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方ERP实施总结报告
甲方ERP实施总结报告(一字未修改)ERP一期工作总结
近十年来,我厂坚持“精细化管理,稳定发展”的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已经由单一的阀门电动装置制造转变成为覆盖核电、化工、船舶、电力、机械多行业的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我厂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06年以来,为适应战略调整后企业内外部信息由分散到整合、由滞后传递到快速反映的需要,厂部决定实施ERP系统,从信息化基础层、信息化平台层和信息化应用层建设三个层面上,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准备: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目前已实施ERP系统的单位中,成功率约为5%,ERP失败的声音不绝于耳。多数企业还在为是否上ERP系统进行争论,我厂此时决定实施ERP系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为成功实施ERP,我们的做法是:
1.全面考察,总结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规避风险的措施。2006年,我们先后对国内外实施ERP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参加南京软件博览会了解软件动态。对实施成功和失败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认真地剖析,对实施风险因素如厂部决心、软件选型、实施范围、实施策略、实施队伍、基础管理、人员素质、项目投资等进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2.慎重选型,扬长避短,化解风险。从2006年8月到11月最终签订实施ERP系统合同,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对各家软件类型及功能特点、实施的实力及业绩、项目投资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选择了秋葵ERP系统。
选择该软件,主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采用通用商品软件,符合社会专业分工协作的规律,具有起点高、见效快、服务好、维护方便、易升级等明显优点,取得成功者较多。
选择该软件,不仅看中的是软件本身具有完整性、集成性、开放性、扩展性、灵活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功能特点,更重要的是因为双方将该项目作为国内离散型制造企业一个典型的示范项目来实施,从而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降低了实施风险。
3.立足企业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实施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购买信息工具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重新改进业务流程的重要决策。总体规划如何定位、流程再造如何进行、实施范围如何确定、实施步骤如何执行,必须从我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全面开花、一蹴而就,其结果可能会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导致失败。
二、确定范围:
1.项目实施范围。确定了包括销售、生产、物料、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部门业务所涵盖的内容。工作范围涵盖了全厂各车间,各公司及所属的科室等。
2.先上ERP系统,再进行流程改进。在ERP系统启动时,原则上不考虑流程再造。减少实施前的困难和压力,逐步形成共识。实施后再按照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整合和规范.3.力争实现包括生产管理在内的多模块一次同时上线运行。以往实施的ERP系统多数未上生产模块。咨询顾问也曾建议采用分步上线的办法较为可靠稳妥,主要考虑到同时上线风险较大。而同时上线,却可以更好地检验ERP系统的集成运用情况。在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我们认真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上线操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由于时时急迫,在系统压力测试不充分的情况下,按计划于2006年12月25日,各模块同时模拟上线运行。为2007年1月4日实现包括生产管理在内的各模块一次同时上线运行,提供了基础。
三、落实方法和组织机构:
1.确定实施策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改进。厂部于2006年11月22日专门召开实施动员大会,全体厂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为整体推进作好了思想和组织准备。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的总体规划,制订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确定了分二期实施的具体方案,突出了实施销售、生产、采购、仓储等业务流程范围。
项目分二期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保证到2007年1月4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第二阶段,2007年1月4日到3月31日ERP基础物料充实填补,使库存实物准确;第三阶段2007年4到6月,规范数据;第四阶段(二期)与第三阶段并行进行(目前正在筹备中,即将启动)完成个性查询和适合我厂的报表。2.厂级管理层的参于和支持是成功的保障。
厂部给予项目足够的重视,厂领导亲自参于并指导项目的实施和流程的制订,在多次会议上宣传表态,并示范和带头使用,为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各部门主管直接参与,对项目的成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加速了系统实施进度。
3.明确实施的指导思想:
A、贯彻落实厂部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B、全面核清实物资产;
C、为现场管理提供方便,及时动态反应经营生产活动。
D、在不改变大的流程的前提下,探索物资管理的新方法和提高物资管理使用效能,开放物资数据,加强监督,合理储备;
E、明确职责,探索管理新思路,提高管理效率,并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4.制订实施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产、供、销模块同时上线,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反映。
二是有效性原则。设计的流程是可执行、有用的。职责、操作、控制都是简单可行的;管理目标是明确的。三是简化原则。整个流程体系尽可能简化,并突出重点,体现变革。突出流程的目的性,贯彻组织服从流程的原则。
四是关键控制的原则。流程设计要考虑到分层的控制,为各部门有效管理服务。各部门管理也要确保流程的有效运行。流程应有负责单位,有控制点,控制得到落实。
五是规范性原则。流程和流程依托的基础工作、基础文件、基础信息要规范,不产生歧义。
5.分段实施,以点带面:以示范效应使系统最终用户和企业管理者尽早看到实施的成效。我厂缺乏具备ERP软件知识、具有IT行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精通ERP系统的实施规律和项目管理人才,缺少能够指导我厂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转变的人才,只能边实施边探索。
6.明确管理的改进是实施工作的核心,由高层管理人员亲自领导,日常工作也要由最高管理层的代表领导,IT部门在项目组中只起提供技术支持和软件维护的作用。
7.指定实施部门,负责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组织、监督和检查:
四、正式实施:
厂部确定物管中心负责组织落实这次工作,23日正式签订实施合同,秋葵公司实施顾问到达现场,24日组织柯楠、江珊珊、吴江、吕新生等四名大学生等进行现场培训,并开始录入初始数据。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制定实施计划,总体需求调查,总体解决方案和详细解决方案设计。
软件功能模拟运行,用户化,实战性模拟运行,演示、评议、修订、审批;制定新系统用的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总结评议,不断改进。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连续、反复的培训。
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咨询顾问对我厂生产工艺和具体业务流程有了基本了解,促进了软件和我厂实际情况的结合,使软件改进更好的服务于我厂。
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项目实施人员、最终用户等,通过集中培训、资料宣传、网上发布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不同层面的ERP知识的介绍,ERP系统知识和系统操作的培训。
开展业务方案分析。由于我厂业务流程复杂,个别业务流程不规范,加上一部分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意识较弱,在基础数据的整理、业务流程标准化等方面反复探讨研究,制订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案,便于实施。
进度管理。虽然多次调整实施计划,但项目总体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克服困难。在系统上线前,实施人员连续录入员工资料1000多条,物品资料18000多条,客户资料2700多条,其他各种数据10万余条;上线初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集中暴露出来,连续几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大部分实施人员身心疲惫,此时,稍有松懈,就会出现问题,也会使整个项目功亏一篑。为此进行了组织动员,鼓励大家坚定信念,振奋士气,闯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保证了一次上线成功。
五、实施大事记:
06年11月22日,厂部召开实施动员大会。06年11月23日,咨询顾问正式进场。06年11月24日,开始实施。06年12月25日,系统模拟运行。07年1月4日,系统正式上线。
07年3月31日,各管理模块开始收缩,3月份库存管理准确控制到95%以上;07年4月,配合系统的控管制度基本建立,从价格体系、超量管理、领、退、补料、外协管理、单据、报表管理等等;07年5月,制订二期实施规划和目标。
六、实施ERP的经验:
