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

时间:2019-05-12 02:1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

第一篇: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

设计课题: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日 期 指导教师: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

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

孟繁贵 20078002113

DT-830的焊接与装配

摘要:电压表按其工作原理和读数方式分为模拟式电压表和数字式电压表两大类。与普通的模拟式多用表相比,数字多用表的测量功能较多,它不但能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直流电流和电阻等参数,而且能测量信号频率、电容器容量及电路的通断等。本次实验主要是焊接DT-830数字万用表及其组装,学会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焊接组装 1 工作原理

1.1数字万用表的特点

数字电压表可缩写为DVM。

较之模拟式多用表,数字多用表除具有一般的所具有的DVM准确度高、数字显示、读数迅速准确、分辨力高、输入阻抗高、能自动调零、自动转换量程、自动转换及显示极性等优点外,还由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因而体积小,可靠性好,测量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有些数字多用表可以精确地测量电容、电感量、温度等,大大地扩展了功能;同时数字多用表内部有较完善的保护电路,过载能力强等等。由于数字多用表具有上述这些优点,使得它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它不能反映被测量的连续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趋势,如用来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就不如模拟电压表方便直观,也不适于作电桥调平衡用的零位指示器;同时,其价格也偏高,所以尽管数字多用表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模拟式多用表

对于DT-830数字万用表来说,它的主要特点有,(1)技术成熟,主电路采用典型数字集成电路ICL7106,性能稳定可靠;(2)性价比高,由于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具有精度高、输入电阻大、读数直观、功能齐全、体积小等优点;(3)结构合理,安装简单,集成电路ICL7106采用COB封装。

1.2 数字多用表的基本原理

和模拟直流电压表前端配接检波器即可构成模拟交流电压表一样,在数字直流电压表前端接相应的交流-直流转换器(AC/DC)、电流-电压转换电路(I/V)、电阻-电压转换电路(Ω/V)等,就构成了数字多用表,如图一所示。

图一

可以看出,数字式多用表的核心是数字直流电压表。由于直流数字电压表是

孟繁贵 20078002113 线性化显示的仪器,因此要求其前端配接的AC/DC、I/V、Ω/V等变换器也必须是线性变换器,即变换器的输出与输入间成线性关系。

在实际数字电压表的AC/DC变换器中,为了增加检波器输入阻抗,其前面加接一级同相放大器(源极跟随器、射级跟随器),输出端加接一级有源低通滤波器以滤除交流成分,获得平均值输出,从而构成了图二所示的线性平均值AC/DC变换器结构。

图二

数字万用表的核心是以ICL7106 A/D转换器为核心的数字万用表。A/D转换器将0—2V范围的模拟电压变成三位半的BCD码数字显示出来。将被测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及电阻等物理量变成0—2V的直流电压,送到ICL7106的输出端,即在数字表上进行检测。

为检测大于2V的直流电压,在输入端引入衰减器,将信号变为0—2V,检测显示时再放大同样的倍数。

检测交流电压,首先必须将被测输入信号做衰减,与上述直流电压检测是相同的。衰减之后的交流电压还要进行精密整流,变成直流电压后才能进入A/D转换器。

检测直流电压流,首先必将那个被测电流变成0—2V的直流电压即实现衰减与I/V变换。衰减是精密电阻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分流系数的分流器完成。

电阻的检测是利用电流源在电阻上产生压降。因为在被测电阻上通过的电流是恒定的,所以在被测电阻上产生的压降与其阻值成正比,然后将得到的电压信号送到A/D转换器进行检测。数字万用表的组成 2.1 数字万用表的组成

数字电压表的组成图三所示,主要由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组成。

图三

数字式电压表实际上就是用A/D变換器作测量机构,用数字显示测量结果的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及其它电参量的数字式电压表必须在A/D变換器之前对被测电参量进行转换处理,变换成直流电压进行测量。A/D变換器是数字式电压表

孟繁贵 20078002113 的核心部分。

2.2 DVM的主要技术性能

(1)电压测量范围

①量程: DVM的量程以其基本量程(即未经衰减和放大的量程)为基础,再和输入通道中的步进衰减器及输入放大器适当配合向两端扩展来实现。量程转换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转换借助于内部逻辑控制电路来实现。

②显示位数: DVM的位数指完整显示位,即能显示0~9十个数码的那些位。因此最大显示为名9 999和1 9999的数字电压表都为四位数字电压表。但是为了区分起见,也常把最大显示为1 9999的数字电压表称作位4位数字电压表。

③超量程能力:指DVM所能测量的最大电压超过量程值的能力,它是数字电压表的一个重要指标。

显示位数全是完整位的DVM,没有超量程能力。带有1/2位的数字电压表,如果按2V、20V、200V分挡,也没有超量程能力。

带有1/2位并以1V、10V、100V分挡的DVM,才具有超量程能力。如5位的DVM,在10V量程上,最大显示19.9999V电压,允许有100%的超量程。

如果数字电压表的最大显示为5.9999,称为4位。如量程按5V、50V、500V分挡,则允许有20%超量程。

(2)分辨力

分辨力指DVM能够显示输入电压最小变化值的能力,即显示器末位读数跳一个单位所需的最小电压变化值。在不同的量程上,分辨力是不同的。在最小量程上,DVM具有最高分辨力。

