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社区护理指导: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
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概念
社区精神卫生保健是精神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地区社会为单元,研究精神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和社会适应的统筹安排管理。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以期有效地实施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社会上散在的精神病人,延缓精神疾病的复发;促进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安定团结;提高民族健康素质。
组织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不少省市和地区,实现了在省市和地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由所属卫生行政、公安和民政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多部门的协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安排本地区的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做到防与治相结合,院内与院外相结合,并大力开展精神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以我国大中城市为例,当前社区精神病人的组织管理方法为三级管理制,即市级、区县级和基层。这是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的精神卫生保健、群防群治的组织网络。它有利于开展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方便病人就近就医,家庭病床随访,促进康复,卫生咨询及时解决问题等。这是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方向,前景广阔。
管理机构的任务
市精神卫生保健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市公安系统的精神病院的主要任务是收住和监护触犯刑律的精神病人。市民政系统的康复医院的主要任务是收住社会上“三无”病人。上述各部门的任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可有机地协调合作,能起到有效的管理职能。
2、区县级(二级管理)
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所的主要任务是开设门诊、简易病房、日间住院、开展工疗站、家庭病床随访指导,以及参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项工作。
3、基层(三级管理)
基层系指城区街道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设置的精神料。基层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门诊治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其上述任务。
家庭护理
1、家庭护理的意义
(1)密切接触社会,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院外家庭治疗与护理,是在社会护士的指导下,由家属来完成。家庭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可与家人团聚,得到亲人的照顾,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还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和现实生活,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手工艺活动等,密切与周围环境接触,可改善精神状态,从而可以避免因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面引起的精神衰退。
(2)社区护士定期随访,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社区护士应定期随访,掌握病人的情况,如病情有无变化,是否坚持治疗等。随访指导可促使家属对病人防治疾病的重视。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等,可收到巩固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
(3)促使病人恢复劳动力: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发展,社区机构不断得到健全,依靠社会上有关方面的力量,将散居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组织起来,实现开展药物治疗、工娱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并加强家庭护理。这样可能调动有关单位的积极因素,让病上参加有组织的生产劳动,培养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减轻家属和国家的负担,并有利病人的康复。
2、家庭护理的任务
(1)为病人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有的精神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精神衰退是其症状之一。社区护士要给予具体指导,要根据病情特点,躯体情况以及家庭生活条件等,与病人及家庭共同拟不定期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启发病人自觉遵守,要求家属协助督促执行。其目的在于培养病人逐渐适应生活,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实行有规律的生活。如按时起床和就寝,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白天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体育锻炼,学习、读报、听广播,料理家务或其它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病人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分散共病态思维,促使病人恢复劳动能力。
(2)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接受治疗:精神病人出院后,继续服用维持药量治疗,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但有时病人及家属不重视,任意增减药量或停服药而导致复发。因此社区护士要有计划地按时随访,送药到家,了解病人服药的情况,病情变化及副反应等。向病人及家属讲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及药物副反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等,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3)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复发:随访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在与病人交谈中,诱导暴露出真实的内心体验,以便早期发现病情波动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如发现病人有自伤、自杀的观念时,应指导家属制定防范措施。如情况严重,症状不能控制,家属难以护理时可帮助联系住院治疗。
(4)做好精神卫生咨询:社区护士在执行随访过程中,做好精神疾患的咨询指导,如病人服药、预防疾病复发和知识,性格锻炼以及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要善于理解所提出问题的实质,识别正常的心理与病态思维的不同表现。要以科学的态度,客观、耐心地讲清道理,让病人及家属能以理解,并接收健康指导,以利于病人康复。对于不利的诸多因素,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咨询工作也是发动群众,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5)宣传防病知识:
①要指导家属正确认识精神病,正确对待精神病人。向他们宣传有关精神病的知识,批判旧的实俗,减轻精神压力,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家庭护理。
②向社会宣传精神病人的有产关知识,要尊重病人,争取社会上更多人的同情与谅解,这是防治精神疾病重要的有利因素。
③向家属宣传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为病人保管好药品,预防病人一次吞服大量的精神药物中毒。
④指导家属如何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副反应,如皮疹、黄疸及吞咽困难等,及处理方法。
⑤注意安全。指导家属收藏好家中的危险物品,防止病人用作自伤、伤人的工具。妥善保管好家中贵重物品,以防病人损坏。如遇意外情况,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送往医院急救等。
⑥指导家属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及时掌握病人的思想情况,使病人及时得到家属的帮助,启发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并从矛盾意向中解脱出来。帮助病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有意识地锻炼病人自理生活能力。安慰病人,避免激惹,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使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病人在家庭中过着舒适愉快的生活。
3、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1)建立良即的护患及家属关系:社区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护理的基础。因此护士要掌握有关的医学业务知识,具备与病人交往的方法,观察病人的技巧,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咨询问题等。在工作中注意职业道德,关心病人,礼貌热情,说话要留有余地,以实际行动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2)注意不断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定期有计划的有目的的随访,解决问题,准确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新问题,妥善处理。
如遇有疑难问题必要时,及时与医生联系解决。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
(3)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家庭随方时,应有两人同行,以便利工作,可协同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病人有冲动行为时,首先保护病人及自身的安全。遇有特殊情况要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与家属合作共同排除困境。
第二篇:社区对精神病人管理工作计划(精选)
社区对精神病人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街道提出的关于 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实施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 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试点工作。
