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自考经历与感想[模版]
我的自考经历与感想
——杭州方维教育学员刘光辉
自考是一次关乎人生命运的重大抉择,我选择自考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什么事自考,自考和统招本科之比较,我的经历,自考后的考研,自考对工作和以后的发展的影响:
(一)什么是自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待遇与高考统招生相同。
(二)关于自考和统招本科教育的比较
(1)对象。普高本科生源相对较好,尤其是名牌高校的生源更是如此。自考生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毕业生素质。名牌的高校的毕业生总体素质十分好!这点必须承认!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总体素质也真的只是一般,与自考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相差不大。毕竟自考毕业率不是很高,能够按时毕业的(本科4年)不会太差。
(3)学习内容。自考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一般以考为学。而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很多是带有思辩性质(针对文科来说)或者实验性质(针对理工科来说)的,自考生在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上不如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本科生来的更有广度和深度。当然自考生也有个优点,如果能够真正地专心自考教材,自考毕业生的基本功是会比较扎实的。
(4)考试难易。有些名牌高校的校内考试难度很大,但是就总体来说普通高校的校内考试难度一般,应该说是不如自考的考试难度的。但是由于考试是唯一检验自考生学习效果的依据,对于自考生有较严格的考试要求是应该的。自考的生命就在于考试的严格性,因此透题、作弊之流是最最为我反感的。其实平心而论,自考的考试难度也是有限的。
(三)关于自考后的考研问题
自考生考研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在此我想提醒各位自考毕业生不要将攻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终极目标来做,很多人认为读了硕士就可以改变所谓的出身,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很多时候这种想法只是一相情愿的。
我本人也是自考毕业后考上的硕士研究生,于2003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位生)、2004年考进上海财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生)。在此我要感谢自考给我带来的扎实基础,我在英语、数学二门大部头上所花费的时间都是相当的少的,把重点都放在了以前没学过的逻辑上。考研的经历也是相当顺利的,我在考研上花费的时间很少,加起来没有超过三个月,初试成绩也都过了录取分数线20多分,复试成绩都上了80多分(100分制),如今我已经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论文答辩,等待毕业典礼。
通过二年多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个人感觉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提高,这也是自考所得不到的东西。一是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大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授、同学、物资),三是对学科理解的深度得到了加强,并更多的习惯用批评和比较的眼光的看事物。这也算是我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些感受。
对于自考生考研,我还有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供大家参考:
(1)选择学校十分重要,社会影响、地理位置、学术观点、学风、同学资源都可能会影响到各位同学的将来,因此需要谨慎考虑。个人倾向学风严谨、务实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流。如果你在上海,我还向你推荐上海财经大学,这是一所十分务实的大学,在此攻读硕士研究生会使您受益非浅。(上海财经大学,国内财经类院校排名第一,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3,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10)
(2)选择专业。选择专业并非仅依靠个人兴趣。必须综合考虑就业和职业规划的问题。个人倾向于选择专业学位,专业与工作紧密结合,更符合自考毕业生的特点。
(3)是否脱产。这个要看个人考研的具体目的了,如果是想继续读博或者做研究的,则应选择脱产。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以至用的,那在职(集中授课或周末授课)的学习方式也未尝不可。当然一月入学的学历学位生项目很多都是只能脱产学习的,在考虑脱产学习前各位同学一定要考虑仔细,应该将每一笔机会成本都算得明明白白。当然本人是在职读的。
(4)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部分高校对自学考试毕业生是有歧视的,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是不会招收自考毕业生去读MBA的。当然北大光华MBA的复试淘汰率本来就高达50%,在笔试入围后都是佼佼者的情况下,即使拥有很好工作经验的名校本科生都不能被录取时,我也想不出理由为什么要留些位置给自考毕业生,除非你的工作业绩实在是超级的辉煌。
(四)我的自考经历和通过自考的经验
初中毕业后进了一所中专念书,学的是计算机。当初选择读中专的理由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初中阶段学习懒懒散散,且家人对自己的约束几乎接近于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胸无大志”。因为专业比较热门,同学考进时的分数一般多数过了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当然鄙人的分数也过高中线了),中专也专门开设了高中课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也多少给自己打了些基础。
中专三年级开始实习了,也算半个人踏上社会了,干的是体力活,工作很辛苦,也很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生活不满和担忧起来了,到不是排斥干体力工作,毕竟感觉自己不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也不希望自己就这么一辈子浑浑噩噩的过去了。那时的我开始寻找“自救之 2
路”了:一开始想到的便是就读成人高校,感觉这个文凭没什么用,就放弃了这条路。接下来想到的就是去考普通高校,但是受到了家人的竭力反对。