(3)测量误差

①工作误差:指额定条件下的误差,以绝对值形式给出。

②固有误差:指基准条件下的误差,常以下述形式给出:

③影响误差和稳定误差;它已包括在工作误差内,有的也可能以附加误差的形式给出。

(4)输入电阻和输入偏置电流

输入电阻,一般不小于10MΩ,高准确度的可优于1000MΩ,通常在基本量程时具有最大的输入电阻。输入偏置电流是指由于仪器内部产生的表现于输入端的电流,应尽量使该电流减小。

(5)抗干扰特性

按干扰作用在仪器输入端的方式分为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一般串模干扰抑制比可达50~90dB,共模干扰抑制比可达80~150dB。

(6)测量速率

测量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以规定的准确度完成的最大测量次数,每秒几次或几十次不等,一般规律是测量速度越高的仪表,测量误差也大。焊接与安装工艺

DT-830由机壳塑料袋、印制板部件、液晶屏及表笔等组成,组成成功的关键是装印制板部件,整机安装流程图如图四所示:

孟繁贵 20078002113

图四

在焊接之前,对照元件清单,将元器件整理,将电路板、集成块等大的器件选出;将电阻、电容等选出,清点器类型和数目,看是否少了,在焊接之前要把元器件整理好。

3.1 焊接

在焊接之前,将电阻统一选出分组标记好;先焊接电阻,如果孔距大,则采用卧式安装;如果孔距小,则采用立式安装;

接着选出二极管、电容、三极管,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采用立式安装。二极管,三极管的安装要注意极性。在安装三极管时,插座装在A面而且应使定位凸点与外壳对准,在B面焊接。

在焊接镀银电感时,要注意焊点要大,镀银电感距电路板的距离约为7mm左右。

在焊接电池线时,将电池线有A面三极管座旁边的孔穿过到B面再插入焊孔,在A面焊接。红线接“+”,黑线接“—”。

3.2液晶屏的安装

将面板平面向下置于桌面,用等高的物体垫起。用双面胶将导电硅条和液晶屏接好,保持液晶屏PIN脚的清洁,极爱那个导电硅条放入液晶屏的PIN脚处。

旋钮的安装方法,将V型弹簧片装到旋钮上;装完弹簧片把旋钮翻面,将两个小弹簧沾少许“大宝”放入旋钮两个圆孔,把两个小钢珠放在表壳对称的位置上;将装好的弹簧的旋钮俺正确的方向放入表壳。

固定印制板,将印制板对准位置装入表壳,并用四个螺丝钉紧固;装上保险管和电池,转动旋钮;盖上后盖,安装后盖3个螺丝钉,合上电池盖。

3.3测试和校准

校准检测

校准和检测原理:将待测的万用表置于相应的档位,使用标准的数字万用表进行校准。

通过调节电位器R12校准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

在200mA档,测一标准电流,若比实际测量大,可在R24处加以合适电阻。是指在测量精度范围内。

在镀银电感上度适量锡,使10A电流档的精度符合要求。心得体会

孟繁贵 20078002113 4.1 在焊接电阻时,不要急于焊接,先将其进行分类和阻止计算;

4.2 在焊接时,先焊接小的器件,电路板上孔距小的器件要进行立式安装 4.3 在焊接保险管卡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按翻 4.4 在安装电感、电容,时注意极性

4.5 在安装表笔插管时,要焊接好,焊接牢,不要插上表笔后插管与电路板脱离

4.6 在焊接读音电感时,先将镀银电感固定好,使之与电路板保持0.7mm左右的距离在进行焊接。

5结束语

通过本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学习,使我学会了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的基本组成,了解了数字万用表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在焊接和组装数字万用表的过程中,学会了整体焊接电路板的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我焊接和组装的数字万用表比较准确的测试电阻、电压和电流,误差比较小。

第二篇: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子钟报告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时间:

院校:

班级: 组员: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09-10学年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 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二.实现功能

1.要求内容

1)时以24为周期 2)分和秒以60为周期 3)能显示时、分、秒

4)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2.发挥内容

1)星期的显示

2)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

三.元器件

1.洞洞板2块

2.0.47uF电容1个 3.100nF电容1个

4.共阴八段数码管7个 5.网络线10米

6.CD4511集成块7块 7.CD4060集成块1块 8.74HC390集成块4块 9.74HC51集成块1块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10.74HC00集成块4块 11.74HC30集成块1块 12.10MΩ电阻5个 13.74HC00集成块4块 14.L7805三端稳压管1个 15.30pF瓷片电容2个 16.9V电池1块

17.单刀双掷开关2个 18.单刀单置开关1个 19.74HC10集成块1块

各个芯片引脚图 1. CD74HC390

2.L7805稳压管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3. CD4060

4. CD4511

5.74HC10

6.74HC30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7.74HC51

8.74HC00

四、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a)数字钟组成框图

2. 晶体振荡与分频电路

(b)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K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b)所示,无源晶震、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CD4060实现分频。值得注意的是无源晶振是没有极性的,与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晶体XTAL的频率选为32.768KHZ.该元件专为数字钟电路而设计,其频率较低,有利于减少分频器级数.从有关手册中,可查得C1,C2均为30pF.当要求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更高时,还可接入校正电容并采取温度补偿措施.由于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极高,因此反馈电阻R可选为10MΩ.较高的反馈电阻有利于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2HZ

