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建路小学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
几点困惑:
一、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学习。校本课程对于我们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及领域,对于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及方法基本依赖于自学。大部分一线教师理论素质不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引领也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因此,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师生评价等方面缺少规范,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及研究方法。
二、校本课程对教师能力的依赖大,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有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特长的基础之上的。比如硬笔书法、剪纸等课程。虽然我们建立了一级培训制度,即对教师的培训,但是教师无法将自己在培训中习得计较培训中习得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大规模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各班级之间差异明显,很难有统一的保证。
三、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融合问题。我们希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意味着完全让学校和教师关起门来自己开发课程,相反在教师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情况下,教师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回首我校几年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历程,我们走过了些许弯路,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里上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份执著,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道路上,我们
发展个性
彰显特色
构建有活力的校本课程体系
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2012年12月10日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两年来,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以及省市课改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课程专家共同开发的原则,自2011年,我校在规范开设国家 3 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有所长,依据学生兴趣开设了德育类、运动类、艺术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动手实践类、科学素养等共计20多门校本课程,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引,领领师生幸福成长。现将我校两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引领师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依据周村区《关于开展教育工作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关注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学有所长,发展个性,享受成功体验,引领师生幸福成长。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努力做到三个结合,要与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
1.在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情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设置可供学生多元选择的校本课程。
2.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3.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4.吸收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兼顾周边社区的发展需要。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与实践的空间,搭建动手与动脑的平台。
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实效性原则:以师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性。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校本课程体系分为:六大类 28种 必修课程:
《象棋》:在一、二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礼仪》:在一、二、三、四年级开设,每周一节。选修课程:
一、二年级学生选修,每周二下午一节,科目有: 声乐、舞蹈、美术、书法、古筝、小提琴 三、四年级学生选修,每周五下午一节,科目有: 德育类:礼仪
运动类: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跳棋
艺术素养类:民族舞蹈、拉丁舞、合唱团、国画、刮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摄影
人文素养类:文学社、小记者、经典阅读、动手实践类:手工、十字绣、剪纸、陶艺 科学素养类:小中医、计算机、科技小发明、五、校本课程开设的人员安排:
篮球:唐 辉 宋孜琪 足球:阎贻玮 王宝林
乒乓球:解老师(社会力量)朱海燕 跳绳、踢毽子:李建芹 孔国 孙钰 跳棋:李训峰 李 霞 舞蹈:马老师(社会力量)安丽娜 合唱团:孙欣艺 丁婷婷 国画:樊老师(社会力量)侯文杰 刮画:孟 杰 吴玉芹
书法:路积元(家长义工)张 莉 梁志刚 摄影:李贵祚 王燕 小记者:孟 洋 王秀娟 手工:樊莉丽 胡晓晓 十字绣:张 斌 李海虹
小中医:苏老师(社会力量)王庆娟 电脑绘画:吴春静 王 超 科技小发明:由海冉 李 青 拉丁舞:高老师 刘 超 剪 纸:王雪庆 陈 芳 文学社:刘德军 刘金国
六、校本课程实施方面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初步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我校的开放、民主、共同参与的管理特征,在进行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校长亲自挂帅,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 开发。校长发动教师自行设计教材,这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校长还经常参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在校长的带领与直接参与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在理论和实施两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
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邱金山 副组长:肖长萍 组员:李丽 胡燕 张克侠
(二)教材编写
1、了解学情:为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尽量完美,我校就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了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家长座谈、召开家委会以及对家长电话访问,还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对学情做了全面了解。
2、共同参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学校组织教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在承载着基础性课程艰巨的教学任务和压力的同时,认真查资料、联系社会实践、设计教案„„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为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班级组建
师生双向选择完成选修课的报名与组建。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选修课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做出选择。为了避免学生自己选择的盲目性,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目的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可行 8 性。除此之外,学校也会从全局做一个统筹,确保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如对班级人数的分配等,尽量保证班级人数的相对均衡。
(四)教师队伍组建