3、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以社区管理为依托的服务网络。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工作流程
根据经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大体上为: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规划——培训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落实措施——总结评估。
四、具体做法
1、成立以卫生站乡村医生为成员的精防康复工作技术指导站,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 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患者,对精神病患者,有诊断治疗指南的送往康复医院治疗,普及精神病卫生知识,创造接纳精神病人的良好社会环境,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条件,帮助解决他们有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从而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用基层精防康复工作人员统一培训教材,对社区卫生站医生和志愿工作者及家属进行培训。
社区 2010年2月25日
第三篇: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的建档、随访和信息报告工作,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率,逐步实现由基础管理转为个案管理目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指导工作。
3.完成下达的新增筛选、复核和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指标任务,进行危险性评估,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建立健康档案、立卡。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具体做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并登记、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将随访结果上报卫生部区疾控中心;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5.完成下达的对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并由上级精神科专科医生每月1次开展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在免费服药治疗患者中至少选择10%的患者实施个体服务计划,每季度评价患者病情,提供康复指导。
6.及时发现和报告失访患者、死亡患者情况,填写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并每月上报区疾控中心。
7.对患者家属和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第四篇:如何做好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
如何做好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110名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志愿加入本次研究,在管理的措施上主要通过建立管理档案和制度,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管理等方式进行管理和治疗,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治疗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肇事和自杀的倾向,占总数的13.04%,另外95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能够配合医师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并能主动的按照医生的指示要求进行日常治疗,有23例患者完全治愈并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或者找到新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结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其他的管理与治疗方式做好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安全事件发生,促进社区安全管理。
关键词:社区精神病人; 管理; 治疗; 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79-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承担的各种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也日益增加,最终使得各种心理问题在不断的出现。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的精神病患者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作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单位-社区,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分析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的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11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110名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当地疾控部门及医院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社区管理与治疗,该组患者中有63名为男性,占总数的57.27%,47名为女性,占总数的42.73%,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44.56±3.11),主要分布在30-50岁的群体之间。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志愿加入本次研究。
1.2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措施
1.2.1建立档案和管理制度:对研究对象建立各自的管理档案可以方便、高效的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情况以及相应的基础信息进行查看与管理,并能通过患者家庭信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联系,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管理与治疗,及时的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掌握患者的病情、发病前兆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人、医护人员以及街道办等部门根据患者病情和社区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护理制度[2],对社区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相关知识的宣传。
1.2.2心理护理和管理:社区负责人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座谈以及其他的相关活动,加强社区人员的沟通和管理,尤其是要加强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采取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案,同时要宣传社区居民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正确的认识精神病患者,不要歧视和排斥患者,而要对患者予以真切的同情和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1.2.3药物的治疗与管理:药物治疗是做好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药物的选择上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患病史和治疗史,因为有一些患者往往对一些药品过敏,若盲目使用可能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并诱发精神病发作;也有少部分患者患病原因与使用药物有关,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剂量。患者服药的时候应该由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看管,以避免其他原因使患者并未将药物服入。定期对患者进行测试,检查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如果药物未起作用或者产生了副作用要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3]。
2结果
对所有患者按照病因、病情分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
第五篇: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
(1)社区护士应热爱护理事业,有耐心与爱心,反应敏捷,应急能力强,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能,能独立完成常用的基础及专科护理工作,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服务.(2)社区护士应有相关的专业技巧,如对社区的评估,制定社区护理计划,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更好地为社区护理提供护理服务.(3)按照社区护士职责切实落实好三级预防工作,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二)制定切实目标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保健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并定期实施监督与评价.(三)建立社区护理机构,完善社区护理体系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及工作,重点从康复服务,保健服务,健康教育三方面加强其质量管理.1.康复服务
(1)工作制度:适合康复服务特点
(2)社区护理机构:应建立康复病历档案并统一保存
(3)社区护士每次入户服务时,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护理技术操作有护士执行,生活护理则指导家属护理质量,给予鼓励或纠偏.2.保健服务
(1)社区护士对管理辖区内的居民家庭每月应访视1-2次.(2)建立“户健康袋”和“保健卡”对每户每人展开保健指导,进行筛检,根据结果分别制定预防,医疗,保健服务方案并将执行过程和效果记录“户健康袋”“保健卡”上并统一归档保存.3.健康教育
(1)定期更换宣传栏,黑板报的内容及健康手册.(2)定期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是否结合实际,是否有科学性、及时性、深透性及趣味性等.(3)了解群众对健康教育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