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学中学困生问题研究[大全]
《英语教学中学困生问题研究》心得体会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
黄洁平
如何改进高中英语教学,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这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记、背,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学生学英语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下面就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学困生”主要是没有信心,缺乏学习动机和科学的方法,因而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不能面对挫折。开启心扉,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应必须想到和做到的。对“学困生”的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强化动机,大力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我并不马上强求他们达到满意的要求,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都恰到好处地予以表扬,使他们切实感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期望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地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学习地基本态度和方法。良好的方法可以在学习迁移规律的作用下,使知识触类旁通。教师领其入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因此我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学、学哪些,哪些是重点,如何预习,上课怎样听讲,做笔记,课后如何独立完成作业,上课做到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动口就是要大胆说、读、问。动手就是要做好笔记,多默写。动脑就是要即使复习,背诵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熟练背诵既可以提高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掌握重点知识。它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三、融洽师生关系,多方指导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一种力量,它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作用,学生地情感、意志、态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是哪一位老师同学生地关系密切,友好,对学生付出的感情多,学生就信任他,就对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感兴趣,就想学好那门课。反之亦然。尤其是英语教师,应关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同学生交谈,关心帮助学生,同时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经常用英语交谈,教师应倾听他们对教学的建议,提高他们多讲英语的积极性。
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张思中教学法的一部分,材是指学生-人才,也指教材。学生的个性和英语基础不同,教学要求和教法也应有所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教法也就不同。转化 “学困生”的有效办法就是对“学困生”要放低要求,从最基础抓起,适时、适当地因人进行基础只是的补缺和学法指导。变“苦学”位“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重视作业信息及时反馈,采取“课外批”手段,与“学困生”个别进行信息交流反馈,针对性强,又效性高。教师在面批中,演示做题思路及过程,引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另外,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原则上“一帮一”的承包责任制,让优秀学生辅导“学困生”一起研讨方法,带动“学困生”浓化学习气氛,提高努力程度,实现共同提高。
五、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课堂气氛死板,枯燥无味,学生就容易开小差,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用投影、图片、简笔画或适时加段英语歌曲,或让学生进行对话,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发现思想开小差的,就适时提醒或提问,让他们做个 简单的替换练习,做对了给予鼓励,做错了,不讽刺挖苦,使他们逐步走上正规,形成良好的习惯。
六、课堂教学多照顾,课外练习多辅导
在课堂上,要对“学困生”实行“三多政策”,多提问,通过多回答问题使他们思考,消除惰性,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维他命提供练习的机会。多批改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作业要从严要求,对一些“学困生”的作业,不能听之任之,要根据他的差处,当面指导。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追求速度不认真的,让他们重做,抄袭作业的,提出批评。要经常抽查,提问学生预习或复习情况,做的好的给予肯定,督促他们尽快进步,迎头赶上。
七、让“学困生”享受更多的爱和尊重 从心理来讲,“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关心,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爱护,才能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不能以分数低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学困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对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在班里公布,而是找其他个别交谈,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要及时抓住,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信心。
八、使“学困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舞学生。使他们进一步追求成功。从根本上说,要让“学困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要让他们能体会到“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手势、板书、实物、情景设计(多媒体课件)等直观形式,启发引导“学困生”解答较为基础的知识。并以旧带新,以新复旧的学习中,吸引“学困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理,使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正确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既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才能更加有效,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才能真正走出学习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理,使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正确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既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才能更加有效,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才能真正走出学习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困生
内容摘要:
摘要: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困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帮助解决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已经成为了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摘要: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困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帮助解决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已经成为了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英语教学;学困生;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英语在各行各业,社会各个角落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因此,学好英语已刻不容缓。掌握、运用英语能力已成为测试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困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帮助解决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为他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能在英语学习的蓝天中自由翱翔,已经成为了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1.从学生原因方面分析,智力是造成部分学生成绩落后的一个主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知识,需要一定的应变与理解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门语言,各个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有高有低,有的存在口吃、吐词不清等生理疾病,有的学生存在自卑、害羞、怕错、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疾病,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思想认识不足是学困生成绩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思想认识不足又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不明确学习英语的价值,有部分学生学习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这类学生随着对英语新鲜感和好奇心的减弱,特别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导致成绩下滑、后退。二是学习英语的方法欠佳。