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2 02:1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

第一篇:《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

近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由内田树、石川康宏二人所著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一书,受益匪浅。读完此书,不仅加深了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了解,同时,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他们的笔下,我惊讶地发现,马克思和我们惯常印象中的不大一样。

以内田树与石川康宏两位著名学者书信来往的形式对马克思经典理论进行阐释,本书在体裁上别具一格,这一创意可谓史无前例。通过8封书信,两位作者分别就《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典问题进行了讨论,对马克思主义救世的路径进行了选择,认为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马克思主义是一切社会行为的拯救者。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摒弃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社会所用,不能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用的思路。

这本书是两个日本研究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或者说,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就如同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读一读这本书,我们既能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也能大概了解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

两位作者都是老师,所以他们把本书的读者群定义为“知道马克思的名字,但是并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书的青年读者。”不光给中学生、大学生看,也给参加工作的人读。他们通过这本书把复杂的马克思主义分解,使马克思主义浅显易懂。所以即使像我这种没有读过多少关于马克思的书的青年读者都能感受到马克思是多么了不起的人,以及马克思的伟大之处。

两位日本作者读《共产党宣言》有他们自己的体味。他们的解读让我更加细致、正确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比如,他们认为,贯穿《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思想是:不管哪个历史时代,经济必然会产生社会构成,构成这个时代的政治以及精神历史的基础。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经济是一切人类社会和时代的基础,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经济,是否逃避,它一直在那里起作用,所以不妨面对。

本书的两个作者就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进行了争论。其中一位作者认为,在社会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某个特定的集团应该为一些矛盾负责,这个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把整个社会的扭曲和不合理全部归罪于这个特定的集团,似乎也不靠谱。如果只要把这个集团清除掉,就能让整个社会干净,那社会改革就太容易了。但从经验上讲,这样一个集团实际上是不会存在的。这就像医生治病,如果病人只有一个地方有毛病,其他地方都健康,那么只要将有病的地方治好或摘除就行了。但社会问题不是人的身体,不会以这么单纯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此,作者认为,罪恶是蔓延在整个社会中的,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中存在的罪恶负责,如果想让社会变好,我们不应该去自己之外寻工具,找理由,应该先看看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是不是有错误。“这样做或许未必能使社会变好,但是至少能够防止变坏。”

前段时间,社会大众对陈光标高调做公益颇有微词,说好说坏的都有,莫衷一是。对于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马克思有他的说法,他说,“决定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本来是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根据本书,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管是多么邪恶的人,只要做好事就是好人。不管他的本性有多善良,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如果耳边总能听人说“你那些看起来的好事,实际上都藏着卑鄙自私的动机呢”,那慢慢就没人愿意去做好事了。谁都不会给老婆婆让座,也不会在路边捡起空瓶子,谁也不愿意去袒护被虐待的孩子。谁都不想做善事的社会那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通过阅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这本书,以及读书报告的撰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思考,加深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

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从中获得了大胆分析事物的志气和勇气。这是一种挣脱“圈禁我们每个人的不同的牢笼”的志气和勇气。这就是你觉得“豁然开朗”的地方。如果再进一步看看自己的内心和头脑的活动,你就会发现,对我们来说,志气和勇气的根源,来自于从未被学问阻拦过的马克思的那种近似于野蛮的让人神往的独立精神

第二篇:读书吧老师们

读书吧,老师们

执教十余年中,对教师这份职业有期待、有热情、有冲动,但更多的是感悟,是发现。

我觉得一位教师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品味。要提高和发展学生,没有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的提高就是一纸空文。教师不读书的坏处之大,尤其以语文老师为最,一个不读书、不能以书籍开启学生智慧的老师,他自己究竟存有多少智慧?他在课堂上所贩卖的东西又有多少价值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应该睿智平和温儒尔雅。一所有品位的学校,规模可以不大,设施可以不高,但是教师一定得有浓浓的书卷气,一定得读一些文、史、哲名著及教育专家的著作,听一些优秀教师的报告。我发现,大凡成功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对读书情有独钟,都很博学,境界都较高。看来,书确实是教师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随便哪个人也能说出一大堆来。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

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

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择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非浅。

有的老师说,谁都懂得读书的理儿,可就是没有时间啊。我认为这是在为懒散找理由。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工作再忙,只要用心去挤,时间总会有的。想想看,每天我们用在看电视、闲聊上的时间有多少呢?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总不是很困难吧?还有的教师说自己都快接近退休的人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啊?古人说的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即使真的到了迟暮,秉烛而行也比摸黑行走要好。再说,年龄大的老师,就算是他(她)拥有了一桶“水”,但这桶“水”也许20年未换了,也许10年未换了,这样一桶“水”,不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应是“源头活水”,不应是一桶“死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更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读书,就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对一般人说的,更是对我们老师说的。

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老师们,读书吧,让知识的浪花澎湃你我的胸怀,让阵阵馥郁的书香萦绕在我们城关一中校园!

