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论文
从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看全面振兴中国制造
财务管理1501 虞坤 201505171011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预备、过渡、发展。每一个阶段的跨越无不是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如果不是中国的一批批科学家为高铁的技术研发付出心血,攻克技术壁垒,怎么可能会有中国高铁如此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一天?中国高铁以高新技术为铭牌,把中国制造这个响亮的名声对全世界呐喊,这也是一种必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研发历程后,我国的科学家终于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高速铁路,令人叹服。中国高铁5年走完了国际上4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叹为观止。原因何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而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高铁研发过程中,一定经过了上万次实验,各种见解相互交织,针对问题产生过激烈的讨论,经过多次否定与肯定,最终确立了方案。
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历程。1990年,当京沪高速铁路构想浮出水面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持续10年。
根据国外经验,高速列车的研制一般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如果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要系统掌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至少需要10至15年,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还要更长的时间。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实现中国高铁之梦,最终成为中国铁路人的睿智选择。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动车组的乘客大多不会注意,两节车厢连接处外端有一对长条橡胶风挡,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2005年双方联合设计阶段,一些外方技术人员为这个跟我们捉起了“迷藏”。
“请问,这个橡胶长条是干什么用的?”
“哦,没什么大用,只是为防止乘客从站台上掉下来。”
然而,这一轻描淡写的解释却令青岛四方公司的技术人员疑云丛生。
2006年初,第一批原型车进厂后,青岛四方的技术人员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这对风挡竟然有替代转向架防止列车侧滚的功能。
“不管什么部件,什么技术,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青岛四方设计主审邓小军说。
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和谐号”。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在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平台上,高速列车可不像汽车加油提速那么简单,时速每提高10公里,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一般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掌握,但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转向架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制动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靠自己的攻关,一项一项地突破,所取得的报告成果有百项之多。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中国从时速200公里的平台一跃登上了时速350公里的平台。
如果说,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让中国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将使中国登上世界高铁的制高点。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将比德国、法国的高速列车快60公里,比日本新干线快80公里,节能环保和综合舒适性也高人一筹。到目前为止,中国动车组已取得累计900余件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新一代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下线。
中国列车还在加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又即将下线,时速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发„„为了共同的高铁梦,祖国一声召唤,50多名院士来了,15万名研究人员来了,600多家企业来了,他们汇聚一起,心相连,手相牵,创造了高铁自主创新的惊人奇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今年将破天荒地从欧洲移师中国。
美国,世界铁路发展的领先者,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面对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他们已深感国内无高铁的危机。《今日美国》2月7日刊文,号召美国“向中国高铁学经验”。
梦幻般的速度,谜底究竟在哪里?面对追问,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自豪地说:“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人民的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高铁的迅猛发展,自主研发、中国制造,这是多么令人欢呼雀跃。如果想要全面振兴中国制造,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
我们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不断否定与肯定。没有一帆风顺的发展路,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事物也是必要的。具有批判、革命精神的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态度;坚持主观客观统一、理论实践统一、继承与创新统一。在中国制造上,一定要具有开创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实践。才能把中国制造全面振兴。
第二篇:马原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临床36 杨拓 213200112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三十多年来的贫富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仍处于不平等状态,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与变动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在渐次削弱。治理对策应该从切实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主体地位”,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入手,从而为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关键词】 贫富差距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共同富裕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 GDP 和人均收入都出现了超常增长 而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1994年,我国贫富差距是逐渐上升的,在 20 世纪 90年代末出现短暂的下降后,又开始逐渐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背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将通过马克思经济学深入分析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成因,进一步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认识。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
改革前夕及改革初期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总体上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在0.2 以下,而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也在 0.21 到 0.24 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扩大,2000 年达到0.417,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 的警戒线,此后一路上扬,2003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48,2008年达到 0.466。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3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还有近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居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首的美国。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二、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
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又有政府行为方面的因素;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仍处于不平等状态
