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 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数学思考方面: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室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情感与态度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
【设计思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以此引出收集分析题中条件的需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整理条件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操作经验为
依托,利于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激发探索的愿望;之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再次探寻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灵活的、有序的思考。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连接,而且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引出策略
1、提问:你能画一幅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的示意图吗?画画看。说一说画图时要注意什么?(长画得稍长些,宽画得稍短些)你会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指名口答)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关系式来表达这三者的关系?
2、谈话:刚才你们画出了长方形的示意图,也解答了简单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简短的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分析条件,探究质疑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齐读题目,提问:这道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提问:你觉得像刚才这样介绍这道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弄得很清楚吗?数量关系明显吗?
(3)这么多的文字,很难理解它的意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策略是应需而求,不使用一些策略,问题就很难解决。这时要给足学生寻求策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以问题的文字表述为根基,自由构造。】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整理。
找出两个典型,让学生分别介绍是怎样寻找出策略的。明确:(1)先画出原来的长方形花圃,告诉我们长8米,我们就画一条线段表示长8米。
(2)没有说宽是多少,我们就大约的画出宽,但是宽一定比长短。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策略。】
3、谁来读一读题目中的另外两个条件(指名读条件),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这些已知条件,应该怎样在示意图中画出来呢?3米在哪里呢?大约画多长?哪一部分是18平方米?谁到前面来指一指,再画出来、写清楚。
指名板演,全体学生评议、补充、修改。
4、大家对这样的整理有什么意见吗?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哪种整理更好些?
同位同学相互交流,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建议,学生修正示意图。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有关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使用画图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更好些,让学生经历策略优化的过程。】
三、自主解答,体会策略
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在图上怎样表示呢?学生指着图说清楚后补写“?平方米”。
谈话:要求这个长方形(指着图)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你认为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
(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指名板演。
(2)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3)谈话:我们再来反思一下解题过程。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来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们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提问:画示意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形象地表达题意,学生容易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运用策略的优越性。】
四、回顾反思,整理策略
1、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一步骤很重要?
2、画图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①根据题目的文字表述,要一句一句地把条件和问题画图表示并进行标注。(教师示范画图)
②尽量美观、清晰,长方形的长和宽大致合符比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思中,感受画示意图是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会其价值,并且学习画示意图的基本方法。】
五、拓展运用,巩固策略
1、出示“试一试”
(1)指名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指名板演。
(3)启发:根据画出的示意图,你认为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先要求出什么?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鱼池的长?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现在鱼池的宽?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4)提问:谁来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5)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相比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比例题复杂在哪里?
【设计意图:“试一试”是例题的一个简单变式,即由长的增加变为宽的减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画示意图的具体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齐读题目,把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说给同桌听。
(2)学生独立作图,指名板演,共同评议。篇二: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教学设计)1 2 3 篇三:
1、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2.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条理地巩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长、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教具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回忆:学生回答时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还学过了那些知识?
生汇报,师出示相关知识点: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3、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
4、出示情境图
(1)石膏线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60元。这里石膏线说的是什么?木地板说的又是什么?
明确:前者说的是长度,后者说的是面积。
(2)我的房间长5米宽3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我的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5╳3=15(平方米)
引入:今天我们就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来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小组讨论:上面的知识你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吗?
2、汇报:
生: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分
生:按周长和面积分
教师根据生回答形成板块:
周长面积
长方形
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填表
含义 周 长 面积 计算方长方形
法
单位
正方形
(3)讲评:幻灯片显示学生填的情况。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大家表现得都很棒!那么有信心接受下面的挑战吗?
1、第一关:思维快车
你能给下面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②一棵大树高15()。
③小明的身高146(),体重32()。
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2、同学们思维敏捷,顺利闯完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明察秋毫。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口答:说说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提问:这里周长和面积都是用4╳4,那我们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个算式里4的含义是不一样的。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恭喜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数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关:智能比拼。
①、果园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②、学校操场长100米,宽50米,明明围着操场跑了3圈,他跑了多少米? ③、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④、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一个农民伯伯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地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有一天,哥哥给它的地围上了篱笆,弟弟用同样长的篱笆去围,结果发现弟弟的篱笆不够围一圈。这时,两兄弟就发生了争执,都认为对方的地比自己的地大,认为父亲不公平。同学们讨论一下,你的意见呢? 师:用篱笆去围这两块地,篱笆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1、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边长1厘米)围出几种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师:比较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2、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画出几种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从上表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小结: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最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差距最大时,周长最大。??
