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可爱的房子
活动四:可爱的房子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能表演故事《可爱的房子》,感受故事的美妙情趣。
2.了解一些虫子的居住习性,激发对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房子》。
2.小甲虫、金龟子、小青虫的头饰(根据模板打印、涂色制作而成)。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可爱的房子》
1.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请幼儿欣赏故事。
2.幼儿讨论:小甲虫、金龟子、小青虫的家分别在哪里?为什么它们都很爱自己的家?教师引导幼儿
感受每座房子的可爱之处。
教师可以点击课件【家在哪里】的“小甲虫”、“金龟子”、“小青虫”,看看小虫子们是怎样说自己的 家的。
3.教师总结:小虫子们和人一样,也都有自己的家。小甲虫睡在玫瑰花房子里,又柔软,又芳香;金
龟子住在葫芦房子里又凉快,又舒服;小青虫住在向日葵房子里又明亮,又温暖。
4.打开课件【小字典】,请幼儿认读词语“房子”。
二、讨论
1.教师:你们还知道其他小虫的家在哪儿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如蜜蜂、蚂
蚁等的居住地。)
2.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说一说各种小虫子的名称及其家在哪里。
3.教师总结:天牛生活在树和花上;甲虫主要生活在树上;蜻蜓生活在水草多的山谷或池塘、小溪边;
蝴蝶大多生活在鲜花盛开的田野和矮树上等,它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家。
三、表演故事
教师分发头饰,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可爱的房子》。教师注意启发幼儿表现出小虫们热爱自己可爱
的房子的感情。
延伸活动
介绍一些有关“虫子的家”的新知识,如有趣的蚁穴、迷宫一般的蜂窝等。
四、【资料包】:视频欣赏、打印材料
附录:
故事:可爱的房子
清晨,太阳伸出金手指轻轻地搔花儿的脸,玫瑰花舒展开红润的花瓣,她笑了。一只绿色的小甲虫从花心里钻出来,高兴地说:“嘿,我真幸福,我有一座玫瑰花房子,又柔软,又芳香,金翅膀的蜜蜂姑娘还常常来看望我,和我一起喝上一杯甜甜的露水。”
“你的玫瑰花房子真不错,可我的青葫芦房子更好。”金龟子对小甲虫说,“高大的葫芦
架遮出一片绿荫,住在葫芦里又凉快,又舒服,有风的时候,我的葫芦房子一摇一荡,一摇一荡,像秋千,又像摇篮。”
“我的家在一棵大向日葵里。”小青虫说,“我喜欢阳光,我的向日葵房子能跟着太阳转,所以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我的房子总是很明亮,很温暖,在向日葵房子里,我很快就能变成美丽的小蝴蝶。”
一阵微风吹来,玫瑰花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青葫芦轻轻地摇呀荡呀,向日葵仰起圆脸蛋儿向着太阳微
笑……大自然为我们建造了那么多可爱的家。
第二篇:科学:我家的房子[定稿]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张胤 14级31班
日期:2017年3月21号 实习学校:八一中心幼儿园
班级:大三班
教学内容:科学--《我家的房子》
活动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家外四周的环境,家中的物体以及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专注的倾听同伴的谈话并理解谈话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3..学会观察身边的房屋,找找自己喜欢的样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图片展示)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房屋照片)2展示不同的房屋的照片,并让幼儿描述房屋的样子,准确说出特点(玻璃房,楼房,民居,木屋)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将有关于房屋的图片的内容进行介绍,注意顺序是从屋外四周的环境到屋里的物体。
2、提问:小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呢? 小朋友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房子里有什么样的房间? 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呢?
3、在幼儿讲述完毕后,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强调讲述的顺序。(先说四周环境,再说房子什么样子,再说房子有什么东西。)
4、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两个一组,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家的房子”。(注意:要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的讲话;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
5、幼儿交谈完毕后,教师组织请个别幼儿为大家一起讲述自己家的样子。
三、活动延伸
1活动结束,画出自己的房子。
第三篇:大班科学 《动物的房子》
大班科学 《动物的房子》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欣赏画面和连线的方式,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的房子,感知动物居住的环境。
3、产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2、动物居住地标记:河流、山林、土壤等。
3、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小卡片,椅子下面有一个动物头饰,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阅读幼儿用书《动物的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2、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感知阅读《动物的房子》。
——教师:画面的上方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教师:画面下方有哪些动物?叫什么名字?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喜欢做什么?