就在迷茫的时候,得知了自学考试,一开始对自学考试的认可度也并非很高,但是听人说会计学自学考试只要一年半便可以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时候兴趣一下高涨起来了。(那是1996年的夏季,上海的自考实行一年二考,每次开考4门,一个会计学大专13门课,三次便可考完12门,另外可通过上海市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申请1门课程的免考。)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自考生涯,9月报名考试,我为了能够一年半如约毕业,报考了四科:高数、大语、政经和哲学。万事开头难,在实习之余靠自学要一口气过这四门公共课,说实话我也没什么把握。我这人希望把自己往绝路上逼,我和周围的朋友都说这四门课肯定一次都能过。人么都爱面子,我也不想食言,每天晚上放工小恬片刻便开始了挑灯夜战,直到考前几天。工夫不负有心人,12月考试成绩放榜,我的四课成绩都顺利过关,分数都在70分左右。
人有了信心有就好办事,1996年10月——1999年10月,我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一共参加了7次26个课程的自学考试,考试平均成绩76分,学位论文良,先后获得了会计学的专科和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考试,这是我唯一的一门考2遍才过的科目,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只是匆匆用了1个晚上的时间看了一看考试大纲和一些重点内容,平时从来没有看过这门课的内容,出了考场感觉悬而又悬,结果出来了,果然不出所料——57分。后来不敢马虎,考试前还是恭恭敬敬地看了一个多星期的书,结果正好相反75分。真是一分努力一分回报。
总的来说,我的自考经历还算是比较顺利和轻松的,通过自考我个人感觉提升最大的是自学能力,现在我看什么书(哪怕是比较高深的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理论),也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旁人指点便可领略其中内容的七、八分,这也可以说是我自考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收益。通过自考,我对会计学乃至于整个经济、管理学科的体系都有了一个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感觉学过的东西数年甚至十年都不会忘记。对于自考的经验,我个人有些体会,仅供参考。
(1)要培养自学能力,竟然自己弄懂概念、知识点,建立自己认识的学科体系,不要过分依赖辅导班或其他人。
(2)对于每一门课都要恭恭敬敬,尤其是英语、数学这样的公共课,对于学会计的,会计、财务管理这样的基础课尤为重要,对于学法律的则是法理、刑法、民法,对于学计算机的则是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对待学科的基础课要特别的重视和关照。
(3)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学习中最忌讳的事情。我在整个会计学自考过程中,通过背诵而过的科目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的。任何一门课,不仅仅是数学,哪怕是合同法、诉讼法,都有其学科独到的理论体系,除了一些公理性的内容,其他的理论和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演绎和归纳得到。如果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强,可以拉长时间,反复理解、去领会,这要比死记硬背强上一百倍。因此这样学到的东西,你可以记住五年、十年甚至终身。
(4)全盘学习,重点突出。针对学习一门课来说,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此外除了重视学科内的理论联系外还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5)重视考前复习。这虽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对通过考试一定有用,我的对外经济管理考试第1次考试成绩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毕竟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突击就冲击到了57分(阅卷稍微一松,可能便及格了)这足以证明考前复习的重要性。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考前复习的边际效用比较大。
(五)关于自考生的工作和个人发展
自考生受到歧视在这个社会是普遍现象,虽然我个人也认为这不太公平,别的不说,自考毕业生相比其他成人教育(包括网络教育,虽然发的是普通高校学位)的平均质量要好很多。如何去应对这样的严峻社会形势,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勤奋、努力工作。这是自考生的一个优势,在学习中如此,在工作中更要加以体现。
(2)增强自己工作的“理论分量”。在工作时尽量能够理论联系,选择合适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可能的话应多加发表与工作有关的论文。
(3)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要随地跳槽,造成职业发展的无序甚至于倒退。就如玩RPG游戏一样,选定角色后要一路坚定地走下去,随着经验值的上升,你的身价自然而然的会有所提升。
(4)尽量不要去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自考生的歧视相当严重,这也是我的个人亲身体会。当然韩信都可以接受跨下之辱,何况我辈了呢。
(5)同样不要指望去做公务员,对自学考试毕业生的歧视始于国家机构。
(6)有机会的要去读硕士研究生,而且要去名校(至少是当地的名校),这是对你人生的一大投资。此外要常年参加与职业训练与学习,包括参加职称考试、资格考试、职业继续教育,不使自己在专业领域里落后。
最后鄙人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学考试,给予自考毕业生更多的、更公平的竞争机会。对于自考生来说则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
第二篇:我的上网经历与感想
我的上网经历与感想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C0804 姓名:夏博 指导老师:刘 卫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电脑在我们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已经基本普及了。有了电脑,网络自然也就普及起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有了它,我们就能通过网络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进行交流,探讨;有了它,我们还可以上网浏览海量的信息;有了它;我们能更加方便的学习与生活……
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网络自身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中学生带来了困扰。首先有些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网络聊天之中不能自拔,而且有一些人甚至为了上网不惜偷窃,抢劫,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以上种种都是网瘾的表现。这是我们一定要坚决避免的!