1HZ

(c)二分频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215),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极2进制计数器.常用的2进制计数器有74HC393等.本实验中采用CD4060来构成分频电路.CD4060在数字集成电路中可实现的分频次数最高,而且CD4060还包含振荡电路所需的非门,使用更为方便.CD4060计数为14级2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HZ的信号分频为2HZ。再通过二进制计数器,将2Hz信号转化为1HZ,作为秒输入信号。

3. 时间计数电路

一般采用10进制计数器如74HC390等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由其内部逻辑框图可知,其为双2-5-10异步计数器,下降沿触发,并每一计数器均有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A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D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单元的CPB相连。

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将10进制计数器转换为6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 2.4所示,其中Q2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分个位的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只不过分个位计数单元的Q3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分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分十位计数单元的Q2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时个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时个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仍与秒或个位计数单元相同,但是要求,整个时计数单元应为12进制计数器,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需将个位和十位计数单元合并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12进制转换。利用1片74HC390实现12进制计数功能的电路如图(d)所示。

六进制电路

由74HC390、7400、数码管与4511组成,电路如图一。

U1A3123U2A12Com74HC00D74HC00DU5SEVEN_SEG_COM_KABCDEFGU3AV1 32Hz 5V141INA1INB21CLR31QA1QB1QC1QD5677126U4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74HC390D43~ELOF~BIOG~LTVCC5V4511BD将十进制计数器转换为六进制的连接方法

十进制电路

由74HC390、7400、数码管与4511组成,电路如图二。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U4A3126U4B4574HC00D74HC00DComU3SEVEN_SEG_COM_KU1AV1 60Hz 5V141INA1INB21CLR31QA1QB1QC1QD5677126U2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ABCDEFGVCC5V74HC390D43~ELOF~BIOG~LT4511BD十进制接法测试仿真电路六十进制电路

由两个数码管、两4511、一个74HC390与一个7400芯片组成,电路如图三。

双六十进制电路

由2个六十进制连接而成,把分个位的输入信号与秒十位的Qc相连,使其产生进位,电路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图如图四。

ComComSEVEN_SEG_COM_KU1B6453U1A12U4SEVEN_SEG_COM_KU7U11BABCDEFG64513DADBDCDD5OAOBOCODOE~ELOF~BI~LTOG1211109151421CLR141INA1INB3U10A12ABCDEFG74HC00D74HC00DU3B15122INA2INB142CLR132QA2QB2QC2QD11109U2712674HC00D74HC00DU8A31QA1QB1QC1QD5677126U9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VCC5V74HC390D43U1C891011U1D12134511BD74HC390DComVCCU643~ELOF~BI~LTOG5VSEVEN_SEG_COM_K74HC00D74HC00DABCDEFG84511BDComU15C91011U16DSEVEN_SEG_COM_K1213U14U3A131INA1INB21CLR1QA1QB1QC1QD5677126U5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74HC00D74HC00DU12B15122INA2INB142CLR132QA2QB2QC2QD111097126U13DADBDCDD5OAOBOCODOEABCDEFG***14V1 100kHz 5V474HC390D43~ELOF~BI~LTOGVCC74HC390D5V43~ELOF~BI~LTOG4511BD4511BD

二十四进制

星期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由1个十二进制电路、2个六十进制电路组成,因上面已有一个双六十电路,只要把它与十二进制电路相连即可。

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

选择CD4511作为显示译码电路;选择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由CD4511把输进来的二进制信号翻译成十进制数字,再由数码管显示出来。这里的LED数码管是采用共阴的方法连接的。

计数器实现了对时间的累计并以8421BCD码的形式输送到CD4511芯片,再由4511芯片把BCD码转变为十进制数码送到数码管中显示出来。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5.校时电路

由74CH51D、74HC00D与电阻组成,校正电路有分校正和时校正两部分。

IO1VCC正常输入信号5V校正信号R1IO2U2C9108小时校正电路J110Mohm74HC00D注意:分校时时,不会进位到小时。U11111213910U2DKey = A12R210MohmIO313U2A8123时计数器IO574HC00D1123674HC00D正常输入信号校正信号R3U3A10Mohm12U2B456分计数器IO6IO44574HC00D74HC51D3J274HC00DKey = B分钟校正电路分校正时锁定小时信号输入R410MohmU3B456图中采用基本RS触发器构成开关消抖动电路,其中与非门选用74HC00;对J1和J2,因为校正信号与0相与为0,而开关的另一端接高电平,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或门,故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打向上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74HC00D数字钟设计-校时电路部分

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即为用COMS与或非门实现的时或分校时电路,In1端与低位的进位信号相连;In2端与校正信号相连,校正信号可直接取自分频器产生的1HZ或2HZ(不可太高或太低)信号;输出端则与分或时个位计时输入端相连。当开关打向下时,因为校正信号和0相与的输出为0,而开关的另一端接高电平,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或门,故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打向上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校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

实际使用时,因为电路开关存在抖动问题,所以一般会接一个RS触发器构成开关消抖动电路,所以整个较时电路就如图。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带有消抖电路的校正电路

6.整点报时电路

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59秒的时候,蜂鸣器报时

五、总接线元件布局简图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

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七、芯片连接总图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接线图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八、总结

