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州、上海、杭州参观实习报告
参观实习报告
时间:2014.5.5—2014.5.10 地点:扬州、上海、杭州
目的:了解传统漆艺工艺、商业空间的设计、展览馆的布置及设计等 关键词:扬州漆器厂、扬州双博馆、扬州何园;
上海外滩、上海博物馆、上海莫干山路50号;
杭州西湖景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扬州篇
扬州漆器厂
扬州漆艺大致可以分为彩绘雕填工艺、雕漆嵌玉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点螺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刻漆工艺。
彩绘雕填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装饰在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上,用笔渲染细腻,图案纹样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带笔勾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也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雕漆嵌玉工艺流程
(1)标注材质
(2)拓印
(3)样稿
(4)裁切
(5)刻画
(6)打磨
(7)成型
(8)镶嵌
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件,工匠师傅们要细心的切割打磨四个小时,当然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这一整套漆艺再配上红木的屏风架,价值在十多万左右。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由于工匠师傅们需要很细心的做着各种工序,所以就拍了一张不影响他们工作的照片,工匠师傅需要将这张材料打磨的薄如蝉翼,然后进行裁剪、拼接、粘贴等工艺。雕漆工艺其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看着师傅们飞快的刻画着漆块,观众们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每一件漆艺工艺品都是件杰作,是工匠师傅们的劳动结晶,很想带一件漆艺回家,可是价位是在是太高了。如果在市场上看见一件好的漆艺作品,再看看它的价位,你可能觉得它与实际的价值不符合,但是当你进入漆艺作坊时,就会发现它的工艺价值远远超过它的金钱价值。它不是简单地工艺品,而是一种传统元素的流传。
漆艺欣赏
雕漆 点螺
彩绘嵌玉
描漆彩绘
扬州何园
“园林之妙在于借”,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芒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13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全园由复道回廊、“片石山房”、中西合壁住宅院落和住宅园林四部分组成。
复道回廊是何园
建筑的一个特色,有绕操场一圈那么长,迂回曲折,将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穿其中,上下廊主要通过台阶。回廊错落有致,起到了立体景观效果。复道回廊被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
复 道 回 廊
片石山房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进入片石山房,能看见门厅内有滴泉,好似“雨注瀑布”,花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片石山房随占地不大,却丘壑宛然,特别是水的处理恰到好处,渗透到廊、厅、亭、假山、清泉、涌趵、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建筑虽多,却没有拥挤的感觉,而是收放有度,处处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处理手法。
片
石
山
房
由于园主人何芷曾经担任过清政府驻法国公使馆职务,所以这座园林建筑装饰上汲取了一些西洋格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玉绣楼是全园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造园者技艺不凡,吸取了部分西洋建筑艺术及造型色彩,融合于中华民族园林艺术建筑风格之中,风格独特,罕称少见。
楼内窗户都是双层楠木百叶门窗,在地下又筑有通风室,上端设置对流风孔,使楼内冬暖夏凉。每个室内都装有壁炉,壁炉上配有各种木质框边容镜,雕刻和镶贴着不同图案的人物、花卉的瓷砖,表现得极其豪华总体结构带有浓厚的西欧色彩。据记载其百叶门窗也是最早引进我国的。
玉
绣
楼
上海篇
外滩
都说外滩是上海标志性的景点,到上海必游外滩,否则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刚开始我也只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当我亲眼所见之后,我便深信不疑了!