1、厂部领导的有力支持。ERP之所以被称为“一把手”工程,是因为ERP的实施必然要面临很多的困难,需要领导层出面把员工调动起来。领导层的强力推动和职工的密切配合,ERP系统的实施就有了保障。对于企业来说,流程改变意味着相关人员工作方式的调整。如果流程进的程序过于复杂,员工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时间长了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如果没有厂“一把手”和内部各部门的“一把手”的大力支持,实施ERP就不会取得成功。
2.项目定位准确。实施ERP,必须和我厂的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ERP软件选型、实施内容、实施范围、实施步骤都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定位要准确。我厂实施ERP在厂部的指导下,能站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把握ERP系统的功能和先进技术。
3.尽可能规避实施风险。实施ERP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有来自外部的,如软件本身、咨询队伍;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如企业实力、投资规模、资源及管理状况和ERP实施过程控制等,哪个环节考虑不周,都有可能使项目陷入困境,甚至失败。
4.重视培训。一要培训领导,提高认识,发现需求。由于要建的是一套新的神经系统,故厂领导班子首先要通过培训、观摩、调研、讨论、比较来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统一意见。
二要培训骨干,学习经验,增长才干。由于ERP系统一经运转就不可停止,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要培训员工,统一认识,掌握技能。任何ERP系统,最终都得靠基层的职工来具体操作。因此,在实施ERP前和实施中,能够以多种形式教育和培训职工,使之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统一认识,自觉学习,形成积极投身信息化工程的气氛。
培训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培训时要求手把手教导,简单易懂可操作,这样更能帮助相关人员掌握有关内容。
七、实施阶段性效果 有形的收益可总结为:
1.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系统贯穿了工厂的整个经营过程,使我厂系统化,信息化,为决策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帮助,提高了企业应变和竞争能力。
2.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部门关系。各部门间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准确、及时,各种单据、凭证录入由多次改为1次,加强了审核、监督过程,降低了出错机率和频率,节省人力和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如需要一份报表,要收集许多资料,再用Excel等工具制作报表,花费时间较长。ERP系统提供各种实时的相关报表,提高了工作和决策效率。
用标准化的流程进行了工作规范,使各部门业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问题很容易发现和解决。
3.有利于效益分析,产品成本、部件成本准确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解决了以前只知道总体赢利,而不知道是哪个产品上赢利的问题,有利于目标成本控制。
4.数据明晰化。统一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收、发和入库单据,规范清晰,任何人都看得懂,实现内部数据共享。各部门之间在本部门的电脑上就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查询,规范及时。
5.强大的查询功能,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原始数据作为有力的参考依据。信息化完成了前期调研、应用培训、业务流程规范、基础资料整理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有机集成,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实现了信息一次源头录入、多级审核、多次共享的管理目标。
6.解决了传统的手工记录数据的笔误和低效率的手工记录。解决了长期以来业务处理的随意性,由于业务处理是从原始单据做起,由计算机自动形成单据,自动登记相关账簿,只要原始凭证是正确的,由此而生成的记录就是正确的。
而无形的收益可总结为:
1.管理知识的提高。透过一系列的培训,管理人员认识到简单的强权、拍板独断并非良策,从培训中意识到过去错误的管理手法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培训中吸收了新知识,不单提高基层人员的管理意识,更加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能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及考虑每项决策所带来的后果。
2业务流程的改进。建立一个规范系统时,在处理实际工作细节上会牺牲一些弹性,软件系统的原理同样如此。许多人以为安装一个电脑系统,所有事情就能解决,其实事情才刚刚开始,需要调整工作流程和方式,让这个电脑系统所提供的资料能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必须重新评估本部门业务流程,以决定最佳的业务模式。
3.更完美的决策。由于ERP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料往往是手工系统所能提供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我所指的是数量和速度),管理人员可以获取更多时间去准备,收到更快更准确的资料去评估当前形势,做出一个更佳的决策,采取相应的对策。当然也带来一个新问题,太多资料信息让管理人员无从落手,对决策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
八、主要教训:
1、时间过于急促。在短短的1个多月就上线,许多工作没有到位,造成人为因素过多,培训不足,职工一时难以适应。
2、基础资料缺乏。建立我厂的基础数据是提高管理的重要措施,新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在初始阶段很多数据不详或不够规范或根本没有,增加了实施难度,影响实施进度和质量。
3、核算基础薄弱。
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系统的有效使用依赖于原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要重视原始数据。
4、个别部门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手段和技能落后。
5、员工培训不足。
九、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和强化几个思想。——业务管理流程化的思想; ——职责单
一、责任明确的思想; ——面向市场、快速响应顾客的思想 ——组织架构扁平化的思想;
2.按照流程管理的思想,推进组织管理的创新。根据组织扁平化、业务流程化的总体要求,按照“简捷规范、集中统一、权责明确、适用高效”的原则,对管理业务进行适当的改进。通过对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规范,消除了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
3.努力建立一个实时、共享、集成的信息系统平台,努力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统一、集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平台,决策层可以随时掌握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生产计划、物资库存、产品成本等各种供、产、销及成本和财务信息,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工作和决策效率。图号编码应重新调整,采用部件化编号,便于各部门识别和使用,如DZW1.001.01.01的形式,DZW1为产品大类,DZW1型,001表示该产品的第一个零件,如箱体,01为材质等,这样表示的方法便于非技术人员管理,便于编制BOM,有限记忆。
4.发挥系统功能,促进制度创新,细化基础管理工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关主流程业务过程的结果数据,实时从基层进入系统,达到业务数据及时、透明、真实、准确,细化了基础管理工作。通过系统查询和监控功能,业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和检查业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强化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逐步实现按订单生产,提高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的能力。系统可以通过应用订单管理功能,使客户需求与生产计划和实际库存达到统一平衡。通过快速查询系统集成的数据,销售人员就可以及时承诺客户和平衡资源。
6.加大人力投入,引进的先进管理手段首先要由企业骨干来使用,但“骨干”的含义也就意味着他们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离不开的。因此我们实际上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不抽调骨干实施难以做好,而骨干长期调离生产有确实有困难。
7.重视培训、教育,重视提高全员素质,重视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有严格的工作纪律,应加强制定严明的工作规程和准则。
8.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9.树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观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受到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资金持续投入力度、基础数据积累程度及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优势,就要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实现信息化带给企业的最大效益。
2007年5月8日
第二篇: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甲方团队组织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甲方团队组织
一、前言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大量的专家的总结,关于ERP实施的一些话题几乎都被说完了。但是,总是有很多朋友问一些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关于甲方的团队组织问题。
以前,大家不是很在乎这个问题,总觉得,我花了这么多的钱,你们乙方(服务商)应该替我全包圆了,如果我还是要花费这么多的精力,那我不是亏了么?
