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中山舰博物馆有感
参观中山舰博物馆有感
2014年7月27日上午,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六位新员工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园区。
中山舰博物馆园区位于江夏区金口街,为武汉中山舰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它主要由中山舰博物馆、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园和游客服务中心三大部分组成。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重点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著名的中山舰。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它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登临该舰指挥平定陈炯明叛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易名为中山舰。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同年10月24日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被日机炸沉于长江金口水域。1997年打捞出水。2001年修复竣工,2008年5月整体迁入中山舰博物馆陈列厅。
中山舰在抗击军阀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段历史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有今天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普遍的真理。当时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欺负。而现在我们国家在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日渐强大。我们已经不惧任何侵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年青一代始终是维护者,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站出来。中山舰是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被击沉的。它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无人道和罪恶嘴脸,这是血淋淋的证据。对于日本这么个好战民族,我们应该时刻提防着。
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在今天仍有复燃的迹象,但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有着众多仁人志士,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目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稳定的发展,但是一些极端分裂分子和国外反动势力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妄图抹杀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处处给中国下绊脚石。我相信,“邪不压正”,这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都会得到很好地解决。我坚定的跟党走。
作为年青一代,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我们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建设“百年不倒”的优质工程,用专业技术为国家出力。其次,我们要时刻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要过硬,传播正能量,不撒播谣言,多参加爱国教育活动,学习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积极争取早日入党。
第二篇:参观中山舰有感
参观中山舰有感
在4月16日下午我们一行预备党员由思政课部老师的带领,乘坐校车,经过半个小时车程,顺利抵达江夏区金口镇,参观中山舰博物馆。这次的参观学习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亲自实践的重要性,这样的切身体会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上课本中都无法学到的东西。
那天天气阴沉沉的,好在没有雨,还伴有徐徐的凉风,很适合外出。中午放学后,急急的吃过了午饭就匆忙赶去校车旁集合了,结果人没到齐,我们专业的6个人就在校车旁等待人员到齐,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一起在校车旁拍了几张出发前的合影。等人员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
半个小时后,我们站在中山舰博物馆的门口,气势恢宏的中山舰博物馆以及四周环绕的青山绿水并没有让我在第一眼就意识到这博物馆里盛放着的战舰究竟是遭遇过怎样的磨难。
博物馆外形庞大,形状为三角形,由两幢相连建筑构成,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很是雄伟气派,当年中山舰就是由此打捞起来,并在外部建造了此间雄伟的博物馆来保护它。以供世人参观学习。
走进博物馆,巨大的中山舰就坐落其中,还有一尊巨大的中山先生的铜像矗立在中山舰旁。守护着中山舰。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舰身上还保留着当时被敌军炮弹所打中留下的弹坑,战争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据介绍,该舰于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1925年更名为中山舰,1938年在武汉会战中蒙难于长江金口水域,1999年开始其修复保护工程,2008年陈列于江夏区金口。在巨大的舰身旁还有许多小模型,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山舰被打捞起来时的全部流程、该舰服役26年,亲历了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和武汉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山舰抗日英烈为祖国捐躯、铁血悲歌的英雄气概。
爬上博物馆的二楼三楼,我们看到了许多从中山舰打捞出水的各类文物,这其中有铭牌标志、舰载设施、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几种类型。官兵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就种类繁多,如铜茶壶、牛奶杯、铁炭炉、电扇、汪油壶等。甚至还有橘子
水汽水铜火锅等。还有一些作战装备,如军号、单筒望远镜、手枪、佩剑等。还有娱乐用品,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盒盒小小的麻将,象棋,围棋它们的存在好到让我觉得与这些英雄这些历史更贴近了些。也更感受到了将士们在船上除了打仗以外就无事可做的空虚生活,过着这样的生活对家乡的思念应该会更深几分吧。走到另一个展厅,柜台上摆着许多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纪念章,我最欣赏的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就任纪念章。这枚银质民国纪念章,人像就是辛亥革命中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看上去威风极了。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馆周围的景色,景区里有个牛头山,山上屹立着为纪念为战争死去的烈士们所建造的由25跟石柱构成的遇难者纪念碑,象征英勇迎战日本飞机,不幸阵亡的25名中山舰战士,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先烈们生为人杰,死为忠魂。一起爬上牛头山顶,那25跟石柱的高大雄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衣冠冢的悲凉也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了战争的恐怖与可恶。从山顶下来毛概老师一直在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的种种故事,解开了许许多多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误解。
