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21:孟子二章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
【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富贵不能淫》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学法指导一: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指导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3.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谓此之谓大丈夫:称得上,叫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谓谁:为,是 .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4.古今异义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5.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6.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7.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学法指导二: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交流点拨】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交流点拨】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交流点拨】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交流点拨】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交流点拨】“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附:板书设计】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第二篇:21 《孟子》二章 教案
421 《孟子》二章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富贵不能淫》
教学方法指导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学法指导一: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由:遵循。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淫:惑乱,迷惑。移:动摇。屈:使屈服。3.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谓此之谓大丈夫:称得上,叫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谓谁:为,是 .4.古今异义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5.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6.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7.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学法指导二: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交流点拨】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交流点拨】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交流点拨】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交流点拨】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交流点拨】“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拓展延伸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附:板书设计】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二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锅里也煮着水,不同的是,水没煮开,青蛙觉得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青蛙被煮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舜(shùn)孙叔敖(áo)畎亩(quǎn)...傅说(yuâ)鬲(gã)奚(xī)拂士(bì)....2.记住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士:狱官。市:集市。
空乏: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恒过:常常犯错误。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而后喻:了解,明白。.入:在国内。出:在国外。敌:匹敌,相当。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4.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痛苦,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使„„劳累,使动用法 .饿其体肤:使„„饥饿,使动用法 .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动用法;使„„坚韧,使动用法 ..人恒过:犯错误,犯过失,名词作动词 .5.一词多义 国国恒亡
(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去国怀乡(国都).拂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死于安乐(在).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发于声(显现,显露).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交流点拨】(1)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师适时点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归纳出论点。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第一段开头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①自然段中的排比,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拓展延伸
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①孟子是一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②孟子是一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民本思想。③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④孟子还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
【附:板书设计】 造就
人才——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生于 忧患 治理国家
居安思危——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死于安乐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教案:21《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父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 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
1.(1)真正,确实。(2)教导、训诲。(3)准则,标准。(4)惑乱,迷惑。2.(1)轲 子舆 战国 儒家 亚圣(2)论语 大学 中庸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即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近孟子,共同学习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2.理解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作者以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开篇,然后批驳了此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再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②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内心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能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3.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完成下面的阅读练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妾妇之道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居天下之广居
.(4)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 A.悍吏之来吾乡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用“/”划出下面句子中的朗读停顿。(限两处)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4.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列举3个你心目中的“大丈夫”。[答案]
1.(1)准则、原则。(2)这,这样的人。(3)居住。(4)违背。
2.[解析] A 例句和A项中“之”的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B项,“之”为动词,到;C项,“之”为代词,指曹刿;D项,“之”为助词,的。
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金钱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其改变(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的人)才叫作大丈夫。5.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朱自清、项羽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二、朗读课文 正音释义: 畎(quǎn)亩:田地。曾(zēng)益:增加。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三、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四、理解词义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1)常见实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2)常用虚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②而后作:表承接。.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④征于色:在。.(3)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发于声(表现).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五、疏通全文
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
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
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又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诵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
七、背诵全文
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
二、理清思路
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3.第二段论证的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
三、梳理全文
1.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探讨交流
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五、迁移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正面:忧患造就人才居安思危
论证
反面:安乐致国灭亡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身低微
论据:历史事例艰苦磨炼
终担重任
第四篇:部编教材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新塘民族初级中学 曾娣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
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难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准备:预习本课,理解本文大意。教学步骤:
一、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四、你读我读,疏通大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喜欢的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3、展示活动成果。推荐学生诵读本文,请学生点评诵读。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疏通文意,解决学生预习留下的问题。并对重点字词强调。
五、你想我想,感受精髓
1、理解: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
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
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有破有立。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六、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明确:不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仁是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是说只有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普通平凡的“大丈夫”需要你用慧眼去发现。
总结: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
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第五篇:部编教材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
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难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准备】预习本课,理解本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四、你读我读,疏通大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喜欢的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3、展示活动成果。推荐学生诵读本文,请学生点评诵读。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疏通文意,解决学生预习留下的问题。并对重点字词强调。
五、你想我想,感受精髓
1、理解: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
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
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有破有立。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六、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不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仁是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是说只有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普通平凡的“大丈夫”需要你用慧眼去发现。
总结: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
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目标2.【教学难点】 目标3.【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课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2、《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学习生字: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部分:(3),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1)、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2)、饿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3)、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3、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3)、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4、“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7、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宇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异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