这个心态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常出现的,大家有时候还是不自觉地以到商场买东西的这种心态来对待,有时候有的人就直接说出这类话来。不仅仅是在ERP项目上,在很多别的譬如PLM、OCS(协同办公系统)等方面,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种心态可以理解,虽然目前ERP已经逐步达到要普及的程度,但是,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了。就以我服务过的一家企业来讲,数年前我经朋友介绍加入这家公司,负责IT业务(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别的业务),当务之急就是一个执行到三个半月的SAP R/3 ERP实施项目。当时实际上情况是很紧急的,因为项目从调研开始已经过去了多半年,正式启动也已经三个半月了。但是,现状是很有些混乱的味道的。我到任的时候,除了老板和一位介绍我加入的高管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认识。更不用说部门级的主管们和业务流程了。一坐下来,我就知道了问题实在是很麻烦的。最后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还是成功上线了。我离开的时候,提醒过:半年到一年左右,必须重新整理一次;内部服务团队必须尽快优化一下。
不过,最近与了解他们的近况的朋友聊起来,说:现在那个系统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要了,搞得很有些混乱。因为业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一个新的事业部,是与原来完全不同的产品。
为什么呢?
答案就是:项目实施前的很多该甲方做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尤其是甲方内部服务团队的构成,这会影响较长时期的应用效果。那家企业的问题在于,业务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但是,ERP的架构还是原来的。因为,如果不进行一次大的改动,是无法让这个系统适应现在的业务要求的。而为何到了现在才感觉到呢?甲方内部的服务人员干什么去了?
疑问很多,也是可理解的。
实际上,现在看那家公司,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是当时选择的乙方服务团队不是很理想,这个话题很容易明白,因为要严控成本的原因,乙方无法找到足够专业经历和水准的专业工程师(我在这里不用顾问,而是用工程师),这方面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另一方面就是,甲方的服务团队组织不合理,这是因为甲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项目启动前准备好理想的人员组合;项目上线后又没有适当地调整人员结构,以为万事大吉了,不成想把问题就一步步地积累下来了。
今天我们就专门就这后面的话题来谈一下甲方的团队的组织问题。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搞明白甲方团队的使命是什么。甲方团队的使命就是把本企业的ERP实施项目从项目筹划、需求调研、项目启动、项目执行,一直到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同时,让这个系统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这个使命决定了,甲方的ERP项目团队是一个基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持续性活动。虽然甲方项目团队的最终使命是让系统成功运转,但是不同阶段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来具体考虑,而不是一群人一杆子扎到底就可以做得好的。不同的阶段的任务不同,参与人员和组织方式也需要调整,否则就很容易引起诸多的麻烦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对甲方的团队在不同阶段的组成及组织方式,根据整个ERP项目周期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项目不同阶段的组织方式
1、前期的项目准备阶段
这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Ÿ 组建项目启动小组,开始内部的准备工作:3人左右,主要要求的是对企业内部的情况比较了解,建议这几个人中安排一个懂财务业务的,如果有人同时对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很有经验,更理想。
Ÿ 对企业内部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初步的需求报告,报请高层讨论并批转准。Ÿ 根据高层讨论的意见,开始选择管理咨询服务商或ERP系统实施服务商。这一点,我还是建议先找个真的懂企业管理的管理咨询服务商来帮助以下的好—唯一需要留意的是,他们必须与ERP系统实施服务商密切配合。否则,上世纪90年代的那些失败的管理咨询案例还会重演。
2、服务商调研阶段
Ÿ 根据上面确定的使命,重新组织这阶段的项目小组:这次的小组,主要的成员要求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帮助项目经理来分析和整理调研带来的大量的资料,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除了项目经理,人数在3—5人比较好,其中1人负责资料和文档的整理与保存。
Ÿ 开始启动调研活动:一般的企业,很难专门拿出一支队伍来来这件事的。但是,con个长期利益上考虑,如果能保证有2-3个人是从开始就一直参加的,这对企业是很有好处的。Ÿ 阶段性的评估:在初步调查潜在的供应商之后,需要尽快选定2-3家合适的左后最后的参考。不能低于2家,最好不要多于3家—太多了会让主持项目的人焦头烂额,待处理的信息太多。实际上,对于有一定经验的CIO来讲,这一阶段,已经基本上知道哪家合适了。但是,这时候需要在内部组织领导层来参加这个阶段性的评估会,让高层知道实际的情况。一个客观的对比和分析报告时必要的。
你可以看到,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活动,需要全程的记录,最好这样:当初步调查完潜在合作对象后,根据内部的评估,选定最后的那2-3家。然后就要着手准备参观他们的成功案例--这很重要,虽然没有一家企业是相同的,但是同行的使用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会为我们减少很多的风险。
3、对服务商的深入调研
Ÿ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最终决定与哪家合作做好所有的准备。这个阶段因为牵涉到很具保密性的内部讨论,项目组核心参加人员不得超过3人,免得人多嘴杂搞得项目执行过程谣言乱飞。Ÿ 根据上阶段选定合作伙伴的意见和名单,安排进一步的很具体而全面的调研。一方面考察并落实对方的实施人员名单和具体的安排,同时要着手进行成功案例调研。这个调研,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列出了如何准备这样的事情的一些参考项。
Ÿ 对每个调研对象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交评估报告。这个评估报告的具体方式,可能因企业的类型而不同,不过对于制造业来讲,可以大致给出个参考性的样板。
Ÿ 本阶段的结束,需要把所有的上阶段选定的合作伙伴的调研报告总结出来,拿出一个综合分析报告,交给高管层来做最后的决定。因此,制作这件报告的人,一定要少,1-2个人。然后着手安排一个最后的评估会——老板最好参加。
4、项目正式启动
这个阶段实际上很短,但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使命就是尽快组建甲方项目实施团队,并启动项目:
Ÿ IT部门的主要成员:这部分的构成很容易理解。除了项目经理之外,财务、物料、生产、品管、销售和基础系统等部分是必须的,有的还需要一定的内部开发,也需要配置1-2个人。Ÿ 业务部门的人员:除了上面的IT系统的成员,就是来自业务部门的人了。我以前参考在京东方时期的韩国同事们的经验,写了一些。我现在觉得,结合中国的情况,也可以给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组合:每个模块所涵盖的业务部门都需要配置至少一个专门的业务骨干,这个人的要求是最少在这个业务上有五年以上的经验,对本部门所涵盖的业务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如果没有特别原因,应该由部门长担任;另外再配置一个关键用户,这个人需要三年以上的业务经验,有一定的IT应用基础最好。这两类人是保证业务流程能说得明白、画得清楚的关键。财务部门,必须抽调部长、科长层的核心员工加入,因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占整个项目实质工作量的一般左右。
Ÿ 其他专业人员:除上面所言之外,建议再加上一个专职的文档管理人员(可以是在本项目中的专职)和至少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专业人员。这一点,我在以前的项目总结中也讲过,自己也深受其益。实际上因为习惯的原因,一般企业在组织项目组成员时大都是考虑计算机专业的,但是,这些人除了对技术比较明白之外,对业务实际上不清楚,而真正对企业的各部门流程了解比较全面的就是质量体系管理部门。这些人,在审核和确定业务蓝图的时候,可以帮上很大的忙;在后续的士哟哦能够和维护中,可以参与管理每一次的流程修改和变动、相关流程文件的确认以及物料编码等基础数据的总体管控。如果有条件,最好再聘请一个资深的ERP专家,最后外部的指导者,全程参与。但是,这人不是所谓的监理,是个知识何经验上的指导者。
5、业务流程梳理与业务蓝图的确定 5.1 梳理业务流程,确定业务蓝图
前面讲了很多,实际上都是序曲,这一阶段才是实施ERP的最实质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使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梳理业务流程,确定业务蓝图。到了这阶段,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似乎要看到隧道口的亮光了,但还是别忙着乐观。
从技术上看,ERP是一个基于财务测算的生产与库存管理软件系统,除了生产和库存管理活动,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质量管理等业务内容。但是,如果没有对实际业务的分析和整理,并将系统与业务的应用结合起来,那实际上等于一个游戏软件,与现实无法接通,也就失去意义。
业务蓝图阶段是ERP实施过程中最为实质性的一部分,蓝图确定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整理和优化,并提出在应用ERP系统之后的业务流程的这么一个过程。5.2 实施过程中的观念差异与不协调的处理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乙方的顾问和甲方的业务骨干(包括业务骨干和关键用户)。IT部门的人(也就是未来的甲方顾问)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乙方顾问的联系人和助手,主要是信息收集和对系统的学习,并在讨论过程中做好记录。这种时候,由于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往往导致员工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引起争吵甚至冲突。
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情况是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对各自习惯的盲从——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甲方的业务人员而言,乙方的顾问也会经常犯错误。因为,每个顾问实际上都是在利用自己以前的经验和受到的训练来作为工作的基础。但是,现实中每个人的知识在实际的业务运转环境中都是不完备的,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没有发现任何人能做到哪怕是对一个很专门的业务的所有情况的了解!因此,重要的是要互相沟通彻底,彼此理解对方的真意,而不是互相拿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背景来抬杠!
