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实践总结报告
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汲取经验促进成长
----三峡医专临床医学系暑期“三进三同”暨“三下乡”实践报告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把工作做深做好,使学生服务基层真正落到实处,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临床医学系在2011暑假期间广泛、深入开展“科学促发展,实践助成长” 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响应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活动的号召,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积极锻炼自我,融入社会,提高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体会基层的工作和生活,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真正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为科技、文化、卫生在基层的广泛传播贡献出当代青年应有的力量。
7月10日下午,我系参加“三下乡”的师生穿着统一的绿色队服,高举旗臶,带着火一样的青春干劲踏上了前往四川省渠县的征程。虽然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但是通过与群众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街道环境治理、义心义诊、文艺汇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我们得出以下信息,现将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汇镇位于渠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建于明代中后期,号称“小重庆”,巴河、洲河交汇于镇前的渠江,故名三汇。镇辖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全镇辐射面积2.6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3800人,海拔高度230米,气候温和,交通便捷,有襄渝铁路和成达铁路交汇车站1处,公路四通八达,水路运输纵横全镇。三汇镇工业基础较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有白塔寺、老龙洞等旅游资源。但近些年来,随着老工业的衰老淘汰,失业人数逐年攀升,大多青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由于三汇镇地貌多为丘陵,地形复杂,加之河网密布,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实践形式:
在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紧紧围绕“体验乡镇生活,关注农村发展”这一主题,大家表现积极,通过看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房间里的清洁,与他们齐唱红歌,为他们爱心义诊等形式,为孤寡老人送去了温暖,带去了大家最诚挚的问候;通过为响滩村村民义心义诊,文艺汇演,与村民聊家常,为该村五保户送去慰问品,为该村的留守儿童送文具等形式,将关爱播撒村落,与村民同乐;通过赶集时为群众义诊,宣传健康小知识,发放常见病、多发病的免费药品,为群众带去了健康,送去了温情;通过大家上街拾捡垃圾,环境整治,发放环境调查问卷等形式,号召了大家,带动群众共同保护环境卫生;通过到三汇镇各家医院、诊所、药房发放关于基层医生的调查问卷,为政府提供了乡镇卫生机构的信息;通过街道上文艺汇演,吸引广大群众共唱红歌,共庆建党90周年,为大家带去笑声,将党的伟大旗臶永远高举。大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大学生的智慧与民情民意结合,拉近了大家的心,将我们的青春激情广泛传播。
(一)艰苦条件入基层 志愿温暖进人心 7月11日,我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三汇镇养老院,为院内老人带去健康,送去祝福。短短的四个多小时,同学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为卧床老人擦身子等,虽然同学们累得满头大汗,但大家顾不得休息片刻,笑容依旧那么坚定。随后,大家为老人们按摩,测血压,与老人悉心交谈,我们的队伍还为老人们带去了食用油和大米等基本生活用品,老人们感激不尽。紧接着,大家拉起老人们的手,一起唱其红歌,将党的光辉岁月一一呈现,一位老人用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来答谢党委对他们的关心。一股股暖流涌入房内,大家在不舍中结束了此次敬老院之行。
(二)大爱无距离 传承无边界
7月12日一大早,同学们便踏上了前往响滩村的车,大家怀揣着激动喜悦的心情,一路上有说有笑,将青春的热情似火般点燃。到达响滩村后,大家没有一点倦意,抓紧时间布臵义诊场地,村民们纷纷前来,同学们为大家测血压,讲解卫生小常识,为老人按摩身体,陪老人拉家常,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袁主任在一旁解答村民们的疾病疑难。同时,我们还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们准备了糖果,文具等东西,真正的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温暖。义诊过后,同学们还没有停止工作,大家将老人召集,开始了文艺汇演。虽然舞台特别简陋,没有音响设备,没有灯光背景,但大家用热情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村民,火热朝天的景象打破了乡村以往的寂静,心在这一刻彼此凝聚。之后,我们还前往了村里的五保老人家中,关心老人生活现状,还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将我系学子真情传递。
(三)医心医意为人民 志愿服务进基层