主要表现在生词死记硬背,对语法、句型生吞活剥,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虽然他们也想把英语学好,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还是落后、掉队。三是学习意志不够坚定,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出现畏难情绪,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在行动上采取消极态度,使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2.从教师原因方面分析,有部分教师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一些教师对新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编写体系、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介绍等研究不够。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意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意实践。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加剧学生的厌学、弃学情绪。其次就是教师对学困生缺乏理解和关心。有些教师只重视优秀生,忽视差生;对优秀生百般辅导,对落后生不闻不问,造成了他们学习心理的不健康发展。学困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对教师越来越疏远,直至厌恶。还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堂提问不注意针对性、课前预习要求无区别性、作业布置无层次性,以至于一部分程度差的学生无法预习新课,完不成作业,答不出问题,不可避免地抄袭作业等现象伴随着他们英语学习的全过程,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解决对策初探
1.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提高他们对英语的认识
教师应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价值。在学生接触英语的第一节课就向学生指出,当今社会,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考还是以后的就业都离不开英语,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后,掌握熟练的英语在就业中将会拥有更大的优势。总之,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长远和眼前的价值,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价值,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防止学生在学习上的厌学和弃学。
2.从学困生角度出发,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策略,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就是智力因素不健全的学生,如果在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学生也完全可以学好。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夫,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而实践一再证明,有相当部分的后进生掉队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如不能集中注意力,不知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愿意读记或记忆东西不牢固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学链接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向。一,今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现状,如师资、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设备普及度等等。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有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色:研究方向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施经验;二是研究中小衔接中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三是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四是研究如何从教和学方式的转变进而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五是从课程标准等方面对于学段内容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六是绕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所进行的教学系统要素研究。
通过英语教学实践和网络调查,显示结果,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研究方面这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兴起,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则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就是是国内的英语教育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在小学升初中后的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中外学者及教育家们研究过这些问题并作出报告总结。
研究策略采取的是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
研究类型是横式写法。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崔刚教授也在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
种 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 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 门造车和盲目引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讲究延 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 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薛菊萍.基础教育外语教学 研究, 2008(6): 42-44)一文中,作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喜之 中,却又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作者把这些误区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倡民主:不是放弃“教学秩序”;2)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亮丽包装”;3)学习方式:4)不一定要“合作探究”;5)快乐英语:不能牺牲知识积累为代价;6)游戏教学:并不能淡化技能教学;
7)自主活动:老师并不能“靠边站”;8)综合教育:并不能缺乏“英语味”; 鼓励赏识:容不得“滥用赏识”。作者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如上观点,发人深省。《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朱晓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一文作者采用案例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无效操练的原因,并提 出了对策。作者认为,要把握“量”,单词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须的; 要着眼“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大胆开口,采用游戏式 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注重“效”,在句型操练时,不适宜采用竞赛形式,过快会破坏句子的节奏;追求“活”,创设情境应蕴含丰富的信息,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 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 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
综合以上诸位学者的总结,他们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然后点名了中小学小学课堂上的上出现的教学误区和教学的的无实效性,及应对这种无实效性的教
学的方法策略。这些研究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另一方面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深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链接问题,他只是单纯地指出了问题中学小学及教师和学生的各自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链接问题,也没有提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连接问题作为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应该被深刻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把研究出的成果进一步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师能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老师教学,从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参考文献
[1]曾灿涛, 曹志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
[2]崔刚.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3]薛菊萍.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
[4]朱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
[5]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
2012年4月13日
第四篇:学困生课题研究
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基本上每个班级都少不了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不爱听课、不爱写作业、不爱考试、更不爱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他们的这些行为主要与学习兴趣、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关。在我们三年级的教室里,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为了能使他们有点进步,我算是煞费苦心了,我对他们进行的辅导正在验证期中,效果如何还不能知晓。
一、目标:
1、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做这件事。
