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

时间:2019-05-15 14: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论文》。

第一篇:马原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文

系别: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班级:07中(1)

姓名:彭欢

学号:0704013

5指导老师:夏昌武老师

从哲学的角度来小议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值得高校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是构建和谐校园,而建设和谐校园迫切需要和谐师生关系。根据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存在着紧张化、自由化、淡漠化和利益化等不和谐的状况,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中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更新观念,教书育人,引领和谐师生关系;学校要人本管理,务实创新,保障和谐师生关系;学生要尊敬教师,明理善学,增进和谐师生关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主要从哲学的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改找到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

关键字:哲学和谐社会 高等学校 师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保持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基础。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构建和谐校园现今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下面就和谐校园中核心部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依照哲学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师生关系的表现和类型

当一个客观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优化它时,必须先认识它。而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反复,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传统师生关系,目前受到很大的冲击,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因为在网络普及时代,学生可能通过网络受到教育,可以不迷信老师的权威,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学校、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任意检索资源,其渠道不会比老师少。因此,只有通过教师传授获取知识的垄断地位逐渐丧失了。学生已不满足按照教师选定的教材和设计的进程,以教师口授、填鸭式进行教学的方法,现在有多媒体阅览室、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演示、电子邮件等等可以利用,师生之间在知识占有量、前瞻性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对于一些新知识的掌握,出现了有的教师还不如学生的现象,这种趋势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挑战。这样的关系不是特殊的,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这几种类型:

一是和谐型

在和谐的校园的整体下,表现为老师与学生两个部分相处融合,老师既教书又育人,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交流较多,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崇拜、尊敬、喜欢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是亚和谐型

在一个事物多个矛盾的指导下,因为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矛盾占主导,其表现为:(1)钟点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师生相待,“各司其职”,你上你的课,我听我的课,偶尔在课堂上接触一下,学生提问老师也能耐心讲解,但下课后各走各的,显得比较陌生;

(2)是学期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老师担任学生课程期间能够相互配合,师生关系正常,但课程结束后显得比较陌生。(3)校园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校园内以师生相待,师生关系正常,但在校外则形同路人。

三是不和谐型

师生实际就是一对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他们表现为:(1)师生之间若即若离。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冷不热,老师该上课时就上课,该下课时就下课,学生不敢冒犯老师,老师也不愿多管学生,双方相安无事。(2)师生关系对立。老师与学生不能和睦相处,从无交流,老师讨厌学生,认为学生不肯学,学生也厌烦,认为老师上课上的不好,不尊敬甚至暗中对抗老师,有的甚至被老师认为难以教育和管理的学生。有的学生期中教学检查给老师提意见,个别老师则在考试和补考中利用手中权力,压低分数,损害学生利益。

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政治关系和心理关系。处理教育关系,要求做到教学相长;处理政治关系,要求做到民主平等;处理心理关系,要求做到情理相容。

二、分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是师,一个是生,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虽然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主要表现在教室和学生的关系。从以下四点体现:

(一)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从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中演绎出来的,其最大特色就是师道尊严,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宰的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惟教师之命是从。这一传统根深蒂固,现在还远远没有完全消亡。教师从培养目标和教材演绎出教学要求,用考试分数和各种量化指标等作为强制手段来推行这些要求,很少过问学生需要什么,理解了没有,很少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一些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的管理方法简单。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倍感压抑,难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的老师有好的,也有存在问题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上课只顾自己念讲稿,读课件,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反映。也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只顾埋头记老师嘴里说出来所谓的‘知识’,又或是抄多媒体上的文字,一点都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机器而已。

(二)学生的自由放任

少数教师,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幌子,放松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学生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师生双方,除了上课,互不见面,互不了解,学生从教师那里既不能满足求知的欲望,也不能得到情感上的抚慰交流,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或者有意地去迎合学生,以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给自己较高的分数,这种教风使学生滋长了不求真知的学风,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谈到读书的问题,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的公共选修课程老师上课,作业基本不管,学生从来都没到齐,去上课的也基本没有在听,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提前给一些题目,让学生‘找’答案。

(三)师生之间商品交易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师生关系受到了铜臭的污染。本来,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纯洁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这种纯洁的关系遭到了铜臭的污染,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什么关系都可以成为商品交换的关系,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考试时师生可以共同作弊,学生因此得到高的考分,教师博得良好的教学评价,心照不宣,共同从中得利。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同学传授经验说,平时不用努力,到了考试的时候去找关系,一般都会通过。