7月13日,我们的实践团队在三汇镇街道上进行爱心义诊,天空虽然下着雨,但依然浇不灭大家的热情。同学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为大家测血压,一部分记录相关信息,一部分发放调查问卷。赶集的群众纷至沓来,接受我们的服务。一边,附属医院的袁科长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疾病的疑难,我们的热心服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朴实的笑容挂在了所有人的脸上。在义诊的同时,我们还为大家发放了一批常见病的药品,并叮嘱大家正确使用。据悉,此次义诊共为800余名名百姓服务,发放了900元的药品。之后,有的百姓还留下了对此次义诊活动的感言,我们将一一收集,作为留念。
(四)点滴汇聚真情 服务流露温馨
7月14日,大家走上街头,进行环境整治,我们戴上了提前准备的手套,整理队伍后便出发了。同学们一路前行,一路拾捡着道路上的垃圾,大家并没有顾忌垃圾的脏乱,用手一点一点,一块一块的拾捡在塑料袋中。雨后初晴的路面上全是稀泥,弄湿了手套,弄脏了裤脚,汗珠冒在了大家额头上,大家顾不得擦一擦,但大家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带劲。另一边,老师正在为街上的群众讲解大家环境整治的目的,群众们纷纷围拢,一边听讲,还一边夸赞。几位负责发放调查问卷的同学深入群众中,叫大家填写调查问卷,并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小常识,同时,他们还记录下了群众们的反映。据统计,同学们一共清捡了6条街道,总长2000余米,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张,我们用行动呼吁三汇镇人民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五)践行大医精神 展现医专风采
7月15日,是我们在三汇镇服务的最后一天了,大家没有丝毫的松懈,一大早,同学们走街串巷,向渠县三汇镇的医生分发调查问卷。大街小巷,无处没有我们的身影。医院、门诊、药房等都是我们的阵地。据统计,共发放1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6份,我们及时整理数据,将用文字书写调查报告递交上级。傍晚,我们的文艺演出开始了,我们一共为大家送去了12个文艺节目,吸引来了2000余名乡亲观看,我们紧紧围绕党的90华诞和乡村乡情展开,丰富多彩,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离别的日子难免有些伤感,我们告别乡亲,告别三汇,我们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挂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调查发现:
(一)环境卫生方面:
本次关于环境卫生的调查,我们一共发放了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调查数据中显示,群众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三汇镇的洪涝灾害。74%的群众认为三汇镇的洪涝是因为三江交汇,水流不畅照成的,有18%的群众认为是雨水过多导致的。其次,生活垃圾也是令大家犯愁的一个问题,47%的群众认为当地水污染是由工厂排污所导致的,约有24%的群众则认为是生活垃圾所致。除此之外,大家对三汇镇的环境不满还体现在大家的整体素质较低,乱丢乱扔的现象严重,墙上的宣传单、广告、海报等没有规范,严重的影响了生活。同时,我们在发放问卷中还注意到,整个三汇镇街道的垃圾桶数量极少,公共卫生设施较为落后,这也是严重影响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留守儿童方面:
在三汇镇响滩村,同学们在送去健康义诊,精彩文艺的同时大家还抓紧时间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在简单的调查中,村里的年轻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自己的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约有50%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胆小,孤僻柔弱。其次,在学习中,约有40%的孩子因没有人辅导而感到学习困难,正因如此,10%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养成厌学的坏习惯。他们需要大家的关注,在调查中,孩子们与父母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电话,我们在“三下乡”中给予的关爱只是点点滴滴。但在孩子们的心中,还是希望父母能陪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三)孤寡老人方面:
在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每走一个地方,就细心记录有关孤寡老人的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到了三汇镇福利院和三汇镇响滩村,我们了解到福利院位于镇的后山上,由原来的老产房改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福利院中的老人不多,平均年龄在68岁以上,他们大多身体不适,个别老人生活失去自理,他们无儿无女,仅靠政府发放的救济金艰难维持生活。在响滩村,前来义诊的群众中,老人就占了80%左右,一位老人讲到他们院子共有12户人家,有17位老人留守在家中,他们都有儿女,但为维持全家生活,都外出务工,偶尔寄回生活费,供孙子孙女上学和基本的生活支出。约有30%的老人失去了劳动力,而面对疾病,昂贵的医药费让他们难以支付,因此,有很多老人因没钱及时治疗而引起了慢性疾病的发生。约有40%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无助、抑郁,望得到儿女们的关心。孤寡老人是社会的薄弱环节,需要社会的了解,需要社会的关爱。(四)基层医生方面:
在三汇镇社会实践期间,同学们向当地医院、门诊、药房的医生们发放了关于基层全科医生培训及工作状况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86份,据统计,67%的医生对自己的工作状况表示满意,19%的医生表明收入方面还应有待提高。在医院工作技术方面,71%的医生表示医院的设备陈旧落后,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紧缺,除此之外,还有77%的医生表明医院或政府应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增加外出学习机会。我们还了解到,多数基层医生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大多数都是卫生学校或专科学校毕业,专业技能较差,87%的医生谈到学校教育还应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课程开展方面应全面化,增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工作方向方面,约有8成医务人员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对基层卫生事业表示支持,愿继续为广大老百姓带去健康。