四、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堂上我先从问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让学生全面地回忆关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一定的标准给知识分类整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通过对学生概括的适当评价,通过板书勾画所概括的知识结果和学生填表,以此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而这节课是一节复习整理课,基于这一数学理念,渗透数学方法就要从学生初步学习疏理知识方法开始。学生在讨论学习后,以填表格的形式系统性地梳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板块化,最后再是知识的巩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 索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掌握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最终目地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地,真正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化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70~74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感知它们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
教具: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个。
学具:学具袋8套[蓝色长方形(长18厘米,宽6厘米),粉色长方形(长12厘米、宽9厘米)各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面积1平方厘米学具若干、1平方分米的学具1个] 课前谈话:
同学们,平常你们会拍手吗?今天你可不一定会。信吗?那好,把左手背后面,伸出右手。预备,拍--看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现在,伸出你右手的好朋友——左手来,拍。(呵呵)就这小小的一个动作都需要一起合作完成。老师希望今天这节课我们能够合作得非常愉快,希望大家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快乐学习,你们愿意吗?上课。教学过程:
一、感知体验,认识面积,揭示面积的意义。
1、物体表面有大小
(1)刚才大家在拍手的时候,我发现**的手掌小,**的手掌大。这里的大小是指什么?不光手掌有面,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面。让我们找一找、摸一摸我们身边一些物体 的面。(师示范摸黑板面)
(2)让学生摸一摸课桌面、课本的封面、凳子面,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3)师:谁能说说,黑板面和课桌面,哪个大?课桌面和课本的封面,哪个小?(4)师总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用面积描述周围的物体。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什么?手掌面的大小就是——?
2、封闭图形有大小
(1)以前我们学过不少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像这样的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吗?(图片出示)(板书:封闭图形)(2)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揭示面积意义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现在又知道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那么什么叫面积呢?(板书课题:面积)完整地说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完善板书:添上一个“或”)(2)生齐读一遍。
二、比较面积大小,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你能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三角形和圆形哪个面积小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把一眼就能看出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叫观察法。
(2)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出示面积相差不大的两个图形)你还能直接看出它们谁大谁小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你们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 师:我们把这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叫重叠法。
(3)你能说说这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呢?(出示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两个长方形)①师:这两个图形我们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都不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谁大,该怎么办? ②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③请小组长将1号学具袋中的小图形取出来,放在桌上,小组内的同学先看一看,有哪些图形?然后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摆一摆、量一量。比比看,那个小组分工合作好,完成任务速度快。小组活动开始。④学生操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真能干!在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有的小组选用的是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来拼摆的,有的小组选用的是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形来拼摆的,有的小组选用的是大小一样的圆形来拼摆的,他们都得出了两个长方形面积同样大的结论。还有一个小组测量蓝色的长方形的面积是用小正方形来拼摆的,测量粉色的长方形面积是用小长方形来拼摆的,这样比较可以吗?为什么?
⑤师总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⑥师追问: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总结过渡:为了便于拼摆和测量,我们选用一定标准的正方形来做面积单位。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完善课题板书: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张贴文字片)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想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一)认识平方厘米
(1)量一量:请同学们在2号学具袋中找出一个最小的正方形,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学生量后汇报。)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张贴文字片)
(2)比一比:现在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的哪个指甲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想一想,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
(4)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纽扣、开关按钮、电脑显示器上的按钮、小字本上的小方格。)
(5)估一估:请同学们将书翻到课本第74页,看“做一做”的第1题,先估计右面的
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6)过渡设疑:现在请你们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我们的课桌的面积,你认为
合适吗?为什么?