——教师讲述画面《动物的房子》。
3、操作活动:帮助动物找家。
——幼儿人手一支笔,在幼儿用书上,划线帮小动物找家。
——看标记给动物找家。
(1)发给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说说,卡片上是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在黑板上出示河流、草地、树木、土壤等标记,引导幼儿将手中的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标记旁。
(3)鼓励幼儿用“……会……,生活在……”句型讲述,例如:小羊喜欢吃草,小羊的家在草原上,小鸟会非,小鸟的家在树林里,小鱼会游,小鱼的家在清清的小溪里…….4、讨论:怎样保护动物的家。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教师:动物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家,如果动物没有家会怎样?怎样保护动物的家呢?
——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不捕杀野生动物,不砍伐山林,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我们的环境,维护我们的水域,创建丰富的绿色环境,给动物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动物和我们人类共享地球美好的家园。
5、游戏活动:动物找家。
(1)扮演游戏角色,布置游戏情境。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头饰戴在头上,扮演小动物,教师将动物居住地的标记分别放在活动室的四周。
(2)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扮演动物,听音乐自主地在活动室内走动,教师扮演“大灰狼”,当音乐声停止时,“大灰狼”出来,动物们快速地跑回家。
(3)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角色,开展游戏2-3遍,还可以请幼儿扮演“大灰狼”角色开展游戏。
第四篇:小班科学:可爱的小脚丫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脚丫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脚丫
设计思路:
随着天气的渐热,有些孩子在中午睡觉的时候喜欢把袜子脱掉,他们会发现李凯懿的脚胖乎乎的,陶恒宇的脚黑黑的,脚指头怎么比手指头短。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会偷偷的光着脚在地板上走“哎呀,好凉啊!”引来了其他好模仿的幼儿。脚是孩子很熟悉的,但往往越熟悉的东西,对它的关注越少,既然孩子们对自己熟悉的脚这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就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注重幼儿的感知体验,注重他们的感受、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看、说、摸、闻、跳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观察、比较、体会任何事物都会变,从谈话、讨论中引申出我们会长大,脚也会变大,从而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与渴望之情。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脚,了解脚的功能,懂得要保护我们的小脚。
2、通过游戏体验光脚踩着不同材料表面的感受,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大胆的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不同质地的材料:海绵垫子、塑料地毯、晴纶地毯、地砖
纸箱做的小动物的家(小猫、小狗、小鸡)
骨头、小鱼、毛毛虫教具若干
活动重点:认识小脚,体验光脚踩着不同材料表面的感受。
活动难点:大胆的表述(能说完整话)
活动流程:猜谜导入——游戏——延伸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小脚
出示小中大三幅脚印图。提问:请小朋友猜猜看这是谁的脚印?
我们来给脚印排排队吧!(幼儿给脚印排队)
讨论:爸爸妈妈的脚是不是一出生就这么大?你的脚刚出生时是怎样的?
小结:我们在慢慢长大,脚也会跟着慢慢长大。
本环节在让幼儿具体感知大小不同的脚印的基础上,认识到脚有大有小。由此,激活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爸爸妈妈的脚,自己以前的脚,从而让幼儿体会脚“长大”的事实和过程。
1.自由探索操作,了解脚丫的特征
(1)、动一动小脚。
录音机里传来一段轻快的音乐,我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念着儿歌动起了小脚
(2)、数一数小脚。
(3)、挠一挠小脚。
(4)、闻一闻小脚。,二、游戏:走小路
1、师:你们看前面有四条小路,它们一样吗?想不想让小脚去上面走一走?(交代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第一次游戏:让幼儿自由走不同的小路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你刚刚走了哪条小路?走上去有什么感觉?(帮助幼儿丰富“滑滑的”、“软软的”、“麻麻的”、“硬硬的”等词汇)
3、第二次游戏:在小路上放上骨头、小鱼、毛毛虫的教具。
(1)师:哟,你们看小路上是什么呀?小动物太粗心了把许多好东西掉在了路上,我们去帮帮忙,把它们捡起来。
(2)幼儿自由去捡。
(3)集体交流。师:你在怎样的小路上捡到了什么?(鼓励幼儿把话说完整)让幼儿数数自己捡到的东西。
小鱼(骨头、毛毛虫)是谁喜欢吃的?