2、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当当小老师,满足成 就感。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坚持做一件事情。
二、要求:
1、能独自读通课文,并简单的理解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养 成查字典的习惯。
2、认识并写出更多的生字词。
3、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并认真思考。
4、能简单叙述一件小事,把句子写通顺。
三、研究的内容:
从我平时对学困生的观察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对语文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低,有些学困生,如果老师在堂上展示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音乐,可能会暂时吸引他们注
意力,但是一旦转入文段的阅读与感悟,他就立刻失去了兴趣,一遇到困难,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于这一切我进行了一下行动:
1、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研究。
2、培养认字写字能力的研究。
3、独立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的能力研究。
4、写作能力的研究。
四、研究的的过程和方法:
(一)加大鼓励和奖励力度
1、上课时,多多向学困生提问题,设置的问题在他的能力
范围内,答对是发动全班鼓励他,教师多用夸奖的言辞。
2、作业完成得好或写字很认真,给予书面表扬和言语表 扬,激发他们的兴趣。
3、采取一优生带一差生,给其听写字词,作业辅导,小老
师自行批改,积累一学期,表现好的发一些学习用品。
4、安排一些简单些话,有进步的给与高度评价。
(二)增加单独辅导的时间
1、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间给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期的课堂练习难度不大,学生先做作业后批改,做错的题先自行思考,再请教教师,订正答案,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安排一些做练习的课,优等生做一些难度大大题,学困生做一些稍简单的题目,昨晚就批改,做错后马上修改。完成他们的满足感。
3、多安排学困生写文章,他们的作文在批改时,多鼓励夸奖,少打击,适当提意见。
五、究工作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2年9月4日——2012年9月15日)进
行初步试验,制定方案和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实际安排。
2、第二阶段(2012年9月17日——2012年11月30日)研究内容投入辅导学习工作,这个过程中试验成功方面作好记录并延续使用,不好的方面做好反思,并改进以求更好的方法。
3、第三阶段(2012年12月3日——2012年12月28日)总结分析,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六、成果: 学困生的辅导学习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月有余,本班的孩子非常配合教师和小老师的工作,设置的奖励机制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生字词上也产生了小小的进步,继续坚持,我想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五篇:《对学困生的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对学困生的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的发展。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却呈现不同的效果。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但素质教育却要求对这些学困生有效的转化,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的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生由高峰期的1800多人降到500多人,现在承担王家湾乡,平桥乡和建华镇三个乡镇的学生教学任务。由于学生来自各个乡镇,生源素质不
一、整体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队伍较庞大。所以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要有效地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要有效地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必须对学困生学困成因、特点及现行的教学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2、本课题预定研究我校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学困生,找出原因,实施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主要概念的含义及分解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它是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学困生成因:是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所有因素,有非学校教育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有非学校教育因素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有办学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缺陷,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等;学生自身因素有兴趣、动机、习惯等。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导致学困生的总体因素。
转化策略:针对成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策略实行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等。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1、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低分率,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2、我校在校生95%以上是住宿生,这些学生缺乏父母有效地监管和呵护,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出现学困,如何针对这一实际,探索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3、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
4、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地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论,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学困生的分类
(1)生理缺陷型与心理障碍型(2)单一型与综合型(3)暂时型与持续型(4)兴奋型与安静型
(5)过失型、攻击型和压抑型(6)基础薄弱型(7)能力低下型(8)动力缺失型(9)纪律松散型(10)品德缺陷型(11)意志薄弱型
(12)自我概念消极型 国内外对学困生的成因、类型及转化策略研究与实践还有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型系统地实施研究。
六、研究目标
本课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2、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
3、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
七、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学习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八、研究对象
建华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习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九、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积极参与建立学困生研究课题的博客论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
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困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
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十、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1年9月——11月)
1、组建建华镇初级中学《学困生学困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小组,开展研究和发挥辐射作用,保证研究工作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白战锋
组
员:曹小军
郭瑞民
周翔
陈志峰
2、研究制定学困生学困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方案。(2011年9月)
3、请本校老教师讲学或学习外地和本地专家的理论指导材料。
4、召开开题会。(2011年10月)
5、课题组讨论、修改研究方案。
6、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7、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2)调查问卷和报告。
(3)理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4)会议记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8月)
1、按分工在教学中收集素材,确定重点对象
2、开设系列评比活动
(1)学困生学习进步奖(2)学困生品德进步奖(3)教师工作突出奖
3、不定期实施检测,检验试验效果
4、成果形式
(1)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2)试验研究或调查报告;
(3)研究论文、工作总结、教案、案例、教育反思、心得体会等文章;(4)师生成长档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8月——9月)
1、检测研究成效,整理过程性材料,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现场会。
3、进行成果推广,建立学困生研究的长效机
4、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和结题研究报告;(2)相关音像材料;(3)师生成长档案;(4)研究论文集或著作。
十一、有关要求
学困生是相对概念,实验教师不得对学困生有任何歧视的观点,也不允许将“学困生”名单公开。
《对学困生的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对学困生的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课题组
建华镇初级中学
2011年10月12日