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教案

时间:2019-05-12 19: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子的性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子的性质》教案》。

第一篇:《分子的性质》教案

《分子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导入

【提出问题】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微观的世界,一起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环节二:新讲授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提出问题】已知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那么1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请查阅本、资料给出答案。

【学生回答】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教师引导】通过情境让学生感受“167×1021”这个数字的大小: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提出问题】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已知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提出问题】实验:0l水和0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总体积小于100l,因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填充了彼此的空隙,因此总体积小于100l。

【提出问题】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氧气经过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变成液态,由此判断分子间间隔与物体状态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子间间隔:气体>液体。

【教师讲述】分子之间的间隔一般符合以下规律:气体>液体>固体。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

【教师引导】接下来通过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实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师实验1】取一烧杯,注入约20L蒸馏水,然后加入~6滴浓氨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酚酞与浓氨水混合变红。

【教师实验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回答】实验时闻到S2的刺激性气味,炒菜可以闻到香味,桂花飘香……

【教师提问】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由此可知:分子运动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分子运动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的收获:分子的三条性质,并且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四、板书设计

第二篇:分子教案之一

分子 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

2使学生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师:前面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物质能够发生这些化学变化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初中只讲初步)。

物质的内部结构如何?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例如,滔滔不绝的流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还是由分到最后不能再分的水的粒子构成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证明,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中有一种叫分子。水、氧气、二氧化碳、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什么样的粒子呢? 【板书】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1)体积小

师:以水为例,水是由许许多多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是1mL计算)里大约有1.67?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日夜夜不停地数下去,要3万年才能数完。如果用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板书】(2)质量小

师:仍然以水分子为例,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0-26 kg。分子虽然小且轻,却是真实存在的。课本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的照片就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组织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板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学生实验】在一只小烧杯里放入半烧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并告诉学生品红是由品红分子构成的。)师:实验现象是什么? 生:品红慢慢扩散,水逐渐变红。师:水变红,因为构成品红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

同学们遇到分子运动的例子很多。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块放到水里,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些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分子运动的实例。)

【板书】3.分子间有间隔

师:在1体积大豆中加入1体积小米,会不会得到两体积的两者混合物? 生:不会,因为小米可以进入豆和豆之间的空隙内,所得体积小于两体积。师:分子间也有空隙(即间隔)吗?

【演示】把1体积(100 mL)水和1体积(100 mL)酒精充分混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师:体积有没有变化? 生: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不等于200 mL,而少于200 mL,说明分子和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师: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使得总体积减小。

固、液、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都有间隔,只是间隔的大小不同。一般讲,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较小。

师: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请举例说明。

生: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例如冰→水→水蒸气,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师:物质状态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因此这是物理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果分子发生变化,例如硫分子跟氧分子化合,生成二氧化硫分子,这是化学变化(即生成新的物质)。(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师:磷跟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硫跟氧气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中的氧气,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都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所以说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师:分子尽管很小,却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硫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副板书: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中的硫是由硫分子构成的,硫分子具有硫的化学性质;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有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二氧化硫分子有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即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不再有硫分子和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下面给分子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板书】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边写边强调要点。)【板书】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师:有的物质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有的是由单一成分组成的。

【板书】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即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演示】在两张滤纸上各放少量铁粉和硫粉,让学生观察各自的颜色、状态。再把两种粉末均匀混合,在一张滤纸上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用一个磁铁在混合物上方缓慢移动。师:实验得知:铁粉和硫粉混合物的颜色跟铁粉和硫粉都不相同。磁铁能吸引混合物中的铁而不吸引硫。其实,混合物中的铁和硫能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板书】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混合物。)师:空气、海水等都是混合物。因为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物质(即不同种分子)组成的。【板书】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即由同种分子构成。)

师: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氧气、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

研究物质的性质只能使用纯净物。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的。平时所说的纯净物一般是相对的,它指杂质很少的物质。【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略。

第三篇: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的性质

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的性质

[目标要求] 1.掌握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2.知道分子手性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3.掌握无机含氧酸酸性的判断方法。

一、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从分子结构的角度有相似相溶规律。

(3)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________,则溶解度增大,且________作用力越大,溶解度越大。(4)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________其溶解度,如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等。

(5)相似相溶原理还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性,如CH3CH2OH中的____________与H2O中的____________相似,乙醇能与H2O互溶,而CH3CH2CH2CH2CH2OH中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相似的因素小得多,因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二、手性

1.手性异构体

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对分子,如同__________________互为________,却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____,互称手性异构体。