(二)认识平方分米
(1)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比平方厘米稍大些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那么边长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呢?(张贴文字片)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像老师手中这样大的正方形。像这样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张贴1平方分米的模型。)(教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平方分米。)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它们的面积大约就是1平方分米。(出示碟片、插座面板、手掌、粉笔盒的一个面、方便纸碗的底部的一个面。)
(3)请你利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估一估,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认识平方米
(1)我们现在已经学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如果现在请你测量学校
操场的面积,你想选择哪一个呢?为什么?(引出平方米。板书:平方米)(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张贴文字片)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找找看,在哪儿?谁愿意上来指一指?(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请你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量完后,将它的面摸一摸,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3)请同学们估一估: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个同学?(出示1平方米的模型)
师总结性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
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说说测量较小的物体或图形的面积用什么作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测量较大的物体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小结: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测量我们想知道的物体的某一个面的面积。
四、巩固练习比内化
师:现在就让我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快乐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吧!1智慧填一填。(出示文字片)2快乐比一比。(练习十八第一题)
五、快乐梳理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这一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四篇: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范文)
一、情境引入
1、物体的表面
(1)、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一面我们平时都叫它什么?(书皮、封面、正面……)(2)、其实,不管是封面还是书皮、正面等等,我们都叫它书的表面.(3)、这是手的表面;这是脸的表面,这是课桌的表面;…… 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用手摸一摸.……
(4)、同学们,刚才我们例举了那么多例子,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它们都叫什么的表面?(物体的表面.板书)
2、物体表面的大小.(1)、这有两个本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2)、我们是比他们的轻重吗?还是厚薄吗?还是其他的什么呢?(我们比他的表面的大小.板书大小)(3)、大的本子表面大,他的面积就大;小的本子表面小,他的面积就小.也就是说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那么什么是这本书的面积?什么手的面积?…… 小组讨论,同桌大声说一说.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做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认识平面图形.师: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让电脑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阿凡提的故事!(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是表示长度。
生: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一块地,就等于没有得到。师:是呀,那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感知面积
师: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是一条线。
师: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 生:尺子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再仔细观察,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 生:桌面大
师:再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封面和桌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师: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 生:不能。尺子量的是长度,不是面的大小
师:说得对。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师: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 生:(略)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谁最大? 生:长方形最大
师:你是怎样比的?
生:把圆放在长方形里面,还没放满。师:那么,正方形和三角形呢? 生:三角形可以放在圆里
生:正方形可以放在三角形里
师:说得真好。现在谁能说说,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 生:长方形最大,正方形最小。
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三、引导探索面积单位
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图形1和图形2,比比哪个大?说说怎么比? 生:图形2大。我是把图形1和图形2叠起来,图形2还有多出来的部分。
师: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么你还能想办法比一下图形2和图形3,谁大?(说明:图形2和图形3重叠后,都有一部分多出来,只用重叠法无法比较)
生:老师,我先把它们叠起来,再把图形2多出来的剪下来,剪下来的部分再和图形3多出来的比(学生边剪边说)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你真会动脑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发现他们的边有长短,用尺子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也可以比。生:还可以算一算。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但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如果剪桌子,桌子就坏了。我们要保护桌子。
师:你真有爱心!是呀,我们不能用剪刀去剪桌子,要保护他们,他们是工人叔叔辛苦生产出来的。
师:老师给你两张铅画纸,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以在铅画纸画出桌子的大小。生:做一个桌子的模型。
师:但是,如果只有这么小的铅画纸呢?
生:可以一个个摆过去。
师:怎么摆?请同学们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教师统一发给小方块),看看分别要摆几个?
生:一个(长方形)要摆8个小方块,另一个(正方形)要摆9个小方块。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个比较大?为什么?
生:正方形大,因为它摆了9个,比8个多。
师:请同学们再来摆一下你刚才找出来的图形1,用你信封中的小方块摆一摆,有几个方块那么大?