四、解决方法:
(一)争对该镇环境问题突出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对该镇河道进行加固建设,多植树,对街道路面进行硬化,清理淤沟水道,保证排水通畅。其次,还应设立垃圾堆放点,新建垃圾场,购臵一批垃圾桶,政府还应大力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号召大家垃圾不乱丢,不乱倒,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二)留守儿童问题该镇的突出矛盾,其原因主要是家中青年外出务工。因此,政府应积极倡导回乡发展,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特色黄花,农家旅游等。其次,政府应大力引进中小企业,构建人才培养机制,让青年一代留得住,同时也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家发展,照顾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三)孤寡老人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建立保障制度,完善社保,特别是偏远山区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建立完善的帮扶对象,定期走访,着力解决老人们的生活问题。其次,还应加强镇上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无处可归者能与大家一样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四)基层医生方面,医院应加强对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加医务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医院还应该改良技术,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加强医生们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管理,为医院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力量,吸引更多优秀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
通过暑期“三进三同”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系同学深入到四川省渠县三汇镇,在充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及三汇镇镇情的前提下,对比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农民清苦的生活条件,将基层的实践体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在与人民群众平等友善的交往中和相互关心帮助,加深了解和信任,增进青年学子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在实践中保持了先进性,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农村生活,还从中学到了一辈子值得珍惜的坚强与知足,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加快了学生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脚步,走进农村,步入社会。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总体表现为在校的影响力较为局限,活动参与同学较少,镇乡覆盖面较小,活动时间有限,调查较为片面等。但我们相信,有了这次体验以及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后将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同样,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将为更多的农民带去先进的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共谋发展,真正的为科技、文化、卫生在基层的广泛传播贡献出当代青年应有的力量。
临床医学系 2011年8月30日
第二篇:三下乡实践总结报告
三下乡实践总结报告
在大学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旨在锻炼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将书本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与逍遥津街道一起组织了三次活动。逍遥津街道下辖五个社居委,第一次活动我来到九狮桥社区,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在楼道中铲除“牛皮鲜”,仅仅是半个上午的时间,我们就发现“牛皮鲜”是“无孔不入,无缝不钻”,墙上,楼梯上,甚至居民自家的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第二次我们为街道的孩子们开展了“公园社区假日学校”的活动,请来了专家,为孩子们讲解了消防知识,教他们如何使用灭火器,遇到火情如何反应,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等等,还展示了许多宣传海报和家用消防物品,我们大家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共同学习;第三次活动我们带着宣传合肥精神的使命,在步行街向行人介绍合肥 “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并赠送行人印有合肥城市精神的扑克牌,散发宣传单页,下午还有记者采访了我们小队。