开发内部潜力,依托教师的特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老师们的爱好特长和教师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教师队伍的初步组建。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力求一人多岗,有计划有目的的派老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努力地为教师的多元化发展搭建平台,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热情和能力的统一,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挖掘校外资源,聘请家长义工和社会办学力量开设更具特色的科目。家长义工,如国画、书法、小中医等;社会办学力量,如区少年宫和红树林艺术学校等。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具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五)内容设置
1.彰显学校特色,开发《象棋》、《礼仪》必修校本课程。象棋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聘请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胡荣华为名誉校长、柳大华为校外辅导员,以“发展棋类运动,弘扬棋类文化”为宗旨,按照“益智育人,普及提高”的原则,在一、二年级开设《象棋》校本课程。除了把象棋教学课程化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大量的象棋系列比赛活动,成功的举办了多届区“嘉周杯”象棋比赛,并多次承办区智力运动会,培养了一批象棋小选手,努力做到象棋课 程与象棋活动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书香浸润童年,文明伴我成长”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着力构建实效德育体系。2011年至2012年初,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国家政策及教育理论,以明晰目标、力量统整、针对实际、追求实效为原则,精心编写关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校本课程——《礼仪》。《礼仪》课程以“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等方面的行为引领,同时结合学校发展现况,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加入学习、阅读、纪律、自理、做人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内容,编写印刷了一至四年级上、下册共8册教材。每一课都按照“礼仪使者-礼仪活动-礼仪链接-礼仪实践”的基本模式设计,注重学用结合,初步形成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2.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各类选修校本课程。
多年来,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在“尊重为本,享受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培养目标,逐步推进素质教育。2011年,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秉承“尊重差异,关注全体”的办学理念研究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勤于动脑、乐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有所长。
学校在对学生兴趣、特长、爱好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打破班级界限、年级界限,在三、四年级开设象棋、足球、篮球、花样跳绳、踢毽子、乒乓球、国画、刮画、十字绣、葫芦丝、手工、小记者、声 乐、小中医、英语口语、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摄影、计算机、科技、舞蹈等二十多门选修课。
七、校本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激励性原则:要注重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填写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三)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可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评价意见,最感兴趣的活动和教学环节。
2、教师自评:教师必须要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并把反馈意见交与年级组提出改进意见。
3、每个年级组都安排有学校的蹲点领导参与活动和听课,并给 予指导和评价。
4、每学期学校蹲点领导与年级组长反馈信息,必须要写出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评定意见。
5、学校对选修课的目标拟定、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等工作进行严格管理、精心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不同教师的特长,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实效性。
6、学校还经常举行选修课的教学观摩活动,定期进行学生活动成果展,给学生提供挥洒才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在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信心。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
通过必修校本课程与选修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充分调动了我校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自我实现的欲望,在主动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教育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锻炼,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兴趣爱好广泛了,动手能力强了;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也在不断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提升了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从学校的发展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
从教师发展方面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走向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文化课教学,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面,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记“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并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按课改精神健康有序地发展,确实协调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可能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不断学习,摸索,让校本课程在我校蓬勃发展。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新课改的需要,也是立足实际、打造文化名校的创新形式。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课程开发的社会背景与实施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却放松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的教育。“小皇帝”和“小公主”心中只有自己,不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屡有发生。我校是新校,地处县城西部,也存在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子女教育投入低现象。根据实际,我校创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特长、学校办学特色等情况,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礼仪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蕴着美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径。我校
4、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5、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6、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礼仪课程”开发过程
1、明确目标。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2、确定内容。坚持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通过骨干老师开发编写、教学实验、检查考核等形式,把《文明礼仪课堂》做为首选校本课程教材,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相结合、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事项。
3、联系社会。课程开发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征求家长建议和意见。
4、编写教材。李敏老师编写“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作为开展文明礼仪课程教学的依据,把文明礼仪教育推向深处。