(四)教师只是各尽其责

教师对学生缺乏全面关怀,师生缺乏交流和相互认同。中国古代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分。“经师”只是灌输经典,“人师”则“传道、授业、解惑”全面负责。高校虽然一再强调管教管导,但是由于教学管理德育分工过于细致,有的教师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教书,至于管理、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那是辅导员、德育教师、学生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询辅导老师的事情,客观上加重了管教不管导的倾向,教师只做“经师”,不做“人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全面培养,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很少能在各种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更缺少与学生促膝谈心的机会,缺乏接触和交流就缺乏了解,缺乏了解就难以互相认同,结果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教学关系。这样的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践中,往往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出措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有学生为主体,教书育人,“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一)顺应社会发展情况,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1.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一切措施应当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作为推进工作的首要手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和指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全面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育,使他们端正态度,提高尊师的自觉性。

2.树立师生互动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克服教师中心、单纯灌输和信息单向传递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树立师生平等交往,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特别是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应当是多方面和多渠道的。

3.体味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实行个性化教育,使教育更具人情味,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不是缺乏处理本文中所涉及问题的魂力和思路,而是缺少了某种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需要有新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师生关系来代替旧的、落后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师生关系。

1.规范教师的职业责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虽然师生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就自然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但是如何去形成权威的暗示效应?我们有的老师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这一问题。实际上权威的暗示效应比起单纯的说教,影响更深刻、更持久。我们的教师应当管教管导,既要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种种权力的意识,更应培养学生尊师的思想,理解教师的育人心情,体察教师的工作甘苦。同时,也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师生关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都站在一个崭新的角度,关注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师生真正步入彼此的心,焕发出更大的教育活力。

2.建立教师与学生联系的制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因此要从制度上保证师生有一定的交往频度,使师生的思想在交往中交流、碰撞和整合。教师尽可能地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联系一个班级指导并参与他们的活动,或建立教师答疑制度,这样就可以改变师生仅仅在课堂上见面的局限性,大大扩展交往的渠道,促进师生的互相沟通和认同。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有一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总之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结合自己是大三师范的实际情况在以后,努力做一个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人民教师吧!

主要参考文献:

1.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4)

2.《如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载《黑龙江教育》,2002年第12期

3.《构建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载《陕西教育》,2003年第四期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载《教育探索》,2004年第4期(总

第106期)

5.《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主编 王

荣华 董世骏

6.杨骞、溪海燕:《师生关系的现实与理性诉求》,《教育科学》,2008年第4

期。

第二篇:马原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有感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和共产主义之于我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其中对于共产主义的阐述可谓入木三分,身为党员的我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以及要坚持终身的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 分工 唯物主义史观 共产主义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

记得艾老师上课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人的意识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吗?”当我在忙碌的学业之余在图书馆静坐一隅,悉心研读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部著作之后,我由衷地对哲学家,尤其是敢于批判的马克思一类的哲学家肃然起敬。既然全书主要是在批判唯心主义史观,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先看清楚什么是意识,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我谨在此略窥一斑。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马克思如是说。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和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起初的人类和动物没有区别,人和环境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隶属于自然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只能”(当然他们没有选择的想法,所以这里说“只能”也是有失偏颇的)屈从于自然,像羊群一般。后来的人类由于某种偶发(这种偶发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而绝不是神创的或者神赋予的)的原因开始用双手制造工具,直立行走来更大地解放双手,又由于生物学中进化的差异产生天赋的不同进而产生了分工,但这最原始的分工就像狮群中的等级一样或者像蚂蚁的分工一样,它是自身无法察觉的东西,是基因和反射构成了大部分的活动。“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形态》这样阐述,也就是说当人类由于新生产的需要,由于

新的物质关系的需要而诞生了语言和文字,人类才真正地宣告和其它动物的根本性不同:人类自发地启蒙式地察觉到自我和环境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意识的产生!这就是唯物主义史观的根基,看待历史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马克思特别强调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以及分析历史的时候要对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物质条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不能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那种把每个阶段的历史抽象成某种概念,并将前后概念加以联系,并限制在所谓的 “概念的自我规定”之中,而这种“规定”又从何而来呢?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更是讽刺道:“这些人又被看作是历史的制造者、‘监护人会议’、统治者。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这是马克思对唯心史观哲学家们的直接批判。