就举我自身的例子来说吧,我曾经也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就是我当时也沉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那是,我喜欢上了网络游戏,每天回家都想着如何玩到电脑并上网。结果使我的成绩迅速下滑。为此,我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与教育,老师的淳淳教诲让我认识到:网络永远都是虚拟的,无法与现实生活相媲美。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把现实生活放在首位。于是,我节制了自己的上网行为,开始理性地对待网络。将每周上网的时间控制在3-4小时以内。并且,养成了这样的观念----上网是上网,要与现实生活区别开来。网络十分精彩美好,当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因为那决定着我们将来的人生道路。正是因为我正确处理了与网络的关系,所以我的生活也就重新步入了正轨,学习成绩自然也随之上来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与网络的关系呢?我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应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合理地去学习和娱乐。这样学习和娱乐之间就不会互相影响。从而提高自己的效率。
其次,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是绝对不能接触那些低俗、暴力、血腥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信息节食’’,努力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去解决那些发生在我们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助他人解决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帮助同学和老师解决他们的在网络方面的问题,让他们通过你的帮助而摆脱问题的困扰。同时我们也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还应该遵守网络规则,而不是在互联网上蔑视法律和规则,目空一切。如不使用黑客手段攻击他人或单位、公司的电脑,不在聊天过程中谩骂他人。同时我们也要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和法律。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而我们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匪浅。如今,在信息化的大潮下,我们作为中学生,自然也要与世界接轨,学习网络技术,掌握使用网络的方法。积极吸收和接纳其对我们好的一方面,摒弃其对我们不好的一面。正确把握好尺度,不被网络中的黑暗部分所影响,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第三篇:我与自考
我与自考 我与方舟
人的伟大,是因为生命中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此岸是沉沦的现实与彻底的绝望,而彼岸是飞升的理想和触摸未来的强烈热情.自考可以为我们打开理想之门,铺垫理想之路,让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我来南通已经1年了,因为没有文凭及经验,工作不得不从基础做起!.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滋养着生命.一天,我去上班路过一个学校,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大早下起大雨,看到好多考生都冒雨前去赶考.考生已陆续来到,各色雨伞在绿树掩映下汇集成一道独特风景线.伞下,考生或静静地看书,或一个人默记要点,沉浸在“临阵磨枪”中,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我暗暗下决心也要做个成功的自考人.去年我与方舟结缘成了机电一名自考生.并开始了我的自考生涯.其实在公司里,我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比那些高材生好,但确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才得到上司的认可.南通是一个不相信眼泪的地方,是不讲公平的.我不甘心比别人差,所以从去年7月份至方舟参加培训到现在,短短1年时间,已经通过了9门,最高分考了89分,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考的价值,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让我越来越自信,越考越有激情.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更加努力更加刻苦,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如海洋,是没有尽头的,我准备考完专科后再去挑战人力资源本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求知,就要吃苦,在方舟上课时,我都会用心体会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要点,回宿舍再精读,所谓读书如交友,应求少而精.温故而知新,复习也很重要哦.当然欲速则不达,考试计划一出来,我就会做好时间规划,每天会给自己3H的自学时间,无论再忙﹑再晚,我都会当天完成当天的课程方可休息.每次考试前一个礼拜,我都会视时间如生命,分秒必争!总忘不了每次考完试后那种急切等待成绩的心情,特别是当成绩出来后,考得很好时,心里颇为激动,感觉自己真的很不错!记得考完自动检测时,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基础不好,经常梦到自己没考及格,当成绩出来,考了63分时,那一刻,真的很开心,真想对全世界大喊:我通过了!我是成功的自考人!