2、家庭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邻居评,同样分三个等级。
3、公共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同学评。
4、社区礼仪评价方法:对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分“积极参加、参加、不参加”三个等级。
八、实施“礼仪教育”课程初见成效
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通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特色明显。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校风校貌也发生喜人变化,文明礼貌、尊师守纪、明礼诚信已蔚然成风,从而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信赖,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10月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晒书城小学《孔子传礼晒书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它通过教学资源发掘,在校本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师引导下的自主综合性学习。它强调学习者知识经验与家庭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等要素的整合,强调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来主动解决问题,是一门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其他生活工作所必须的个性品质”为主要任务的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与其他知识性课程形成明显的互补。
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2012年7月初,完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计划、内容准备,2012年9月初,便迅速使课程内容走进课堂,完成了校本课程的成功开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资料
桃园镇晒书城小学坐落于著名的孔子晒书遗址所在地——晒书城汉代遗址,位于东里村庄北,凤凰山前。相传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曾游于东里村北凤凰山下,遭遇书淋湿后在此下马晒书。当时阴雨连绵,孔子等一行在众乡亲的帮助下,依托几棵大树搭起了草棚凉晒书。数日内孔子边晒书,边教书育人。世人因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祀之;又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一同祀之。匾曰:“晒书城”。
2008年9月,桃园镇政府对晒书城遗址进行了修缮,还原了晒书城原
貌。重塑孔子像,建成晒书亭。并以此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充分挖掘晒书城自然、人文景观,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石砌、木制房屋;对晒书城遗址进行修缮,使其全貌返朴归真。
通过学习儒家文化,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塑造完美的个性,对个人意志的磨炼,人格的完善,身心的健康有着极大的裨益。
我校始终把学校课程的建设,置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文化传承之中。一方面以孔子思想的精髓,引领学校课程的实践,不断提升学校课程能力;另一方面,以学校校本课程的丰富实践,深化孔子教育思想的文化传承,彰显晒书城小学的文化个性。
我们尝试通过“活动创设”、“文化建设”和“课程研究”三条主线,在“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三个维度,展开“活动体系”、“文化体系”、“课程体系”、“理论体系”四个版块的深入研究,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教育与学会做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塑造高尚品德,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我校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校风。
为了表示对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无上敬意,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弘扬,特此献上“国学伴成长,书香溢校园”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教科书之《孔子传礼晒书城》,诚愿传统文化的德风,遍拂神州大地,德教之花,遍开中华!
二、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本着课题研究的严谨、规范,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保持着高度科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使校本课程能迅速地开发并加以实施,我们
建立了健全的可以运转的组织机构,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配备专任教师组织具体实施。分工合理,责任具体,易于操作,设置科学。既有行政干预,又有技术保障,教育办公室、教研室有关领导进行理论的指导。我校成功地开设校本课程的经验表明,领导重视是校本课程能迅速实施的先决条件,一个健全、科学、可以运行的组织机构是校本课程能成功开设的必要条件,我校正是依赖这强有力的保障,才使校本课程迅速的进入课堂。
三、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作为闻名世界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象征。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所创立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而且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进德修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乐教好学、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我校追忆和汲取先人思想精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将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学校课程建设之中,同时与时俱进,把儒家文化中许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宝贵时代价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文雅的学校,培养儒雅的教师,塑造高雅的学生。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我们祖先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昭示着做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它的文化内涵更是涉及治学、教育、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的儒家文化内涵,无疑会在培养我国跨世纪的人才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的根本。
通过学习并演艺儒家经典故事,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塑造完美的个性,对个人意志的磨炼,人格的完善,身心的健康有着极大的裨益。
我校开展的走近孔子课题的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紧紧扣住学生发展这一主题,力求儒家文化能够在新生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四、课程开发的目标要求
针对学生的发展和课题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们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价值观的角度,对本册的《走近孔子》校本课程拟订了以下的目标要求,并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不断的调整和更新。
1、了解孔子生平简历,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并能加以大致的讲述。
2、了解孔子关于治学方面的最典型的观点,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了解有关孔子及其弟子传人的典故、言论主张等。
4、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5、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五、课程开发的程序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一定的程序,科学开发,规范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课程生成经过以下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校情分析。我们结合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学校
特色创建工作等多种因素,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