4、第三次游戏:增加小动物的家
让幼儿和同伴说说你走哪条路把什么送给了谁吃(在送的过程中提醒幼儿有礼貌的说:小狗我请你吃骨头)
三、讨论:保护小脚
小脚的本领真大,那我们该怎样来保护它?(列举幼儿平时的一些不爱护小脚的事例,引发幼儿的讨论)
师小结:不同的季节要穿不同的鞋袜大小要合适,天天洗脚、勤换袜子,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反思:
?《可爱的小脚丫》是引导幼儿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一个课题,它以人人都少不了,但又不起眼的双脚为题材。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设备,以简单的指令,有指向性的问题,自身的参与和指导幼儿的观察操作活动及语言描术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形成了幼儿探索自身双脚的整个活动过程。
我在设计这个活动中,共分三个环节进行。认识小脚、小脚的作用和保护小脚。小脚丫是每个孩子都有的,但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孩子们对小脚认识很少,而且以往关于小脚的活动也较少,因此,认识小脚是本活动的重点。在认识小脚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和孩子一起脱掉鞋袜并用小脚问好,拉近了老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孩子们因为小脚从鞋子里“解放”了出来而很兴奋,也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认识小脚丫的主要部位之后,我又以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情感方面来说,孩子在活动中的心情是很愉快的。而且孩子在手口一致地点数脚趾这一过程中还融入了数学领域。第二环节,我准备了四条小路,海绵垫子,塑料地毯等,让幼儿在上面走一走,感受一下。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情绪都比较高涨,对赤脚到处走很感兴趣,他们都很认真,很仔细的用脚在地面上走。走好后做下来让他们发表有什么不同感受时大多数孩子都能说到重点上,景怡珂说:“走在塑料上脚很痛。”贝贝说:“走在地砖地上凉凉的的”李凯懿说:“海绵地毯是软软的。”由于这个感受最深刻,所以幼儿对这个很感兴趣。最后一个环节花了一些时间引导幼儿知道保护小脚的简单方法,让幼儿知道穿合适的鞋子是保护小脚的最基本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要勤洗脚勤换袜,.还要勤剪脚趾甲,在穿鞋子和穿袜子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整个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幼儿愿意参与,活动的准备又比较充分,整个过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玩,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反应热烈积极,活动效果较好。这次活动幼儿很愿意参与,因为活动的对象来自于认识主体的自身,这对小班幼儿来讲无疑是件很神秘而又充满情趣的事情,全体幼儿始终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但幼儿对小脚丫的兴趣还很浓,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我想今后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继续探索下去。
第五篇:科学《可爱的蚕宝宝》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对蚕的观察发现。
2、探讨对观察现象的思考。
3、与其他小动物进行比较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对蚕的生活习性及其生长特点进行观察,并能说出自己的认识、见解。
三、教学难点
认识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进而理解生物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材料准备
A、蚕若干、桑叶若干、同学们做好的观察记录、放大镜若干、有关蚕一生的一些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B、蚕宝宝的身体颜色是怎样变化的(颜色的变化)?
C、蚕体色的主要照片,让学生排列顺序(颜色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1、蚕宝宝每次能吃多少桑叶?它是怎么吃桑叶的(小组合作完成)?
2、蚕的蜕皮过程是怎样的呢(小组合作完成)?
A.你发现蚕蜕了几次皮(小组合作完成)?
B.蜕一次皮用了多少时间(小组合作完成)?
C.蜕皮前蚕有什么反常的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D.蜕皮前和蜕皮后的蚕有什么不一样(小组合作完成)?
E.你认为你的蚕还会蜕皮吗?
3、吐丝前的蚕宝宝
A.许多同学都认为毛毛虫与蚕很相象,那蚕也会变成像蝴蝶一样的动物吗?
B.蚕宝宝什么时候变成蝴蝶一样的动物呢?
C.蚕什么时候结茧呢?你有什么根据?
(观察蚕,学生发现蚕的胸部变透明了,嘴中有少些丝吐出推测出蚕就要结茧了。)
D.面对快要结茧的蚕宝宝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1)蚕宝宝的肚子里本来就有丝吗(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2)吐丝后的蚕宝宝在茧子里做什么呢(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六、拓展延伸
将蚕与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