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1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等。【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师生交流有关长征资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这些词语: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1.朗读这首诗。

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指名读。(2)结合长征资料体会诗意。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 里感受到什么?(3)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提示,在小组里练说。第一步、找出是那一句。第二步、从中看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用“更喜”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欣赏歌曲《长征》。

五、总结、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收集有关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3、课本P113第2、3题。【板书设计】

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

远征难

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 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三、指导写生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一、导入课文。

第二课时

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语句。

2、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①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一直看着它吃完。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②彭德怀背过脸去。

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④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2)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

2、读课文,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

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近义词(迫在眉睫)。用“燃眉之急”造句。“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

6、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们

7、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师引读课文3——11节。

8、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

9、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引读13——19节

10、“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

三、小结。彭德怀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竹板声里”?(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读课文最后一节

2、你觉得彭德怀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对彭德怀将军说,也可以对大黑骡子说…… 【作业设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本后第3、4题。

3、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和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

1、音乐欣赏:欣赏《为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齐读。

2、师生交流背景。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理解词语: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指导朗读。

3、画出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1)默读。(2)交流概括。(3)板书小标题: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①交流所画的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官兵们肩扛……全然不顾……”(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新课标第一网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体会战士们的心情。(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读出面对险情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6)再次朗读这句话。(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②再集体交流。☆“战士们的冲锋舟……的电杆。”(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哪里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在心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写下来。再交流。(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总结,引读第六节。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有感情地读文中令你感动句段。

2、再听《为了谁》。说说你想到什么?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五节。

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板书设计】

抢险(面)

铭记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英雄

习作6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或者崇拜的人物事迹。【教学时数】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

一、导入语。

第一课时

1、揭题:今天,我们写一写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

2、指名汇报各自收集的资料。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激趣。

师: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满分5分)

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1分)

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2分)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1分)。d: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第二课时

一、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1、导语: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2、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二、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1)、自主修改。(2)、相互修改。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1)朗读习作。(2)学生自评。(3)师生评价。

练习6

【教学目标】

1、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2、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评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剧情等,表达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要留心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艺术。

5、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三部分。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读歌词,读通读顺。

(2)小组内试说出这首歌词的意思。集体交流。(3)师生交流四渡赤水相关资料。(4)练习诵读,读出情感。

(5)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唱录音。再读加深体会。

2、教学第二部分。

(1)读这两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4)小结: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诗意和意思。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讨论:这首诗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

(4)集体交流。

3、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知道这段话选自《

21、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4)教师重点指导“骡、彭、抚摸、念叨”等字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青、盖。

2、指导。

(1)学生读贴,小结写好“青、盖”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青、盖”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

一、指导。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等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说说文中人物特点。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你看过的影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可以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也可以模仿一下剧中人的精彩台词。要留心别人的发言。

二、练习。

1、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影视剧,小组内互相评论、交流。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同学之间相互交际。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2、反馈。文章

第二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9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的生词。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3: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三、重难点: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

四、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

词语盘点、交流平台1课时。日积月累课外书屋1课时。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理解词意,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师:能说说图片反映了什么事吗?(板书:地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师:是啊,地震是那么地残酷,它使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有一年,一场里氏6.6级的地震侵袭了美国洛杉矶,在地震中,有一对父子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词语,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话。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教学重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顾课文内容: 地震之后,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一位父亲不顾一切拯救自己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文本细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细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①从“再”字你知道了什么?(曾经有人阻挡过他)②哪些人阻挡过“父亲”,为什么?

这么多人阻挡父亲为什么父亲还是继续挖呢? 学生交流汇报。

③为什么作者要依次写8、12、24、36小时,而不直接写呢,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过程的艰辛与漫长以及父子的了不起。)出示小练笔: 小练笔:想象父亲可能经历了什么?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心理。8小时过去了,天已经黑了,越来越冷,人们都住进了安置帐篷,四周静悄悄的,此时父亲,他心里想:。

12小时过去了,已经是深夜了,寒气逼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还站在坚硬冰冷的瓦砾堆上,他的手。他在想:。

24小时过去了,没有人再来劝这位精神失常的父亲了,他一天一夜没有睡觉,没有吃一点东西。此时父亲

。他无数遍的对自己说:。

36小时过去了,父亲没有休息,这时他。他只想着:。

如果直接写他挖到36小时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原文写法的好处。

三、体验情感 师:经历了这样漫长而又艰辛的38小时,经历了这命悬一线生死离别的38小时,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终于相见了,此时此刻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父子的对话,体验人物的情感,入情入境的读。四.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了不起?详写和略写。布置作业:

想象儿子在废墟里是如何度过着38小时的,他与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写一写,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板书:

教学后记:

18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龟裂”等词语。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悟解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齐读课题。

2、读到“慈母”这个词语,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什么?(名言,画面,诗句等。)把这种感觉读进去。

3、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哪?(题眼:“深”)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在哪些字里行间体会到了母情深?然后,用波浪线把这些句子恭恭敬敬地划出来。

2、课件,体会词语,了解故事的内容。

3、慈母情深在哪儿?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4、生活中母亲给孩子买书很平常,很普通对吗?这样平常、普通的事怎没就能体会到慈母的情深哪?