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测试过程中有1七段显示器不能正常工作

首先通过万用表检测各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出现了短路或者虚焊的情况,最后证明接线并美誉什么问题,最后我们通过并联另一显示器的方法检测出此显示器已损坏,然后就换了一个好的显示器。

b、各段电路的测试方法

我们首先在面包板上把电源的发生和频率的发生电路全部连接好,并检测其正常工作,然后每接好一部分电路就用其检测,没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c、最后把电路全部接好后让数字钟走了一天后,数字钟出现数字显示不稳定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因为在数字钟正常工作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去碰它,所以并不可能出现部分线断掉或者短路的情况,最后我们把主要检测重点就放在了对电池电压的检测和对各集成块的检测上面,最后检测出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电压只有3V,低于正常输出的5V电压,然后我们再对电池的输入电压进行检测,输入电压为8V,满足三端稳压管的输入条件,至此可以判断是三端稳压管出现的问题(可能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而烧掉)。换上一新三端稳压管后,电路又恢复正常工作。

2. 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们了解了关于数字钟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但是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因为,再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而且,在仿真中无法成功的电路接法,在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能够成功。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各个芯片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使用芯片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同一个电路可以用那些芯片实现,各个芯片实现同一个功能的区别。另外,我们设计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既要有强大的功能,又要在价格方面比同等档次的便宜。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3. 对设计的建议

希望在我们动手制作之前,老师能够多给点集成块让我们选择,同一功能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片子去实现其功能。另外在提供片子的时候应该准备好有多余的片子,因为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片子都能够正常工作。

4. 未解决的问题

a用74HC390D的片子作为十进制时为什么也需要置零?

因为74HC390D本身就是十进制的片子,但当我们在试验箱上测试其功能时,当我们在十进制的情况下不置零,此时显示器上的数字就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并且也不会按正常的加法去计数,当接了置零后,显示器就正常工作了。

b、24进制时其各位为什么不需要1010的置零输入?

从上面a问题可以得出当其为十进制的时候不给起置零的话就不能正常的工作,当其为24进制的时候个位接了置零后,反而不能正常工作,并且变成了100进制的片子。当把各位的置零去掉后便变成了24进制。

第三篇:单片机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多用表设计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级:

本自动化

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成绩:

摘要

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芯片

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四位数码显示,但要求使用的元器件数目最少。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的整体精度得以保障,本电路使用了ADC0809数据转换芯片,单片机系统设计采用AT89S51作1

为主控芯片,配以RC上电复位电路和震荡电路,程序每执行周期耗时缩到最短,这样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

关键词

数字万用表

AT89S51单片机

AD转换与控制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绪论

1.数字万用表设计背景„„„„„„„„„„„„„„„„„4 1.1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目的和意„„„„„„„„„„„„„

41.2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依据…………………………………….4

1.3 数字万用表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4

2.数字万用表总体设计方案……………………………………5 2.1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5 2

2.2芯片选择及功能简介………………………………………..2.3电路原理图及仿真图……………………………………..……….2.4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2.5程序设计内容………………………………..………..…… 2.6C语言源程序………………………………..………..…… 总结……………………………………….….………… 4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13

绪论

数字万用表亦称数字多用表,简称

DMM(Digtial Multimeter)。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的指针式万用表功能单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万用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工业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测量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字万用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显示清晰直观,计数准确

为了提高观察的清晰度,新型的手势式数字万用表已普遍采用字高为26mm的大屏幕LCD(液晶显示器)。有些数字万用表还增加了背光源,以便于夜间观察读数。(2)显示位数

数字万用表的显示位数通常为3位到8位半。

(3)准确度高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它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也反映了测量误差的大小,准确度愈高,测量误差愈小。数字万用表的准确度远优于指针万用表。

(4)

分辨力高

数字万用表在最低电压量程上末位1个字所代表的电压值,称作仪表的分辨率,宏观世界反映了仪表灵敏度的高低,分辨率随显示位数的增加而提高。(5)

测试功能强

数字万用表不止可以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二3

极管正向压降等等。(6)测量范围宽

数字万用表可满足常规电子测量的需要,智能数字万用表的测量范围更宽广。

(7)测量速率快

数字万用表在每秒中内对被电压的测量次数称为测量速率,单位是次/秒。它主要取决于A/D转换器的转换速率。一般数字万用表的测量速率为2到5次/秒。有的呢过达到20次/秒以上,另外有的比这个还要高得多。数字万用表可满足不同用户对测量速率的需要。

(8)

输入阻抗高

数字万用表电压档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通常为10至10000M欧姆,从被测电路上吸取的电流小,不会影响被测信号源的工作状态,能减小由信号源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9)保护功能完善,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万用表具有比价完善的保护电路,过载能力强,新型的数字万用表还增加了高压保护器件,能防止浪涌电压。

本设计就是居于这个设计理念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数字万用表。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的优点。并且能深入的说明 万用表的测量原理。能直观的了解万用表各个部分的结构和测试原则。

1数字万用表的设计背景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方案及其系统概述等。

1.1数字万用表的设计目的和意义

数字万用表是当前电子、电工、仪器、仪表和测量领域大量使用的一种基本测量,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数字万用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把电量及非电量的测量技术提高到崭新水平。