第三篇:马克思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一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写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1848年2月24日时,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在伦敦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1848年至1850年间,《宣言》曾多次翻印、再版,并被译成很多种西欧国家的文字。《宣言》的英译文在1850年发表在宪章派领导人乔·哈尼出版的《红色共产党人》杂志上。在这一版上才首次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宣言》的作者。到1920年,在《宣言》问世后的72年,由陈望道从日文译成中文出版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刊载于布尔什维克的合法理论月刊《启蒙》杂志1913年第3期(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专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是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文章。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视和憎恨,这种科学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某种“有害的宗派”。也不能期望有别的态度,因为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全部官方的和自由的科学都这样或那样地为雇佣奴隶制辩护,而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奴隶制宣布了无情的战争。期望在雇佣奴隶制的社会里有公正的科学,正像期望厂主在应不应该减少利润来增加工人工资问题上会采取公正态度一样,是愚蠢可笑的。列宁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他指出,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他指出,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时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十七大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举什么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走什么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一种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

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在奋斗目标上,加上“和谐”两字。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总体布局上,变为“四位一体”。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在党务公开上,实行“三制”。这就是代表任期制、巡视制度、党的常委会接受全委会监督。《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带着无比的耐心,终于把伟大的《共产党宣言》读完了。把三万多字的历史巨作读完,我想每个人的第一读后感,都是累。呆在电脑前盯着荧光幕的我,更是觉得累!但无奈,最艰巨的任务还在下面„„

不过,《共产党宣言》无疑是一本史无前例的著作。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当时条件下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而到2007年的12月10日,甚至在更久远更久远的12月10日,当天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得到世界的公认和肯定,从而迅速的发展壮大。到今天,这个伟大的组织已成为了世界上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试问,这样的功绩应该归功于谁呢?每一个伟大的团体要传承万世,都必须有代表其组织的思想。无疑,《共产党宣言》正是国际工人组织的思想代表。正是《共产党宣言》,让国际工人组织得到这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不仅在它壮大了国际工人组织,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在1882《共产党宣言》序言当中,不难明白到:《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在当时具有局限性的社会乃及世界中,《共产党宣言》大胆的预言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这个,也是当时的其他著作所无法做到更无能做到的。因为面对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人类根本无能力相信这个断定,也许,他们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永不会实现的预言。然而,以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直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所在。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驾御在资本主义之上(虽然某些资本主义分子没有认同这一观点),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还是会被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所取代。所以,《共产主义宣言》拥有了准确的世界发展分析能力。

且从世界谈到我们的祖国,回顾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革命历程,必然会发现一个顽强智慧的民族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在黑暗的旧中国,在《共产主义宣言》的到来之前,中国的土地上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的发展躺下鲜血,牺牲自己。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了一点: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在孙中山同志领导的辛亥革命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得到了终结,但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旧中国人民依然无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惨状。

路在何方?旧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求索,直到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来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了,清晰了。

在《共产主义宣言》光临我国之前,它曾在俄国掀起了正义革命,并最终了俄国走向了共产主义的起点。正是鉴于这一历史事实,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共产主义。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旅程中,好比一段漫长的航行,轮船走走停停,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船上的人被挤得前仰后合,但是,在前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他们还是到达了终点,让旧中国彻底的改观了,并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为这次“航行”指明了方向呢?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的大结合,并融合为一部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直到今天的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思想,一直源于马克思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把马克思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领我国迈出新的历程。

不妨再从祖国发展谈到个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思想一贯以来的理论品格,也是它之所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源。而与时俱进,这个不仅仅局限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创造力的重要性,源于它不可低估的力量。而创新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大胆创新,就是时代的强人。有时可能会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在我想,也许我们要从中学习到的,就是这个马克思思想的根源所在——与时俱进。大学生要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就是社会,一个关系到自身前途的问题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去想的。大学生要求具备的,是创造力,是一种结合社会和自身,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的能力。能在社会中拥有竞争力,生命力,要拥有的,就需要马克思思想中的与时俱进。