对于确实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也需要很认真的协调和裁判。在很多企业中,对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活动的了解和掌握,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和部门主管、业务骨干等人的个人利益和职权感有很强的关联的。在很多国企中,这甚至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具体利益。这种情况下,任何理性的冷冰冰的逻辑都是需要认真的斟酌的,最佳的方式就是让CIO和企业高层介入来从整体上进行裁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个利益博弈和均衡的过程。这也就是很多业内人士所谓的冲突和阻力。实际上在ERP实施中在所难免,但不是媒体上渲染的那么严重可怕,否则这家企业都没必要上ERP,先把自己的内部管理体系理顺是当务之急。指靠着一个ERP项目来做这件事,那是危险的!
但是,无论甲方还是顾问方,都必须从精神上对这个阶段高度重视。甲方的项目责任人,包括项目经理和CIO,都要紧密跟踪项目的进展,有问题的时候随时介入解决那种纠缠在一起的争吵和辩论。
5.3 业务流程梳理的价值
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是个无法绕开的阶段,也是最有价值的阶段。现实中,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理想中的那种。但经过这样的讨论和博弈之后,对甲方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让甲方的It人员学会如何梳理流程,如何与业务部门打交道,这在上线后顾问撤出之后,是有很现实的价值的。如果这个阶段甲方的工作做得不扎实,或者乙方的顾问不负责任,会在这个企业的管理中埋下很严重的隐患。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实施ERP之前,进行一次比较专业的管理咨询,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5.4 业务蓝图制作与审核的组织
本阶段的人员基本上就是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的那些核心。有必要提醒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质量体系管理的人员,这阶段应该跟进,最好介入到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等几个是执行业务中去,让他们在这阶段也学会如何梳理业务流程、制作业务蓝图,同时作为内部的审查人员,及时纠正乙方因为不熟悉企业实际情况而导致的错误,并建立起以后在IT环境下进行质量体系管控工作的新的意识。文档管理员这时会很忙,主要做好版本管理,及时更新文件。
CIO或项目经理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就要确定一个专业、高效的“业务蓝图审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甲方的CIO、双方项目经理、外聘专家、各部门的业务主管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代表组成。委员会作为一个召集机构,执行时根据业务需求分成不同的专业小组。主要使命: 1)把握整个活动过程的主要方向,确保项目的使命得到贯彻执行。
2)处理业务流程树立过程中的冲突和误解,及时介入一些纠缠性的辩论和争吵。3)审核每个业务部门的流程文件,通过研讨不断优化业务蓝图,并最终确认业务蓝图。4)对重大的双方意见和冲突,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将执行方案提交高层审核和裁决。
6、ERP系统的学习及数据的准备
ERP的实施,如果最终操作者对系统不熟悉,就会产生畏缩情绪,进而在上线的时候会发生很多问题。那么对系统学习的组织和监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很有用的办法,就是对各种类型的最终使用者,规定了学习计划和上系统时间,并在中间进行至少两次的挨个考核,以保证上线的时候操 作者对系统有足够的熟悉程度。
除了上面所说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学习之外,数据的质量非常重要。业界流传一句话:ERP的实施,是三分系统、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句话说得不是很严谨,但是,从程度上可以见识到业内人员对ERP系统中的数据的重要性的认识。
ERP的数据分为主数据和业务数据,两者都很重要。但主数据是基础性数据,其质量和准确性直接会影响业务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从数据质量和准确性角度讲,主数据是整个ERP大厦的基石。实际上,ERP里的业务流程运转的时候,主要就是在传递和处理各种数据。数据质量高意味着ERP系统内的数据将发挥所有预期功效,否则就是在产生错误和数据垃圾。因此,任何有经验的CIO或项目经理,对这一阶段的重视那是
这个阶段的团队组合,与上一阶段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如下的工作:
Ÿ 成立ERP系统学习督导小组: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把系统学得熟练。但是,经过初期简单的培训之后,实质性的学习需要在实际系统上运行,需要把数据准备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运行。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与主数据的准备一起进行的。一边学习,一边检查问题。
Ÿ 成立一个数据审查小组:职责就是专门审查各部分业务的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类别、格式和准确性,保证数据的质量。并负责制定主数据和业务数据准备计划--这件事一般都是由乙方的项目经理或资深顾问来做的。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准备直接关系着上线实施的成败,因此,这个时刻,最好的办法是:甲方的CIO及高层经理、项目经理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分别各守一摊,严控数据质量关。
Ÿ 指定一个小组负责编制“物料编码体系”或者物料编码规则:这个小组由质量体系管理人员和IT部门人员组成,指定专门联系人。物料编码是基础数据中最终要的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件事本来应该早做,但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在实施ERP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实际上应该在之前的IT规划阶段,就开始进行相关的工作,并编制企业级的编码规则和体系,要涵盖所有的资源,包括物料、厂房基础设施、人员及职位等等。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国内的企业几乎都是在上ERP时才想起来做这件事。实际上,这时再做已经有点晚了。
7、系统上线及准备
系统上线前需要准备好三样东西:
1)业务蓝图 2)完备的数据
3)对ERP系统熟练操作的业务骨干
以上三样很容易理解,这是必须的,不可获取的最起码的三样。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几件事要注意:
1)在准备上线切换之前,必须制定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以后有时间再用实例具体谈),这个计划要由高管层、甲方IT人员和乙方的资深顾问组成,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数据的准备情况。
2)制定好计划之后,就正式发出通知,通知所有相关人员,让他们知道这么明确的日期。这对于录入数据的各部门人员来讲,是个很残酷的过程,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3)全面检查业务蓝图、数据和业务骨干对系统的使用熟练程度,检查所有部门的准备情况,人力保证,并与各部门的负责人、高管层都进行深刻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真正的理解。4)由于上线的时候,要把原来使用的系统或工具停掉或者停止手工业务,因而必须选择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作为业务数据的切断层,作为项目组录入数据的参考线,因此,需要跟老板做个特别申请:一定时间的停工;同时准备好可能在上线的时候的停工时间的延长。小企业或者业务数据量不是很大的,有时候可以不停工,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的空档来作为系统切换的时间。
5)这个时刻非常重要,CIO和双方项目经理一刻也不能离开现场。并随时保持与老板的联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准备好连续加班的各种饮食和提神物品,CIO或项目经理要准备一定的预备人力和设备,同时注意安全。
很多CIO或项目经理在谈起上线切换的时候,都是心有余悸的感觉,似乎是鬼门关一样的。实际上,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把前面的事情做充分了,这个切换的时刻是不会太紧张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是这个道理。本文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仔细分段说明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甲方该如何组织,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ERP项目只要你严格遵循一些规律,认真准备和执行,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8、上线之后的工作