外滩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沿黄浦江西岸一字排开,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天际线十分壮美。各幢建筑之间既能突出自己的形象特征,又能统一在群体建筑的整体效果当中。从美学的角度讲,既有个体之不同,又有群体之内在联系。一般来讲,艺术作品的“整体美”是美学的最高法则,它是建立在既对比又统一的哲学理念之中的。上海外滩的西方古典建筑群在整体上正是这种建筑美学的集中体现。当我漫步在外滩建筑群中时,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按下我的相机快门,一点也不吝啬相机内存,只愿能通过照片,多看它们几眼。
陈毅塑像,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当晚到达上海时是星期二,未能见到隆重的音乐会。
当天到达上海外滩时是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站在黄浦江边,吹着凉爽的清风,同学们互相拍照留影,谈论着对面的东方明珠、“开瓶器”、“注射器”、“打蛋器”。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还是那个地点那条街,那缠绵的地点,难道是爱的天平已经倾斜。。”建于1923年的外滩18号楼,集欧陆风情于一身,阅尽繁华,历经沧桑。1955年被上海市列为市级保护建筑。经过投入巨资进行修复和改造,如今的“外滩18号”,从外表上保留了昔日的凝重和沧桑,里面却汇聚了众多世界顶级的品牌专卖店和餐厅。
灯光下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在美轮美奂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浪漫迷人和别有风情,虽然气温较低,但仍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或倚栏观赏。就连穿梭浦江上的观光游览船也装扮的格外绚丽夺目,怎么可以这样妖娆肆意啊,夜上海,你真的是一座不夜城!
虽然是第二次来外滩,可是游玩的兴致依旧是那样兴奋,这次的上海之行同样是很仓促,而且舟车劳顿,我无法用心认真地去品会它的精彩,但上海留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干静、整洁、时尚、清新、活力和富有朝气,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风范! 上海M50 建设地点:M50创意园位于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
建设时间:20世纪初30~90年代 建筑占地:2.3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20余栋工业建筑1~5层 结构方式:多为钢混结构
产业导向:艺术家工作室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设计等
开放商:上海纺织集团、M50创意园(原上海春明粗纺厂)
莫干山路50号一直是上海创意产业的一个标志性场所,从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进驻到如今拥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和机构,呈现了一种产业自然生长的可能性。
对于新奇的室内设计我们充满了好奇和赞叹,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装饰手法。
这些装饰设计改变了我们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我们不停的按下自己相机的快门,深怕自己遗漏了设计者的一丝灵感和想法。
这些见证了上海发展的老建筑,我不知道它还能坚持多少年。但是它的存在确实为这些喜欢安静的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绝佳环境。
傍晚时分,艺术家们坐在四楼的窗前,大口大口地喝着啤酒,等城市的人们开始进入梦乡后,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借着酒精,拿起自己枯涩画笔,即兴画上一阵字,然后我想他们应该看着自己的画作开始寻找灵感。
M50,我也希望它可以让艺术和时尚的氛围在其中自然地生长。
杭州篇
西湖景区
在我游历过的风景名胜区中,若谈及城市园林建设和景观规划管理,杭州西湖实为佼佼者。无论是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还是从提升整个杭州的地域品味、塑造城市性格来说,西湖风景区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在游玩西湖时,我是不是的拿南京的玄武湖和它相比较,因为玄武湖是我比较熟知的一个湖泊,但是游玩西湖我立刻觉得西湖的风景是玄武湖无法比拟的,西湖风景区山不高,但有起伏错落,水不广,但有大小分隔,山湖比例和谐,尺度适中呈现多层次的景观。西湖之妙,便是妙在这湖孕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可眺湖,游湖可望山。山影倒置在湖中,湖光又映衬山际。西湖之胜,又胜在于朝夕晨昏的各异,风雪雨霁的变化和季节转换带来的景观更替:繁荣茂盛而有生机的植物,与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滨湖建筑相映成趣。