在自考过程中,有时心累,身更累,有时觉得自考的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有一首诗一直激励着我永不放弃
以下是我对自己自考的总结:
1、独立掌握大纲内容。自学考试就是考大纲内容的,所以只要你掌握了大纲里的内容,就会对整本教材有了宏观的了解。既然是自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我是先看一遍书,初步掌握大致内容。看第二遍时做大纲内容,写在一本笔记本上,以后复习时就看笔记本,大概看个五六轮。考试前一二周看第三遍书,为的是把一些角落里的小分题也能拿到手。做大纲内容时,尽量独立完成(即在书上找出相关内容),有些题目有一定难度,自己很难分析归纳总结,可以参考同步练习册上的答案,再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自己自学能力,因为具备自学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2、题海战术。考试前必须先吃透书上基本知识后,再做大量习题加以巩固提高。特别是专业课的考试,我先是直接从网上下载试卷,把近几年的试卷全部打印出来,在复习大纲几轮后先做一次试卷,熟悉一下题型,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也可以看出自己所复习的大纲是否包罗试卷中的内容了。如果试卷里的内容自己的大纲里基本上都能找到的话,说明大纲内容是很详细了,考试就不用怕了。到考试前两三天再把试卷考一次,可以增强自信心。我发现每年的自考试题都有重复的,而且这样可以增强你的做题能力。
3、耐得住寂寞,提前准备。自学显然很枯燥,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我深信自考来不得半点虚假,自考前我至少提前一个半月看书复习,每天给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看书时间,临考前一个星期,做习题加以强化训练,梳理知识点。正是心中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夯实在脑海里,自然每次考试都能轻松上场,胸有成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自考这笔宝贵的财富将伴我一路前行,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披荆斩浪、走向成功。
春天的播种不一定能结出秋果,青春的热血不一定能浇出繁枝绿叶,但我即使落泪也不放弃追求,即使伤心,也不让梦境破碎…… 我相信,有水必有岸,有岸必有追求,有爱必有梦,有梦总会有希望!
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才是自考的胜出者.同时也是职场的胜出者.因为自考生懂得如何把握机会,如何创造机会.与统招生相比,知识的系统性
相对差一些.但是,自考的考试不见得就比统招考试轻松,相反会更严一些.自考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完全自由地选择专业,因为自考生了解自身缺少什么,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远远超过统招生.这是自考生的优势.同时,工作和学习双重压力使我们塑造了很强的恒心、毅力和自学能力.我喜欢自考,因为自考可以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在自考的过程中,我要感谢方舟给我们培训的机会,方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学辅导工作.自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为“自强中兴、学而成优”的自考人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以紧跟市场的专业设置、强大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学习环境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后盾,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做贡献.学校对学员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个班级都配备一个班主任.经常举办各种户外活动,使学生学习之余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提升了学生集体凝聚力.每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自学人才.我想,这也是这些年年来方舟教育一直深受社会各界肯定的原因.最後我想對方舟說:
你是黑暗中的灯塔,照耀着我在自考生涯中前进.你是一个活跃的舞台,让我们尽情地挥洒人生.你是春泥,滋润着一颗颗梦想的种子,你是慈母,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方舟,谢谢你!也谢谢里面的各位老师!
第四篇:谈谈自考经验与感想
(一)自考经历和通过自考的经验
作者初中毕业后进了一所技校念书,专业的是通信工程。当初选择读技校的理由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初中阶段学习懒懒散散,且家人对自己的约束几乎接近于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胸无大志”。因为专业比较热门,同学考进时的分数一般多数过了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当然鄙人的分数也过高中线了),技校也专门开设了高中课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也多少给自己打了些基础。
技校三年级开始实习了,也算半个人踏上社会了,干的是体力活,工作很辛苦,也很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生活不满和担忧起来了,到不是排斥干体力工作,毕竟感觉自己不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也不希望自己就这么一辈子浑浑噩噩的过去了。那时的我开始寻找“自救之路”了:一开始想到的便是就读成人高校,感觉这个文凭没什么用,就放弃了这条路。接下来想到的就是去考普通高校,但是受到了家人的竭力反对。
就在迷茫的时候,得知了自学考试,一开始对自学考试的认可度也并非很高,但是听人说会计学自学考试只要一年半便可以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时候兴趣一下高涨起来了。(那是1996年的夏季,上海的自考实行一年二考,每次开考4门,一个会计学大专13门课,三次便可考完12门,另外可通过上海市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申请1门课程的免考。)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自考生涯,1996年的夏季我每天清晨6点出门去工地,直到晚上8点赶回上海市市区坐进辅导班的教室,当时我报了三门辅导课:高数、大语和政经。——其实这样的感觉很不好,一天的劳累得不到休息,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大约各上了六、七次课后,我感觉自己有些入门了,便离开了辅导班回家自习了。——这是我自考生涯中唯一上过的一次辅导班。