ERP系统经过紧张实施后,终于上线,也就是正式启动新的ERP系统了,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等于成功了,照例会有老板的宴请和同僚的祝贺,还会有很多同行的探访和媒体的访问。很多人感到可以松口气了。其实不然,更多的问题会持续涌现出来,这个时刻还是很危险。
很多同行的专家反映,ERP系统在实施期间,由于工期紧,也由于很多项目都是在一个限定的时段内要完成得任务,导致很多基本问题可能并没有得到仔细处理,如软件系统、数据、流程等细节问题,可能因为急着赶工期,不得已甩掉很多细节问题,等到系统上线后,实际运行起来,这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很多项目的失败就是上线之后没有巩固好,因为一些关键细节问题处置不当,导致最终使用者和业务部门领导失去信心,最后沦为一个空架子。这个阶段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有时候会直接让前面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
在现在这个时刻,只要是主流的ERP软件,出严重问题的可能不大,往往是技术顾问对业务不是很通引起的局部配置不当,或者软件不是很成熟,在使用尚不够方便,可配置性不够、扩展性不强等方面,这些都是软件行业常见的问题,随着主流供应商的成熟,渐渐不是问题了,甲方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多,故此处也不再赘述。本部分主要还是在上述的背景下,讲述在这个时段,甲方的团队该如何组织和管理。由于此时实际运行的业务流程要与ERP内部已经固化的流程切合,本阶段的使命就是要让ERP系统、关键用户和新的业务流程之间通过不断磨合实现一体,最终实现全部的项目目标。主要工作任务:
1)做好ERP项目的收尾工作:理性对待业务部门的各种评价和非难;收集、整理项目期间的文件,尽快完成项目结算并结案;安排后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
2)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锻炼,应对外部顾问撤出之后的知识“断乳期”,并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内部顾问团队,作为长期服务的基础力量;
3)建立系统长期运行所需的规章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数据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4)因应业务需求,优化、细化各部分的管理流程,实现管理的改善。5)加强各类数据的管理,增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严控数据的质量关;
6)重新整理并归档实施期间的各类文档,建立系统维护与修改的纪录,尤其是内部的一些客户化开发。
这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都是在数据和管理流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运行中要不断排查初始数据的缺失和错误,该弥补的赶紧补。
2)基础数据,尤其是物料编码,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须要严格的措施,任何修改需要指定的部门和专业人员来负责,并做好书面记录。
3)建立数据管理制度,保证输入系统的数据的质量,避免“输入垃圾,输出更多的垃圾”这种局面。
4)新的报表功能的开发和扩展:随着企业发展和业务需求,可能需要更多的报表,这需要建立一个原则,来约束这种活动,并做好文档记录。
5)业务流程的变动:随着应用的深入或者业务的变化,业务流程会有所改变,需要即时调整系统里的流程配置,使系统适应业务流程的变化。这种活动也需要管理制度,并做好文档记录。
6)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或数据接口:因为ERP系统是企业的一个工作平台,需要逐步整合各种业务数据,接口问题将是信息共享的关键因素,这时可以考虑在ERP系统中建扩展模块。这种系统集成或数据接口,如果有企业的全面IT规划方案,就需要参照这个规划的约束来执行;如果没有,就需要认真地分析并按照IT项目的执行原则来重新界定。这类活动,需要尽快制定规则,并做好文档工作。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不好确定,不同企业的情况差别很大,大致在3到6个月的程度。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甲方团队的主要使命已经与上一个阶段有很大的不同,CIO或项目经理需要认真思考,谨慎执行。
9、长期运行和维护
度过“上线后”阶段之后,就是所谓的“长期运转”阶段,这是个大致的划分,主要的原因是,这个阶段的特征和使命与上个阶段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
1)大家对ERP都了解了,各部门能熟练应用并且能针对流程上的某些问题提出意见来。2)甲方的IT人员基本稳定,对于日常的小变动和报表的开发也能应对了。3)新的业务需求不断被提出来,并且需要认真考虑企业的整体的IT应用问题了。
第三篇:ERP总结报告
ERP实训总结报告
目录
一、实训过程
1.组织准备工作
2.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3.学习市场规则与企业运营规则 4.起始年经营模拟 5.六年经营竞争模拟
二、实训结果
1、广告投入产出分析和市场占有率分析 2.透过财务看经营
3.企业未来发展建议和措施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
1.换位思考与团队合作 2.树立共赢理念 3.诚信
4.职业定位与领导者气质 5.总体感悟
一、实训过程 1.组织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工作是ERP沙盘模拟的首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分组和职能定位。我所在C组共七名成员,分别担任CEO、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与物流总监、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助理、营销总监助理等主要角色。我在小组中主要负责CEO的工作。我们将在未来模拟经营的六年中与其他六组展开激烈竞争。
2.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接手一个企业时,需要对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股东期望、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产品、生产设施、盈利能力等。在这个环节,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使用和填写财务报表(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
3.学习市场规则与企业运营规则
企业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企业之间的竞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综合市场竞争及企业运营所涉及的方面,需要注意八个主要问题,即市场划分与市场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购买、出售与租赁;生产线购买、转产与维修、出售;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与ISO认证;融资贷款与贴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期我们对于规则的运用很不熟练,随着模拟的推进逐渐上手。在本次模拟中,我们因为不熟悉规则出过一些差错,最严重的是在第四年年末,广告投入过大,但只收到一个订单,对接下来的各项计划造成极大负担,直接导致第六年的所有大订单只做到了补缺的作用,造成极大的财务压力。
4.起始年经营模拟
ERP沙盘模拟不是接手一个已经开始运营的企业,而是从创建企业开始。根据从基本情况的描述中获得了企业运营的基本信息,把报表中枯燥的数字活生生的再现到沙盘上,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情况,适应规则,为后续的模拟做好铺垫。在初始年,我们的从期初手忙脚乱到期末独自应付,深刻地感受到财务数据与企业业务的直接相关性,理解到财务数据是对企业运营情况的总结和提炼,为以后“透过财务看经营”打好基础。
5.六年经营竞争模拟
企业经营竞争模拟是ERP沙盘模拟的主体,经营伊始,老师发布了市场预测资料,对每个市场每个产品的总体需求量、单价、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在分析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策略。
总体来看,在分析预测资料阶段,我们就没有很好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对公司发展缺乏长远计划,影响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公司没有系统性的发展起来。其次,对于高端产品的研发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在初期经营中没有魄力大胆向银行贷款,使得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两个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门槛。以下按分工不同分析六年经营过程
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一定有着明确的企业战略,包括产品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及资金运用战略等。从最初的战略制定到最后战略目标的达成,都应该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业务及经营,保证业务与战略一致,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地获取战略成功而非机会性成功。我们小组之所以在此次实训中成绩欠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公司发展战略行部署,总得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贻误了公司发展的最佳商机,丢掉大部分市场。
