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案专题

时间:2019-05-12 19:2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前赤壁赋》教案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前赤壁赋》教案专题》。

第一篇:《前赤壁赋》教案专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片面)(悲)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课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课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课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

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课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课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课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课,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课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

第二篇:前赤壁赋教案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

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

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

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不过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该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第三篇:《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时:3时(本教案是第2、第3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文学成就: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文化遗产:书画成就:“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赋》时,用了XX年被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来设计新的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使学生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憎命达、穷而后工”等创作原则,给学生解读《前赤壁赋》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起点。接着老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堂讨论的主要问题:黄州时期,苏轼面对荣辱得失是作出了怎样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走出悲情?用富有文学文化品位的哲理性美文来导入文,使整堂语文也更具思想性。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设计新的导语,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第四篇:《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中学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

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清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花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望,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学生朗读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层意,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作深入理解,并概括出苏轼的观点。

学生比较分析客与苏轼“同景生异情”的深层次原因,体会哲学思想、理性思辩的重要意义。学生举例交流,加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学生分析理解“取与不取”的内容,体会苏轼理性的“取舍观”。学生再次朗读第四段,并对问题四作小结。学生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学生齐读下文作总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第五篇:前赤壁赋教案1

8《前赤壁赋》教案

语文教研室 吴威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为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作。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想象丰富,变化奇妙,借景抒怀,寓情于理,写得波澜曲折,妙趣横生,画意、诗情、哲理交融在一起。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赋佳作。

第一段写景,充满“画意”,境界开阔,格调清新,壮美之情与旷达之情水乳交融。第二段“诗情”之乐,后转入悲。第三段借客之口再写“诗情”,抒发了作者人生无常的感慨。第四段在以上“画意”“诗情”的基础上,阐释哲理。

二.学情分析

无论对于高二(5)班或(8)班的学生来讲,这篇散文赋都是有很大难度的。开头与中段相对来说还是容易解决的。因为“画意”“诗情”在我们平时的古诗词讲解中已经广泛接触而变得容易;但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哲理”实在太难了。原因有二:一是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二是现在的高二学生尚未接触过一点点的哲学理论,提及一些概念术语,对于他们而言,实在难懂。所以要真正完全读懂此文,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巧妙地类比,使其懂得尽量得多。所以,基于此现状,我将课文的讲解重点侧重在哲理的阐释上。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先由基础字词句扎扎实实地梳理清晰,再研究文本内涵,最后把哲理尽可能地阐释地通俗易懂。课时安排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

七.教学过程

(〇)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

下”。这段话是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可以用它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130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掌握字词句

1.字。读音易错字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 藉jiè

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2)山川相缪(通“缭”)2.词。

一词多义(1)固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当(享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合)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3)逝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词类活用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4)曾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连„„都)

(5)苟

苟非吾之所有(假如)

(6)虽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3.句。词类活用

(1)客有吹洞箫者兵(定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3)而今安在哉办(宾语前置)

(三)研读讨论课文的内容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

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片面)(悲)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心中是悲苦的,但却表现出豁达乐观,这在中国文人身上比比皆是,如以前的李白、杜甫,后来的陆游、辛弃疾等。这种痛苦来自于传统思想中儒道两家的斗争:一方面是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世抱负;另一方面是在人生失意时追求精神超脱、遗世独立的道家人格理想。但儒道又有互补的一面,二者相互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了苏轼既心怀苍生兼济天下又善于自我调节、胸怀豁达的伟大人格。

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拓展阅读

●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书摘: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对比《作业册》上的《后赤壁赋》,加深对苏东坡其人其思想的全面而真实的了解。

提示:回归文本,找出关键词,理清线索为:“乐”“叹”“悲”、“恐”“惊”

八.教学反思

果然,这篇散文赋无论对于高二(5)班还是(8)班的学生来讲,都是有很大难度的,可以说真正懂得“变”与“不变”的哲理的深层内涵的学生,不多。表现在虽然记住了哲理,也复述得出来;但让学生自己举例来印证的话,许多同学感觉到很困难。

预期中的开头与中段的确比较容易解决。同学自己都能概括得很好。这也坚定了我“每课一诗”的环节继续搞下去的信心,现在我们又向前走了一小步,即在早读课上尝试着由学生来选择几句名言阐释之。一来积累写作素材,一来锤炼思想,提高思维品质。

我相信,文史哲不分家,随着同学的知识不断扩展,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哲学理论的修养不断提升,终有一天,这篇千古美文会被读懂的。同时加强课外延伸,引导同学多读一些难读的书也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 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苏辙  散文“欧苏”:欧阳修,苏轼  宋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 宋词“苏辛”:苏轼,辛弃疾

 宋书法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东坡突围》  汉代大赋:铺张扬厉

 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 六朝律赋:注重对仗工整

 宋代文赋:介乎诗和文之间,整散结合,灵动灵活。

 《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下载《前赤壁赋》教案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前赤壁赋》教案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前赤壁赋教案(合集5篇)

    课文解读】 此赋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谪居黄州时。 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写景叙事生动有味,且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了作者浓郁......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 感悟文中蕴含的......

    前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案

    一、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

    《前赤壁赋》教案(全)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赤壁赋之一,对后人影响深刻,下面是《前赤壁赋》的文章教案,欢迎参考!前赤壁赋 苏轼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最终5篇)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

    苏轼前赤壁赋教案5篇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的相关资料,欢......

    前赤壁赋翻译

    前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