参观完中山舰,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抗击日寇,名舰殉国,保卫武汉,壮士血染长江。滔滔江水虽然流走了近一个世纪,但见证华夏民族“共敌外侮”的历史信物,将始终索绕着中华儿女的心。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大程度的理解了那段历史,老师也更加的了解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误解,盲区,我相信这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观中山舰博物馆有感
观中山舰博物馆有感
这个星期四的下午,学校组织了几位老师和四十几位同学集体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孙中山老先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大人物,是革命的奉献者。在此之前对中山舰是毫不知晓的,听到中山舰这个词的时候,只能凭想象认为它是一艘与孙中山相关的一艘军舰。
这天,天气炎热,大家都显得有些疲倦了,直到到了中山舰博物馆,大家才逐渐有了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合完影后,我们便走向这座神秘的博物馆。
博物馆外形庞大,形状为三角形,应该是彷军舰的外形而设计出来的,其雄伟气派就更不用说了。据说当年的中山舰就是从这里打捞出来的。并在外部建造了这栋建筑来保护它,以供后人参观学习。走进博物馆,巨大的中山舰就坐落其中,还有一尊巨大的中山老先生的铜像矗立在中山舰旁,守护着中山舰,我想,他铜像的高大应该是忖托着他人格的高大吧。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舰身上还保存着当时被敌军炮弹打中留下的弹坑,战争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在巨大的舰身旁还有许多的小小模型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山舰被打捞起来时的全过程。据介绍,该军舰服役26年,亲历了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和武汉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孙中山老先生为国家的独立、名族的 解放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山舰抗日英烈为国捐躯、铁血悲歌的英雄气概。到了博物馆的二楼,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些文物的信息。那里有从水中打捞出来的舰载设施、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几种类型。官兵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种类繁多,如铜茶壶、牛奶杯、铁炭炉、电扇等。连橘子汽水都有,真是妙哉!还有一些作战装备,如军号、望远镜、手枪、佩剑等。还有娱乐用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盒盒小小的麻将、象棋、围棋。它们的存在让我觉得与这些英雄这些历史更贴近了些。也更感受到了将士们在船上除了打仗以外就无事可做的空虚生活,过着这样的生活对家乡的思念应该会更深几分吧。走到另一个展示厅,柜台上摆着许多个大大小小的纪念章,看起来威风极了。
参观完博物馆,博物馆外面的景色也是相当不错的,依山傍水。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馆内的历史信物将始终萦绕着中华儿女的心。感谢学校组织了次活动,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四篇:参观中山舰有感(尹文静)
参观中山舰有感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光谷分校
尹文静
伴着许许悠风和烈阳,我来到了中山舰的门口,望着硕大的三字,我眯了眯眼,不知今日的旅行,会让我学到什么呢?
远望去,舰馆的左边就像一艘船,风轻轻吹起湖面,泛起点点涟漪,路旁的树却一个个挺直腰身,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绿草如茵,仍敌不过我对舰馆在心中的期待。
走进馆中,一艘由红色和灰色组成的大船立马映入眼帘。在亮堂堂的大厅里,这艘船似成了主角,在这本伶仃的时间里,更添了份姿色。
威武的船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中山”,便知这艘舰就与孙中山先生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开国之时,这艘中山舰就伴随孙先生经历了为民主奋斗的风雨历程。在兵变时,孙中山在舰中避难;在起义时,这艘舰又作为护法先锋冲在最前面……经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我眼前的这艘舰艇在历史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前辈用血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日的辉煌,我默默念出墙壁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追寻中山舰的历史烟尘,深切的感受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兴衰浮沉的历史,深切的缅怀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和撒师德等抗战英烈。”
这次参观,我重温了中国人民抗战八年的英勇斗争史,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今日的大号局面是来之不易的。最近在电视里常常看到很多采访以前抗战老兵的视频,他们言语恳切,充满了对这个祖国的希望与期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若我生在那个年代,我想我也会奋不顾身的去拯救这个国家,也会献上自己的献血与性命。
愿我们都能加倍珍惜今日的生活,让我们都为这个国家作出一点点贡献。用自己的热血去守护长江的安澜,为祖国的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有感.doc
参观博物馆有感
2011年暑假期间,在线团委的号召下,本着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我参观了博物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到博物馆的经历。
7月16号,我陪同我的几个好友一起去个地方玩,本来想到好玩的地方旅游一番,但在我们路经博物馆的门口时,不仅对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于是我们不约而同的走进博物馆,明显一种古典风格嘛!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历史文化。
于是我们便径直走向博物馆门口,我们在工作处登记以后,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博物馆各个展厅进行了参观。首先来到第一展厅——大汶口文化介绍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我们了解到,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400年,上承北辛文化下接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重要阶段,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随后,大家参观了石器展厅,石头镯、项链、石刀、石锛等均已显示出当时人们已懂得开垦土地、砍伐树木,特别是石头镯和项链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有“爱美之心”。
在陶器展厅中,我们看到,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
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乎可以与现在用的针媲美,骨针、骨梭的应用证明了“衣着方面”的进步。
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0年被固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逛完了所有的地方我们还意犹未尽,我们开始走向回家的路。回想起所见到的历史文物,那真是无价之宝。他记录了历史的点点滴滴,使我们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勿忘历史!
此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让队员们意识到保护文化遗址的重要性。更加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历史,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历史使我们更加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