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就是企业用价值不断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企业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资源,无非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模拟市场竞争,营销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市场,关注竞争对手,把握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战略,定位目标市场,制定并有效实施营销计划,从而达成盈利目标。我们的问题在于没能充分考虑各级范围的市场及其细分市场在未来几年的需求量以及资金压力,放弃开发国内、亚洲等市场。在与竞争对手合作方面,能及时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广告投放、生产能力,目标市场等主要内容,做到比较准备的广告投放和竞争者间原料及成品的买卖。
生产管理——企业主要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运作、原料采购及新产品研发。这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很少接触的环节,对于这个领域,我们从陌生到了解并逐渐掌握其中原理。在模拟实践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未能对未来市场上的产品需求作出准确的预测,放弃研发P4产品,需求量增大的后三年,错失商机。(2)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处理好生产与销售的问题,P3产品预期不能如期交货的 ,降低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因为不能如期交货而增加了资金周转的负担。(3)小产房和生产线没有及时更新,在市场普遍已用上全自动生产线的时候,小组依然保留四条手工生产线,延误了生产。财务管理——在沙盘模拟过程中,团队成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清晰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明确资本的流转如何影响损益,就不能更好的估计长短期资金的需求,就不能以最佳方式筹资,导致借高利贷的后果。没有很好的控制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处理财务贷款上,未能有效预测未来的资金,没有合理地确定贷款的金额和年限,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本次实训,资金和长期发展战略是瓶颈,这体现在多个组中。经营成果较突出的公司都有着详尽的长期发展战略或是充裕的银行贷款。在这两个因素中,战略又居于首位。没有完整的发展计划,就无法预测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就不能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向银行申请贷款,等到需要资金时,再贷款根本不能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因此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是ERP公司成功经营的关键。
二、实训结果
1、广告投入产出分析和市场占有率分析
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主动权。市场的获得又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和营销计划相关。营销策划在ERP沙盘模拟课程中集中体现在广告费用的投放上,因此从广告投入产出分析和市场占有率分析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的营销策略。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能力的一种体现,企业只用拥有市场才有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总体上来看,企业市场占有率居第三位,有着不错的收益前景。
2.透过财务看经营
不同企业经营成果的差异是由决策决定的,而决策需要以准确、集成的数据为支持。财务是企业全局信息的集合地,是数据的主要提供者,全面反映企业一个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在公司经营的六年当中,无拖欠订单,全部完成交货任务。生产车间现已无成品或在制品,原料尚有库存。
3.企业未来发展建议和措施
(1)全面总结前六年公司经营状况,针对未来市场趋势及产品需求,制定公司下一个六年的发展计划,并根据每年的执行结果和竞争对手反应,及时补充和调整战略。(2)营销部门根据公司现金分配能力,重新制定合理的广告投放计划。并为开辟国内和亚洲新市场做准备。
(3)生产部门研发新产品P4,利用小产房资源,购入柔性生产线,确保生产与销售订单配套。
(4)财务部门根据新制定的战略,配合执行财务计划。更新长短期贷款,确保生产、采购及销售部门的资金使用畅通。
各部门严格按照公司战略计划部署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权责分明。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 1.换位思考与团队合作
在六年的经营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初期组建、短暂磨合、逐渐形成团队默契,进入协助状态。其中有各自为战导致的效率低下、无效沟通引起的争论不休、职责不清导致的秩序混乱等问题,终于进行过角色互换之后,体验到角色转变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的相应变化,也学会了换位思考,为更好的团队合作打下基础。在企业经营这样一艘大船上,CEO是舵手、CFO保驾护航、营销总监瞄准市场、生产总监开足马力……在这里,每个角色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才能赢得竞争,实现目标。在组织的全体成员有共同愿景、朝着共同的绩效目标、遵守相应的工作规范、彼此信任和支持的氛围下,企业更容易取得成功。
2.树立共赢理念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寻求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双赢、共赢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这就要求企业知己知彼,在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上做足文章,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企业才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市场也会稳定积极的发展。
3.诚信
诚信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源。诚信原则在ERP沙盘模拟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市场竞争规则、生产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具体业务的处理。不能盲目为了交货人为加快生产,虽然再最终的财务报表中体现不出来,可转回现实当中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模拟的意义在于了解一个企业真实的运作情况,是为将来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做功课,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实训而实训就失去了模拟的意义。
4.职业定位与领导者气质
每个个体因为拥有不同的个性而存在,这种个性在ERP沙盘模拟中显露无遗。不仅如此,每个团队领导者的个性往往决定企业的个性。在分组竞争中,有的小组大展拳脚,有点小组稳扎稳打,还有的小组慌张忙乱,这都与领导者的决策及个性有着很强的关联。在小组分工时,个性和能力特点与胜任角色也有着很大关系。但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人都不能因为“爱一行”才“干一行”,更多的情况是需要大家“干一行”就“爱一行”。在此次模拟中,由于专业影响,很大同学都想要做与营销有关的工作,殊不知,转换做其他的工作,能丰富工作经历,与各部门沟通的同时,加深对实训环节的了解。体验企业多个工作流程,也可以为将来的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5.总体感悟
在ERP沙盘模拟中,我们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模拟实践中,在从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中总结出理论学习的盲点。每一次借助ERP沙盘推演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都会基于现场的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为企业做出诊断,磨练商业决策敏感度,提高决策能力及长期规划能力。
在市场的残酷与企业的经营风险面前,是轻言放弃还是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更是人生中会不断出现的抉择问题。模拟实训虽然已经结束了,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要汲取本次实训获得的宝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参与实践,走好人生的营销之路!