也只有真正融入到三下乡活动中去,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复杂,领略其中道理。一直以为街道工作都很无所谓,可有可无,也没见到街道为居民做出过什么,但是这个暑假将我的观念彻底反转!街道是最贴近市民生活的组织,我们下到街道参加社会实践,参与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体会到街道工作人员的辛苦和街道工作的繁琐,同时看到了乱贴乱刻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但我自己拿着小铲子亲自去铲除墙上的“牛皮鲜”时,我知道街道工作人员的不易,为了给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默默地付出了许多。在假日学校里,我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感受到“00后”的活力和创造力,并且非常感激街道为孩子开设这样的学校,可以提供一个场所,让孩子们的暑假不会荒废。生活中很多小细节都有火灾隐患,在假日学校,能学到消防知识,增长见闻,我也可以给周围的朋友讲讲消防技巧。临走前我们还为街道修电脑,虽然没修好,但是能为街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实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们的经历。最后一次活动,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了,“开明开放,求是创新”是合肥的城市精神,简短有力的八个字,涵盖了合肥人的精神品质,为创建文明城市领路。我们戴着小红帽,拿着宣传单页和扑克牌,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发传单的,遭到许多次拒绝,我们心里自然不好受了,但还是坚持把任务完成,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我们几位队员,以我们为代表,宣扬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活动结束了,特别有成就感,虽然事后觉得不尽如人意,但是肯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这次难忘的暑假,已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挥毫泼墨,留下华丽的篇章。在三下乡活动中学到的团队意识,沟通,主动等等让我欣慰自己的成长。年年夏季骄阳暴雨,酷热烦闷,XX的夏天却清新充实,一路走一路学习,我感激能有机会参与街道服务,参与三下乡活动!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三下乡总结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农校学生在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学习成长,今年农学院继续响应省团委和校团委的号召,积极策划、组织、准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农学院赴淮北四铺乡新庄村花卉基地实践活动的一员,于7月2日至7月9日期间正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实践活动。
7月2号早晨,汽车汽车朝着合肥火车站驶去,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暑期实践之旅,下午4点多我们赶到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简单安排了一下我们队员的日常生活,确保我们一周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紧接着我们召集队员针对实践活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小组会议,根据当地情况和天气状况,安排和部署了接下来的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走访四铺乡新庄村新农村致富代表,对村委会进行访问,深入了解花卉基地的经营状况,与村民代表、村委会举行座谈交流会。
3号上午,我们与四铺乡新庄村村委会取得了联系,村委会热情的接待我们,介绍了新庄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新庄村建成了三大农产品基地,即蔬菜基地、莲藕基地还有我们此行重点实践的花卉基地。这三大基地创造了超过1000人的岗位,使100多户农户走上了新农村科技致富的道路,为四铺乡新庄村走向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体会到要靠科技与智慧创造价值。
下面总结一下三大致富基地之一的花卉基地实践之旅。
众所周知,农民靠经验耕种,靠天气吃饭,一代又一代的农耕经验告诉我们,作物的生长都要顺应天时,花花草草亦然,经验带给农民丰收,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收获也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传统的经验耕作。而农村非常需要科学耕作。
3号我们来到新庄村著名的花卉基地,花香扑鼻,花色满园,仿佛置身仙境。农技人员首先领着我们到花苗育种区,那里有成百上千的花苗。农技员告诉我们,花种在幼苗期使最脆弱的时候,生长缓慢,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能养在温室里,但我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太阳晒,生长缓慢,难以成长,更难成才。接着农技员给我们展示了插花技术,教我们如何施肥、如何除害,如何让花花草草安稳的成长。离开大棚时,我发现一株枝繁叶茂挺立的花苗,他样子威武、精神,也许这就是生命丢份儿怒放。、接着我们来到了展览区,农机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花卉基地创始人,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创始人的创业经历。他今年72岁,可以说是老当益壮,他回忆道“当初种花种草时出于兴趣爱好”,慢慢地越养越多,越养越爱,养花赏花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和精神支柱。在他眼中一花一草都饱含深情,就算时文革时期,冒着走资派的罪名,依然坚持他的半亩花田。那一刻我明白什么是执着,什么是热爱,坚定自己所喜欢的。他勇于开拓,敢于争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的花卉基地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从育种、培植到销售、宣传,已经形成了一条坚固的花卉产业链,正带领全村人民向更高更远走去。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花卉基地创始人用他的创业经历证明了这句话,他有着创新的思想,有着追梦的热情,有着带领村民致富的大爱,这些品质正是我们这些年轻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真正值得学习的。