《形态》一书认为任何历史事件本都就是应该由物质条件的某种变化引起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等促成的。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真正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一定是某种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在人们生活平静如水的一纸文章或者电光石火间的想法可以做到的,譬如“文革”,我认为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动荡,而必然是由于某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的“革命”。当然,我这里并没有否定意识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历史的推动,只是在强调我认为的历史的源动力是物质的作用,是物质生产的矛盾而不是思想的火花在起主导作用,爱迪生发明电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他尝试过6000余次试验。

共产主义之于我提到共产主义,非党员的同学可能会想到镰刀铁锤,或者建国初的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或者说大家会谈论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最后不约而同地选择缄默,再者可能有同学会说一些关于理想社会的话题,然后最后说:“那只是一种愿景。”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可能十分肤浅。此处姑且说一说我看完本书后的感想,期望寻求探讨。

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暴力,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严丝合缝的体制管理!所有的暴力,所有的体制,都是依存于某个发展阶段而存在的,是适应客观历史条件的结果。

“适应历史条件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艾老师曾说。《形态》一书对于这一点也做了很详细的诠释,而我们无法用具体的几个字眼就概括出历史的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唯物主义史观看待问题是必须把历史放在大的物质背景下的,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不可割裂的基本因素。马克思说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以及费尔巴哈等等,都是在试图总结出历史的概念并加以抽象,进而变成所谓的“自我意识”的产物,这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愚昧的,历史从来都不是脱离物质河床的飘渺银河,而是每一个能够吃饭喝水睡觉的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它是物质的产物,而非意识的产物。

“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最后的字眼不禁让我心头一震!印象中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大家以劳动为乐吗?

不错!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劳动,但这里要消灭的是人类不自愿的劳动,是被压迫的劳动。我们创造千千万万的物质,最后却成为它们的奴隶,受制于物质条件。解放全人类不仅是说让人们摆脱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真正的解放是人类不再被物质所累,不再因为分工的被动性,而让自己陷入生活的奔忙以至于忘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最终的共产主义愿景虽然现在难以具体刻画,但绝不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真正的共产主义,人们面对的分工不再是由天赋以及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了,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等同于为所欲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後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形态》如是说。

我曾看过一部名叫《勇敢的心》的电影,其影片里所宣扬的自由思想让我难以忘怀,主人公带领苏格兰人民追求的不是官爵和土地,而是没有压迫和安居乐业。建国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对于自由的恐惧”,大家“谈自由色变”,认为那是对集体主义的对抗而觉得是异端,但是其实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身心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同于滥杀无辜或者满足私欲,而是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愉快的方式生活而且在社会关系中地位平等)。

消灭分工,实质上就是推翻私有制,让资源成为一种共同财富,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知识和道德等意识层面的产物与物质发展成正比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我认为一定要让物质的每一次发展都开出“精神的花朵”,不要让物质疯狂地堆叠,却发现精神依然徘徊不前,以至于最后被物质发展拖垮,然后回到发展的起点。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幸福感不再停留在吃饱喝足,人们开始寻求物质之上的精神之花,游弋于物质之间只会陷入更深的空虚。我们必须让思想跟得上发展的脚步,不滞后,不空前,才能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那么面对现在相对不自由的分工,我们青年人特别是清华的学子应该何去何从?

我想我还是不在马克思面前班门弄斧地提建议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克思那样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所描述的那样理性而又独立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可能还是会被生活慢慢推动着前进,而不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着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要保留心中的那份激情,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握紧手中的桨,就算有上下的颠簸也不迷失方向。未老先衰地变得温和入世或许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是距离心灵的解放却早已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可以跟随自己的心灵和信仰而活,为什么不是你或者是我?难道我们永远活在惊叹和艳羡之中而在这之后过着自己例行公事一般的生活吗?