第四篇:ERP总结报告
学院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与经营,组织了为期四周的ERP沙盘模拟生产实习。通过ERP沙盘可以展示企业的主要物质资源,包括厂房、设备、仓库、库存物料、资金、订单、合同等各种内部资源;还可以展示包括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合作组织,甚至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外部资源。我们实训的主要内容有,制定企业整体战略、资金筹集、市场开拓、广告投放、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及财务运作等方面。我们小组有五个人,各自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分别是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MO)、运营总监(COO)、采购总监(CLO)。我在小组ERP沙盘模拟的时候担任的是采购总监一职,采购总监在演练中的地位很重要,它要下原料订单,买原材料。它既要跟财务商量好费用又要跟生产商量好产能,在大家的配合下这个模拟的企业才能很好的运行下去。
采购总监的职责是把好每一个原材料的关。要知道整个运作过程都是在生产产品然后卖产品,在生产的时候我们采购就得与生产总监商量好什么时候需要原材料,然后就得提前购买。原料采购涉及两个环节:签订采购合同和按合同收材料。采购合同要注意采购提前期,根据上季度所下采购订单接受相应的原料入库,并按规定付款或计入应付账款,用空桶表示原料订货,将其放在相应的订单上,R1、R2需要一个季度的采购提前期;R3、R4需要两个季度的采购提前期。我必须牢记这些,以免延误生产,进而延误交货,如果延误交货就得扣除相应的违约金,这样权益就会降低,我们整个团队就会受到损害。我除了要跟生产总监做好配合之外我们还要与财务总监做好配合,财务总监每年都要做一个财务上的预算,所有进出款项都要一清二楚,我们购买原材料花的钱都要通过财务总监的预算进行拨款的,一个企业要运行的好就得有章有序,ERP也是如此。市场总监跟我们关系也很重要,每一年初他们都要接一年的订单,一年能生产几个产品我们就要采购多少原材料,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除了营销,CEO也要很关注采购,就是怕出任何差错,从这儿看来,团队协作还是非常重要。
作为采购总监,我需要很细心,从全局出发,不能出错,否则就会给我们的整个运作带来麻烦。我需要时刻关注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以使在经营过程中原材料供应及时。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原材料短缺的情况,生产就会中断,或者是高价购买或者是不能交货而赔偿巨额违约金,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与此同时,作为采购人员,必须尽量保持库存为零,从而减少现金占用量和保管费用。
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采购人员的决策与生产的数据必须一致。在CEO的整体决策和营销总监提供的广告订单下,依赖生产总监就生产线及生产设备提供的信息,再根据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提前期,来确定订购原材料的数量和日期。同时,向财务总监汇报一下所需采购金的数额和日期,根据财务总监的建议,再做一系列调整。但是要计算的那么的准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P1,P2,P3,P4,的原材料不同,采购提前期也不同。P1的原材料为R1,P2的原材料为R1+R2,P3的原材料为2R2+R3,P4的原材料为R2+R3+2R4。然而R1,R2提前一个季度采购,R3,R4需要提前两个季度采购,这为P3,P4的原材料采购带来困难。另外,在沙盘经营过程中,因为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计划在下一季度变更新的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确定数量的P2,P3,但因为资金的不到位或者订单的交付,需要临时改变决策,这时采购原材料的个数也必须随着设备的变更和订单的交付而随时保持变动。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我需要和生产总监同时计算,然后对比计算结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也减轻了生产和财务的压力。在计算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认真计算,使得在资金紧张上的情况下,不产生库存积压。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例如,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运营中,由于不太熟悉操作流程和市场的情况,在广告的投放上发生了重大的事务。广告费投了不少,但由于没有选好市场,没有确定主打产品,以及投放的数量不合理,导致拿不到订单,使得产品积压,材料库存严重,损失了不少的资金。而正由于这样,使得在下一年的生产中不得不贷款,否则资金流就会中断,那么企业也就破产了。另外,在第四年的生产中,由于之前没有做好预测和精确的计算,大量全自动开拓生产线,开拓市场,以及广告费用投放的不合理,使得企业在生产的途中资金流中断了。后来,老师看到我们的生命力比较旺盛,固定资产庞大,于是给我们融资了60个币。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恢复了正常的运营,并第一次使得净利润为正数。通过这次的教训,我们在运作的时候就更加的谨慎了。在开始进行运营之前,认真开每一次的会议,制定计划,计算好广告投放的数量和要投放的市场,并计算采购数量和能够生产的数量,然后开始生产。在后来的两年里,我们通过这样的计策,一直盈利,没有出现亏损的情况。而且在最后,我们公司最后的成绩排在第二,真的是一件非常激动和高兴的事情。
物理沙盘模拟结束后,我们开始电子沙盘模拟的操作。刚开始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一下操作流程,然后由我们自行操作。电子操作比物理操作要简单,但是一不小心就会破产,因为里面隐藏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没有显现出来。例如,像折旧费、管理费、租金、利息等,很多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些隐藏的费用,大肆购买全自动生产线,购买厂房开辟P1、P2、P3甚至P4的市场,导致对后资不抵债,企业在一年后就不得不破产。另外有的企业在下订单时没有计算好,以致没有足够的原料入库,使得后来不得不以两倍或是三倍的价格实行紧急采购。所以不管是物理沙盘模拟还是电子沙盘模拟,在经营的年初得做好规划,做好预算,尤其是在材料采购方面。
在这次的沙盘模拟中我深刻体会到,在ERP沙盘实验中,虽然采购人员的工作没有财务人员那么多,那么繁忙,但是缺少了采购人员是万万不能。没有采购人员,那么企业的产品就无法生产,那么也就谈不上产品销售和市场的开拓,后面的一切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担任企业采购总监这一职,我就得好好的把这份工作做好,尽职尽责。在企业进行运营之前,和财务总监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最大的采购量。然后再和生产总监一起商量,下多少订单,入多少库。每一步都不能随意去做,而要步步稳扎,这样才不会出现材料短缺或积压的现象发生。
同时,这次的实验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可贵。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每个人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对企业运营的战略和策略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在某些方面会有冲突。但是,集体就是力量,在大家充分讨论利害关系和共同面对问题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取其利而避其害,得出令人满意的方案,然后开始新一年的生产。在运营中,我们每个人也不能太独断,听取队员的意见,服从CEO的策略,从企业整体出发,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把企业经营的更加完美。
这次的实验教会了我很多,它会知道我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我会认真吸收,并将之运用在以后的工作当中。
第五篇:甲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沈阳市东二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部
项目管理工作个人总结报告
姓名:
2012年10月24日
目
录
一、东二环第二标段工程概况
二、参建单位
三、项目管理工作情况
四、工作遇到的问题、难点
五、设计新亮点、新工艺
六、设计需完善的内容
七、今后努力的重点
一、工程概况
沈阳市东二环高架桥是市政府2011年重点工程。本人管理标段为第二标段。
二标段概况:
二标段北起沈吉铁路,南至沈抚立交桥北引道,全长1435.75米。二标段工程内容包括桥梁、照明、交通实施等。高架桥采用路段高架形式,连续箱梁为单箱五室断面,外腹板为圆弧曲线面,主桥桥面宽23.5米。中标价为上部1亿8仟7百万。完成工程量钻孔桩240根,承台42个,墩柱42个。共有13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2孔钢箱梁,共需混凝土3万立方米,钢筋7600吨,需支设排架28万立方米,防撞墙4300米,桥面铺装26514平米,沥青路面30171平米,2012年10月20日通车。
二、参建单位
1、建设单位:
2、施工单位:
3、监理单位:
4、设计单位:
三、项目管理工作情况
(一)、本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人员配备情况如下
项目经理:
管理人员:
(二)、质量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的监督
工程质量的优劣,依赖于良好的过程管理,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及本人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很好地将工程管理纳入动态控制中,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圆满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全过程保证,由中国中铁九局集团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测。对工程非常规性试验(桩基检测、梁检及全桥检测)由中国中铁九局集团工程检测试验。
严格按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总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的保证
(1)、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管理。
(2)、任何工序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技术要求及设计意图。
(3)、任何材料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保书,按规范对材料进行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用于施工。各种材料的储运或运输均必须按规范操作。
(4)、要求监理加强材料试验或加强现场砼试验,随时注意砼的质量动态。现场在浇筑砼过程中,要求监理每2到3车检查一次混凝土
骨料质量及塌落度,合格后使用。
骨料质量
(5)、要求砼厂家加强机械保养,严格按规范操作,保证砼的拌合质量和运输质量。由于一标段进行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运输过程做好保温措施。出场超过4小时的混凝土不允许浇筑。