走访了创始人之后,我们来到了花田,和花农一起插条,施肥,治虫,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花农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治虫、施肥和天气成了生产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我们带去了农技员,加上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一一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但遗憾的是一个7000多人口的农村只有一个并不专业的农技员,大多是靠经验指导日常生产。我深有体会,我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立足基层,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用科学生产代替经验生产,这才会科学地建设新农村,实现共同致富。
我即将成为一名大二学生,在经历这一次宝贵的三下乡活动后,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面对不确定因素,要学会调整。到新庄村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天气和交通因素导致我们的计划很难按时完成,我们学会了应变,以完成任务为主线,作出一些调整,适应环境,最终完成了我们的任务。出家在外要适应当地的风俗民情和生活习惯,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出现了一些小状况,气候变化大,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我们原来的有很大差异,队员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感冒和吃不惯当地食物的问题。我想既然在外,就一定要入乡随俗,适应环境。在外要学会谨言慎行,在我们不懂当地民俗习惯的时候,尽量不要做一些未经同意的事情,避免与当地人民发生矛盾,做事情需要全盘考虑,安全才是第一位,做事的时候尽量先询问当地人,征得同意之后在开展活动。
经过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努力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三下乡总结报告
三下乡总结报告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淮山,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三下乡总结报告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对能力培养这一问题的思考,都有或迷惑或清晰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接受实践的考验。为了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社会,初步了解自我的能力定位,本团支部特举行此次社会生存时间活动,旨在让同学真切体会到社会的气息,明确自己需要如何塑造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从现在坐起,时刻谨记提高自己。
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得广泛支持,大家都积极地带着信心和好奇心参与进来。活动当天大家都很早就集合完毕,班委在作完简短的交代之后,我们一起合影,之后就各自出发。由于没个人被要求只带单程的车费,因此有些同学在上车前还是有些顾虑,但是经过其他同学一鼓励,也坚定地踏上了去程的公车。
同学们事先预备去的目的地无外乎东街口,台江步行街,中亭街等繁华地段。所找的工作包括发传单,餐厅服务员,写字员,快买饮料员等。
有的同学终究没有找到工作,只能求助于其他同学,最后所有同学都按时安全地回校。
经验成果篇
有的同学在被几个甚至十几个商家拒绝后,终于找到了工作,他们说那一刻,是幸福的。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被拒绝,我们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找短期工的经验,没找到工作我同学也在思考原因。大家都深切体会到,生存不容易。
在工作过程中,同学和商家之间有一定的交流,由此让我们了解到一下商家的具体情况。让我们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当我们身处来去匆匆的人流中,更多地应该去思考如何让大家关注你,如何让自己闪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找到工作的同学都留下了照片纪录,还有商家更是为我们一天的工作写下评语。毕竟这是很多人第一次涉足社会,无论什么样的成果都是意义非凡的。
结束了一天的社会生存实践的体验,许多参与的同学对这一天的经历都有很多的。
团体a感想:在这次班级组织的生存体验活动,我们宿舍的感想不谋而合,大家共同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字”苦”.可想而知,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中,要找到一份真正称心如意的工作真的是很艰难.但是,在这次体验中,我们收获还是有的,我们懂得了人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要学会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团体b感想:烈烈赤阳下,随着一张张传单的递出,换来的是一份份的喜悦。此次活动让我深深的感切到,我们极力的欠缺社会经验,以及求职的技能。面对一个个熟练老到的社会就职人员,我们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不成熟。和在面对他们的拒绝时,就无语欣然的接受承认了,而没有试着去说服。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加强自我求职生存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不可或缺。像这样的社会生存活动对于我们当然是一种锻炼和获取经验的方法