1.2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依据

根据数字万用表的原理,结合以下的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万用表,能够测量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直流电阻。实现多级量程的直流电压测量,其量程范围是200mv、2v ,20v,200v和500v.实现多级量程的直流电流测量,其量程范围是2mA,20mA,200mA、2A和20A.实现多级量程的电阻测量,其量程范围是200、2k ,20k,200k和2M。由此设想出以下的解决方法,即数字万用表的系统由分流电阻、分压电阻、基准电阻、电容测试芯片电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部分、报警部分、AD转换和控制部分组成。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整体精度得以保障。

1.3数字万用表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不同量程的各种测量内容的转换,还有就是各部分电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字万用表,而难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程序的设计,要保正其可行性从而保证设计的正确性。数字万用表总体设计方案 2.1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数字万用表的最基本功能是能够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还有能够测电量阻。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个部分的组成:(1)、模数(A/D)转换与数字显示电路

常见的物理量都是幅值(大小)连续变化的所谓模拟量(模拟信号)。指针式仪表可以直接对模拟电压、电流进行显示。而对数字式仪表,需要把模拟电信号(通常是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显示和处理(如存储、传输、打印、运算等)。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不同,其幅值(大小)是不连续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是”量化的"。若最小量化单位(量化台阶)为,则数字信号的大小一定是的整数倍,该整数可以用二进制数码表示。但为了能直观地读出信号大小的数值,需经过数码变换(译码)后由数码管或液晶屏显示出来。(2)、多量程数字电压表原理

在基准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器),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3)多量程数字电流表原理 测量电流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用合适的取样电阻把待测电流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再进行测量。

(4)电阻测量原理

数字万用表中的电阻档采用的是比例测量法。

由稳压管ZD提供测量基准电压,流过标准电阻和被测电阻的电流基本相等

2.2芯片选择及功能简介

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这一种选择了芯片AT89S51和ADC0809。

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1有PDIP、PLCC、TQFP三种封装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40Pin封装的双列直接PDIP封装,芯片共有40个引脚,引脚的排列顺序为从靠芯片的缺口左边那列引脚逆时针数起,依次为1、2、3、4、„、40,其中芯片的1脚5

顶上有个凹点。在单片机的40个引脚中,电源引脚2根,外接晶体振荡器引脚2根,控制引脚4根以及4组8位可编程I/O引脚32根。

1、主电源引脚(2根)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GND(Pin20):接地线

2、外接晶振引脚(2根)XTAL1(Pin19):片内振荡电路输入端XTAL2(Pin20):片内振荡电路输出端

3、控制引脚(4根)RST/VPP(Pin9):复位引脚,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PSEN(Pin29):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EA/VPP(Pin31):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接低电平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如果接高电平则从内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

4、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32根)AT89S51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每个口有8位(8根引脚),共32根。PO口(Pin39~Pin32):8位双向I/O口线,名称为P0.0~P0.7P1口(Pin1~Pin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1.0~P1.7P2口(Pin21~Pin2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2.0~P2.7P3口(Pin10~Pin17):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3.0~P3.7。AT89S51的主要性能参数: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4k字节在系统编程(ISP)Flash闪速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

4.0-5.5V的工作电压范围 全静态工作模式:0Hz-33MHz 三级程序加密锁

128×8字节内部RAM

32个可编程I/O口线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全双工串行UART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中断可从空闲模唤醒系统 看门狗(WDT)及双数据指针 掉电标识和快速编程特性 灵活的在系统编程(ISP字节或页写模式)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CMOS工艺8通道,8位逐次逼近式A/D模数转换器。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A/D芯片 1.主要特性

1)8路输入通道,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为8位。

2)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

3)转换时间为100μs(时钟为640kHz时),130μs(时钟为500kHz时)

4)单个+5V电源供电

5)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

6)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

7)低功耗,约15mW。2.内部结构

ADC0809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逻辑控制和定时电路组成。3.外部特性(引脚功能)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所示。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 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输入一个正脉冲(至少100ns宽)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9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

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ADC0809的工作过程

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 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转换数据的传送 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数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传送。为此可采用下述三种方式。

(1)定时传送方式

对于一种A/D转换器来说,转换时间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是已知的和固定的。例如ADC0809转换时间为128μs,相当于6MHz的MCS-51单片机共64个机器周期。可据此设计一个延时子程序,A/D转换启动后即调用此子程序,延迟时间一到,转换肯定已经完成了,接着就可进行数据传送。

(2)查询方式

A/D转换芯片由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例如ADC0809的EOC端。因此可以用查询方式,测试EOC的状态,即可确认转换是否完成,并接着进行数据传送。

(3)中断方式

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只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即可通过指令进行

数据传送。首先送出口地址并以信号有效时,OE信号即有效,把转换数据送上数据总线,供单片机接受。

2.3电路原理图

2.4系统板上硬件连接

a)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b)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c)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d)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e)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2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f)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3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g)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

h)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三路可调电压模块”区域中的VR1端子上。

i)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2.5程序设计内容

1.由于ADC0809在进行A/D转换时需要有CLK信号,而此时的ADC0809的CLK是接在AT89S51单片机的P3.3端口上,也就是要求从P3.3输出CLK信号供ADC0809使用。因此产生CLK信号的方法就得用软件来产生了。

2.由于ADC0809的参考电压VREF=VCC,所以转换之后的数据要经过数据处理,在数码管上显示出电压值。实际显示的电压值(D/256*VREF)