多维的视角,朴素的外观,淡雅的色彩,与西湖周遭的环境十分和谐,体现出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协调统一。西湖的新旧十景,便是其中最出彩的部分。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湖中一条横贯南北的林荫道大堤,全长2.8公里,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堤宽平均36米。堤上筑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单孔石拱桥。堤岸两边普植桃柳,每当初春,桃红柳绿,游人纷至沓来,盛况空前。苏堤是宋朝所建,据记载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时开浚西湖,取湖中葑泥筑成了长堤。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的筑堤兴利之德,称谓“苏堤”。
从苏堤的南端入口,一路往北,经过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最后到达跨虹桥。沿途栽种了许多树木,其中有芙蓉、桂花、玉兰、夹竹桃、樱花等名贵花木,更为特别的是,每隔一定间距就有一株杨柳或一株桃树,桃柳夹种,红红绿绿,柳丝袅袅,如烟如纱,故有“苏堤景致六吊桥,夹株杨柳夹株桃”的说法。
游览苏堤,最好步行,当然租借环湖休闲自行车还是乘坐观光电瓶车,也是观景不错的选择,边赏边玩,分外惬意。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最为神奇的。其传奇内容有三:一是白娘子的传说和雷峰塔的倒塌,二是雷峰塔地宫的开启和佛螺髻发的惊现,三是雷峰塔的重建和西湖十景的补全。
雷峰塔在“西湖十景”中被冠名“雷峰夕照”的名字,使人浮想联翩,呈现出诗意盎然的绚丽画面,但见夕阳西下,水光潋滟,塔影婆娑,青山秀丽,令人叹为观止。湖滨景区
西湖湖滨景区是城区与西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结合的纽带,西面湖光山色旖旎,群山起伏;东面是精致的湖滨国际名品街。这里是倚城临湖的黄金地带,也是西湖综合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景区内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早上市民习惯在此晨练,节假日人流量非常大。大批中外游客在此欣赏西湖美景,被誉为西湖的门厅,是第3批“西湖十景”之一,定名“湖滨晴雨”。
景区内厕所、码头、休息廊、小卖、芸室、摄影服务部、公用电话亭、饮水器、果皮箱、导游牌、背景音响、停车场、后勤设旋一应俱全,这些设施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别致而实用.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处处感到舒适方便。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设计者和管理者精益求精作风和对游客负责的态度,令人赞赏。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可能是星期日的缘故,院内人迹寥寥,猛一看以为进入了公园或者是馆展区。学校围绕一座小丘(象山)展开,建筑群基本呈现一种灰调子,虽体量不小,但也不觉十分压迫,整体感觉素雅而君子谦谦。
我们一行先沿步行道走至校园,远观近看,上看下看,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停停走走,穿行于由廊、台阶、坡道联系的教学楼群,最后大致得出粗浅的观感:王澍的设计还是在延续早期的自宅、文正书院的风格与手法:盒子游戏。盒子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将其拿来直接用,显然不合时宜,况且现代主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被骂得要死。最巧的办法就是新瓶装旧酒,现代主义加入中国元素——难度很大,且人人都在加,关键在加得巧、加得妙,加得天衣无缝。
盒子的围合、院落、天井、廊、坡道,明显的中国传统元素,即使如此,几座方正大楼仍显体量庞大,设计者便采用立面上的重重披檐,调节尺度感。
远观整个楼群,或者由塔楼下观楼群,应该说相互关系的承转起合是不错的,但近观不甚理想,尤其不能触摸:清水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整、甚至孔隙开裂,铁制构件油漆脱落,门窗铰链插销锈迹斑斑,木质门窗材质低劣、做工粗糙,青砖地面高低不平、塌陷破碎,披檐青瓦下的水泥砂浆丑陋不堪等等,原因当然是造价控制和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单体围合面向院落的立面,王澍照惯技使用一气铺满的木门,很有气势,显然受江南民居天井四周漏空联排门启示,门的整体开合,完全控制了廊与院落的内外空间关系。门窗上的铁器据说是由当地铁铺打制,很有手工感,但大都生锈,早先江南民居的门窗天天有人开关,常年黝黑发亮,学校谁人来管,生锈是必然的,时间长了,必转动、插拔困难。
最有特征的还是立面上的重重披檐,钢构架,竹胶叠合望板,将收集来的旧青瓦用水泥沙浆层层叠砌,远看甚是特别,近看还是觉得构件太大、制作粗陋,尤其是人体高度的披檐设置,感觉压抑而莫名其妙。
架空廊、外廊、檐廊均采用直立铁框栏杆,栏板采用竹编,很是巧妙,如同篱笆围合各院落,乡土村落之感随之而来。
总的说来,王澍是费尽心血的,形体后面透着类型学、符号学、现象学、园林学、民居学等等哲学与文化的思考,不知设计者是否也有建筑未完成及与自然功生长的想法,留待日后细细再做?
