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学步骤]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3、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三、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与 yǔ 与其
pù
暴晒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燕 yàn 燕子
wèi 为了
yān 燕国
四、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五、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七、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第二篇:高二语文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 必修
高二语文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 必修
六国论
苏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教学课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请大家把书翻到课本的第83页。)
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人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段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4)学生齐背第一段。3: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b.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节词 d.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e.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板书具体论证过程。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顺思路试背第二自然段。c.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与子孙的“,”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研习课文。2.掌握词类活用。[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2).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板书:
(1)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2)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3)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2)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4)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5)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熟背全文
第三篇:高二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xx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魏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燕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曾无虚岁();向使()视秦也无异也()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B.(1)(3)(6)
C.(1)(2)(3)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第四篇:镇江市级对外公开课教案《六国论》教案
镇江市级对外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与文句翻译,能从议论文写作特点角度鉴赏本文,了解本文写作目的。教学过程:
导入: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我们学习《六国论》,请同学们齐读这篇古文所要学习的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与文句翻译,2,能从议论文写作特点角度鉴赏本文,3,通过鉴赏文章了解本文主旨。
(一)文言知识课堂交流分享。
古文学习,应当讲对文言知识的了解掌握是很重要的,不仅提高你的古文修养,还能提高你语文考试成绩。
1, 首先,我们交流本文重要的实词。请一个同学上来交流他整理的成果,说完之后其他同学补充交流分享。
同学上来发言,交流。其他同学举手补充。教师再补充。2, 虚词,同上。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评点。(以鼓励为主)
3, 文句翻译:(请同学上黑板板书翻译,详细批阅讲解,并指出文章翻译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文章鉴赏
文言知识还是比较零碎的,下面整体鉴赏文章。
《六国论》其实就是论六国,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一个“论”字可以读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本文结构严谨,思维缜密,气势非凡,不愧为政论文的典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作者提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提出问题)
2,具体论述时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提出了2个分论点: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
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
分别由第三、四段具体论述,具体分析论述了韩、魏、楚以地事秦而使自己国力亏损遭到灭亡;齐、燕、赵因其他三国灭亡而失去强有力的支援也灭亡。都是由于赂秦而带来的恶果。
可见苏洵思维德缜密。(此为议论文中的分析问题)
3,紧接着第五段就是解决问题了,苏洵认为六国避免灭亡的可行办法是什么?(解决问题)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最后作者终于点出了自己行文的主旨: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 在六国下矣。(投影时代背景)
写作本文的目的不言而喻:针砭时弊,不仅仅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更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吸取六国赂秦而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其覆辙。看,一环扣着一环,结构非常严密: 六国破灭原因:弊在赂秦
(提出问题)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韩、魏、楚以地事秦而灭亡)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
(齐、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分析问题)
提出自己的主张:§5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解决问题)
针砭时弊:宋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写作主旨)
可见,本文论点之鲜明,结构之严谨,论证之缜密。
当然,议论文除了讲究以理服人,还要用气势压倒人。本文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令人信服。请学生朗读文中一小段,体会这样的气势。
总结: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以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文章鉴赏部分获全部列为机动板块)
上的自我感觉还可以。呵呵。
第五篇: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模版)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3.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人物:苏轼(时年20岁)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昔日的战国七雄争奇斗艳何以演变为秦国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题解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2.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梳理文章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议论)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1)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2)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3)本段观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的哪一句观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齐国:与虎作倡终陷坑 燕国:荆轲刺秦招祸患 赵国:良将李牧以谗诛
(1)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
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5. 第5段,借古喻今,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四、总结全文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要奋起抵御外敌以维护国权。
五、拓展探究
(1)探究六国灭亡原因。
六国灭亡的原因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辙认为“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李桢认为“不施行仁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请同学们随我继续穿越回到战国时代,我们去聆听六王对各自国家灭亡原因的反思。
燕: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衰,首先在于统治者的素质。秦始皇有雄才大略。
齐:六国没有认清共同的敌人。
魏:六国的国君没有做到真正的“合纵连横”,而是只图眼前利益。
楚:秦国善用人才,而六国不能善待人才。(如楚国国君对待屈原)韩:秦国发展国内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而六国不思改革。赵:不能听信谗言,诛杀谋臣呐!我杀了杜牧,自毁万里长城,终引狼入室。
秦:“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前进的必然。
(2)历史照进现实。
六国灭亡已成为历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从六国破灭的故事学到了什么?
不震慑于权势。个人在权势面前如果表现出过多的胆怯和退缩,就会失去本身固有的爆发力和创造力,最终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要想干成一番不朽的事业,就要不震慑于权势,把自己熔铸成正气、胆色、韬略的利剑,勇往直前。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垒,而是一比一。今天,面对美国的强权,面对日本的挑衅,一定要精诚团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中华56个民族团结一心,敢问世界谁人能敌? 我们中华56个民族手拉着手,心连着心,用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