团体c感想:确实是一次生存的体验。并不算太累,但是却了解到生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一天容易撑过,但是多几天的话就难说了,所以生存的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为什么城市里有那么多流浪汉?这点值得我们思考,不仅仅是要学习基础的生存技能,其实最重要的是谋生的技能,这才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团体d感想:当你平时很是随意的花着每一块钱的时候,你从未认为要获取这块钱的困难程度?可能答案很显然是没有。但当你出去体验了社会就职的难后,你会发现当你切身的去体验挣取一块钱时,难度会有多大。你会发原来社会生存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总结的总结篇
经过这次的活动,同学们特别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们,对社会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生存不容易。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一快能让自己生长的土壤,真的需要智慧,能力和勇气。活动之后,同学们都反映此次活动效果不错,大家受益匪浅,真正让大家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
社会是残酷的,但是不是对所有人。大学本科不一定都是人才,准确的自我定位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这次社会生存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实现了这一点。同学们在抒发由此次活动而发的感慨后,必定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去,最终实现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共同发展的目标,为在社会中浪遏飞舟而继续武装自己。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玉米,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村里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16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还沉静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两会”精神,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经团省委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并根据校团委和院团委有关文件精神指示,我院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以“科学发展树新风,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组织了赴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被选为该队的一员。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材建学院印明富书记、刘江老师和牟洪仲老师亲自送我们下乡,还对我们进行了理论培训,让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7月14号,我们16位成员来到了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席关小学,与老师们进行了简短的见面会。老师们说,这次支教像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几位来自外省的同学对于孩子口里说着的席关方言理解有困难,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着,替他们分忧解难;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热心的同学们主动走过去,与他们交谈,询问学习上的困难,为他们分担学业负担。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我们服务队走遍了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村子。通过席关村之行,我们了解到这个地方的森林覆盖率相当高,环境十分的幽美。不过如果不能够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也会慢慢消失,我们认为当地政府可以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积极帮助当地人民开发这笔富有潜力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当地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
而且,我们服务队为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席关小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支教服务的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传递爱心,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我无法忘记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那一声声甜甜的“大哥哥”荏苒在耳边回响。提起那群可爱的孩子,我总会心潮澎湃。离别的那一刻,孩子们紧紧的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离去。我真心的祝愿淳朴天真的农村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走向更广更宽更阔的新天地。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句话:如果分别是注定的,那么,相见不如怀念。这次从惠州下乡回来,这种感觉再次强烈地泛起。