最后以马克思《青年》中的那段话作结和大家共勉: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感谢卡尔·马克思用铅字在200年后告诉了我一些或许我永远都不曾察觉的道理!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年~1846年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

第三篇:马原论文

从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看全面振兴中国制造

财务管理1501 虞坤 201505171011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预备、过渡、发展。每一个阶段的跨越无不是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如果不是中国的一批批科学家为高铁的技术研发付出心血,攻克技术壁垒,怎么可能会有中国高铁如此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一天?中国高铁以高新技术为铭牌,把中国制造这个响亮的名声对全世界呐喊,这也是一种必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研发历程后,我国的科学家终于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高速铁路,令人叹服。中国高铁5年走完了国际上4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叹为观止。原因何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而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高铁研发过程中,一定经过了上万次实验,各种见解相互交织,针对问题产生过激烈的讨论,经过多次否定与肯定,最终确立了方案。

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历程。1990年,当京沪高速铁路构想浮出水面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持续10年。

根据国外经验,高速列车的研制一般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如果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要系统掌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至少需要10至15年,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还要更长的时间。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实现中国高铁之梦,最终成为中国铁路人的睿智选择。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动车组的乘客大多不会注意,两节车厢连接处外端有一对长条橡胶风挡,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2005年双方联合设计阶段,一些外方技术人员为这个跟我们捉起了“迷藏”。

“请问,这个橡胶长条是干什么用的?”

“哦,没什么大用,只是为防止乘客从站台上掉下来。”

然而,这一轻描淡写的解释却令青岛四方公司的技术人员疑云丛生。

2006年初,第一批原型车进厂后,青岛四方的技术人员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这对风挡竟然有替代转向架防止列车侧滚的功能。

“不管什么部件,什么技术,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青岛四方设计主审邓小军说。

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和谐号”。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在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平台上,高速列车可不像汽车加油提速那么简单,时速每提高10公里,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一般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掌握,但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转向架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制动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靠自己的攻关,一项一项地突破,所取得的报告成果有百项之多。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中国从时速200公里的平台一跃登上了时速350公里的平台。

如果说,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让中国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将使中国登上世界高铁的制高点。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将比德国、法国的高速列车快60公里,比日本新干线快80公里,节能环保和综合舒适性也高人一筹。到目前为止,中国动车组已取得累计900余件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新一代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下线。

中国列车还在加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又即将下线,时速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发„„为了共同的高铁梦,祖国一声召唤,50多名院士来了,15万名研究人员来了,600多家企业来了,他们汇聚一起,心相连,手相牵,创造了高铁自主创新的惊人奇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今年将破天荒地从欧洲移师中国。

美国,世界铁路发展的领先者,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面对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他们已深感国内无高铁的危机。《今日美国》2月7日刊文,号召美国“向中国高铁学经验”。

梦幻般的速度,谜底究竟在哪里?面对追问,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自豪地说:“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人民的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高铁的迅猛发展,自主研发、中国制造,这是多么令人欢呼雀跃。如果想要全面振兴中国制造,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

我们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不断否定与肯定。没有一帆风顺的发展路,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事物也是必要的。具有批判、革命精神的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态度;坚持主观客观统一、理论实践统一、继承与创新统一。在中国制造上,一定要具有开创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实践。才能把中国制造全面振兴。

第四篇:马原论文

“美”是主观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论文)

一、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美‛来描述身边的事物。看到奇山异水时,我们说风景‚美‛;看到俊男靓女时,我们会说他/她长得‚美‛;看到《感动中国》中的故事时,我们说这些主人公心灵‚美‛。

就是这样一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形容词,引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美‛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呢?

二、‚美‛是没有标准的

我认为,‚美‛是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存在。人们常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样的事物,在甲看来是美的,在乙看来则并不美。这种情况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可以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分析。在甲乙两个人审美的过程中,他们审美的对象并没有发生改变。这足以说明两个人得出相反的结论,原因并不来自于审美对象。所以说,两个人审美的差别在于他们审美的过程。

我们先来讨论‚审美‛这两个字。审美是指领会事物的美。审美是人对于它所了解的事物的一种评判,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既然我们把审美划分为一种评判,不如从评判的角度继续深入地讨论我们的问题。在对事物进行评判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评判标准,也就是我们用来衡量真和假,美与丑的尺子。由此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美‛是否有评价标准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既然是准则,它就是不可置疑的,不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比如考试之后有评分标准,每道题对应被试者什么样的答案,能够得到相应的、固定的分数。这个分数不应该因为被试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或者因为老师判到一份试卷时的心情不同而发生改变,类似于这样的与课程无关的原因都不应该影响判分,否则就是破坏了标准。

在审美的过程中,这种固定的标准就是不存在的。比如我昨天觉得真皮做成的奢侈皮包很美,因为它的外观很漂亮,又有一种奢华感。但是我今天看到了制作真皮皮包背后的残忍与血腥,就不在认为它是美的,反而会去抵制这样的商品。皮包本身并没有改变,审美的人一直是我也没有改变,但是我看待这个皮包的角度不同了,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说审美没有所谓的‚标准‛。