我佩服设计师的探索韧劲,但一人之力毕竟难敌投资、技术、材力及整体的漫不经心,在中国建筑界一片应时之作,如此费心,也着实难为他了。
当我看到这个工作室时,很兴奋,相当兴奋。渴望有这样的工作室,在这样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创作激情,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激情四射。
脚手架配合木质橱框和金属边玻璃,这是一个新奇的展柜,而且这个展柜还是安放在坡度为15度的斜坡上。我们很难想象教学区会出现这样的装饰,他给我们的是更多的争议。
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校园,一个朴素而深沉的作品。象山校区的设计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有着深层的传承关系。
在白墙、灰瓦、绿树、蓝天之间,包含一种理想的失眠,包含一种活跃的灵感,艺术的学子们在这里更好地生活,自由地创作。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图像,一个个片段,它们不能完全被言语所表达;因为对于使用者所能感受到的,语言显得过于准确和狭义。于是我幡然醒悟,象山校区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一种寄情于江南山水,类似于中国水墨的东方印象。
第二篇:上海参观实习报告
上海实习报告
在我们的期待中,上海实习终于来了。11月22日—11月24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上海之旅。这次实习主要目的就是开眼界,即参观国际化大都市的高水平建筑,高水准的生产厂房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切身感受,这将对以后自己的专业认识产生深远印象。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我们的实习内容非常丰富。下面让我来简单说下自己对上海的体会以及实习的主要内容。
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繁华,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远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有超过2000万人民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馆,中国国家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筒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心筒截面为18.6×18.6米,相邻核心筒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138米。这次的中国馆,在34米以下仅存在16根劲性钢柱,即每个核心筒的四个角部设置截面为箱型(800×800)的劲性钢柱,劲性钢柱从底板起始达60米,与屋顶架高度相同。从33.75米起,采用20根巨型钢斜撑走撑起整个大悬挑的的钢屋盖。巨型钢斜撑底部与核心筒内的劲性柱连接中间通过层层楼层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顶部通过钢衍架与核心筒连接,锚固于劲性钢柱上,为提供巨型钢斜撑底部的结构水平刚度,在33.15米处设置了劲性楼层(楼板内含钢梁)。33米劲性楼层,20道巨型钢撑斜及楼层与屋顶架层共同构成了整个钢屋,盖的主要受力体系,提供了各楼层的承载支托。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计划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的隐藏在建筑体内。
后来,我们来到了上海美术馆,美术馆的四周都挂满了名画,艺术画。每张画都有它各自的涵义。有一张让我触目之久,画的内容是在下雪的冬天里,一位老翁和一个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因该是他的孙女吧,小女孩睡在石凳上,可能睡着了,身上盖着破旧单薄并积满雪的棉被,脚丫漏在了外面,在不远处的雪地上有一个脏兮兮的玩偶,身上也积满了雪。而那位老翁则目视前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大概是在想如何才能让他心爱的小孙女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真是一张触动人心的画。
再后来最后,我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了博物馆的建筑设施和馆内古董增加视野,培养丰厚建筑的想象力,上海博物馆建筑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馆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中国雕刻陈列室。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馆内设施上海博物馆采用了先进的消防安保措施,电化教育措施,文物图书资料电脑管理系统和楼房自动化管理系统。陈列室和库房有自动化控制温湿度设备,各专题陈列室的讲解工作由事先编制好程序的轻巧听讲器担任,观众可以根据文物编号,使用按钮选择任何一件文物的讲解词,包括汉语和多种外国语种,陈列室还备有电脑控制的放映机,向观众提供各种有关的文物图像和专业知识。上海博物馆还建有一批研究工作专用室和用于学习报告和辅导员活动专用的演讲厅,没有同声传译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环境,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第三篇:上海工博会参观实习报告
上海工博会参观实习报告
参观工博会对我来说可谓是一个挑战。为什么说是挑战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学知识的匮乏。作为一个大型的、专业的展览,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刚上大二的学生来说,参展的产品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是,我想学校让我们去参观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指望我们能够理解什么,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专业到底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应用与我们所学的理论差距究竟在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让我们开开眼界。抱着这样一个态度,我在参观工博会前访问了工博会的网站,提前了解了一下工博会。