生:有4个小方块那么大。
生:不对,应该是9个。
师:你们两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吗? 生:是的。生:没错。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小方块的大小不一样。
生:小方块小了,所以摆的个数就多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如果这个方块再做得小一些去摆,结果会怎么样? 生:需要的小方块会更多。
师:做得再小一些,再小一些,还可以再小一些…… 生:老师,这样方块的大小就定不好了 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先预定好有多大。
师:“预定”这个词用得真好!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我们就把确定下来的统一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观察一下两个图形,猜猜谁大? a、正方形大b、一样大c、长方形大
(2)、怎样就知道正方形大,或者一样大呢? a、重叠.(多媒体演示,把两个图形重叠,多余的部分再 进行第二次重叠,比较出大小.)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b、画格子.(老师出示和
问:谁大谁小?是不是格子多的就大?格子少的就小?(不是)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生1:用大小一样的格子去度量.生2:用同样的标准去度量.对了,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了统一的标准,那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以后就可以用它去度量比较面积的大小了.四、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指名三名同学到讲桌前,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小方格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方格数,然后将长方形藏在身后,并告诉大家方格的个数:8,8,15。)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师:大家根据他们三人报的方格数猜一猜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大?
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平方厘米,它是指边长1厘米大的正方形的大小。请同学们先在铅画纸上(说明:教师课前发下,上面已画好所需要的图形)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下来,贴到黑板上来。
生动手操作。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 生:开关的按钮
生:信封上写邮编的格子 生:指甲
生:……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我们来估计一下图形1有几平方厘米? 生:(略)
师:到底对不对?让我们来测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并汇报。(教师发给学生装有很多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的信封)生:一共有16平方厘米。
师:大家再用这些小方块来测测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小方块太小了,很麻烦
生:把小方块做得大一些就好了
师: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大一点的面积,是吗?你觉得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哪个? 生:平方分米
师:你能从平方厘米中得到一点启示,说说什么样的叫做1平方分米吗? 生: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生: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就是1平方分米。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 师:说说你的理由(生用纸片比划)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有道理,相信刚才说错的那位同学也能及时改正错误。
师:请同学们再从铅画纸中找到1平方分米,剪下来,比比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谁大? 生:1平方分米大。
师: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了一个方块。找找生活中有哪些1平方分米? 生:(略)
师:现在我们再用1平方分米来测测桌面,小组合作,哪组最先测出来? 生:24平方分米。
师:猜一下,下一个要学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1平方米
师:什么是1平方米?从铅画纸中找出1平方米来…… 生:老师,找不出来了 师:为什么?
生:你发给我们的纸太小了 师:那要多大呢?
生:边长要1米长。
师:原来是这样。老师这儿有1平方米,请看!(缓慢展开)你想到了有这么大吗? 生:我没想到1平方米有这么大呀!
师:是呀,1平方米确实挺大的。谁想到上面来站一站,感觉一下到底1平方米有多大?(生上台)
师:现在你感觉如何?
生:我感觉很舒服,像在白地毯上(师生大笑)(另一生上台)
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空
师:也就是还可以站一些同学? 生:是呀
师:你估计一下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 生:6个
师:好,我们就来试一下!(6个学生上台)生:还是很空
师:你觉得还可以再多几个? 生:再上3个(3个学生上台)师:现在还可站吗? 生:我觉得再站3个也没问题
师:谁愿意来?(3个学生上台)师:现在还可以站吗? 生:差不多了
师:同学们,你觉得1平方米怎么样? 生:很大
师:想想1平方米可以测哪些东西呢?
生:(略)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契约,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问题出在哪儿? 生:我觉得问题就是出在60米上 师:怎么讲?
生:60米是指长度,而巴依老爷是想得到一块地,应该写地的面积 师:那么,你们觉得正确的应该怎么改? 生:改成60平方米?
师:这样改和刚才的60米有什么不同?
生:60米只有一条边,60平方米才是整块地
生:60米是线段的长度,60平方米是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巴依老爷是想从阿凡提手中廉价买这块地,但阿凡提抓住他不懂数学的缺点,机智的保护了自己的院子,还使他白白地丢了10元钱,真了不起!相信同学们也能像阿凡提这么聪明!