2.6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dispbitcode[]={0xfe,0xfd,0xfb,0xf7, 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0x00};unsigned char dispbuf[8]={10,10,10,10,10,0,0,0};unsigned char dispcount;unsigned char getdata;unsigned int temp;

long int i;

代替原来的unsigned char i;

sbit ST=P3^0;sbit OE=P3^1;sbit EOC=P3^2;sbit CLK=P3^3;

void main(void){

ST=0;

OE=0;

ET0=1;

ET1=1;

EA=1;

TMOD=0x12;

TH0=216;

TL0=216;

TH1=(65536-5000)/256;

TL1=(65536-5000)%256;

TR1=1;

TR0=1;

ST=1;

ST=0;

while(1)

{

if(EOC==1)

{

OE=1;

getdata=P0;

OE=0;

i=getdata*196;

dispbuf[5]=i/10000;

i=i%10000;

dispbuf[6]=i/1000;

i=i%1000;

dispbuf[7]=i/100;

ST=1;

ST=0;

}

} }

void t0(void)interrupt 1 using 0

{

CLK=~CLK;}

void t1(void)interrupt 3 using 0

{

TH1=(65536-6000)/256;

TL1=(65536-6000)%256;

P1=dispcode[dispbuf[dispcount]];

P2=dispbitcode[dispcount];

if(dispcount==5)

/*原来的:

temp = getdata * 235;

temp=temp/128;

i=5;

dispbuf[0]=10;dispbuf[1]=10;dispbuf[2]=10;dispbuf[3]=10;dispbuf[4]=10;dispbuf[5]=0;dispbuf[6]=0;dispbuf[7]=0;while(temp/10)

{

dispbuf[i]=temp%10;

temp=temp/10;

i++;

} dispbuf[i]=temp;*/

//定时器0 中断服务

//定时器1 中断服务

{

P1=P1 | 0x80;

}

dispcount++;

if(dispcount==8)

{

dispcount=0;

}

}

3.总结

设计结果综述:

(1)、数字万用表完成的功能主要是对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它主要由分流电阻、分压电阻、基准电阻、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部分、报警部分、AD转换和控制部分组成。(2)、数字万用表属于一种测量工具,其本身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因此上面的设计在实物上只可以测直流电压,在仿真上可以测出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3)、单片机部分跟AD转换部分是整个设计的核心,ADC0809的参考电压VREF=VCC,所以转换之后的数据要经过数据处理,在数码管上显示出电压值。实际显示的电压值(D/256*VREF);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配以RC上电复位电路和震荡电路,使系统稳定运行。(4)、在本次软件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是C语言程序。

4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仿真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12

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透彻的了解到我在单片机这方面的知识的浅薄,从而促进了握要更加了解单片机知识的决心。

5参考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

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基础教程13

C语言版)

第四篇: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电子科学与技术4班 学 号: 100105041038 学生姓名: 杨凇 指导教师: 范杰

2011年12月23日

目录

一、实训目的·································································2

二、项目要求·································································3

三、组装过程·································································

3(一)、DT-830B数字万用表···················································3 1.制作目的·······························································3 2.制作要求·······························································4 3.DT830B数字万用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4 4.DT830B数字万用表的安装工艺············································5(1)、印制板的装配······················································5(2)、液晶屏组件安装·····················································5(3)、组装转换开关······················································6(4)、总装·······························································7(5)、调试·······························································8

四、心得体会·································································9

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训是通过具有一定功能和应用价值的一个具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或者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制造工艺、调试检测和撰写技术报告的系统训练,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验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形式,是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我们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更是训练、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训:

·使我们巩固、加深和学习光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技能。·使我们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有关实验设计。

·使我们掌握基本电量及电子元件的测试技术、实验方法和数据的分析处理。

·使我们能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合理选择元器件构成实用的电子小系统。

·使我们受到基本的实验技能、系统的工程实践和撰写技术报告的初步训练。

·培养我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踏实细致的科学作风,树立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项目要求:

1.分析并读懂无线音乐门铃电路图。

2.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

3.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照。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数。

5.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6.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

三、组装过程

(一)、DT-830B数字万用表

1.制作目的

通过数字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实训,了解数字万用表的特点,熟悉装配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基本的装配技艺,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2.制作要求

了解数字万用表特点和发展趋势。

熟悉万用表装配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认识液晶显示器件。

根据技术指标测试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参数。

安装制作一台数字万用表。

3.DT830B数字万用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DT830B型便携式3位半数字万用表是常用的数字式检测仪表。(1)主要特点

▲技术成熟 主电路采用典型数字表集成电路ICL7106,久经考验、性能稳定可靠。

图一 万用表

▲性价比高 由于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而产生的规模效益使产

品价格低到需要者皆可拥有。且具有精度高、输入电阻大、读数直观、功能齐全、体积小巧等优点。

▲结构合理 采用单板结构,集成电路TCL7106采用COB封装。只要有一般电子装配技术即可成功组装。

(2)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ICL7106的技术资料可查阅有关资料。有关3位半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请参见童诗白教授所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液晶屏组件由液晶片、支架、导电胶条组成。