但是我们平时依旧会用一些‚侧面描写‛来描述‚美‛。在欣赏故宫的时候。我们说故宫‚美‛,是因为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有古典的风格,又有皇家的故事流传其中。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具有这些特点的建筑就是美的。在评价一个美女的相貌时,我们说她眼睛大有灵气,说她高鼻梁,说她瓜子脸。但这并不说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就是美的。因为这些只是对于审美对象的形容,而不是在对象身上客观存在的‚美‛。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是没有标准的。

三、‚美‛是不能传递的 我认为‚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如同感受为什么说主观感受是不可传递的呢?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人开一样,是不可传递的。接下来的文段将就这点展开讨论。

心或悲伤,另一个人就体会到他的这种情绪并且同时感到开心或是悲伤。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所疑问: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被影视剧中主人公的情感所带动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背后的成因,或者是引起了对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的回想。虽然我们常常称之为‚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产生情感不是影视剧主人公产生这种情感所直接导致的,它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对于主人公经历的想象,或者是对于自己过去亲身经历的回想。所以我把主观感受定义为不能传递的。那么‚美‛也是类似的。我觉得它美,不能直接导致你觉得它美。《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你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呢?也就是说,古代的哲学家早已经明白,人是不能‚知道‛别人内心的想法的,所谓鱼是不是快乐,你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只是观察者通过他所知道的信息进行的推测。比如我说我现在很生气,或是我现在的肢体语言表现为我现在很生气,也并不能让身边的人知道我的生气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只是通过这些表象进行对我心理想法的推测,得出我现在生气了这个结论。所以我觉得故宫美,即使你也觉得故宫美,或是你听过我说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也不能知道我感受到的故宫的‚美‛是什么样子的。‚美‛不能传递也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两年前去过故宫,当时我觉得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我在那里感受到了故宫的‚美‛。但是现在呢?我看到自己当天写的日记,写着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就凭借这几个字,现在的我感受不到当时自己感受的故宫的美。也许我还能通过记忆回忆起来故宫彼时彼地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现在对故宫的印象又多了一分雄壮威严之感,所能体会到的故宫的‚美‛,也绝对是与两年前不同了。正如之前举过的皮包的例子,审美的人主观想法变了,他体会到的‚美‛就一定会有所改变。所以审美的人过去体会的‚美‛,是不能‚传递‛给现在的。以上是正面的,利用不能传递证明‚美‛与主观感受的一致。接下来我们用这个角度来分析‚美‛不是客观存在。对于客观存在来说,具有传递性就很好理解了。艺术展览是客观存在,我看过,你也可以去看。音乐会是客观存在,我去听了,你也可以去听。体育比赛是客观存在,我在现场目睹了激动人心的夺冠时刻,即使你当时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转播看到比赛的全过程。对于客观存在而言,人们总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另外一些人们的信息。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特性与‚美‛是正好相反的。无论情境如何,我们都是不可能感受到别人心中的‚美‛的,也不可能感受到过去的自己所感受到的‚美‛。

四、‚美‛是无法描述的 客观存在是可以描述的。利用我们知道的关于客观存在的一些事实,我们可以对事物进行真实的阐述。比如说,在2016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中,孙杨获得了冠军。这句话就是对这场比赛的描述,它阐述了一个这场比赛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但是‚美‛呢?我觉得故宫很美,虽然我可以说出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但是这并不是‚美‛具有的特点,只是对故宫的一种形容。况且,我觉得故宫美与我的心情有关,与我的经历有关。在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我是不能给出对于故宫的‚美‛的描述的。而且,如果我告诉家人,孙杨取得了2016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的比赛的冠军,那么他们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情,并且通过对于这场比赛多了一些了解。但是通过刚刚所分析的‚美‛不能传递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我如何说故宫美,也只是在描述故宫,无法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故宫的‚美‛,因此别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到当时我所感受的‚美‛。假如说‚美‛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上的话,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美‛是无法描述的部分,与真正的客观事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将‚美‛看作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上,因为它不具有可以被描述的能力。我们所说的‚心灵美‛尤其具有这样的特点。当我们认为影视剧的主人公‚心灵美‛时,大多归因为主人公的善良、宽容等正面的人格。但是我们觉得他/她心灵‚美‛的这个审美过程,也是无法描述的。虽然我们经常用善良来形容这种‚美‛,但是每个人,以及一个人不同时期感受到的这种善良也是不同的,而且是无法描述的。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善良,也是根据我的经历或者是想象推测出来的。这种推测对于不同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即使你给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比如‚因为他扶起了路边的老人,所以他心灵‘美’‛,这也不是对‚美‛的描述,只是表达了你自己的推测。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由‚美‛不能传递,可以说‚美‛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存在。通过这一段论述,我们得出结论,‚美‛是无法描述的,所以‚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五、总结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美‛的三大特点:‚美‛是没有标准的,‚美‛是不能传递的,以及‚美‛是无法描述的。‚美‛是没有标准的,说明‚美‛具有主观感受的重要特点。‚美‛是不能传递的,说明‚美‛与主观感受一样不能传递,所以‚美‛不是能够传递的客观存在。‚美‛是无法描述的,说明‚美‛不具有客观存在可以描述的这一特点。综合以上三点,得出结论:‚美‛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感受。