9月报名考试,我为了能够一年半如约毕业,报考了四科:高数、大语、政经和哲学。万事开头难,在实习之余靠自学要一口气过这四门公共课,说实话我也没什么把握。我这人希望把自己往绝路上逼,我和周围的朋友都说这四门课肯定一次都能过。人么都爱面子,我也不想食言,每天晚上放工小恬片刻便开始了挑灯夜战,直到考前几天。工夫不负有心人,12月考试成绩放榜,我的四课成绩都顺利过关,分数都在70分左右。
人有了信心有就好办事,1996年10月——1999年10月,我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一共参加了7次26个课程的自学考试,考试平均成绩76分,学位论文良,先后获得了会计学的专科和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考试,这是我唯一的一门考2遍才过的科目,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只是匆匆用了1个晚上的时间看了一看考试大纲和一些重点内容,平时从来没有看过这门课的内容,出了考场感觉悬而又悬,结果出来了,果然不出所料——57分。后来不敢马虎,考试前还是恭恭敬敬地看了一个多星期的书,结果正好相反75分。真是一分努力一分回报。
总的来说,我的自考经历还算是比较顺利和轻松的,通过自考我个人感觉提升最大的是自学能力,现在我看什么书(哪怕是比较高深的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理论),也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旁人指点便可领略其中内容的七、八分,这也可以说是我自考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收益。通过自考,我对会计学乃至于整个经济、管理学科的体系都有了一个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感觉学过的东西数年甚至十年都不会忘记。(从1996年第一次自考到现在,也真要快10个年头了。)
对于自考的经验,我个人有些体会,仅供参考。
(1)要培养自学能力,竟然自己弄懂概念、知识点,建立自己认识的学科体系,不要过分依赖辅导班或其他人。
(2)对于每一门课都要恭恭敬敬,尤其是英语、数学这样的公共课,对于学会计的,会计、财务管理这样的基础课尤为重要,对于学法律的则是法理、刑法、民法,对于学计算机的则是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对待学科的基础课要特别的重视和关照。
(3)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学习中最忌讳的事情。我在整个会计学自考过程中,通过背诵而过的科目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的。任何一门课,不仅仅是数学,哪怕是合同法、诉讼法,都有其学科独到的理论体系,除了一些公理性的内容,其他的理论和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演绎和归纳得到。如果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强,可以拉长时间,反复理解、去领会,这要比死记硬背强上一百倍。因此这样学到的东西,你可以记住五年、十年甚至终身。
(4)全盘学习,重点突出。针对学习一门课来说,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此外除了重视学科内的理论联系外还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5)重视考前复习。这虽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对通过考试一定有用,我的对外经济管理考试第1次考试成绩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毕竟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突击就冲击到了57分(阅卷稍微一松,可能便及格了)这足以证明考前复习的重要性。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考前复习的边际效用比较大。
(二)关于自考和普高本科教育的比较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在此也不做展开。
(1)生源。普高本科生源相对较好,尤其是名牌高校的生源更是如此。自考生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毕业生。名牌的高校的毕业生总体素质十分好!这点必须承认!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总体素质也真的只是一般,与自考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相差不大。毕竟自考毕业率不是很高,能够按时毕业的(本科4年)不会太差。
(3)学习。自考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一般以考为学。而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很多是带有思辩性质(针对文科来说)或者实验性质(针对理工科来说)的,自考生在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上不如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本科生来的更有广度和深度。当然自考生也有个优点,如果能够真正地专心自考教材,自考毕业生的基本功是会比较扎实的。
(4)考试。有些名牌高校的校内考试难度很大,但是就总体来说普通高校的校内考试难度一般,应该说是不如自考的考试难度的。但是由于考试是唯一检验自考生学习效果的依据,对于自考生有较严格的考试要求是应该的。自考的生命就在于考试的严格性,因此透题、作弊之流是最最为我反感的。其实平心而论,自考的考试难度也是有限的。
(三)关于自考生的考研
自考生考研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在此我想提醒各位自考毕业生不要将攻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终极目标来做,很多人认为读了硕士就可以改变所谓的出身,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很多时候这种想法只是一相情愿的。
