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学科专业指导:如何写好一篇美术教案
美术学科专业指导:如何写好一篇美术教案
如何写好一篇美术教案?中公教育名师为您指点迷津。教学设计题也就是教案的撰写不论在教师资格证还是教师招聘的考试中都已成为重要的考核形式之一。写教案可能对于各位考生并不陌生,但是要想写出一个高分的教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总结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案。
一、认真研读分析教材
教案是根据教材来进行撰写的,所以认真的钻研教材尤为重要。但是针对教材处理要灵活。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因为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活的;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参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更不能代替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成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过创新形成特色。
二、教学要素要全面,教学环节要完备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详略也不一,在考试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要求写简案。教案的基本要素包括:课题、课时、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标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书写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重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过程要“新鲜”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教案的分数。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导入要新颖
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针对美术课中常用的导入时情境导入,同样的这也是高分的导入方法。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
3.各个环节合理清晰
教学过程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四、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设计板书时要注意:一是严密的逻辑性板书顺序是逻辑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现;二是概括性,高度凝练概括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三是符合审美要求,板书设计要符合审美规律,给人以明确清晰、美观大方的良好审美感受;四是结构的完整性,即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完整表述;五是创新性,每个人即使在讲同一内容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作用,板书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最重要的是美术课的板书是展现画功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在板书设计中能够相应的进行绘画,那也是引起阅卷老师眼球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然前提是画作要美观。
说到底,写教案一方面在考试中是考察考生对教学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教案也是一种教学思路的展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映射。
第二篇:加强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加强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金强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除了具备所有教师的人格修养和知识素养之外,当然还有其自身必备的特殊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
一、学科专业知识
美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美术教学的专业学科知能包括美术学科专门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授的理论与技能,即美术课堂所用之教学策略、美术课程设计等。
二、艺术修养
美术教师艺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生艺术素养的成长。小学生所需要的是美术的普通教育,美术技能之外更强调领会艺术共通规律,通过美术以涵养美感,借助技法传播美术理念,提高艺术修养,在教授美术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意与美感的培养。美术教师不是仅仅掌握
一、两门绘画技能的“匠才”,而是具有广阔的文化艺术视野的、不断求取、创新的美术教育人才。
三、教育研究与教学能力
能胜任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包括“怎么教”“为什么教”的知识,即条件性知识。其中主要是美术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原理及儿童美术心理学等,为美术学科知识提供支撑;另外还包括实践性知识,即实际的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的制定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课程情景知识及课堂教学知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予以总结、升华,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第三篇:美术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美术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我认为美术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不单单是美术绘画方面的知识含量,教师专业素养应包含着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理想,包括教育理念和健全的专业情意,它解决的是教师专业服务的方向问题。
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是构成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
三是教育智慧。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四是美术教师应具有合作能力,这里包含教师间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首先要学会教师间的合作。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研讨存在于教学的各过程中,在充分合作中才能迸发出新的灵感,获取新的启示、点子与建议是在相互交往中充分和成熟起来的,教学方法是在相互激励中获得完美的,成功的喜悦也正是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分享的。
五是美术教师应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最主要的应是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搜索、网上交流。
六是美术教师应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不仅是承接课程与学生的中介,而且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美术新课程要美术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离不开教材之外的更为广泛、更为生动的美术课程资源,充实或局部替换现有教材,进而整合出适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通过发挥美术教师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对美术或教育相关的课题进行学习、探索、研究,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改革,不但是美术教师科研能力的体验,也是实现创造成果的途径。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教师穷尽一生的心血去追求,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教师要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做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第四篇:美术指导
美术指导
如果说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因为幼儿作画完成的速度不一,使教师难以进行集中性评价,导致评价这一环节经常不了了之或形式般过场,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要采用灵活的多元性评价方式。
评价按时间划分的话有集中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方式;按方式划分的话有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方式;按功能划分的话有相对即时功能和相对长远功能。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即时评价方式,因为它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比较多。
角色评价是即时评价的主要方式,它使评价更体现具体性、针对性,也使幼儿感受到来自评价的生动有趣,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即时评价方式之一。在实施中,一定要让双方进入画面角色,在互动中生效。
集体交流评价,也是即时评价在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常用方式。一般在活动后,有时也在活动中,让幼儿集思广益,共同参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一位幼儿画的作品特别有创意,而很多幼儿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于是老师就让幼儿停下来,观擦这位同伴的画,请他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留给足够的时间给大家继续创作。这种共同参与的交流的即时评价为整个创作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平台,提高了美术创作的质量。
在一期《学前教育》杂志上,我还看到即时评价的又一形式,即一目了然的便条评价。它是书面评价的一种形式。在便条评价中,老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性地或经常变更一些常用评价指标,将便条粘贴在幼儿作品的背面,使评价一目了然,简单易操作。这有些类似我们以往的打五角星,只是内容不同,更具体、形象、生动,我们可以尝试。
应该说,评价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关注着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软性化反馈,提出适当的、具体的改进意见。只有这样,幼儿的绘画潜能才能更大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因此显示出来。
第五篇:美术学科作文指导教案
美术学科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诗配画的意境美。
2.了解诗配画的有关知识。
3.用所学知识为上节美术的写生作品配诗,体验诗配画的创作过程。教学重点:给自己的作品诗配画。
教学难点:画面意境的独特表达。
教具准备:图片欣赏资料,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
2.古诗接龙活动。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熟悉的古诗含义。
二、欣赏图片
1、这些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同?
2、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
4、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三、示范步骤:
1、讲解画的内容(是画的玫瑰花?槟榔树?还是桂花树?或者只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春芽”)。
2、确定画的意境。
3、诗应该和画面内容相照应。
4、最好能押韵。
四、创作实践:
1、可以仿写和学过的古诗意境相同的诗。
2、师巡视,适当给予学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