2.手性分子

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三、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能显示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OH,而-OH上的________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够解离出________而显示一定的酸性。

2.无机含氧酸酸性的比较

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________,导致ROH中O的电子向________偏移的程度越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____电离出H+,酸性越____。如酸性:

HClO____HClO2____HClO3____HClO4,HNO2____HNO3,H2SO3____H2SO4等。

1.HCl比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确定

2.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HF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C.醇中的羟基数目越多,该物质就越易溶于水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

4.判断含氧酸酸性强弱的一条规律是:在含氧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酸性越强;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少,酸性越弱。例如:

含氧酸分子式非羟基氧原子数酸性

HClO0极弱

H3PO41中强 HNO32强

HClO43最强

若已知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亚砷酸(H3AsO3)是极弱酸,试写出H3PO3、H3AsO3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基础落实

一、1.非极性 极性

2.(1)温度 压强(3)氢键 氢键(4)增大

(5)分子结构-OH-OH

二、1.组成 原子排列 左手与右手一样 镜像 不能重叠

2.手性异构体

三、1.H原子 H+

2.(HO)mROn 高 R 易 强

课堂练习

1.A 2.D

3.B [如果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样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B选项中的物质不含这样的碳原子。] 4.解析 根据亚磷酸(H3PO3)是中弱酸,结合信息可得到亚磷酸分子中有一个非羟基氧和两个羟基氧与中心原子磷原子相连,剩余的原子直接与中心原子磷原子相连,同理可推出亚砷酸的结构。

第四篇: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群初中

罗杰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本课题的学习能把前面内容(如物理、化学变化,纯净物、混合物等)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等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它在本单元中能帮我们深切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常识;学好本课题是学好化学重要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一些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及热胀冷缩。

三.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演示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四.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五.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六.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探究分子基本性质

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通过演示魔术(隔空写字)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分子的性质”。(二)新课讲授

1.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速度与温度.分子种类有关。

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水和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

接下来通过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1)实验一:

①取一烧杯,注入约20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无色酚酞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几滴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酚酞与浓氨水混合变红】

③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说明: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2)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结论:分子运动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教师提出问题:1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请学生查阅课本、资料给出答案。【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通过情境让学生感受“1.67×1021”这个数字的大小: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提出问题:分子是大还是小?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已知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实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填充了彼此的空隙,因此总体积小于100ml。】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氧气经过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变成液态,由此判断分子间间隔:气体>液体。一般符合以下规律:气体>液体>固体。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请学生思考展示图片:水能解渴,油不能解渴,为什么? 水能解渴,冰糕也能解渴,为什么? 因为水和油的分子不同,水和冰的分子相同。(三)随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小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分子的四条性质。

(五)、板书设计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速度与温度.分子种类有关。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第五篇: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只有一些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所以对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环节是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变化以及热胀冷缩,但对其现象透析本质形成,想象表象形成概念,迁移引用,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启发、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讲述同学们喜欢吃的烤鸭。问:同学们有时我们走在街上没有看到烤鸭店为什么还能闻到烤鸭的香味呢?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老师通过展示课件讲述一些身边的类似现象从而引出科学家的设想: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分子。

提问:为什么能闻香味却看不到呢? 投影展示

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活动探究一:演示实验(老师演示)并展示课件 学生观察并讨论完成课本表格

分子基本性质: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问:分子运动的速率与什么有关呢?

演示实验(由学生操作):把品红加到热水和冷水中,看扩散的速度 学生观察并讨论:

据此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学生活动:请学生回答刚开始提出的3个问题 活动探究二:分组实验(由学生操作)学生观察并讨论 投影展示

分子基本性质: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不同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是一样的吗? 实验探究:学生实验 据此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问: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受什么条件的影响不? 教师:同学们通过物理的学习我们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可以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所以物质有三种状态,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气态、液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

问:水和酒精(液体和固体)是否都能燃烧?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液体酒精和固体酒精都是由酒精分子构成,都能燃烧说明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与酒精分子不同,说明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基本性质: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课堂小结:

物质由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作业练习与布置:P51-52 1.(1)2.(1)-(5)板书设计:

物质由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教学反思;

下载《分子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子的性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子热运动 教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4页 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杨兵蔚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化学课中,及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已......

    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江夏一初中 周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

    分子热运动教案范文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 南丹县大厂中学韦玉田【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

    分子原子教案

    分子原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是继前面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后的,从宏观到微观过渡的第一课。同时,这节课也是......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榆林市第五中学 王亚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榆林市第五中学 王亚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

    分子原子教案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霍山二中化学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③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3.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