5、带着这个问题(慈母之情深在哪儿?)到文中找到描写母亲如何挣钱的句子,划下来。(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1、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是描写如何挣钱的?(汇报)

2、用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母亲是如何挣钱的,和慈母情深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仔细的来体会一下。

课件: 镜头一:初见母亲(环境,背影)。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书价一元多钱,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那个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镜头二:母亲转身的一刻。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母亲?这短暂的一刻为何显得如此漫长?

镜头三:母亲匆忙的背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镜头四:慈母塞钱给我的瞬间

女工不让母亲给钱,“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塞到我手里的是怎样的钱?为何用塞字?

镜头五:慈母情深伴我成长。

“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这句话中你理解到了什么?从何处看出我长大了?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写上几句暖心的话语,送给你的母亲,送给文中的母亲,送给普天下所有可敬,可爱的母亲们。【板书设计】

挣钱

辛劳 慈母情深

塞钱

辛苦

凑钱

心疼

教学后记: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画下来.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全班交流:

A.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B.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

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四、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两种不同的爱。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的批评也是一种爱。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披文入情

1.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3.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

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4.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二、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4.找出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 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四、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板书:

20、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2.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1.检查交流预习成果.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2.自读课文,整体把握,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3.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

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4.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3.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教学重点: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是父亲对阿曼达的爱;一本《青年近卫军》是贫穷、慈祥的母亲给梁晓声的爱;“精彩极

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给巴迪的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同。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老师的激情导入,再一次激发学生体会伟大而平凡的父母之爱。)

二、引出话题

1、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中几则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

2、小组讨论: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否妥当?说说自己的理由。

3、组织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妈妈应该像《学会看病》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三、联系实际,畅所欲言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讲述故事。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和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通过讲自己的故事,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把课堂引向精彩。)

四、拓展延伸

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习作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学重点:习作训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 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

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三、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

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 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五、各自习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2、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3、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4、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5、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6、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7、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回顾拓展六

教学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重点: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自己的习作中地去。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请同学们回忆,你积累了哪些语句?(学生自由说一说)

2.读悟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迁移练习。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再找一找,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在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二. 日积月累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大体理解即可)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4.展示。运用各种方式检查积累。如齐背、开火车背、指名背等。5.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三.课外书屋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有关语句。

3.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中体会到什么?,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还可以向大家介绍其它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4.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有关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可以摘记一些有关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第三篇: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专题

第六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课,为“勤学篇”目的是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从中受到熏陶。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黑板”跑了》描述了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街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黑板”的故事,表现了他专心研究科学的可贵精神。

《晚上的“太阳”》通过描写爱迪生的妈妈突发急性阑尾炎,爱迪生想方设法利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使医生顺利完成手术,进而使爱迪生萌发了造一个晚上的“太阳”的愿望,并且真的发明了电灯的故事,反映了爱迪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闪光的金子”》记述了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忠实履行自己的承诺,不辞辛苦、全心全意为附近居民修理水电、排除故障的感人事迹,赞扬了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自立、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整个课堂应是生动地、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按要求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课文的内涵,理解人物的精神,从而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按要求复述课文,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他的精神世界,从而从中受到启发。教具准备:生字卡 小黑板 录音机 课时安排:

13、学棋„„„„„„„„„„2课时

14、黑板跑了„„„„„„„„2课时

15、晚上的“太阳”„„„„„2课时

16、闪光的金子„„„„„„„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练习六„„„„„„„„„„„2课时

第四篇:三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张彩霞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地阅读过程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分五个模块进行教学,包括整体预习、精读品诵、略读提高、阅读拓展、读写结合。教学中我注重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张彩霞

学习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并会理解运用。

2、读通本单元4篇课文,初步领会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 识记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设计意图】:

(根据课前的预习从单元导语中找内容主题,再找训练主题,指名交流汇报,学生很快就自己找到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了,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从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什么。)

三、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

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设计意图】:(写字环节重视引导作用的发挥和其人文性,重实效。)

四、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小组成员分工朗读每篇课文的重点段。【设计意图】:

(形式多样的读,全体学生都很好的参与其中,学生兴趣盎然,时效性强,做到了以“生”为本,有实效。)

2、每组选一名汇报其中一课主要内容。《 古诗两首》: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香港,璀璨的明珠》: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读文,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理清文章层次,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