(6)、砼浇筑严格按规范施工以保证砼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较好的流动性,浇筑过程不间断,振捣时间在20—30s之间,直到混凝土不出现沉降,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采用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振捣。
箱梁浇筑过程
(7)、各道工序必须按照规范施工。每道工序施工前要求监理必须对其单元工程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8)、要求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其它质量管理。
2、根据实际形成质量的管理制度
(1)、坚持开展质量宣传教育制度。在现场挂上相应标语的横幅,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质量就是生命,牢牢树立质量思想,增强质量意识。
(2)、坚持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3)、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加强管理人员技术的专业培训。
(4)、严格执行惩罚制度。对质量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及一定的经济奖励;反之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和严厉的经济处罚。
(5)、及时,如实,详细填写各种质量记录和各种报表。
(三)、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
指导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本工程各类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建设便民、利民、爱民工程。以本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为原则,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1、安全生产管理总目标
(1)、无重大伤亡事故;
(2)、无交通死亡事故;
(3)、无重大等级火灾事故。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各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组织安全落实。
(2)、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做好本职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都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3)、项目开工前,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土石方开挖、运输、高空作业等编制各项安全技术交底,领导小组同意后施工。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监理与施工单位的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电焊工,机动车司机,电工等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面不清楚时不允许作业。
(2)、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电工及电焊工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靠近行车道施工部位必须设置封闭隔离带。
(3)、安全用电,配电箱及分线箱必须做好防雨,设门配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一机一间的原则,熔丝的容量按照用电荷量装设。
(四)、文明施工
1、组织管理的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了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业主代表,监理及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2)、项目负责人是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其它人员一律责任分工,实行各人岗位责任制,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检相结合。施工单位实行了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制度。
2、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
(1)、根据现场的特点和平面布置图,对各项临时设施,布置合理,整齐有序,安全卫生,禁止擅自随意搭设。
(2)、各种建筑材料、碎石料、水泥、钢筋、残土放置干净整齐,机械分类、分品种分规格放置整齐。
(3)、保持施工场地、生活区的卫生,清除施工现场的空气、噪声、水源、固体污染源,达到规定要求,保证工人身体健康。
(4)、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个人
加强对文明施工的学习。
现场文明施工情况
(五)、项目进度的控制管理
为了合理地加快项目进度,我们建立了进度控制目标体系,明确建设工程现场监理组织机构中进度控制人员及其职责分工;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议;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施工单位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加强合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中进度目标的实现。
(六)、费用管理
以在投资预算内完成项目为目标,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投资,通过
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实现预定的控制目标,尽可能地降低投资费用,通过组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达到预定目标。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专款专用,以概预算为基础、以合同为核心,实现概预算-资金筹措-合同执行-工程计量―财务收支的一体化控制思路。
(七)、合同信息管理
认真学习合同各条款的内容,并对合同进行分解、分析。分析存在的各种风险,使合同中的主要条款内容、各种规定及要求、管理程序为大家所熟悉,使各自的合同责任、工作范围明确,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保证工程项目的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策划、实施直至结束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所有活动实施全面的合同管理。建立全面的合同管理机制要求以项目为核心,以合同为依据,对合同实施全项目、全过程、全员的管理,对项目涉及的所有环节、所有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保持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的均衡性和合理性,并实现三大目标。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对各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后补入合同文件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控制、协调指导,对工程项目合同实施动态的合同管理。
四、工作遇到的问题、难点
1、排迁量大
现场内影响施工的障碍物种类繁多,且排迁量大。发现需要排迁的障碍物,准确统计,并及时报到局排迁部,明确排迁工程施工工期,由排迁部落实产权单位。排迁部负责协调产权单位进场施工,同时负责工程施工交叉协调和进行施工过程管理。
具体事例包括转孔桩和承台挖探坑过程中挖到地下电缆,自来水等地下管道。地上高压线高度影响转孔及桥上混凝土浇筑。
自来水接头
156#上方高压铁塔
地下电缆
2、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现场情况复杂、组织难度大 为了克服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现场情况复杂、组织难度大等困难。我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共同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密切配合,加强阶段控制,加强过程管理,形成科学的施工组织,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要求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完善施工方案,对施工各个环节层层分解,工人数量不足的队伍增加人员,并实行24小时施工作业。
去年冬季施工浇筑墩柱混凝土,受气温的影响,其浇筑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性能,施工阶段沈阳温度在零下。施工单位能否做好保温问题的管理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点难点。因此我项目部集体管理人员共同向混凝土拌合站提出以下几点措施要求:
(1)、解决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温度影响;
(2)、运输时间不得过长,到现场后浇筑速度严格把握,减短车辆的等待时间。
对施工单位提出以下几点措施要求:
(1)、用彩条布针对施工点实施封闭,在墩柱下方生炭火炉,死角和不通风处用碘钨灯加热,使得浇筑时施工操作具备合适的温度。(2)、初凝之前,使用电热毯和土工布做好保温处理,将温度维持在理想状态,做好养护工作。
五、设计新亮点、新工艺进一步加强了桥梁使用功能和年限
1、桥梁防撞墙两侧及中间防撞墙下部与桥面结合处安装15厘米高的花岗岩边石。
2、在桥梁路基上铺装的第三层沥青混凝土采用高效全性能沥青混凝土(PRCR)。同时在钢结构处使用特殊工艺使之黏合在一起,提升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3、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沥青保护剂,具有抗高温、高寒、不变形的优点,提升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六、设计需完善的内容
东二环高架桥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着问题,其中包括后浇段在设计中没有布置横向的预应力,这对后浇段部位的使用性能和年限有一定的缺陷。
七、今后努力的重点
坚持搞好项目管理,在每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问题,且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就要求我们进行取舍,应以大局为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不让细节的疏忽影响整体大局。一个项目涉及的单位、人员众多,一个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所以要共同管理、精诚合作。
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所以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加强管理,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