液晶片镜面为正面(显示字符),白色面为背面,透明条上可见条状引线为引出线,通过导电胶条与印制板上镀金印制导线实现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靠表面接触导电,因此导电面被污染或接触不良都会引起电路故障,表现为显示缺笔划或显示乱字符。因此安装时务必要保持清洁并仔细对准引线位置。

支架是固定液晶片和导电胶条的支撑,通过支架上面的5个爪与印制板固定,并由四角及中间的3个凸点定位。安装步骤:

a.将液晶片放入支架,支架爪向上,液晶片镜面向下。

b.安放导电胶条。导电胶条的中间是导电体,安放时必须小心保护,用镊子轻轻夹持并准确放置。

c.将液晶屏组件安装到PCB板上。将液晶屏组件放到平整的台面上,注意保护液晶面,准备好印制板。印制板A面向上,将4个安装孔和1个槽对准液晶屏组件的相应安装爪。均匀施力将液晶屏组件插入印制板。d.安装好液晶屏组件的印制板。

(3)、组装转换开关

转换开关由塑壳和簧片组成。用镊子将簧片装到塑壳内,注意两个簧片位置不对称。

(4)、总装

a.安装转换开关/前盖。

b.将弹簧/滚珠依次装入转换开关两侧的孔里。c.将转换开关用左手托起。

d.右手拿前盖板对准孔位。

e.将转换开关贴放到前盖相应位置。

f.左手按住转换开关,双手翻转使面板向下,将装好的印制板组件对准前盖位置,装入机壳,注意对准螺孔和转换开关轴定位孔。g.安装两个螺钉,固定转换开关,务必拧紧。h.安装保险管(0.2A)。i.安装电池。

j.贴屏蔽膜。将屏蔽膜上的保护纸揭去,露出不干胶面,贴到后盖内。

(5)、调试

数字万用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由集成电路的指标和合理选择外围元器件得到保证,只要安装无误,仅作简单调整即可达到设计指标。

表一 故障现象与原因

调整方法1 在装后盖前将转换开关置于200mV电压档(注意此时固定转换开关的4个螺钉还有2个未装,转动开关时应按住保险管座附近的印制板,防止开关转动时滚珠滑出),插入表笔,测量集成电路35、36引脚之间的电压(具体操作时可将表笔接到电阻R16和R26引线上测量),调节表内的电位器VR1,使表显示100mV即可。调整方法2 在装后盖前将转换开关置于2V电压档(注意防止开关转动时滚珠滑出),此时用待调整表和另一个数字表(已校准,或4位半以上数字表)测量同一电压值(例如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压),调节表内电位器VR1使两表显示一致即可。盖上后盖,安装后盖上的两个螺钉。至此安装全部完毕。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训课,让我学会了焊接,知道了万用表的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内部结构,体验电路知识怎么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的实训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更考验我们的耐心,棋错一着,就有可能满盘皆输。虽然这次实训只有短短的一周,但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能学一些本专业真正的东西,感觉很高兴,相信这次的实训,会对我以后帮助很大。

第五篇: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课程综合实训报告

目: 级: 业: :

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11级 电子信息工程 刘向阳

题 DT830B

学生姓名

2011年11月13日

目录

一、实训目的··············································3

二、项目要求··············································4

三、组装过程··············································4

DT-830B数字万用表·····································4

1.制作目的············································4

2.制作要求············································4

3.DT830B数字万用表的安装工艺··························5

(1)、印制板的装配····································5

(2)、液晶屏组件安装···································6

(3)、组装转换开关····································7

(4)、总装·············································7

(5)、调试·············································7

四、心得体会···············································9

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训是通过具有一定功能和应用价值的一个具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或者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制造工艺、调试检测和撰写技术报告的系统训练,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验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形式,是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我们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更是训练、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训:

·使我们自我学习、加深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技能。·使我们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有关实验设计。·使我们掌握基本电量及电子元件的测试技术、实验方法和数据的分析处理。

·使我们能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合理选择元器件构成实用的电子小系统。

·使我们受到基本的实验技能、系统的工程实践和撰写技术报告的初步训练。

·培养我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踏实细致的科学作风,树立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项目要求:

1.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

2.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照。

3.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数。

4.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5.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

三、组装过程

(一)、DT-830B数字万用表

1.制作目的

通过数字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实训,了解数字万用表的特点,熟悉装配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基本的装配技艺,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2.制作要求

了解数字万用表特点和发展趋势。

熟悉万用表装配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

认识液晶显示器件。

根据技术指标测试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参数。

安装制作一台数字万用表。

3.DT830B数字万用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DT830B型便携式3位半数字万用表是常用的数字式检测仪表。(1)主要特点

▲技术成熟 主电路采用典型数字表集成电路ICL7106,久经考验、性能稳定可靠。▲性价比高 由于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而产生的规模效益使产

品价格低到需要者皆可拥有。且具有精度高、输入电阻大、读数直观、功能齐全、体积小巧等优点。

▲结构合理 采用单板结构,集成电路TCL7106采用COB封装。只要有一般电子装配技术即可成功组装。

3.DT830B数字万用表的安装工艺

DT830B数字万用表由机壳塑料件(包括上下盖、旋纽)、印制板部件(包括插口)、液晶屏及表笔等组成,组装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装配印制板部件。,整机安装过程如下:(1)、印制板的装配