以上的就是我个人读完《共产党宣言》以后关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一些感受。

第四篇:马克思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12-广告-於天旭-120620133《共产党宣言》让我学习到了许多的道理,,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书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四章《共产

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只有充分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社会才会有根本的发展。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共产党代表了广大工农阶级的根本的利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所有的一切都等着时间去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共产党宣言》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社会主义最终会代替资本主义已经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历史潮流,这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和世界各

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实践出来的结果。而资本主义虽然现在处于相对和平和相对完善阶段,但其固有的缺点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再次发展。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使资本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关系不能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的日趋完善,工人阶级壮大了,最终还是会拿起武器去推翻。

通篇文章阅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可以概括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言确实充满让全世界无产阶级者们热血沸腾的力量。我们在《共产党宣言》里看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到那一天,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描述的一样,社会的人类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没有善恶荣辱的虚伪道德,只有朴素的平等互利的处事原则,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基本一致,一切纷争,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不再会有贫穷困苦的人,因为共产制的经济和氏族都知道他们对于老年人、病人和残疾人所负的责任。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对他人的歧视、奴役和压迫是从来不曾发生过的。这种没有压迫和奴役,没有固定的分工和阶级分化,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忠告,显然强烈地警示资产阶级统治者们,只有不断改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有不断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与其经济基础相调

和相适应,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寿命,才能延缓资本主义社会“外壳”的过早被炸毁。

我深切地感到: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他们勾画的社会理想,与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通的,《共产党宣言》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马克思读书报告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报告样板

一、《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之D 本人负责读书报告的D版块内容:组员就文章主要观点或重要观点展开讨论情况的总结纪要以及本组遗留不解问题。查阅资料可以知道,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编入《哲学笔记》和《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

它是列宁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它深刻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明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诡辩论的对立,剖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该文主要论述了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本对立的标志。

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列宁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

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宣扬、推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

经过一番讨论与总结之后,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说是无法解决,倒不如说是想得还不够深入。其中的形而上学,向组员问了之后知道,是个哲学术语,它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而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这样一来,它和辩证法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两者是否都是探讨世界的本质,还是对于事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讨论之后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具体阐述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我负责的版块内容是总结文章或组员的观点,所以我可以提供的帮助就是在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出现问题的时候在一旁与之讨论,说出各自的观点,再详细分析谁的观点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最为接近,谁的观点最为切合文章作者的意思。然而,也始终还有谈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此一来,上网查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了,网上的资料也是多如牛毛,也始终是别人的观点,我们只能一一筛选,当中有过不少意见分歧,当然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一直没办法统一各自的意见。

而组员们向我提供的帮助就是与我分享他们的看法,在我对于文章有疑惑之时给我指出问题,对于某些术语他们也给我去查阅解释。

三、参加小组会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读书活动,让我对于哲学有了一点皮毛之上的了解。列宁的话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来源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来源是一样的,即被列宁形象地描述为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之树。但哲学唯心主义却犯了一个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的实质就是它把来自于正确认 识源泉的部分性质主观地认定为全部,它把来自于正确认识源泉的某一属性主观片面地夸大 了,从而使自己的认识偏离了客观事物自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犯的错误则在于它只看到 了事物的静止的一面或只承认事物的简单机械运动,完全没有看到或否认事物的复杂变化、转换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从而使自己也远离了客观事实。学习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下载《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观影感2018年5月24日,我们学院三个支部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中丹大楼Lecture Room观看了《青年马克思》。影片为我们青年党员打开一扇帮助我们......

    《马克思传》读书报告

    基本概况: 书名:马克思传(第四版) 作者:David McLellan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8-05-01 主要观点: 作者积三十年之大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马克思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深度......

    读书吧

    我们可以从教育理论书籍中获得理论的指导,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引方向;我们可以从名家名着中或者精神的营养,为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高品味的营养;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书籍中找......

    读书吧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人生,你看见的,并不是他们经历的所有。你只羡慕他们的光鲜外表,却看不到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生活不是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每个人都在演以......

    青年马克思学习心得

    青马工程培训心得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同时又是一名班级干部,我很荣幸有机会接受我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如今此期培训也结束了,虽然这期培训......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2018年5月18日下午,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观看《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以前总提及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词组很熟悉,但熟知并非真知,这次通过观看影片,使我有了更......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2018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电影《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电影 《青年马克思》讲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后来,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