201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博会”)将于11月9日-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工博会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办,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品牌展。每年十一月在上海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2010中国工博会以“科技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题,充分体现交易、展示、评审、论坛四大功能,展览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将设立“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科技创新展”六大专业展。届时,1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10万多人次专业观众将汇聚一堂,并将有70余个配套论坛与活动同时举办。
这次工博会主要有6大展区: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专业金属加工类展会之一 工业自动化展--中国乃至亚洲自动化领域最具魅力的专业展会之一
环保技术与设备展--关于水处理、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的国际盛会 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倡导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国家级信息通信盛会
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面向于电力行业,交易、展示电力、电工、电气技术及设备的国际盛会
虽说每个展区我都走马观花地观看了一下,但是令我真正干感兴趣并认真参观的仅有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和工业自动化展。
首先说一下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参展的展品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金切机床突显技术优势,高、精、尖、新品云集。齐二机床、秦川机床、武重机床、上海机床、汉川机床、浙江凯达、德国STAMA、远东机械、帝马机械等名企踊跃参展,一批高速度、高精度、智能化、复合化、代表当今世界机床发展潮流的的尖端产品纷纷选择工博会作为全球首发平台。在钣金、激光加工和锻压成形领域,MWCS已经成为行业标杆性盛会。天田、通快、马扎克、MEGAFAB、BAYKAL、罗芬、百超、团结普瑞玛、杨力集团、沃得精机、亚威、金方圆、捷迈、法利莱、楚天、大族、梁发记、台励福、三菱、村田等企业将展出一大批最新产品和最前沿的技术。
在参观的时候我注意到,虽然说各种数控产品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最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在金工实习上数控这个工种时,老师告诉我们设计出来的零件必须是一笔画,否则零件是无法加工的。而各大厂商的展品,无论大小和复杂程度,在加工时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而且都需要有肥皂水当作解离液和冷却液使用。我想这些产品的不同之处估计就在所能加工的零件的厚度以及加工出来的产品的精密度。
精密度是数控机床加工的一大特点,但是在参观时我发现效率也是数控机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一个海宝形状的铁片便被水刀从钢板上切割下来,我想这对手工加工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由于所学知识的有限,参观时必然会有很多的疑惑。比如当我看到德国的一台大型数控机器在加工的时候就不是按照一笔画的规律,而是有规律的跳动到不同的地方切割,我猜想这也许就是自动化和数控的结合。不过,要想解决这个疑惑,还得日后我用心学习专业知识。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展厅便是自动化展区。工业自动化展区的展品范围包括工业自动化、电器系统、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及软件、微系统技术。
一进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台台机器手,机器手娴熟而准确而迅速地搬移着零件。由于机器手的速度过快,很多机器都写着标语:速度过快,严禁触摸!不过在参展的商品中最令我惊愕的还是两个机器手在玩魔方!对于我来说,玩魔方是件痛苦的事,每次都会被绕晕,而机器玩魔方更是让人难以置信。因此在这个展品前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不过,当我想起同学说过玩魔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时候,感觉这件事便不是那么神奇了。面对被人们拧得复杂的魔方,机器手把它复原,并不是说机器手具有了智能,而是说人赋予了它们智能。还记得当年超级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的那件事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原理却很简单,就是电脑工程师把国际象棋大师所有可能走的步子都用程序编写好并告诉计算机,由于计算机有很高的计算速度,所以它可以轻松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大师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而事实也是如此。机器手的工作原理和那台超级计算机类似,当面对比下棋要简单的多的魔方来说,把它复原便不是什么难事。纵观整台机器,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不仅需要工程师事先编好程序,还得让机器手“认识”魔方,我想这里边应该会用到传感器技术——通过机器手上的微型探头来获取出现的情况从而控制机器手的操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器手都像这台机器那么灵活的,在这便说个小插曲。
陪我一同前去的同学看到机器手如此准确地找到物品并把它搬运到另一张桌子就在想,这台机器是自己找到物品的还是原先已经设定好物品的位置的,然后它只要按照程序去做就可以了?为此他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把桌子上最后一块物品的位置移动了一下。可是机器手不知道呀,仍然按照原来去寻找,搬运,即使没有找到也要按照原路返回。几个往返,机器手突然无法正常工作了,就停在了那里,当然,这也引来了周围观众的一阵阵笑声。参展的工程师赶紧前来替机器手解决故障,弄了5分钟左右才让它继续工作,不过它走的还是老路线。暂且抛开我同学的做法是否按套路出牌不论,单单说这个展品的设计思路。他们设计出来的这个机器手是死的,没有给它赋予任何的“智慧”,因此它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设想,如果将来这台机器用于实际工作,工人师傅不可能每次都把物品摆放得分毫不差,那么结果将会是怎样的呢?这个我们不敢去想,因为这后边可能是血的教训。虽然说我们的行为有点“放肆”,但我觉得我们的行为对企业来说还是好的,因为我们帮他们发现了隐患!