师: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疑惑吗?我们一起来共同解决!生:(略)
师:你想想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生:平方毫米,平方千米……
五、应用巩固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笔记本的大小是24______,黑板大小是4______,讲台桌面是50______,篮球场是420______。
2、按要求测出长方形5(信封中)的面积:首先判断用哪个面积来测?再动手测一测。师:有没有用的小方块比其他同学少的?说说你是怎样测的? 生:长边放5个,宽边再放2个(演示)师:为什么这样也可以知道是15平方厘米?
生:因为长边放5个,就相当于每排放5个;宽边放3个,就相当于有3排。5×3=15个。师:好办法!有没有更少的呢? 生:只要一个
师:只要一个?怎么放?
生:一个放好后,翻过去再放……数数一共放了几次 师:这个办法更妙了!还有更少的吗? 生:这样不是一个也不要了吗?
师:是呀,你能不能不用小方块,也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可以,用尺子量
师:怎么量呢?
生:先量出长,再量出宽,然后再……
师:这位同学想到用量的办法来算面积,很聪明!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1.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凳子的面,觉得这两个面哪个大呢? 生:凳子面比数学书的封面更大。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例)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板书),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亲身感知,联系生活,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2.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实际意义。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照这样,凳子面的大小就是什么呢?
生:凳子面的大小就是凳子面的面积;(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师:黑板面的面积是指(黑板面的大小),手掌面的面积是指(手掌面的大小):师:黑板面的面积和手掌面的面积相比较,哪个大哪个小? 生:黑板面的面积比手掌面的面积更大 或 手掌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更小。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
五、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1平方厘米
(图)的大小
1平方分米
(图)
或封闭图形
1平方米
第五篇: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P35—37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图形的面积。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教学学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面积?
2、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方法 ①观察法
(出示两个大小相差较大的正方形,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我们在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时候,通过眼睛看就能得出结果,这种比较的方法就叫做观察法。
②重叠法
出示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长方形,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数方格法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数方格法)
用数方格的办法怎样判断图形的面积大小?(格子多的图形面积大,格子少的图形面积小)猜一猜:有一个面积是15个方格的图形和一个面积是6个方格的图形,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1:15个方格的图形面积大。
生2:我认为不能比较,因为不知道格子是不是一样大。师:(电脑出示图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上当了,应该是6个格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生2:是的。因为格子大小不一样。
生:说明单单数格子多少还不能肯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师:那怎么办呢?
生:要用一样大的格子去量。
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学会测量和计算,而方格的大小不同,无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说明统一方格的大小很有必要。这样看来,象测量长度要有长度单位一样,测量面积也要有面积单位。今天我们还要来研究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二、教学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摸:拿出自己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和面,像这样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
比: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有多大
找:对照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想:闭眼想象1平方厘米有多大。
估:出示一块橡皮,估计其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量:验证估计的结果。
2、平方分米.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
那么要用到另一种面积单位.
摸:请拿出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和面,像这样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板书)
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找: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想:想象1平方分米有多大?
量: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有多大?先量再汇报。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面,有困难吗?
(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
初步感知: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请一个同学来量一量它的边长.(1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找: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量: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各有多大.再用手比划一下。
4、议一议:1平方厘米和1厘米有什么不同?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可以结合画图或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先独立思考、准备,再结合画图进行汇报。
三、巩固反馈.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面的面积是4()。床单面的面积是3()。课桌面的面积是30()。铅笔盒的长是18()。
教室的占地面积是60()。一个信封面的面积约175()。
2、马小虎的作文
我的小天地
我家住在××花园,每天放学我总要从一楼爬到高16分米的六楼,真是累得要命。一进家门就看见40多平方分米的客厅里放着一棵高150米的圣诞树,这是我的最爱。我的房间靠阳台,大约有20平方分米,东面书桌是我读书和写字的地方,桌面大约有60平方厘米。晚上我睡在长2分米的床上,做着美梦.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地拼摆,这个方法可行吗?(太麻烦了),我们要研究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课上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