贫富差距源于收入分配不公,而收入分配不公又源于初次分配 对初次分配影响最大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对此,马克思也曾做过形象描述: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交换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决定本质上正如马克思先前所描述的一样,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力相对价格的变动愈发不利于劳动者。2.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与变动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 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在人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种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由以前的相对平等状态变成现在的完全不平等状态,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掌握着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而广大普通劳动者一无所有。在这种境遇下,为了利润最大化,一些私营企业主总是把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不能再压低的水平。一些企业领导层凭借自身行业优势,在使自己获得高额收入的同时潜在地抬高了本行业职工的福利收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高收入利益群体,拉大了不同行业职工个人收入的差距,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3.以 按劳分配 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在逐渐弱化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具体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在分配方式上只能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不同人群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性质及其多寡不同,而且呈现出“多者愈多”“贫者愈贫”的不均衡发展态势,这就必将导致“按劳分配”逐渐被“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取代,使得当前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正在被逐渐边缘化。
三、解决贫富差距的路径初探
邓小平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扭转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条件。
1.切实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资强劳弱的现实境遇下,要切实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就必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一是要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刚性增长机制,保证职工工资性收入和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都不能低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工资协商制度,通过三方协议来解决相应主体缺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工会阵地建设,完善工会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会成为劳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路径。三是要认真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的相关规定,促使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落到实处,严肃查处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不良行为。
2.毫不动摇地坚持 两个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改革 创新国企运行模式 大力发展各种集体经济等手段使公有制经济以更大规模 更快速度发展;必须在加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提高公有制经济质与量的同时,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尤其是在总利润,总就业人数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只有保持这样一种优势,才能为实现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3.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新探索,要求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变GDP至上的观念和做法,要求发展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问题。这说明我们不能总是靠牺牲公平来保持经济增长,因为这种增长是竭泽而渔,不可持续既与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精神相悖,也与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背道而驰。全会还特别强调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应该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指导思想,这就突破了促进农业发展就是帮助农民的理论,是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肯定,必将对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资本论: 第 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4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第三篇: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今已有三十三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三十三年,也是坚定道路深化改革的三十三年。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头等大事。
关键词:结合国情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党政建设
正文:
首先,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包含两部分内容,即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革命前辈已经指出道路,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很好的验证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结出了两大理论硕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 果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创新是我们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一条在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的抉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概括地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指导下,不断解决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两大课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①:从严治党 首在落实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②: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 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确保党员、干部精神上不跑冒滴漏 ;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 党③: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自我警醒的重要方式。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④:让干部时时感到戒尺就在身边 从严选任,防止“带病提拔”从严考核,防止“为官不为”从严监督,“为官”就该“不易”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⑤:改作风,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四篇:马原论文
《实践论》和《矛盾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作者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例如: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该书也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因为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自然界存在著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五篇:马原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有感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和共产主义之于我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其中对于共产主义的阐述可谓入木三分,身为党员的我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以及要坚持终身的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 分工 唯物主义史观 共产主义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