五、主题感悟。

1、从本单元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本单元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2、你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整体预习关键是让孩子们掌握好的方法,我先利用导读让孩子们整体感知,帮助孩子们找到重点、难点,再教给学生“圈、点、批、注、质疑”的预习方法,根据圈出的生字难懂词语借助工具书掌握。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产生对预习的兴趣,如课堂上我发现有自己很会看书并能适时作批注的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激发了学生的自学热情和读书求知的自觉性。还可提一些巧妙地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能找出答案,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张彩霞 ***)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晓燕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黄山记》《壶口瀑布》。学习目标:

1、掌握品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西沙群岛的美景。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

二、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1、利用课件进行情境导入:(课件展示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画面)

当我们乘着游轮来到西沙群岛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景象的呢?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水的。

2、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说一说每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句是概括地说,后面几句围绕第一句进行具体描写。“因为„„”一句说明了海水五光十色的成因。)

4、指导学生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学习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再激情朗读)

(二)研究学习第3、4自然段

1、情境导入:游完海面,让我们进入潜水艇,到海底去参观。在神奇的海底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2、运用学习方法同桌之间研究学习。

3、检查研究学习情况。

①说说海底有哪些物产。

②说说“各种各样”的意思;“有的像„„有的像„„”一句说明了什么(板书:各种各样的珊瑚)

③拓展训练:

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把珊瑚颜色多说具体。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读写鱼的句子,并出示课件中鱼多的画面,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

①哪些词写出鱼的数量多、种类多?(板书:成群结队的鱼)

②“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

③说话训练:海底还有很多鱼,(课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请根据画面或生活中所见过的,或者是你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像课文中一样,说出它的特点。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设计意图】:

(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再激情朗读,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三、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四、主题丛书阅读。

阅读丛书 《黄山记》《壶口瀑布》两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我更重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1、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文章,对于远离海边生活的学生来说,只靠教师枯燥的语言讲授,难以感受西沙群岛的奇美。本节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祖国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便呈现在眼前。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这样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海边,刹那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深深地赞叹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志向,从而强化了美育效应。教师加以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了,有力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构建,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同时,又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学得知识,陶冶意趣。

2、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伯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李晓燕 ***)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张彩霞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古诗两首》、《香港,璀璨的明珠》,主题丛书“壮丽山河多异彩”版块。学习目标:

1、掌握略读课文的方法,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链接阅读主题丛书相关文章,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学习流程:

一、回顾旧知。

二、新授。

(一)、《古诗两首》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设计意图】:

(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的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二)、自学《香港,璀璨的明珠》

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2-5自然段的中心词,整体感知课文。【设计意图】:

(通过找中心句和中心词,让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2、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学习喜欢的部分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5自然段中的其中一个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做上喜欢的记号,小组内交流感受。【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香港的美丽与繁华。小组内喜欢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给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三、链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壮丽山河多异彩”版块。

1、你喜欢哪一课,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

2、交流展示。

(张彩霞 ***)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岳倩男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再次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2、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读书收获 学习流程:

一、小组展示:

1、把丛书《旖旎的风光》中“壮丽山河多异彩”、“行走山水间”版块的文章在组内展示交流。

要求: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课?哪个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交流。

二、全班展示交流。

1、精彩语段阅读共享。

2、阅读这些文章给你的收获是什么?

3、你能试着背诵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吗?

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从阅读内容中获取有用信息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孩子的人性健康发展的有益方式。孩子在阅读对象的潜移默化之下会慢慢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审美感和意志力。)

(岳倩男 ***)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岳倩男

学习内容:

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丛书中“壮丽山河多异彩”中优秀文章。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赏读文本,感悟祖国山河的壮丽及祖国地大物博。

3、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

学习重点 : 体会重点词句 领悟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

一、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的美。

1、春天的小兴安岭

(1)、指小组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在描写春天的小兴安岭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

(2)、指名反馈。(板书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3)、品读词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自然段。

2、夏天的小兴安岭

(1)小组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在描写夏天的小兴安岭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

(2)指名反馈:(板书:树木 雾 太阳 野花)

(3)品读词句

a、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蓝蓝的天空。(体会“封”字用的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得勃勃生机。)

b、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的美丽景色。)

c、“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3自然段.3、秋天的小兴安岭

(1)小组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在描写秋天的小兴安岭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

(2)指名反馈。(板书:松柏 落叶 山葡萄 榛子 蘑菇 木耳)(3)品读词句:秋风吹落,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表达出活泼、快乐的情绪。)(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4自然段。

4、冬天的小兴安岭

(1)小组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在写冬天的小兴安岭时,描写了什么景物?