(2)总体方案确定。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创建的总体规划,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着手进行思考,对校本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经课程开发小组全体成员讨论后,形成《校本教材《孔子传礼晒书城》教学指导纲要》,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建议等内容。
(3)组织和实施。我们依据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晒书城小学校本教材《孔子传礼晒书城》教学指导纲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者自主申报课程开发部分,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依据《教学指导纲要》中安排的序列,开展相应的课程开发。
六、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它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强有力的行政保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课程开发的管理与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自任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校本课程研发的顺利进行。在校本课程即将面向学生启动时,就对开展校本课程所需的资金投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证研究,对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所需的器材进行布置落实,资金的投入使校本课程内容能及时的落实,如果没有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计划,挂在人们嘴边的空话,更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注意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必须有用的地方,能不花钱的地方则尽量的自己动手去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准备,既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有力的、及时地、必须的保障支持,使正常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又节约了有限的经济。
七、校本课程的实践应用
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更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我们将校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实际整合起来,避免学习的脱节。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资料查阅、阅读研究、生活实践、实验操作、心得交流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七、校本课程的成效展望
学校特别重视利用教研活动来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学初,学校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教师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意见,对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关于开展校本课程的意见和要求进行了详尽的思考,并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争取把每一节课都能最好的与学生交流。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校本课程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在开展实施校本课程内容中,为每一节课都编写了教案,校本课程的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倾注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校本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得以实施的核心,校本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制,是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我们计划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把校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方式向全体教师进行呈现,并作一次比较深刻的交流与探讨。我们也期望学生在校本课程中能获益匪浅,人人都有收获,在校本课程活动中,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学习机会。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是一个亮点,然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们大都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各方面都期待不断的规范和提高。我校《孔子传礼晒书城》课程,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虽然,我们的校本课程还不成熟,我们所走的路还不长,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们的课程将会因不断调整而日趋完善,我们的学校将会因特色突显而日臻完美。
肥城市晒书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013年10月25日
第四篇:2014“书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定稿)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李姬照河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生源主要以当地农民子女为主。在写字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关注得不够,他们只重视孩子写得对不对,而忽视了写得好不好。为了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将书法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重要科目,并且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来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更努力践行,努力打造写字教育特色校。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思想上重视。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书法特色的创建工作,全面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开设专门的书法课,并在2013年上半年借全县书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练字当中来。
二、时间上保证。
每周一节的写字课,保证了时间,保证了质量,各位教师在学生的平时作业时刻督促学生把字写好。同时,我们还鼓励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机动找时间
练习,以保证学生的练字时间。
三、组织上严密。
在对学生写字作业的管理上,我们要求每生每周临帖一页,指导老师要及时批阅。然后将作业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级部,级部对各班上交的作业进行二次检查与验收。
四、财力上支持。
学校不但思想上重视,财力上也大力支持。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字贴和练习用纸以及钢笔,小黑板等等。并给学生购买了必备的练字用材料。
五、业务上求精。
为使我校的书法课上层次,学校不仅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教育学生写字的工作中来,还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书法教育的讲座。有时观看相关的光盘资料,有时请学校中 有写字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大家讲解书法教育、写字教学的注意点。从写字教学需要注意的坐姿、握笔姿势到写字教学所要渗透的美育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书法教学的课程结构安排等让教师印像很深,收获很大。我们还经常利用校本研修时间组织教师参观各类书画展,老师们在一起切磋书法艺术,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改进办法,经过一阶段的努力,现在全校教师的字基本能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工整,纸面清洁,令人赏心悦目。
六、指导上得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我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我想方设法采取了口头提醒、亲自示范、讲解 图片、播放录像、强化训练等措施,长抓不懈,直到学生“习惯成自然” ;为了帮助学生把字写得更好,在教学中要善于改变方法,要求学生先在临帖的白纸上用铅笔描出笔画的轮廓,指导他们要按笔顺描,每描一笔都要在心中默念笔画的粗细变化,把握字体的概貌,同时观察运笔的方法。这样,学生提笔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写出来的字体也更为丰满了;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字体美中不足,却有了进步,从而树立信心,教师善用激励,利用画圈的形式,在学生写得较好的或者有了进步的字体下面画上红色的小圆圈,以示表扬,或者用简短的语言加以鼓励。