最后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环保设备与装备展。2010年11月9日—13日,EPTES2010将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主题,结合不同行业领域之间共同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而进行的合作,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污染防治,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符合环保特性并具有经济可持续性。“中国工博会—环保展”为广大环保行业业内人士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
正如官方介绍的一样,展区中很多的展品都与环保或者是食品安全相关,都在倡导一个新的、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当所有的企业都把对环保的重视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那么它们就不仅仅是在为企业自身的员工的健康做贡献,而是在为全人类做贡献!虽然企业的利润在短时间内可能有所降低,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从为子孙后代负责的角度来说,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本次参观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素养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
魏鑫
机械0906 090800817
第四篇:上海参观实习报告
上海参观实习报告
在我们的期待中,上海实习终于来了。4月5日—4月13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上海之旅。这次实习主要目的就是开眼界,即参观国际化大都市的高水平建筑、高水准的生产厂房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切身感受,这将对以后自己的专业认识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我们的实习内容非常丰富。下面让我来简单说一下自己对上海的体会以及实习的主要内容。
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繁华。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馆。中国国家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筒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心筒截面为18.6米×18.6米,相邻核心筒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米×138米。这次的中国馆,在34米以下仅存在16根劲性钢柱,即每个核心筒的四个角部设置截面为箱形(800×800)的劲性钢拄,劲性钢拄从底板起始达60米,与屋顶桁架顶高度相同。从33.75米起,采用20根巨型钢斜撑支撑起整个大悬挑的钢屋盖。巨型钢斜撑底部与核心筒内的劲性柱连接,中间通过层层楼层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顶部通过钢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锚固于劲性钢柱上。为提供
巨型钢斜撑底部的结构水平刚度,在33.15米处设置了劲性楼层(楼板内含钢梁)。33米劲性楼层,20道巨型钢斜撑及楼层与屋顶桁架层共同构成了整个钢屋盖的主要受力体系,提供了各楼层的承载支托。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喷涂了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冶集团第十三钢构件厂。在工厂一位技术人员的
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厂房内的加工生产线。技术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初步了解了钢结构施工的各种操作技巧、产品技术要求、焊缝检查等核电施工知识,令我们受益匪浅。如右图,钢管焊接切口已完全自动化,非常精确。焊接还要考虑焊接热应变等因素,保证最终成品完全符合尺寸要求。这说明我国的钢材加工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三个实习基地就是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同济大学,由同济的师兄带领,我们参观了结构静力实验室和地震台、以及风洞实验室。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建筑抗震就是我们业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一些重点项目工程都会做结构抗震试验。
我们首先参观了结构静力试验室,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在大型结构静载试验领域,该实验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还亲眼观看了模板制作和模型制作,了解其中的注意要点和技术。
接下来又参观了结构抗震实验室。1983年,从美国MTS公司引进水平双向模拟地震振动台,1991年又增加了竖直方向,使之具备了三向六自由度试验能力,并作为开放实验室的一部分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防灾领域的科研工作,今年来已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羡慕、国家和省市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实验室主要试验设备有MTS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尺寸为4m*4m;试件最大重量25吨;加速度4g;行程100mm;频率范围0.1~50Hz;96通道数采。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高层、超高层以及桥梁多的城市来说,风洞试验室必不可少的。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其原理是使用动力装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管道内驱动一股可控气流,使其流过安置在试验段的静止模型,模拟实物在静止空气中的运动。TJ-1号风洞又称为直流闭式低速风洞,试验段尺寸为1.8m*1.8m,14m长。距离试验段入口10.5m处设有一个转盘,用以改变模型的方向,通过转到平台从而达到测建筑物收到不同方向吹来的风的反应。在风洞机的尾部上方有喷头水管,通过分设下来的水流可以观测到风的速度和风向。