(2)指名反馈。(板书:雪花 各种动物)

(3)品读词句: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反映出雪很大,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5自然段。

二、总结全文,迁移文法

1、引导学生发现《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写作方法上的特点。(1)结构安排:总——分——总(2)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3)作者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有些句子用词还特别的准确生动。

三、链接丛书“壮丽山河多异彩”中按时间顺序写的优秀文章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比较这篇文章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文章,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两篇文章都是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

2、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小练笔: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运用《美丽的小兴安岭》学到的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下你心目中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太行山脚下,这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而富饶的家乡,欢迎你们来做客!【设计意图】:

学生深入朗读教材及丛书中的相关文章,通过细细品味来体会情感、感悟写作方法,并以此为例进行模仿写作,完成知识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充分自读,在读中体会、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子或段落进行赏读,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有收获,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作者是怎么写的,为学生的写作作铺垫、打基础,从而做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岳倩男 ***)

第五篇: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名著之旅”为主题,安排了《少年闰土》《凡卡》《孔明借箭》《战风车》《童年乐趣》5篇文章,均选自中外名著名篇,为学生叩开文学殿堂之门。学习本单元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语文百花园六”安排了“把句子写具体”“交流学习体会”“阅读平台”“积累鲁迅名言”“名著赏析会”“写读后感”这几个内容,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字词过关,了解、概括主要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抓重点段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模块三:领悟表达。领悟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作文(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品析《三国演义》,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用课文教会学生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领学生欣赏语言,并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设计:

模块一预习(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号题,整体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及目标。

2.交流第一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交流第二题,检查会写字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1.交流第五题,百花园中的“理解与运用”“积少成多”。

2.布置综合实践和作文准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3课时)

第一课时 少年闰土

一、学习《少年闰土》

1.出示课文片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导朗读。

2.课文叙述了闰土哪些稀奇事?

3.为什么用“稀奇”这个词形容这些事?

4.这些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5.鲁迅在回忆少年闰土时,是怀着怎样的情感的?

二、比较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自读。说说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2.成年后的闰土与少年闰土有什么不同?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自读。这几段是什么描写?

2.你从中了解了什么?结合刚才的外貌描写说说闰土的变化。

三、拓展阅读——《故乡》

介绍《故乡》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第二课时 凡卡

一、学习课文

1.课文中三次写到凡卡叹气,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每次叹气,凡卡都

想到了什么?

2.为什么凡卡回想到这些?

3.读重点句子。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A 每一句体现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

B 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为什么?

4.想象一下,凡卡醒来会发生什么事?

二.认识作者

1.简介契诃夫

2.了解《万卡》《套中人》(入选其他版本的小学课文)《变色龙》(选入初中课本)。第三课时 《战风车》《童年乐趣》

一、学习《战风车》

1.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3.读“学习链接”,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堂吉诃德》这本小说。

二、学习《童年乐趣》

1.克里斯多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了解作者罗曼·罗兰。

3.了解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

模块三:领悟表达(1课时)

环境描写

一、读百花园六“拓展与交流”,从中你学习到了本单元课文的哪些写作手法?

二、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三、找出《少年闰土》《凡卡》中描写环境的段落。

四、指导朗读。

五、比较这两段话的异同点。

1.描写的都是晚上的乡村景色。不同的是《少年闰土》中描写的是夏夜,《凡

卡》中描写的冬夜。

2.《少》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田园的优美,《凡》的环境描写体现了欢乐的气氛。

3.《少》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闰土的生活环境与我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

《凡》的环境描写与凡卡现实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烘托出凡卡的不幸遭遇。

六、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烘托人物形象。

七、仿写。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3课时)

精彩的“三国”

——《三国演义》赏析会

一、学习《孔明借箭》

1.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2.出示其中情节,自读。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叫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chāi]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吩咐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2)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主要人物有谁?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完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4)老师刚才问了几个问题,你能把这几个问题融合在一起,对这段话的进行评析吗?

5)我们刚才是从哪几方面评析这段话的?

3.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精彩片段,请你读一读,评一评。

4.说说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哪方面评析这个情节的?

5.教师总结: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精彩的情节,我们可以从情节是有扣人心弦、语言是否生动、是否表现了人物特点等方面进行评析。下面,请大家拿出这本名著,找找其中的精彩片段。

二、交流《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三、推荐新书

1.自读《伸着两个指头》,回答课后问题。

2.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激发阅读兴趣。

习作——《三国演义》读后感

一、检查预习效果

1.什么是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

2.自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说说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二、学写《三国演义》读后感

1.《三国演义》这本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哪个人物或者哪个情节让你记忆犹新?

3.这个人物或是情节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或是哪件事?

4.由此你领悟到了什么?

三、学生写作

四、交流指导

下载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预习指导课《一》 学习目标:1、学会这两课生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1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1个语......

    四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姗 康艳林 郭彩霞 张保松 单元教材解读: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

    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也......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2、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

    二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六单元 运算律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第55-5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

    五年级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话题“work quietly!”展开引出两组对话、一篇阅读文章。主要的功能用语询问及描-述自己和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