印制板是双面板,板的A面是焊接面,中间圆形印制铜导线是万用表的功能、量程转换开关电路,如果被划伤或有污迹,对整机的性能会影响很大,必须小心加以保护。安装步骤: a.安装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安装电阻、电容、二极管时,如果安装孔距>8mm(例如R8/R9/R*/R21等,丝印图画“一”或电阻符号),可进行卧式安装,如果孔距<5mm、应进

行立式安装(板上其它电阻、丝印图画“O”)。

b.一般额定功率在1/4w以下的电阻可贴板安装,立装电阻和电容元件与PCB板的距离一般为0~3mm。

c.安装电位器、三极管插座。三极管插座装在A面,而且应使定位凸点与外壳对准、在B面焊接。

d.安装保险座、插座、R0、弹簧。焊接点时,注意焊接时间要足够但不能太长。e.安装电池线。电池线由B面穿到A面再插入焊孔,在B面焊接。红线接+,黑线接—。

(2)、液晶屏组件安装

液晶屏组件由液晶片、支架、导电胶条组成。

液晶片镜面为正面(显示字符),白色面为背面,透明条上可见条状引线为引出线,通过导电胶条与印制板上镀金印制导线实现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靠表面接触导电,因此导电面被污染或接触不良都会引起电路故障,表现为显示缺笔划或显示乱字符。因此安装时务必要保持清洁并仔细对准引线位置。

支架是固定液晶片和导电胶条的支撑,通过支架上面的5个爪与印制板固定,并由四角及中间的3个凸点定位。安装步骤:

a.将液晶片放入支架,支架爪向上,液晶片镜面向下。

b.安放导电胶条。导电胶条的中间是导电体,安放时必须小心保护,用镊子轻轻夹持并准确放置。

c.将液晶屏组件安装到PCB板上。将液晶屏组件放到平整的台面上,注意保护液晶面,准备好印制板。印制板A面向上,将4个安装孔和1个槽对准液晶屏组件的相应安装爪。均匀施力将液晶屏组件插入印制板。

d.安装好液晶屏组件的印制板。

(3)、组装转换开关

转换开关由塑壳和簧片组成。用镊子将簧片装到塑壳内,注意两个簧片位置不对称。

(4)、总装

a.安装转换开关/前盖。

b.将弹簧/滚珠依次装入转换开关两侧的孔里。c.将转换开关用左手托起。d.右手拿前盖板对准孔位。e.将转换开关贴放到前盖相应位置。

f.左手按住转换开关,双手翻转使面板向下,将装好的印制板组件对准前盖位置,装入机壳,注意对准螺孔和转换开关轴定位孔。g.安装两个螺钉,固定转换开关,务必拧紧。h.安装保险管(0.2A)。i.安装电池。

j.贴屏蔽膜。将屏蔽膜上的保护纸揭去,露出不干胶面,贴到后盖内。

(5)、调试

数字万用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由集成电路的指标和合理选择外围元器件得到保证,只要安装无误,仅作简单调整即可达到设计指标。

表一 故障现象与原因

调整方法1 在装后盖前将转换开关置于200mV电压档(注意此时固定转换开关的4个螺钉还有2个未装,转动开关时应按住保险管座附近的印制板,防止开关转动时滚珠滑出),插入表笔,测量集成电路35、36引脚之间的电压(具体操作时可将表笔接到电阻R16和R26引线上测量),调节表内的电位器VR1,使表显示100mV即可。调整方法2 在装后盖前将转换开关置于2V电压档(注意防止开关转动时滚珠滑出),此时用待调整表和另一个数字表(已校准,或4位半以上数字表)测量同一电压值(例如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压),调节表内电位器VR1使两表显示一致即可。

盖上后盖,安装后盖上的两个螺钉。至此安装全部完毕。

四、心得体会

在实训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电路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技术人才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这些对我来说受益非浅。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通过实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在焊接的过程中,我经常犯错,有时电阻因为读错数值而装错位置,拆解也很麻烦,理论知识还是欠缺的。

2.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2.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实训结束的很快,结束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高兴的,因为我学到了真正的东西,感觉这一周学到的东西比之前多很多,这对我以后的帮助很大

下载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DT-830数字万用表组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 东北大学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设计与实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 数字时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

    电子数字时钟课程设计报告(数电)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1. 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五篇)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数字钟设计与实现班级: 学号: 姓名: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4年7月1 摘要: 钟表作为一种定时工具被广泛的使用在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人类最初依靠太阳的......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一、 实验题目: 民航客机客舱服务应答系统 二、 设计思路 我选择的是将22个座位中优先级最高的请求选择出来的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24x5优先编码器。 1. 通......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数字电子钟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8级电气( )班 姓名: 同组队员: 学号: 日期: 2010年 7月 一. 设计目的 1、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自......

    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合集5篇)

    课程综合实训报告 题 目: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实验报告 年 级: 09级 专 业: 应用电子技术 学 号: 0901001320 学生姓名: 肖榕 指导教师: 吴燕红 龚金伟 2010年12月28日 目录 一......

    模电课程设计-万用表(精选五篇)

    万用表的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万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组成部分;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表的设计方法; 3、掌握万用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调试方法。 知识点和涉及内......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一、 课程性质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实训是同学们进入电子设计领域的入门课程之一,认真仔细完成本次课程的设计内容可为今后复杂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打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