第四站是东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2.3公里的陆上段,海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25.5公里的海上段,大乌龟至小洋山岛之间约3.5公里的港桥连接段,总长约为31公里。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大桥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大桥的最大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要求。东海大桥在2005年建成通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159米高的两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桥主塔在国内最高;位于颗珠山岛和大乌龟岛之间的深海大堤绵延1.22公里,也是国内的突破和创新;而最大的奇迹在于建设速度——在风高浪急的外海,运用高效、科学的施工技术,实现大桥贯通仅用3年。大桥长32.5公里,陆上段约3.7公里,芦潮港新大堤到大乌龟岛之间跨海段长25.3公里.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约3.5公里,全桥设5000吨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米。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江镇、施湾、祝桥滨海地带,面积为40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30公里。2009年,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80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90余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位于第一航站楼东侧成对称布置,由主楼、连廊、候机长廊和固定登机桥4部分组成。其中主楼长414米,宽138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连廊长306米,宽60米,地上七层;候机长廊长1404米,宽41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固定登机桥共42座。我
们可以看到屋盖结构属于张弦梁结构。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由刚性构件上弦、柔性拉索、中间连以撑杆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组成是一种新上海浦东机场型自平衡体系,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也是混合结构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创造。张弦梁结构体系简单、受力明确、结构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刚柔两种材料的优势,并且制造、运输、施工简捷方便,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之后我们来到了上海最繁华的地带——陆家嘴,看了下上海三大标志性建筑。首先是东方明珠电视塔。电视塔主体结构高350米,全塔总高度为468米。从电视塔大台阶步入塔内底层,便见宏伟的大堂,从底层电梯大厅到直径为45米的中球,离地面263米,只需40秒钟。该球共九层,有1万多平方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设有多个观光层,各层高度分别为98米、263米及350米,能让旅客从不同高度鸟瞰上海市的风光。东方明珠塔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成。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以及悬空于立柱之间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每一位游客充分领略现代技术带来的无限风光。然后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上101层,地下3层,楼层总面积约377,300
平方米。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使用感应器测出建筑物遇风的摇晃程度,及通过电脑计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
第五天来到了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场采用了当今世界上诸多先进建筑成就的上海体育场造型新颖,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被点缀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宽阔广场中,犹如绿叶烘托着一朵巨型的白玉兰花朵,成为上海新三年的标志性建筑,为世纪之交的上海增添新的风采。上海体育场拥有具有500个座位的主席台、300个座位的记者席和100套豪华包厢,可容纳5.6万名观众观看体育比赛以及4.3万名观众观看大型文艺演出。1998年,上海体育场被评为“上海市最佳体育建筑”;1999年,又评为“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之一”。上海体育场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外型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马鞍型、大悬挑钢管空间层盖结构,覆以赛福龙涂面玻璃纤维成型膜。层盖最长悬挑梁达73.5米,为世界之最。
第六天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最后,我们参观了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
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参观了钢板生产线,并亲眼目睹了钢板的生产过程,对钢材的生产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如图为上海宝钢生产的第一卷钢板。