我本人也是自考毕业后考上的硕士研究生,于2003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位生)、2004年考进上海财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生)。在此我要感谢自考给我带来的扎实基础,我在英语、数学二门大部头上所花费的时间都是相当的少的,把重点都放在了以前没学过的逻辑上。考研的经历也是相当顺利的,我在考研上花费的时间很少,加起来没有超过三个月,初试成绩也都过了录取分数线20多分,复试成绩都上了80多分(100分制),如今我已经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论文答辩,等待毕业典礼。
通过二年多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个人感觉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提高,这也是自考所得不到的东西。一是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大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授、同学、物资),三是对学科理解的深度得到了加强,并更多的习惯用批评和比较的眼光的看事物。这也算是我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些感受。
对于自考生考研,我还有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供大家参考:
(1)选择学校十分重要,社会影响、地理位置、学术观点、学风、同学资源都可能会影响到各位同学的将来,因此需要谨慎考虑。个人倾向学风严谨、务实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流。如果你在上海,我还向你推荐上海财经大学,这是一所十分务实的大学,在此攻读硕士研究生会使您受益非浅。(上海财经大学,国内财经类院校排名第一,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3,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10)
(2)选择专业。选择专业并非仅依靠个人兴趣。必须综合考虑就业和职业规划的问题。个人倾向于选择专业学位,专业与工作紧密结合,更符合自考毕业生的特点。
(3)是否脱产。这个要看个人考研的具体目的了,如果是想继续读博或者做研究的,则应选择脱产。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以至用的,那在职(集中授课或周末授课)的学习方式也未尝不可。当然一月入学的学历学位生项目很多都是只能脱产学习的,在考虑脱产学习前各位同学一定要考虑仔细,应该将每一笔机会成本都算得明明白白。当然本人是在职读的。
(4)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部分高校对自学考试毕业生是有歧视的,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是不会招收自考毕业生去读MBA的。当然北大光华MBA的复试淘汰率本来就高达50%,在笔试入围后都是佼佼者的情况下,即使拥有很好工作经验的名校本科生都不能被录取时,我也想不出理由为什么要留些位置给自考毕业生,除非你的工作业绩实在是超级的辉煌。
(四)关于自考生的工作和个人发展
自考生受到歧视在这个社会是普遍现象,虽然我个人也认为这不太公平,别的不说,自考毕业生相比其他成人教育(包括网络教育,虽然发的是普通高校学位)的平均质量要好很多。如何去应对这样的严峻社会形势,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勤奋、努力工作。这是自考生的一个优势,在学习中如此,在工作中更要加以体现。
(2)增强自己工作的“理论分量”。在工作时尽量能够理论联系,选择合适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可能的话应多加发表与工作有关的论文。
(3)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要随地跳槽,造成职业发展的无序甚至于倒退。就如玩RPG游戏一样,选定角色后要一路坚定地走下去,随着经验值的上升,你的身价自然而然的会有所提升。
(4)尽量不要去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自考生的歧视相当严重,这也是我的个人亲身体会。当然韩信都可以接受跨下之辱,何况我辈了呢。
(5)同样不要指望去做公务员,对自学考试毕业生的歧视始于国家机构。
(6)有机会的要去读硕士研究生,而且要去名校(至少是当地的名校),这是对你人生的一大投资。此外要常年参加与职业训练与学习,包括参加职称考试、资格考试、职业继续教育,不使自己在专业领域里落后。
最后鄙人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学考试,给予自考毕业生更多的、更公平的竞争机会。对于自考生来说则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
第五篇:我在八中的经历与感想-
我在八中的经历与感想
我在八中已经快2年了,回顾这近两年的点点滴滴,有很多事让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在我初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学习运动会。那一次我要跑四百米,跑步可不是我的强项,尤其是长跑。我的朋友似乎发现了我的担心,过来为我加油鼓气。当我站在跑道上时,想着朋友对我的鼓励,心里果然是好多了。从那时起,我就发现朋友不仅是在课间陪你聊天的人,她(他)也可以是在你有一些担心或不自信时过来安慰你的人。
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好几次都想要放弃,但当我想到八中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我就咬咬牙,跑了下来。
记得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十分伤心,朋友得知后过来安慰我:“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不能代表一切,关键在于不要经常考不好。这次考试的错题你都弄会了?”我摇摇头,用手指了一下那道不会的题。她看了一眼,就立刻坐下来,极其耐心地给我讲了一遍,等我把题学会后,她让我把所有错题的错因都分析了一遍。最后她鼓励我说:“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气馁。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果然,在下次的考试中,我取得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成绩。
这是我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它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我很感谢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