记得艾老师上课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人的意识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吗?”当我在忙碌的学业之余在图书馆静坐一隅,悉心研读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部著作之后,我由衷地对哲学家,尤其是敢于批判的马克思一类的哲学家肃然起敬。既然全书主要是在批判唯心主义史观,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先看清楚什么是意识,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我谨在此略窥一斑。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马克思如是说。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和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起初的人类和动物没有区别,人和环境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隶属于自然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只能”(当然他们没有选择的想法,所以这里说“只能”也是有失偏颇的)屈从于自然,像羊群一般。后来的人类由于某种偶发(这种偶发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而绝不是神创的或者神赋予的)的原因开始用双手制造工具,直立行走来更大地解放双手,又由于生物学中进化的差异产生天赋的不同进而产生了分工,但这最原始的分工就像狮群中的等级一样或者像蚂蚁的分工一样,它是自身无法察觉的东西,是基因和反射构成了大部分的活动。“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形态》这样阐述,也就是说当人类由于新生产的需要,由于
新的物质关系的需要而诞生了语言和文字,人类才真正地宣告和其它动物的根本性不同:人类自发地启蒙式地察觉到自我和环境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意识的产生!这就是唯物主义史观的根基,看待历史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马克思特别强调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以及分析历史的时候要对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物质条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不能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那种把每个阶段的历史抽象成某种概念,并将前后概念加以联系,并限制在所谓的 “概念的自我规定”之中,而这种“规定”又从何而来呢?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更是讽刺道:“这些人又被看作是历史的制造者、‘监护人会议’、统治者。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这是马克思对唯心史观哲学家们的直接批判。
《形态》一书认为任何历史事件本都就是应该由物质条件的某种变化引起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等促成的。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真正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一定是某种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在人们生活平静如水的一纸文章或者电光石火间的想法可以做到的,譬如“文革”,我认为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动荡,而必然是由于某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的“革命”。当然,我这里并没有否定意识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历史的推动,只是在强调我认为的历史的源动力是物质的作用,是物质生产的矛盾而不是思想的火花在起主导作用,爱迪生发明电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他尝试过6000余次试验。
共产主义之于我提到共产主义,非党员的同学可能会想到镰刀铁锤,或者建国初的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或者说大家会谈论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最后不约而同地选择缄默,再者可能有同学会说一些关于理想社会的话题,然后最后说:“那只是一种愿景。”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可能十分肤浅。此处姑且说一说我看完本书后的感想,期望寻求探讨。
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暴力,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严丝合缝的体制管理!所有的暴力,所有的体制,都是依存于某个发展阶段而存在的,是适应客观历史条件的结果。
“适应历史条件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艾老师曾说。《形态》一书对于这一点也做了很详细的诠释,而我们无法用具体的几个字眼就概括出历史的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唯物主义史观看待问题是必须把历史放在大的物质背景下的,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不可割裂的基本因素。马克思说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以及费尔巴哈等等,都是在试图总结出历史的概念并加以抽象,进而变成所谓的“自我意识”的产物,这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愚昧的,历史从来都不是脱离物质河床的飘渺银河,而是每一个能够吃饭喝水睡觉的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它是物质的产物,而非意识的产物。
“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最后的字眼不禁让我心头一震!印象中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大家以劳动为乐吗?
不错!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劳动,但这里要消灭的是人类不自愿的劳动,是被压迫的劳动。我们创造千千万万的物质,最后却成为它们的奴隶,受制于物质条件。解放全人类不仅是说让人们摆脱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真正的解放是人类不再被物质所累,不再因为分工的被动性,而让自己陷入生活的奔忙以至于忘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最终的共产主义愿景虽然现在难以具体刻画,但绝不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真正的共产主义,人们面对的分工不再是由天赋以及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了,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等同于为所欲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後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形态》如是说。
我曾看过一部名叫《勇敢的心》的电影,其影片里所宣扬的自由思想让我难以忘怀,主人公带领苏格兰人民追求的不是官爵和土地,而是没有压迫和安居乐业。建国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对于自由的恐惧”,大家“谈自由色变”,认为那是对集体主义的对抗而觉得是异端,但是其实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身心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同于滥杀无辜或者满足私欲,而是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愉快的方式生活而且在社会关系中地位平等)。
消灭分工,实质上就是推翻私有制,让资源成为一种共同财富,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知识和道德等意识层面的产物与物质发展成正比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我认为一定要让物质的每一次发展都开出“精神的花朵”,不要让物质疯狂地堆叠,却发现精神依然徘徊不前,以至于最后被物质发展拖垮,然后回到发展的起点。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幸福感不再停留在吃饱喝足,人们开始寻求物质之上的精神之花,游弋于物质之间只会陷入更深的空虚。我们必须让思想跟得上发展的脚步,不滞后,不空前,才能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那么面对现在相对不自由的分工,我们青年人特别是清华的学子应该何去何从?
我想我还是不在马克思面前班门弄斧地提建议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克思那样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所描述的那样理性而又独立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可能还是会被生活慢慢推动着前进,而不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着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要保留心中的那份激情,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握紧手中的桨,就算有上下的颠簸也不迷失方向。未老先衰地变得温和入世或许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是距离心灵的解放却早已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可以跟随自己的心灵和信仰而活,为什么不是你或者是我?难道我们永远活在惊叹和艳羡之中而在这之后过着自己例行公事一般的生活吗?
最后以马克思《青年》中的那段话作结和大家共勉: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感谢卡尔·马克思用铅字在200年后告诉了我一些或许我永远都不曾察觉的道理!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年~1846年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