这次上海实习,让我见到了很多高水平的建筑,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并进实验室以及厂房进行了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有助于我以后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深深的被上海文化所吸引,感受到了大都市的魅力。这激励着我们好好掌握专业知识,深入到工作中,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
07级土木工程
XXX
2011.4.26
第五篇:上海苏州杭州实习报告
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城市环境的认知实习
姓名:000学号:0000000班级:000000
实习地点:苏州杭州上海等地
实习时间:2012年6月18日——6月25日
6月18日,开始了我们的苏州杭州上海的建筑认知实习,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我们受益匪浅,不仅见识到传统的中国古居,还有现代的豪华建筑,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国美象山校区,西湖,同济大学,南京路,世博园,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苏州、杭州、上海的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国内建筑发展状态,学习和了解国内最新的建筑技术,掌握最新的建筑风格;理解中国园林建筑的精髓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在苏州,我们观看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得确实不错,跟环境结合得很好,虽说早期对于选址业内争议很大,但现在看来蛮好。苏州博物馆无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鲜明的空间特征和独树一帜的结构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塑造出一个立足现代审美的新中式园林空间。穿过一座由玻璃和不锈钢棚搭建的大门,一个由钢梁和金属百叶构成的入口吸引了来访者的所有目光。通过一个别致的圆形孔洞,人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情调。以借景的手法,设计师将空间的灵性与活力展现给观众,远处的山水园林也成为了联系内外空间的纽带。
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周围是青山绿水。新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设有视觉艺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和基础教育中心三个教学单位。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发展出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这促使设计者做出一种选择:不将任何人为的设计思想强加在这片土地,将现场先在的建筑原则,将建构材料的选定为无前提的第一选择,它们应扎根在象山这片土地之中。
在上海我们参观了同济大学,感受其浓重独特的学习氛围,了解同济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上海市,是历史悠久的著名综合型大学,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同济大学由德国人在1907年创办,与德国和欧洲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较早的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同济”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大学。
上海歌剧院的整个建筑的构思为“天地之间”,被设计师定位为“开放的宫殿”:大剧院透过一座水、土相溶的坚实台基,奠定在中国的土地上,它置身于上海政治、文化中心;向蓝天展开其屋顶,象征中华民族的聚宝盆,承接着来自宇宙、人类的恩泽与智慧,象征着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情追求,也象征着上海有有始以来就与天地相通的博大胸怀。大剧院的外观由透明的水平墙面,有韵律的垂直线条,有乐感的弯曲面屋顶来体现,以水、玻璃、光线,通过透明、流畅的线条,朴实有力的造型,多功能形体和技术空间的组合来突出都市理想,贯彻其设计构思。为了体现艺术外型与内在功能的完美统一,顶部以钢结构减轻自重,用六根透明的柱子撑起它向天空反翘的顶盖,给人以飘浮的动感。下部以混凝土结构组合成不同的板块,中间留有空隙,便于钢结构的插入。大剧院的设计沿用了中国九宫格式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将以玻璃和大理石组成,从上至下晶莹透亮,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每当夜晚华灯初上,晶体的立面和屋顶组合的光幕与喷水池的水光反射交相辉映,把整个建筑物幻变成一个水晶宫殿。
上海博物馆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实习总结
这次为期八天的认知实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积累知识和开拓眼见都是十分重要的。很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们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
这八天,我们到过了很多地方,走过了很多地方。毫无疑问,八天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短暂。因为时间很赶,很多地方都只能走马观花般粗略的看几眼,这是这次出行最大的遗憾。但是,我们的认知学习绝对不会局限在这八天,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这些天的经历,不仅让我开拓了眼界,拓展了知识,而且让我对一些建筑理念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设计创作是很有帮助的。短暂的八天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专业建筑知识,看到了好多玻璃幕墙式的现代建筑,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将来的学习和实习工作中将不断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接下来的三年的学习中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经验不断运用实际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