下乡的环境在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开始两天特别难熬,行李还没搬下车就打电话回家抱怨说我想直接打包行李回家!杂草丛生的操场,破旧的教室,残破的宿舍,凹凸不平的木板床,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厕所和洗澡房,一切一切,进入眼帘的都是那么陌生,那么令人难以忍受。
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们是来下乡的,九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了。硬着头皮把宿舍整理干净,把席子和蚊帐挂了上去。第一天晚上或许是太累了,睡得很好,一觉无梦到天明。
第一天上课非常不幸运,原来排在我前面的课被冲掉了,所以第一节就是我的课了。之前也没有意识到我第一天就有课,更别说第一天第一节就是我的课了,手足无措加上准备不足,第一节课讲得语无伦次,深受打击,下了讲台就不想再上去,以至于第三天的课不敢上,找小青帮我把课换到了第五天。第一天不仅课上得很烂,作为三班的班主任也很失职,面对一班陌生的孩子,完全不知道应该跟他们说什么,第一天每次进入教室几乎都是落慌而逃。在这一天,我极度怀疑自己究竟适不合适合当一个老师。第一天在极度的挫败感中度过。
第二天一早,我去到教学楼的第一件就是去3班看看。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走进3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知道是我先热情起来还是学生先热情起来,当我再次走出3班的时候,我的心理只有一个想法这是一班非常可爱的孩子。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毫无预警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3班。这份感情来得很突然,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但是整个人都很兴奋,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把三班带好。也是从第二天开始,我慢慢在探索着一个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其实现在还是不懂),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么跟学生相处。
第三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鼓励的日子。之前发下去让学生写的留言本收上来了,看了学生的留言,整个人兴奋了一整天,赶紧连夜回复了他们的留言,该鼓励的鼓励了,该安慰的安慰了,觉得自己真的有了做老师的感觉。
第四天有我的课,这是继第一天那节失败的课之后的我第一次重新站上讲台。因为有了上一次课的阴影,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心情从前一天开始紧张,特别是想到要去传说中男生有点捣蛋的1班上课,紧张到有点胃抽筋的感觉。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潦草地吃完了早餐,又在心中过了一遍要讲的内容,终于等到了第一节下课,为了让自己的心情轻松一点,我还没上课就先去到了1班的教室,想先和那班孩子交流熟悉一下。1班孩子表现的热情有点出乎意料,我一去到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让我签名,一阵忙活下来,倒把我心中的紧张磨去了一半。当上课玲响的时候,全班已经有一半学生知道了我的名字,接下来的自我介绍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一节课下来,我被汗水泡过了,但是心里很高兴,因为我知道自己终于上了一节成功的课。感觉整节课,学生都很认真的听,积极地回应着我,笑声不断,那几个传说中的捣蛋男生其实也只是废话多了一点,一个两个都被我拉上讲台来示范动作。当我在掌声中走下讲台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不用再害怕走上讲台了。
因为之前和小青换了课,在2班的两节课都在第五天上,第五天也是在下乡这么多天中最郁闷的一天之一,发生了一些非常考验我耐性的事情。在二班同样是上交际礼仪,但是2班的男生显然比1班的男生含蓄的多,而我在找同学上来示范动作的时候,又很不幸地挑了一个最害羞的男生来提问。我威逼利诱都无法把这个小男生请起来,到最后,他更是很有个性地把头一甩,说:“我不上,我就是不上!”有一瞬间,我呆在那里反应不过来,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和他身上,我当时哭的念头都有了。呆滞过后,脑中冒出了一个念头,于是我轻轻地拍了一拍他的肩膀对全班同学说:“看来这位同学非常有个性,让我们以掌声支持一下他的个性好吗?”全班同学都非常配合地鼓起了掌,掌声化解了大家的尴尬。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别扭,毕竟是第一次上课被人顶撞,但还是硬撑着脸上有些僵硬的微笑上完了整节课。
第七天在3班上最后一节课,在自己带的班上课总是感觉特别惬意,看着每一张熟悉的脸,随意叫着每一个脱口而出的名字,总是感觉特别舒服,在3班的讲台跌倒,又在3班的讲台上完美结束,至此终于完全摆脱第一天的失败阴影。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已经到了第九天分别的日子。在上午的师生交流会上,好家伙,一开始就给我们来一首《祝你一路顺风》,不仅女生哭得稀里哗啦的,男生的眼睛也像兔子一样红起来,看得我们心里特别难受,心里也想哭,但是又要憋着不能哭。后来看情况不对劲,我们几个队员赶紧转移话题,朝着搞笑方向发展。留言、签名、送纪念品……师生交流会的时间被一再延长,每个人都不忍离去。特别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个被我严厉批评过的男生(也是唯一一个)在师生交流会上拉着我的手不肯放。突然领悟到,只要是真心对他们好,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他们都能领悟。
下午,当我们在整理行装的时候,一大半学生自发过来给我们送行,每个人都避讳着分别的字眼,但分别的时刻无法躲避,当班车缓缓驶离博罗公庄第一中学,一群拼命挥手的身影渐渐模糊,我知道一份永远的怀念将深埋在心中。
第五篇:“三下乡”总结报告
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大学生“三下乡”
总结报告