第五篇:马原论文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李先明 学号:1116120221 任课教师:贾丹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

摘要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些都是当今大学里流行的一些话语。大学生逃课是现代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逃课诸多因素引起的,如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这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 逃课 现象 原因 方案

一 大学生逃课现象与特点

逃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逃课指显性逃课。广义的逃课既包括显性逃课又包括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指: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隐性逃课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上课时从事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事情的心理旷课行为。无论是显性逃课或者是隐形逃课,综合来看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逃课行为的普遍性

逃课行为随年级的增加而严重,一般大一逃课学生相对较少,而随着在学校学习生活得时间越长,特别是到了大四毕业班,因为出国、考研、找工作等事情的影响,逃课现象尤其突出。很多学生表示当学校课程和自己的安排发生冲突时,大多数都会选择去做自己的事。2逃课与老师的教学质量有关

教师讲课效果好,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高,少有逃课者,甚至出现上课人数“超额”现象;而老师讲课水平差的课,逃课人数就多,许多学生即使来到课堂,也是敷衍了事,正所谓“身在课堂心在外”。3逃课具有选择性

部分学生逃课是有针对性的,有的学生逃课选择基础课、理论课、体育课和一些选修课等;有的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无聊的课程;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某课程任课老师教学管理不严格。

4.逃课与专业还有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因为课程学习的特点和难易程度不同,文科院系比理科院系逃课的学生比例要高;由于性别的差异,男生比女生逃课的人数多。

二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1、学生因素

第一: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管教,获得了较多的自由。又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科学的规划,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没有树立起来,他们狭隘 地理解学习只为考试,仅仅把考试过关当成学习的目标,出现迷茫和懒惰情绪,消极地对待周围的事情,对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容易受外界诱惑而难以自拔,加之考 试相对容易通过,“混学历”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目标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大学是学习的新起点,从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因此,从大一开始逐 步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以学术活动为载体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回到课堂,充分利用在 校时间,学到更多的社会生存本领。

二、提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首先要精于本学科,教学授课教师应站在学科前沿,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所讲的内容应给学生以新奇感,在课堂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体会到上课的乐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 识素养去感召学生,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日常管理

经常逃课的大学生几乎是比较固定的一些人,他们之所以逃课并不完全是因为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水平有欠缺,多数人是因为自己开始松懈,没有了力争 上游的劲头,也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对新的学习生活适应不了而自暴自弃所致。因此,辅导员、任课教师应当注意了解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给予这些大学 生及时、有效的鞭策、引导和鼓励,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纪律约束,以保障大学生取得良好而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因此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下载马原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论文

    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摘要: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包括行动和意识两个方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行动来源于意识,而意识来源于认知,认知又来源于日常生......

    马原论文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反对邪教 班号: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X 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发生的故意杀人案,6名犯罪嫌疑人系邪教组织成员,为发展组织成员,向在事发餐厅就餐的人......

    马原论文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 作者:张峻绮 学号:201503009003 单位: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一营二连......

    马原论文

    马原课的遐想 ——自己的心得体会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枯燥,无语。第一感觉就是理论知识没啥用,学不学都一样。显然,我的认识是唯心错论。后来才发现......

    马原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 。就青年来说,青年发展是青......

    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马原论文

    《实践论》和《矛盾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

    马原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临床36 杨拓 213200112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从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