当然,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但是通过书法指导课进行,它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校要求每个教师都
要树立起“教师个个都是书法老师,学生提笔即是练字之时”的强烈意识。课堂上,每个教师的板书均要工整、美观,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学生作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也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只要有书写均要做到“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从而达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学目的。同时倡导全校所有学科教师加强对学生书写工整的督促指导,使学生做到“逢写必苟”。
七、激励上多样化。
学校精心布置环境,努力使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在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让学生在富有书法艺术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在激励措施上,学校采取了多种方法:
1.定期展出优秀作业。本学期我们完成教学楼走廊外墙的书法作品的更换工作,定期更换书法展览橱窗内容,使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班级要每月更换板报、墙报书法作品,在学生练习的作业中选出一部分在校园中展览。这种形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组织教师也便于操作,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效果很好。
2.举行校内书法竞赛活动。每学期我们都进行校内书法竞赛,要求全员参与,评选出优秀个人与优秀集体,利用集体晨会等形式进行公开表彰奖励;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以比赛为契机,发动学生练习完整作品,这样既选拔了人才,又能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幅度提高。如每年我们都积极选拔写字苗子参加区、市书法比赛,每一次参赛,我校都采取层层选拔的方式,每举行一次比赛,都能涌现一批书法小高手。
3.把教师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艺术品在校园醒目处展示。我校校园内十几幅书法作品,分别在走廊墙壁上悬挂,这些作品都出自我校教师学生之手。能作为艺术品在校园内展示,是学生的一种荣耀,这既是对学生付出的肯定,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4.评选校内“书画星”。
每学期我们根据学生平时上交的书法作业质量以及校内书法竞赛成绩作为评选“书画星”的主要依据。
八、效果上显著。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学校现在书法教育的艺术氛围浓厚。喜爱书法、热爱书法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各科作业书写工整,而且行为习惯良好规范。在多次开展 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的成绩也比较突出:2014年9月参加的全区书画比赛中,我校的四名同学分获了县一、二等奖,不仅为全镇争得了荣誉,也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历程上写下重重的一笔。教师的作品多次代表全镇参加区级和市级比赛。如上成绩的取得见证了我们在写字教育工作中的付出与努力。
一路风雨阳光,一路踏歌而行,应答时代的召唤,我们将努力谱写“书法”校本课程更加恢宏壮丽的新篇章!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的总结
任县北街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的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一、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改革试验,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整体参与;课程实施要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课程的实施还要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整体协调。
2、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
4、以生为本原则:教师设计课程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运用相应的方法,施以相应的教育,为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使每个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5、民主参与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建设。
二、研制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需要评估,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审议,拟定北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为:尊重个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弘扬特色教育,提高办学品位。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
任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老的历史文化孕育出风靡世界、和谐利民的任县太极文化。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我县先后涌现出董英杰、王其和、崔立志(毅士)等太极名家,其中董氏太极拳的创始人董英杰老先生就是我们任县北街村人,我校属北街村办小学,校内大部分学生系北街村人,具备学习董氏太极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为让这一传统武术得到推广和普及,我校借助这些有力条件,从2008年开始把董氏太极这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利用体育课、校本课、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简化太极拳传授。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开发与使用管理,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 长:孙芳芹
组 员:尹梦东 白廷克 刘彦华 林计格 实施教师:林计格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学校应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给教师一定的“教育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鼓励教师成长并实现自我价值。对教师的培训应立足于校本培训,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 2 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解决任课教师不足问题。社会力量的介入即可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为本校教师发展与提高带来机会,为学校的教学注入活力。
4、安排教师,实施校本课程
学校体育教师林计格利用业余和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教授练习。学校还聘请了校外辅导员每周二进行指导,每周一下午请太极协会指导员到学校指导。
5、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课程开发教师的评价。一是学生选择课程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其次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五、取得的成绩
校本课程董氏太极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发扬了国粹,又增强了学生体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邢台电视台的《沃土》栏目、《邢台日报》、《燕赵都市报》、任县电视台、《任县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校的太极拳课程的开展做过报道。社会影响力极大。2009年11 3
月,我校学生在邢台市首届太极拳比赛开幕式上做了太极拳表演,很多太极名家看后都深感欣慰,不住的赞叹“中国的太极后继有人了!”2011年在任县教育局主办的消夏文艺晚会上,我校学生的太极拳表演再一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特色形成,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从实践层面深入到理论层面,没有摸索出它们三者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如何纵深切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校本教材的开发方面,尽管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但还面临着整体的师资水平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及资金投入等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克服一切困难,边反思边补充,要有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踏实的工作,去积累、去丰富、去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