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暑期三下乡,赴腾冲县社会实践服务,历时3天(7月17日~19日),在保山市腾冲县芒棒镇、腾越镇,和顺镇三个行政区,以“送医送药进侨乡”为主题。开展了中医药知识宣传、生活小常识、义务诊疗、捐资助学、关注留守儿童、大学生村官访、禁毒防艾教育、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其间,量血压及咨询人数516人,接诊人数558人,针灸人数95人。印发医疗知识,生活常识,禁毒防艾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爱心助学捐赠学习用品180个,完成调查资料50余份,提供3000元的家庭常备药,帮助义诊群众支付9600多元医药费。
在学院领导老师带领下,通过送医送药,健康咨询义诊;文艺演出;中医药文化推广;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村官访谈;农村公共卫生状况调研;追寻红色之旅,参观远征军纪念馆;走访校友等活动形式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同学们互帮互助,顺利的完成了各项活动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12年7月16日傍晚,经过10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腾冲县。长时间的颠簸,并没有使我们感到疲惫。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积极有效地展开了各项工作。
服务队分为医疗服务组、文艺组、宣传组、后勤保安组四个组。每一组由一位老师任组长,毕立雄老师任总队长,每一天由队长安排
任务给每一位组员这样安排有序,层层相扣的管理方法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医疗服务组的每一位组员每一天都以最大的工作热情去对待群众。他们做的事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事。克服了当地艰苦的条件,为群众看病,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跟的医生接待了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孩子只有12岁,被他满脸沧桑的妈妈吃力的背来,孩子面无表情,很弱小的样子,瘫软的坐在凳子上,在了解完病情后,医生开了艾条并告知其母亲每天要按摩的穴位,从她妈妈感激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位绝望的母亲一定是在四处求医未果的情况下,把最后的希望寄予了医生。真心的祈祷孩子能赶快康复,在他们临走时我们给孩子了一个毛绒玩具,孩子欣喜若狂,看来他是很久没有心爱的玩具了。
宣传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发宣传资料每次会场的布置,活动的摄影及照片的整理,每个会义的记录,通讯稿的书写等等。
后勤安保组是活动得以成功完成不可或缺的一个组,他们默默的为大家服务,维持着整个活动现场的秩序。有问题总是跑在最前面,而结束后又总是为收拾东西走在最后面。他们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可却从无怨言,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由三个学院的同学组成的文艺组,为群众送上了印度舞《梳妆》、独唱《花田错》等十余个歌舞节目,其中由同学们表演的集体舞《风中的百合》、手语舞《最好的未来》等文艺节目,以舞蹈方式向广大
群众宣传禁毒防艾重要性、必要性,给广大观众以心灵的震憾。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舞蹈,一首首动听的歌曲,都是对“三下乡”活动的热情和投入。看得乡亲们连连叫好。
7月19日,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下乡的所有工作,每个人脸上有洋溢着笑容,虽然看得出大家都很累。那天晚上我们很早就睡了,这是在腾冲的最后一个夜晚,这里朴质的农民,秀美的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像。这晚我们睡得格外香。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像昆明出发了。
此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我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的学习,并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3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这次活动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在学校和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我们,成熟了我们。给我们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一段。
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一个多月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给我留下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成熟、勇敢、自信。在这些与队友们相处的日子,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笔财富。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短短3天的时间里,文艺
演出,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每次,当我想起队友们放声歌唱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但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们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温暖和感动填满了三下乡的每个日子也注定会事我们人生中的一段难忘的记忆。
人文与管理学院
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